BIM技术在场馆项目二次结构深化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M技术在场馆项目二次结构深化中的应用
摘要】BIM技术在建筑业发展迅速,推动建筑业走向标准化、信息化时代。
BIM
技术服务于项目全生命周期,将项目建立在数据化平台之上,方便各阶段各参与
方对数据的提取及修改,对建筑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次结构施工是比较困
难的一项工作,无论是对工期、材料、人力等浪费比较普遍,无法做到精细化管
理与施工。
希望利用BIM技术进一步提高二次结构在施工中的质量、进度、安全,同时减少成本。
本文分析了BIM技术在场馆项目二次结构深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二次结构;场馆项目
正文:
0.引言
建筑业日益发展,施工过程中砌体形式也复杂多样,砌体使用量也在逐渐增加。
因此对砌体的深化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对项目标准化、
精细化管理的一个体现。
传统的CAD软件由于局限性,只表示了墙体的位置及厚度,但不会有砌块具体的排布形式。
本文介绍的二次结构深化设计,采用BIM技
术与现场施工相结合,创建与现场完全相符的BIM三维模型,并对各专业进行综
合考虑后,运用BIM3D模型准确排布砌体与构造柱、过梁、圈梁、预留洞口之间
的位置,避免由于未深化而造成的浪费,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材料消耗,节约成
本和工期,提高质量和安全,做到方案先行,BIM先行。
1.BIM技术在场馆项目二次结构深化中的应用
1.1 BIM技术在场馆项目二次结构深化应用的必要性
高陵文体中心体育场形体关系复杂、跨度大、斜梁较多、体系受力复杂,在
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重难点问题:①斜梁下砌块如何合理处理,将边角料再次充分利用;②施工过程不可逆,怎么合理安排进度、把控成本;③二次结构施工
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整体全方面把控比较困难。
这么多问题都是传统砌体排布
方法很难解决的。
为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利用BIM技术建立一套完整的二次结构施工
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从砌体材料的采购、加工、砌筑、维护等全周期精准管理。
保证了二次结构的质量、进度、成本、安全。
1.2 BIM技术应用方法流程
1)二次结构建模
根据设计院下发的蓝图及结合电子版图纸,创建砌体墙的三维BIM模型,深
入熟悉图纸并发现图纸中所存在的常规问题,为图纸会审及深化阶段做准备。
对
图纸中有歧义、标注不清楚的地方做好问题集记录,及时反馈给设计院,确保在
施工之前解决图纸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二次结构深化出图并优化组合方案
对所创建的砌体模型根据梁底距地面高度、是否有预留门洞、窗洞等进行分类,
对每一类砖墙进行预排砖组合,做两种以上方案,本项目因为是斜梁,在梁底会
出现楼梯式缺口,经讨论该缺口填补方法有两种。
方案一:是用240mm*115mm*53mm小砖先平砌为梁下预留100mm找平,之后
在用“倒八”或“正八”法填充;
(图1-1)
方案二:是用240mm*115mm*53mm小砖从缺口处寻找合适角度砌筑,一直砌筑
到梁底,其余空隙部分用水泥砂浆填补;
(图1-2)
方案三:是先用水泥砂浆在梁下预留100mm处找平,之后在用
240mm*115mm*53mm小砖进行“倒八”或“正八”法填充。
(图1-3)
最终,经过与现场沟通选择方案一。
3)多专业协调
二次结构排砖完成后与建筑、机电专业进行协调,对碰撞检查后的模型进行
管线调整,在不违反规范原则的情况下,结合砌体结构优化排砖顺序,做好多专
业协同工作,将二次结构做到最优。
使项目减少返工,保证施工质量,节约成本,提高进度。
4)工程量提取
在二次结构工程量提取时,以1/3、1/2、整砖的原则先对工程量做一个较为
精确的提取,并可以直接导出砌块、砂浆、各部位混凝土用量。
相比与传统计算
材料用量的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并避免人为出错。
5)施工交底
在现场施工前,施工方案经过编制及审批后,需要提前对项目管理人员及施
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BIM可视化三维交底,对操作人员在材料的用料、切割及规格选型中做到心中有数。
同时可配合Navisworks进行施工模拟,提前预
判斜梁施工中存在误差及难以预料的情况。
2. BIM技术在二次结构中存在的不足
1)信息的传递性
由于现阶段BIM技术没有涵盖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多个单位在模型的创建过
程中存在标准的不统一。
则在建筑模型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会存在断开,导致在施
工过程使用模型时会出现模型与图纸的准确性存在偏差,会对现场造成做错或者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标准的完善性
BIM技术是一个平台,需要多个专业、多个团队来共同搭建,但现阶段存在
全专业BIM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模型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证,并且对于过程中
所存在的模型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制,因此发展的前提就是完善各项标准。
3)软件多元性
国内BIM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各软件商争先抢占市场份额,没有注意施工过
程中一些细节,例如在软件里面的墙柱连接与现场还是存在差异,不能完全百分
百反应现场的实际排砖。
国内BIM软件种类较多,但没有一整套成熟软件系统能
够覆盖建筑生命全周期,并且各软件之间数据传递不是特别切合。
软件的多元性
必定导致模型的差异性。
3.结语
BIM在建筑业里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BIM 就是建筑业的未来,BIM 的参与
包含各个参与方,也渗透到了工程项目的每个阶段,各参与方都能应用BIM来优
化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质量,从而实现项目的总效率。
而我国正处于BIM发展
中阶段,难免遇到诸多方面的困难,但经过建筑人的共同努力必定会找出一条适
合我国国情的BIM之路。
参考文献:
[1] 何关培. BIM总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 何关培. 那个叫BIM的东西究竟是什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 过俊. BIM在国内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典型应用[J]. 建筑技艺,2011,07(1):I0003-I0006.
[4] 张建平.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 2012, 41(16):18-21.
[5] 任波.从二维走向三维的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J]. 图学学报, 2010, 35(4):81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