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鹤翔空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及反思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及反思《鹤群翔空》教案学情及教材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本单元前面的三篇状物的课文,对于状物的写法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本篇课文应充分的让学生在课内自主完成,老师适当的点拔。
*是一篇课内自读课,课文集中对空中飞过的一群鹤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绘,热情讴歌了鹤群翱翔空中的美姿和团结战斗、友爱互助的精神。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
同时,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多有生动之处,特别是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有助于提高写景状物的写作能力。
此外,前面三篇课文都是描写个体的,而此文是写集体的,引导学生注意写动物的群体的应把握好场面的描写。
导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和雅词:蜿蜒伫立绮丽湮没剽悍飓风飕无可言喻优哉游哉束手无策络绎不绝等2、领悟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来描写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理解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中蕴含着的精神。
4、理解课文的语言优美的特点: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导学重点、难点:理解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救助伤鹤中体现的精神。
导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中蕴含着的精神及语言运用的特点。
导学时数: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白鹅的傲慢,本节课来共同来欣赏鹤群在空中翱翔的壮美。
二、学生快速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给自然段标序号,并划出生字词;同时让学生当场选择词语进行造句。
2、整体感知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
明确:1(出示小黑板)①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让学生到黑板给加点的字注音,师生互动订正):蜿蜒 wānyn 伫立 zh 绮丽 qǐ湮没 yn 剽悍piohn 飓风j 凝眸mu无可言喻无济于事优哉游哉束手无策络绎不绝(当场运用词语造句,余映潮老师在单元复习中运用自如,我自接触到后把它放在每课课前及单元小结。
可以说运用词语造句,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这个词语的解释,只有学生在掌握了这个词语之后才可能造出句子,另外通过造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作文能力的提高。
鹤 群 翔 空PPT教学课件
鹤是动物中的弱小者,因而凶恶的 鹰冲击时,它们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而 当同伴遭受苍鹰攻击,有生命危险时 , 弱小的鹤团结一致,以众击寡,这又是 一种本能的反应。两相比较,更加突出
鹰鹤搏击:
拧成一团 奋力搏击
飞舞啼叫
护送: 引吭高歌
救
护 架: 盘旋高空
同 伴
远飞: 如麻雀 如蝴蝶
像飞蛾 小如蚊
体会思想内涵:
1.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 的意图是什麽?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 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 万分”“陷入一片混乱”, 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 象?
1.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 是什麽?
鹤生活在平原和沼泽地区,是陆栖鸟。主要吃各种各样小的动物 ,以及谷类、嫩草等。
2021/01/21
2
人类从鹤身上得到的启示:
2021/01/21
3
初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一字横队 悠然翱翔
鹤 群 翔 变换方向 旋转 升腾 空 轻盈飞飏
再读课文:
1.找出文章中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 的细节。 2.找出文章中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 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鹤群翔空
了解鹤
鹤属于鹤形目,鹤科,全球大约有十几种。鹤的外表有点像鹭, 可是它的体形比鹭大,头有点秃,喙要大一些,翅膀的羽毛更紧密 ,后趾挺立。飞行中,长长的头笔直地向前伸,高跷一样的双脚拖 在后面。
鹤是一种很古老的鸟类,在北美曾发现它在始世时期的化石。除 了南美洲以外,到处都可以找到它的足迹。可是由于人类的捕捉和 猎杀,以及栖息地被破坏,许多种鹤的数量一直在减少,已经处于 濒危状态。
鹤群翔空阅读及答案参考
鹤群翔空阅读及答案参考鹤群翔空阅读及答案参考鹤群翔空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有如盘蚊香拉长的形状,静静地飞上高空。
不久,一只鹤慢慢地于伙伴,这引起我强烈的注意。
这只鹤可能因为在方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
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哀的啼鸣。
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强健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似为伙伴加油打气。
然而无济于事。
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
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分)2.作者在地面上观察鹤群,他怎么知道那只鹤受了重伤“似乎已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请结合文中的语句答复。
