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一、引言堤防工程是一项复杂的水利工程,具有防洪、调节水文、防潮、渗漏控制等多种功能。
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如何对堤防工程进行管理设计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本文将从管理、设计、施工等多个角度来讨论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二、管理堤防工程的管理包括项目规划、组织实施、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项目规划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范围、进度计划、预算等,确保工程实施可靠、顺利进行。
在组织实施方面,应明确各个单位的职责和联系方式,保证各个单位间的协作顺畅。
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方法,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和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安全管理是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的基本要求,应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三、设计堤防工程的设计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验收设计等。
方案设计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在施工图设计方面,应根据方案设计确定的工程范围和技术要求,绘制出详细的图纸和构造图,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验收设计是对工程最后的检查和确认,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堤防工程的所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
四、施工堤防工程的施工包括建设准备、施工安排、技术措施、材料选用等多个方面。
建设准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应做好场地清理、施工队伍组织、材料准备等工作。
施工安排是保证施工效益和工期的基本保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施工时间和施工顺序,以确保施工进度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技术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堤防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施工技术措施,并逐步完善和改进。
材料选用是保证施工材料符合质量要求的基本保证,应根据要求选择材料,严格控制质量。
五、总结本文对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进行了探讨,从管理、设计、施工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规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强和改进,以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和持久性。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修订)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 #$%&’—(&)
)总则
!"#"! 为了适应堤防工程建设的需要,统一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到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使堤防工程有效地防御洪、潮水危害,制定本规范。
!"#"$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加固、扩建、改建堤防工程的设计。 !"#"% 堤防工程的设计,应以所在河流、湖泊、海岸带的综合规划或防洪、防潮 专业规划为依据。城市堤防工程的设计,还应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 堤防工程的设计,应具备可靠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水系水域、地质及社 会经济等基本资料。堤防加固、扩建设计,还应具备堤防工程现状及运用情况等资料。 !"#"’ 堤防工程设计应满足稳定、渗流、变形等方面要求。 !"#"( 堤防工程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 !"#") 位于地震烈度 ) 度及其以上地区的 ! 级堤防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应进 行抗震设计。 !"#"* 堤防工程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堤防工程设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堤防工程及堤线上修建工程的地质勘测资 料。并应收集险工地段的历史和现状险情资料,查清历史溃口堤段的范围、地层和堵 口材料等情况。
* 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
*)! 堤线布置
$"%"% 堤线布置应根据防洪规划,地形、地质条件,河流或海岸线变迁,结合现
有及拟建建筑物的位置、施工条件、已有工程状况以及征地拆迁、文物保护、行政区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篇一:水利行业常用规范1、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2、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16-95)3、水利基础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08)4、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导则(SL22-92)5、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6、水闸施工规范(SL27-91)7、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93) 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9、混凝土面板石坝施工规范(SL49-94) 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1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12、农村水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规范(SL/T53-93) 1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址勘察规范(SL55-2005) 1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1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基础制图(SL73.1-95) 1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SL73.2-95) 1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SL73.3-95) 1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力机械图(SL73.4-2) 20、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电气图(SL73.5-95)2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22、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73.7(来自: 小龙文档网: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2003)2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 2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94) 