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文言文代词与副词教学文稿

文言文代词与副词教学文稿
※吾与汝(你们)毕力平险
※殚其(指代乡邻们)地之出,竭其 (乡邻)庐之入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指五人), 且立石于其(他们的)墓之门,以旌其 (他们的)所为。
古汉语的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也可在 它们的后面加上“侪”“辈”“属”
“曹”“等” “族” “徒”字表示多数。 “吾辈、尔曹、尔等、吾属” 。
《五人》: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 变。 (少:稍微)
二、范围副词
1、表范围广:悉、咸、皆、尽、毕、 咸、举、具、胜、并、既
《桃花源记》: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咸” :“都”) 《口技》:众妙毕备。 ( 毕:全)
2、表范围有限:但、特、徒、第、 直、独、止、仅、啻、惟、唯
《木兰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吾属(我们)今为之虏矣
※尔曹(你们)身与名俱灭,不废江 河万古流
※若属皆且为所虏。
※士大夫之族 ※郯子之徒
(2)指示代词
古汉语的指示代词可分为表示远 指的代词、表示近指的代词、虚 指和无指代词三大类
1、表示远指的代词
表示远指的有: “彼”、“夫”、 “其”等。这些代词与现代汉语的 “那”、“那个”、“那些”、 “那样”相当。
文言第二人称代词中的“尔”、 “汝”具有感情色彩,它们是不拘 礼节,很随便的称呼,一般只用于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亲密者 之间的称呼,否则就表示对对方的 不尊重。
“子、足下、君、公、先生、大王、 陛下(对君王)”作第二人称时是 尊称,相当于“先生” “您”
第三人称代词是: “之” “彼” “其” “厥”
在古代汉语中没有与现代汉语的“他” 完全相同的第三人称代词。
之:公与之乘 彼:彼与彼年相若也 彼:彼可取而代之 其: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厥:思厥先祖父

文言文人称代词归纳

文言文人称代词归纳

文言文人称代词归纳第一人称代词1.吾1.原文例句: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2.注释:“吾” 在句中作主语,意思是“我”。

“吾日三省吾身” 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3.译文: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2.我1.原文例句:我非生而知之者。

(《论语・述而》)2.注释:“我” 作主语,意为“我”,表示自己。

“我非生而知之者” 意思是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

3.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

3.余1.原文例句:余幼时即嗜学。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注释:“余” 作主语,是“我” 的意思。

“余幼时即嗜学”是说我小时候就非常爱好学习。

3.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好学习。

4.予1.原文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注释:“予” 作主语,为“我” 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3.译文: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第二人称代词5.汝1.原文例句:汝亦知射乎?(欧阳修《卖油翁》)2.注释:“汝” 作主语,是“你” 的意思,用于称呼对方。

这句话是说你也懂得射箭吗?3.译文:你也知道射箭吗?6.尔1.原文例句:尔安敢轻吾射!(欧阳修《卖油翁》)2.注释:“尔” 作主语,意思是“你”,带有质问的语气。

这句话是说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3.译文: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箭本领!7.若1.原文例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司马迁《陈涉世家》)2.注释:“若” 作主语,为“你” 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你是被雇佣耕地的,哪来的富贵呢?3.译文:你是给人家当雇工的,哪里会富贵呢?8.乃1.原文例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2.注释:“乃” 作定语,意思是“你的”。

“乃翁” 即你的父亲。

这句话是说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收复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父亲。

3.译文:在家里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第三人称代词9.之1.原文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2.注释:“之” 作宾语,指代“其子”,是“他(孩子)” 的意思。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古代汉语教案 代词

代词代词代替名词、动、形或数量词的词古汉语的代词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除此之外,还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一类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种是辅助代词“者”和“所”。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又可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又叫自称、对称、他称。

1、第一人称,常见的有“吾”、“我”、“予”、“余”等。

(现代汉语,“我”、“咱”可作主、宾、定、状)古的代词,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全同。

“我”、“予”、“余”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的用法在上古只作主语,很少作宾语。

今者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晋,我吾亲也,岂信我哉?《左传》如果作宾语,也只限于用在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

我胜若,若不吾胜。

《庄子·齐物论》但到了汉代以后,“吾”作宾语的用法就比较常见,如: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

《史记》上古第一人称还有朕,台(yì),卬(áng)朕可作定,也可作主。

朕皇考曰伯庸。

《离骚》我的先父叫伯庸。

朕:在先秦时期用于一般人的自称,到秦始皇时便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台恐德弗类。

