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合集下载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其中,溶质是指能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在溶液中,浓度和溶解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含量的重要参数。

一、浓度的定义和计算浓度是衡量溶液中溶质含量的相对多少的指标。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不同的浓度单位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1.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g/L) = 溶质的质量(mg) /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将10g的盐溶解在100mL的水中,则质量浓度为10g/0.1L=100g/L。

2.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体积浓度(mL/L) = 溶质的体积(mL) /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将50mL的酒精溶解在200mL的水中,则体积浓度为50mL/0.2L=250mL/L。

3.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 溶质的摩尔数(mol) / 溶液的体积(L)例如,如果将0.5mol的NaCl溶解在2L的水中,则摩尔浓度为0.5mol/2L=0.25mol/L。

二、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有关。

1.溶质的性质溶质的性质决定了其溶解度的大小。

一般来说,极性物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而非极性物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2.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相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可能会不同。

例如,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

3.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这取决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浓度和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数学关系。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溶液是指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混合物。

溶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数量,而浓度则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量。

溶度和浓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浓度可以通过溶度来计算,而溶度则受到浓度的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溶质、溶剂与溶液的概念在化学中,溶质是指能够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当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时,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溶液。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混合而成的,其中溶质的存在量较小,而溶剂则存在较多。

二、溶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溶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最多可以溶解的溶质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受到溶剂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化学实验中,常用溶液饱和度来表示溶质溶解的程度。

溶液饱和度是指溶液中溶质溶解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溶质浓度。

计算溶液的饱和度可以使用溶解度曲线或溶解度公式。

溶解度曲线是由实验测定得到的一种图形表示,描述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趋势。

溶解度公式则是根据实验数据建立的数学表达式,用于计算溶质在特定温度下的溶度。

三、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量。

它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体积或摩尔数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或摩尔数之间的比值来表示。

常用的浓度单位有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体积分数和溶度等。

质量百分比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单位为mol/L。

体积分数是指溶质在溶液中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溶度是溶质的摩尔数与溶剂的摩尔数之比,通常以M表示。

四、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一方面,溶液的浓度可以影响溶质的溶解度。

当溶液的浓度增加时,溶液中溶质的相对量增多,从而提高了溶质的溶解度。

但是,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再增加浓度也无法使更多的溶质溶解。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解析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解析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解析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液的浓度指的是单位体积内所含溶质的量,通常以摩尔浓度表示。

而溶解度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本文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或摩尔量。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摩尔/升、克/升、百分比等。

浓度的计算方式根据所需浓度单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摩尔浓度为例,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mol/L) = 溶质的摩尔数 (mol) / 溶液的体积 (L)其中,溶质的摩尔数可以通过溶质的质量 (g) 除以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来计算。

通过控制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我们可以调节溶液的浓度。

浓度越高,表示单位体积内溶质的量越多。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通常以溶质在饱和溶液中的物质的摩尔浓度或质量浓度来表示。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会受到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在相同温度下,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达到其溶解度时,会形成饱和溶液。

如果继续向这个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溶质将无法再溶解,会沉淀出来。

3.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增加溶液的浓度可以提高溶质的溶解度,即溶质可以溶解更多的量。

这是因为提高溶液的浓度会增加溶质和溶剂之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机会。

当溶液浓度较低时,溶质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远,相互作用较弱。

而当溶液浓度增加时,溶质分子之间的距离变短,相互作用增强,有利于溶质溶解。

同时,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也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溶液的温度升高会使溶解度增加,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分子的动力学能量,有利于克服溶质分子间的相互引力。

而对于气体溶液来说,压力升高会使溶质溶解度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并不是唯一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不同溶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不同溶剂对同一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尽相同。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第八章水溶液§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一、溶液的浓度广义的浓度定义是溶液中的溶质相对于溶液或溶质的相对量。

它是一个强度量,不随溶液的取量而变。

在历史上由于不同的时间需要形成了名目众多的浓度表示法。

近年来,趋向于仅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浓度,即以mol(溶质)/L(溶液)为单位,称为“物质的量浓度”,并简称为“浓度”,可认为是浓度的狭义定义。

