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专)》5205050复习资料一

合集下载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赤水河。

2.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黄壤。

3.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苗岭。

4.贵州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同时拥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系是:(沅江水系。

5.有一个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斜贯贵州北部,成为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其上被称为“黔北第一险要”的川黔要隘是(娄山关。

6.贵州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

7.位于贵州东北部,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留地网”成员,是我国亚热带生态系统保护较为完整的典型地区之一,被称为“镇黔之宝”的山是(梵净山。

8.贵州的平均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

9.发源于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乡西南,是珠江干流西江上游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内水量十分丰富,水能及矿产资源也较丰富的河流是(北盘江。

10.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黔东南。

11.2006年贵州电力工业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装机容量为1366.18万千瓦,以(火电为主为主。

12.保有储量26.7亿吨,居全国第2位,其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44%,成为华夏之冠的矿产是(磷矿。

13.贵州名称的由来是开宝七年(974年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使“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14.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湄潭。

15.贵州从2006年开始,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那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

(表述有误16.“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发展农业为重点。

17.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现象。

以下哪项不是地域文化的特点?A. 独特性B. 稳定性C. 多样性D. 传承性答案:C2.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以上都是答案:D3.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通常指的是:A. 国家B. 省份C. 城市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对地域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A. 气候条件B. 经济发展水平C. 宗教信仰D. 政治制度答案:ABCD2. 地域文化的表现可以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建筑答案:ABCD三、判断题1. 地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答案:错误2. 地域文化只存在于特定的地理区域内,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答案:错误3.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地域文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地域文化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还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方式。

答案: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教育系统传授相关知识,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以及通过艺术作品如电影、音乐、书籍等形式来展现和传承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1任务-0001

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1任务-0001

地域文化(专)地域文化(专)01任务-000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050 参考资料地域文化(专)01任务-0001试卷总分:100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3分)贵州省的形成和府、州、县的设置过程,实际上是不断的过程。

参考答案:改土设流2.(3分)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参考答案:61.93.(3分)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典型发育的山区。

参考答案:喀斯特地貌4.(3分)贵州地势,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参考答案:西高东低5.(3分)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参考答案:矩州6.(3分)贵州北部有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答案:大娄、梵净7.(3分)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发了“”和“”。

参考答案:乾嘉起义、咸同起义8.(3分)贵州降雨丰富,雨量最多的是晴隆、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县。

参考答案:丹寨、赫章9.(3分)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和黔东南,最少的是和六盘水。

参考答案:黔南、贵阳10.(3分)贵州高原是中国的发祥地和的发源地之一。

参考答案:古人类、古文化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11.(3分)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参考答案:D12.(3分)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在()。

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参考答案:D13.(3分)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参考答案:A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参考答案:C15.(3分)下列()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1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1

简答题1.简述三星堆文化。

答:三星堆文化遗址是广汉中兴古遗址的一部分,系指今四川广汉城西约8公里的南兴镇,三星村地区已大片古文化遗址,面积在6平方公里以上。

三星堆文化遗址于1929年发现并开始发掘,其出土文物十分丰富,三星堆文化蕴藏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三星堆文化层可分为四期,一般认为,三星堆文化层第一期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三星堆遗址的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续到西周初期。

三星堆遗址所在地是古蜀国鱼凫王朝至杜宇王朝的都城。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发掘出的大量文物,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早期蜀文化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前景。

2.简述解放以来四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12月,四川地区解放。

1950年1月,中央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划为西南区,在重庆市设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分别由邓小平同志任西南局书记、刘伯承同志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贺龙同志任军区司令员,统一领导西南区的工作。

同时,将四川地区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4个行署和重庆市及西康省,均直属大区领导。

4个行署和西康省共辖21个专区、6个市、191个县。

1952年9月1日,中央决定撤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并将重庆由中央直辖市改为省辖市。

同年10月,将“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区专员公署”。

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销。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为“四川省人民委员会”。

同年5月,将各“区专员公署”更名为“专员公署”。

10月,撤销西康省,将金沙江以东各县并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区划归西藏自治区。

为了加强四川西部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建设,按照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精神,先后设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区(后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后改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彝族自治县、茂汶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一批自治州、县。

为了加强三线建设,于1965年以攀枝花矿区为中心,设立了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

