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word版有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1. 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2. 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 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 D.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3.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A.皇帝地位高而大权独揽 B.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4.A.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B.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C.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5. 傅衣凌指出,唐代宰相的地域分布,关内道占29.1%,河北道21.8%,河南道20.4%,河东道14.5%,江南道占6%,均高于陇右道、山南道、淮南道、剑南道和岭南道。
这反映出A.唐代文化重心已转至南方 B.江南道的小农经济发展迅速C.唐代政治重心仍然在北方 D.江南道的军事战略地位突出6. 针对“道”,韩愈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2019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江苏卷·前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题,每题3 分,合计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最契合标题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运营手艺业获得财富和方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 13块犁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典礼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准则松动B.世袭准则崩溃C.抑商方针弱化D.礼乐准则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背叛,小者不轨于法。
”呈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施察举准则B.独尊儒家学说C.实施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高贵,而他“收支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泣诉。
两人的阅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准则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掠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平4.宋时,平和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贩子交易,稍稍茂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首要来历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约束C.政府活跃扶持市镇经济展开D.宋代市镇经济现已恰当兴旺5.有学者以为,“传统上人们对赤贫抱有品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置疑赤贫是短视和懒散的作用” 。
这种现象呈现的首要原因是A.新式资产阶层寻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产品经济展开导致社会价值观改动C.贫富分解和品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维成为其时社会干流思维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靖(北宋教育家胡安靖)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头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挤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美观,脚背高起一大段。
怎么脚带竟知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江苏省2019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商朝时曾发生“九世之乱”,这场动乱持续长达百年,导致商朝一度中衰。
这场动乱归根结底是因为王位传承归属,没有建立像样的制度。
为了避免出现此类事情,周代创立了宗法制。
这说明宗法制A.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B.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权力的继承C.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D.有利于防止国家的分裂2.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代内阁的历史叙述。
据此可以推断,明代内阁A.掌握最高行政权力B.权力因皇权需要而浮动C.阁臣政治地位低下D.无法影响朝廷政局发展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4.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仅占1/4。
据此可知,北宋中期A.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B.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C.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D.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5.雅典法律规定: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富有的外乡人。
这反映了雅典A.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差距大B.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国情C.严格限制公民权利的扩散D.重视保证公民血缘关系纯正6.法国《1875年宪法》的一条补充条款:“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当时孙中山将让位于袁世凯的情况,将政体确定为责任内阁制。
这两项规定A.因人设法,特殊条件下的特别产物B.釜底抽薪,终结了本国的君主制度C.有的放矢,剥夺了权贵的政治权利D.高瞻远瞩,确立了两国的共和制度7.“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
2019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1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其实质是政治上地缘关系取代血缘关系,成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标志,故C 项正确,B项排除。
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
D 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 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 《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 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反映了刘贺尊崇儒学礼仪教化,并非“行昏乱”,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并非唯一价值,排除。
B项,题干中刘贺墓出土文物并非补充印证《汉书》记载,排除。
C项,题干说明《汉书》记载并非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 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 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 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 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决策的丞相较多,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C项排除。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届江苏省高三历史一模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
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日益见长。
杂家《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
这种思想局面主要折射出A.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 B.儒家独尊地位萌芽C.政治统一趋势日益明显 D.传统文化体系确立2记载出处“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汉书·杨恽传》“因释耕于陇上,而妻子耘于前。
