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比较
世界名著四大吝啬鬼的故事
世界名著四大吝啬鬼的故事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3.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
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4.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泼留希金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
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泼留希金泼留希金是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在名著《死魂灵》里塑造的吝啬鬼的典型人物形象《死魂灵》写于19世界中期。
当时俄国正处在尼古拉沙皇专制时代,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新兴的资本主义开始有所发展。
在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加上天灾和时疫的流行,农奴大批死亡。
腐朽的官僚机构在新的人口调查没有进行以前,不让把死魂灵的名字从农奴册上注销,地主仍需给已死的农奴缴纳人头税。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篇一: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浅析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摘要世界四大吝啬鬼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他们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关键词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一、葛朗台:资产阶级典型的吝啬鬼,爱财如命,吝啬,贪婪。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阶段。
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最明显的是金钱的需求,由此金钱成了社会中人人追求的物质,产生了极为腐败的金钱观。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就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崇拜金钱中成长起来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女儿欧也妮,则是在金钱下的牺牲品。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
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也体现了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是法国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法国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胜利的历史过程,抨击了资产阶级金钱统治的罪恶。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人民群众抱有一定的同情,但对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始终未能抛开幻想。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
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资本主义者为了金钱不折手段的掠夺,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外国文学历年考研真题汇集 1
外国文学考试地图(上)★第一章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1、俄林波斯神系2、塞壬3、《荷马史诗》4、希腊戏剧5、《俄狄浦斯王》6、“希腊化”时期二、简答题1、简述荷马史诗中《奥德赛》的主要内容。
2、简述维吉尔塑造的埃涅阿斯形象。
3、《埃涅阿斯纪》和荷马史诗在艺术上有何异同?4、比较《伊利亚特》与《伊尼德》的异同。
5、狄俄尼索斯精神和阿波罗精神的关系。
6、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7、俄狄浦斯情结。
8、解读“斯芬克斯之谜”这一神话,阐发其中蕴含的哲理。
9、从神话,史诗,悲剧看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三、论述题1、试论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念并分析其原型意义。
2、试比较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特点。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一、名词解释1、“罗宾汉谣曲”2、《尼伯龙根之歌》3、骑士文学4、破晓歌二、简答题1、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他们各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神曲》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点。
三、论述题1、但丁思想的双重性在《神曲》中是如何体现的?2、如何理解但丁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一、名词解释1、十四行诗2、“大学才子派”3、流浪汉小说4、《巨人传》5、莎士比亚化6、福斯塔夫7、蒙田二、简答题1、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吗?为什么?2、简论《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3、从《堂吉诃德》与骑士文学的关系看其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4、简论哈姆雷特性格的“忧郁”特征。
5、莎士比亚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
6、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形象的个性特征和典型意义。
7、简析《麦克白》中女巫形象的功能意义。
8、谈谈《威尼斯商人》的结构特色。
9、通过莎士比亚戏剧,分析福斯塔夫性格。
10、简述莎士比亚的文艺观。
11、莎士比亚戏剧与古典主义戏剧在人物刻画和剧情安排方面有什么区别。
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堂吉诃德》桑丘形象的理解。
2、莎士比亚戏剧分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3、试论“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期末考查选题汇总
外国文学第一学期期末考查选题汇总要求: 1. 以小组合作方式,从以下备选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论文。
字数不少于4000字。
2.要求有自己观点,反对抄袭,引用他人论述必须在注释中注明出处。
3.另每组交一份该论文PPT课件。