地域文化专科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专科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专)期末复习资料一、列举题范围1.请列举10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溪、金沙遗址、大足石刻、乐山大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罨画池、沪沽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请列举川菜的基本味型。

2.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3.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从古到今的4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5.请列举10道川菜菜品。

答:麻婆豆腐、粉蒸排骨、水煮肉片、盐煎肉、辣子鸡丁、回锅肉、泡椒墨鱼仔、东坡肘子、荷叶粉蒸鸡、红油耳片、火爆双脆等。

6.请简述什么是四川川剧变脸。

答:川剧变脸的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

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7. 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8.请列举10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地域文化专科上考核答案(5205050)

地域文化专科上考核答案(5205050)

A、1949年的11月15日和11月22日B、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26日C、1949年的11月15日和12月26日D、1949年的11月23日和12月16日13.(2分)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14.(2分)贵州最大的河流是:()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15.(2分)抗战时期贵州作为大后方,一些沿海地区的机关、学校、商号、企业纷纷迁入,使贵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短暂繁荣。

学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大学,其旧址在()。

A、湄潭文庙B、阳明书院C、甲秀楼D、天台山16.(2分)从()年起,国家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建立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体制。

A、1949B、1950C、1953D、197817.(2分)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18.(2分)贵州下列被称为凉都的是()。

A、遵义B、水城C、贵阳D、都匀19.(2分)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线。

A、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B、大方—织金—普安C、苗岭D、牛栏江—横江20.(2分)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开始说明:结束说明:21.(3分)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22.(3分)研究和认识贵州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B、直接的观点C、用辨证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23.(3分)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珙桐B、贵州苏铁C、银杉D、马尾松24.(3分)“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是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A. 同质性B. 多样性C. 单一性D. 封闭性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地理环境B. 历史背景C. 社会结构D. 所有选项3. 地域文化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语言B. 饮食C. 服饰D. 所有选项4.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强民族认同C. 促进文化交流D. 所有选项5. 地域文化保护的意义在于?A. 保存历史文化遗产B. 维护文化多样性C. 促进文化创新D. 所有选项6. 地域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哪些?A. 田野调查B. 文献研究C. 比较分析D. 所有选项7.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A. 对立B. 融合C. 互补D. 无关8. 地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传统艺术B. 传统手工艺C. 传统节庆D. 所有选项9. 地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A. 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B.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C.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 所有选项10. 地域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产品开发B. 旅游市场推广C. 旅游服务提升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______和______范围内,由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

2. 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______性,这种特性使得地域文化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

3. 在地域文化研究中,______是了解和理解地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到文化现象的内部,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4.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______是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5.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全球化的冲击、______的侵蚀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政治制度D. 经济发展水平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A. 单一因素B. 多种因素C. 偶然因素D. 人为因素3. 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A. 阻碍社会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无关紧要D. 仅在特定时期发挥作用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3. 地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3. 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论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请分析这种地域文化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

2. 某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地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地域文化的建议。

六、综合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 假设你是一名文化研究者,你将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七、思考题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发展和创新?八、附加题1. 请列举你所在地区的三种地域文化特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给出你的理由。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

《地域文化》课程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演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盘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6. 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C7. A8. D9. B10. C二、简答题1. 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地区内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包括该地区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表现。

2. 地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地域文化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多样性、传承性和变迁性。

地域性指地域文化是特定地区的产物,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多样性指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表现出各自的特色;传承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来;变迁性指地域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3. 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哪些?地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地域文化是人们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

其次,地域文化能够传承历史和文化传统,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地域文化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

最后,地域文化也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吸引游客和投资,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 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哪些方法?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其次,可以建立相关机构和组织,负责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加强地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地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

此外,还可以通过文化活动和节庆等形式,加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三、论述题地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社会多样性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首先,地域文化的传承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通过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独特之处,增强对地域的认同感。

这有助于形成个体的身份认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

最新最全地域文化(专)复习题含答案

最新最全地域文化(专)复习题含答案

《地域文化》(专)复习题1、简述豫章郡设置之初,所属18县的分布特点.参考答案:(1)依凭自然形势,靠近江河湖泊;(2)分布密度小,地区间置县不平衡;(3)军事战略意图明显,边防地位突出。

2.、简述欧阳修的文史成就参考答案:(1)倡导古文运动,为北宋中期文学革新的领袖,并最终促使北宋文学变革的完成,使诗文革新运动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文学思潮。

