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IPv6隧道协议(v4和v6同时存在)

合集下载

v4兼容地址和IPv6隧道使用

v4兼容地址和IPv6隧道使用

使用 IPv4 兼容地址使用 IPv4 兼容地址派生自 IPv4 公用地址的 IPv4 兼容地址可以为通过现有 IPv4 Internet 结构连接 IPv6 主机或站点提供一种方法。

使用 IPv4 兼容地址时,IPv6 通信不要求其他的 IPv6 路由器。

将用 IPv4 标头封装它的通信。

下图显示了使用 IPv4 兼容地址跨 IPv4 路由器通信的独立子网上两个节点的配置。

启用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时,Windows Server 2003 家族和 Windows XP 的IPv6 协议会将兼容 IPv4 的地址自动配置为“自动隧道伪接口(接口 ID 2)”上的 IPv4 公用地址。

IPv4 兼容地址的格式是 ::w.x.y.z,其中w.x.y.z是一个指派给计算机上接口的 IPv4 公用地址。

启用 IPv4 兼容地址时,IPv6 协议也自动创建一个 ::/96 路由,该路由使用“自动隧道伪接口”(接口 ID 为 2)转发所有 IPv4 兼容地址通信。

由此主机转发到 IPv4 兼容目标的所有通信都将用 IPv4 标头封装。

默认情况下,禁用 IPv4 兼容地址。

要启用兼容 IPv4 的地址,请打开“命令提示符”,然后键入:netsh interface ipv6 set state v4compat=enabled将通信发送到 IPv4 兼容地址时,将从 IPv4 兼容地址发送通信,并用 IPv4 标头封装。

IPv4 标头中的“协议”字段将被设置为 41,表示负载是 IPv6 数据包。

IPv4 标头允许跨 IPv4 结构进行通信。

嵌入在 IPv6 标头的源和目标 IPv4 兼容地址中的 IPv4 地址,将成为 IPv4 标头中的 IPv4 源和目标地址。

例如,当主机 A(用 IPv4 地址 131.107.41.17 配置)使用 IPv4 兼容地址将IPv6 通信发送给主机 B(用 IPv4 地址 157.60.15.93 配置)时,用于 IPv4 和IPv6 标头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在下表中列示。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四)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四)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互连的不断深化,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的地址资源供应日益紧张,已无法满足庞大的网络连接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IPv4与IPv6之间存在不兼容的问题,如何实现IPv4与IPv6的共存成为了网络架构中的一大挑战。

一、IPv6的优势与挑战IPv6的优势IPv6相较于IPv4具有更为广阔的地址空间,每个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相较于IPv4的32位,地址空间几乎是无穷大的。

这意味着IPv6可以提供更多的地址资源,能够支持更多的设备和连接,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潜力。

IPv6的挑战然而,虽然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但由于在IPv4时代,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广泛采用了IPv4地址格式,使得现有IPv4设备无法直接与IPv6设备进行通信。

这就需要在网络架构中实施IPv4与IPv6的共存策略,以支持不同协议版本间的通信。

二、双栈(Dual-stack)部署策略双栈部署策略是将IPv4和IPv6先后加载到网络设备上,使其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

这种策略在IPv6推广初期被广泛采用,因为它能够提供最高的兼容性。

然而,双栈部署策略会导致网络的复杂性增加,不仅增加了管理和维护的成本,还会增加网络传输时的延迟和资源占用。

因此,在实践中,双栈部署策略主要应用于内部网络和边缘网络,以逐步过渡到IPv6。

三、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策略NAT策略是在IPv6网络中使用NAT技术将IPv4地址转换为IPv6地址,以实现IPv4与IPv6之间的通信。

NAT策略是一种逐渐推广的IPv4转换策略,由于IPv6地址空间的广阔,可以将大量的IPv4地址转换为少量的IPv6地址,从而实现IPv4设备与IPv6设备的通信。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隧道机制隧道技术是一种通过互联网络基础设施在网络之间传递数据的方式。

使用隧道传递的数据可以是不同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隧道协议将这些其它协议的数据帧或包重新封装在新的包头中发送,被封装的数据包在隧道的两个端点之间通过公共互联网络进行路由,一旦到达网络终点,数据将被解包并转发到最终目的地。

整个传递过程中,被封装的数据包在公共互联网络上传递时所经过的逻辑路径称为隧道。

简言之,隧道技术是指包括数据封装,传输和解包在内的全过程。

IPv6是新一代Internet通信协议,具有许多的功能特色:全新的表头格式、较大的地址空间、有效及阶层化的地址与路由架构、内建的安全性、与邻近节点相互作用的新型通信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for IPv6、可扩展性等。