然而,在目前的实践工作中,我们仍不能避免不同浓度表示法之间的相互换算。

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法有:(1)“物质的量浓度”每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L,符号c,如c(H+),但是,若所论的浓度是溶液中各种化学平衡所达到动态平衡时的浓度,即“平衡浓度”,则用[ ]表示,如[H+]。

还应提到的是,物质的量浓度涉及溶液的体积,而溶液的体积是温度的函数,因此,温度改变将引起物质的量浓度数值上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用质量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单位mol/kg。

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的互相换算必须得知溶液的浓度,对于稀溶液,要求不严格时,可以近似地用物质的量浓度代替质量摩尔浓度。

(2)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对于溶液的质量的分数,符号w。

(3)摩尔分数:溶质B “物质的量”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总“物质的量”之比。

即n(B)/n(总),符号用x(B)或X B。

显然,溶液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之和等于1——ΣX(B)=1。

二、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时,被溶解的溶质的量称为该溶质的溶解度。

常指100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物质量的最大克数。

温度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

压力则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讨论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大必须标明温度。

绝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个别也有减小的。

如:Ca(OH)2有时,溶液中固体溶质的量会超过它的溶解度,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一般是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冷却形成的。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和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了解和控制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以便在实验和应用中有效地使用溶液。

一、溶液的浓度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表示的。

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的比值,如g/mL或g/L。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浓度 (C) = 溶质质量 (m) / 溶剂体积 (V)例如,如果向100 mL水中溶解2 g盐,那么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g / 100 mL = 20 g/L。

2. 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用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表示的。

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体积单位,如mL/mL或L/L。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浓度 (C) = 溶质体积 (V1) / 溶液体积 (V)例如,如果向500 mL水中加入10 mL盐溶液,那么盐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 mL / 500 mL = 0.02 mL/mL。

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用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表示的。

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为摩尔/L。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C) = 溶质的摩尔数 (n) / 溶液体积 (V)例如,如果向1 L水中溶解0.5 mol盐,那么盐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5 mol/L。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可以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解度与溶质种类、溶剂性质、温度等因素有关,通常用符号"S"表示,单位为质量单位与体积单位的比值,如g/mL或g/L。

不同溶质的溶解度也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即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时的溶液浓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可以提供有关溶质的溶解特性和溶剂溶解能力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并不完全相同。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一、浓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浓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存在量,常用的浓度单位包括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等。

1. 质量浓度(C)质量浓度是指溶质在单位体积的溶剂中的质量,通常用公式C = m/V来表示,其中m为溶质的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质量浓度常用单位有克/升、毫克/毫升等。

举例来说,如果有50g的NaCl溶解在200mL的水中,那么溶液的质量浓度可以计算为C = 50g/0.2L = 250g/L。

2. 体积浓度(C)体积浓度是指溶质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的体积,通常用公式C =V_solute/V_solution来表示,其中V_solute为溶质的体积,V_solution 为溶液的体积。

举例来说,如果有100mL的酒精溶解在200mL的水中,那么溶液的体积浓度可以计算为C = 100mL/200mL = 0.5(或50%)。

3. 摩尔浓度(C)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物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通常用公式C =n/V来表示,其中n为溶质的物质量(单位为摩尔),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

举例来说,如果有0.5mol的NaCl溶解在1L的水中,那么溶液的摩尔浓度可以计算为C = 0.5mol/1L = 0.5mol/L。

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1.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质分子是否能够在溶剂中溶解。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高;反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弱,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低。

2.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因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异。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质是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量与溶液总体积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

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1. 浓度的计算方法浓度可以用不同的计量单位来表示,常见的包括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

1.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常用单位是克/升(g/L)。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浓度 = 溶质的质量 (g) / 溶液的体积 (L)1.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常用单位是摩尔/升(mol/L)。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 / 溶液的体积 (L)1.3 体积浓度体积浓度是指溶质在一定体积溶剂中的溶解度,常用单位是升/升(L/L)或者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浓度 = 溶质的体积 (L) / 溶液的体积 (L)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下面是几个主要影响溶解度的因素:2.1 温度通常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2 压力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当压力增加时,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会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溶质溶解进溶剂中的机会。