(2分)3.“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在这句话中“意料之外的事”指的是什么?(2分)4.“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哀的啼鸣”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5.作者在这个中寄托了什么深意?6.(2分)“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强健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在这个情景中,三只鹤交流了什么呢?请你来做一下翻译,把他们谈话的内容写到下面。
(4分)7.选文表达了一种团队精神,也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集体观念。
在尊重个性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个性发挥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请结合下面这两那么消息谈谈你的看法。
(5分)[王治郅简历]1996年在亚特兰大,年仅19岁的大郅帮助中国男篮首次打进奥运前八;2000年在悉尼,大郅和姚明、巴特尔并肩作战,被世界誉为“三大移动长城”;xx年在莫斯科,大郅为北京申奥摇旗呐喊;还是xx年在达拉斯,大郅成为NBA亚洲第一人。
初一下语文文学常识与词语复习
初一下语文文学常识与词语复习(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春》:作者(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等,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荷塘月色》)等。
2、《听潮》:原题(《听潮的故事》),作者(鲁彦)、原名(王衡)、即(王鲁彦),节选自(《驴子和骡子》),(现代作家、翻译家)等,作品有(《鲁彦选集》)等。
3、《春风》:作者(林斤澜),选自(《北京晚报》),(作家),作品有(《盆景》、《山里红》《惭愧》)等。
4、《老北京小胡同》:作者(萧乾),选自(《萧乾散文》),(蒙古族,北京人),作品有(《梦之谷》、《篱下集》、《创作四试》)等。
5、《丑石》:作者(贾平凹),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贾平凹卷》),(当代作家、散文家)等,作品有(《满月儿》、《腊月·正月》)等。
6、《海燕》:作者(高尔基),选自(《高尔基散文》),(苏联作家),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群鹤翔空》:作者(江口换),(日本人),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日本小说家、评论家),作品有(《海上浮舟》、《火山下》、《新娘子和一匹马》)等。
8、《空山鸟语》:作者(郭枫),原名(郭少鸣),选自(《20世纪中国散文英华·台港澳卷》),(台湾作家),作品有(《老家的树》、《海之歌》)等。
9、《我家有女初长成》:作者(程乃珊),选自(《青年一代》),(当代女作家),作品有(《蓝屋》、《女儿经》)等。
10、《想念冰心》:作者(王蒙),选自(《王蒙散文》),(作家、学者),作品有(《活动变人形》、《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蝴蝶》)等。
11、《“两弹”元勋邓稼先》:作者(顾迈南),选自(《人民日报》)。
12、《名家小传三则》:《韬奋自述》,作者(邹韬奋);《著者略历》,作者(老舍);《贾平凹小传》,作者(贾平凹)。
13、《伟大的发现》作者:艾芙·居里;法国人;艾芙·居里是居里·夫妇的次女。
《鹤群翔空》资料:鹤
鹤鹤科(学名:Gru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鹤形目的一个科,成员有许多著名的鹤类,包括四属。
冠鹤属和肉垂鹤属全部分布在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蓑羽鹤属有2种,其中蓑羽鹤为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鹤类。
鹤属有10种,中国分布有8种。
全世界有 15 种鹤,除了南美和南极以外,世界其它大陆都有鹤分布。
鹤形目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鸟纲目:鹤形目科:鹤科属:蓑羽鹤属、冠鹤属、肉垂鹤属、鹤属鸟类的一科,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海岸捕食鱼和昆虫,常见的有白鹤、灰鹤等。
在道教中,鹤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仙鹤的说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鹤或者神鹿为座骥。
中国传统年长的人去世有驾鹤西游的说法。
在中国、朝鲜和日本,人们常把仙鹤和挺拔苍劲的古松画在一起,作为益年长寿的象征。
其实,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
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看起来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
除此之外,鹤在中国的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
鹤雌雄相随,步行规矩,情笃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
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风的白鹤,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修身洁行而有时誉的人称为“鹤鸣之士”。
鹤为长寿仙禽,具有仙风道骨,据说,鹤寿无量,与龟一样被视为长寿之王,后世常以“鹤寿”、“鹤龄”、“鹤算”作为祝寿之词。
鹤常为仙人所骑,老寿星也常以驾鹤翔云的形象出现。
1。
提高教学效率:《鹤群翔空》教学案例分析
提高教学效率:《鹤群翔空》教学案例分析。
今天,我们分享一下鹤群翔空进行教学的经典案例——热情拍手教学法。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这节课,鹤群翔空的老师们通过热情拍手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高效学习。
教学过程:1.师生互动老师开始上课前,首先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情、课程需求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这样有助于发现学生的认知和主要问题,从而设计一个更好的教学方案。
2.活动导学在这节课中,教师会设计一些小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用拍手的速度来练习英语单词,或是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这些小活动不仅可以创造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同时也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3.合作学习鹤群翔空的教师非常注重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