(2)在诗词、歌赋、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

(3)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史学家,其史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新五代史》《新唐书》的撰写和修撰,以及对金石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3、为何称江西为“文章节义之邦”?参考答案:(1)称江西为“文章节义之邦”是在两宋时期,这既是对以往江西精神文化的褒扬,也激励着此后江西人的思想和行为。

(2)所谓“文章”,指的是江西多著名文人,拥有开创文体、流派的文学大家和齐整的文学家阵容,如陶渊明、欧阳修、黄庭坚、杨万里、晏殊、姜夔、王安石、曾巩、汤显祖、蒋士铨等;(3)“节义”则是指江西多刚正义烈之士,尤其唐宋以后,在朝代更替之际,特别多忠君爱国之士,如洪晧、胡铨、江万里、谢枋得、文天祥等。

4、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地区,主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参考答案:(1)尽最大可能争取当地农民形式武装和群众的支持。

(2)坚持“党指挥枪”原则,加强军队的组织建设。

(3)始终坚持用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对投降主义和逃跑主义。

(4)实施土地革命,加强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

早在汉代,庐山寺庙里的僧侣便开始种茶。

(F)豫章郡的设置是江西政治、军事地位上升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

(T)安源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和爆发地。

(T)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的是王安石。

(T)吊桶环上层遗址还没有应用磨制和钻孔技术(F)“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F)江西三寮村的风水术属于理法派。

(F)唐宋八大家中是江西人的是欧阳修、王安石、苏轼。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资料第1题: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解放后)。

A、战国时期B、明代C、清代D、解放后第2题:正确答案:正确贵州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第3题:黔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烤烟)。

A、苎麻B、芭蕉C、烤烟D、西瓜第4题: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

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第5题:202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第6题: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第7题: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黎平水口河出省处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第8题:下列矿产中,贵州2023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重晶石、磷矿)。

A、重晶石B、铝土矿C、磷矿D、黄金第9题:黔东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花生)。

A、花生B、芭蕉C、核桃D、柑橘第10题: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化工产品、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橡胶制品)A、化工产品B、矿产品C、机械电子产品D、橡胶制品第11题: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第12题: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贵阳)。

A、遵义B、凯里C、贵阳D、都匀第13题:贵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发展道路,工业重点发展的消费品生产是:(卷烟、酿酒)A、土特产B、棉布C、卷烟D、酿酒第14题: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侗族大歌、苗族蜡染、茅台酒制作技艺)A、侗族大歌B、苗族蜡染C、茅台酒制作技艺D、彝文习俗。

法本-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法本-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中央电大-河南电大-地域文化复习资料-教学大纲中原文化概论1.什么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原文化是产生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它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辐射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它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

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1)根源性(2)核心性(3)丰富性(4)人为性(5)散播性2.简述农业文明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中原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大陆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原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农业文明为纽带的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主导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明清以后,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丧失和江南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更新相对缓慢,但其基本精神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对一以贯之。

3.简述中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确证古代中原文明的历史基础。

(2)传达中原文化精神的良好途径。

(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争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

(4)丰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厚重素材。

(5)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

4.简述中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引导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原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原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和主干。

换句话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对程度上是以中原文化为起点和核心,同时吸收和融汇其它文化而形成的。

第二章 1. 什么叫文化区域?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始于什么时期?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成始于我国的分封制时期。

2. 按照不同的条件,中原文化区域有哪些划分法?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崇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地域文化复习