2.3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性质会影响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例如溶剂的极性、介电常数等。

对于极性溶质,极性溶剂通常会有更好的溶解度。

3.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这个曲线上可以看到在不同温度下溶质数的变化趋势。

3.1 饱和溶解度饱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情况。

当溶质继续溶解时,就会达到饱和状态。

3.2 过饱和溶解度过饱和溶解度是指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超过了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一种均匀混合物。

在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及其溶解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质在单位体积的溶剂中的含量;而溶解度则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一、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表示,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浓度表示方法。

1. 质量浓度(C)质量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C = m/V其中,C表示质量浓度,m表示溶质的质量,V表示溶液的体积。

单位通常为g/L。

2. 摩尔浓度(M)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M = n/V其中,M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单位通常为mol/L。

3. 体积浓度(V%)体积浓度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总体积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V% = V_solute/V_solution × 100%其中,V%表示体积浓度,V_solute表示溶质的体积,V_solution表示溶液的总体积。

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可以达到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温度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溶解气体的溶解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溶解气体的情况下。

当压力升高时,气体溶解度也会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压力增加可以促使气体与溶剂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增加了溶解度。

3. 溶质种类和溶剂性质不同的溶质和溶剂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力,这会影响它们的溶解度。

例如,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通常较高,而非极性溶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通常较高。

4. 浓度在一些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可能会受到已经溶解在溶剂中的溶质的浓度的影响。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物理化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化学反应、溶解过程和溶液的性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通常用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来表示。

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g/L)= 溶质的质量(g)/ 溶剂的体积(L)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100g盐溶解在1L水中,那么质量浓度即为100g/L。

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mol)/ 溶剂的体积(L)假设我们有1mol的葡萄糖溶解在1L水中,那么摩尔浓度即为1mol/L。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时,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常用来描述溶质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受到温度的影响,通常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溶解度通常由饱和溶解度来表示,即在某一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情况。

三、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1. 影响因素溶解度主要受到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而浓度则主要受溶质的添加量和溶剂的体积影响。

2. 溶解度与浓度关系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中的浓度小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能够继续溶解。

当溶液中的浓度等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达到饱和,不再能够继续溶解。

换言之,溶质的溶解度是指在饱和状态下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而溶液的浓度则可以低于或等于溶质的溶解度。

综上所述,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可以通过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来表示。

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动态平衡时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通常用饱和溶解度来描述。

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关系,当浓度小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能够继续溶解,当浓度等于溶质的溶解度时,溶质达到饱和。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溶解物质的最大溶解度,浓度则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或浓度的大小。

对于溶解度和浓度的关系,我们需要先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计量单位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大能溶解的溶质的量,通常用质量浓度(溶解物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或物质浓度(溶解物质的物质量与溶剂的物质量之比)来表示。

溶解度的计量单位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克/升、摩尔/升、摩尔/千克等。

二、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或浓度的大小,它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浓度的增加,溶质分子或离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促进了溶质的溶解。

三、溶解度对浓度的影响与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反,溶解度对浓度的影响较为复杂。

一般情况下,对于固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溶解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到一定浓度时会达到饱和,溶解度不再增加。

这是因为达到饱和时,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达到动态平衡,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

对于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溶解度则随着溶液的压强的增加而增加,符合亨利定律。

亨利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溶质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压强成正比关系。

四、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为温度的升高能够提供给溶剂更多的能量,从而促进溶质分子或离子的运动,增加其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温度曲线来进行描述。

溶解度-温度曲线通常包括饱和溶解度曲线和非饱和溶解度曲线。

饱和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最大溶解物质的浓度随着溶剂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非饱和溶解度曲线则是指在低温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浓度随温度变化而增加的曲线。