作为网络管理者,有必要加强对IPv6的了解,为以后IPv4的全面升级做好准备。

I Pv6隧道是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让IPv6数据包穿过IPv4网络进行通信。

对于采用隧道技术的设备来说,在隧道的入口处,将IPv6的数据报封装进IPv4,IPv4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报文取出转发到目的节点。

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IPv6-over-IPv4 GRE隧道技术使用标准的GRE隧道技术,可在IPv4的GRE隧道上承载IPv6数据报文。

GRE隧道是两点之间的连路,每条连路都是一条单独的隧道。

GRE隧道把IPv6作为乘客协议,将GRE 作为承载协议。

所配置的IPv6地址是在Tunnel接口上配置的,而所配置的IPv4地址是Tunnel 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隧道的起点和终点)。

GRE隧道主要用于两个边缘路由器或终端系统与边缘路由器之间定期安全通信的稳定连接。

IPV4与IPV6共存技术

IPV4与IPV6共存技术

Ipv4与ipv6共存技术Ipv4与ipv6共存技术摘要:Ipv4与ipv6共存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由ipv4和ipv6两部分组成。

Ipv4是大家广泛使用的路由协议,ipv6是在ipv4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路由协议。

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用来保证这两种网络协议可以在公共互联网中共同工作,在IPv6发展过程中这些技术可以帮助IPv6业务在现有的IPv4网络基础架构上工作。

主要的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又可分为双协议栈技术、地址协议转换(NAT-PT)和隧道技术三类。

双协议栈技术通过节点对IPv4和IPv6双协议栈的支持,支持两种业务的共存。

地址协议转换(NAT-PT)技术是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盒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及应用层网关相结合。

实现只安装ipv6的计算机和只安装ipv4的计算机通信。

隧道技术通过在IPv4网络中部署隧道,实现在IPv4网络上对IPv6业务的承载,保证业务的共存和过渡,已定义的隧道技术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手工配置隧道、MPLS隧道、ISATAP、6over4、6to 4隧道代理等技术。

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发展和网络拓扑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技术。

关键词:ipv4与ipv6共存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1绪论1.1背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互联网技术就以远超人们想像的速度迅猛发展。

但是,随着基于IPv4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迅速发展,互联网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其本身固有的问题,如路由表过度膨胀、安全性不高、,特别是IPv4地址的匾乏。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未来电子、电器设备和移动通信设备对IP地址的巨大需求,使得IPv4约42亿个地址空间根本无法满足要求。

有预测表明以目前Internet的发展速度计算,所有IPv4地址将会在2014年分配完毕。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担忧的问题,也是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研究的主要动力。

如何实现IPv4和IPv6共存?试试双栈和隧道技术

如何实现IPv4和IPv6共存?试试双栈和隧道技术

如何实现IPv4和IPv6共存?试试双栈和隧道技术如今,随着IPv4地址即将用尽,IP地址缺乏已成为了全球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几年前出现了标头更长的IPv6,可提供更多的IP地址,但其应用和普及并不容易。

“IPv4和IPv6是否可以同时使用?”、“IPv4和IPv6如何实现共存?”这些问题都是目前用户比较关注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两种实现IPv4和IPv6共存方法,即双栈和隧道技术。

为什么需要IPv4和IPv6共存?如今,IP网络仍然是IPv4占主导地位,IPv6网络只是在小范围内部署和商用,从IPv4过渡到IPv6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气呵成。

因此,在此期间内IPv4和IPv6必然会出现共存的场景。

然而,IPv4和IPv6之间并不能相互兼容,且目前仍然存在大量的IPv4设备和用户,因此在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势必要解决IPv4和IPv6兼容问题,这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和用户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实现IPv4和IPv6共存?目前来说,实现IPv4和IPv6共存的策略和过渡技术有三种。

第一种,使用双栈让您的主机或网络设备可以同时支持IPv4和IPv6双协议栈;第二种,通过隧道技术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第三种,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将IPv6数据包转换为IPv4数据包,反之亦然。

由于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主要针对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这里就不做多介绍,下面主要介绍双栈和隧道技术。

