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下载地址

合集下载

《战争与和平》教案

《战争与和平》教案

《战争与和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及其时代背景;(2)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3)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爱国主义精神;(2)认识战争与和平的重要性,珍惜和平,反对战争;(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作品概述(1)介绍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概述《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3)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第二课时:分析名著片段(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名著片段进行细致分析;(2)从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入手,探讨作品的艺术魅力;(3)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3. 第三课时:探讨主题思想(1)分析作品中的战争与和平观念;(2)探讨作品对人性的探讨和表现;(3)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第四课时:比较分析(1)将《战争与和平》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如《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等;(2)分析不同作品在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异同;(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 第五课时:个性化解读(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深入挖掘其内涵;(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作品内容、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掌握;四、教学资源1. 教材:《战争与和平》原著或改编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评论文章、学术论文、背景资料等;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图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题
解析:材料的主旨意图并不是德日矛盾激化,而是日本对德宣战的意图, 故A项错误;日本对德宣战的种种理由都是借口,是为了掩盖其参战的真 实意图,即瓜分世界,争夺在东亚的利益,故B项正确;
(2)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 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 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B)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殖民争夺的主要原 第(1)题 因是什么?
答案:原因: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 段,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大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 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解析:材料一体现的是19世纪下半期以来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斗争的情况, 故分析原因时要结合19世纪下半期以来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及国际关系的特点, 归纳原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Ⅰ 一张图学透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维护和平的尝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目录
一张图学透
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具体原因 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 团:同盟国与协约国。 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A.一战前后美日加强各自防御 B.日美加紧争夺亚太地区 C.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第(5)题
解析:A项错在“加强各自防御”的说法上;日本实施“大东亚共荣圈” 计划是在二战期间,故C项错误;“门户开放”政策是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 对华政策,故D项错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习型教学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复习学案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

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

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

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

在阅读了加亚尔等14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课体系完整起来。

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

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展示“诺贝尔和平奖章”图片)师:这是一枚奖章的正、反面。

奖章直径6.6厘米,用约200克23k(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

奖章正面是奖章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来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章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章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也包括“组织”。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5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来认识20世纪的和平。

(出示课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与本课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

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

师: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当时,一定有人比他“土豪”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他的生活时代。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人民版选修31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人民版选修31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人民版选修31专题导航伴随着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重要主题。

随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20世纪的世界成为一个联系密切的整体,国家之间、列强之间的矛盾也具有了世界性,从而出现了世界性战争。

与此同时,人类的和平愿望和维护和平的力量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文明的兴衰。

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坚持正义的人们追求和维护世界和平,但并不惧怕战争;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是全世界热爱和平人士的共同愿望。

本模块在高考中以选考的方式出现,复习时应多关注如下重点问题: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与当今国际政治局势和政治格局的内在联系;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或地区)和平或动荡的关系;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的依据及其对我国制定对外战略方针的重大意义等。

从学科综合的视角看,应特别注重中外历史的结合。

从学科热点的角度看,应注重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和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美、英、法、德、日、俄等国的对华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当代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及其历史渊源和未来走向,人类对和平的追求等问题。

考点梳理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 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成为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

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强。

(2)主要原因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并疯狂地扩军备战;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的不断激化,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大战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

高中历史: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惨烈的四年战争》教案岳麓版选修3

高中历史: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惨烈的四年战争》教案岳麓版选修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示范教案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课时南其辕而北其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一、考纲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战役的学习,使学生深刻领悟动机和效果、战争和革命的辩证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惨烈,明了为了防止战争,青年人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教学重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四、教学难点:革命在结束战争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六、教学手段:粉笔、黑板和多媒体七、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从电影《侏罗纪公园》说起,列举一系列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严重背离,事与愿违,南辕北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等现象,逐步把话题转到一战:这场战争何尝不是动机和效果大相径庭的一个绝佳例证呢?由此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设计问题,给学生自学搭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

在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之前,同学们有必要先解决一下一些技术性知识性的问题,以便对战场战争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和宏观的了解:1、到底是谁在打这场战争?按参战的先后顺序把他们排出来好吗?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材第9页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能助你一臂之力,可不要怠慢它呦!参战国家参战时间参战借口同盟国协约国2、当然也并非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卷了进来,毕竟有一些国家保持了中立,写出这些让人肃然起敬的国家的名字来?3、打这场战争的国家都是在哪些地方展开的大厮杀?4、这场战争打了多长时间?从年到5、那么这些杀红了眼的国家到底是怎么打的呢?列举一下主要战役?战役名称时间6、进行了4年的大厮杀,战争终于尘埃落定,各国都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退出战争的?第三步:反馈展示:分别由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1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教师版)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21 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学案)(教师版)