25、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94)26、小型水利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7-94)27、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101-94)2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29、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07) 30、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31、小水电供电区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SL145-95)32、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96) 33、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 3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35、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 36、小水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173-96)37、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3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39、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96) 4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4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42、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SL193-97) 4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 44、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45、水电站饮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SL/T205-97)46、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9-98)47、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2006) 48、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 49、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 50、水环境检测规范(SL219-98)51、中小河流水能开发利用规划导则(SL221-98)52、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系统设计导则(SL222-1999) 5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54、水库洪水调度考评规定(SL224-98) 5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56、小型水力发电站自动化设计规定(SL229-2000) 57、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 58、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59、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SL240-1999)60、水利水电工程地址观测规程(SL245-1999) 61、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 6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63、泵站技术改造规程(SL254-2000) 64、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2000) 65、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66、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67、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01)68、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 6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 7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程(SL274-2001) 7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 7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程(SL278-2002) 73、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74、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280-2003)7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 76、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77、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285-2003) 78、地下水超采区评价规范(SL286-2003)79、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 80、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 8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 82、农村水电站优化运行导则(SL293-2003) 83、农村水电站开发规划选点导则(SL294-2003)84、水电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SL296-2004) 8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 86、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8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88、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89、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SL311-2004)90、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312-2005) 9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查规程(SL313-2004) 92、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93、农村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程(SL315-2005) 94、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04) 95、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2004) 96、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97、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9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 99、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331-2005)100、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332-2005)101、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范(SL335-2006) 102、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341-2006)103、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 