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治疗原则
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1. 引言精神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个体心理、情感和行为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精神病是指那些功能障碍及其背后的病理过程,导致了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功能障碍。
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是精神医学领域的核心内容,本文将介绍精神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2. 精神病的诊断原则精神病的诊断是通过对个体的症状、行为和社会功能进行综合评估,与各种已知精神疾病的标准相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某一特定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以下是精神病的诊断原则:2.1 临床症状评估精神病的诊断需要对个体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情绪状态、思维内容、行为表现等方面的观察和评估。
医生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体验,以帮助确定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2 辅助检查与评估除了临床症状评估,医生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和评估。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神经心理学评估、脑电图、神经影像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有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帮助确定病因和诊断。
2.3 诊断标准的应用精神病的诊断依赖于特定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CD)》,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将其归类为不同的精神病亚型。
另外,美国精神病学会也发布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作为常用的诊断工具。
3. 精神病的治疗原则精神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
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以下是精神病的治疗原则:3.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病情和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不良反应。
3.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帮助患者理解和处理疾病的心理因素、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学治疗、家庭治疗等。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总原则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总原则
一、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总原则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总原则1、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总原则
1.1、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的原则。
1.2、治疗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药物剂量增加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体质而定。
1.3、维持剂量可酌情减少,通常为巩固治疗期间剂量的1/2-2/3.
1.4、高剂量时应密切评估药物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给予合理的调整。
1.5、一般不能突然停药。
2、精神分裂症的注意事项
2.1、应缓慢加减药量。
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突然增加或减少,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对于首次发作的人,加药更要慎重,一般每日增加1~2片,7~10天加至治疗量。
对于反复发作、长期用药的人,加减药的速度可以酌情加快,具体用法应严格遵照医嘱执行。
2.2、要考虑年龄因素。
儿童或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一般应减半服用。
2.3、应注意躯体情况。
不同的药物对心、肝、肾等主要脏器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以前或者正在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应尽可能详细地告诉医生,以帮助医生选择药物的品种和剂量。
3、精神分裂症吃什么
3.1、首先患者要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和水果,这样是可以补充一些维生。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和治疗剂量
常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原则及治疗剂量常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药名起始剂量(mg/d) 常用治疗剂量(mg/d) 氯丙嗪25~50200~600 奋乃静4~6 20~60 氟哌啶醇2~4 6~20 氟哌啶醇注射液 55~1010~20首发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原则单一用药小剂量起始,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足疗程治疗保证安全性和耐受性的前提下,巩固期和维持期的药物剂量尽量与有效治疗剂量相同维持期不提倡联合用药单药足量足疗程一种药物开始,逐渐加到足量;保证八周时间,可见疗效显现;显效以后不减,常查肝功心电;巩固维持治疗,莫管别人说笑;用药保驾护航,上学上班真好。
舒必利100~200 600~1400舒必利注射液100~200 200~600五氟利多20~80mg/周氟哌啶醇癸酸酯注射液50~100mg/2周棕榈哌泊塞嗪注射液50~200mg/月癸氟奋乃静注射液12.5~50mg/2-3周常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起始剂量和治疗剂量药名起始剂量(mg/d) 常用治疗剂量(mg/d) 氯氮平12.5~25 200~450利培酮0.5~1 2~6奥氮平 2.5~5 10~20喹硫平25~50 300~750齐拉西酮40~80 80~160阿立哌唑10~15 10~30帕利哌酮 3 3~12氨磺必利100~200 阴性症状100~400;阳性症状400~800注射用利培酮微球12.5~25mg/2周25~50mg/2周棕榈酸帕利哌酮第1天第1针150mg;第8天第2针100mg(三角肌);第35天第3针75~150mg(三角肌或臀肌),随后每月注射一次。
精神障碍护理学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利弊。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
❖ 氯丙嗪 ❖ 氯氮平 ❖ 利培酮 ❖ 奥氮平 ❖ 喹硫平 ❖ 齐拉西酮 ❖ 阿立哌唑
氯丙嗪
❖ 属低效价药,治疗剂量偏高,适用于治疗以 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
