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为活着而活着——《活着》的存在主义解读

合集下载

浅析余华《活着》艺术特色

浅析余华《活着》艺术特色

浅析余华《活着》艺术特色摘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小说《活着》,运用独到的“局外人”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在面对历史大变局下,以徐福贵为代表的中国底层百姓一生中的坚韧和无奈、求生意识与苦难意识。

其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有力地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塑造、勾勒出历史背景下的世情百态以及留给读者探讨的多元化主题。

本文将以作者角度分析论证《活着》的艺术特色,并结合阅读感受与文本内容加以解读关键词:“局外人”视点;象征;主题多元一、“局外人”视角的独特作用在文学作品中,但凡拥有独特视角创作的作品都会在文学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着》则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视点对故事加以叙述。

小说中的“我”是一位民间采风人,偶遇到主人公老者福贵,客观地以“零度写作”的叙述方法再现其所述的苦难的人生经历:少爷福贵挥霍无度败光家产从地主变为贫农、气死父亲之后,心生忏悔继而发生转变成为了一个有醒悟与改变的人。

在他转变的人生中妻子、儿子、女儿、女婿以及外孙接连死去,而他则是以一个目送的姿态去见证世事变迁,不失坚忍地活着。

整个叙事的主导是福贵,他在用朴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人生,而在叙述的关键处不时穿插“我”的见解与体会。

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融入于这个故事,不至于产生单纯以福贵的角度叙事而出现的牵强与虚构之感,进而增加了故事本身的客观存在的特征此外,“局外人”的视角更有利于架构一种历史空间,让读者不至于产生一种疏离感。

进而在浓厚的历史感、时代感中深层探讨生与死之间,互为依存的复杂关系,以及发掘人物背后所蕴含的人性。

从而使作品所表现的人性内容更加富有底蕴、引人思考。

此外客观、冷静的叙事风格也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并可以此激发出悲悯这一主题。

“局外人”视角的另一个好处是以小见大,借一个时代的缩影来管中窥豹,以个体来展现整个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百态,而历史感也是由此而来二、象征意味的叙述方式余华在《活着》的全书中多次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连接文章主旨与内容的桥梁,作者在不直接点明文章主旨的前提下,对读者进行深层次的心理引导,便是象征的精髓。

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评余华《活着》中悲剧形象及意义

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评余华《活着》中悲剧形象及意义

活着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评余华《活着》中悲剧形象及意义鲁迅先生对悲剧曾有这样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是的,“美好的毁灭”无疑构成了悲剧最为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可以透过血淋淋的残忍给予人性最惨烈、最真实的疼痛感与战栗感。

在许多悲剧作品中,我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其主题上升到某种精神极致的悲愤及崇敬中去,以求达到某种英雄式的(普罗米修斯式的)悲壮感甚至是宇宙意识的静穆感。

这些作品是伟大而震撼心灵的,它可以令读者经历命运即时感的旷达和生命意志的雄壮磅礴,在恢宏的故事框架中得到某种信念的闪耀与辉煌。

但是,余华先生的《活着》却全然不同于这样一种纷繁的宏大与高昂的静穆,它代表着这样一类悲剧的创作———以对“小人物”的平凡与社会有形或无形的束缚之间的抗争、撕裂、妥协等过程的冲淡刻画所迸发的一种生命、意志与社会的思考。

在《活着》的整体创作中,同样有着很长的时间跨度,但是余华并未着力去强调一种时空上的宏大感,而是将时间融入到个体的生命中,将大的生命浪潮“润物无声”地凝聚到小而平凡的人物个体中去。

全篇没有英雄式的悲歌,而是将个体还原到人本身,使平凡中的个体遭遇暴露于世人面前,令读者体会到一种更为真实而深层的来自于人本身的悲剧感。

主人公福贵一夜之间由腰缠万贯到一贫如洗;游手好闲、吃喝嫖赌的他气死了父亲;他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到为一日三餐奔波劳碌的下层穷苦人;当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以前的错误想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好好珍惜妻儿的时候,却在去城里找为母亲看病的大夫的路上,被拉去当了壮丁;在背井离乡经受重重苦难后,他终于回到家中,可母亲已经不在人世;而女儿凤霞又因发高烧无钱医治变得又聋又哑。

不久,儿子有庆为了救助校长老婆去给她献血却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悲惨死去;接着女儿因难产而在有庆死去的同一张病床上离开了人世。

面对如此苦难,福贵心若刀绞,这样的命运本是足够悲惨,可后来女婿又在搬运时被建材压死,外孙苦根因为饥饿吃多了豆子而撑死;最终,只剩下富贵一人牵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着往昔。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