《尚书》我恐怕自己的品德不善。

朝夕纳诲,以辅(台)德。

《尚书》每天进善言,帮助提高我的品德。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诗经》别人过河了我还没,我要等我的朋友。

2、第二人称,对称。

(现代“你”,可作主定、宾、状)古常见:尔、汝(女)、若、乃、而。

尔、汝、若,可作主、宾、定。

尔无我诈(欺骗),我无尔虞(防备)《左传》(尔)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论》若毒(痛苦,以之为毒。

)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苦赋,则何如?《捕》五侯九伯,女实证之,以夹捕周室《左传》“而”“乃”常作定语,不能作宾语,一般也不作主语。

吾翁即若翁,如欲烹乃翁,幸分一杯羹。

《汉书|·项羽传》……而……欠幸……《史记》希望肉羹“而”有时也可作主语,“乃”也有,很少。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太传》乃能从我乎?《汉书》先秦时,还有一个第二人称代词“戎”戎虽小子,而式弘(天)大。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代词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代词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一)代词
本文档旨在归纳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知识点,重点关注代词的使用。

以下是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1. 代词的定义:代词是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名词而使用的词语,它可以替代名词在句子中起相同的作用。

2. 代词的分类: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几种类型。

3.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主要用于表示说话人、被说话人和谈话中的其他人。

例如:
- 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
-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
-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
4.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主要用于指示事物的位置或者具体的对象。

例如:
- 这、那、此、彼等
5.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主要用于提出问题,询问具体的人、物或事物。

例如:
- 谁、什么、哪、几等
6. 不定代词:不定代词主要用于表示概括、不确定或不特定的人或物。

例如:
- 一些、任何、其他、所有、无论等
7. 代词的使用注意事项:
- 代词的使用要根据上下文的需要进行准确选择,避免产生歧义。

- 在文言文中,代词的使用要符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和约定。

以上是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关于文言文代词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文言虚词专题优秀课件

文言虚词专题优秀课件

常见的连词:则、以、而、若、且。
01
并列、递进、选择、承接、转折、因果、目的、假设、修饰
04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
02
连词按其所表示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9种:
03
文言虚词简介
连词
副词 常见的副词:其、乃、且。 副词是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及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等的词。
⑴表承接,译为“于是、就”。
⑵表条件或范围限止,译为“才、这才、只、仅”等。
四、乃 ★★★★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表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居然”。
01
乃 ★★★★
02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作代词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 ④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
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3.作连词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⑴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或者” 。
⑵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作第二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们)的”。
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
七、若 ★★★☆(未考)
若 ★★★☆(未考)
作副词 关山度若飞。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若望仆不相师(好像是抱怨我没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报任安书》 用在动词前,表不肯定,译为:好像、似乎

常用文言代词

常用文言代词

常用文言代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炼、表达深刻,给人一种独特而庄重的感觉。

在文言文中,代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替代名词并引导整个篇章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文言代词以及其用法。

一、人称代词1. 吾:我吾欲言之者,乃众生也。

2. 余:我余所欲为者,则以仁义为基础。

3. 兄弟:我们兄弟同舟共济,方可克服困难。

4. 邦家:我们邦家之恩,念念不忘。

二、指示代词1. 是:这个是乃吾师之言也。

2. 此:这个此言甚是,可参详思虑。

3. 彼:那个彼乃圣贤之行也。

三、疑问代词1. 何人:谁何人敢当此重任?2. 何事:什么事何事如此重要,值得我们付出所有努力?3. 何故:为什么何故不思进取,却束手待毙?四、指代代词1. 其:他/它/她其人才高八斗,不可小视。

2. 其中:其中其技艺之高超,举世瞩目。

3. 若:如果若有变故,务必密切注意。

五、反身代词1. 己: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吾体:我的身体吾体尚且不适,焉能效力他人?六、指向代词1. 是故:因此是故,我们必须努力向前。

2. 非此:不是这个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

3. 云云:等等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宽容、理解,云云。

七、连接代词1. 而:而且学习不仅要刻苦,而且要坚持不懈。

2. 又:再加上山高水长,又有何妨?3. 乃:于是事情发展至此,乃不可逆转。

八、相对代词1. 非之:不是吾之过失均应自省,非之他人。

2. 之: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九、数量代词1. 众:许多众人皆醒,方能无往而不胜。