通过双栈实现IPv4和IPv6共存双栈是实现IPv4和IPv6共存最基础、最直接的策略。

使用该解决方案,可为ISP网络中的每个联网设备(包含使用IPv4和IPv6交换机)配置可同时运行IPv4和IPv6的功能。

通常,双协议栈主机在和IPv4主机通信时会使用IPv4协议栈,而与IPv6主机通信时则会使用IPv6协议栈,其中双协议栈主机是通过使用域名系统(DNS)来查询目的主机采用的是哪一种协议栈。

如何让IPV4与IPV6共存

如何让IPV4与IPV6共存

隧道技术的提出我们并不陌生,把它应用到IPv4与IPv6的互通中再好不过。

最为这个过渡时期的一项技术,隧道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相关术语以及互通转换的一些标准。

目前常见的IPv4与IPv6互通转换的技术标准有哪些?现有网络到IPv6网络的过渡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而且这种过渡可以是循序渐进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许多研发机构都开发出了多种IPv4与IPv6的互通转换机制。

下面给出了目前常见的IPv4与IPv6互通转换技术标准:◆6to4:RFC 3056◆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RFC 2766◆SIIT(Stateless IP/ICMP Translation):RFC 2765◆Tunnel broker:RFC 3053◆6over4:RFC 2529◆BIS(Bump-In-the-Stack):RFC 2767◆BIA(Bump-in-the-API):RFC 3338◆SOCKS-gateway:RFC 3089◆TCP/UDP-relay:RFC 3142◆DSTM(Dual Stack Transition Mechanism):draft-ietf-ngtrans-dstm-08.txt◆ISATAP(Intra-Site Automatic Tunnel Addressing Protocol):draft-ietf-ngtrans-isatap-08.txt什么是隧道?IPv6 over IPv4是什么意思?隧道(Tunnel)是指将一种协议报头封装在另一种协议报头中,这样,一种协议就可以通过另一种协议的封装进行通信。

IPv6隧道是将IPv6报头封装在IPv4报头中,这样IPv6协议包就可以穿越IPv4网络进行通信。

在IPv6全面实施之前,总有一些网络先提供对IPv6的支持,但是这些IPv6网络被运行IPv4协议的骨干网络隔离开来。

IPv4、v6互通技术之隧道技术 ( Tunnel)

IPv4、v6互通技术之隧道技术 ( Tunnel)

一:概述:隧道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现有IPv4路由体系来传递IPv6数据的方法:将IPv6的分组作为无结构意义的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报中,被IPv4网络传输。

根据建立方式的不同,隧道可以分成两类:(手工)配置的隧道和自动配置的隧道。

隧道技术巧妙地利用了现有的IPv4网络,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使 IPv6的节点之间能够在过渡期间通信的方法,但它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二:实验拓扑:R1(s2/1)-(s2/1)R2(s2/2)-(s2/1)R3(s2/2)-(s2/1)R44台路由,R1,R4运行IPV6R2,R3半边运行IPV4,半边运行IPV6三:配置信息R1#ipv6 unicast-routing //开启IPV6单播路由功能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 //配置环回接口做为它的router-idinterface Serial2/1ipv6 address12::1/64 //IPV6地址ipv6 ospf 1 area0 //接口下启用ospfR2#ipv6 unicast-routinginterface Serial2/1ipv6 address 12::2/64interface Serial2/2ip addressinterfaceTunnel0 //在s2/1接口下打隧道ipv6 address10::1/64 //给隧道配置IPV6地址ipv6 ospf 1 area0 //启用ospftunnel source Serial2/2 //申明隧道源端tunnel destination //申明隧道目的端tunnel mode ipv6ip //隧道模式是ipv6到ipv4R3#ipv6 unicast-routinginterface Serial2/1ip addressinterface Serial2/2ipv6 address 34::3/64ipv6 ospf 1 area 0interface Tunnel0ipv6 address 10::2/64tunnel source Serial2/1tunnel destinationtunnel mode ipv6ipR4#ipv6 unicast-routinginterface Loopback0ip addressinterface Serial2/1ipv6 address 34::4/64ipv6 ospf 1 area 0四:调试信息R1#show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le - 6 entries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U - Per-user Static route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O 10::/64 [110/11175]via FE80::C838:AFF:FE24:0, Serial2/1C 12::/64 [0/0]via ::, Serial2/1L 12::1/128 [0/0]via ::, Serial2/1O 23::/64 [110/11239] //用隧道模式学习到了隔着ipv4网络的远端ipv6路由via FE80::C838:AFF:FE24:0, Serial2/1L FE80::/10 [0/0]via ::, Null0L FF00::/8 [0/0]via ::, Null0R2#show ipv6 routeIPv6 Routing Table - 7 entriesCodes: C - Connected, L - Local, S - Static, R - RIP, B - BGPU - Per-user Static routeI1 - ISIS L1, I2 - ISIS L2, IA - ISIS interarea, IS - ISIS summaryO - OSPF intra, OI - OSPF inter, OE1 - OSPF ext 1, OE2 - OSPF ext 2ON1 - OSPF NSSA ext 1, ON2 - OSPF NSSA ext 2C 10::/64 [0/0]via ::, Tunnel0L 10::1/128 [0/0]via ::, Tunnel0C 12::/64 [0/0]via ::, Serial2/1L 12::2/128 [0/0]via ::, Serial2/1O 23::/64 [110/11175]via FE80::1700:3, Tunnel0L FE80::/10 [0/0]via ::, Null0L FF00::/8 [0/0]via ::, Null0R1#ping 23::4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23::4,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344/380/420 msR1#trR1#traceroute 23::4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Tracing the route to 23::41 12::2 132 msec 84 msec 104 msec2 10::2 240 msec 352 msec 104 msec//^-^看到是杂过去的了吧?发到ipv6的源端地址上走隧道过去的3 23::4 332 msec 388 msec 356 msecR1#ping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 timeout is 2 seconds:.... //注意这里不通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4)R1#show ip routeis subnetted, 1 subnetsC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R1#trR1#traceroute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Tracing the route to1 * * *2 * * *3 * * *4 * * *5 * * *6 * * *//traceroute也无路可走//这是ipv6想与ipv4通信,说明它们无法通信.所以隧道技术并不能解决IPv6节点与IPv4节点之间相互通信的问题。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七)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七)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络架构是各个组织和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设施。