选题:1. 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2. 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3. 从荷马史诗看古希腊人的荣誉观4. 从荷马史诗看古希腊人的战争模式5. 阿喀琉斯与赫克托尔形象比较6. 荷马史诗中的爱情7. 荷马史诗中女性形象比较8. 古希腊命运悲剧的特征9. 论堂吉诃德的骑士道观念10. 荷马史诗的民间文学色彩11. 荷马史诗的结构安排浅析12. 从荷马史诗看希腊人的风俗13. 三大悲剧诗人的命运观比较14. 浅析《俄底浦斯王》的情节设计15. 从希腊戏剧看文学艺术的起源16. 从三界设计看但丁的道德观与人生观17. 站在时代门槛上的诗人——但丁思想剖析18. 试析《堂吉诃德》的对比手法19. 论《堂吉诃德》的语言风格20. 试析《堂吉诃德》的戏拟手法21. 莎士比亚喜剧中表现的爱情理想22. 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综述23. 莎士比亚中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综述24. 莎士比亚早期与中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比较25. 从野心膨胀到自我毁灭——麦克白生命流程分析26. 从《麦克白》看莎士比亚心理表现艺术27. 哈姆雷特忧郁之成因及其意义28. 莎士比亚悲剧结局设计29. 诗化的哲学——论莎士比亚语言的哲理意蕴30. 走向内心的和谐——莎士比亚传奇剧赏析31. 《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悲剧成因比较32. 古典主义戏剧中情与理的冲突33. 达尔杜弗形象的现实意义(针对当今社会谈)34. 莫里哀喜剧的民主精神35. 莫里哀笔下的各类资产者36.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喜剧比较37. 《悭吝人》的艺术特色38. 夏洛克与阿巴贡的比较39. 《哈姆雷特》与《阴谋与爱情》的比较40.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时代意义41. 浅析“浮士德精神”。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原型结构分析
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常常被视为轻松愉快的类型,但它们同样包含着丰富的 内在结构和主题。
1、角色塑造
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中,主要角色通常是年轻的爱人、受骗的富人、善良的穷 人等。这些角色通常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使观众易于理解和喜欢。例如,在 《仲夏夜之梦》中,赛勒诺斯公爵与他的四个随从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故事的主要 驱动力。赛勒诺斯公爵的独断专行与四个随从的叛逆不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人物形象方面,莫里哀喜剧中的人物通常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性格特点, 例如虚伪、自私、愚蠢等。这些人物形象常常以夸张和变形的方式表现出来,让 观众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弱点。
在情感表达方面,莫里哀的喜剧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通过幽默、 嘲讽的方式表达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根本差异的揭示
谢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2、冲突设置莎士比亚的喜剧中,冲突通常是围绕着爱情、财富和社会地位等主题展开的。 这些冲突通常以误会、错配和幻觉等形式出现。例如,《第十二夜》中的主要冲 突围绕着两个双胞胎兄弟和他们的爱情故事展开。由于兄弟二人的外貌相同,导 致了各种误会和错配的发生,最终在喜剧的高潮中得到了解决。
3、情节发展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原型结构分析
目录
01 一、莎士比亚悲剧原 型结构分析
03 参考内容
02
二、莎士比亚喜剧原 型结构分析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文学价值 和深远的影响。本次演示将通过分析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喜剧原型结构,探讨其作 品的内在结构和特点,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相比之下,莫里哀的喜剧则更加注重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和批判,通过夸张和 变形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人性的弱点。他的作品让观众看到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 缺陷,启示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社会制度的不公。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的个性化语言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的个性化语言.夏洛克:不还我钱,就割你肉.(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泼留希金:为了拾一些钉子,我累弯了腰.(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 葛朗台:人生就是一场交易.(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中国:《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的《一文钱》吝啬鬼卢至在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监河侯也是吝啬鬼《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也算一个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小说《欧也尼• 葛朗台》中着力刻画的人物。
他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
他家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定量分发。
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他,他置之不理。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
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
”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阿巴贡是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里的主人公,他嗜钱如命,悭吝万分,为了达到发财的目的,不顾家庭子女、伦理道德去放高利贷,绞尽脑汁去侵吞别人的财产;为了无限止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的贪婪和吝啬。
他把人家还他的5万法郎埋在花园里,还整天提心吊胆,生怕被人偷走。
年近50岁的昂赛米老爷答应娶他女儿不要赔嫁费,阿巴贡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便宜,于是不顾女儿的爱情,答应了这桩婚事。
他想请人吃饭,当厨子说得多花点钱时,他就急得大叫:“真见鬼,老是钱!”他告诉厨子是请八位或十位客人,不过只照八位预备就行,八人够吃的十人吃也行。
外国四大吝啬鬼
外国四大吝啬鬼篇一: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摘要: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里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里的泼留希金,以及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朗台,堪称是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泼留希金的迂腐,葛朗台的狡黠,各自拥有不同的形象侧重.构成了他们属于自己的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本篇课程论文从原著出发,比较外国文学四大吝啬鬼的异同,突出其各自最突出的特点.