在课堂上,教师会设计各种合作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学习,彼此交流、互相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课堂总结在课堂结束之前,老师会做一个简单的课堂总结,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再次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
同时,教师也会积极询问学生的疑问,并提供直接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总结:热情拍手教学法的应用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情感的课堂环境中学习。
通过视觉、听力、手势等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大脑,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好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点灌输,也应该是一系列创造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形式。
鹤群翔空将执教立场放在教学内容之外,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鼓励和动力为支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学生追求自我超越,促进学生不断完善及成长。
《鹤群翔空》教学教案
《鹤群翔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鹤群翔空》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和主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鹤群翔空的观察和描绘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进行适当的情感朗读。
2. 教学难点:对鹤群翔空的观察和描绘,以及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图片、视频等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鹤群翔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4. 情感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体会作者的情感。
5. 观察与描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鹤群翔空的情景,用文字进行描绘,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绘成果。
6. 课文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鹤群翔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写作或绘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与鹤群翔空相关的文学作品,如《白鹤梁的传说》、《鹤舞》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鹤群翔空的文化内涵。
2. 邀请有关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鹤群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3. 开展鹤群翔空主题的绘画、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鹤群翔空的美丽景象。
鹤群翔空试题及答案
鹤群翔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鹤群翔空通常指的是哪种鸟类的飞行行为?A. 麻雀B. 鹤C. 鹰D. 鸽子2. 下列哪项不是鹤群翔空时的特点?A. 飞行高度较高B. 飞行时翅膀扇动频率快C. 飞行时排列成V字形或直线形D. 飞行时几乎不发出声音3. 鹤群翔空的行为主要是为了什么目的?A. 寻找食物B. 迁徙C. 娱乐D. 逃避捕食者4. 鹤群翔空时,通常领头的鹤是?A. 最强壮的鹤B. 最年老的鹤C. 最年轻的鹤D. 随机选择的鹤二、填空题5. 鹤群翔空时,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可以减少空气阻力,节省体力。
6. 在鹤群翔空的过程中,如果一只鹤感到疲劳,它会退到队伍的_________,并由另一只鹤接替领导位置。
三、简答题7. 描述一下鹤群翔空时的飞行机制及其对鹤群的意义。
8. 为什么鹤群在迁徙时会选择翔空的方式进行长距离飞行?四、论述题9. 鹤群翔空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结合鹤群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五、答案1. B2. B3. B4. A5. 滑翔6. 后方7. 鹤群翔空时的飞行机制主要是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和风向进行滑翔,这样可以减少体力消耗,提高飞行效率。
鹤群在飞行时会利用V字形或直线形的队列,通过领头鹤破风,减少后方鹤的空气阻力,整个群体能够更经济地利用能量,完成长距离的迁徙。
8. 鹤群选择翔空的方式进行长距离飞行,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流动的规律,减少能量消耗,同时,翔空飞行还有助于鹤群在迁徙过程中保持群体的紧密联系,提高生存率。
9. 鹤群翔空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鹤群依赖于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栖息地和迁徙途中的停歇地。
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鹤群的生存状态。
保护鹤群的栖息地,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以为鹤群提供必要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繁殖场所,从而保证鹤群能够顺利进行季节性的迁徙活动。
此外,鹤群的存在也是生态环境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们的生存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