地域文化复习

地域文化复习1、新干大洋遗址出图的主要文物为(C )A、陶器B、瓷器C、青铜器D、陶瓷2、江西文化与中央文化、中原文化汇集、融合与哪三件大师有关(A )A、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宋金战争B、永嘉之乱、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C、三国纷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D、黄巾军起义、黄巢起义、宋金战争3、被视为明代最大的异端是( C )A、朱学B、陆学C、王学D、李贽4、( C )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A、夏代B、商代C、西周D、春秋战国5、在家乡建造“萃和堂”让全族过起“大同”生活的思想家是( B )A、颜钧B、何心隐C、王阳明D、陆九渊6、政治中心东移及大运河开通后,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为( D )A、汉水—长江—湘江—西江—珠江B、运河—长江—湘江—西江—珠江C、运河—汉水—湘江—赣江—珠江D、运河—长江—赣江—北江—珠江7、称江西为“文章节义之邦”是在( B )时期A、唐宋B、两宋C、元明D、明清8、目前所知江西醉倒的书院是( A )A、东佳书院B、华林书院C、雷塘书院D、白鹿书院9、江西哪个文学家被称为“乾隆三大家”之一( C )A、魏禧B、陈三立C、蒋士铨D、朱耷10、《禾谱》的作者是( C )A、孙思邈B、宋应星C、曾安止D、贾思勰11、明清时期江西造纸业的中心是( D )A、九江府B、吉安府C、南安府D、广信府12、被西方学者称为“东方马可波罗”的是( B )A、郑和B、汪大渊C、朱孟震D、马欢13、目前分布在江西全省的万寿宫有( B )A、560B、580C、720D、74014、《与地图》的作者是( A )A、朱思本B、欧阳修C、罗洪先D、蒋士铨15、形势派风水发源地是( B )A、福建泉州B、江西兴国C、福建厦门D、江西赣南名称解释:1、正统文化:指每一个时代符合通知阶级思想的文化,是每个时代的主流文化。

2、陆学:指南宋陆九渊开创的“心学”,其学说以“心”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心是宇宙本体,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地域文复习

地域文复习
8.“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相争
10.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4.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
A、河南 B、甘肃 C、陕西 D、山东
5.一种特殊的工艺美术制品,采用蓝色的原料,用紫铜打成 胎型,填上釉料,入炉反复烧结再磨光而成。这指的是:
A、景泰蓝 B、彩陶 C、琉璃 D、铜鼎
6.中华民族的摇篮是: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7.“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 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17、《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中没有下列哪个姓氏? A、吴 B、贾 C、王 D、史
18、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9、徽剧是什么传统戏剧的前身? A、湘剧 B、京剧 C、豫剧 D、川剧
20.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A、60岁 B、70岁 C、80岁 D、50岁
A、苏绣 B、顾绣 C、蜀绣 D、湘绣
14、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 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15、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子 D、五福临门 16、一般认为,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什么 季节的景象?A
2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为

《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复习资料

《地域文化》复习资料《地域文化》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工业是(D)。

A、电力工业B、机械工业C、国防科技工业D、食品工业2、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C)。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5、贵州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下列有(多选):(BD)A、板栗B、油菜籽C、甘蔗D、茶叶6、截至2011年贵州通航机场除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外,还包括下列:(ABC)A、铜仁(大兴)机场B、安顺(黄果树)机场C、荔波机场D、兴仁机场7、下列( A )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

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8、贵州基础教育中的“两基”指的是(多选):(AB)A、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基本达到高中毕业水平D、基本小学文化程度9、贵州以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和布依族、水族、瑶族民族文化为主的黔南旅游线是(C )一线。

A、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B、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C、贵阳—都匀—三都—荔波D、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10、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在贵阳成立的最早时间是:DA、1949年9月30日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月1日D、1950年1月15日11、“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列有:ABCDA、改变了贵州的产业结构。

B、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交通通信条件。

C、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

D、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技实力。

12、2010年,贵州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超过(C)亿元。

A、500B、1000C、1200D、150013、贵州完成土地制度改革以后,逐步开展的“三大改造”是:ABC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少数民族资本家的社会主义改造。

5350地域文化全部作业及答案

5350地域文化全部作业及答案

5350地域文化_0001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30单项选择题判断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80分。

)1.被称为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的是()。

A. 朱权B. 汤显祖C. 沈璟D. 蒋士铨2.叠山书院是为纪念()。

A. 文天祥B. 欧阳修C. 谢枋得D. 江万里3.()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A. 大洋洲遗址B. 仙人洞遗址C. 角山遗址D. 吴城遗址4.成化时期获明宪宗宠信的江西术士是()A. 李孜省B. 李自然C. 李日芳D. 邵元节5. 角山遗址发现于()A. 1979年B. 1980年C. 1985年D. 1990年6.吊桶环遗址和仙人洞遗址反映的是江西()生存文化A. 史前民众B. 原始社会民众C. 奴隶社会民众D. 封建社会民众7.据现有考古资料,商方化南渐至赣境地区最迟在()A. 夏代晚期B. 商代早期C. 商代中期D. 周代早期8.被视为明代最大的异端是A. 朱学B. 陆学C. 王学D. 李贽9.被民众奉为“江西福主”的是()。

