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欧盟简介
欧洲联盟(英文名称:European Union法文名称:Union européenne),简称欧盟(EU),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其实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成员: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至2009年1月止共有27个成员国,他们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欧盟现有27个成员国,人口5亿,GDP16.106万亿美元。
欧元简介
欧元诞生1999年欧元开始启动,2002年欧元现金正式替代了欧元区内原有的国别货币。欧元汇率美元指数根本上来讲还是一系列汇率的一个加权指数,所以最终还是反映到美国与其主要贸易货币的自由兑换货币的强弱上。在美元指数构成的一揽子货币上,欧元是权重最重的一个货币,欧元的走势自然也成为与美元指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欧元对美元汇率走势分析
自1999年1月欧元问世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总体走势呈U形波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分别从三阶段分析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原因。
第一阶段(1999.1-2001.6):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是持续贬值阶段。欧元在其诞生的前三年内持续震荡贬值,欧元兑美元汇率一度从1999年1月底的1.137贬至2001年6月底的0.849,贬值幅度高达25.33%。
主要原因:
基本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因素:资本项目对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贸易项目的影响。事实上,美元对欧元的持续升值就是大批欧洲资本及亚洲资本流向美国的结果。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理想的收益,从而吸引了大量资本流人。
2、利率因素:美国与欧元区国家之间的利率差距是推动资金流人美国的重要因素。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差接近2个百分点。同时,美国经济的强劲带动美股走强,也使得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
3、经济增长率因素:欧元对美元汇率出现上述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二者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自1991年4月起,美国进人战后延续期最长的经济持续上升时期,到2000年I1月,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了114个月。与美国经济增长相对应,欧元区经济有所恢复,但增长动力似乎弱于前者。同时,美国的就业率高于欧元区的就业率。由于这些利好因素的推动,美元汇率一路高涨。
4、通货膨胀因素:2000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左右,高于1999年同期的1.2%。较高的石油价格和欧元的疲软同时推动欧元区的通货膨胀上升,使得欧元一路走低。
市场心理预期和政治等因素
1、欧元启动时与美元比价不合理:1999年1月4日,当欧元进人市场时,欧洲中央银行为其制定的兑美元参考汇率为1:1.1665,在欧元出售的第一天欧元在1.183的价位启动并曾升至1.19 的高位。由于人们对欧盟经济实力估计过于乐观,对美国经济估计不足,欧元经历短暂的上涨后便一路走低。其次,在未实行统一货币之前,欧洲国家对美元的比价过高,相反,美国经济过热,美元却过低,这势必造成欧元在最初定价时回高于其实际价值。
2、市场对欧元顺利运作的疑虑:首先,欧元启动后的前3年是过渡期,在这期间欧元仅是“账面货币”,其究竟是强币还是弱币需要市场定位,受市场考验。其次,欧盟成员国文化差异及民族性因素,以及1992-93年曾爆发欧洲汇率机制危机,在欧元落实前,国际间有不少人因怀疑主要成员难以相互协调而对计划抱观望态度。
3、欧洲统一的货币政策对欧元的扶持力度偏弱:欧洲利率政策未能配合经济发展需要及漠视汇率水平,欧元成员国与央行对利率有争议。为了维持经济体内部物价稳定,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倾向于紧缩性,调高了银行利率。这一政策导致结构性经济失衡,影响了长期经济增长速度,是经济增长乏力。在利率上体现为利率的长期下降。
4、经济体制相对欠活,单一市场尚待完善:美、欧市场经济的导向不尽相同,作为欧元区主要成员的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等国家,较强调社会凝聚力,有较多保障劳工及公民的机制和措施。这些措施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经济结构的灵活程度。另外,早于1987年,作为欧盟前身的欧共体已同意于1993年实施单一市场计划。单一市场的建立意味著区内的经贸壁垒进一步消除,有助提高增长动力。单一市场计划正式实施时,成员国仍未充份采纳欧盟颁布的有关单一市场的指令。同时,有关指令的执行也出现障碍,令单一市场的效益未能发挥。
第二阶段(2001.7-2008.6):2001年7月至2008年6月是大幅走高阶段。欧元持续贬值的走势彻底翻转,欧元兑美元汇率从2001年7月底的0.875一路震荡走高,并于2008年4月底攀升至1.602的历史峰值,其在8年间升值幅度高达83.09%。
主要原因:
基本经济因素
1、经济增长因素: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散发出增长乏力的状态,并逐步显示出经济危机。高科技产业泡沫破灭后的调整,使美国在20世纪90
年代连续8年的高经济增长因此止步。
2、国际收支因素:美国的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至2004财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已上升到413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根据美国财政部2005年1月10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在从2004年10月1日开始的2005财政年度头两个月里,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继续增加,总共为115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1125亿美元增加了27亿美元。
3、财政赤字因素: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持续扩大,到2004年美国贸易支付差额赤字已达6650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达到创纪录的5.7%。
从根本上说,美国“双赤字”(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的恶性膨胀必然使投资者对美元信心下降,进而导致美元贬值和全球货币汇率的调整。
4、通货膨胀因素:由于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要靠向外国出售股票、债券等来弥补,因此随着美国贸易赤字的持续膨胀,外国投资者手中的美元资产越聚越多,美元资产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必然会下降,从而对美元汇率造成下行的压力。
5、利率因素:2001 年初,美国经济增长持续放慢,市场供需出现疲软,政府采取降息等经济措施,在12 个月内连续11 次降息,利率从6. 5%降到1. 75%,但经济情况没有明显好转,2002 年11 月再次降息。2002年12月5日,欧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