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ppt是(实用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
(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
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
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
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
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精品ppt
4
4.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 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 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 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 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 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 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 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 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 之慨。
竟在苦恋什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
晓梦迷蝴蝶”,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
管那是当局自迷,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
心托杜鹃”,更转出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
精品ppt
5
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
五十岁的人生(李商隐活了46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伤感。
“一弦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
生发出来。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究
精品ppt
2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 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 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 (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 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 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 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 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 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 诗集》。
精品ppt
3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
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
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
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
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
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
李商隐诗两首
精品ppt
1
1.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 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 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 民生疾苦,揭露现实政治的黑暗,对李唐王朝 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 活的困顿,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 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术, 就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 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 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 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的悲哀啊,希冀以来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
一新的境界来:明珠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
到“嫉妒”,不能美满。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
隐在《有感》一诗中说:“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
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
珍重这份“感情”的,无需“追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
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
其境,已是凄迷难辨,而今思之,更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
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余精音品p袅pt 袅,言尽而意不止。
6
2.【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精品ppt
7
3.【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 共同之处,都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 人间的桥梁,一般有两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 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 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一诗,无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 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调可以猜想出来, 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不敢说李商隐开启了中国 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 (有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 他的艺术尝试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 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 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 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 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 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 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香草美人的
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
商隐那些写爱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
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诗来读了。
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
暮老人回首锦瑟华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
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悟不可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
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以,至今还有很多
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找蛛
丝马迹,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
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大官的恩惠,也
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
的失意。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