而在网络架构中,IPv4和IPv6的共存策略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IPv4是迄今为止广泛采用的互联网协议版本,而IPv6作为其后继者,提供更多的IP地址,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本文将讨论IPv4与IPv6共存策略的实践,以充分利用IPv6的优势,同时确保与IPv4的兼容性。

1. IPv4与IPv6的简要介绍IPv4采用32位地址格式,总计可分配约42亿个IP地址,这众多IP地址中的大部分已经被分配出去。

而IPv6拥有128位地址格式,可以分配的IP地址数量非常庞大,也能满足未来互联网的扩展需求。

虽然IPv6具备更多的优势,包括更大的地址空间、更好的安全性和QoS (服务质量),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设备升级困难等因素,它的普及一直进展缓慢。

因此,IPv4和IPv6的共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2. 原则与目标在实施IPv4和IPv6的共存策略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达到一些目标。

首先,兼容性原则是最重要的,即确保网络中的IPv4设备能够与IPv6设备进行通信,以保证业务的无缝连接。

其次,平稳过渡是必要的,这意味着不会对现有网络和应用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改变。

同时,共存策略还应满足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目标。

3. 网络层策略在网络层实施IPv4和IPv6的共存策略时,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隧道技术,将IPv6流量封装在IPv4流量中进行传输。

这可以在现有IPv4基础设施上运行IPv6业务,同时不影响原有的IPv4应用。

此外,还可以使用双协议栈设备,即支持IPv4和IPv6两种协议栈的设备。

双协议栈设备可以兼容两种协议,同时进行IPv4和IPv6网络通信。

4. 应用层策略在应用层实施IPv4和IPv6的共存策略时,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在服务器端实现双栈支持。

服务器可以同时提供IPv4和IPv6服务,根据客户端请求的协议版本进行适配。

基于IPV4和IPv6双协议栈互访的校园网的设计和实施

基于IPV4和IPv6双协议栈互访的校园网的设计和实施

基于IPV4和IPv6双协议栈互访的校园网的设计和实施时 荣 赵才松(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21)摘 要: 在当前IPv4网络和IPv6网络共存的环境下,如何解决两代IP标准的网络互通互联问题是进行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题以某高校现有网络环境为背景,探讨在原有IPv4网络上搭建IPv6网络的技术,并选择6to4隧道技术、双栈技术、NAT-PT技术作为实现该目的的过渡技术,完成基于IPv4和IPv6双协议栈网络的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 IPV6;6to4隧道技术;过渡技术中图分类号:TP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210046-021.1 需求分析0 引言在校园网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智能家居、生物IPv6标准是IETF小组在1990年开始规划IPv4下一代协议标监测、环境监控等多项应用的研究开发,考虑到未来网络的发准,并于1998年IPv6协议草案标准出台。