余映潮教《鹤群翔空》(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余映潮教《鹤群翔空》(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余映潮教《鹤群翔空》(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1余映潮教《鹤群翔空》(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鹤群翔空》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和情感交流的散文,作者余映潮生动细腻的笔触,深情真挚的表达,让人深受感动,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素材。
通过对该篇散文的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情感体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特点;2. 学习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水平;3. 感受和理解《鹤群翔空》所传递的情感信息;4.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散文的写作要素和常用语言技巧;2. 理解《鹤群翔空》所表达的深情思绪;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鹤群翔空》所表达的情感信息;2.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新知,激发学生兴趣;2. 教师主讲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3. 以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独立写作等方式加强互动与合作;4. 以现场朗读、评价、分享等方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主题:认识散文1. 了解散文的基本知识1) 散文的概念;2) 散文的种类;3) 散文的基本写作要素。
2. 了解《鹤群翔空》的背景和作者。
1) 了解文章的内容与背景;2) 作者简介;3) 文章风格和内容特点。
3. 阅读散文,讨论感受。
1) 学生独立阅读《鹤群翔空》;2) 分组讨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3) 全班分享讨论。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主题: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1. 掌握散文的基本语言特点。
1) 内容表现手法;2) 语言表达手法;3) 思想抒发技巧。
2. 分析散文的结构和意义。
1) 散文的结构要素;2) 散文的意义表达。
3. 阅读文章,讨论情感表达。
1) 学生独立阅读《鹤群翔空》;2) 小组讨论散文所表达的情感信息;3) 回答问题并分享讨论。
《鹤群翔空》资料:江口涣
作者介绍
江口涣(1887~1975),男性,日本东京大学英语科毕业。
日本小说家、评论家。
生于日本东京。
1945年参加日本共产党,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艺运动。
处女作是《海上浮舟》,成名作是《一个女人的犯罪》,长篇小说有《火山下》、《新娘子和一匹马》,还有《我的文学半生记》、《续我的文学半生记》、《战斗的作家同盟──我的文学半生记后编》等作品,为研究日本现代文学和社会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曾经是日本“白桦派”的重要作家。
江口涣的评论著作带有回忆和自传性质,主要有《我的文学半生记》、《续我的文学半生记》、《战斗的作家同盟──我的文学半生记后编》,为研究日本现代文学和社会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江口涣还写过《鹤》(现在叫《鹤群》)。
现已被编者改为《鹤群翔空》(就是《鹤》)选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十六课课文。
另外,《鹤群》(原名叫《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亚洲卷,陈书玉翻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2月出版,冯志主编)被入选为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课课文。
1912年:《海上浮舟》、《一个女人的犯罪》 1922年:《论阶级与文学的关系》 1933年:《火山下》 1948年:《新娘子和一匹马》 1975年:《我的文学半生记》、《续我的文学半生记》、《战斗的作家同盟──我的文学半生记后编》
1。
《鹤群翔空》说课稿
《鹤群翔空》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鹤群翔空》。
《鹤群翔空》是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作者是日本的江口涣。
本单元的六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
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而却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鹤群翔空》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作者用优美生动的笔触细致的描写了所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通过三个画面:鹤群翔空图、鹤鹰激战图、救助伤鹤图,表现了鹤的团结合作、勇敢无畏和友爱互助的精神。
学习这篇课文,既能让学生欣赏到优美生动的语言,又能得到深刻的精神启迪。
所以,我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课文生动细腻的语言,体会其中的美感。
3、从鹤群之战的壮烈场面中,学习鹤群团结奋战、友爱互助的精神。
其中,目标2、3是学习本文的重点,2是难点。
这是因为,初一学生的理性思维还比较弱,对于优美的语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于作者遣词之准确,修辞之贴切,缺乏细致入微、鞭辟入里的切己体验。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点拨启发的作用,于文字的紧要处,学生思维的浅薄处加以引导,使之思维向深处开掘、美处提升,从而达到语言领悟和精神陶冶的双丰收。
而生本教育的理念又告诉我们,学生是天然的学习者,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一定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鉴于此,我准备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读议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彼此启发,开拓思路,把握中心。
