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2023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2023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同时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奠定了基础,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操作、观察活动中,自主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丰富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探索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说学情由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虽然在前面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面和棱的特征,学习了展开与折叠,但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

特别是对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于直观的立体图形,通过动手操作来观察发现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展开与折叠了解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的关系,谁来说说?生:长方体有6个面(前—后,左—右,上—下),对面相等。

师:我们还在图形世界中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课件出示长方形)认识吗?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板块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的长方体。

师:关于这个长方体,你能获取哪些信息?(引导学生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发现相对的面颜色相同)生:长7cm,宽5cm,高3cm。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个相同的长方体,你能像老师这样摆放,并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吗?生:学生标出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

2.找对应关系,标出数据。

师:我们学习了展开与折叠,谁能说一说将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展开后,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生:长方体展开图。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单元——每课
解读一课教材步骤:
⒈通读教材练一练以上部分的内容 确定知识点
⒉看每个知识点是怎样产生形成的。 ⒊这些知识点要学到什么程度(即
确定教学目标,先自己确定再和教 参比照)。
⒋教学中还要注意什么?(学生容易 忽视、出错误、难懂的地方,知识点 的延伸,核心概念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材中的留白。。。。。)。
过程性目标动词: 经历 体验 探索
运用
㈢课程内容中的10个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 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 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 和创新意识 。
二、解读教材
整体思路
大整体—— 小部分 ——中整体 致教师二 每课 单元、领域
大整体:阅读致教师(二)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材编 写的意图和特色”、“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 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 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㈡数学课程目标中的行为动词
结果性目标动词: 了解 理解 掌握
⒌做教材的“练一练”,思考:每题 针对哪个知识点?还可以做哪些延伸?
⒍阅读教参上的说明,查缺补漏。
二 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及其特点的认识 产生形成过程及目标: 实物——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认识
各部分名称(了解)——探索长、正方体 的特点(理解、掌握)——(了解)长方 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 以及长方体 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注意:
体积单位的读法不能读字母M3. 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分开教学。 操作体验。提前让学生做一个棱长是1厘米、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单元备课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点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等。

本单元主要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探索活动)。

在本册的第四单元还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容积。

二、教学目的要求: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求它们表面积的方法。

3、通过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使学生受到“实践第一”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四、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表面积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立体的空间观念。

五、教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教材中的附页1和附页2.六、课时安排:1、长方体的认识……………………………………………1课时2、展开与折叠……………………………………………… 2课时3、长方体的表面积………………………………………… 1课时4、露在外面的面…………………………………………… 1课时整理与复习……………………………………………… 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13到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一、说教材1、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P25—27的《长方体的表面积》2、地位及意义: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基本特征以及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应非常广泛,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为日后深入的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其他只是提供必备的条件3、学生:目前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直观形象到逻辑思维的过度阶段,学习的动机主要是直接动机为主,认知水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逻辑滚动的,并且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会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才能有效的进行合理的教学。

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魅力。

5、重点、难点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以及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6、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二、说教学法本节课为了充分地解释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具体具有获取知识的恩年管理,设计的教学法如下:1、教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个概念是学生刚接触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表面积,在脑海中形成表象,从而获得知识。