当前IPv6的标准体系展趋势,学校计划在IPv6网络环境中对这些项目进行研究开发已经基本完善,在这个过程中,IPv6逐步优化了协议体系结和测试,同时为了保证资讯畅通和进行开发协作,同时又要保构,为业务发展创造机会。

IPv6具有以下优势:地址充足;简证测试网络和现有网络能够相互通信,并且能够无障碍的访问化的报文头格式;扩展为先;层次化地址结构;地址自动配Internet,在访问外网时应该既能对基于IPv4的广域网进行访置;内置安全性;支持QoS;移动便捷等诸多优点。

问,也能访问基于IPv6协议的公共网络。

对于应用的开发者而当前,大多数的网络及其应用都是基于IPv4协议,尽管,言,不需要开发者去关注这些方面的问题,开发者只需要在单基于IPv6协议的网络和应用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开发,但是,在一的IPv6网络环境完成开发和测试。

未来一个时期里,大多数的用户还会在基于IPv4协议网络中获 1.2 基于IPV4和IPv6双协议栈互访的校园网的设计得服务,即便是那些基于IPv6协议网络的应用将拥有越来越多拓扑设计:的用户,也无法改变这样的状况。

在双栈环境下配置IPV4、IPv6双栈路由器

在双栈环境下配置IPV4、IPv6双栈路由器
from 2001:250:209:5d11:21d:92ff:fec1:8109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001:4860:c004::68: bytes=32 time=62ms
Reply from 2001:4860:c004::68: bytes=32 time=66ms
以Windows用户为例,我们会得到类似以下一些信息
Ethernet adapte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
IP Address. . . . . . . . T2的飞速建设,现在许多大学的校园网已经开始部署IPv6协议了。IPv6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使我们能够拥有全球唯一的 IP地址,而且给我们提供了第二条网络出口。尤其在进行P2P的时候,如果能够连接上IPv6的用户,速度往往可以彪到1M/s~2M/s。同时IPv6 上的很多资源也是很实用的,例如IPTV、免费代理服务器等等。但是IPv6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IPv6路由器的设置。
想要配置如此高级的功能,简陋的官方固件显然是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于是我们需要第三方固件的帮助。第三方固件主要有DD-WRT、Tomato以 及DD-WRT。本文使用的是DD-WRT,但是其实只要是支持IPv6的基于Linux的固件理论上都可以实现。不过并不是所有无线路由器都支持第三方 固件的,首先要确定你的路由器能不能支持第三方固件,另外你的路由器必须有4MB以上的Flash空间才能使用支持IPv6路由器的固件版本。我的路由器是Asus WL-500G Deluxe,4M Flash,32M RAM,使用的固件为DD-WRT v24-sp2 (08/23/09) std-nokaid-usb。注意,刷机操作有让路由器变砖的危险,并且会使你的路由器丧失保修,请谨慎行事。

ipv4ipv6混用规则

ipv4ipv6混用规则

ipv4ipv6混用规则
IPv4与IPv6共存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双栈(Dual Stack)策略:在网络设备上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栈,设备具备处理IPv4和IPv6报文的能力,并且可以根据目的地址的IP版本选择合适的协议栈进行处理。

双栈策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共存策略,但会增加网络设备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2.协议转换策略:通过网络设备或服务器上的转换设备来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转换。

常见的协议转换方式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64)和协议转换代理(SIIT)。

3.隧道策略:通过在IPv4网络中封装IPv6报文来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隧道技术有6to4隧道、6in4隧道和ISATAP 隧道等。

这些隧道技术允许IPv6报文通过IPv4网络传输,实现IPv4与IPv6的互通。

此外,转换规则可分为如下几种:
1.IPv4主机的静态规则:一个IPv4主机对应一个虚拟的IPv6地址。

2.IPv4主机的动态规则:一组IPv4主机的地址如何映射成IPv6地址,通常是指定一个96位的前缀添加在原IPv4地址前面组成一个IPv6地址。

3.IPv6主机的静态转换规则:一个IPv6主机对应一个虚拟IPv4地址。

4.IPv6主机的动态转换规则:一组IPv6主机与IPv4地址的对应关系,IPv4地址是多个IPv6主机共享的资源。

以上就是有关ipv4ipv6混用规则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二)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二)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互联的普及,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的地址资源逐渐枯竭,IPv6(Internet Protocolversion 6)作为IPv4的升级版应运而生。