品味语言时,让学生反复品读,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具体词句的品析,运用词语替换等方法来感受鹤群飞翔的壮丽、鹤鹰激战的壮烈、群鹤救伤的壮美,让学生更好的欣赏文字的优美,感悟鹤群精神的崇高,作者思想感情之强烈。
以下是我的教学流程设计:一、课前预习作业布置:1、读课文,画出生字,做好积累。
2、多读几遍课文,熟悉生字,整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网血来稿,吐血推荐)-word文档资料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网血来稿,吐血推荐) 目的要求: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感受鹤群翔空的壮丽景观,理解鹤鹰之战中所体现的精神。
重点:鹤鹰之战的描写。
过程:一。
导入新课伤心崖边上斑羚飞渡那悲壮的场面让我们深感震撼,我们感受老斑羚那种慷慨牺牲的精神,集体合作的精神气贯长虹。
其实,大千世界岂只斑羚如此?不信,我们一起来领略鹤群翔空的壮美,那美的形态,美的精神,更加让我们万般深思。
板书:鹤群翔空二。
课文介绍这篇文章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的一篇优美散文,是一篇自读篇目,我们今天不仅要领会鹤群翔空的景观,更要学习在这景观中体现的那种集体主义精神。
三。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
快速阅读课文,感受文章要点。
(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把生字新词都在课文中标记出来)2。
帮助学生排除阅读障碍(字词教学)(1)找出不认识的字,临时集体解决。
例:剽悍翱翔引吭高鸣(2)在课文中理解词语,调动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
(3)将自渎提示中的词语选三个以上写一段话(4)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或两句话将课文内容概括出来。
四。
仔细阅读课文,全面理解课文1。
展示多媒体课文的三幅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其实这三幅画面就是课文描写三个画面,请在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位置。
板书:鹤群翔空鹤鹰之战救助同伴)2。
分析欣赏这三幅画面A。
分析“鹤群翔空”的画面(1)全班同学推荐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内容(2)这幅画面主要展现了鹤群翔空的视觉美,请看看作者是从那些方面表现其美的?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够体现其美的?为什么?(3)讨论并归纳:它们一律(无一例外)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飞翔之状)延伸,悠然(姿态之美)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不可言语。
(这里运用细节描写,鹤群凌空飞翔的的姿态如在眼前,透露出无法掩饰的喜爱和赞美)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旋涡,缓缓升腾。
(这一句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鹤群飞舞的轻盈及上升的形状,所用喻体贴近生活,形象可感,语言优美,穿透力很强)(4)提问:从鹤群队形的排列和变换可看出作者除了展现其美以外,还要展现它们什么样的精神?B。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鹤群翔空》资料:鹤 (1)
鹤鹤 - 鹤科动物的统称鹤科(学名:Gru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鹤形目的一个科,成员有许多著名的鹤类,包括四属。
冠鹤属和肉垂鹤属全部分布在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
蓑羽鹤属有2种,其中蓑羽鹤为世界上体形最小的鹤类。
鹤属有10种,中国分布有8种。
全世界有 15 种鹤,除了南美和南极以外,世界其它大陆都有鹤分布。
全世界有15 种鹤,除了南美和南极以外,世界其它大陆都有鹤分布。
鹤类起源于西半球,然后扩展到亚洲(9种鹤类)、非洲(6种鹤类)、澳大利亚(2种鹤类),北美现存2种鹤类。
冠鹤是最古老的鹤类。
在鹤类中,白鹤、美洲鹤、丹顶鹤是三个数量最濒危的物种,而灰鹤和沙丘鹤是数量最高的鹤类。
世界上几种主要数量较小的鹤类野外种群数量如下:美洲鹤大约200只、白鹤3000~4000只、丹顶鹤1900只、白枕鹤6000只、白头鹤9000只、黑颈鹤8000只、赤颈鹤10000只、肉垂鹤8000只、蓝鹤22000只。
鹤分:赤颈鹤、灰鹤、丹顶鹤、白枕鹤、白鹤、沙丘鹤、白头鹤、美洲鹤、澳洲鹤、黑颈鹤、肉垂鹤。
鹤属脊椎动物,鹤形目,鹤科,是大型涉禽。
我国有九种,即丹顶鹤、灰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颈鹤、赤颈鹤、沙丘鹤。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丹顶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灰鹤,个体最大的是黑颈鹤,最小的是蓑羽鹤,最少见的是沙丘鹤。
其余几种也比较少见。
习性鹤主要栖息在沼泽、浅滩、芦苇塘等湿地,以捕食小鱼虾、昆虫、蛙蚧、软体动物为主,也吃植物的根茎、种子、嫩芽。
善于奔驰飞翔,喜欢结群生活。
鹤睡眠时常单腿直立,扭颈回首将头放在背上,或将尖嘴插入羽内。
鹤在我国属迁徙鸟类。
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
鹤的巢多筑于沼泽地的草墩上或草丛中,产卵一至二枚,雌雄轮流孵化。
到三十一天后蛋中小鹤开始啄壳,双亲在旁静立守候达一昼夜。
才出壳的雏鹤形如小鸭,觅食时紧随双亲左右。
鹤群翔空(完整版)
剽悍:形容敏捷而勇猛,灵活而勇敢,轻捷勇猛。 [区分] 彪悍:一般形容人长得强壮,勇猛,是褒义词。 寡不敌众: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无济于事:济:补益,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束手无策: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清晰的写作思路: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大致分为“战前——战 时——战后”三个部分。情节步步推进,主题层 层开掘。战前鹤群翔空是铺垫,鹤鹰激战是高潮, 战后救助伤鹤是深化。鹤群强大的凝聚力,以及 勇敢顽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精神得到淋漓 尽致地展现。
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怎样的经历?