” 《后汉书·逸民传》“立春东耕,为土牛象人,男女各二人。
” (东汉)王充《论衡》C.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已形成D.男耕女织生产形式确立3.武则天时的官员张衡在街上买食蒸饼,被视为行为不轨,受到御史弹劾。
安史之乱后,“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买蒸胡饼之处,热气腾上,使人买之,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且谓同列曰:美不可言,美不可言。
”,这事一时成为佳话。
两者的区别,反映了A.坊市界限被彻底打破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朝廷商业政策的变化 D.战乱加剧了吏治败坏4.元代的行省设置犬牙相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
该设置A.打破了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了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5.有学者认为:“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
”该学者旨在强调文人画的特点是A.描绘山水,讲究布局B.注重诗意,画中有诗C.诗书画印,素养齐全D.表现个性,蕴含精神6.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上海取代了广州的贸易中心地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D.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不断加深7.“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燹,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
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历史2019.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
这说明()A.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B. 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C. 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D. 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2. 《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
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
这说明荀子的主张()A. 丰富了民本的内涵B. 发展了孝道的思想C. 强调了仁爱的意义D. 突出了德治的主张3. 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
这样的体制实质上()A.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 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C. 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D. 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4. 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A. 造纸术的发明B.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 指南针的应用D. 活字印刷术的问世5. 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
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A.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B. 商业市镇空前繁荣C. 农业生产逐渐衰落D. 小农经济受到冲击6. 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礼治的核心是确立血缘与等级之间的同一秩序,由这种同一的秩序来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秩序。
该秩序表明西周A.形成了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B.宗法制已成为政治制度的核心C.始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D.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2.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把大禹作为取法的对象,主张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徒“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这反映了墨家A.与儒家政治主张完全相反B.具有实践精神和救世情怀C.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D.汇集了诸子百家的精华3.汉高祖刘邦曾下诏,令兵解甲归田,赐以田宅,允许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还乡,恢复其田宅爵位。
汉高祖这一措施有利于A.增加自耕农所占的比重B.提高民众的政治地位C.促进商业的恢复与发展D.削弱豪强地主的势力4.贞观五年,李世民颁旨佛道设教,本为行善事,难道可以使僧尼、道士等妄自尊崇、坐受父母之拜?这样做是损害风俗、悖乱礼经,应立即禁断。
”由此可知李世民主张A.禁断佛道B.崇儒尊孔C.政教合一D.乾纲独断5.北宋政府颁布商税则例,进一步将商税的征收程序化和制度化,改变了唐末五代对商税的横征暴敛。
宋代商税征收的制度化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政府开始着重调整商业税收的政策C.小农经济发展缓慢D.国家从法律上对民营商业的承认和保护6.李木洲认为,古代中国人才选拔经历了“推举-推举并考察-规范化考试”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A.具体表现就是从察举制到科举制的演变B.彻底完成了贵族政治叫官僚政治的过渡C.实现了道德学问和实践能力的完美统一D.体现了制度设计对于公平和效率的追求7.下图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
【推荐】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Word文档,精心制作,可任意编辑2019届高三历史试卷(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
及到周地,看到周人相互谦让,非常惭愧。
姬昌断虞、芮之讼,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
诸侯纷纷拥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姬昌成功缘于他的礼信公正B. 西周礼乐制在当时影响深远C. 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D. 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主因【答案】A【解析】【详解】“虞国、芮国发生纠纷,请姬昌仲裁。
周人相互谦让,诸侯纷纷拥戴姬昌”说明姬昌的礼信公正影响大,故A项正确;周武王建立西周,周公作周礼,此时西周及礼乐制还没有建立,故B项错误;“姬昌已受到天命观念的影响”与题干主旨不符合,故C项错误;诸侯拥戴是姬昌称王的次因,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下表为东汉邓禹家族和据《景君碑》记载部分官吏概况表,据此可知A. 社会危机日益严重B. 朋党集团势力膨胀C. 门第成为选官标准D. 专制皇权受到威胁【答案】B【解析】【详解】东汉的社会危机包括土地问题、宦官专权等政治经济问题,题中未体现此问题,故A项错误;东汉功臣邓禹家族封侯和将军者不可胜数,以及《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可知东汉时已形成家族集团、官吏集团等利益集团,故B项正确。
《景君碑》记载的门生故史不能体现“门第成为选官标准”,故C项错误;专制皇权主要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此表未体现,故D项错误。
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2018.9★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性和异性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2019年高考江苏历史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话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苏教版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世界各地的垂直农业各具特色。
新加坡的“天空绿蔬”工厂(图1),占地较小,各种蔬菜垂直排设在A字型框架上“轮转生长”,让人们实现城市菜园的梦想。
英国北约克郡的垂直农场(图2),采用水耕栽培和LED 照明系统,可全年为本地市场提供新鲜蔬菜。
据此完成1~3题。
24.《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
这反映出当时冶铁业A.对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B.成为有一定实力的独立生产部门C.是社会下层百姓致富的主要途径D.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稳定25.表2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