IPv6采用128位地址,大大增加了可用地址的数量,以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然而,由于系统和设备的兼容性问题,IPv6在现实中的部署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迅速。

在这种情况下,IPv4与IPv6的共存成为构建网络架构的一个重要策略。

首先,为了实现IPv4和IPv6的共存,我们可以采用双栈技术,即在网络设备和服务器上同时启用IPv4与IPv6。

这样可以保证现有IPv4的继续运行,并逐步引入IPv6。

在双栈设备中,IPv4和IPv6共享相同的硬件资源,同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协议栈,以实现互联网间的数据传输。

双栈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应用程序,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其次,为了逐步过渡到IPv6,我们可以采用隧道技术。

隧道技术是一种将IPv6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传输的方法。

通过在IPv4网络上建立隧道,可以将IPv6流量传送到不支持IPv6的目的地。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跨越IPv4网络的IPv6通信,为IPv6的快速部署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同时,隧道技术需要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支持,因此在实践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配置和调整。

此外,为了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我们可以采用IPv4和IPv6的双栈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可以将网络流量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

在IPv4和IPv6的双栈环境中,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协议,将流量均衡地分发到IPv4和IPv6服务器上。

这种策略不仅可以减轻服务器的负载,还可以提高用户的访问速度和稳定性。

最后,为了确保IPv4和IPv6网络的互通,我们可以采用NAT64和DNS64技术。

IPv4与IPv6共存技术的简介

IPv4与IPv6共存技术的简介

2013年第07期,第46卷通信技术 Vol.46,No.07,2013 总第259期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No.259,Totally ·网络·IPv4与IPv6共存技术的简介李杨,冀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1)【摘要】首先介绍了IPv6技术及IPv6网络的演进过程。

在分析了中国IPv6网络发展程度之后,介绍了三种过渡时期常用的IPv4/IPv6共存技术,包括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Network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技术。

通过新增IPv6企业网络实例,具体配置并实现了以上几种共存技术,并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

最后指出应结合不同场景和需求采用适当的共存技术,制定平稳的网络演进策略才能使IPv6技术更加稳定、成熟。

【关键词】IPv6;隧道技术;NAT-PT【中图分类号】TN91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02(2013)07-0034-03 Brief Introduction of IPv4/IPv6 Coexistence TechnologiesLI Yang, JI Xiao(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100041,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first the IPv6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based on IPv6.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network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discusses the three common coexistence technologies of IPv4/IPv6, then gives indetail the configu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bove coexistence technologies, including characters of the three technologies in the enhanced enterprise network based on IPv6. Finally it conclud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different scences and demands, adopt appropriate coexistence technology, and make stable strategy of network evolution, and thus the Ipv6 technology could become more reliable and mature.【Key words】IPv6; tunnel technology; NAT-PT0 引言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IPv4地址趋于耗尽,全球单播IP地址资源紧缺。

穿越隧道——IPv6隧道通信

穿越隧道——IPv6隧道通信

穿越隧道——IPv6隧道通信IPv6隧道通信技术IPv6是新一代Internet通信协议,具有许多的功能特色:全新的表头格式、较大的地址空间、有效及阶层化的地址与路由架构、内建的安全性、与邻近节点相互作用的新型通信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 for IPv6、可扩展性等。

作为网络管理者,有必要加强对IPv6的了解,为以后IPv4的全面升级做好准备。

IPv6隧道是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让IPv6数据包穿过IPv4网络进行通信。

对于采用隧道技术的设备来说,在隧道的入口处,将IPv6的数据报封装进IPv4,IPv4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隧道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报文取出转发到目的节点。

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容易实现。

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目录1、IPv6-over-IPv4—GRE隧道技术 (3)2、IPv6-over-IPv4—手动隧道 (4)3、IPv6-over-IPv4—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 (4)4、IPv6-over-IPv4—6to4隧道技术 (6)5、IPv6-over-IPv4—ISATAP隧道技术 (7)6、IPv6-over-MPLS—6PE (8)7、6over4 (8)8、隧道代理(Tunnel Broker) (9)9、IPv6-over-UDP—Teredo隧道 (10)1、IPv6-over-IPv4—GRE隧道技术使用标准的GRE隧道技术,可在IPv4的GRE隧道上承载IPv6数据报文。

GRE隧道是两点之间的连路,每条连路都是一条单独的隧道。

GRE隧道把IPv6作为乘客协议,将GRE作为承载协议。

所配置的IPv6地址是在Tunnel接口上配置的,而所配置的IPv4地址是Tunnel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隧道的起点和终点)。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八)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八)