五、应用举例溶解度与浓度的关系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常见的晶体状加热制水饺为例,当我们将冷冻饺子放入滚水中煮熟时,随着水温的升高,饺子中的盐分会逐渐溶解进入水中,从而使得水的浓度增加。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中两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它们直接影响着溶液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浓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1. 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数量,通常用溶质的质量、摩尔数或体积来表示。

常见的浓度单位包括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和体积百分比等。

1.1 质量百分比质量百分比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整个溶液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百分比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 × 100%1.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1.3 体积百分比体积百分比是指溶质体积与整个溶液体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百分比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 × 100%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数量,通常以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可溶解量来表示。

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2.1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2.1.1 温度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溶质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能够克服溶质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更多的溶质分子能够进入溶液中。

2.1.2 压力只有对液体和固体溶质来说,压力对溶解度才有显著影响。

液体和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通常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2.1.3 溶剂的性质溶质的溶解度还受溶剂的性质的影响。

例如,极性溶质通常更容易溶解在极性溶剂中,而非极性溶质更容易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

3. 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是互相影响的。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饱和溶解度上达到一定的平衡。

当溶液的浓度超过饱和溶解度时,溶质将会析出沉淀。

4. 应用:浓度与溶解度的相关实验浓度和溶解度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溶质在溶剂中的行为以及变化规律。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电导率,探究浓度对电解质的影响;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研究溶解度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等。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状态之一。

在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形成一个均匀的混合物。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中溶质的重要性质,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含量,常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来表示。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

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计算浓度的公式为:浓度 = 溶质的量 / 溶剂的量例如,如果有100g的溶液中含有20g的溶质,那么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

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溶液的性质和用途。

浓度较高的溶液通常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反应活性,因为溶质的相对含量较高。

而浓度较低的溶液则相对稀释,溶质的相对含量较低。

二、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可以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它是一个物质的固体与溶液之间的平衡状态。

溶解度与溶质的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1. 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有些物质在溶剂中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则不容易溶解。

这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等有关。

2. 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力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极性溶剂通常能够溶解极性物质,而非极性溶剂则更适合溶解非极性物质。

此外,溶剂的酸碱性质也会影响溶解度。

3. 温度的影响:温度对溶解度有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改变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中溶质的两个重要性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浓度的增加会促进溶质的溶解。

当溶液的浓度增加时,溶质的相对含量增加,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增强,从而促进了溶质的溶解。

这也是为什么浓度较高的溶液通常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反应活性的原因。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之间重要的关系。

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溶质的含量,而溶解度则表示在给定条件下溶质溶解于溶剂中的程度。

本文将重点探讨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对化学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一、溶液的浓度简介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含量,通常用质量浓度、体积浓度和摩尔浓度等进行量化。

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通常以克/升或毫克/毫升表示;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常以升/升或毫升/毫升表示;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占溶液体积的比例,以摩尔/升表示。

溶液的浓度对于化学实验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整溶质的浓度,我们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此外,在制药、环境工程和生化领域等领域中,对溶液浓度的精确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溶解度的定义与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用溶质在食盐溶液中的溶解度来进行说明。

溶解度取决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也不可忽略。

1. 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溶解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具有相似的相互作用力,溶质容易溶解,溶解度较高;相反,如果相互作用力差异较大,则溶质溶解度较低。

2. 温度的影响:通常来说,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溶剂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有利于突破溶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溶质更容易溶解。

3. 压力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较小。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如气体溶解于液体中),压力的增加可以促进气体的溶解,增加其溶解度。

三、浓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方面,溶解度可以受到溶液浓度的影响。

当溶质的浓度增加时,根据“物以类聚”的原则,其在溶液中的相对含量增加,溶解度也会相应增加。

另一方面,溶质的溶解度也影响着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浓度和溶解度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液浓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常用来描述溶液的浓缩程度。

溶解度则是指溶质在给定温度下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一、溶液浓度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示。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描述方法:1. 质量分数(w/w):表示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间的比值。