1.高考考查本模块主要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上,尤其是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反思战争、追求和平是高考试题命题的主题价值所在。

3.高考命题与时政热点联系密切,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局势等。

【专题讲解】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制3.际联盟与联合国4.二战后的局部战争5.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6.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20世纪以来世界形势的发展演变(2)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联合起来,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得的成功,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

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获胜,使北非战场形势发生了转折。

开罗和德黑兰会议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力量的进攻下,德国和日本先后无条件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中,苏美英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同盟国之间在政治上互相协商,军事上互相配合,物质上互相支援,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这场战争告诉我们: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二战后期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战时同盟的基础动摇,美苏两大国之间的全球战略分歧逐渐扩大,战时同盟发生分裂。

世界主要矛盾由二战中的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联盟的生死较量变为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全面对抗。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经历了雅塔尔体系建立、美苏冷战、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两大阵营的分化和三个世界的形成,美苏争霸、苏东剧变。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选修3

高中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选修3
中东战争
阿以之间的领土、民族等矛盾突出。
从40年代末—80年代初,双方共进行了五次战争,都是中东国家与以色列的战争。
如今中东问题仍是国际关系的焦点;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
海湾战争
由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而引发,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爆发。
1991年1月,以美国为主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到4月结束。
影响或意义
①一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②引起世界局势的变化:西欧的相对衰落,美、日迅速崛起;②催生了一个新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的诞生;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④推动新技术发展,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了人的思想观念。
①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②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西欧衰落,美苏主宰世界;③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④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引发战后新科技革命。
主要活动
①成立初期,在恢复经济、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和促进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②国际联盟实际上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组织,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方法;②为后来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五、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名称
项目
①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推动作用;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三、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名称
项目
主要原因
简况
影响
朝鲜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企图扼杀社会主义。
1950—1953年,中朝并肩作战,取得胜利。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的产物,是“冷战”中的“热战”。
过程
①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等;②1917年,美国参战;③1918年,苏俄退出战争;保加利亚、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德国相继投降。

新课标年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新课标年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

新课标年高考历史强化复习讲义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第十七单元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点清单】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本专题主要学习20世纪以来发生的主要战争和人类为争取和平所作的努力。

本专题在传统高考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集中在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的调整上,新课标将其作为选修内容,地位有所下降。

高考命题有以下特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反思战争、追求和平是高考试题的主题所在,例如,2008年宁夏文综卷第43题对战争残酷性的描述,2008年山东文综卷对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考查。

(2)新课标高考试题所涉及的材料都比较少,设问层次不多,体现了高考对选修内容的要求标准,即不追求“过难”“过繁”。

(3)本专题内容与高考热点联系比较密切,比如,中东问题、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的作用、伊拉克问题等。

【高频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在20世纪初爆发(1)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殖民地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德上升至第一、二位,英法下降至三、四位,而世界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英法占有殖民地最多。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选考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选考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期间开罗会议中有关中国问题的处理及中美、 中日关系问题,隐性考查台湾问题这一热点问题。第 (1)问, 《开罗宣言》 中有关中国领土问题的内容,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意义”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第(2)问,从中国地位、中美合作、中美日关系及美国的目的 等角度回答。
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 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 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 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全面爆发初期英法对德国经济封锁的措施和作 用,主要考查学生概括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据材料从成立 机构、封锁手段及目的等方面概括。第 (2)问,从英法两国采取的封锁手 段的效果角度分析说明。
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 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 14 国首席代表 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 月 25 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 。次 日,与会的 50 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的主要原因。
2018· 高考 全国卷Ⅰ
比较、背 景类
2018·高 考全国卷 Ⅱ
联合国的 产生
张海鹏主编 《中国近代 通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课件 岳麓版选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课件 岳麓版选修3