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作者/ 金虹谷《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发表标志着余华步入到先锋派的行列,一颗文坛新星开始闪现。

先锋派20世纪90但家破人亲历了惨烈的战争,饱受饥饿、寒冷的折磨,游走于死亡边缘。

幸而他活了下来,被解放军俘虏。

此时他面临着两种选择:参加解放军继续打仗或是领着盘缠回家,对打仗的恐惧和回家的急切使他选择了后者。

昔日嫖赌成性、脚不沾家的浪子在失去一切后却体悟到了家的温情,对家庭倍加珍视。

为了省钱供有庆上学,福贵一度将凤霞送给别人,深沉的舐犊之情却又促使他下定决心——“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风霞回去”了。

为了起到比照作用以强调选择的自由,余华还为福贵设置了许多对照人物,如福贵的父亲、龙二、仆人、老全和春生等,他们在相似的境遇下作出了与福贵不同的选择,也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责任和后果。

福贵亲眼目睹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每次打击都如此沉重和猝不及防,然而每次他都选择坚韧地活着。

透过福贵所作选择的背后,可以看出福贵的“活着”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弱者哲学,悲而不壮,可泣而不可歌。

他无奈而又无力地承担着外界对其生存空间的挤压,在面对苦难时,他总是消极被《活当年的浪一步步陷进人生的泥潭中。

先是儿子有庆血液被抽干而死;接着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不治而亡;其后妻子家珍因操劳过度被软骨病夺去生命;女婿二喜在装水泥板时意外地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又被豆子活活撑死。

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死亡“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了生存的荒谬性”。

“大难不死”的福贵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去,临到暮年只有老牛相伴。

他在人生的苦难面前逆来顺受、麻木不仁,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决心,早已随遇而安,宁可把自己降到与动物一般,以此消解人生的苦难,获得内心的安宁,这也是他为老牛起与他自己相同名字的潜在原因。

三、活着的痛苦余华说过:“《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活着》读书分享

《活着》读书分享

《活着》读书分享各位领导、同事们:下午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书是当代作家余华的成名作《活着》。

一、余华其人百度百科: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

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在当代文学浩如烟海的作品中,余华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他60年出生,经历中国动荡的文革时代,读完中学就去当了一名牙医,从医五年后选择两度到鲁迅文学院进修,进而成为一名专业作家。

有着类似经历的弃医从文的人我们第一个想到的是鲁迅,而当代作家里面,毕淑敏是军医出身,舒婷是工人出身,中途转业使得他们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受,这类作家写起文章来就会显得更深刻,更理智。

二、书中人物简介在小说开篇通过这样的描述引出故事的人物:我看到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

随后,我听到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他唱起了旧日的歌谣,先是口依呀啦呀唱出长长的引子,接着出现两句歌词——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

因为路途遥远,不愿去做皇帝的女婿。

老人的自啼得意让我失声而笑。

可能是牛放慢了脚步,老人又吆喝起来: “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一头牛竟会有这么多名字?我好奇地走到田边,问走近的老人:“这牛有多少名字?”老人扶住犁站下来,他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问:“你是城里人吧?”“是的。

”我点点头。

老人得意起来,“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说:“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问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