A. 张道陵B. 张天师C. 许逊D. 萧公10.南昌“八一起义”爆发于()年。

A. 1921B. 1924C. 1927D. 193011.朱思本的代表性著作是()。

A. 《舆地图》B. 《广舆图》C. 《岛夷志略》D. 《禹贡地域图》12.禅宗曹洞宗创始人是()。

A. 慧远B. 行思C. 昙晟D. 良价13.整个唐代,江西考取进士的人数是()A. 45人B. 50人C. 60人D. 65人14.共和国摇篮是指()。

A. 瑞金B. 兴国C. 南昌D. 井冈山15.下列史书属于欧阳修独撰的是()。

A. 《新五代史》B. 《旧五代史》C. 《新唐书》D. 《旧唐书》16.晚唐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指的是()A. 筠州、袁州、赣州、吉安四地多读书人B. 筠州、袁州、赣州、吉安四地多生意人C. 筠州、袁州、赣州、吉安四地多讼师D. 筠州、袁州、赣州、吉安四地多做官人17.大洋洲遗址位于()A. 泰和B. 新干C. 樟树D. 吉安18.()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A. 夏代B. 商代C. 西周D. 春秋战国19.()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3分)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赫章韭菜坪B、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16.(3分)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A、赫章韭菜坪B、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17.(3分)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线。

A、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B、大方—织金—普安C、苗岭D、牛栏江—横江18.(3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坚持把( )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

A、脱贫攻坚B、乡村振兴C、全面小康D、统筹城乡发展19.(3分)在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20.(3分)植物种类繁多,分布错综复杂,呈现过渡变化。

在高大山脉具有垂直分布特点,一般从山脚到山顶依次表现为:()A、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丛和灌草丛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落叶阔叶混交—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21.(3分)在省高等学校开设省情课程,就是要使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了解,认识贵州省情的本质特征,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激发大学生()的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A、热爱B、建言C、建设D、宣传22.(3分)研究和认识省情需要我们用哪些正确的观点:()A、系统的、全面的观点B、直接的观点C、用辨证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23.(3分)在2011—2015年片区扶贫攻坚、精准扶贫阶段中,以()的主基调统领扶贫开发,以“三化同步”为主要抓手,集中资源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A、加速发展B、加快转型C、结构调整D、推动跨越24.(3分)截至到2018年底,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我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A、荔波锥状喀斯特B、赤水丹霞C、施秉白云岩喀斯特D、梵净山25.(3分)全省为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主要推动()产业。

A、生态利用型B、循环高效型C、低碳清洁型D、环境治理型26.(3分)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珍稀名贵药用植物主要有()。

A、珠子参B、三尖杉C、何首乌D、冬虫夏草27.(3分)在2001-2010年新阶段扶贫工作中,采取综合措施治理贫困“综合症”,探索创新了具有特色,体现精神的()等典型,取得显著成效。

A、“晴隆模式”B、“印江经验”C、“长顺做法”D、“威宁试点”28.(3分)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A、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B、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29.(3分)全面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在农家• 美丽乡村”小康行动完成投资 802 亿元,涌现出了()等一批典型例A、“大关精神”B、“则戎之路”C、“晴隆模式”D、“六盘水‘三变’经验”30.(3分)喀斯特地貌的表现形式包括下列()。

A、石林B、溶洞C、瀑布D、峡谷判断题(共5题,共10分)31.(2分)的季风气候冬天主要吹来自于高原的西北风,寒冷干燥。

√×32.(2分)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的地貌特征。

√×33.(2分)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息烽——仁怀—赤水,延伸至、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34.(2分)黔金丝猴是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5.(2分)截至2018年,已探明储量的88种矿产中,有54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3位。

√×地域文化(专)01新-000214.(3分)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位。

A、5B、6C、7D、815.(3分)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线。

A、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B、大方—织金—普安C、苗岭D、牛栏江—横江16.(3分)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A、红水河B、乌江C、北盘江D、赤水河17.(3分)最大的河流是:()A、綦江B、乌江C、南盘江D、清水江18.(3分)从面上看,最低地区是:()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19.(3分)从面上看,最高地区是:()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20.(3分)()年率先出台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A、2011B、2012C、2013D、2014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21.(3分)改革开放 40年来,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抢抓各种机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强力实施()战略行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