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留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第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第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残忍而阴险之最 mdash; mdash;夏洛克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中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 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贪婪致极,残忍致极,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他是高利贷资本的代表,爱财如命.但夏洛克在这场戏的开头却一反常态,不要比借款多几倍的还款,而要一块无用的人肉,可见其心胸狭窄,复仇心极重,一遇机会便要疯狂报复对他不利的人,非要置对手于死地不可,可见其冷酷无情.夏洛克对别人的谩骂反唇相讥,冷静和自信的态度活灵活现.败诉以后他又想要三倍的还款,贪婪的本性又复原了,守财奴的本相暴露无遗. 二.贪婪而狡诈之最mdash; mdash;葛朗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 mdash; mdash;葛朗台. 葛朗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巴尔扎克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 mdash; mdash;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mdash; mdash;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贪婪狡诈致癫狂是葛朗台最突出的特点.巴尔扎克以一种令人发笑的情节与叙述,展现了鲜活而又饱满的吝啬鬼形象. 三.没落而腐朽之最 mdash; mdash;泼留希金同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一样,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在他的名著>中也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 mdash; mdash;泼留希金.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他的住室,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对他人却吝啬.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 mdash; mdash;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腐朽没落是泼留希金的本质特征.果戈里在>中,通过大量的侧面描写,如泼留希金的庄园.泼留希金对待子女的态度,对他拥有的物质的守护,都使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同时将一个腐朽的财主的形象展现出来. 四.节省而多疑之最 mdash; mdash;阿巴贡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脱胎而来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嗜钱如命,极端吝啬,多疑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莫里哀通过喜剧,将阿巴贡饿着肚子节省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对社会导致的恶现象进行了一翻辛辣嘲讽,脍炙人口. 在外国文学史中,四大吝啬鬼的形象出自四位名家,角色的背景各有不同,因此,他们吝啬的特点也各有特色.本篇论文将其概括为夏洛克的残忍,阿巴贡的多疑,泼留希金的迂腐朽,葛朗台的狡诈,各自拥有不同的形象侧重.如今,四大吝啬鬼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他们也会将在文学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郑克鲁,黄宝生,陈建华,蒋成勇>(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_._ [2](英)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_._ [3](法) 莫里哀著, 李健吾译 > 中国戏剧出版社 _._ [4](俄罗斯) 果戈理著, 满涛 , 许庆道译 > 人民文学出版社 _83._ [5](法) 巴尔扎克著, 张冠尧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_._篇二: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1.夏洛克 (莎士比亚 >) 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2.阿巴贡 (法国莫里哀喜剧>, 或译名为>.>) 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整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3.葛朗台 (法国巴尔扎克长篇小说>, 原译名为>)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4.泼留希金 (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 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葛朗台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四大吝啬鬼,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成功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 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安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险恶的说: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作为吝啬鬼,夏和葛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壁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脱胎而来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附:中国的吝啬鬼>中的严监生:〝……晚间挤了一屋子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一段文字描写,被人们视为是严贡生吝啬性格描写的之笔,他最后伸出的两只手指头,被视为和葛朗台临死抓金子的描写如出一辙.但是我以为他临死伸出的这两根手指,不能把他们单独拿出来,而要放到其生前和死后来看.这两根手指既是他猥琐可怜一生的最生动写照,也是他那操劳忧虑心境的延续,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自己家产和妻儿前途的重重顾虑和担忧,并不能简单视为〝吝啬〞性格描写的强化之笔.这一细节描写,给人的感受是沉闷的,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我们仿佛听到作者嘲笑声,在嘲笑严监生的一生,他辛苦非常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最终的结局是那样的悲惨.把它和巴尔扎克的小说>中葛朗台临死前的那些细节描写比较,给人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葛朗台临死前,让女儿把金子拿到面前来:〝一连几小时盯住金子,好象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婴儿一般,露出一点很吃力的笑意.〞他看到教士手里拿着做法事用的十字架,就想把它〝抓到手里〞,这〝骇人的姿态〞也就要了他的命.这些细节描写,赤裸裸地暴露了这个贪得无厌者的内心世界,给人以无限的厌恶.而严监生监死前伸出的两个手指,只能让人感到他的无助.可怜和可悲.由此可见两位大师对各自笔下人物态度的有着多大的不同.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成功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 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安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险恶的说: 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作为吝啬鬼,夏和葛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壁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篇三:欧洲四大吝啬鬼欧洲四大吝啬鬼爱钱是人的本性,这点我们必须承认.