”“可你刚才叫了几个名字。

”“噢——”老人高兴地笑起来,他神秘地向我招招手,当我凑过去时,他欲说又止,他看到牛正抬着头,就训斥它:“你别偷听,把头低下。

_活着_的存在主义解读

_活着_的存在主义解读
经 典 重 释
《活着》 的存在主义解读
◎肖 晖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 余华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 他的小说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 他对死亡、 荒谬、 苦难以及绝望情绪主题的表达, 都 体现了他创造性地继承了存在主义的言说, 本文以 《活着》 为代表阐述其中蕴含的深层生命体验。 关键词 《活着》 生命意识 存在主义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1)01-141-01
② 强调“人的自由选择” 。存在先于本质, 意思是人必须先存
在, 然后才能创造他自己, 同时它揭示的是个体的生命主题, 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体验。余华吸收了这一思想,他颠覆中 国传统创作中强调的集体价值和社会属性,描写的是小人物 生存状态以及个体价值, 他的创作由 “外” “内” 即由关注 转向 , 外部世界的兴趣转向人的内心意识的表达,余华不再写社会 中的个体、 集体中的个体, 抛弃了传统创作中个体身上的那种 社会属性与集体价值, 而是写单个独立的个体, 写个体的自我 意识和生存状态, 他的作品大都写个体自由和选择, 迷失自我、 寻找自我、 发现自我成为小说的主题, 荒诞、 死亡、 孤独和虚无 充斥全文, 从而否定了传统中的那种英雄主体和理性主义。 福贵的独生不是命运对他的厚爱 ,正是命运对一个已经 一心向善、 决心尊从社会规范而放弃自由的人的最暴烈的凌 迟。以己的 “生” “死” 来说, 福贵又成了生活 ,相对于众人的 在别处的独行客。他无法选择, 活着是生命的唯一动力和最 高意义, 这体现出存在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 在生命形式 的自由选择上, 余华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悖论, 无论作品 即: 中的主人公做出何种选择, 都无法逃脱 “活着” 的对立面—— 死亡, 余华为福贵设计的选择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现实对 “存 在”的否定。在 《活着》 作者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中, 人物, 也不注重情节, 他主张现实生活的再现, 注重描写琐碎 生活中的小人物, 写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作者以几近于旁观者的身份冷眼看周围发生的一切, 他 不像传统小说的叙述者那样能随意地进入到被叙述人物的 心理中做洋洋洒洒的分析, 也不会经常进行深入的自我阐释, 即便偶尔发表几句议论, 大半还是采用自由间接语体的形式, 将其含混在人物意识中,并不显示出明确的判断倾向。 《活 着》 中福贵的坎坷经历是引人泪下的, 但余华并没有过多的 同情和怜悯, 他只是作为一个听众, 静静地听福贵讲述自己 的故事、 自身的经历, 讲述着生命中所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苦难与救赎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存哲学

苦难与救赎余华作品《活着》中的生存哲学

372021.04作者简介:张思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9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构式语法。

一、苦难如影随形首先,小说叙述的方式很独特,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讲述整个故事,使得整个故事的展开十分接地气,这也是余华对苦难意识书写最为常见的叙事方式。

通过第一人称的口吻,以个体的经历来推进,对于读者来说,心理上极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伴随作者在故事的讲述当中,将那些深藏的记忆一点点复活,而苦难又是众生皆懂的主题。

小说从福贵这位老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讲述之中开始,平实的语调下却弥漫着深沉的苦难,死亡的气息充斥在每个故事情节之中,作为读者,读的过程之中时刻会被一股巨大的悲痛意识掌控,苦难营造的种种不确定性令人无法喘息。

福贵本是富家子弟,却痴迷于赌博,败光家产,自己沦为佃农,父亲也死于从老宅搬于茅屋的当天。

经历了命运的轮回重创之后,福贵开始意识到既然生活开了一个玩笑,那就好好地接受自己现在的身份转变。

也正是这场命运的打击,他人生的苦难才真正开始:为生病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为壮丁充军,在外流离两年之后,最终得以返乡,回到家却发现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永远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在其后的生活里,苦难从未放过这位死里逃生回来的男人,他甚至没有时间去喘息,儿子有庆突然死于一次医疗献血,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妻子家珍死于软骨病,女婿被工地的夹板车活活夹死,外孙吃豆子撑死。

更让人窒息的是,在福贵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之后,还得一个人坚强地活下去,死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苦难的一种解脱和升华,但活着却是新的苦难。