104、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L344-2006)105、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SL346-2006)106、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356-2006)107、农村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357-2006)108、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SL358-2006)109、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110、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SL367-2006) 111、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2006)112、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2007) 113、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L419-2007)114、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2008) 115、旱情等级标准(SL424-2008) 116、凌汛计算标准(SL428-2008)117、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2008) 118、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Z430-2008) 119、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120、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2008)121、钢丝网水泥输水管及管件(SL433-2008) 122、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 123、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436-2008)124、水利水电工程二次接线设计规范(SL438-2008)篇二: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5 堤基施工5.1一般规定5.1.1 堤基施工前,应根据勘测设计文件、堤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条件制订有关施工技术措施与细则。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2.1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2.2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3基本资料3.1气象与水文3.2社会经济3.3工程地形3.4工程地质4堤线布置及堤型选择4.1堤线布置4.2河堤堤距的确定4.3堤型选择5堤基处理5.1一般规定5.2软弱堤基处理5.3透水堤基处理5.4多层堤基处理5.5岩石堤基的防渗处理6堤身设计6.1一般规定6.2筑堤材料与土堤填筑标准6.3堤顶高程6.4土堤堤顶结构6.5堤坡与戗台6.6护坡与坡面排水6.7防渗与排水设施6.8防洪墙7堤岸防护7.1一般规定7.2坡式护岸7.3坝式护岸7.4墙式护岸7.5其他防护型式8堤防稳定计算8.1渗流及渗透稳定计算8.2抗滑稳定计算8.3沉降计算9堤防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交叉、连接9.1一般规定9.2穿堤建筑物、构筑物9.3跨堤建筑物、构筑物10堤防工程的加固、改建与扩建10.1加固10.2改建10.3扩建1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11.1一般规定11.2观测设施11.3交通与通信设施11.4防汛抢险设施11.5生产管理与生产设施附录A堤基处理计算附录B设计潮位计算附录C波浪计算附录D堤岸防护计算附录E渗流计算附录F抗滑稳定计算21总则1.0.1我国洪、潮灾害十分严重,堤防是抵御洪、潮水危害的重要工程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全国已建堤防总长20余万公里,在历次抗洪、潮灾害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建、加固、扩建及改建堤防工程的任务将日益繁重,而堤防工程设计几十年来无标准可循,与大量的堤防建设需要极不适应。
由于缺乏反映堤防自身特点和要求的标准,堤防工程设计难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等要求。
因此,制定堤防工程设计的标准,是适应国家堤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使堤防工程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堤防工程设计水平的必然要求。
水库、堤防、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库、堤防、⽔闸⼯程管理设计规范【题名】:⽔库⼯程管理设计规范【副题名】:Design criterion of reservoir management【起草单位】:⽔利部⽔利管理司主编【标准号】:SL 106-96【代替标准】:【颁布部门】:中华⼈民共和国⽔利部批准【发布⽇期】:1996-08-26【实施⽇期】:1996-12-01【批准⽂号】:⽔科技[1996]386号【批准⽂件】:中华⼈民共和国⽔利部关于批准发布《⽔库⼯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06—96的通知⽔科技[1996]386号根据1991年⽔利⽔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以部⽔利管理司为主编单位制订的《⽔库⼯程管理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利⾏业标准,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库⼯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06—本标准⾃1996年12⽉1⽇起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利管理司,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本由中国⽔利⽔电出版社出版、发⾏。
1996年8⽉26⽇【全⽂】:⽔库⼯程管理设计规范1总则1.0.1为加强⽔库管理,保证⽔库⼯程正常运⾏,充分发挥⽔库综合效益,按照基本建设必须为⼯程管理创造条件的原则,要求设计中应具有为⽔库⽣产、经营管理以及职⼯⽣活所必备的管理条件和设施,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于编制⼤、中型⽔库⼯程管理设计。
1.0.3加固、改建、扩建、续建的⼤、中型⽔库⼯程,应在充分利⽤原有管理设施的基础上,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增建完善管理设施。
1.0.4本规范规定的⽔库⼯程管理设计内容所需要的投资,纳⼊⽔库⼯程设计总概算,并与⼯程同时完成。
1.0.5本规范应与已颁发的有关国家标准和⾏业规范配套使⽤,凡本规范未做规定的,仍按有关规范执⾏。
2管理机构2.0.1按照⽔库管理等级规定(表2.0.1),确定⽔库主管部门的级别。
据此,确定与主管部门级别相适应的⽔管理单位的机构规格。
表2.0.1⽔库管理等级规定┌────┬──────────────────────────┬───┐││⽔库分等指标│││├───┬──┬───────┬───┬───┬───┤│││││防洪││供城镇│⽔电站│⽔库主││⼯程规格│⽔库│⽔库├───┬───┤灌溉│及⼯矿│装机容│管部门│││总库容|坝⾼|保护城|保护农| ⾯积|企业⽤| 量| 级别|││(亿)│(m)│镇及⼯│⽥⾯积│(万亩)│⽔│(万kw)││││││矿区│(万亩)│││││├────┼───┼──┼───┼───┼───┼───┼───┼───┤│⼤(I)│>10││特别│>500 │>150 │特别│>120│省级││型│││重要│││重要│││├────┼───┼──┼───┼───┼───┼───┼───┼───┤│⼤(Ⅱ)│10~1 │80及| 重要|500|150~50|重要|120~30|县级|│型││以下││~100││││以上│├────┼───┼──┼───┼───┼───┼───┼───┼───┤│中型│1~0.1│60及| 中等|100~30| 50~5 |中等| 30~5 |县级|│││以下││││││以上│└────┴───┴──┴───┴───┴───┴───┴───┴───┘注按上表划分⽔库管理等级时,如有的⽔库库容属⼀个等级,⽽防洪保护城镇及⼯矿区、保护农⽥⾯积等其中⼀项属上⼀个等级或坝⾼超规模,则可认为是本档次的重要⽔库,其主管部门等级可按提⾼⼀级确定。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1996)1 总则2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3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4 工程观测5 交通设施6 通信设施7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8 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9 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为堤防工程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堤防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本规范合用于 l、2、3 级新建、改扩建和堤防加固工程的管理设计。