❖ 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困倦、恶心、失眠、消化 不良和Q-T间期延长。不应与其他明显延长 Q-T间期的药物合并使用,禁用于已知有明显 的Q-T间期延长病史、最近有心肌梗死或心力 衰竭表现的个体。
❖ 常用剂量范围:80-160 mg/d。
阿立哌唑
❖ 对5-HT1A和D2受体有部分协同作用, 对5HT2A受体有充分拮抗作用。
不良反应及处理之五
❖ 猝死:氯氮平治疗过程中曾有心肌炎和心肌病的猝 死报告(为一些身体健康的年轻成人的精神分裂症 患者),导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 在药盒上做黑色警告。可能与Q-T间期延长及合并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低血钾、低血镁、低血钙、心 动过缓、先前存在的心脏疾病如威胁生命的心律失 常、心脏肥大、心力衰竭、先天性的QT综合征、女 性、老年、 Q-T间期大于460m/s或使用了其他延长 的药物)有关。在高危人群应监测Q-T间期以预防 这一潜在致命性的毒副作用。
不良反应及处理之二
❖ 非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包括继发于阻滞蕈毒 碱、组胺能、α-肾上腺能受体的作用。如镇 静、心动过速、小便延迟或潴(zhu)留、视 物模糊、便秘、直立性低血压、心脏传导紊 乱、视网膜改变、性功能障碍、体重增加及 降低癫痫阈值和粒细胞缺乏的危险。
不良反应及处理之三
❖ 神经阻滞药的恶性综合征(NMS):主要特 征为高热、僵直和肌酸激酶水平增高。其他 表现包括:心动过速、血压异常、呼吸急促、 意识改变、发汗和白细胞总数增高。可出现 在治疗的任一阶段。
精神病学治疗原则
精神病学治疗原则一、前言精神病学治疗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精神病学治疗原则进行详细介绍。
二、治疗原则1.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其精神健康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
这包括了对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2.综合性治疗精神健康问题往往不仅仅是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
3.早期干预精神健康问题往往具有潜在的长期影响,因此,早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需要尽早识别和治疗精神健康问题,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4.长期治疗精神健康问题通常需要长期治疗才能得到控制和缓解。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考虑到治疗的持续性,并制定出适合患者长期治疗的方案。
5.家庭支持家庭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更容易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并给予家人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避免歧视精神健康问题并不意味着患者失去了自我决定权或社会地位。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避免任何形式的歧视,并尊重患者的权利和尊严。
7.安全第一精神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暴力等危险行为。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将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8.多学科合作精神健康问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药学、社会工作等。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进行紧密合作,并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
9.教育和预防精神健康问题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医生需要向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并积极开展相关预防工作。
精神病人社区康复的原则和理念
详细描述
精神疾病的康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社区康复不应是短期行为。应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 计划,并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关怀。此外,应关注病人的长期预后,确保他们在康复过程中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参与性原则
总结词
参与性原则强调病人及其家庭在社区康复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环境。
加强社区合作
社区康复需要社区内各相关机构和 人士的合作和支持,共同为精神病 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帮助。
推动社会共进
社区康复应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通过改善精神病人的生活状况,推 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预防为主的理念
强调早期干预
社区康复应重视早期干预,在精 神疾病尚未导致严重功能障碍之 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加强预防措施
社区康复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 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同时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
解。
关注高危人群
社区康复应重点关注高危人群, 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采 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降
低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
科学康复的理念
科学制定康复计划
社区康复应根据精神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科学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 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注重实证依据
社区康复应遵循科学原则,注重实证依据的支持和实践经 验的总结,确保康复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持续改进和创新
社区康复应不断改进和创新,吸收先进的康复理念和技术, 提高康复效果和质量,为精神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04
社区康复的实践
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用药原则
[ ] 李新峰 .氟西 汀合并利 培酮 治疗精神分 裂症 阴性 症状 1
临床研究 [ ] 临床心 身疾病杂志 ,05 1 ( ) 1. J. 2 0 ,1 1 :9 [ ] 梁志健 .抗精神病药物 的新 进展 [ ] 2 J .上海 医药 ,0 2 20 ,
2 ( 1 :0 . 3 1 )5 2
改善 阴性症状 方面奥 氮平优 于利培 酮。我院 观察 4 J D名精 神 分裂症患者参加的 1 2周测试实验 中 , 比较 了氯氮平 、 奥氮平 、
利 培 酮 和 氟 哌 啶 醇 的 临 床 疗 效 , 果 氯 氮 平 、 氮 平 、 培 酮 结 奥 利
[] 蔡 3
飒, 陈一岳 。抗 精神病 药 物治疗 的进展 [ ] J .广东
腺素 的再摄取 。
32 临 床 疗 效 .
