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谚语歇后语与措置的巧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谚语、歇后语与措置的巧用

妙用成语文题灿烂

“题好一半文”,新颖别致的文题,不仅利于文章内容的表达,更可赢得读者的青睐,拟题方法自然很多,但妙用成语却不失为一种便捷易于引人注目的好方法。

一、借“鸡”生“蛋”,打造佳篇

成语大多为人所耳熟能详,比照成语的意义,加以延伸拓展,即可以出妙章佳篇。是为借鸡生蛋。例如:《为何“海底捞针”》扣住“捞针不是目的,制造轰动效应,让媒体关注才是真。”这一意义行文,关注社会,讽刺现实。

《负荆请罪贵在真诚》:负荆只是形式,请罪才是目的,贵在真诚,实心实意,不蒙混过关,意在走过场。

二、逆“风”行“船”,反其义而行

反向思维,打破传统意识,必然会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过街老鼠莫喊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怎么会不喊打?一个反常的社会,一个让人惊异的颠倒黑白的现实,幽默辛辣的笔触直刺邪恶。

《太公钓鱼不愿者也上钩》:“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自觉自愿,决不强迫,既然心里不愿,为何还要上钩,如果不是为评职称,怎会一边骂者,一边交钱去评论文,发文章呢?

《多磨非好事》:常言道:“好事多磨”,多磨未必是好事,办一件事何必要走那么多部门、费那么多周折呢?

三、褒贬互易,自现色彩

褒贬互易,感情色彩自然发生变化,《就要高人一等》: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若是技不如人,高人一等,就难免为社会所淘汰,为时代所抛弃。化贬为褒,赞扬之意蕴涵于内。《己见要固执》《孤芳岂可不自赏》皆可从正面入手行文。

《计议何必从长》:一些为政者,鼠目寸光,不作长远打算,只顾眼前利益,计议从不从长。从长计议本为褒义,一加转换,便显出贬抑的色彩。

四、一字生辉,照亮全篇

着眼于某一字,由此生发开去,可以作出一篇奇文妙语。《胆大“包”天》:某一新闻即以此为题,“包”乃承包之意,原来一个人率先承包了民航一条空中航线,打破了传统观念中人们的固有思维,胆子够大的。以此为题,精警醒目,引人注意。《不拘小“节”》贪官逢节必大收特收,连小小的节日也不放过,搞的民怨沸腾,终于落网。《拙妇难为有米之炊》,一篇谈写作的论文,论说写作技巧的不可轻视,即以拙妇为例加以论说。

五、形式一变,风味别有

形式的变化往往引起内容的变化,于此下手韵味别有。《得过?且过……》:无论到什么时代,总是有人过一天是一天,也许他们也思考过,反思过,但依然下不了决心,得过?且过……

《对,牛弹琴——由一场论辩说开去》:引出故事切入文章,不仅形式独特,内容也显自然。

六、位置移易,意义突变

仅仅是位置的变化吗?不!成语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设计定会异彩纷呈。《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工程承包、干部提拔、财产分割……太多的秘密,只有当局者心知肚明,恐怕局外人士是难以明白的。

《得道寡助失道多助》:黑白颠倒,是非难分,得道之人,无人相助;失道之人,众相解囊。奇哉?怪哉?妙哉!

成语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不否在此用一用心思,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智慧在方寸之间放射光华

——例说民间谚语的特点

谚语可以说是方寸之间的智慧,是高度提练的艺术精品,它把人生的哲理融汇在片言只语中,把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感悟借智言慧语表达出来。有的振聋发聩,令人警醒,有的言简意赅,促人沉思,有的精彩亮丽,趣味无穷,有的平实自然,朴实如话……大致来说,谚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哲理深蕴凝练概括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经验的浓缩,故往往饱蕴哲理,精警凝练。