对于福贵而言,他不得不面对身后的一切,承载着一切的伤痛,忍受着苦难带给他的精神桎梏。

他是幸运的,但更大程度上是不幸的,幸运的是自己历经磨难却仍旧活着,不幸的是,他面对活着本身无能为力。

二、救赎与信念历经苦难,却依旧能够坚韧地活下去,是什么支撑福贵想要坚强地活下去呢?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赋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余华,2008)。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31
种雪上加霜,骨上剔肉的方式让人情何以堪。 余华的小说叙 事冷静而又深情,冷静是余华,深情的是福贵,一个人,在浪 子时期或许不懂得生命和家庭的美好, 但是当浪子回头,死 神硬生生地撕开伤口,撕裂家人,更让人痛上加痛。
本来小说到这里,也许就好了,像张艺谋改编的电影《活 着 》,老 一 辈 死 去 了 ,尚 有 二 喜 ,尚 有 苦 根 ,而 生 活 还 有 希 望 。 但是作者显然要硬生生地打破希望,或许考验当人在极端的 环境中,到底可以承受多大的苦难? 儿子有庆死在了那间小 屋子里,女儿凤霞也死在了那间小屋子里,没想到女婿二喜 也死在那间小屋子里。 福贵不敢想,他走到小屋的时候和二 喜一样没抬出来的。 福贵倒下了,在世间所有的痛苦只有福 贵一个人承受,终于面对同一个屋子,福贵来了三次,每次面 对的都是自己至亲至爱之人, 福贵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苦难, 或许承受不了这同一个屋子,或者是承受不了死亡。 死神在 福贵的心理割下来第三刀,第四刀,此时这世界上仅有苦根 和福贵相依为命。 而苦根也在福贵摘棉花的时候,因为吃豆 子撑死了。 在所有的亲人离世之后,这世界上唯一能和福贵 作伴的就是他的外孙苦根,可是死神偏不给福贵享受儿孙的 机会,哭根也因为吃豆子太多,撑死了。 福贵不仅仅要面对亲 人的离世,还要面对物质上的贫乏。 福贵家里很穷,苦根从小 就没吃到过什么好东西,豆子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从而导 致了苦根的死亡。 福贵老了,此时的福贵就像一块承受苦难 的皮囊,一副躯壳而已。 所有的苦难轮番攻击这位老者,福贵 没有在所有的亲人死亡后,选择死亡,而是勇敢的活下来,坚 强地活下去,从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余华在福贵身上安置的 生存意识,它那么顽强,如此坚忍不拔,让人敬畏。 后来福贵 有钱了,买了一头待宰的老牛,牛是通人性的,闲来没事,福 贵便将自己的故事说给牛听。 四十年前,福贵是这个村子的 财主,家里有钱有势有房有地。 如今老了,一副皮囊,生活的 打击让他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活着, 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偶尔做活累下来,福贵会让老牛和自己都坐在树影下晒晒太 阳,他老了,裸露的身躯看到了黝黑的脊梁,正是这一根黝黑 的脊梁顶起了家族的苦难。 余华通过小说的故事情节,表达 了在极端的环境下,人的生存意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开题报告】

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为活着而活着——试论《活着》中福贵的生存方式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先锋派作家,在九十年代写出了其小说中具有转折性的作品——《活着》,一部颇受读者喜爱和批评界关注的小说。

《活着》以极其生动的笔触触及主人公徐福贵的内心世界:在经历了生生死死悲欢离合之后,他的内心应是悲怆、暴怒以及绝望的,但作者余华却给他设置了—个温和宁静的心境。

并且福贵他竟然在一次次灭顶之灾的打击下,一次次在死亡的边缘止步,于苦难悲伤的极限处善待生命,默默地承受苦难并无怨无悔的活着,且越活越通达,这就让人不得不就他的生存方式做一番特别的研究了。

余华还通过他揭示了“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这一主题,恰恰是这一点给读者以极大的震动。

“人就是为活着而活着,没有其他任何理由,这就是人和生命最基本的关系,生命要他活着,他就活着。

”尽管余华的解释如此坚定而明确,但福贵式的生存方式的内涵与价值依然引起了大家的探讨,并且针对福贵这一形象的评价,国内外的评论分歧甚大。

以谢有顺为代表的多数评论者都是通过存在主义的角度,深入分析,来挖掘福贵式的生存方式的内涵。

因《许三观卖血记》是《活着》的延续与升华,所以也有评论者通过细读《许三观卖血记》,通过比较分析,进而展开研究论述。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余华笔下的福贵生存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趋势。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自上世纪90年代《活着》发表以来,对福贵生存方式的研究,评论界分歧甚大,甚至尖锐对立。

以下笔者试以评论家们对这种生存方式的赞同与否为线索,作一回顾与综述。

一派以姜飞、洪治纲等人为代表的赞同者们认为,余华“为没有任何外在于生命的名利追求可能的百姓提供生存下去的信念和意义”,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并体现了“深切的意义追问和民间关怀。