4、5 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可参照执行。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堤防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总概算。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正确处理重点堤段与普通堤段、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按照程工等级标准、运行管理需要进行,应包括以下设计内容:(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工程观测;(4)交通设施;〔5)通信设施;(6)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7)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的原则。
并在管理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
本规范应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仍须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堤防工程应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普通应确定以下内容:(1)按照工程隶属关系,确定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
(2)确定管理机构建制和级别。
(3)确定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能机构。
(4)确定管理人员编制人数。
跨县(市)级行政区划管辖的 1、2、3 级堤防工程,根据工程管理需要,普通可设置地(市)、县、乡三级管理机构,即 1 级、 2 级、 3 级管理机构。
黄河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定
黄河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发展需要,规范黄河堤防工程管理设计,保证工程设计为工程运行及管理创造条件,根据水利部《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及《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结合黄河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黄河下游(含沁河下游、大清河下游)、黄河小北干流、三门峡库区及蓄滞洪区等堤防、水闸、河道整治工程的新建、改建、加固、续建设计。
第三条堤防工程管理设施不完善的,在工程改建、加固、续建设计时,应予以补充完善。
第四条堤防工程建设占用管理用地或损坏管理设施,在工程设计中应予以补偿或恢复。
第二章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第五条为保证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工程设计时应划定工程的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
第六条工程管理范围应包括以下工程及设施的占压土地与管护土地范围:1、工程主体建筑物:堤身、堤内外戗台、淤区、险工、控导(护滩)、高岸防护等工程建筑物。
2、穿、跨堤交叉建筑物:各类穿堤水闸和管线的覆盖范围及保护用地等,其中水闸工程应包括上游引水渠、闸室、下游消能防冲工程和两岸联接建筑物等。
3、附属工程设施:包括观测、交通、通信设施、标志标牌、排水沟及其它维修管理设施。
4、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筑或设施:包括动力配电房、机修车间、设备材料仓库、办公室、宿舍、食堂及文化娱乐设施等。
5、工程管护范围:包括堤防工程护堤地、河道整治工程护坝地及水闸工程的保护用地等,应按照有关法规、规范依法划定,在工程新建、续建、加固时征购。
第七条工程安全保护范围:与工程管护范围相连的地域,应依据有关法规划定一定的区域,作为工程安全保护范围,在工程新建、续建、加固等设计时,应在设计时依法划定。
第三章堤防工程第八条堤顶和堤防临、背坡采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两种方案,主要要求如下:1、设置横向排水沟的堤防可在堤肩两侧设置挡水小埝或其它排水设施集中排泄堤顶雨水,小埝顶宽0.2m、高0.15m,内边坡为1:1,外边坡为1:3。
堤防工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堤防工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堤防工程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堤防工程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堤防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管、运行和维护等各个阶段。
第三条:堤防工程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科学合理、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规定进行处罚与处理。
第二章设计阶段管理规定第五条:堤防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第六条:设计单位应对堤防工程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土力条件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初步设计资料。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评审,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修改。
第八条:设计文件应明确工程质量要求、材料要求、施工技术要求等内容,确保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第三章施工阶段管理规定第九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原材料和设备。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保障施工工艺和质量。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和工艺进行严格把关,制定施工方案管理规定。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标准进行安全施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第四章监督阶段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监督单位应对堤防工程施工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施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第十四条:监督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十五条:监督单位应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第五章运行和维护阶段管理规定第十六条:堤防工程运行后,管理单位应制定运行维护计划,加强对堤防工程的运行和日常维护。
第十七条:管理单位应对堤防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缮和整改。
