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积累运用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2)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

(_________)《登楼》)(3)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叶上初阳干宿雨(2). 玉垒浮云变古今(3). 杜甫(4). 总为浮云能蔽日(5). 长安不见使人愁【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垒”“蔽”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 按要求选择。

(1)好同学赴国外深造,离别之后对他表达思念之情,以下句子最不合适的一项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深。

D.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2)3月5日学雷锋,学校组织义卖活动,面对前来的老师同学,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欢迎同学、老师光临惠顾。

B.一分钱一分货,您看着好就多给点。

C.爱心播种希望,奉献点亮青春。

D.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答案】⑴B;⑵A【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境理解,需要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和题干要求。

“好同学赴国外深造,离别之后对他表达思念之情”,需要注意“思念”之情。

B项,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

B项,“多给点”不符合要求;C项,“义卖”活动,“爱心”“奉献”不符合要求;D项,太口语化,不符合学校环境要求。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C卷(含答案)上海市三级语言素质测试(C)(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00分)考生备注:1。

这张试卷有27道题2。

请将所有答案放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在试卷上打分。

1,文言文(40分)(1)默写(15分)1。

我们挥手道别,(李白的《送朋友》)2。

人们渴望伊拉克(刘勇的《梁祝》)3。

迎一水剑,(匿名“一路牵牛星”)4。

如果所有的旅行都是空的,那就没有根据了。

(柳宗元的《小石塘的故事》)5。

所以要有耐心。

(《孟子》生在忧患中,死在幸福中)(2)读下面的《元曲》并完成问题6-7 (4分)[A]古村的日落,轻烟和老树西寒鸦,在小小的洪飞阴影下青山绿水,白草如茵,红叶黄花[·B]枯萎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和瘦马夕阳西下,心碎的人在世界的尽头。

6.这两首元曲的题目是,元曲的作者是[(2分)7。

以下两首元曲被正确理解为(2分)。

A。

两者都用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

b。

所有这些都通过各种场景组合创造出深刻的意境C.所有人都通过欢快的场景表达他们的悲伤。

D.这首歌结尾的所有句子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3)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8-10 (9分)(1)当森林缺水时,就会有一座山。

这座山有小开口,好像有光。

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

在极度狭窄的开始,只有通过人十步之后,豁然开朗土地平坦开阔,房屋看起来像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

路上的交通和鸡犬的气味其中,男人和女人穿的衣服和外人一样。

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2)见渔人,大惊,问绝有一个答案我们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

听说村子里有这个人,咸就过来打听。

自从秦朝第一次避乱的时候,带领妻子城的人到了这种绝望的境地,没有回来;因此在外人看来我不知道谁是汉人,不管在魏晋时期。

这个人是一个接一个地说了又听了,个个慨叹其余的人各自延伸到自己的家里,全都没有酒和食物停几天,辞职中国有句谚语,“光是局外人是不够的。

2018届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1)

2018届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1)

2018届青浦区中考语文二模(1)XXXX青浦区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查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我会在浮云中想起你。