例如,10%的盐水溶液表示在100克溶液中含有10克盐。

2. 体积分数(v/v):表示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间的比值。

例如,20%的乙醇溶液表示在100毫升溶液中含有20毫升乙醇。

3. 摩尔浓度(mol/L):表示单位体积内的溶质的摩尔数量。

例如,1 mol/L的硫酸溶液表示在1升溶液中含有1摩尔的硫酸分子。

4. 密度:表示溶液中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获得,是间接描述溶液浓度的方法。

不同的浓度描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

选择适当的浓度描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表示溶液的浓度。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给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以及压力等因素有关。

在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分子动力学能量,有利于克服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力,促进溶质分子进入溶剂中。

一些物质的溶解度在低温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溶解现象,通常发生在具有特殊结构的溶质中。

逆溶解现象的原因是在低温下溶质分子的结构变化,导致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加,从而降低了溶解度。

溶解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压力、溶剂性质和共存物质等。

提高压力可以增加溶质进入溶剂的速度,从而增加溶解度。

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影响,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溶质有不同的溶解度。

有时候,溶液中存在其他物质(如共存物质)会影响溶质的溶解度。

三、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是描述溶液组成的两个不同概念,但是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溶液的浓度越高,溶质的溶解度也越高。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

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溶解度和溶液的浓度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溶解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形成平衡时的浓度。

溶液的浓度则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本文将详细探讨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计算方法。

一、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形成稳定溶液时的最大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溶解度的单位可以是克/升或摩尔/升,取决于溶质的性质。

溶解度通常用符号"S"表示,具体数值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 压力: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大。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当压力升高时,气体分子在液体中解聚,从而增加了溶解度。

3.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对溶解度也有影响。

当溶剂与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时,溶质更容易溶解在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三、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质的含量,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

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总质量) × 100%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总体积之比。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总体积) × 100%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四、计算方法计算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方法根据不同情况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1. 根据溶解度的数据表:可以根据已知的溶解度数据表找到特定温度下溶解度的数值。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在溶剂中均匀分布而形成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相对含量,而溶解度则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液浓度的单位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百分数浓度、摩尔浓度、质量浓度和体积浓度等。

百分数浓度是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或体积所占比例的百分比。

摩尔浓度则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

质量浓度是指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体积浓度则是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根据其溶解性质不同而异。

有些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较高,称为易溶于溶剂;而有些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较低,称为不易溶于溶剂。

溶解度与溶液浓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溶质的浓度可以提高溶质粒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了溶质溶解的速率。

同时,溶质浓度增加也可以提高溶液的总溶质量,从而增加了达到饱和溶解度的溶质量。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溶质的溶解度并不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种现象被称为过饱和。

过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溶质溶解至溶液中已达到饱和状态,再通过其他方法,如降低温度或加入其他物质,使溶质的溶解度超过饱和溶解度。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是通过控制溶液的条件来实现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的来说,溶液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同物质、不同条件下的溶液浓度和溶解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了解溶液浓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对于溶液的制备和使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和控制好溶质的溶解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而溶液的浓度则是描述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的指标。

浓度和溶解度是密切相关的,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溶液的浓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一、浓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之比。

当溶液的浓度增加时,溶质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也增加,从而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机会。

因此,溶液的浓度对溶解度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溶质的溶解度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并不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无限制地增加。

当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数量达到一定限度时,溶液已经饱和,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分子。

这时溶质的溶解度达到了最大值。

二、其他因素对溶解度的影响除了浓度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影响溶解度。

1.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的变化会改变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影响溶解度。

2. 压力:对于气体溶解于液体中的情况,压力的增加会增加气体分子与液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气体的溶解度。

3. 溶剂性质:不同的溶剂对溶质的溶解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有些溶质在水中溶解度较高,而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低,反之亦然。

4. 溶质性质:不同的溶质由于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溶解度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较强,容易溶解,而有些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溶解度较低。

综上所述,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浓度的增加会增加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机会,从而提高溶质的溶解度。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相互叠加,因此在实际情况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判断溶解度的变化。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性质的关键参数,对于理解溶液的行为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溶液的浓度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质在溶剂中的相对含量,是描述溶质在溶液中的分布状态的量化参数。