教师主要以谈话法、引导探究法和观察发现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利于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根据《》中所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是、合作交流”是本节课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样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获得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教案 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4教案 北师大版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教材8-19页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2.初步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含义: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计算方法:
1.S表=S上+S下+S前+S后+S左+S右
2.S表=2S上+2S前+2S右
3.S表=(S上+S前+S右)×2
4.S表=C底·H+2S上
教学反思:
1.通过实际生活引入,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2.提供合作交流学习的空间,培养合作意识;
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思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一)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一)说课教学复习课件
5厘米
5
7
3
3
7
3
3
5
做上面的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先估一估,再精确计算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 左、右两面的面积和 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面积和
5×3×2=30平方厘米 7×3×2=42平方厘米 7×5×2=70平方厘米 30+42+73=142平方厘米
还有别的方法吗? (5×3+7×3+7×5)×2=142平方厘米
习育目标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能利用所学的长方体知识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
习读
“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中 记载了竹子造纸的具体流程,如下图,这种方法造出的宣 纸广受人们的喜爱。宣纸质地柔韧,经久耐用,被称为“ 千年寿纸”。
2
10
图27--3
习说
请跟小伙伴们分享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或者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习练
相传孔明灯是有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发明的。 淘气用铁丝做了一个长和宽都是15厘米,高是 30厘米的孔明灯框架,再把它的其他五个面糊 上纸,(如图,底面不糊纸),至少需要多少 平方厘米的纸?
•习练
从一 个长10厘米、宽6厘米、高7厘米的长方体 木块上挖去一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剩下部分 的表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的饮料盒(如 图),它的长、宽、高分别是6.5 厘米、3.8厘米、10.5厘米。如果 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 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 是多少?
(10.5×6.5+10.5×3.8)×2=217.6平方厘米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是217.6平方厘米。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章内容包括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和相关几何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计算表面积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对于表面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2.难点:理解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案例教学法。

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交流,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

2.准备表面积计算的练习题。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长方体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大家能想到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意思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思考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实际意义。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演示,介绍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如计算物体的表面积等。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但主要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完成后,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决。

例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物体的表面积,或者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12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图形的认识。

长方体作为最基本的立体图形之一,它的认识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操作、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从生活中的实物引入,让学生感受长方体的存在,再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感知长方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实物有直观的认识,但是将这种认识上升到数学层面的抽象理解还需要引导。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对长方形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在认识长方体时,容易受到生活中的实物影响,把生活中的经验等同于数学知识,因此,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区分生活原型和数学模型。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能够正确识别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长方体与平面图形的联系和区别,建立空间观念。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

2. 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长方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9篇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9篇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方体的表面积》说课稿1大家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效果预测过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切身感受数学的价值。

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表面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比较抽象。

虽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遵照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操作感知,提高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生活经验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让学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刚深入学习空间立体图形,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我把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宽各是多少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五、教法、学法:为了使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理解与发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观察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2023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共三篇)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1、说教材《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教材的编写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并能根据特点解决一些加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的等几何图形得基本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由平面图形拓展到立体图形,既是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又是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是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二、说学情现代教育理论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教学之始,掌握学生的情况尤为重要,我接着说一下学情。

一方面: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

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学习关于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长方体的认识,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

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学习,应该能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达到方法的多样化。

但是对于方法的交流、借鉴、反思及优化上需要教师的引导,所以,要重视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活动有实效,真正让学生在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面有所发展。

三、说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之上,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和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主要运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教材解析

最新北师大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单元教材解析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及说明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这一单元为例,进行简单的单元整体框架梳理,并结合一节课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诊断、单元思考及课例分享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1.教材逻辑结构(横纵对比)纵向对比北师大的各册教材,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本形状特征,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后续第四单元《长方体(二)》将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也是形成体积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其它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类直柱体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图形(圆柱、圆锥)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具体目录、课时及要求如下:《长方体(一)》这个单元由4部分主要内容,分6个课时完成教学。

在教学中,设计了搭一搭、剪一剪、涂一涂等多种探索活动,来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空间推理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帮助孩子们积累研究立体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横向对比北师大版、苏教版、浙教版、人教版,4大版本教材的知识体系都差不多,其中苏教版、人教版、浙教版的对这块内容的知识编排尤为相似我们。

选择了北师版和人教版为例进行了对比。

北师大版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安排在同个课时,而其它教版则拆分成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其次北师大专列了一课时进行学习“露在外面的面”,苏教版增学了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另外也只有北师大版教材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知识推后单元进行教学,其它教版则紧跟其后进行教学,更加关注知识间的连续性,而北版教材则经常将一些大单元内容切分成小单元,冷却一下后再进行后续学习,避免学习疲劳,降低学习难度。