32 1 治疗 精神 分裂症 : 比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慢性 精神 . . 对 分裂症的临床疗效 , 阳性 与阴性症 状量 表 ( A S ) 用 P N S 进行 评
定 , 明 两 种 药在 改 善 患者 的 阳性 症 状 上 没 有 明显 差 异 , 在 表 而
~
3 1 1 利培酮 : .. 别名维思通 。适应证为急 、 慢性精神分 裂症 , 各 种精神病状态 的阳性和 阴性症状 , 可用 于减轻与精 神分 也
裂症有关 的情感症状。利培酮是首次发作或者 多次 发作精神
6岁, 3 平均 (2 5 3 . 8±1 。6 岁 ; 院时 问 2~7个 月 , 23 ) 住 平均
例, 应激相关障碍 3例 ; 首次发病 1 , 5例 复发 2 。 5例
的 。临床使用上未出现严重不 良反应 。 3 12 奥氮平 : .. 奥氮平适用 于精神分裂症 和其 他有严重 阳性 症状 如妄想 、 幻觉 、 思维 障碍 、 意和猜疑或 阴性症状如 情感 敌 淡漠 、 情感和社会退缩 、 言语贫乏 的精神病 的急性期 和维持治 疗, 亦可缓解 精神分裂症及相关疾病 常见的继发性情感 症状 。
精神病怎么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精神病怎么治疗?
导语:精神病是使人在情绪、思想、行为上产生混乱的一种疾病。
不论病人的症状是轻是重,精神病都会逐渐瓦解病人进行日常生活的能力。
精神病人患病
精神病是使人在情绪、思想、行为上产生混乱的一种疾病。
不论病人的症状是轻是重,精神病都会逐渐瓦解病人进行日常生活的能力。
精神病人患病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治疗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我们想要治疗好精神病彻底痊愈到底有没有可能呢?我来给大家讲讲吧,针对这种疾病我们该怎么办。
一、药物治疗原则:
宜从小剂量开始,递增至疗效满意的治疗量,持续1月左右再渐减至维持剂量(相当于治疗量的1/4~1/3),通常维持治疗半年以上。
二、常用口服抗精神病药治疗剂量及范围:
氯丙嗪300~400mg/d、奋乃静30~60mg/d、舒必利300~800mg/d 、氯氮平300~400mg/d、甲硫达嗪400~600mg/d、氟哌啶醇20~30mg/d、维思通4~6mg/d、三氯噻吨(复康素)10~20mg/d,哌咪清2~12mg/d。
三、长效制剂:
能有效地维持慢性期病人的疗效,如每周服五氟利多30~60mg,每2~3 周肌注氟奋乃静葵酸酯或氟奋乃静庚酸酯12.5~50mg 、高抗素(氯噻吨)200mg、三氯噻吨葵酸酯20~40mg,每月肌注安度利可或哌泊噻嗪棕侣酯50~100mg。
四、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锥体外系反应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可表现为假性帕金森反应、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吞咽或言语困难等,可口服安坦4~8mg/d 或肌注氢。
精神疾病治疗知识
谢 谢!