第六章处罚规定第十八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管理规定进行处罚和处理。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是指在堤防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堤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关于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一、堤防工程的类型和设计要求1. 堤防工程可分为防洪堤、河道堤、港口堤、海堤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堤防都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2. 在设计堤防工程时,需要考虑到水文地质条件、河道水流情况、洪水水位、洪峰流量等因素,进行充分的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观测,确保设计的堤防能够经受住各种可能的水文地质灾害。
3. 堤防工程的设计要求还包括抗洪设防标准、堤坡防护、堤防段落划分、溢流堤、泄洪堤、分洪建筑物等方面的要求。
二、设计和施工管理1. 堤防工程设计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设计机构进行,并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2. 堤防工程的施工管理应由专业的施工管理机构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 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土石方的控制和监测,及时处理土石方施工中的变形和沉降等问题。
4.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排水,并保证工地排水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堤防维护和巡查1. 堤防工程建成后,应建立健全的维护管理机制,定期对堤防进行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置各类堤防病害。
2. 巡查内容包括堤防的完整性、坡度稳定性、渗流情况、裂缝变形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堤防的问题。
3. 维护工作包括堤防草皮的定期修剪、坡面防护层和护坡的养护等,以保持堤防的稳定和完好。
四、堤防灾害预警和紧急应对1. 针对堤防可能发生的灾害,建立科学的灾害预警机制,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 当灾害发生时,要及时启动紧急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堤防的抢险和修复工作,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堤防的完整性。
总之,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堤防的安全可靠性,在堤防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通过科学的设计、严格的施工管理、定期的维护和巡查以及预警和应急响应,可以有效地提高堤防的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条文说明
堤防工程是防洪 防潮工程的重要设施 在河流 湖泊的综合规划或防洪专业规划中 为实 现防洪总体目标 作为防洪体系中的水库 堤防 滞洪区 分洪道等工程措施承担不同的任务 堤防 工程设计须按照规划确定的任务和要求进行 城市堤防是城市的基础设施 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 部分 须按总体规划确定的任务和要求进行设计 同时 城市防洪工程又是河流 湖泊 海岸带综合 规划或防洪专业规划的组成部分 且是规划防洪的重点 因此 城市防洪工程应以上述两类规划作 为依据
堤防工程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部门和专业 主要涉及水利水电 城建 交通 铁道 地质等部门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和有关专业 因此 本条作了除满足本规范规定外 还要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堤防工程的级别及设计标准
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及级别
堤防工程是为了保护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而修建的 其自身并无特殊的防洪要求 因此 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主要由防护对象的防洪要求而定 现行国家标准 防洪标准 中 防护对象的 防洪标准见表 如果一个防护区范围较大 当各类防护对象可以分别防护时 按各防护对象的重 要程度 由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分别确定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 如果不能分别防护时 为了保证主 要防护对象的防洪安全 应按本规范规定选取各防护对象中标准较高的防洪标准 确定堤防工程的 防洪标准 堤防工程的级别根据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
运 输 设
江河港口
重要性 防洪标准 重现期 年
施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 171-96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利管理司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目次1 总则1.0.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为堤防工程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堤防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1.0.2本规范适用于l、2、3级新建、改扩建和堤防加固工程的管理设计。
4、5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堤防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总概算。
1.0.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正确处理重点堤段与一般堤段、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1.0.5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按照程工等级标准、运行管理需要进行,应包括以下设计内容:(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工程观测;(4)交通设施;〔5)通信设施;(6)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7)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1.0.6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
1.0.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的原则。
并在管理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
1.0.8 本规范应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仍须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2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0.1堤防工程应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0.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一般应确定以下内容:(1)按照工程隶属关系,确定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
(2)确定管理机构建制和级别。
(3)确定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能机构。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堤防工程是保护沿海、沿江沿河地区免受水患侵袭的重要工程。
为了确保堤防工程的安全可靠,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设计。
本文将介绍堤防工程管理和设计的一些规范。
1.堤防工程管理规范(1)组织管理:堤防工程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堤防的日常巡查、维护和管理工作。