常用的表示溶液浓度的方式有质量浓度、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等。

1. 质量浓度质量浓度(C)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C = m/V其中,C为质量浓度(单位为g/L),m为溶质的质量(单位为g),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例如,若有100g的氯化钠溶解在1L的水中,它的质量浓度为100g/L。

2.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M)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量。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M = n/V其中,M为摩尔浓度(单位为mol/L),n为溶质的物质量(单位为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举个例子,如果有0.1mol的硫酸氢钠溶解在1L的水中,则其摩尔浓度为0.1mol/L。

3.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它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体积分数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二、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以及压力等。

通常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物质量与溶剂的质量或物质量之比来表示溶解度。

例如,硫酸钠的溶解度可以表示为:溶解度 =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或溶解度 = 溶质物质量 / 溶剂物质量三、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浓度和溶解度是溶液中溶质含量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描述。

浓度反映了溶质相对于溶液总体积的分布情况,而溶解度则是描述在特定条件下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浓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例如,对于某种溶质在特定溶剂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溶液的溶解度也可能会增加。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在溶液中,溶质通过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而被分散和溶解。

溶液中的溶质的浓度和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溶液浓度和溶解度之间的联系,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和说明。

一、溶液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溶液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的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常用的浓度单位包括摩尔浓度(mol/L)、质量浓度(g/L)、体积分数(%)等。

浓度越高,表示单位溶剂中所含溶质越多。

计算溶液浓度的公式为:溶液浓度= 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物质量)/ 溶剂的体积(或质量)例如,某溶液中含有10克NaCl溶质溶于100毫升水溶剂中,则溶液浓度为10克/0.1升,即100克/升。

二、溶解度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液中可以溶解的最大量的溶质。

它常常被用来描述一个溶质在给定温度下在溶剂中的溶解性。

溶解度受物质本身性质和溶剂条件的影响。

以下是影响溶解度的几个重要因素:1. 温度:通常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溶剂分子运动剧烈,增加了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了溶质分子的溶解。

2. 压力:对于固体和液体溶解度,压力的影响较小。

然而,对于气体溶解度,压力和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正比关系。

即随着压力的增加,气体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3. 溶剂类型: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溶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影响溶解度的重要因素。

例如,极性溶剂常常有较高的溶解度,因为它们能够与极性溶质分子建立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三、溶液浓度和溶解度的关系溶液浓度和溶解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溶液浓度增加会导致溶解度的增加。

1. 溶质浓度越高,能与溶剂分子相互作用的机会越多,因此溶质分子的溶解度也会增加。

2. 当溶质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由于饱和现象的发生,溶解度将不再随浓度的增加而继续增加,而是保持一个恒定的数值。

需要注意的是,溶解度是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条件相关的,因此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

溶液浓度与溶解度在化学领域中,溶液浓度与溶解度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概念。

溶液浓度指的是溶液中溶质的含量,而溶解度则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液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溶液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单位来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以下几种计算方法来求解溶液浓度。

1. 质量分数(Mass fraction)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2. 体积分数(Volume fraction)体积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3. 摩尔浓度(Molarity)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二、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平衡时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通常用单位质量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来表示,单位可为克/升等。

溶解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温度对溶解度有着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大;而对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则会减小。

2. 压力对气体溶解于液体的情况,压力的增加通常会提高溶解度,因为增加压力会使气体分子更容易溶解于溶剂中。

3. 溶剂性质溶剂的极性对溶解度有着重要影响。

极性溶剂通常会更好地溶解极性物质,而非极性溶剂则更适合溶解非极性物质。

4. 物质间相互作用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溶解度的关键因素。

若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具有相似的性质,如相似的极性或分子结构等,那么溶解度通常会较高。

三、溶液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溶液浓度和溶解度是密切相关的,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转化。