可人的欲望是可以节制的,所以世界上存在廉洁.乐于助人的人们,但这个世界总不都是那样完美的,贪婪.自私的人也是可见的,因为万物皆是矛盾体.人们在诉说美的时候,也不忘去描述那些〝劣质品〞.也许这样更能彰显美,凸显丑恶.中外文学都有对吝啬鬼的描述,下面将简单介绍他们并谈谈个人感受:第二位是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中的阿巴贡.他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第三位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长篇小说>中的葛朗台,他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侄儿查理为父亲的破产自杀而哭的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指查理)是个无用之辈,在他的心里是死人,而不是钱.〞在他看来,人死是小事,失去财富是大事.妻子要自杀,葛朗台根本无所谓,而一想到这会使他失去大笔遗产,他心里就发慌.于是千方百计地抢夺了女儿欧也妮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并惺惺作态许诺按月付1_法郎的〝大利钱〞,可一年下来,一个子也没舍得给女儿,太太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疗〝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的留给了自己,并通过自己有施与他人,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用〝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而且〝变成了习惯〞他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其次,他还是个占有狂.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他抢夺女儿的梳妆匣,象老虎一样扑向睡着的婴儿.他担心女儿分去他手中一部分家财,〝在女儿面前打哆嗦,〞完全失去了常态.晚年患了〝疯癫〞,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人推来推去,但他还亲自看藏着金子的密室.教父给他做临终法事,他竟想把镀金的十字架一把抓在手里.他临死时最依恋的不是唯一的女儿,而是将由女儿继承的那笔财产,并吩咐女儿要好好代为管理,等到她也灵魂升天后到天国与他交帐.一句话,随着时间推移,守财奴的占有狂,更是变本加厉. 第四个是俄国作家果戈里长篇小说>中的泼留希金,他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这样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
中西方喜剧比较
西方喜剧浅析及中西方喜剧对比一、西方喜剧浅析喜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
它源于古希腊,由在收获季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演变而来。
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
由于模型表现的对象不同,艺术家的角度不同,手法不一致,所以,喜剧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其中包括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荒诞喜剧与闹剧等。
喜剧与悲剧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它的主题。
典型的喜剧处理的当时的政治或艺术问题,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以及喜剧作家所不喜爱的人或作为。
他们通常也不依神话故事,自创情节,并且常常提及当时的任务局势,因此对现代人来说,故事便显得模糊不清。
西方喜剧的发展史1、古希腊喜剧:政治讽刺喜剧和世态喜剧。
古希腊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政治讽刺喜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主要内容是批评雅典政治中的弊端,抨击某些权势人物。
世态喜剧以米南达为代表,主要内容是家庭生活与爱情故事。
米南达(约前342—约前292)是生活在希腊化时期的重要喜剧作家,曾得过3次剧作奖。
他创作过近百个剧本。
《公断》、《卫兵》、《剪过毛的羊》。
他的唯—一部完整作品《恨世者》是在不久前发现的。
喜剧作家,米南达的创作经常被后人模仿,尤其是在罗马的戏剧界。
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等人的剧本,绝大部分是模仿米南达的。
2、15世纪欧洲流行的喜剧:闹剧(笑剧)。
代表作是《巴特林先生的故事》。
3、文艺复兴抒情喜剧:莎士比亚为代表,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充满幽默的情趣、生活的欢乐与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
4、16世纪即兴喜剧。
又称假面喜剧,流行于意大利,由职业旅行剧团在民间演出,没有固定剧本,人物定型化,演出程式化。
5、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
莫里哀的讽刺喜剧是代表。
6、18世纪性格喜剧。
欧洲喜剧的繁荣期,代表是德国的博马舍和意大利的哥尔多尼。
哥尔多尼的“性格喜剧”,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又称“风俗喜剧”,因为作品充满生活的情趣。
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_外国文学论文【精品论文】
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_外国文学论文西方文学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再剖析,摘要:在卷帙浩繁的西方文学史中,有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然而由于对他们的吝啬行为背后深刻的心理、人性、社会原因探讨的缺乏,他们的形象一直是单一的负面的观照对象,在过去大众对其的理解中,存在许多偏见和误解。
通过对西方四大典型吝啬鬼形象进行再度剖析,包容性、创新性地对人物重新定义和理解,可以发现,安全感的缺失是导致人物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夏洛克并非是传统认识中的“吝啬鬼”,阿巴贡、葛朗台以及泼留希金也不只是单一的吝啬鬼形象,在他们看似吝啬的形象背后,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现代价值观西方文学吝啬鬼形象再剖析西方文学作品大量译入中国以来,许多“世界级名著”对国内的文学研究和文化舆论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在这些繁杂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学界习惯将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放在一起,称为“四大吝啬鬼”。
这种说法影响深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四个人物的总结、归纳。
但是这一概括性称呼无疑将四个人物定位在了一起,从而忽略了每个人物的个性。
与此同时,这种概括方法也将“吝啬鬼”的标签绑定在了每个人物的身上,致使之后对这四个人物的研究一直摆脱不了“吝啬”的藩篱。
事实上,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以及泼留希金究竟是否真的是一种“吝啬鬼”的人物形象还有待商榷。
是吝啬?是贪婪?是反抗?还是性格上的变态?本文通过对四个人物的形象的再度剖析,力图在探求每个人物的性格形成、发展、特点的同时,包容性、创新性地对部分人物的形象定位提出新的理解。
同时希望能对现代人对现代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解读,以及金钱观、价值观与幸福观等现代理念方面有所启示。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