以生之名,向死而生--余华《活着》的生命观阐释

以生之名,向死而生--余华《活着》的生命观阐释
这种 民族群体 的朴素 生命 观 ,事实上是 “乐天知命 ”的 生命哲学 ,它孕育于 中国传统文化 ,特别是道家文化与儒家 文化 。道家创始人 老子 云 :“人法地 ,地法 天,天法道 ,道 法 自然 。”强调 的是人应 当效 法 自然 并顺应生命 的 自然 ,这 样才能保持人性 的健全和持久 。道家主张超然 的生死观 ,强 调 “知 足者常乐 ”和 “祸兮福 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在 地 主龙二被枪毙后 ,福贵对龙二 的死感到后怕 ,他往家里走 时 ,脖 子上一阵 阵 冒冷气 ,他 感到很庆幸 :“要不 是当初我 爹 和我是两个败 家子 ,没 准被枪毙掉 的就 是我 了。”因祸得 福 ,他想 “这下可要好 好活着 ”,“大难不死必 有后福 ”。儒 家则讲究 以乐生为美德 ,要求人们无论在怎样艰难 困苦 的厄 运下 ,都要乐观地生活 ,热爱生命 。福贵连续经历 了家人 的 死亡 ,依然笑对生活 。爹被 自己气死 ;娘在飘摇 的生活 中病 倒 ,而 自己却被征兵 ,连娘 的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懂事 的儿 子有庆 因为县长 的女人而被抽干 了血 ;贤惠 的妻子家珍劳 累 一 生终得软骨病而死 ;乖巧 的女儿凤霞 因病聋 哑 ,好不容 易 嫁 到好人家却又难产 而死 ;女婿二喜带着对儿子 的深爱 与遗 憾被水泥板压死 ;外孙苦根 因长年贫 困吃豆子撑死 了 ;这一 连 串的家人离去 ,最终只 留下福贵一人 ,但他依然坚韧地 面 对生活 ,依然勤勤恳 恳地耕 田 ,每天跟老牛说说话 。他肯定 不懂孔子 的哲学 ,但却用行动践行着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 如 此渗入在广袤 的中华大地上 ,千千万万 的中国农 民都在潜移 默化 中恪守 了忍耐顺从 、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 。
在韩 文 版 自序 中 ,余华 说 :“作 为一 个词 语 ,‘活着 ’ 在 我们 中国 的语言里 充满 了力量 ,它 的力量 不是来 自于 喊 叫,也不是 来 自于进 攻 ,而 是忍受 ,去 忍受 生命赋 予我 们 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 的幸 福和苦难 、无聊 和平庸 。” 这句 话恰 如其 分地 概括 了 中国人 “活着 ”的民族 性。 中华 民族 是一 个历 经苦难 的 民族 ,而她 之所 以在 暴风骤 雨 的洗 礼下 依 旧傲立 ,是 因为她 的人 民懂 得并 擅长 忍受生 命和 现 实 所 给 予 的磨 难 。

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

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

以坚忍的姿态承担不可抗拒的苦难余华《活着》的现代主义解读一、本文概述《活着》是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一部震撼人心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命运沉浮进行深入挖掘,展现了个体命运在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无常与渺小。

本文将采用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角度,对《活着》进行解读,探讨作品中展现的坚忍姿态与不可抗拒的苦难之间的张力,以及这种张力如何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对于人的生存状态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现代主义文学视野下,《活着》不仅是一部描述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交织的作品,更是一部探讨人类存在本质与生命意义的哲学著作。

通过对福贵一家经历的苦难与坚韧精神的剖析,余华揭示了人类在面对命运的不可抗拒性时,如何以坚忍的姿态去承担和超越苦难,从而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这种现代主义解读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活着》的艺术魅力,也能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以更加积极和坚韧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和困境。

二、余华与现代主义文学余华的作品《活着》无疑可以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典范。

现代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强调对个体经验和主观现实的深入探索,以及对传统叙事方式和美学观念的颠覆。

余华在《活着》中所展现出的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对苦难和生存的独特理解,以及叙事手法的创新,都使得这部作品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紧密相连。

余华通过《活着》展现了对个体经验和主观现实的深刻关注。

他让主人公福贵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他一生的苦难和经历。

这种自述的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福贵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面对苦难时的无奈和坚韧。

这与现代主义文学对人性的深入挖掘和对个体经验的重视不谋而合。

余华在《活着》中对传统叙事方式和美学观念的颠覆,也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

他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将福贵的一生碎片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间顺序和空间结构,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张力和深度。

同时,余华还通过荒诞和幽默的手法,对苦难和生存进行了独特的解读,这也与现代主义文学对现实世界的质疑和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挑战相呼应。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余华作品《活着》赏析
一、死亡意象
《活着》中的人物都不经意地“遭遇”死亡,死亡意象似乎构成了这部小说最鲜明醒目的一道风景。通过密集而频繁的死亡叙述,我们不能不说作家具有一种对死亡的偏爱,在余华笔下,死亡只是作家达到自己创作目的的一个阶梯、工具或手段,它不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作家将其还原为一种生命的真实,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生存方式,并以死亡为跳板,以达到升华主题和剖析人生的目的。法国哲学家弗拉基米尔·扬克雷维奇曾指出:“只有能够死亡的才是有生命的。”“不死亦不会有生。”死亡是活着的参照,它为活着的生命提供意义。不能设想无生无死的生命,那样的“生命”就是死亡。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关于一位普通中国农民福贵一生的故事。这部有12万多字的长篇,虽然只是刻意突出了几个农民的个人命运和细碎生活,但于平凡中达到奇妙的效果,几近写出了一种民族苦难史和民族生命力。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出身于地主家庭,在旧时代吃喝嫖赌,把祖上的家产败光,他的这一行为气死了老父亲,接着又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回来时老母亲已经死去。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的活着”。可是,公社化和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气质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的老婆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先是淋雨得了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了。最后只有可怜的福贵孤独终老。
(一)在无奈中承受生命的沉重
人的生存状态,不可改变,所做的只能是世世代代这样生活下去,何况,农民历来处于社会的底层,像福贵这般遭遇的农民也不乏其人。在《活着》中当福贵被拉了壮丁时,他只有无奈的待在了部队里,在不可改变的的现实状态中妥协了。遭遇无法回避的灾难,“人的生命的强化,别无途径,只有承受痛苦,接近痛苦”,福贵的农民身份为他一个人吞下苦果、承受一切提供了有得砝码。“热爱人生的人,是敢于将生活的苦酒一饮而尽的人”,基于这点,福贵是热爱人生的人。最后只剩下福贵一个人孤独地度过晚年,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一头他自己取名,和自己一样名字的老水牛。这是余华的残酷,“他残酷的剥夺和撞碎了世人习以为常的苦难,领悟生活的方式”。这是中国农民在面对苦难时最真切的反应。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