一般来说,当溶液浓度超过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时,会出现过饱和的现象,即剩余的溶质无法完全溶解而形成沉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 , 溶液的性质已不同 于原来的溶质和溶剂,这种性质上的变化可分为两类: 于原来的溶质和溶剂,这种性质上的变化可分为两类: 溶质本性不同所引起 第一类由溶质本性不同所引起。如酸碱性、 第一类由 溶质本性 不同所引起 。 如酸碱性 、 导电 颜色、味道等。 性、颜色、味道等。 第二类由溶质数量不同所引起。 蒸气压、 溶质数量不同所引起 第二类由 溶质数量 不同所引起 。 如 蒸气压 、 沸点 凝固点、渗透压等 、凝固点、渗透压等。 稀溶液的依数性(通性): 稀溶液的某些性质只与溶 稀溶液的依数性(通性): 稀溶液的某些性质只与溶 性质只与 质的粒子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质的粒子数目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这一类性质 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依数性。 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
二、 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沸点:液体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的温度 沸点:液体蒸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的温度Tb。 等于外界大气压力时的温度 凝固点:物质的液相蒸气压和固相蒸气压相等 液相蒸气压和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 凝固点:物质的液相蒸气压和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 度,即固相和液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Tf。
蔗糖溶液100℃时的饱和蒸 例:计算0.05mol/L蔗糖溶液 计算 蔗糖溶液 ℃ 气压? 气压? 解: nA nA p = pB × = pB × nB mB / M B 0.05mol = 101.325 Kpa × = 0.0913Kpa 1 1000 g / 18 g mol
∴ p = pB p = 101.325 Kpa 0.0913Kpa = 101.234 Kpa
因此,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 因此,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 非电解质稀溶液 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成正比,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成正比,与凝固点( ① 计算溶液的沸点(Tb)和凝固点(Tf)。 ② 测 MA ③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植物为什么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和耐寒性? 如:植物为什么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和耐寒性? 又如:冬天在汽车水箱里加少量甘油或乙二醇, 又如:冬天在汽车水箱里加少量甘油或乙二醇,防止水箱 里的水结冰。 里的水结冰。
左图:3条曲线: 左图: 条曲线: 条曲线 AB ( 水 的 蒸 气 压 曲 线 ) , AˊBˊ ( 溶 液 的蒸气压曲线), AˊA (冰的蒸气压曲 冰的蒸气压曲 线)
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由该图可以看出,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由该图可以看出 ,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 导致溶 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 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 定量关系: 定量关系
血红素溶于水中,配制成 例:20℃时,将1.00g血红素溶于水中 配制成 ℃ 血红素溶于水中 配制成100mL溶 溶 液,测得其渗透压为 测得其渗透压为0.366Kpa,求血红素的摩尔质量. ,求血红素的摩尔质量 测得其渗透压为 解:
n mART Π = cRT = RT = V MAV 1.00g ×8.314Kpa L mol K ×293K = 3 MA ×100mL×10 = 0.366Kpa ∴MA = 6.66×10 g mol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气体 气体的溶解度一般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气体 溶解的质量或物质的量表示。 溶解的质量或物质的量表示。 早在200年前的 年前的1801年,英国人亨利就揭示 早在 年前的 年 了这些事实中蕴涵着的规律, 亨利定律: 了这些事实中蕴涵着的规律,即亨利定律:气 体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呈正比。可表示为: 体的溶解度与气体的分压呈正比。可表示为: p=Kx(或p=K’c、p=K”m) ( 、 ) 式中的比例常数K称为亨利系数。 式中的比例常数 称为亨利系数。 称为亨利系数
8章 第8章
水溶液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8-2 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 8-3 电解质溶液 习题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一、溶液的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 质量摩尔浓度 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
二、溶解度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 一定量溶剂中形成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形成 饱和溶液时,被溶解的溶质的量 溶质的量称为该溶质的 饱和溶液时,被溶解的溶质的量称为该溶质的 溶解度。 溶解度。 温度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 溶质的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 温度对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有明显的影响。压 力则几乎没有影响。因此, 力则几乎没有影响。因此,讨论固体溶质的溶 解度大必须标明温度。 解度大必须标明温度。绝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个别也有减小的。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个别也有减小的。 过饱和溶液:溶液中固体溶质的量超过它的溶 过饱和溶液 溶液中固体溶质的量超过它的溶 解度,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 解度,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 一般是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冷却形成的。 一般是较高温度的饱和溶液冷却形成的。
T b = k b m
ΔT f = k f m
kb-摩尔沸点上升常数 ; kf -摩尔凝固点下降常数 kb 、 kf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单位:Kkgmol-1。 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单位: 溶剂的性质有关 (见p302表8-4,表8-6 ) 表 ,
沸点上升值: 沸点上升值:Tb = T b – T b* 凝固点下降值: 凝固点下降值:T f =T f * - T f
三、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π
半透膜
蔗糖溶液
纯水
产生渗透压示意图
渗透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 半透膜进入溶液使溶液变 渗透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使溶液变 稀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稀的现象称为渗透作用。 为了保持渗透平衡, 渗透压∏:为了保持渗透平衡,液柱所产生的静水 压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单位:Pa或kPa。 压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单位:Pa或kPa。
某氨基酸溶于50.0g水中,测得其 水中, 例:取0.749g某氨基酸溶于 某氨基酸溶于 水中 凝固点为-0.188℃,试求该氨基酸的摩尔质 凝固点为 ℃ 量. 解:
T f = K f m 0.749 g MA 1 0°C (0.188°C ) = 1.86 K Kg mol × 50.0 g ×10 3 1.86 K Kg mol 1 × 0.749 g ∴M A = = 148.2 g mol 1 0.188 K × 50.0 g ×10 3
当溶液很稀时, 当溶液很稀时,nB>nA ,nB + nA ≈ nB,
因此
nA nA = xA = n A + nB nB nA nA p = pB x A = pB = pB nB mB / M B
∴ p = pB M B m = K m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压下降,近似地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压下降,近似地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 溶质的种类无关。这是拉乌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拉乌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溶质的种类无关。这是拉乌尔定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1.纯溶剂的蒸气压 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温度下,某溶剂的饱和蒸气所产生的压力称 为该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为该温度下溶剂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蒸气压
pB*
蒸气压大 蒸气压大的物质称为 挥发性物质; 易挥发性物质 蒸气压小 蒸气压小的物质称为 挥发性物质。 难挥发性物质。
pB*
p