这表明当时A.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B.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C.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D.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26.《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营田》记载,绍兴六年樊宾提举江淮营田公事,置司建康府,“官给牛、种,抚存流亡,岁中收本谷三十万斛有奇,除客户当给六分,官收十余万斛”。
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________ 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3.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4. 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① ② ③ ④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 新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文化大革命”的推动③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④科技工作者的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8.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英、法)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历史试卷】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A. 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B. 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 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D. 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第一次大变革”指的是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故C项正确;A项,传位贤能为禅让制,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体现了商周之变,排除。
B项弄反了,应为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错误。
D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为人治,并非法治,故排除。
2.《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行昏乱,恐危社稷”而遭废黜,直至被贬为海昏侯。
但近年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
根据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可知A. 出土的文物是唯一可靠的B. 考古发现可弥补文献不足C. 《汉书》的记载更为可信D. 考古发现和文献有所差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围棋及孔子像反映了刘贺尊崇儒学礼仪教化,并非“行昏乱”,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出土文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并非唯一价值,排除。
B项,题干中刘贺墓出土文物并非补充印证《汉书》记载,排除。
C 项,题干说明《汉书》记载并非完全符合史实,排除。
3.唐太宗贞观三年,“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A. 削弱了门下省审议权B. 有利于决策的合理性C. 一定程度上削弱皇权D. 加强了尚书省执行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说明参与决策的丞相较多,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C项排除。
A项,题干未体现对门下审议权的削弱,排除。
D项题干与尚书省执行权无关,排除。
苏州市高三历史一模(答案)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1. A2. A3. D4. B5. D6. A7. C8. A9. C10. B11. B12. D13. C14. B15. D16. A17. C18. D19. C20. B二、非选择题21. (1) 制度:分封制。
(1分)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2分)(2) 措施:(全面)推行那县制。
(1分)进步性: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分)(3) 原则:消除地方军事割据的自然条件。
(1分)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分)地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分)(4) 认识:任何管理制度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的地方管理制度应该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任答一点,2分)22. (1) 变化特点:吸取西学之长,补充科举;改革考试科目,讲求实学。
(2分)原因:激发科举制的活力。
(2分)(2) 主要意图:维护经学(或圣教、儒学)权威。
(1分)客观效果:算学等实用学科受学生欢迎,推动教育近代化。
(2分)(3) 表现:维新变法,冲击“中体”;辛亥革命,抛弃“中体”;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体”。
(6分)23. (1) 相同点: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来分配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权力。
(1分)根本原因:美国实力空前膨胀。
(1分)(2) 主要特征:美元为中心;美元和黄金挂钩;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汇率。
(3分)(3)24. (1) 实质: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
(1分)影响:国家垄断经济,危害百姓。
(2分)措施:市易法(均输法)。
(1分)(2) 原因:收息以钱;政府强推;用人不当;自然灾害。
(4分)(3) 认识:关注民生;善于用人;完善制度。
(任答两点2分)25. (1) 目的: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印度经济自主:实现印度自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2019.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
”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
”两者都强调()A. 人臣要效忠君主B. 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C. 君主要以礼待臣D. 人臣对君主要绝对服从2.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该赋中咏颂的古代农具是()3. 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这反映出宋代()A. 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 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 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 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4. 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
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 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 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5. 清代俞森《荒政丛书》卷五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A. 重农抑商已有所改变B. 农业是财政经济的主要来源C. 已显露近代化的曙光D.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交织6. 民国成立之前,没有离婚的概念,只有男子可以休妻,甚至到20世纪上半期,很多妇女参加革命是因为家庭原因。
如《红色娘子军》里的女战士不完全是被南霸天逼出来的,她们出走往往是受不了丈夫、公婆的压迫。
材料反映的史实表明()A. 封建礼教的影响深远B. 辛亥革命使女性摆脱对家庭的依附C. 影视剧固化大众认知D.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7. 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
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
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