堤防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3)养护工作:堤防养护工作包括草皮养护、泄洪口、溢洪道的保养等,需要定期进行。
养护工作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堤防的完好性。
(4)灾害应急措施:堤防应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在发生洪涝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组织应对,减少灾害损失。
(5)技术档案管理:堤防的建设和维护过程要有完整的技术档案。
包括施工图纸、材料清单、工程报告等。
这些档案有助于对堤防的维护和改进。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1)选择合理的堤防类型:根据地形、河道水流情况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堤防类型。
主要包括土石坝、重力坝、割滩堤、悬臂石塘等。
(2)确定合理的高度和宽度:堤防的高度和宽度要能够承载河流的水压和沉积物负荷。
要根据河道水位、洪峰流量等数据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高度和宽度。
(3)排水系统设计:堤防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包括防渗排水、渗滤带、放水口等。
防止因渗漏引起的堤体破坏和冲刷。
(4)抗冲刷措施:冲刷是堤防容易发生的问题之一、设计时要考虑采取一些措施,如设置护岸、加固坝基等,增强堤体的抗冲刷能力。
(5)植被保护:堤防上的植被能够起到保护堤体、吸收水分的作用。
设计时要考虑植被的选择和养护。
堤防工程的管理和设计规范是确保堤防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基础。
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设计,能够有效预防堤防工程的安全隐患,保护沿岸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工作,确保堤防的长期稳定运行。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一)铺土碾压填筑施工要按照试验确定的铺土厚度分层填筑,施工作业段长度划分要便于施工或检测报验,一般按每一个或两个单元长度划分为施工作业段;筑堤施工遇到地面不平时,首先要对低洼处分层填筑找平后在全段平行铺土填筑。
土堤填筑采用后推法施工,当自卸汽车卸料后,由推土机向前进占平料,每层铺土厚度为40cm,铺料至堤边时,应超出施工详图设计边线外30cm,如在填筑过程中,土料含水量超过设计要求,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措施进行调整至工程师认为合格为止。
碾压方向平行游道轴线,采用进退错距法,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游道轴线方向不小于50cm,垂直游道轴线方向不小于30cm,碾压边搭压宽度为10cm,碾压机械时速2Km/H。
机械压不到的部位,拟采用蛙式夯夯实,填筑厚度15-20cm,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层夯实,夯迹搭压宽度不小于1/3 夯径。
在新旧结合的坡面上,先清除旧堤坡面的各种杂物,并配合填筑的上升速度,将旧堤坡面挖成宽50cm、高30cm阶梯形,各台阶应与压实后的土坯厚度相同,相邻工段应尽量平衡上土。
两工段接头处要逐层交错压实,不能留有界沟,应控制好结合面土料的含水量。
在土堤坡结合面填筑,应随填筑上升进行削坡,直到每层质量合格后才能继续铺新土进行压实。
(二)合理选择运土机械土方运距在450m 范围内,铲运机是最好的施工运输机械,铲运机上土优点是铺土均匀、平整,铺厚度容易控制,可以边铺土边碾压,铺土后辅以推土机整平碾压,很容易达到设计压实度。
土方运距在500m 以上时,用自卸车运土比较经济合理。
自卸车运土速度快,但铺土厚度不易控制,施工时要有现场管理人员指挥倒土,规矩每车运土数量,计算倒土间距,避免超厚或超薄,辅以160 型推土机推平碾压,施工效率较高。
(三)修坡修坡是堤防施工中的最后一步,修坡的质量好坏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坝顶高程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堤防达到应有的防洪能力。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171 96)
1 总则1.0.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为堤防工程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堤防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1.0.2本规范适用于l、2、3级新建、改扩建和堤防加固工程的管理设计。
4、5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堤防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总概算。
1.0.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正确处理重点堤段与一般堤段、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1.0.5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按照程工等级标准、运行管理需要进行,应包括以下设计内容:(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工程观测;(4)交通设施;〔5)通信设施;(6)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7)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1.0.6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
1.0.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的原则。
并在管理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
1.0.8 本规范应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仍须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2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0.1堤防工程应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0.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一般应确定以下内容:(1)按照工程隶属关系,确定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
(2)确定管理机构建制和级别。
(3)确定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能机构。
(4)确定管理人员编制人数。
2.0.3 跨县(市)级行政区划管辖的1、2、3级堤防工程,根据工程管理需要,一般可设置地(市)、县、乡三级管理机构,即1级、2级、3级管理机构。
县(市)及以下行政区划管辖的1、2、3级堤防工程,工程规模较小,一般只设两级或一级管理机构。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171-96)
1 总则1.0.1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为堤防工程正常运用、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创造条件,促进堤防工程管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1.0.2本规范适用于l、2、3级新建、改扩建和堤防加固工程的管理设计。
4、5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与堤防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进行。
工程管理的基本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总概算。
1.0.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正确处理重点堤段与一般堤段、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1.0.5堤防工程管理设计,按照程工等级标准、运行管理需要进行,应包括以下设计内容:(1)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3)工程观测;(4)交通设施;〔5)通信设施;(6) 生物工程和其他维护管理设施;(7)管理单位生产、生活区建设;(8)工程年运行管理费测算。