教学资料整理
• 仅供参考,
1. 家庭干预 2. 社会技能训练 3. 职业康复训练 4. 认知康复治疗 5. 积极性社区治疗 6. 多元化干预 (五)前驱期治疗
《精神病学高级教程》2009版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的治疗目标
• 急性期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并达到完全缓解,以免症状复燃或恶化。一般情况下6~8周可达到此目 的;
心境稳定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 《精神病学高级教程》2009版
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等 心境稳定剂
双相障碍的药物治疗
• 常用心境稳定剂: – 碳酸锂:碳酸锂是治疗躁狂发作的首选药物,既可用于躁狂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总 有效率为80%。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时,在锂盐起效以前,为了控制患者的高度兴奋症状以防患者衰竭,可 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或电抽搐治疗。 – 抗惊厥药:卡马西平、丙戊酸盐,广泛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维持治疗和用锂盐治疗无效的快速循 环型及混合性发作。 – 其他一些癫痫药: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
• 巩固期治疗:目的是防止症状复燃、促使社会功能恢复。药物剂量应与急性期相同。一般抑郁发作的巩固治疗时间 为4~6个月,躁狂或混合性发作为2~3个月。如无复燃,即可转入维持期治疗。此期间应配合心理治疗,以防止患者 自行减药或停药;
• 维持期治疗:目的在于防止复发,维持良好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有2次以上的发作者,其维持治疗的时 间至少2~3年,并逐渐停药,以避免复发。
《精神病学高级教程》2009版
(二)电抽搐治疗(ECT) 电抽搐治疗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引入临床。经实践证实电抽搐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兴奋症状,亦能显著减轻严 重抑郁的病情。最近10年,对电抽搐治疗进行了改进,使用短暂麻醉和肌肉松弛药,使其更安全和易于接受,称之 为改良电抽搐治疗。 适应症: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指导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指导精神疾病是一类以认知、情感和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见的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是关乎患者康复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和合理用药的指导原则。
一、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法1. 抗焦虑药物治疗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在缓解焦虑症状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抗焦虑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药物。
其中,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的效果,但患者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并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SSRI类药物则具有欠缓解焦虑症状的效果更持久,较少出现依赖现象,但需要长期用药才能发挥作用。
2. 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
SSRI类药物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疗效,但在治疗初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失眠等。
TCA类药物在副作用方面较SSRI类药物更多,但适用于一些对SSRI不敏感的患者。
3.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在其康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氯丙嗪、奋乃静等,它们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的功能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这类药物一方面能够缓解精神症状,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运动障碍、抗胆碱能药效等。
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少的副作用,更适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二、精神疾病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原则1. 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和药物疗效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医生应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疗效。
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以及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医生能够制定出更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2. 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是合理用药的重点。
精神病药物使用原则
精神病药物使用原则
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原则包括: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和病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和药物选择。
2. 综合治疗:精神病的治疗不仅仅依靠药物,还包括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社会支持等综合措施。
药物治疗应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3. 渐进治疗:一般情况下,精神病药物治疗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以找到有效的治疗剂量。
初始剂量一般较低,然后逐步增加,直到达到治疗效果。
4. 定期复查: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