从生存哲学角度谈余华《活着》的生命意识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余华作品《活着》所蕴含的深刻生命意识。

通过剖析主人公福贵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历程,我们将揭示这部作品如何以朴实的叙述和深邃的哲理,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坚韧与意义。

《活着》不仅是一部描绘个人命运的史诗,更是一部揭示生命本质和生存哲学的巨著。

通过对其生命意识的解读,我们将对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余华《活着》的基本情节和主题,以便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接着,我们将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探讨作品中体现的生命意识,包括生命的无常与坚韧、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

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福贵如何在困境中坚守生命,以及他如何在人生的起伏中找寻生命的真谛。

我们将总结《活着》所传达的生命意识对现代人的启示,以及在当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种生命意识。

二、余华《活着》的生存哲学解读余华的《活着》不仅是一部描述人生苦难的小说,更是一部揭示生存哲学真谛的杰作。

从生存哲学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人在极端困境下如何坚守生命意识,如何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小说通过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经历,展现了生存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徐福贵经历了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社会变革,每一次变革都给他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然而,尽管命运多舛,徐福贵却始终坚守着生命的底线,没有选择放弃。

这种坚守,正是生存哲学中强调的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小说通过徐福贵与亲人的关系,探讨了生存中的爱与责任。

徐福贵的亲人在苦难中相继离世,但他始终铭记着他们给予的爱与温暖。

这些回忆成为了他在苦难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种爱与责任,让徐福贵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也让他在孤独中找到了陪伴。

