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
发布时间:2023-02-28T01:39:39.580Z 来源:《建筑设计管理》2022年19期作者:倪红
[导读]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过度改造河道降低河道职能、河道治理环保意识不强、河道开发不合倪红
建水县水电勘测设计队云南建水 654399
摘要: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较多,比如过度改造河道降低河道职能、河道治理环保意识不强、河道开发不合理或非法建设占用河道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河道治疗工作的开展。

因此,为提高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效率,本文从整理河道水质、落实管理责任制、科学开发与治理河道周边、多元化治理、生态护岸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希望可以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管理
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提高河道治理效果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防洪抗涝能力,保障周边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我国水利工程生态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健全河道管理监督制度,提高河道治理质量。

然而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较多,管理人员应在全面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1.1过度改造河道降低河道职能
对河道治理工作进行分析可知,部分地区对发展的利益追求较高,不重视河道本身具有的功能,治理河流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改造河流流域的生态功能,导致河流失去自身的生态调节能力,降低了河流流域生态抵抗能力与自我恢复能力。

改造河道的过程中因为需要过度改造,河道生态功能降低,因此很有必要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科学施工,保留河道基本生态功能。

1.2河道治理环保意识不强
一直以来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国策,这个阶段水利施工很有必要响应国家的号召。

然而河道治理期间部分区域更重视改造河道治理设计,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足,部分居民直接将生活垃圾投入河道,污染了饮用水源,严重威胁了居民的生命安全[1]。

可见,因为治理河道的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不符合河道治理的基本理念,很有必要治理的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

1.3河道开发不合理或非法建设占用河道
当今时代城市化进程深化推进,部分河道成为开发的主要区域。

由于城镇居民人口数目的不断增加,相应地增大了城镇居民住房压力。

为缓解此类问题,相应地加大力度开发了河道周边,减少了原有水利工程的建设面积。

虽然开发商承诺不会对建设水利工程产生影响,但是无法避免水利工程建设受到建筑施工的影响,甚至很难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防御大自然灾害的目标,这一问题高发于非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中的规划区域,因为无法贯彻落实相应的管理工作,无法控制周边居民围河造田,存在明显的河流沼泽化的问题,居民耕地时产生较多的污染,水体污染进一步加剧,让河道区域渗透平衡被打破。

2水利工程河道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过度改造河道降低河道职能、河道治理环保意识不强、河道开发不合理或非法建设占用河道等问题,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2.1治理河道水质
水利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治理河道时需要我们清除污染物。

虽然河道自净能力很强,但是污染相当严重,管理人员应安排专人解决此类问题。

管理人员首先应清除淤泥,或者应用人工湿地的方法,让河流水质发生改变。

同时,在沟槽附近设置隔水层,增加植物根茎或土壤,增加水中的水生植物,以此达到净化水资源的作用。

这种方法整体成本较低,取得的效果更好,可以在河道两岸设置生态环境,又或者种植植物,涵养水源,削弱洪峰。

2.2落实管理责任制
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河道具体的污染情况为依据,构建规模较大的河道治理小组,科学安排河道治理人员作为小组的组长,加大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

同时,健全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与职责,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2]。

此外,全面分析污染的严重度,以河道结构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法,将工作分配到各部门,各部门再分配到具体的责任人,定期开展沟通交流大会,构建沟通桥梁,促进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并共享信息。

最后,构建完善的监督制度,对污染等情况进行控制,并在遇到不配合的个人或单位时发挥法律的手段对人为破坏的环境问题进行制止,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为治理河道奠定基础[3]。

2.3科学开发与治理河道周边
科学开发与治理河道周边的过程中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于城区的开发管控。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城区开发管控的作用,必须科学管控。

首先,规划城市建设方案的过程中要将河道避开,就算是开发范围内的河道,开发部门应做好河道生态功能的保留工作,比如可以通过堤岸绿化强化自然生态景观的建设,构成公园之类的休闲场地。

此外,由各部门审核建筑施工工作中河道的情况,及时发现河道结构改变或河道环境破坏的行为并责令相关部门或个人停止施工,直至完成相应的整改工作。

二是非城区围湖造田。

严厉整治违规建筑,为河道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尤其是围湖造田的区域,必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让相关责任人拆除自建设施,及时退出河道区域,以管理条例为依据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情况严重时必须给予一定的罚款[4]。

若责任人不配合,可以强制拆除。

若为农村特色耕地条件,可以安排行业专家合理地规划周边区域,维持河道生态平衡的过程中对周边的湿地进行改造,让其变得更低,有效弥补居民的经济损失。

此外,政府部门可以加大力度种植花草树木,拓宽绿化覆盖范围,达到美化周边河道环境的作用,构成独特的旅游景点,让河道的生态价值得以保留,给周边居民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避免产生抵触心理,为治理河道奠定良好的基础。

2.4多元化治理
治理河道的过程中可以清除河流中的污染物,有效地净化水源。

除了要利用水资源之外还可以给周边居民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这离不开周边居民的支撑。

但是部分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直接将生活废弃物中投入到河道中,且在治理期间容易发现较多的河流垃圾[5]。

为了提高整体污染治理有效性,很有必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可见,政府部门可开展主题教育与知识宣教方
面的活动,让人们高度重视保护环境。

其次,以不同区域的污染物与生活污水为基础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

若发现生活垃圾是该区域的污染物,很有必要集中打捞,及时借助管网做好相应地拦截工作,避免扩大污染范围。

若河流污染工作中水体污染的问题比较明显,相关负责人应发挥水源污染的作用采取科学合理地处理污水的方法,达标后排放,避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

2.5生态护岸
管理人员应及时拦截河流中的污水,避免污水流入到城市的河道中。

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在满足当地行洪需求的基础上应用深浅不一的修剪方法,构成多样化水流不同阶段的水流需求,提高其观赏性[6]。

对于河道底部或护岸,这可以应用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材料,比如卵石。

还可以在河道两边种植植被,或者在河道中央留湿地,以此平衡区域生态。

此外,还可以种植水生植物或荷花,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避免出现富营养化的问题,达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因此,水利部门应高度重视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充分利用河道水资源。

虽然目前我国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是与以往相比改善程度比较明显。

因此,本文提出了整理河道水质、落实管理责任制、科学开发与治理河道周边、多元化治理、生态护岸等方面的河道治理措施,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凯利.论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居舍,2020(3):164+183.
[2]贾伟.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3):54-54.
[3]范俊庭.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19):292-293.
[4]仇肖英.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9(6):184-184.
[5]朱文涛.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07):289-290.
[6]宋召杰.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4):173-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