4.两伊战争 (1)原因 ①领土争端是两伊战争最主要的原因,争夺石油是领土争端的根源。 ②两国在民族、宗教上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③争夺地区霸权是两伊战争重要原因之一。 (2)经过:1980—1988 年进行了三个阶段战争。 (3)结果:双方势均力敌,两国国力受到严重削弱,1988 年两国停战。
60 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 年,联合国大会以 95 票赞成对 4 票反对、21 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 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 59 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 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 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 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2.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 (1)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 反法西斯联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 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 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 (2)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 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第 2 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 1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原因 ①雅尔塔体制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美苏实力超群:双方力量势均力敌。 ③美苏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上尖锐对立。 ④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其称霸计划中的最 大障碍。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新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三一轮复习教案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新人教高中历史选修三一轮复习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

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3.国际联盟(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催化”作用。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考部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北师大版选修3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对应学生用书第288页)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20世纪初的世界已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5)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

2.过程(1)爆发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德、俄、法、英相继加入战争。

(2)第一阶段:1914年8月至1916年底。

主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等,协约国掌握了主动权。

(3)第二阶段:1917年4月至1918年11月。

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大战,中国对同盟国宣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4)结束:1918年11月,协约国与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成立:1919年4月,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①维护和平的原则。

②实行“集体安全”。

③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

3.《白里安—凯洛格非战公约》:1928年8月,美、德、法、比、英、意、日、波、捷等15国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隐含矛盾的发展。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专题27高中历史选修(3-4)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专题27高中历史选修(3-4)

27:高中历史选修(3-4)【考点定位】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着重考查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非战公约”、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3.第二次世界大战→→重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各大战场重要战役、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突出考查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主要考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着重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及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主要考查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政绩及历史作用。

2.东西方的先哲→→着重考查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及思想主张。

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重点考查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

4.“亚洲觉醒”的先驱→→突出考查孙中山、甘地、凯末尔的主要活动及历史贡献。

5.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考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革命活动及理论贡献。

6.杰出的科学家→→着重考查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及科学精神。

【三年高考】一.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7分)(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28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28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

【必备考点指要】1.第一次世界大战: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

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过程。

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

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6.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基础考点整理】考点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历史背景(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2.战争进程(1)1914年:西线发生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打败奥军。

(2)1915~1916年:西线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海上发生日德兰海战。

(3)1917~1918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1917年俄国退出大战;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

3.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1)经济: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讲 高考探究课教案(含解析)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二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2讲 高考探究课教案(含解析)

【第2讲高考探究课】之小船创作【考情分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真题体验】1.(2018·课标全国Ⅰ,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

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角色和地位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第(1)问,可直接立足于材料一、二的内容提炼出中国共产党在1939年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战争,1941年则认为其为民族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调用所学知识中1939年二战爆发初期苏联、欧美国家的立场和做法与毛泽东论断之间的对应关系,1941年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加强合作的愿望等来分析其立场的变化。

解答时需要注意的是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中共观点的改变是这一同盟建立前的策略调整,而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的影响。

答案(1)认识: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

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

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

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

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

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2、华盛顿体系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影响: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③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④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

政治:《洛伽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

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4、国际联盟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

巴黎和会上起草了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

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宗旨: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操纵国:英法(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

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

活动: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

②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①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诱因。

④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

⑤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

⑥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

⑦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2、二战的局部战争:①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

②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

③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

④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⑤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怪战争”。

3、二战的全面战争: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

③转折:中途岛海战、期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

④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原因: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

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过程: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

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主要活动: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

②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

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5、二战的影响: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二战的启示: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

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雅尔塔体系概念: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

形成条件:①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

②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③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

④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内容:①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③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④建立联合国等等。

评价:①雅尔塔休系的积极作用:它倡导和平、民主、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带来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

②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的根源。

2、冷战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表现:①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抗。

原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

②东、西方进行争夺的因素。

3、和平①战后初期的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a、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思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教训。

b、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威胁着人类的和平生活。

c、核战争的乌云给人类自下而上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d、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

新特点及其原因:a、核武器毁灭性的后果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是以核运动为中心。

b、由于美苏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更由于美苏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全人类都面临着战争和核灾难的威胁。

因此,反战和平运动吴现出广泛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c、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

因此,和平运动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作用:a、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b、反战和平运动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进行战略调整。

表现: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针对当时的情况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

4、联合国标志:1945年12月25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作用:①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后由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

②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权威和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影响:①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

韩国跟随美国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

②对美国的影响: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三年的战争,打破了盖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

③对中国而言,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对中美两国而言: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⑤对东北亚的苏联、日本而言:东北亚地区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状态,美国的东北亚地区对苏联的压力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