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一)夏洛克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比较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之间的异同
比较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之间的异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是各自时代剧坛上的霸主,对欧洲戏剧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威廉▪莎士比亚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诗人,为现代戏剧创作开创了范例,对欧洲文学和戏剧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古典主义戏剧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而且也是整个欧洲戏剧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他们在艺术成就和艺术经验上是伟大的,有着相同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
一、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之间的共同点1、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从小就都对戏剧有强烈的兴趣,有执着的追求,有聪慧的想法,这为二人的戏剧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剧作家。
小时候的莎士比亚就是古希腊罗马戏剧的崇拜者。
青年时期,家道中落只身奔赴伦敦,先是在剧院门口给客人看管车辆马匹,随后进入剧院工作,扮演一些次要角色,后来参加一些剧本的改写,最后才过渡到自己创作。
在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创作水平开始不断进步,剧本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莎士比亚的声誉就这样传遍了整个英国,并走向了世界。
小时候的莫里哀,外祖父常带他去看一些闹剧、喜剧和悲剧,使得幼小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成年后的他,抛弃当时的偏见,决心要从事戏剧事业。
之后好几次莫里哀因负债而入狱,于是他就跟随流浪剧团到外省,在外省流浪了13年。
生活困苦难堪,但这也让他广泛地接触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此获得许多创作戏剧的素材。
之后的莫里哀在不断的努力和斗争换来人生的机会,莫里哀一生为了戏剧,最后也为戏剧而死。
总的来说,莎士比亚与莫里哀为了戏剧献身一切,不断地苦苦追求至高的的完美,最终都成为各自时代剧坛上的霸主。
2、莎士比亚和莫里哀都继承了优秀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融入到各自的剧本创作,凝结着来自历史的结晶。
莎士比亚善于借鉴,又懂得创新和继承并用,依据自我理解,融合各家之长,由剧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
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思想等方面,都明显地展现出一个优秀而伟大的剧作家的本领。
外国文学史简答题
一、古希腊悲剧——命运悲剧古希腊人相信人类的一切重大事情的发生都源出于神的旨意,人类无法摆脱命运的罗网。
因此在古希腊悲剧里,“命运”常常被描写成一种巨大的力量,总在主人公行动之前设下陷阱,使其步入罪恶的深渊。
命运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抗拒的。
而古希腊悲剧常常以表现人的努力在不可抗拒的命运之下的无望作为主题,因此又被称为“命运悲剧”。
在古希腊悲剧中,命运作为主人公的强势对立面出场,使主人公遭受值得同情的挫折以至毁灭。
然而,悲剧英雄们面对命运的可怕威胁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表现自己渴望自由的意志。
如果说神谕就是他们的命运,是对他们自由独立意志的异化,那么反抗神喻和就是对命运的抗争,对自我异化的反叛与超越。
其意义在于通过个体的毁灭来表现人类面对不可知的命运时无所畏惧的抗争精神。
二、《神曲》的思想性、矛盾性(1).《神曲》中首先表现了但丁对宗教和教会以及教职人员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他对现实中的教会、教皇以及僧侣们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对罪恶的僧侣阶级的残暴统治和丑恶行径作了暴露性的描写;另一方面他又歌颂和肯定了理想的基督教。
(2).但丁在《神曲》中,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他从中世纪诗人的立场出发,表现了占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陈旧思想;但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与后来人文主义思想家们肯定世俗生活相类似的思想感情。
(3).《神曲》还表达了但丁对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矛盾态度。
在这个方面,他首先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残暴的君主和分裂割据、鱼肉人民的封建诸侯,谴责了他们为了扩大自己权力而进行的封建性战争,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愿望。
然而,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个诗人,但丁又热情的讴歌和赞美了他理想中的君王和贵族。
(4).但丁的《神曲》在对待人类文化的看法上,也典型地表现了双重性。
一方面,他表达了虔诚的基督教思想,认为基督教文化是人类最伟大、最神圣的思想文化结晶。
因此,《神曲》中,有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热情阐述,有对神学思想的浓烈讴歌。
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比较
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比较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比较在西方近现代喜剧史上,不得不提的有两个人,这两位都是伟大的喜剧大师。
一位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开创了英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新局面,他创作于早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作品有四部,分别是《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这些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想,我们可以看到充满着的无限希望,因此,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基调。
另外一位就是莫里哀,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喜剧家,他的艺术成就也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峰,其代表作有《伪君子》《吝啬鬼》《可笑的女才子》等,极具讽刺意味是莫里哀喜剧的最大特点。
可以说,莎士比亚与莫里哀都是他们各自时代喜剧界最杰出的代表,后世许多人就常将两位大师以及他们的喜剧拿出来进行比较,那么同为喜剧创作大师的他们,在喜剧创作上都有哪些异同呢从相同点上来讲,二者的创作经历是很相似的,都曾流转于社会各个层次,由于接触面的广泛,生活经历的丰富,这就为以后喜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他们的创作内容都包含一些闹剧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达到了喜剧的效果。
而从不同点上来讲,主要从风格特点上来考虑。