1、鹤鹰之战中描写鹤群表现的句子有哪些? 2、鹤鹰之战中鹤鹰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3、为什么弱小的鹤能战胜强大的鹰? 4、鹤鹰之战体现了什么精神,在全文当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鹤鹰之战中描写鹤群表现的句子
(1)鹤群立即发出嘹亮的“哦——哦——哦”的啼鸣声。 (2)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 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3)于是其他鹤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 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4)鹤分为几群,每群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 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 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
战前:10~11 战中:12~14 战后:15~17
战前 战中 抓 狂乱 战后 逃
苍鹰
鹤群
冲 混乱
圆形队
两者相比较,突出鹤群团结勇敢的精神!
3、为什么弱小的鹤能战胜强大的鹰?
(1)鹤群团结勇敢共御外敌; (2)鹤多,群体力量大。
《鹤群翔空》
故事发展
健助在山林间玩耍时 偶然遇到了神秘的鹤 仙女,并与其建立了 深厚的友谊。
鹤仙女告诉健助一个 关于山林中隐藏的宝 藏的秘密,激发了他 强烈的好奇心。
健助决定跟随鹤仙女 一同探险,寻找隐藏 的宝藏。
在寻宝过程中,健助 和鹤仙女遇到了许多 困难和挑战,他们相 互帮助、共同克服。
最终,健助和鹤仙女 找到了宝藏,并发现 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个宝藏其实是一 个神奇的能量源,能 够为整个村庄带来繁 荣和幸福。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情感真挚
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非常 真挚,让人感同身受,很 容易产生共鸣。
我对作者的评价
才华横溢
01
这位作者非常有才华,他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故事构思能力都非
常出色。
勇于创新
02
作者在作品中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故事构思,让人印象深
刻。
热爱生活
03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入洞察,
这让他能够写出如此真挚和深刻的作品。
简洁明快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简洁明快,使作品读起来流畅自然,不 会给读者带来阅读负担。这种语言风格也使得作品更具有文学价值和审 美价值。
05
读者评价
正面评价
情感渲染出色
作者细腻地描绘了鹤群翔空的壮观景象,以及人们对这种美丽动物的深厚感情,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鹤群的象征意义,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主题,引发读者对生态保护和生命尊严的思考。
文学价值高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展现出高超的文学艺术价值,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负面评价
情节拖沓
部分读者认为文章在描绘鹤群翔空的过程中 过于冗长,缺乏紧凑的情节推进,导致阅读 兴趣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鹤翔空》教案1
作者:加入日期:07-04-12
《群鹤翔空》教案
宜六中:黄滨海
教学内容:《群鹤翔空》
教学目的: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和思考文中关于\'鹤鹰之战\'开始前鹤群惊慌的描写。
3、理解作者赞颂鹤的群体精神。
教学重点:⑴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⑵理解和思考文中关于\'鹤鹰之战\'开始前鹤群惊慌的描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赞颂鹤的群体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用具:最好采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及使用相应课件。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听说训练:(3分钟)
1、按学号请同学述说发生在我们周围的见闻。
2、抽一两名学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进行评价。
(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述说内容最好是从身边的事入手。
(事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分)
可以播放歌曲《丹顶鹤的故事》或者一段介绍鹤的生物短片,也可展示鹤的相关图片,使学生初步感受鹤的形象,以导入新课。
三、介绍学习重点,交代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方向。
(也可渗透在教学过程当中)
四、指导学生学习全文。
(备学生)指导时,可分步进行,步步推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时,讲解不宜过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主动投入,积极思考。
主要是发挥学生小组研讨的作用,提倡敢于找问题、争论中研讨问题、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但也不能盲从。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多鼓励多启发遇到的确很困难的地方作适当点拨即可。
(一)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目标1)
1.快速阅读全文,感受文章要点。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求: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在书上标志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2.排除阅读障碍,把不理解、不熟悉的字词句标出来,必要时查查工具书。
①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伫()立绮()丽湮()没剽悍()盘旋()
②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
绮丽:鲜艳美丽。
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剽悍:敏捷而勇猛。
寡不敌众:人数少的抵挡不住多的。
本文形容一只鹰抵挡不住众多鹤的攻击。
无济于事:济,帮助。
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盘旋:环绕着飞或走。
本文指鹤群环绕着飞。
(二)仔细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1.这篇文章是用第几人称写的?