药物治疗可能导致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可以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5. 积极干预: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应与患者和家属密切合作,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副作用,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及时沟通和反馈,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6. 长期维持治疗:很多精神病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维持,以预防复发和保持稳定。
如果停药太早或不按医嘱使用药物,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7. 注意安全性:药物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自杀倾向和自残行为。
某些药物可能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医生和患者自身应对此保持警觉。
请注意,以上原则仅为一般性建议,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精神病药物治疗。
精神科疾病诊疗规范
1031 第六十五章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第一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一般诊疗原则【病史采集】1. 怀疑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时,病史应尽可能要求患者本人提供,并向其他知情人证实。
但伴精神障碍的患者往往无法提供完整准确的病史,因而一般需要家属提供,并由其他知情人补充完善。
2. 首先要明确病人的主诉,即主要症状及其出现的时间,然后再嘱其叙述现病史。
询问病史时应避免做暗示性提示。
3. 要明确病人及其家人所用词汇的含义。
如对头晕、昏倒、神志不清、痴痴呆呆、抽搐等,病人和医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听取病史的过程中,应予以澄清。
4. 现病史应具有明确的时间概念。
要按症状出现的顺序反映主要症状的出现、发展、演变(如起病是突然还是隐袭、是由轻到重还是相反、是时轻时重还是时好时坏等)、前驱症状、伴随症状、病程长短、病情高峰时间等。
5. 病史应反映出影响主要症状的因素。
如诱发因素、加重因素、减轻因素等。
6. 病史应有空间概念。
如疼痛的具体部位、范围,导致眩晕的体位等。
7. 了解症状的性质对诊断很有帮助。
如规则的跳动性疼痛提示血管因素,而闪电样不规则出现的剧烈而短促的疼痛则为神经痛的特点。
8. 尤其注意询问神经系统症状与精神症状之间的相互消长关系。
如谁首先出现谁后续出现,两者相隔时间有多长,神经症状变化时精神症状有什么改变等。
9. 应注意病人近期有无感冒、发热、腹泻等感染史以及外伤史、过度劳累史,以及既往有无与现病症类似的症状。
10. 现病史应简要概括病人来院前为本病经历的诊疗情况(但不能将此内容作为病史的主体)。
11. 个人史应注意个人烟酒嗜好或特殊饮食嗜好、有无药物滥用、成瘾史及毒物接触史,小儿或怀疑癫痫、神经精神发育障碍时还要了解出生史(是否足月、顺产还是难产、有无窒息史及围产期异常)。
12. 家族史主要了解直系或旁系亲属中有无与病人同样或属同一系统的疾病。
13. 采集急诊病人的病史,应抓住重点,把握急缓,不能长时间拘泥于细节,必要时,应针对病人出现的紧急情况先采取急救措施,再详问病史。
精神分裂症的规范化治疗
*
*
*
*
*
*
药物选择的说明
兴奋躁动:氯丙嗪、氟哌啶醇、奥氮平 伴有躯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氟哌啶醇 阴性症状突出:激活作用较强的如舒必利 难治性:首选氯氮平 依从性差:长效注射制剂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
常用药物剂量
药物名称
给药途径
起始剂量(mg/日)
常用治疗剂量范围(mg/日)
急性肌张力障碍(用药初期突发的肌肉扭转、痉挛等) 即刻肌肉注射东莨菪碱0.3mg 加用苯海索(常规剂量)
*
锥体外系副作用(EPS)的处理4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一般发生在长期、大量用药 典型表现为口-舌-颊三联症,严重者表现躯体向一侧强直弯曲,或一侧肩后旋倾斜 1、停用抗胆碱能药物 2、异丙嗪50-150mg/日口服,或点滴 3、严重者临时用小剂量氟哌啶醇 4、减、停、换药(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
适应症: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 治疗剂量: 200~600mg/d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流涎、中枢或外周抗胆碱能作用、心血管系统影响、体重改变等,已有氯氮平致糖脂代谢障碍和引发2型糖尿病的病例报导 严重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改变,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降低
口服长效制剂
五氟利多: 适 应 症:对幻觉妄想、孤僻、淡漠、退缩等症状有效。适用于急、慢性各型精神分裂症,尤其便于长期服药维持治疗,防止复发。 剂量范围20~120mg。常用剂量30~60mg/周。
12mg帕利哌酮每日1次连续服用6天的稳态浓度特征(以帕利哌酮浓度表示) ,与利培酮速释制剂第一天2mg,第2-6天4mg/天的稳态浓度(以帕利哌酮+利培酮表示)比较
善思达-棕榈酸帕利哌酮
*
中国唯一每月一针的非典型抗精分长效针剂 兼具快速起效和持久疗效,有效预防复发
简述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
简述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以下是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原则的概述:1.安全原则在用药前,医生应常规检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并定期复查。
某些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既往有严重过敏或变态反应史者、与其它药物合用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等。
在特殊情况下,如病人对常用剂量的药物反应不佳、临床医生对鉴别药物副作用与精神症状有困难等,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2.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抗精神病药物应作为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措施。
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常选用不同的药物。
药物剂量的调整应根据病情、症状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
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心动过速等。
3.个体化用药原则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个体的最低有效剂量(最大疗效,最少的副作用)进行治疗,避免超大剂量用药而导致严重副反应的发生。
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长期治疗原则急性期以系统的药物治疗为主,疗程为2—3个月。
慢性期采用药物维持治疗,维持的药物剂量应是较低的有效剂量,维持治疗的时间根据患者的发病次数和症状调整。