二、学情分析: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进行了学情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课型: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再现经验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们的特点。

(大屏幕出示课件)指名回答。

二、引入新课,提出问题师:我有一位朋友,他这周末要过生日,我需要给他准备一份礼物。

但是为了好看,我想把这份礼物包装一下,于是我做了一个长为7cm,宽为5cm,高为3cm 长方体的包装盒,请同学们看图。

师: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帮忙,想一想,做一个这样的包装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呢?(课件出示问题串1)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时,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从生活实际引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还数学的原始本来面目,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提炼出问题,根据题目设问,既能达到以问促学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既提出了研究问题,又使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三、进行新课,解决问题1.认识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可以先把纸盒展开,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把各个面的面积加起来,就可以求出这个纸板的面积。

师:也就是说,如果求做这个长方体要用多少纸板,实际上是要计算长方体的什么?生:长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和。

师:那么如何求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呢?生:可以把这个长方体给展开。

师:你的办法很不错!那么现在老师就把这个长方体沿着棱剪开,得到了一个展开图,你能在这个展开图中找出,这些长方形分别对应长方体的哪个面吗?生答。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课时主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课型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应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思考长方体包装盒需要多少纸板”探索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类比、迁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在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长方体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科书呈现了学生在手工课上制作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示意图,引出所要解决问题的问题情境,设计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提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第二个问题是讨论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第三个问题是讨论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之间的关系。

对于生活中常常出现的包装盒,包礼物等情境,学生容易理解,最少的包装纸大小即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面积的和。

但在长方体展开图中涉及具体数据,部分前一课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易出错,而且在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如:鱼缸表面积等)。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探索(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我会画包装盒的展开图(记得标上数据哦!)2、展开这个包装盒我知道了,要求至少用多少纸板, 也就是求( ),也就是长方体的( )。

3、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想一想,填一填。

我还有别的方法:( ) 前、后两面的面积和左、右两面的面积和上、下两面的面积和 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活动11、创设“包装盒”情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數學教案設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解决有关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找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长和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引导学生回忆立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

然后出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特征,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1. 引入长方体表面积概念教师讲解:“长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一个长方形,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 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求法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呢?”鼓励学生尝试用画图、剪切等方式进行探究。

3. 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公式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介绍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字母代表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长方体表面积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巩固。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长方体是三维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三维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宽、高的概念,学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空间观念的建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箱子、书本、桌子等,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特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六个面等。

3.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特征,板书关键词,如长、宽、高、六个面等。

4.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让学生通过操作卡片,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5.实践应用: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反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案

【导语】本节教学内容是学⽣在前⾯已经认识了长⽅体和正⽅体的⾯、棱和顶点特征,以及展开与折叠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结合具体的长⽅体和正⽅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体和正⽅体表⾯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体和正⽅体的表⾯积。

2、能够认识长⽅体和正⽅体,具有初步的⽴体空间想象能⼒。

3、使学⽣感受到长⽅体和正⽅体的表⾯积与⽣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体和正⽅体的表⾯积。

教学⽅法: 师⽣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体纸盒 教学过程: ⼀、复习导⼊ 教师让学⽣拿出长⽅体的盒⼦并沿着棱剪开,把长⽅体展开成6个⾯并观察这6个⾯有什么特点? 学⽣举⼿回答问题。

(长⽅体的表⾯积由6个⾯来组成,每组相对的⾯的⾯积相等……) ⼆、讲授新课 教师出⽰例题,⼀个知道长、宽、⾼的长⽅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的表⾯积? 学⽣利⽤⼿中的长⽅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体的表⾯积。