首先,从喜剧的基调上来说,莎士比亚的喜剧史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这是由于他处在文艺复兴时期,因此他的喜剧总是热情肯定生活中的新生事物,赞美人的力量和价值,情爱和友爱,这是时代所赋予的。
当然,除此之外,对于生活中的阴暗面,莎士比亚也进行揭露和嘲讽,但他的讽刺带有温和性。
而莫里哀的喜剧则大不相同,讽刺在他的喜剧中占得分量和程度都大大加强了,因此这就成为了莫里哀喜剧的主基调,它着重于反映生活中的阴暗面,可以说,他的喜剧带给人们的已经不仅仅是欢乐,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思考。
其次,就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二者也有不同。
莎士比亚的喜剧中,人物性格大都是丰富多面的,而且人物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女性形象,更是以其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比如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鲍西亚,活泼开朗、调皮狡黠的罗瑟琳等等,在她们身上,“天赋的灵奇”和“绝色的仙姿”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吝啬鬼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吝啬鬼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 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
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
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这样,莎士比亚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典型形象。
2.阿巴贡他也是靠一个放高利贷发财的商人,为了无限制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贪婪和吝啬。
剧本中有他许多嗜钱如命近乎荒诞的情节,如在女儿、儿子都有意中人的情况下,为了省下嫁妆和婚礼,要女儿嫁给有钱的爵爷老头,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自己想不花钱娶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正是儿子的情人。
他放债心狠手辣,不仅要收极高的利息,还要搭部分破铜烂铁的实物充当现款等等。
莫里哀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极端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通过这个形象,作者不仅揭露了高利贷者的丑恶本质,而且突出地反映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它启示人们:当对金钱的贪求成为极端的欲望时,人们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会受到多么可怕的危害。
莫里哀对他的揭露,比起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批判,程度上要深得多。
3.葛朗台他千方百计地聚敛钱财,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商。
在发财致富方面要比夏洛克、阿巴贡这些高利贷者要“高明”一些。
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剥是他的主要手段,他还参加证券交易,已懂得在流通中求得资本的增值。
但他惜钱如命,与阿巴贡很相似,对他人对自己都十分苛刻。
他用钱来衡量一切,把金钱看成是人生的目的和幸福所在,看到金子眼就放光,临死前还企图抓住为他作临终祈祷的神父的镀金十字架,并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
外国文学史上各具特点的“四大吝啬鬼”摘要: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
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里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以及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堪称是吝啬鬼的典型形象。
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泼留希金的迂腐葛朗台的狡黠各自拥有不同的形象侧重。
构成了他们属于自己的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本篇课程论文从原著出发比较外国文学“四大吝啬鬼”的异同突出其各自最突出的特点。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留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
阿巴贡第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第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残忍而阴险之最--夏洛克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
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
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喜剧比较
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喜剧比较在研究西方近现代戏剧时,很多人都会拿莎士比亚和莫里哀来作比较。
前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后者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
这两个人都为欧洲戏剧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功勋,都是戏剧界的大师,在戏剧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但是就喜剧方面来说,这两者在创作方面却有着许多的不同,都有着各自的特色。
本文尝试着从人物塑造、情节编织、语言特色三方面入手,探究比较了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两者的喜剧的不同创作特征。
一、人物塑造上。
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总的来说性格比较丰富,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莫里哀创造的人物性格单一、丰富而不够鲜明,偏于类型化。
在对莎士比亚和莫里哀戏剧人物塑造上普希金有过这样一段评论,“莎士比亚塑造的人物不像莫里哀那样,是某一热情或某一恶性的典型,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多种热情、多种恶行的人物……”。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我们在《威尼斯的商人》中看夏洛克这一个人物,我们既看到了他的悭吝、唯利是图、残忍、强烈的复仇心,同时也看到了他的机灵,可悲。
他是一个商人,放高利贷是他赚钱牟利的一个手段。
他是也是一个犹太人,有很强的种族观念,但是在那里的种族歧视下,他也是一个可悲的犹太人。
当安东尼奥向他借钱的时候,复仇的之心就在心里蔓延,提出割“一磅肉”的条款,强烈的复仇心理显露无疑。
相比较莎士比亚笔下像夏洛克这类人的多面性,莫里哀笔下人物更多的是“扁形人物”,像达尔杜弗和阿尔巴贡那就只仅仅是“虚伪”和“吝啬”的代称。
达尔杜弗是一个地道的宗教骗子,以伪善骗得富商奥尔恭和他母亲的信任,成为这一家的上宾和精神导师。
当伪善的面具被揭开的时候,竟然对自己曾经的恩人,彻底的做出背叛。
在道貌岸然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虚伪狡诈的心,整天惺惺作态。
阿尔巴贡则是吝啬到入心入肺,金钱完全取代了爱情、情亲、友情在他心中的位置。
二、故事情节线索安排上。
比较分析莫里哀的喜剧和莎士比亚的喜剧。
比较分析莫里哀的喜剧和莎士比亚的喜剧。