”材料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A. 鸦片战争爆发后B. 甲午战争失败后C. 八国联军侵华后D. 武昌起义爆发后8. “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而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
”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B. 辛亥革命的促进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 国民政府的推动9. 下表是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统计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由此可知()——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A. 农业税已逐渐成为当时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 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二五”时期农业税比例上升C. 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征收情况呈总体下降趋势D. 到1965年,我国整个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10.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
”与“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相关的是()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11.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这一要求()A. 表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党内共识B. 突破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观念C.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2.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公式表述是: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75%)+资本增长(25%)。
美国1984年以后,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增长+教育增长)。
在此背景下我国()A. 提出了“双百”方针B. 颁布了《义务教育法》C. 恢复了高考制度D. 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13. 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
”文中的“他”()A. 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 揭示了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C. 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D. 开辟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道路14.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载: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平民的政治改革,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民主政体的社会基础得到加强,以平民为主、包括部分贵族在内的人民主权已成定局。
材料中的“政治改革”是指()A. 梭伦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B. 克里斯提尼用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C. 克里斯提尼设立五百人议事会D. 伯里克利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15. “他们(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
”该启蒙思想家提出了()A. 天赋人权说B. 分权制衡说C. 人非工具说D. 社会契约论16.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
”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A.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C.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D. 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17. 明清时期,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
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这表明()A. 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 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C. 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18. “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
”以下措施中最有可能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是()A. 制定《紧急银行法》B. 颁布《农业调整法》C. 推行《全国工业复兴法》D. 实行“以工代赈”19. 它“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
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国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
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
”符合此特征的是()20. 有人评价19世纪某画家的画作,认为它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
有人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它完整!”也有人说这位画家“在意的不是局部细节的真实和完善,而是变动不拘的光色和由此产生的氛围”。
下列美术作品的风格与评价相吻合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
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
21. (13分)古代中国不断创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这种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门户洞开和人为实行形格势禁的政策,在汉地诸行省表现最为突出,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
——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请回答:(1) 材料一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3分)(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皇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材料一所述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划分行省区域的主要原则及其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的历史地位。
(4分)(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
(2分)22. (13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战前,尽管西学传入中国已近半个世纪,官办新式学堂也有30多年历史,但在人才培养与选拔方面,西学仍然只是作为科举的补充。
道光至光绪四朝,清朝官员试图以变常科开特科、纳洋学于科目、设经济特科、废八股改试策论等形式,讲求实学,吸取西学之长,广开取士纳贤之途,重新激发科举制的活力,可是始终不得要领。
材料二1905年,科举制废除之后,“不废经学”的责任更多地落在学堂的经学课程上。
张之洞规划学制的经学课程时,曾经自信地表示:“若按此章程办理,则学堂中决无一荒经之人,不惟圣教不至废坠。
”但是,从学制执行的效果显然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
算学、格致、地理、体操等实用学科受到学生的喜欢,经学却普遍成为最无聊、最不受欢迎的课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下)材料三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
……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科举考试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4分)(2) 根据材料二,指出张之洞规划经学课程的主要意图和客观效果。
(3分)(3) 根据材料三,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举例说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冲击“中体西用”宗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