这种对爱与责任的坚守,正是生存哲学中强调的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维护。

小说通过徐福贵与老牛的相依为命,展现了生存中的坚韧与乐观。

在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后,徐福贵只剩下一头老牛作伴。

向死而生——《活着》与《老人与海》死亡意识之比较

向死而生——《活着》与《老人与海》死亡意识之比较

亡 意识 进 行探 讨 、 掘 并加 以 比较 , 以发 现 : 死 亡 阴影 笼 罩 下 , 贵 以 坚韧 的 “ 来抗 死 , 老 人 选 择 了与 死 挖 可 在 福 活” 而
亡作 勇敢 的抗 争 , 们 的行 为都 体 现 了“ 他 向死 而生 ” 的生 命 哲 学 。 [ 键 词 ] 死 亡意 识 ; 在 主 义 ; 关 存 向死 而 生 [ 图分 类 号 ]Io . 中 274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0 —33 2 1 )40 1—2 文 0 92 2 ( 00 0—0 00
海 明威 晚期 的 中 篇 小 说 《 人 与 海 》 于 体 现 了 人 在 老 由 “ 充满 暴 力 和 死 亡 的 现实 世 界 中” 现 出的 “ 压 下 的 优 雅 ” 表 重 而获 l5 9 4年诺 贝尔 文 学 奖 。余 华 的《 活着 》 虽 然 被 看 成 是 , 他 从先 锋 小 说 向现 实 主 义 回归 的 代 表 作 , 是 依 然 离 不 开 但 “ 亡” 死 的主 题 , 然 充 盈 着 死 亡 意 识 。 海 明 威 笔 下 的 老 人 依 和余 华 笔 下 的 福 贵 以不 同 的 生 命 存 在 方 式 展 现 了 相 同 的 “ 向死 而 生” 精 神 。 的 死 亡 阴影 下 的 生 命存 在 《 活着 》 然名 为“ 着 ” 却 是 一 个 六 十 多 岁 的 老 人 福 虽 活 , 贵 对 亲 人 死 亡 的平 静 叙 述 : 轻 时 自 己输 光 家 产 后 ,父 亲 年 被 活 活 气 死 , 久母 亲也 不 治 身 亡 ; 几 年 后 儿 子 为难 产 的 不 十 县 长 夫 人 献血 时被 抽 血 过 量 而 死 ; 哑 的 女 儿 风 霞 终 嫁 给 聋 了厚 道重 情 的二 喜 , 因难 产 身 亡 ; 劳 成 疾 的 妻子 在 一 次 却 积 次 打击 下 故 去 ; 婿 也 在 日 日怅 痛 失 落 中 意 外 地 被 楼 板 挤 女 死 ; 后 , 幼 的 外 孙 竟 因 多 吃 了 煮 熟 的 豆 子 而 撑 死 。 福 最 年 贵一 家 八 口人 死 了七 口, 只剩 下 同 样 风 烛 残 年 的 老 牛 与他 相 伴 。所 以 , 某 种 意 义 上 可 以说 , 活 着 》 福 贵 一 家 的死 从 《 是 亡史 , 福 贵 一 生 的 苦 难 史 。死 亡 带 给 了福 贵 最 深 重 的灾 是 难 和 最 大 的折 磨 , 它无 情 地 带 走 了 福 贵 所 有 的 生 活 希 望 和 微 薄 的 幸 福 , 福 贵 却 顽 强 地 活 了 下 来 。这 一 系 列 的 死 亡 而 事 件 笼罩 在 一 种 灰 暗 的 氛 围 中 , 种 不 可 理 解 与 不 可 把 握 一 的 不 确定 中 。作 品 中 的 人 物 突 然 甚 至 是 荒 诞 地 死 去 , 佛 仿 “ ” 于 我 们 是 一 个 永 远 也 猜 不 透 的 谜 。 在 小 说 中 , 者 死 对 作 有意 营造 这 样 一 种 氛 围 , 建 这样 一 种 神 秘 的 死 亡 图式 , 构 实 质上 是 要 借 此 表 达一 个 哲 学 观 点 : 是 面 向死 亡 的 , 亡 是 人 死 确定无疑的 , 面对 死 亡 我 们 都 在 劫 难 逃 。作 者 希 望 以 此 唤 醒 人 作 为 存在 论 的存 在 , 图把 人 类 从 对 死 亡 的 恐 惧 中拯 企 救 出 来 他用 作 品 告 诉 人 们 : 怕 与 逃避 都 是 无 济 于 事 的 , 害 只 有 承认 自己是 一 种 必 死 的存 在 , 才成 其 为 人 。 人 而众 所 周 知 , 亡 是 海 明 威 文 学 作 品 的 永 恒 主 题 。美 死 国学 者 罗 伯 特 ・ 比 勒 说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 明 威 的 写 斯 “ 海 作 范 围 比他 的 任 何 同 时 代 的 人 都 狭 小 , 为他 只 写 一 个 主 因 题 : 一 个 失 去 了所 有 价 值 , 剩 下 强 烈 感 情 的 世 界 上 , 在 只 人 类 会 如 何 面对 死 亡 。 《 人 与 海 》 , 明 威 将 自己 几 乎 一 ”老 中 海 生 的 对 死 亡 的哲 理 思 考 灌 注 于 桑迪 亚 哥 这 个 古 巴 老渔 民身 上 : 连 续八 十 四天 没 捕 到 鱼 的 情 况 下 , 在 桑迪 亚 哥终 于 独 自 钓 上 了 一条 比他 的 小 船还 长 的大 马 林 鱼 。老人 与 大 鱼 周 旋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解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解读余华《活着》

用悲剧美学的视角解读余华《活着》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小说用不到13 万字,叙述了福贵艰难困苦的一生。

他的年少轻狂给自己换来了倾家荡产,“败家子”的名声远近闻名,后来他改邪归正,却又目送身边所有的亲人一个一个死去,然后再亲手一个一个将其掩埋。

他背负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坚忍地活着,踽踽独行。

整部小说如同戏剧一般,将生活高度集中化,所有的矛盾冲突、一生的荣辱得失并收于十几万字之中,作者用十分极端而又冷静的笔触描写了一连串的悲剧。

其实人一旦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不可能再活着回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

可是当人活着的时候,一切又都是不确定的,只有将死是确定的。

既然人生来就是走向死亡的,人注定要死去,而且死活由不得自己主宰,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到自身,那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人明知自己的最终归宿是幻灭与虚无,为何还要不停地繁衍生息,自己承受苦难还不足,还要让后代继续品尝苦涩。