莫里哀(Molière)和莎士比亚(Shakespeare)都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喜剧作家之一。
虽然他们的作品风格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喜剧具有一些共同之处,同时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共同之处:1.人性的揭示:无论是莫里哀还是莎士比亚,他们的喜剧作品都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人性。
他们通过角色的形象和行为,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矛盾和荒谬之处。
他们对人类的欲望、恐惧和爱情等情感和动机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2.社会讽刺:莫里哀和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常常将目光聚焦于社会问题和人们的行为。
他们使用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批评社会中的不合理和虚伪之处。
他们向观众展示了社会的荒谬和人们的虚伪行为,以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独特之处:1.文化背景:莫里哀是法国作家,而莎士比亚是英国作家,他们的喜剧作品受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影响。
莫里哀的喜剧作品更注重社会习俗和阶层差异的描绘,更关注婚姻、家庭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莎士比亚的喜剧则更加注重个体性和情感的表达,他在喜剧中探索了更多的爱情和性别的议题。
2.形式和结构:莫里哀的喜剧作品常常以戏剧形式呈现,采用三幕或五幕的结构,强调对话和情节的发展。
他的喜剧以聪明机智的对白、夸张的行动和低俗的幽默为特点。
而莎士比亚的喜剧则更加追求戏剧性和变化多样的结构,采用随机场景、形象化的人物和喜剧性的情节。
虽然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在文化背景和形式结构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喜剧都具备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观察,以及幽默和讽刺的表达方式。
他们的作品仍然为当代戏剧和喜剧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
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与喜剧悲剧和喜剧是文学作品中两种经典的基本形式。
无论是古代的希腊悲剧,还是现代的喜剧故事,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情节、角色和结构,展现出人性、生活的各种面貌。
悲剧和喜剧之间的对比和对立,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悲剧是一种带有严肃主题和深刻思考的文学形式。
它主要以人物的不幸命运为基调,通过展现角色在面对命运压力时的坚韧和抗争精神,挖掘人类的情感和灵魂的丰富性。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以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为核心,揭示了权力、道义、爱情等人类普遍关注的议题。
由于悲剧是以负面情绪为主导,它常常让人们感到沉重和悲伤,但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思考。
悲剧的结局往往是不幸的,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相比之下,喜剧则是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文学形式。
它不仅追求笑声和幽默,还通过夸张和讽刺的手法,让人们从平凡和困境中找到喜悦和解脱。
喜剧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人类的懒散、贪婪、无知等各种弱点和荒唐行为,同时也温暖人心,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笑声。
例如,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作品《贵妇的骗局》,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小聪明和智慧,以及贵族的虚伪和自负,展现出社会桎梏下的人性相对自由和平等。
喜剧常常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示人,通过调侃和讽刺的手法,鼓舞人心,让人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悲剧和喜剧虽然在情感和氛围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通过艺术手法,揭示和反映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它们不仅让人们享受艺术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它们都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理解和诠释,通过融合人性的黑暗面和光明面,呈现了世界的丰富多样性。
同时,悲剧与喜剧也不绝对地独立存在,有时它们会相互融合,形成更加复杂的艺术形式。
例如,莎士比亚的一些作品就同时包含了悲剧和喜剧的元素,使得情节更加扣人心弦、生动有趣。
这种融合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悲喜交织的复杂性。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是黑暗和悲伤,也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轻松和愉快,而是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我们丰富的观感和体验。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戏剧比较
1莫里哀与莎士比亚戏剧比较莫里哀与莎士比亚创作中的不同之处:1.不同的戏剧容量。
我们读莎士比亚的戏,发现莎摆脱了“ 三一律”的束缚,自由发挥,剧中常常是悲喜交融、互为点缀、彼此衬托,所以剧本容量显得特别大。
在一部戏里,不仅近似因素,就连完全矛盾的因素,也常常能粘合在一起,所以莎士比亚能在广阔的画面里塑造出众多的人物形象和浩瀚多变的场面描写,语言量更是宏大。
莫里哀戏剧创作由于受古典主义“ 三一律”影响,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他的剧本大多数直接取材于17 世纪法国社会的现实生活,他的喜剧常常发生在资产阶级家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
2.不同的人物塑造。
莎士比亚剧本善于描写人物性格中的多侧面和复杂性。
而莫里哀剧本只是塑造人物性格中的某一方面。
3.不同的戏剧效果。
多条线是莎士比亚组织戏剧动作的最大特点,他早期的10 部喜剧全部是两条以上的线索,最多的是七条线。
而莫里哀喜剧中的基础是情节。
莫里哀的喜剧结构简单、情节简单、人物简单。
他和莎士比亚不同,他的喜剧动作的丰富不是表现在多线条动作上,可是照样取得很好的喜剧效果。
典型观的角度来看,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单一,不像莎笔下的那么丰富复杂。
其次莎笔下的人物性格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而莫里哀所塑造的人物性格却是某一种热情或观念的代表,往往缺乏个性,而流于类型化。
莎笔下的人物性格是多变的而莫里哀塑造的人物性格是凝固不变的。
这里展现了两人在典型观方面的根本区别。
2简爱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关系?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描写了一个谦谨、坚强而有独立精神的女性简•爱的形象,在英国文学妇女画廊中独树一帜。
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她的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首先,她不愿放弃做人的尊严,敢于反抗傲慢无礼和专制自私的男人。