2. 无几:几乎没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无几。

十、疑问代词1. 客曰:请问客曰:“贵姓大名可否告诉在下?”2. 居乎:在哪里我前日曾见一人,不知其居乎何处。

以上是常用文言代词的介绍,这些代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熟悉它们的用法有助于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希望读者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代词,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代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代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代词用
法一览表
一、人称代词
1. 吾:表示自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2. 卿:表示对方的尊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3. 余:表示自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4. 子:表示自己或对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或“他/她/它”。

二、指示代词
1. 是:表示事物的存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那”。

2. 此:表示较近的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

3. 彼:表示较远的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

三、疑问代词
1. 谁:用于询问人的身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谁”。

2. 何/何人:用于询问事物的身份,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

3. 何以/何如:用于询问方式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如何”。

4. 哪/哪里/何处:用于询问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哪里”。

5. 何时/几时:用于询问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时候”。

四、反身代词
1. 己:表示自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己”。

2. 吾身:表示自己的身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己的身体”。

3. 余身:表示自己的身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己的身体”。

4. 子身:表示自己或对方的身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己的身体”或“对方的身体”。

五、指人代词
1. 者:表示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人”。

六、指物代词
1. 之:表示事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它/他/她”。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常见的文言代词用法一览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文言文中代词的用法总结

文言文中代词的用法总结

文言文中代词的用法总结一级标题:文言文中代词的用法总结二级标题1:代词的定义及基本作用在文言文中,代词是一类十分重要并且频繁出现的词语。

它们被用来替代名词、代表人或事物,以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名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流畅。

代词的作用不仅限于简化表达,还能够指示特定范围内的人或物,并起到独立成分的作用。

二级标题2:人称代词的运用在文言文中,人称代词主要用来指示和描述特定的人物。

常见的人称代词有“吾”、“尔”、“之”等。

其中,“吾”多指说话者自己,“尔”则表示对方或对方群体。

“之”可以用来指示前面提到过的人或事物,也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作用于某个对象。

二级标题3:指示代词在句子中的运用指示代词在文言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可以帮助读者明确地了解句子中所指向的具体对象或概念。

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彼”以及其变体形式。

“此”通常表示接近说话者的位置或范围,“彼”则表示较远离说话者的地方或范围。

二级标题4:疑问代词的运用技巧疑问代词在文言文中被用来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的疑惑。

这种代词有“谁”、“何”、“安”等形式。

“谁”用来询问人物身份和姓名,“何”可以广泛提问抽象概念和具体事物,“安”通常作为反问句的引导词,表达一种对现象状况感到奇怪的语气。

二级标题5:反身代词及其用法反身代词是文言文中表达自我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们与动作的承受者拥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并强调该动作对主体自身产生的影响。

常见反身代词有“自”,“己”,以及形成复合结构的“自家”,“本人”。

反身代词与名词、副词、量词等连用时,可以扩展其含义。

二级标题6:指示形容次幂性与入声性在代词使用上的影响在汉语中,形容次幂性和入声性对于字词发音和形态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在代词中,形容次幂性体现了代词的程度或状态,而入声性则决定了代词的发音。

在使用代词时要注意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两种限制条件。

总结:在文言文中,代词是一种重要的语法元素,通过替换名词、指示对象等作用,使句子更加简洁、流畅。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吾欲之南海,何如?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4、同予者何人?5、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6、臣不胜受恩感激。

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0、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1、君与仆有何亲?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人称: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1、甚矣,汝之不惠。

2、2、尔安敢轻吾射?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6、君与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君与俱来。

”7、吾知所以距子矣。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10、然足下卜之鬼乎?11、愿诸君勿复言。

12、卿太重,将非鬼也。

第三人称:之(他,他们);其(他的,它们的);彼,伊,焉。

1、愿陛下亲之信之。

2、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岂其学不如彼邪?人称复数:古文中用“辈,等、属,侪(chái)、族、徒、曹”等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

1、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失期,法皆斩。

2、徒属皆曰:“敬受命。

”3、尔曹身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指示代词:(代人,代物,代事,……)近指代词:是,此,斯,之,然,兹,焉……(这个,这里,这样……)1、余之游于是乎始。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今若断丝织也,则捐失成功。

4、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6、此皆幼时闲情也。

7、今臣使楚,不当从此们入。

8、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9、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中代词大全