说到底,活着是一个比死亡更沉重的话题。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四百多年前,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成了穿越时空影响深远的至理名言,这应该是哈姆雷特预想之外的,也肯定是莎士比亚所始料未及的。

“生存还是死亡”,这的确是个令人烦恼的问题。

实际上不只在四百年前,从几千年前开始,哲学家们就一直在锲而不舍地探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是哲学上的终极疑问。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奥西安尼德斯之歌仿佛可以述说一下福贵的命运或者人类的命运——朋友啊/ 看天意是多么无情/ 哪有天恩扶助蜉蝣般的世人/ 君不见孱弱无助的人类/ 虚度着如梦的浮生/ 因为盲目不见光明而悲伤/ 啊/ 无论人有怎样的智慧/ 总逃不掉神安排的定命。

伟大的波斯王泽克西斯在看到自己统帅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希腊进攻时,曾潸然泪下,向自己的叔父说:“当我想到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地悲哀。

为_活着_而活着_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_活着_

为_活着_而活着_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_活着_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09No.3摘要小说《活着》的成名,表征的偶然难掩时势必然的规律。

笔者拟从时代大环境的角度,以存在主义的视角,深入剖析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一展小说作者在荒诞无理性的世界里、在命运的无常中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揭开了苦难生存困境下的人性永恒之美。

关键词:“活着”存在主义解读《活着》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活着》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一部长篇小说。

1992年,当小说以中篇发表在《收获》杂志时,在国内并未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1994年,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被搬上荧幕,并在法国戛纳电影节夺得评委会大奖。

随后,作者余华把小说从中篇改编充实成长篇,并于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活着》便以在国内上百万的发行量,高居同年长篇小说发行量排行榜之首而迅速走红,在读者津津乐道的同时也被评论界争论至今。

从问世时的反映冷淡到获奖后的大红大紫,滤除小说之外主观因素,着眼小说文本所蕴涵的思想及艺术魅力,我们不难发现,《活着》的成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20世纪后中西方社会文化背景20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

在这100年的时间里,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人与物对立和冲突的日益加剧,荒诞和非理性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19世纪初期开始,由于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所固有的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物欲”的贪婪被紧紧地搅和在了一起。

伴随着以对物质的追求为根本目的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巩固,人对物的崇拜意识被强化,物化意识弥漫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荒诞、暴力、混乱、无理性构成了社会的主要特征。

20世纪后,随着“物”内涵的逐步拓展并逐渐成为凌驾于人之上的一种力量,这一社会特征被进一步强化。

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现实世界与人的对立、是非颠倒和混乱无序的状况,使个人在社会大潮的裹挟下变得无所适从,孤独无依。

余华《活着》的经典化研究

余华《活着》的经典化研究

余华《活着》的经典化研究摘要:在社会道德熏陶与人格塑造领域,文学经典作品的建构作用十分突出,这些经典作品体现了各方面力量聚合的成效。

排除本身的思想深意与审美作用,还需从相对应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层面,对其他关系本体的相关探索进行分析与借鉴。

余华创作的这部经典著作《活着》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与各个领域读者多样化的解读有密切的关系。

该著作的经典化为挖掘文学著作经典化发展的规律带来了有益参考。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将余华的《活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经典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该作品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在叙事方面带给我们的启迪。

关键词:余华;《活着》;经典化1《活着》的思想意蕴余华的这部小说叙述了主人公福贵曲折离奇、让人喟叹的一生,体现了人生的荒诞与不确定性,以此引发人们对生存、人生的思考。

对人活着的真相进行挖掘,无论是从思想意义还是时间层面,均能体现该作品的经典性。

并且,作者还多次对这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其他层面内容进行了解析与说明。

其在相关访谈中提到了其在明确这部小说主题与写作灵感迸发时的状态:在撰写这部小说前,有一段时间一直深陷在想要创作某人与自身生活有关的作品,但这只是个主题还没有具体构思[1]。

突然有一天早晨,他从沉睡中醒来就想到了活着这个标题,此后,其创作灵感不断涌现,于是立即投入创作之中。

其在自序中写道:这是一部与人遭遇磨难、克服困苦有关、对人生有自身态度的作品。

同时指出,自己在创作中也有相应感受:人并非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事而存在,而是为了活着本身。

通过其解释的这一著作的主题意义发现,这部小说阐述了人活着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并非是其他事物。

当人为了活着而活时,就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即:向死而生就是活着。

《活着》中的福贵在其一生中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场景,其面对着一直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他选择了直面死亡,他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希望与回忆[2]。

福贵在困难面前选择直接面对的态度,一些人觉得其是与艰难困苦硬刚到底,其实是死亡让福贵悟到了活着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