(发送朋友)2.尚思是国民警卫队的车轮平台。

(11月4日刮风下雨)3。

丝绸和竹子之间没有混乱。

(《陋室铭》)4。

深度睡眠不需要酒精。

(如《梦想法令》)5。

邻居的生日很紧张,(蛇猎人说)(2)读下面的单词完成问题6-7 (4分)蝴蝶爱上花朵这座危险建筑里的风很小,春天看起来很悲伤,天空又暗又暗。

鉴于草地的颜色和烟雾,没有人能说什么。

计划让西藏人疯狂的喝醉,唱关于酒的歌。

强烈的音乐仍然是无味的。

随着乐队的扩大,我不会后悔。

我被伊拉克人民累坏了。

6.“被带走”的意思是。

(2分)7。

下面的误解之一是(2点)a。

这是一个优美的词,题词是“梁祝”。

这首诗的上半部分中的“王”字是紧跟其后的。

“等待学习”和“看极端”表明诗人关心远方的人。

最后两句话表明诗人忠于他的爱情。

(3)阅读以下内容,完成问题8-10 (9分)金代和太元时期,武陵人从事渔业。

如果你沿着一条小溪走,忘记路的距离。

突然,有一片桃花林,沿着海岸数百步。

里面没有杂树。

草是美味的,树正在大量倒下。

渔民非常不同。

如果你回去,你想变穷。

当森林里的水被排干后,它会通向一座有着小开口的山,就像有光一样。

他放弃了船,从入口进入。

他一开始很狭隘,只认识人。

十步之后,豁然开朗。

土地平坦宽敞,房子看起来像美丽的田野、美丽的池塘、桑树和竹子。

道路纵横交错,鸟儿和狗互相嗅着对方。

其中,男人和女人穿得像外人。

黄头发耷拉着,很开心。

当他看到渔夫时,他很震惊。

他问自己做了什么,然后回答。

他必须回家,摆酒杀鸡吃。

听到这个人在村里,魏前来打听。

自从秦朝时云第一次避免了混乱,他就带着他的妻子和邻居陷入了这种绝望的境地,再也没有回来。

然后他问局外人当前的世界是什么。

他不知道有一个汉,不管魏晋。

这个人悲叹他所说的和听到的一切。

其余的人回到他们的家,得到了酒和食物。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记叙文阅读汇编[15区全]专业资料宝山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21分)跟着父亲读古诗XXX①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②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

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③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

然后,应该是XXX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

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繼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

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④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XXX的《满江红》。

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XXX、XXX,至少也会选XXX、XXX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

”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

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

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⑤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

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⑥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XXX到底想说什么。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青浦区2017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底线。

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D卷(含答案)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欲说还休,____________。

(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2. ___________,山色空蒙雨亦奇。

(XXX《饮湖上初晴后雨》)3.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

(XXX《黄鹤楼》)4. __________,鸡犬相闻。

(XXX《桃花源记》)5.XXX远逝,。

(XXX《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卖炭翁(节选)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6.诗中“把”可以解释为(2分)7.下列对诗句相识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二句主要描写皇宫寺人和随从的外在形象,“翩翩”一词形容轻松潇洒的样子。

B.第三四句用举措描写来施展阐发宫使穷凶极恶的举止,反衬卖炭翁所处的卑劣保存环境。

C.第五六句“惜”刻画了卖炭翁内心无尽的忧伤,从而写出卖炭翁对当时社会的不满。

D.第七八句用白描的手法突出宫使的巧取豪夺本质,也对应了作者诗中的注:苦宫市也。

(三)浏览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出师表(节选)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XXX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XXX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B卷(含答案)

2018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定稿B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B)(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试问卷帘人,。

(李清照《如梦令》)2.夜来城外一尺雪,。

(白居易《卖炭翁》)3. , 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4.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宋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末句中“伊”字含义丰富,既可以理解为,也可以理解为。

(2分)7.对词中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A.“伫倚危楼风细细”写出主人公长时间倚靠在一座即将坍塌的高楼的栏杆上。

B.“无言谁会凭阑意”指因没有遇上熟识的人交谈,故没人理解他的“凭阑意”。

C.“强乐还无味”写勉强欢笑但仍抑制不住愁绪,更写出“春愁”的缠绵执着。

D.“衣带渐宽”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因为“春愁”的折磨而痛苦、无奈的心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②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

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B.作者选择与古人不一样的登山路线,是为了寻找真正的天门。

C.“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仅一句,就写出了登山途中的艰险。

D.作者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顶晚景图。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8年青浦区高考语文二模卷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1分)⑵锦江春色来天地,。

(《登楼》)(2分)⑶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抒情的句子是“,。

”(2分)2.按要求选择。

(5分)⑴好同学赴国外深造,离别之后对他表达思念之情,以下最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深D.故人何在,烟水茫茫⑵3月5日学雷锋,学校组织义卖活动,面对前来的同学、老师,以下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欢迎同学、老师光临惠顾。

B.一分价钱一分货,看着东西好您就多给点。

C.爱心播种希望,奉献点亮青春。

D.大甩卖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

(16分)麻将声里听中国于坚①有个笑话说,飞机落地时,不需航标,只要听见下面嗡嗡响起的麻将洗牌声,必是中国某地。

②今日麻将这种游戏之普遍,恐怕是吾国五千年来之极盛期。

过去没有麻将机,现在出现了,伟大的现代技术免去了麻将的洗牌时间,因此说极盛期是有科学依据的。

③每个文明都要创造一种玩场来驱逐人生之无聊之无意义,人与动物不同,人不只满足于吃喝拉撒,如果只是“以食为天”,生命就很无聊。

动物也是“以食为天”,但动物不会思考其意义。

人是文化动物,人意识到“天地无德”,意识到生命的无意义、无明,于是各民族都要创造某种游戏来为人生赋予意义,以超越生命之无聊、黑暗。

文明,以文明之,文就是游戏,无明的动物性存在被文明照亮。

生命因此不再百无聊赖。

但是,游戏可以使生命具有意义,也可以使生命更无聊,陷入意义的拷问下而毫无意义的困境。

最新上海市青浦区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讲课讲稿

最新上海市青浦区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讲课讲稿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从作者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3分)(1)(2)(3)(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附答案