网络架构中的IPv4与IPv6共存策略实践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互联的日益普及,IP地址的分配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IPv4作为早期互联网的基础,由于地址资源紧缺的问题,IPv6作为其后继协议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网络架构中IPv4与IPv6的共存策略实践。

一、IPv4和IPv6的关系IPv4和IPv6是两种不同的协议,IPv4采用32位地址,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

IPv6相比于IPv4具有更多的地址资源和更好的安全性。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成本问题,IPv4在目前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IPv6仍处于推广阶段。

二、双栈(Dual Stack)模式双栈模式是IPv4与IPv6共存策略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网络设备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可以分别分配IPv4地址和IPv6地址。

这样,在网络中的设备可以同时使用两种协议进行通信。

双栈模式的好处是兼容性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

三、隧道技术隧道技术是一种将IPv6数据封装到IPv4数据包中传输的方法。

通过建立隧道,IPv6数据可以在IPv4网络中传输。

隧道技术可以帮助那些无法直接支持IPv6的网络设备实现IPv6访问IPv4网络的能力。

然而,隧道技术存在添加隧道头部导致负载增加的问题,可能会影响网络性能。

四、IPv6转换技术IPv6转换技术是将IPv4和IPv6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IPv4到IPv6和IPv6到IPv4的转换。

常见的IPv6转换技术包括网络地址转换(NAT-PT)、双协议栈转换(BIS)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IPv4和IPv6网络互联,并有效地解决了地址转换的问题。

五、渐进式部署渐进式部署策略是指在网络架构中逐步增加对IPv6的支持。

起初,可以在内部网络中实施IPv6,同时保持对外部网络的IPv4访问。

随着IPv6的推广,逐步增加对IPv6的支持,最终实现IPv6的全面覆盖。

这样的策略可以在不影响现有IPv4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引入IPv6,减少了对网络架构的干扰。

网络协议中的IPv6与IPv4之间的过渡与互通机制

网络协议中的IPv6与IPv4之间的过渡与互通机制

网络协议中的IPv6与IPv4之间的过渡与互通机制IPv6和IPv4是两种不同的互联网协议版本,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最早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协议版本,而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目前被推广的新一代互联网协议版本。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Pv4地址资源逐渐枯竭,因此IPv6作为IPv4的后继者被提出并逐渐应用。

过渡机制IPv6和IPv4之间的过渡机制主要包括双栈(Dual Stack)、隧道技术(Tunneling)和协议转换(Translation)。

双栈(Dual Stack)是一种在同一设备上同时使用IPv4和IPv6两种协议的机制。

在双栈机制中,设备会同时具备IPv4地址和IPv6地址,以便同时支持IPv4和IPv6的通信。

当IPv4和IPv6之间通信时,双栈设备将会根据目标地址的协议类型来选择对应的地址进行通信。

隧道技术(Tunneling)是一种通过在IPv6网络中封装IPv4报文的方式来实现IPv6与IPv4之间的互通。

隧道技术可以分为配置隧道、自动隧道和6to4隧道等多种形式。

其中配置隧道需要事先配置IPv6隧道的两端节点,这样IPv4通信数据包才能通过IPv6网络传输;自动隧道则是通过配置IPv4和IPv6地址自动生成隧道;而6to4隧道是一种基于IPv4地址生成IPv6地址的隧道技术。

协议转换(Translation)是一种将IPv6报文转换为IPv4报文或将IPv4报文转换为IPv6报文的机制,从而实现IPv6和IPv4之间的互通。

协议转换可以通过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或协议转发(Protocol Translation)实现。

NAT是一种将私有IPv4地址转换为公有IPv4地址的技术,当IPv6网络中的主机需要与IPv4网络通信时,通过NAT将IPv6报文转换为IPv4报文,然后再进行传输;协议转发是一种将IPv6报文转换为IPv4报文或将IPv4报文转换为IPv6报文的技术,通过将IPv6和IPv4报文的协议头进行转换来实现互通。

交换机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的配置

交换机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的配置

S3610_S5510系列交换机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的配置一组网需求:SwitchA和SwitchB之间是IPv4网络,要求两台双栈交换机通过自动隧道建立IPv6连接。