2.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3.梳理文章写作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提示:
这篇文章是运用第一人称来写的。
\'我\'是鹤群翔空全过程的目击者,又是文中情感抒发者。
运用第一人称,可以使\'我\'的所见和\'我\'的所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雕琢的痕迹。
作者从南侧群山上空浮现一排小斑点写起,一直写到鹤群向北飞去为止,叙述了自己观察到的鹤群翔空的全过程。
其中鹤鹰之战是重点,战前,战斗,战后,是三个大层次。
战前又有两个小的层次,前一层写\'一\'字形模队的飞翔貌,后一层写变换方向。
战后,也分两层,一层是护送,一层是远飞。
(三)深入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找出文章表现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
2.找出文章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
3.找出表现鹤群救护同伴的细节。
提示:
1.关于鹤群飞翔于空中的细节主要有:(目标2)
(1)南侧群山的上空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
(2)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问后方笔直延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3)排成一字模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掉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
(4)排头大鹤先向有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
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5)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飓;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
缓升腾。
(6)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7)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成一缕长长的细丝。
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
2、表现鹤群搏击苍鹰的细节主要有:
(1)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哦--哦--哦\'的啼鸣声。
(2)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3)于是其他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4)在阳光下,鹤们双翅奋节搏击,银光闪烁。
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3.表现鹤群救助同伴的细节有:
(1)这时鹤群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
(2)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
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
(3)来救的两只大鹤,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各自伸出一只长长的翅膀,将伤鹤架起来了。
(4)在这段时间里,其他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
(四)通读,进一步思索以下问题,并从总体上体会全文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1.作者描写鹤悠然飞翔于空中的意图是什么?
2.在鹤鹰之战中,一开始写鹤群\'立即崩溃\'\'惊恐万分\'\'陷入一片混乱\',这些描写是否破坏了鹤的形象?
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见到因车祸倒于血泊中的人,或看见寒风中沿路乞讨的乞丐,或看见老人颤巍巍立于公共汽车中,人们~般作何反应。
与鹤群比较,体会鹤群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可播放有关的新闻和图片)
4.文章最主要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5.讨论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结合作者赞颂鹤的群体精神的目的,可指导学生进行讨论阐发。
(学生能说到相关内容即可)
提示:
1.写鹤群飞翔于空中,主要是从直观形象上表现鹤的精神,鹤姿极为美妙,给人一种视觉美,鹤在队形变换时,整齐划一,这正是鹤的团体精神的体现。
2.鹤是动物中的弱小者,因而凶恶的鹰冲击时,它们\'慌乱\'\'陷入一片混乱\',这是一种本能反应。
而当同伴遭受苍鹰攻击,有生命危险时,弱小的鹤团结一致,以众击寡,这又是一种本能反应。
两相比较,更加突出鹤群的整体精神。
3.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不愿或不敢帮助别人,人类必须要有极高的道德境界才能表现出英雄行为。
就鹤而言,互相救助,互相保护,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这实在令人惊叹。
4.主要修辞方法是比喻,文章多处运用比喻,将鹤群翔空的美妙姿态和搏击场面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5.注意把握要点,主要是表现出一种整体精神。
五、课文学习小结:
注意结合所学内容的主要点小结即可,突出学习收获即可。
六、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选择的完成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细心体会,学会运用。
(A)
2、完成课后练习。
(B)
3、读后感。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