2018年上海初三二模汇编—记叙文2018年初三二模宝山-嘉定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1分)跟着父亲读古诗潘向黎(1)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

(2)听上去平淡无奇—一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

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

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

(3)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

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的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

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

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4)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

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

”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

等放署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

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

(5)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

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

(6)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我很喜欢,但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

父亲又不在身边,我没人可问。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觉得整个人在昏暗中闪闪发光。

上海市黄浦区2018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黄浦区2018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上海市黄浦区2018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2018年上海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上海市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2018年上海市初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年上海市初中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一)阅读下文,达成 15-19题。

(19分)塑料污染席卷大海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渐渐被塑料瓶所代替。

与前者对比,塑料瓶不单方便轻盈,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便宜;并且更简单塑形涂彩,妆扮得漂美丽亮。

因为具备这些长处,在大众软饮料花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快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流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公司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出1100亿只。

这是一个如何的数目呢打个比方,假如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能够在地球和月亮间来回37次。

③可是,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占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此刻,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大海。

自然,被倒入大海中的塑料垃圾的数目,只会超出这个统计数据。

因为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大海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益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大海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块塑料环绕大的大海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以为是食品,在大海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没法消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计,每年有数十万大海生物因大海塑料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大海食品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

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没法有效被食品链汲取,不论其在哪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对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检查中,没有一家被检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目。

相反,他们多数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薄,以降低成本。

可是,“轻量化”的努力远远不可以填补塑料生产总量的巨大增添所带来的危害。

要阻挡大海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一次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瓶的生产数目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⑧研究显示,假如对塑料造成的大海污染状况充耳不闻的话,其影响不不过对于大海渔业、旅行业等等。

科学家展望,到2050年,大海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出鱼类总量。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卷(上海市青浦区含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卷(上海市青浦区含答案)

2018年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卷(上海市青浦区含答案)青浦区10题(8分)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选出自《为学》,是(朝代)学家(姓名)(2分)9翻译下列句子(3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对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B开头阐述了“难”与“易”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

C贫僧与富僧的故事是事实论据,二者对比阐明了道理。

D告诫我们只要有“志”,就能获得成功。

(四)阅读下,完成第11-13题(11分)阎立本悔以书画供奉太宗尝与侍臣泛舟春苑,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①,太宗击赏再三。

诏坐者为咏,召阎立本②写之。

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

立本时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青,不堪惭愧。

既而戒其子曰“吾少好读书,幸免面墙③,缘情染翰④,颇及同辈。

唯以丹青见知,专务斯役,辱莫大焉!汝宜深戒,勿习此也。

”(注释①容与随水波起伏荡漾的样子。

②阎立本唐代著名书画家,后“主爵郎中”为其所任官职。

③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陋。

④缘情染翰指诗、书画创作。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

2018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说明文阅读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9分)塑料污染席卷海洋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

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

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了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

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打个比方,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据有关方面的数据统计,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自然,被倒入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的数量,只会超过这个统计数据。

由于塑料是一种难以降解的物质,因此,海洋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

⑤事实上,塑料瓶等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

⑥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

科学家研究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⑦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塑料瓶生产和使用的调查中,没有一家被调查公司承诺减少他们生产的一次性塑料瓶的数量。

相反,他们大都致力于所谓“轻量化”研发——使塑料瓶更薄,以降低成本。

但是,“轻量化”的努力远远不能弥补塑料生产总量的巨大增长所带来的危害。

要阻止海洋污染的进一步恶化,减少一次性塑料特别是一次性塑料瓶的生产数量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⑧研究显示,如果对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情况置之不理的话,其影响不只是对于海洋渔业、旅游业等等。

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总量将超过鱼类总量。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2.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4.,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5.盖一岁之犯死者XXX。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山居秋暝题破山寺后禅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XXX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XXX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XXX。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的景色。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涵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XXX,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XXX,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XXX,恐前后受其敌。

XXX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XXX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XXX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一书,作者是(人名)。

(2分)9.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上文中对屠户的生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灵与英勇。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从作者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所向往的是怎样的一种理想社会:(3分)(1)(2)(3)(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青浦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青浦区 2017 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 (40 分)( 一) 默写(15 分)1.浮云游子意 , 。

( 《送友人》 )2.,尚思为国戍轮台。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无丝竹之乱耳,。