学⽣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如何求长⽅体的表⾯积。

学⽣回答:(分别求出每个⾯的⾯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体的表⾯积。

) 教师让学⽣把长⽅体的纸盒展开,看⼀看长、宽、⾼有什么关系? 组成长⽅体表⾯积的6个⾯,等于(长×宽+长×⾼+⾼×宽)×2=长⽅体的表⾯积 教师让学⽣⾃⼰求出长7厘⽶、宽5厘⽶、⾼3厘⽶的长⽅体的表⾯积是多少? 学⽣列式:(7×5+7×3+5×3)×2 教师让学⽣思考正⽅体的表⾯积如何求? 学⽣同桌之间进⾏交流,教师提问学⽣。

(正⽅体的表⾯积=边长×边长×6) 三、课堂⼩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回答) 板书设计: 长⽅体的表⾯积 长⽅体的表⾯积=(长×宽+长×⾼+⾼×宽)×2 正⽅体的表⾯积=边长×边长×6篇⼆ 教学⽬标: 1、通过动⼿操作,理解长⽅体的表⾯积的意义,由此建⽴表⾯积的概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第4课时 长方体的表面积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  (一)第4课时  长方体的表面积
答:这个房间至少需要45平方米的墙纸。
【教材P17 T6】
6. 如图,包装一个长方体纸盒,选择下面哪种尺寸的包
装纸比较合适?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单位:cm)


29×8
2
30×18
8
分析:包装纸的大小需要满
2 10 2 足长大于等于24cm,宽大于
10
等于12cm这个条件。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5

3左 5
前上 后 3
右 5
3
3
7
7
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包装盒的表面积? 想一想,填一填。
前、后两面的 面积和
左、右两面的 面积和
上、下两面的 面积和
7×3×2 = 42(cm2) 5×3×2 = 30(cm2) 7×5×2 = 70(cm2)
长方体表面积 42+30+70=142(cm2)
想一想,长方体表面积的 计算方法是什么?
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2+宽×高×2+长×高×2 =(长×宽+宽×高+长×高)×2
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说一说。
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先 计算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练一练
【教材P17 T1】
1. 在下面的长方体展开图上,先把相对的面涂上相同
的颜色,再标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单位:cm)
需要多大面积的玻璃?
5个面
35×35×5=6125(cm2) 答:至少需要6125平方厘米的玻璃。
【教材P17 T5】
5. 淘气的房间长3.5m、宽3m、高3m。除去门窗4.5m2, 房间的墙壁和房顶都贴上墙纸,这个房间至少需要 多大面积的墙纸? 5个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表面积》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的。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理解,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本节内容设计了一道例题六道练习题。

例题编写意图
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例题呈现了一个长方体及其展开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方体及其展开图各部分的对应关系,为学生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与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提供了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教材例题加强了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拿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再展开,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让学生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展开后每个面与展开前这个面的位置联系起来,更清楚地看出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容易分辨出长方体的长、宽或高在每个面中充当的是长方形的长或者宽,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

增强了学生兴趣及探究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确定不同的面的面积怎样算,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教材中没有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自己计算。

在例(1)的基础上,例(2)启发学生自己根据正方体的特征,想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而,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熟练地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算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

在这以后,概括出表面积的含义---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进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长方体的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从而总结出更简捷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计算三对面的面积再相加。

这样设计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及理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不需要算出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的情况。

例如,制作没有盖的鱼缸、木箱或铁桶,粉刷房间的墙壁等,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该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

教材通过教科书第19页的“练一练”加以说明,并且在练习中也适当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

教材在练习中采取分步走的办法,逐步使学生掌握。

第1题,先练习求一个指定长方体的表面积;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第2、3、4、5题则分别涉及到了变相的理解,求解表面积,如包装盒、布罩、鱼缸、贴壁纸等包括了无盖、无底、某些面积需除去的长方体表面积计算。

而,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思考并发现这一变化,并将其完整的解决。

这样充分运用数形结合,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长方体表面积是变化的,要活学活用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这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