文言文中代词大全

文言文中代词大全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清单,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代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言文代词:
1. 人称代词:
- 吾、予、余:表示第一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我”。

- 卿、尔、汝: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 彼、其、之:表示第三人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

2. 指示代词:
- 此、彼:表示近指和远指,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此”和“那/彼”。

- 是、非:表示对上文中提到的事物的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个/这些”和“那个/那些”。

3. 疑问代词:
- 谁、何、安: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谁”、“什么”和“哪个/哪些”。

4. 关系代词:
- 所:引导关系从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 其: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的”。

5. 不定代词:
- 若、或、某、凡:表示泛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某些”和“凡是”。

6. 反身代词:
- 己、自:表示动作的施事和受事是同一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己”。

7. 指定代词:
- 某、夫、则:表示特定的人或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某个/某些”。

请注意:
- 以上代词仅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更多的变体或特殊用法。

- 本文提供的翻译相对应,实际运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处理。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帮助到您,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辅助,请随时告知。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知识讲解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知识讲解

文言文中的指示代词知识讲解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但是此时的“其”仍然为定语。

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之”。

再连同后面的动词,就构成:“其”(主语+“之”)+谓语。

如“其负大舟”就相当于“水之负大舟”,“其入”就相当于“师之入”。

都相当于用连词“之”连接主谓语后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的名词性词组。

在单句中充当一个句成分(主语或宾语)。

此时“其”仍然是定语。

有时“其”出现在句首,容易被误解成主语。

这时对“其”的词性更要细心辨析。

如:“其是之谓乎?”“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这两句中的“其”都是语气副词。

上句表推测语气,下句表反问语气。

都不是代词,因此也就更不可能是主语。

“之”,表泛指,可作定语,也可以作宾语。

可以译为“这”。

“之二虫,又何知?”――“之”为定语。

“姜氏欲之,焉避害?”――“之”为宾语,意思是,姜氏想要这样。

“兹”,表泛指,多作宾语。

“念兹在兹。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但是“兹”在古书中出现的频率远不如其他代词多。

2、“此”、“是”、“斯”――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可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此天子气也。

”――“此”做主语。

“仁者固如此乎?”――“此”做宾语。

“是乃仁术也”――“是”做主语。

TAG:代词1、“之”、“兹”、“其”——特指或泛指代词“其”是特指代词,表示它所修饰的名词指代的人或事物是特定的或适当的。

一般可译为“那”。

由于例子常见,此处不赘举。

“其”在句中只能作定语。

代词“其”只能作定语。

“其”后面常跟着动词谓语,从形式上来看,此时的“其”很像是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文言文常见代词

文言文常见代词

文言文常见代词
文言文常见代词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文言文知识点总结ppt课件

(14)、其……乎 译为:难道……吗 例:其孰能讥之乎?(15)、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莫非……吧 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6)、无乃……乎 译为:恐怕……吧 例: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17)、孰若 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与其坐而待之,孰若起而拯之(18)、然则 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19)、有……者 译为:有个……人 例:岂有成名者?(20)、……之谓也,其……之谓也; 其……之谓乎 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啊 例:闻道百,以为莫几若者,我之谓也。(21)、孰与、与……孰…… 译为:和……比较,哪个…… 例:①吾孰与徐公美? ②吾与徐公孰美?
6、宾语前置
(1)、动词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例如:故人之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 例如:大王来何操。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 例如: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唯利是图 c、惟命是从
表因果:故、以、则
表假设:倘、设、如、使、若、则、而
表让步:虽、纵
表修饰与被修饰:而、以
(6)、连词
二、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
(一)、常见的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定义: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是判断句。
(2)、判断句的类型:
①……者……也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者…… 例如:柳敬亭者,扬州泰州人。③……,……也 例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④从语气中判断(无标志)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⑤为表判断 例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⑥有判断词(乃、及、则、皆、必、非)例如: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救命之秋也。⑦以“是”为标志 例如:臣是凡人,偏在远郡。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初中文言代词归纳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初中阶段中常见的文言文代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一、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于代替人的身份或称呼,常见的人称代词有:
- 吾:指代说话人自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我”。

- 君:用来称呼对方,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 儿:用来称呼他人,表示亲昵或尊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

二、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代替事物或人,常见的指示代词有:
- 是:指示靠近说话人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或“这个”。