( 《陋室铭》 )4.,浓睡不用残酒。

( 《如梦令》 )5.而乡邻之诞辰蹙 , ,,( 《捕蛇者说》 )( 二) 阅读下边这首词达成第6-7 题(4 分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 望极春愁 , 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 , 对酒当歌 ,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倅。

6.“拟把”的意思是。

(2 分)7.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2 分)B.这首词牢牢环绕上阙中的“望”字睁开。

C.“伫倚”“望极”表示词人牵挂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示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 三) 阅读下文 , 达成第 8-10 题(9 分)晋太元中 , 武陵人打鱼为业。

缘溪行 , 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 , 夹岸数百步 , 中无杂树 , 芳草鲜美 , 落英绚丽 ,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 ,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 便得一山 , 山有小口 , 忧如如有光。

便舍船 , 从口入 , 初极狭 ,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爽朗。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其中来往种作, 男女穿着 ,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 乃大惊 , 问所素来 , 具答之。

便要还家 , 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这人 , 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率老婆邑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 , 遂与外人间隔 , 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 , 不论魏晋。

这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 , 皆出酒食。

停多日 , 辞去 , 局内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A. 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浦区2017学年九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浮云游子意, 。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4.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5.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黠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拟把”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婉约词,词牌名是“蝶恋花”。

B.这首词紧紧围绕上阙中的“望”字展开。

C.“伫倚”“望极”表明词人挂念远方的人。

D.最后两句表明词人对其所恋忠贞不渝。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作者是田园诗人陶渊明。

B.本文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来叙写故事。

C.“世外桃源”“豁然开朗”等成语源于本文。

D.本文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的虚构。

②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底线。

网络病毒、不良网站防不胜防,而网络软硬件以及我们的思想总有层出不穷的漏洞。

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围猎。

所以,我们看网文,必须选择安全、绿色的平台。

③读网文,最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判断。

首先要提醒自己聚焦阅读目的。

是修心,还是解问?是找资讯,还是去充电?应该清晰定位。

时常有人感叹:本来要去找某条知识,结果却变成了漫无目的网上溜达。

与其如此,不如在发现“跑错道”时果断“刹车”。

④辨别真伪,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情感易激动、思辨少,要切记“尽信网文,则不如不看网文”,应利用常识、学科知识、消息平台去判断网文的可信度和价值。

有的对照正文看标题就可以识破。

如网文《玩“我的世界”帮助他中考数学大爆发》,看标题就该生疑——玩网游真的能提高数学成绩?细看,是某生玩“我的世界”,被人嘲笑空间想象能力不行,于是发奋学几何,成绩提高——标题误导。

还有的网文,蹭热点新闻,更要仔细辨真伪。

⑤保持清醒,还要读懂网文的写作意图。

这不大容易——有的网文为普及知识,有的为展现情怀,有的为博得打赏……一言难尽。

青少年要克服情感先入为主的倾向,避免轻信。

一些感情激烈,读来仿佛“心有戚戚焉”的说理性文章,一定要推敲其逻辑。

有些网文正是靠调动网民的“羡慕嫉妒恨”,赚取点击率,煽动不满情绪。

这样的网文,我们不能不慎思明辨。

⑥读完网文怎么办?无聊、无益的,作过眼烟云。

如《顽皮小孩虐杀珍稀动物命丧黄泉》内容是调侃哪吒闹海,大可一笑了之。

而有文学性或思想性的网文,不妨点赞、打赏甚至做读书笔记。

能转发吗?要慎重。

毕竟,网文也受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

随意转发,很可能侵犯作者著作权。

而转发不良网文,则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推手。

因此,要根据价值,选择合适的对待方式。

⑦总之,4G时代,我们要以谨慎的态度加上清醒的判断,有辨别地读网文。

如此,才能真正从网文中汲取有益的精神食粮,推动我们的精神成长。

14.简要概括第①段中“这样的现状”所指的内容 (3分)15.第③段中“刹车”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6.对第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读完网文,需要再次判断价值B.博人眼球的网文,可以一笑了之C.经典网文,也是可以摘抄的D.随意转发网文,会引起社会动荡17.根据文章的思路与结构,完成下面的填空。

(8分)阅读前,要确立安全、绿色的原则底线 (2)论点:(1) 阅读时,要有清醒的判断要辨别网文的真伪(4) (3)18.下面这段文字,适合放入③④⑤⑥中的哪一段?请说明理由。