二组网图:三配置步骤:1.SwitchA的配置# 使能IPv6转发功能。

<SwitchA> system-view[SwitchA] ipv6# 配置接口Vlan-interface100的地址。

[SwitchA]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0[SwitchA-Vlan-interface100] ip address 2.1.1.1 255.0.0.0[SwitchA-Vlan-interface100] quit# 配置业务环回组。

需要注意的是,将端口加入到业务环回组时,需要在端口上关闭STP功能。

[SwitchA]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mode manual[SwitchA]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ervice-type tunnel[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1[SwitchA-Ethernet1/0/1] stp disable[SwitchA-Ethernet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SwitchA-Ethernet1/0/1] quit# 配置IPv4兼容IPv6自动隧道。

[SwitchA] interface Tunnel 0[SwitchA-Tunnel0] ipv6 address ::2.1.1.1/96[SwitchA-Tunnel0] source Vlan-interface 100[SwitchA-Tunnel0] tunnel-protocol ipv6-ipv4 auto-tunnel# 在Tunnel接口视图下配置隧道引用业务环回组1。

IPV6隧道配置

IPV6隧道配置

IPv6隧道配置一、概述IPv6的根本目的是继承和取代IPv4,但从IPv4到IPv6的演进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因此在IPv6完全取代IPv4之前,不可避免地,这两种协议要有一个共存时期。

在这个过渡阶段的初期,IPv4网络仍然是主要的网络,IPv6网络类似孤立于IPv4网络中的小岛。

过渡的问题可以分成两大类:1)被孤立的IPv6网络之间透过IPv4网络互相通信的问题;2) IPv6的网络与IPv4网络之间通信的问题;本文讨论的隧道(Tunnel)技术,就是解决问题1的,解决问题2的方案是NAT-P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IPv6隧道是将IPv6报文封装在IPv4报文中,这样IPv6协议包就可以穿越IPv4网络进行通信。

因此被孤立的IPv6网络之间可以通过IPv6的隧道技术利用现有的IPv4网络互相通信而无需对现有的IPv4网络做任何修改和升级。

IPv6隧道可以配置在边界路由器之间也可以配置在边界路由器和主机之间,但是隧道两端的节点都必须既支持IPv4协议栈又支持IPv6协议栈。

注意:通过IPv6隧道技术将被孤立的IPv6网络互联起来并不是最终的IPv6的网络架构,而只是一种过渡的技术。

使用隧道技术的模型如下图:1手工配置隧道(IPv6 Manually Configured Tunnel)一个手工配置隧道类似于在两个IPv6域之间通过IPv4的主干网络建立了一条永久链路。

适合用在两台边界路由器或者边界路由器和主机之间对安全性要求较高并且比较固定的连接上。

在隧道接口上,IPv6地址需要手工配置,并且隧道的源IPv4地址(Tunnel Source)和目的IPv4地址(Tunnel Destination)必须手工配置。

隧道两端的节点必须支持IPv6和IPv4协议栈。

手工配置隧道在实际应用中总是成对配置的,即在两台边缘设备上同时配置,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点对点的隧道。

26to4自动隧道(Automatic 6to4 Tunnel)6to4自动隧道技术允许将被孤立的IPv6网络透过IPv4网络互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人:辛中强
实验名称:配置IPv6隧道协议
一、配置IPv6-over-IPv4手动隧道
手工配置隧道的步骤如下:
(1)创建隧道接口
(2)指定隧道接口两端上配置发送接口和对端目的地址;(3)在隧道的两端接口上启用IPv6地址
(4)设置隧道的工作模式参数
(5)在隧道接口中启用IPv6的路由协议
注意:在开始配置隧道之前,路由器必须使用Ipv6 unicast-routing命令来启用IPv6协议栈。

实验拓扑如下:
根据拓扑图我将各个节点、路由信息IP地址配置如下:我首先是对R1路由器进行的配置:
下面是创建隧道接口:并在接口下配置IP地址
下面是在R2路由器上做的设置,其实,跟R1的设置差不多。

我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下面是我在window主机A上配置ipv6地址。

在配置ipv6地址之前我们要安装ipv6协议;
这是配置的网关路由信息
下面是windows主机B配置的IP地址和网关
配置完成后我用主机A ping主机B
二、6to4自动隧道的配置
步骤如下:
(1)创建隧道接口
(2)指定隧道接口两端上配置发送接口
(3)在隧道的两端接口上启用IPv6地址;
(4)这是隧道的工作模式参数
(5)在全局模式下配置静态路由协议。

实验拓扑结构如下:
配置完后,我用B主机来pingA主机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