- 故:指示较远离说话人的事物或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或“那个”。

三、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
- 谁:用于询问人的身份或姓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

- 何:用于询问事物的名称或性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四、反身代词
反身代词用于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是同一个人,常见的反身代词有:
- 自: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是同一个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
的“自己”。

五、连体代词
连体代词用于修饰名词,常见的连体代词有:
- 其:用于修饰前面出现的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她的”、“它的”等。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代词归纳,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学习
有所帮助。

文言文常见代词

文言文常见代词

文言文常见代词在文言文的世界里,代词就像是语言大厦中的重要构件,它们在句子中承担着指代各种人、事、物的关键角色。

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言文代词,对于读懂古人的文章、领略其思想内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聊聊“之”这个代词。

“之”的用法可谓多样。

它可以作动词,意思是“到……去”,比如“吾欲之南海”,这里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更多时候,“之”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的时候,比如“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之”代指学过的知识;代物的话,像“肉食者谋之”,“之”指的是这件事;而在“渔人甚异之”中,“之”则代指渔人所见到的景象。

接着是“其”。

“其”作代词时,既可以代人,也能代物、代事。

代人的时候,有“择其善者而从之”,这里的“其”指的是他们;代物的话,“恐前后受其敌”,“其”代指狼;代事则如“以彰其咎”,“其”表示他们的。

“彼”也是常见的代词之一。

“彼”通常用来指对方、他方。

例如“彼竭我盈,故克之”,“彼”指的就是对方。

“吾”和“我”都表示“我”的意思,但在使用上略有差异。

“吾”常用于书面语,较为正式;“我”则更为口语化。

像“吾日三省吾身”用的是“吾”,而“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用的就是“我”。

“尔”和“汝”都是“你”的意思。

“尔”有时带有轻视的意味,比如“尔安敢轻吾射”;“汝”则较为常用和正式,像“汝亦知射乎”。

“此”和“是”常用来指代近处的事物或眼前的情况。

“此皆良实”中的“此”,“是可忍,孰不可忍”中的“是”,都是这样的用法。

“夫”作为代词,常用于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比如“夫战,勇气也”。

“焉”有时也能作代词,常指代人、事、物。

例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代指这篇文章。

“何”可作疑问代词,表“什么”“为什么”“哪里”等。

像“何陋之有”的“何”就是“什么”的意思。

要真正熟练掌握这些文言文代词,不仅要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还需要多读多练。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言文经典作品,我们能更直观地感受这些代词的用法,从而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自如。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代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代词(18个)用法与举例

部编初中语文文言代词(18个)用法与举例部编初中语文文言代词用法与举例
本文将介绍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代词及其用法,并提供相应的举例。

文言代词是指在文言文中用来代替名词的一类词语,常常用于句子中引用、指示、强调等语境。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是用来代替人称的词语,可分为一、二、三三个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代词:吾、予、余、吾等
- 例如:吾等众人皆为此事忧虑不已。

-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卿等
- 例如:尔欲何为?
2.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是用来指示某个人、事物或概念的词语。

- 此、彼、斯等
- 例如:此山是我城市的标志。

- 是、此、待等
- 例如:是→这、此→这个、待→要、等→的人/事物
3.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是用来提问的词语,用于寻求特定信息或事物的识别。

- 何、谁、何不、何者等
- 例如:何不掉头回去?
- 哪、几、何等等
- 例如:哪国人?
4. 性别代词
性别代词是用来指代性别的词语。

- 夫、妇、妾等
- 例如:妾身认为应该开放妇女的就业权利。

5. 代词的变化
代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会有一定的变化。

- 如何、恐、尚等
- 例如: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 所、之、其、於等
- 例如:这是所学的知识。

以上为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言代词及其用法与举例。

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同学,熟悉这些代词的用法,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起到重要的作用。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代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代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文言文常见文言代词用
法一览表
一、代词的基本概念
代词是一种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可以简化语言表达。

在文言文中,代词的用法非常常见,以下是常见文言代词的用法一览表:
二、常见单数代词的用法
1. 之: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例如:“吾之书”(我的书)。