A、大扶贫B、大数据C、大旅游D、大生态22.(3分)自 2017 年开始,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同步推进( ) 的“三改”工作。

A、改厨B、改厕C、改圈D、改房23.(3分)下列矿产中,2018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

A、重晶石B、稀土矿C、磷矿D、黄金24.(3分)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列有()。

A、梵净山B、赤水桫椤C、百里杜鹃D、威宁草海25.(3分)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成效显著。

A、青山B、碧水C、蓝天D、净土26.(3分)2014年,从盘县普古乡开始,省农村开展了()的“三变”改革,并于 2017 年、2018 年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A、资源变资产B、资金变股金C、农民变股东D、农村变城镇27.(3分)在2011—2015年片区扶贫攻坚、精准扶贫阶段中,以()的主基调统领扶贫开发,以“三化同步”为主要抓手,集中资源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A、加速发展B、加快转型C、结构调整D、推动跨越28.(3分)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下列有()A、赤水河B、清水江C、珠江D、乌江29.(3分)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

A、生物B、能源C、矿产D、旅游30.(3分)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下列()河流上。

A、赤水河B、綦江C、南盘江D、乌江判断题(共5题,共10分)31.(2分)有74种珍稀植物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就有15种,珙桐、桫椤都在此列。

√×32.(2分)2017 年 4 月召开的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要牢记嘱托、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新未来。

√×33.(2分)具有岩溶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自然特征。

√×34.(2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实际现状的描述。

√×35.(2分)2017 年赤水市成为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地域文化(专)01新-000315.(3分)2018年,省全省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26.8% 下降到(),年均减贫超过100 万人。

A、6.5%B、7.8%C、5.6%D、4.3%16.(3分)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一线。

A、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B、大方—织金—普安C、苗岭D、牛栏江—横江17.(3分)()被纳入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标志着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生态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A、2014年B、2015年C、2016年D、2017年18.(3分)水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征的水系是:()A、清水江水系B、都柳江水系C、沅江水系D、红水河水系19.(3分)()是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的首场硬仗。

A、产业扶贫B、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C、易地扶贫搬迁D、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20.(3分)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赫章韭菜坪B、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多选题(共10题,共30分)21.(3分)以精准打好()决战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激发农村发展新动力,不断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

A、农村公路组组通B、易地扶贫搬迁C、产业扶贫D、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

22.(3分)2014年,从盘县普古乡开始,省农村开展了()的“三变”改革,并于 2017 年、2018 年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A、资源变资产B、资金变股金C、农民变股东D、农村变城镇23.(3分)2001—2010年的新阶段扶贫开发阶段,主要采取开发式扶贫和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采取()等多种扶贫形式。

A、开放式扶贫B、异地扶贫搬迁C、社会保障救助D、教育扶贫24.(3分)截至到2018年底,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我国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

A、荔波锥状喀斯特B、赤水丹霞C、施秉白云岩喀斯特D、梵净山25.(3分)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珙桐B、苏铁C、银杉D、马尾松26.(3分)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下列有()A 、大熊猫B 、黔金丝猴C 、黑颈鹤D 、华南虎27.(3分)2015年,按照中央要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补齐( ) “三块短板”。

A 、脱贫攻坚B 、民生保障C 、基础设施D 、教育医疗事业28.(3分)省主要的气候灾害有( )。

A 、干旱B 、秋风C 、凌冻D 、冰雹29.(3分)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 )资源得天独厚、 最具特色。

A 、生物B 、能源C 、矿产D 、旅游30.(3分)土壤的耕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

A 、山地丘陵多、平坝地小,宜林地广、耕地少。

B 、耕地质量较差,中低产田土面积大。

C 、喀斯特土地面积大,生态脆弱,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D 、林牧地质量不均,分布欠平衡。

判断题(共5题,共10分)31.(2分)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 14806.45 亿元,增长 9.1%,增速居全国第一,连续 5 年位居全国前列。

√×32.(2分)2018 年 8 月 14 日,在充分总结我省精准扶贫成功经验和实践积累成果的基础上,正式对外发布了 《精准扶贫标准体系》,成为全国除了省之外,第二个发布《精准扶贫标准体系》的省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