1.0.6改建、扩建堤防工程的管理设计,应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在原有基础上补充、完善。
1.0.7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管理方便的原则。
并在管理实践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理论、新技术。
1.0.8 本规范应与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配套使用,凡本规范未作规定的,仍须参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2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2.0.1堤防工程应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行政区划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0.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应按照有关规定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一般应确定以下内容:(1)按照工程隶属关系,确定工作任务和管理职能。
(2)确定管理机构建制和级别。
(3)确定各级管理单位的职能机构。
(4)确定管理人员编制人数。
2.0.3 跨县(市)级行政区划管辖的1、2、3级堤防工程,根据工程管理需要,一般可设置地(市)、县、乡三级管理机构,即1级、2级、3级管理机构。
县(市)及以下行政区划管辖的1、2、3级堤防工程,工程规模较小,一般只设两级或一级管理机构。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PPT课件
抗震:堤防一般不做。 建筑物要做。
2 术语
迎水侧:前戗 备水侧:后戗
• 2.0.1 戗台
• 为保障堤防工程安全,对堤身较高的堤段,在堤 坡适当部位设置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2 术语
黄河上:中水治导线
常见的河堤、湖堤、城市堤防一般 是不允许越浪的。海堤有的越浪。
设置安全加高值△的原因:
• ①水文分析中观测资料系列的有限性
• ②河道冲淤变化
• ③主流位置改变
水位 变化
• ④堤顶磨损和风雨侵蚀
• 注意:
• 安全加高值不含施工预留的沉降加高。
• 设计确定的堤顶高程不同于工程施工完成时的高程。
3.2 安全加高值及稳定安全系数
• 3.2.2 防止渗透变形的允许水力比降应以土的临界比降除以安全系 数确定,无粘性土的安全系数应为1.5~ 2.0,粘性土的安全系数不 应小于2.0。无试验资料时,对于渗流出口无滤层情况, 无粘性土的 允许坡降可按表3.2.2 选用, 有滤层情况可适当提高,特别重要的 堤段,其允许坡降应根据试验的临界坡降确定。 表3.2.2 无粘性土的允许坡降
算的内容。
l 总则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新建、加固、扩建、改建堤防工程的设计。
1.0.3 堤防工程设计应以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或防洪(潮)规划为依据。 城市堤防工程的设计还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堤防特点:高度小于15m。一般汛期挡水。 常用当地材料。 常经历各个时期建成。
l 总则
• 1.0.5 堤防工程设计除应满足稳定、应力、变形、渗流控 制等方面要求外,还应兼顾河道生态、周边环境及景观要 求。
02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级以上堤防工程 一般应设置以下基本观测项目 堤身沉降 位移 水位 潮位 堤身浸润线 表面观测 包括堤身堤基范围内的裂缝 洞穴 滑动 隆起及翻沙涌水等渗透变形现象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级以上堤防工程 根据工程安全和管理运行需要 应有选择地设置下列专门观测项目 近岸河床冲淤变化 水流形态及河势变化 附属建筑物垂直 水平位移 渗透压力 减压排渗工程的渗控效果 崩岸险工段土体崩坍情况 冰情 波浪 各专门观测项目 要统一进行规划 突出重点 并作好地质勘探 试验等前期基础工作 各观测项目的选点布置及布设方式 应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下游各延伸 在平面布置上不连续 独立建造的坝垛 石矶工程 其管理范围应从工程基脚轮廓线起沿周
边向外扩展 河势变化较剧烈的河段 根据工程安全需要 其护岸控导工程的管理范围应适当扩大
工程保护范围
在堤防工程背水侧紧邻护堤地边界线以外 应划定一定的区域 作为工程保护范围
堤防工程保护范围的横向宽度可参照表
规定的数值确定
号
根据 年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 修订计划 由水利管理司主持 以水利管理司 湖北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为主编单位制定的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经审查批准为行业标 准 并予以发布 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本 规范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实施过程中各单位应注意总结经验 如有问题请 函告水利管理司
河型变化较剧烈的河段应对水流的流态变化 主流走向 横向摆幅及岸滩冲淤变化情况进 行常年观测或汛期跟踪观测 监测河势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汛期受水流冲刷岸崩现象较剧烈的河段 应对崩岸段的崩塌体形态 规模 发展趋势及渗水 点出逸位置等进行跟踪监测
受冰冻影响较剧烈的河流 凌汛期应定期进行冰情观测 其观测项目有 结冰期 水流冰盖层厚度及冰压力 淌冰期 浮冰体整体移动尺度和数量 发生冰塞 冰坝河段的冰凌阻水情况和壅水高度 冰凌对河岸 堤身及附属建筑物的侵蚀破坏情况 受波浪影响较剧烈的堤防工程 应选择适当地点进行波浪观测 波浪观测项目 包括波向 波速 波高 波长 波浪周期及沿堤坡或建筑物表面的风浪爬高等 波浪观测站设置的位置 应选择在堤防或建筑物的迎风面水域较开阔 水深适宜 水下地形 较平坦的地点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水利技术标准《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主编单位: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签章)2017年10月20日第一部分:仅限内部使用(征求意见发文时不发放)二、技术要素及其协调性1、技术要素及其来源依据和主要变化情况,填写ZY-19-2013注:1、技术要素按第一次出现的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其类型包括:指标、参数、术语、符号代号、公式、图、表、方法。
2、来源依据按类型排序,其类型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行政文件、规划、领导讲话、相关标准、招标文件、著作、论文等;其中相关标准按水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一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同一标准按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
著作主要指行业内认可度高、影响力大、政府认可的工作指南、操作手册、教科书、百科全书、产品说明书,以及工程建设、生产实践、科研项目等。
论文包括杂志或会议论文。
3、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2、技术要素在本标准内部协调性的变化及理由,填写ZY-20-2013注:1、按技术要素类型排序。
类型包括:指标、参数、术语、符号代号、公式、图、表、方法等。
同一类型按条款号及附录号排列。
2、页面不敷,可另加页。
3、与相关标准协调性的变化及理由,填写ZY-21-2013一、主要内容注:按水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一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
注:1、按本标准的条款号及附录号排列;技术要素类型包括:指标、参数、术语、符号代号、公式、图、表、方法等。
2、相关标准按水利部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他部委主管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其他国家的标准、事实标准、联盟标准的类别顺序排列;同一类相关标准按标准编号排列;同一标准按条款号或附录号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