长期治疗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
5.合并用药原则当有抑郁症状时,可合并使用抗抑郁药物;出现锥体外系副作用时,应合并使用抗锥体外系副作用的药物。
合并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6.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原则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应尽可能用最小剂量、保持极佳效应,避免用超大剂量,可采用“药物假期”,即周末停药等方法预防其发生。
此外,定期进行运动功能评估和训练也是预防迟发性运动障碍的重要措施。
总之,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安全、有效、个体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长期治疗和定期评估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关键。
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药物的用药指导原则
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参与评估过程,与医生共同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05
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儿童青少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适应症
儿童青少年患者的精神疾病诊 断应明确,确保药物使用针对
适应症,避免滥用。
考虑生长发育因素
在选择药物时,需考虑对儿童 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 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 物。
丙戊酸盐
通过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浓度来稳定 情绪,常用于治疗癫痫和双相情感障碍。
04
用药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处理
遵医嘱规范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包括 药物种类、剂量和用药时间等。
不要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改变用 药方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增
加副作用风险。
避免将精神疾病药物用于非治疗 目的,如用于助眠、缓解焦虑等
03
常见精神疾病药物介绍
抗抑郁药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如氟西汀、舍曲林等,通过增加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浓度来改善抑郁症状。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如阿米替林、多塞平等,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再摄取来增加其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缓 解抑郁症状。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现状
目前,精神疾病药物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各种药物种类齐全,治 疗效果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发展,精 神疾病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市场需求与前景
市场需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对精神疾病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精神疾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精神卫生法历经27年出台 患者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精神卫生法历经27年出台患者治疗实行自愿原则新规亮点心理咨询师禁治疗精神障碍此前,精神卫生法是否该纳入“心理咨询”,也是争议焦点之一。
精神卫生法明确,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应当建议其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就诊。
否则,将被处以警告,并处5000元至10000元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如造成严重后果,责令暂停半年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营业执照。
不得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精神卫生法规定,患者享受下列权益: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病历资料等信息予以保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患者,不得非法限制患者的人身自由。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患有精神障碍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扶持有劳动能力的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并为已经康复的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数说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达1亿,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1600万。
财政投入不足使我国目前仍有70%左右的精神疾病患者没能得到有效治疗。
据新华社电焦点“利于制约‘不该收治的被收治’”昨日,精神卫生法通过后,有专家学者表示,精神卫生法将有利于制约“不该收治的被收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科研局研究员刘白驹表示,解决“被精神病”问题,立法关键在于三个环节:非自愿住院标准;精神障碍诊断和复诊;监督、救济程序。
焦点1 患者住院,强制还是自愿?【问题】近年来,“被精神病”事件屡见报端。
如何做到“有病当治”、“无病不乱治”?【法律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
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医疗机构应当同意。
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且有“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严重精神疾病管理 -
随访管理与指导
1 知情同意 对已建档患者,精防人员应当向患者本人和监护