其次,她不愿接受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不做“家里的天使”。
再次,她对爱情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爱情的前提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人格的平等。
所以尽管她只是一个“矮个子,脸色不佳,不好看”的女孩子,却具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喜剧艺术比较_李韶华
第21卷第1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1,N o.12005年1月Journal of Gansu L ianhe U niv ersity(Social Sciences)Jan.,2005=收稿日期>2004-09-01=作者简介>李韶华(1978-),女(回族),宁夏银川人,西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欧美文学研究。
莫里哀与莎士比亚喜剧艺术比较李韶华(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摘要>文章对在莫里哀和莎士比亚比较研究中出现的拿莎士比亚的悲剧与莫里哀的喜剧相比较的现象提出异议,指出应在喜剧范围内比较他们的创作,并找出他们在塑造人物、编织情节、制造喜剧效果等方面的特点,提出就喜剧而言,莫里哀和莎士比亚同样伟大,对传统的/扬莎抑莫0现象提出质疑。
=关键词>喜剧;莎士比亚;莫里哀=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07X(2005)01-0041-03The C omparison of Comedy Art Between Shakespeare and MoliereLI Shao -hua(T he Liber ary College of N or thw est N or mal Univ er sity ,L anz hou 730070,China)Abstract:T he aut hor questions a phenomenon about the compariso n betw een Shakespeare .s tragedy and M oliere .s comedy.He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compar e their wor ks in the scope o f comedy and find out their character istics in portr aying fig ures,cre -ating plots and making comedy effect.T he author poses that just as comedy,M olier e is a great author as same as Shakespeare,as a result he calls in question t he traditional phenomeno n of /admired Shakespear e and belittled M oliere 0.Key words:comedy;Shakespeare;M oliere众所周知,莫里哀与莎士比亚都是最杰出的戏剧家,他们分别是欧洲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这两个重要时代的旗帜,因此,众多的评论家都拿他们二人作比较,但往往陷入一种误区,那就是拿莎士比亚的悲剧和莫里哀的喜剧作比较,从而得出一些似乎是颇有深度的见解,但实际上,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属于某一特殊的/种类0,都必须采用适用于这一/类0的普遍规则的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士比亚喜剧与莫里哀喜剧的比较在西方近现代喜剧史上,不得不提的有两个人,这两位都是伟大的喜剧大师。
一位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开创了英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新局面,他创作于早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喜剧作品有四部,分别是《仲夏夜之梦》《无事生非》《皆大欢喜》和《第十二夜》,这些喜剧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的精神和理想,我们可以看到充满着的无限希望,因此,乐观主义是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基调。
另外一位就是莫里哀,莫里哀是法国古典主义最杰出的喜剧家,他的艺术成就也已经到达了一个高峰,其代表作有《伪君子》《吝啬鬼》《可笑的女才子》等,极具讽刺意味是莫里哀喜剧的最大特点。
可以说,莎士比亚与莫里哀都是他们各自时代喜剧界最杰出的代表,后世许多人就常将两位大师以及他们的喜剧拿出来进行比较,那么同为喜剧创作大师的他们,在喜剧创作上都有哪些异同呢
从相同点上来讲,二者的创作经历是很相似的,都曾流转于社会各个层次,由于接触面的广泛,生活经历的丰富,这就为以后喜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他们的创作内容都包含一些闹剧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达到了喜剧的效果。
而从不同点上来讲,主要从风格特点上来考虑。
首先,从喜剧的基调上来说,莎士比亚的喜剧史肯定性、歌颂性主题所奠定的乐观开朗的基调,这是由于他处在文艺复兴时期,因此他的喜剧总是热情肯定生活中的新生事物,赞美人的力量和价值,情爱和友爱,这是时代所赋予的。
当然,除此之外,对于生活中的阴暗面,莎士比亚也进行揭露和嘲讽,但他的讽刺带有温和性。
而莫里哀的喜剧则大不相同,讽刺在他的喜剧中占得分量和程度都大大加强了,因此这就成为了莫里哀喜剧的主基调,它着重于反映生活中的阴暗面,可以说,他的喜剧带给人们的已经不仅仅是欢乐,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思考。
其次,就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二者也有不同。
莎士比亚的喜剧中,人物性格大都是丰富多面的,而且人物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尤其是女性形象,更是以其优美绝伦焕发出了明媚艳丽的独特光彩,比如聪明机智、幽默风趣的鲍西亚,活泼开朗、调皮狡黠的罗瑟琳等等,在她们身上,“天赋的灵奇”和“绝色的仙姿”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而在莫里哀的喜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更多地体现了类型化,如同样伪善的人,达尔杜弗与唐璜,因此莫里哀在这一方面可能要稍逊莎士比亚一筹,不过对于他笔下有名的阿尔巴贡等形象还是不可否认的。
再次,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了。
莎士比亚的喜剧,更多地体现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往往是抒情与写景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优美恬适的喜剧氛围。
莎士比亚笔下的喜剧场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欢声笑语,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物的感情也显得格外美好,浪漫、抒情的风格在其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莫里哀则不同,他的喜剧表现出了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
这还是由于他的经历较其他作家更加丰富,他对现实的观察更加广泛所造成的。
在他的喜剧中,就是靠着这些进行着批判和讽刺的。
通过喜剧他更直接的描绘现实,使现实给予人启示,引人发笑,也引起人的注意。
总之,这两位伟大的喜剧大师都为我们展现了精彩,以各自不同的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两个不同的天地。
他们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成就,正是他们将喜剧引领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度,我想正是他们从不同角度的开创和引领,才使喜剧得以经久不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