(4分2011年,日本大地震被电站事故期间,一则《食用盐可预防日本大地震核辐射云》的网文疯传,长三角城市不少超市的盐被抢购一空。

为什么那么多人信以为真?因为很多网民不考察来源,一看和新闻有关,就盲目相信文中的观点。

答:第段理由:(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传家宝春子往火里添了两根柴,火光映照着父亲的脸,黑红中泛着一层光彩。

春子掏出纸烟递过去。

吸不惯,还是这个有劲。

”父亲晃了晃手里的烟袋。

村里不时传来炸响的鞭炮,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

“过罢年,我就整整撑了40年。

”父亲吧嗒了一口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ロ。

春子低着头,怔怔地瞅着升腾的火苗,没有说话。

“老家遭了大水,你太爷爷带着一家老小落脚到这里。

感念这里的人好,他会些木工手艺,就自造了一条小船,摆渡,不取分文报酬。

他立下遗嘱。

子孙后代义渡乡亲……”春子的目光溜出门外,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小河,心里生起无端的yuàn hèn。

“乡亲们的情啥时候才能还完?”春子忍不住说道。

“还不完!若是当年他们不收留你太爷爷,哪会有我?”父亲指了指墙角的蓑衣和竹篙,说,“还有外面的船,这就是咱的传家宝。

从你太爷爷到我这一辈,先后渡坏22只木船,撑破一百多把竹篙………到你这里,不能断了,还要传给我的孙子。

”这有什么可骄做和自豪的?春子又带气又带笑。

他在外面打工,每月四五千块的收入,实在不愿意回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凌乱的脚步声。

有人过河!父亲站起来,要去拿墙角的竹篙。

“大叔,过年了,陪你喝两盅。

”随着话音,几个村民和老村长推开了门,还拎着酒菜。

老村长说道:“春子也在啊,过了年不走了吧?”不等春子说话,父亲可可一笑,豪气地说,“不走了,不走了,该接班喽。

”春子站起来跟老村长打过招呼,回家了。

家就在渡口不远的山坡上。

娘刚蒸出一笼馍,冒着袅袅的热气和丝丝的香气。

家的味道,年的味道,一下子把春子包围了,心里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娘似乎知道春子的心思,说:“你爹让你回来就回来吧,有几亩地,饿不死,挣那么多钱干嘛?人这一辈子,名声比啥都重要。

”“娘,别说了,我这次回来就不走了。

”春子看到娘的头上一片雪白,心里动了一下。

过罢年,春子真的就接替了父亲摆起了渡。

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春子破例收取费用,一个人一次两元钱。

父亲说,“你不是我的儿子!你到底要千啥?”父亲强压住心头的火气。

春子说,“我收钱,乡亲们就没有亏欠感了。

”“混帐!是咱欠乡亲们的!”有好多天,父亲都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乡亲们。

其实,对于春子摆渡收费,有不少村民倒还是理解的。

老村长知道父亲的心思,还特意赶来安慰他,说早就应该收费了。

私下里,有人曾给春子算过一笔账,一次两元,一船按十人计算,每天大概三十个来回,每个月至少有两三万的收入。

乖乖,春子要发大财了。

父亲再出门时,明显感觉到了乡亲们的目光跟先前有很大的不同。

春子也有类似的体会,乡亲们的眼神,较之以往,少了温度,多了冷冰冰,多了敌意。

有时当着他的面,指鸡子骂狗,话也说得难听。

报应,报应啊。

父亲没少这样哀叹。

儿大不由爹,父亲干生气也没办法。

一年后,村里来了一支建筑队,在小河上架起了一座桥。

没有人再坐船了。

春子的小船、竹篙和蓑衣真的成了文物。

有的村民还幸灾乐祸,说春子要失业了。

春子淡淡一笑,没有说话,没有一点失落的样子。

从桥竣工那天起,春子又到外地打工去了。

那天,父亲忍不住告诉老村长,说那座小桥是春子出资修建的。

老村长的嘴巴半天没合拢,末了说了一句,这个混小子!父亲重复了一句,嘿嘿地笑了,眼角里,皱纹里,都塞满了骄傲和自豪。

(选自《小说选刊》,作者候发山,有改动。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ànhèn()(2分)20.加点句“父亲吧嗒了一口烟,很享受地呲溜了一口”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分21、文中画线段的主要作用是______(3分)A.交代几代人撑船义渡的原因B.赞美太爷爷的木工手艺高超C.侧面写出了当地乡亲的善良D.以语言描写刻画了父亲的形象22.依据全文,简析春子的形象。

(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本文以“传家宝”为标题,有什么妙处?(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