2. 其:可以表示指示、代替、等同、推问等多种意义。

例如:“君子其不畏也”(君子岂会畏惧呢)。

3. 彼:表示离说话人较远的、谈及的人或事物。

例如:“彼日”(那一天)。

4. 此:表示离说话人较近的、谈及的人或事物。

例如:“此山”(这座山)。

5. 是:用来强调。

例如:“是人君之辅臣”(这就是君王的辅臣)。

三、常见复数代词的用法
1. 者: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意思。

例如:“贤者”(智慧的人)。

2. 众:表示多数人或事物。

例如:“众人”(大家)。

3. 皆:表示全部或所有。

例如:“皆其美也”(都很美)。

4. 诸:表示多个或各种各样的意思。

例如:“诸侯”(各国的君主)。

5. 群:表示一群、一组人或事物。

例如:“群儿童”(一群孩子)。

四、其他常见代词的用法
1. 自:表示自身。

例如:“以斯为玉名,不自知也”(不知道自
己的名字是什么)。

2. 吾:表示“我”,比较口语化。

例如:“吾之好也”(我喜欢)。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代词用法一览表。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一、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4、同予者何人?5、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6、臣不胜受恩感激。

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0、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1、君与仆有何亲?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人称: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1、甚矣,汝之不惠。

2、尔安敢轻吾射?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6、君与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君与俱来。

”7、吾知所以距子矣。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10、然足下卜之鬼乎?11、愿诸君勿复言。

12、卿太重,将非鬼也。

第三人称:之(他,他们);其(他的,它们的);彼,伊,焉。

1、愿陛下亲之信之。

2、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岂其学不如彼邪?人称复数:古文中用“辈,等、属,侪(chái)、族、徒、曹”等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

1、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失期,法皆斩。

2、徒属皆曰:“敬受命。

”3、尔曹身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指示代词:(代人,代物,代事,……)近指代词:是,此,斯,之,然,兹,焉……(这个,这里,这样……)1、余之游于是乎始。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今若断丝织也,则捐失成功。

4、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6、此皆幼时闲情也。

7、今臣使楚,不当从此们入。

8、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9、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一、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我,余,予,吾,仆,妾,愚,臣,寡人,孤,己,自。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吾欲之南海,何如?
3、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4、同予者何人?
5、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6、臣不胜受恩感激。

7、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9、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0、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11、君与仆有何亲? 1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人称:汝,尔,乃,若,而,子,君,卿,公,足下。

1、甚矣,汝之不惠。

2、尔安敢轻吾射?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5、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6、君与家君期日中。

先主曰:“君与俱来。


7、吾知所以距子矣。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10、然足下卜之鬼乎?
11、愿诸君勿复言。

12、卿太重,将非鬼也。

第三人称:之(他,他们);其(他的,它们的);彼,伊,焉。

1、愿陛下亲之信之。

2、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为伊消得人憔悴。

5、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岂其学不如彼邪?
人称复数:
古文中用“辈,等、属,侪(chái)、族、徒、曹”等放在人称代词后表示多数,可译成“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一班”、“这些”等词对译。

1、公等遇雨,皆以失期。

失期,法皆斩。

2、徒属皆曰:“敬受命。


3、尔曹身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二、指示代词:(代人,代物,代事,……)
近指代词:是,此,斯,之,然,兹,焉……(这个,这里,这样……)
1、余之游于是乎始。

2、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今若断丝织也,则捐失成功。

4、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6、此皆幼时闲情也。

7、今臣使楚,不当从此们入。

8、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9、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1、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16、然足下卜之(于)鬼乎?
17、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18、郁郁适兹土。

挥手自兹去。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远指代词:其、夫、彼。

(那,那个,那里,那样……)
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4、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予观夫巴陵胜状。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9、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10、而观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言穴暝。

旁指代词:它,他。

(相当于“别的”、“其他的”)
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2、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虚指代词一:肯定性无定指代词“或”,相当于“有的人”、“有时”
1、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2、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6、或凭或立,不一状。

虚指代词二:否定性无定指代词:莫、无(没有,没有谁,没有哪一样东西……)
1、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亡”通“无”,不知道的东西。


2、无.(没有什么)它,但手熟尔。

3、岂独一琴哉,莫.(没有什么)不然也。

4、皆若空游无.(没有)所依。

5、元礼及宾客莫.(没有谁)不奇之。

6、时人莫.(没有谁)之许也。

7、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三、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安,胡,恶(wū),所,何遽。

1、微斯人,吾谁与归?
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智乎?”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然则何时而乐邪?
7、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
11、然,胡不已乎? 12、此何遽不为福乎?
13、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14、君谓计将安出?
15、况仁人居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16、岂(哪里是)他人之过哉? 17、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