人宣传参与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服务的益处,讲解 服务内容、患者及家属的权益和义务等,征求患者本 人和(或)监护人意见并签署参加严重精神障碍管理 治疗服务知情同意书。对于同意参加社区服务管理者 ,由精防人员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对于不同意参加社 区服务管理的患者,精防人员应当报告关爱帮扶小组 给予重点关注并记录;关爱帮扶小组应当对患者信息 予以保密。
随访管理与指导
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防人员 或签约家庭医师在精神科医师的指导下,对辖区内有 固定居所并连续居住半年以上的患者开展随访服务。 鼓励有条件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承担辖区患者社区 随访服务。对首次随访和出院患者,应当在获取知情 同意或获得医院转介信息后的10个工作日内进行面访 。
患者的发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合政法、公安等部门,每季 度与村(居)民委员会联系,了解辖区常住人口中重 点人群的情况,参考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开展疑 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包 括:(1)曾在精神科住院治疗;(2)因精神异常而 被家人关锁;(3)无故冲动,伤人、毁物,或无故 离家出走;(4)行为举止古怪,在公共场合蓬头垢 面或赤身露体;(5)经常无故自语自笑,或说一些 不合常理的话;(6)变得疑心大,认为周围人都针 对他或者迫害他;(7)变得过分兴奋话多(说个不 停)、活动多、爱惹事、到处乱跑等;(8)变得冷 漠、孤僻、懒散,无法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9 )有过自杀行为或企图。 对于符合上述清单中一项或以上症状的,应当进 一步了解该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填写精神行为异 常线索调查复核登记表,将发现的疑似患者报县级精 防机构,并建议其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进行诊断。
精神病治疗方案
精神病治疗方案精神病治疗方案引言精神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精神病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综合性的精神病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1.1 药物选择精神病药物根据其药理作用可以分为抗精神病药和辅助治疗药。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副作用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因素。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包括:-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喹硫平等。
辅助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常见的药物有抗焦虑药、抗抑郁药等。
1.2 药物治疗原则在药物治疗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逐步增量:起始剂量通常较低,然后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 维持治疗:对于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后,应继续服药维持治疗一段时间,以防止症状复发。
2. 心理治疗2.1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其调整心理状态。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 识别负面思维:患者需要学会识别和辨认自己的负面思维,并意识到这些思维对其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重新构建思维:通过与治疗师的互动,患者逐渐学会将负面思维替换为正面的、积极的思维;- 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行为模式,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2.2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是精神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患者和其家庭成员建立更加良好的沟通和关系,提供家庭支持和理解。
家庭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 家庭成员教育:通过向家庭成员提供相关的教育和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患者的病情;- 沟通改善:家庭治疗可以提供一个安全和支持性的环境,帮助家庭成员之间改善沟通和相互理解;- 解决家庭问题:通过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可能导致或加重患者精神病症状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的治疗原则
精神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又数药物治疗运用比较广泛,不少患有精神病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差,因此药物治疗的相关护理常识就需要家属进行了解,不论是从药物药剂还是药量上都需要格外重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治精神病的药有什么。
一、早期: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早期治疗精神病的用药满足先决条件,首先在使用药物之前,医者要认真询问病史,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精神检查,辨明患者主要精神症状,排除其他疾病,了解既往用药情况,做到早期确诊、早期选择、早期用药。
二、足量:根据药物的特点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医者一般从小制量开始,如果剂量小,可以可于晚饭后1次服用;如剂量较大,则需要分2~3次服用,给药剂量逐渐增加。
一般门诊患者用药剂量偏低,而住院患者用药剂量偏高。
三、足疗程:精神药物起效缓慢,给药后约10天逐步增加到有效治疗剂量,出现疗效后,应该治疗1~2个月,维持原始剂量,待症状缓解后缓慢减至维持剂量,一般先减早晨,中午的药物后减晚上的药,维持剂量显现症状缓解程度及患者具体情况一般为治疗量的
2/3~1/4,可以晚上一次给药顿服,一般对于首次发病患者维持治疗1~3年,多次复发患者应维持5年以上,甚至终生服药。
四、精神病药物治疗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在用药开始,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半衰期长,为了探索有效剂量,减轻副作用,常常采取分次小剂量开始给药。
上文为大家介绍的就是精神病的药物治疗原则,相信通过以上介绍之后,现在大家对精神病的药物治疗已经有所了解了吧。
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选择正确的治疗精神病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正确药物治疗对病情的控制效果比较好,因此这一点需要格外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