糖水
溶液的蒸气压与溶液的浓度有没有定量规律? 溶液的蒸气压与溶液的浓度有没有定量规律? 定量规律 1887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拉乌尔根据大量的实验 年 结果,总结出一个经验定律,这就是拉乌尔定律 拉乌尔定律。 结果,总结出一个经验定律,这就是拉乌尔定律。
3.拉乌尔(Raoult)定律 拉乌尔(Raoult)定律 (Raoult) 在一定温度下,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 在一定温度下 , 压 (p) 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pB*) 乘以溶剂 在溶液 ) 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 ( 乘以 溶剂在溶液 溶剂 中的摩尔分数(x 中的摩尔分数(xB)。即: p = pB * xB ∵ xA + xB = 1 ∴ p = pB*(1-xA) ( -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p为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 为 p = pB*-p - = pB*-pB*(1-xA) - ( - p = pB*xA 因此拉乌尔定律也可以这样说: 因此拉乌尔定律也可以这样说:
拉乌尔(Raoult)定律: 拉乌尔(Raoult)定律: (Raoult)定律 在一定温度下, 在一定温度下 ,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 气压下降值( 气压下降值 ( Δp) 与溶质的摩尔分数 (xA) 成正 ) 与溶质的摩尔分数(x 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即 : Δ p = p B* x A
2.溶液的蒸气压
pB*
p
纯水 < p * p A
糖水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p为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 为 p = pB*-p -
溶液的蒸气压降低的原因: 溶液的蒸气压降低的原因:
溶质是难挥发非电解质 溶质是 难挥发非电解质, 因此溶液的蒸气压实际 难挥发非电解质, 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上是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
渗透压π
半透膜
蔗糖溶液
纯水
渗透压 π
范特霍夫定律
半透膜
蔗糖溶液
纯水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物质的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 与溶液物质的 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量浓度c和温度T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即: Π = cRT (R=8.314kPaLK-1mol-1)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 存在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①存在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