如:“人敬有的,狗咬丑的。”揭示了世人的面目。“地是黄金板,人勤地不懒。”“一天省一把,三年买匹马。”告诫人们要勤俭生活。“三人同心,黄地变金。”提醒人们团结的重要。“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欲知海洋深,当去问渔夫。”“饭前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厨子多,煮坏汤。”……也各从一个方面浓缩出生活的精华。

二、借譬讽喻令人警醒

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各种各样的行为,谚语对此巧借形象的说理加以讽刺,特别是对社会现实的不平,更是无情的给予抨击。

如:“有钱三十做宰相,无钱八十做长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天大的官司,地大的银钱。”“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对社会的黑暗、官府的不平进行了揭示。

“宁交双脚跳,不交咪咪笑。”“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嘴似甜菜,心似辣椒。”……则是借助对比形象的说理。

三、题旨广泛,内容丰瞻

谚语的题旨非常广泛,内容丰富,举凡社会、生活、自然……应有尽有:“没有乡下泥腿子,饿死城市油嘴子。”“心里亮,敢跟阎王撞一撞。”“一句真理,胜过百句谎言。”“饭后走百步,不用上药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刺就没有玫瑰。”“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求人不如求己。”“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怕湿脚的人永远捉不到鱼。”“一副好的脸孔,就是一封介绍信。”“冻的是懒人,饿的是闲人。”“人多讲出理来,稻多舂出米来。”“家不和,防邻欺,邻不和,防外欺。”“脚正不怕鞋歪。”“人怕理,马怕鞭,蛇怕火烟。”“天上鲤鱼斑,明天不用翻。”“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一亩园,十亩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头伏萝卜,二伏菜。”“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立夏种棉花,有苗没疙瘩。”“只要动动手,肥源到处有。”“庄稼不让爹和娘,工夫到了长得强。”和天气、农事有关的谚语,更是层出不穷、丰富多彩……

四、语言生动,手法多变

谚语往往产生于生活,流布人口,几经人们改造,是集体的智慧,所以,谚语多生动之作,灵活

多变。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一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话怕三头对面,事怕究根揪蔓。”“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只有冻死的苍蝇,没有累死的蜜蜂。”读来形象,感觉韵味十足。

五、音韵和谐,句式整齐

谚语有许多音韵和谐,句式整齐之作,这便于流传,便于使用。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钱一条龙,无钱一条虫。”“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早起三光,晚起三慌。”“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做事好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六、通俗易懂,耐人寻味

谚语大多在口耳相传中,即要通俗又需好懂还要便于记忆。如:“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交人交心,浇花浇根。”“人家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老虎学咬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活到老,学到老,死在棺材学不了。”“不怕不知,就怕不学。”“有情吃水都甜,无情吃糖也淡。”“母鸡的理想,不过一把谷糠。”“不用今年竹,哪有明年笋。”“鸡再咒骂,鹰还是照样飞。”……

谚语是生活的智慧之花,揣摩玩味,可以让我们从中领悟诸多的哲理,使思想深刻,推敲斟酌,可以增强我们语言的修养,提高表达的技巧。作文时,妙加引用,可让文章亮丽无比,别有韵味。

谚语产生在生活中,活跃在口头上,升华在语言里。注意积累,你会从中得到无限的乐趣。

一语惊人,妙趣无限

——歇后语语言艺术简说

歇后语精粹、短小、机趣天成、蕴味无穷,为人喜闻乐见,是极受人们欢迎的一种语言形式,对其语言的艺术进行探讨,对提高我们语言的修养极有好处。

俚俗风趣,机智幽默。例如:

猪鼻子插葱——装象。王八吃称砣——铁了心。王八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狗赶鸭子——呱呱叫瞎子害眼——没治了土地爷放屁——神气小老鼠拉木掀——大头在后边头顶生疮,脚底流浓——坏透了。屎克螂爬在鞭稍上——光知腾云驾雾,不知死在眼前。

平中见奇朴实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