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键轴叉锻造工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花键轴的工艺规程设计

花键轴的工艺规程设计

一、零件的分析根据零件简图分析,该零件为花键轴,其长度与直径之比L/D<5,所以该零件为钢性主轴。

从表面加工类型看,主要加工的表面有外圆柱面、花键、键槽、螺纹,属于典型的加工表面,易加工。

该零件外圆柱面的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有些偏高,需要磨削加工。

二、毛坯的选择1.常见的毛坯种类1.1铸件对形状较复杂的毛坯,一般可用铸造方法制造。

目前大多数铸件采用砂型铸造,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小型铸件,可采用特种铸造,如永久型铸造、精密铸造、压力铸造、熔模铸造和离心铸造等。

1.2锻件锻件毛坯由于经锻造后可得到连续和均匀的金属纤维组织。

因此锻件的力学性能较好,常用于受力复杂的重要钢质零件。

其中自由锻件的精度和生产率较高,主要用于产量较大的中小型锻件。

1.3型材型材主要有板材、棒材、线材等。

常用截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和特殊截面形状。

就其制造方法,又可分为热轧和冷拉两大类。

热轧型材尺寸较大,精度较低,用于一般的机械零件。

冷拉型材尺寸较小,精度较高,主要用于毛坯精度要求较高的中小型零件。

1.4焊接件焊接件主要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大型零件及样机试制。

其优点是制造简单、生产周期短、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但其抗振性较差,变形大,需经时效处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工。

2.毛坯的材料和尺寸的选择根据工艺规程,大量生产的零件应该选择精度和生产率高的毛坯制造方法,此花键轴需要保证其力学性能,由于长度与直径之比L/D<5,为减少材料消耗和机械加工劳动量。

综合考虑锻件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在硬度方面也有较高的性能。

由于经过锻造后金属内部,纤维组织沿表面均匀分布,具有较高的抗拉,抗弯及抗扭强度。

故此轴选用锻件作为毛坯。

选用模锻适用于中小型零件大批量生产且加工余量较少。

因次,选择45钢的锻件作为该零件的毛坯,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该毛坯的尺寸为Ф40mm×180mm的45钢锻件。

三、加工方法1.常见的加工方法1.1车削车削中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

(新)花键轴课程设计

(新)花键轴课程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书------------------------------------------------------------------------------3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4 一零件的分析------------------------------------------------------------------------ 41 零件的作用:----------------------------------------------------------------------- -42 零件的结构特点-------------------------------------------------------------------- 43 确定主要、次要加工表面及其加工方法--------------------------------------4 二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5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以及绘制毛坯图----------------------------------5 四拟定工艺路线---------------------------------------------------------------------61 基准的选择---------------------------------------------------------------------------62 决定个表面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余量------------------------------------------73 制定工艺路线------------------------------------------------------------------------74 工艺设备的选择---------------------------------------------------------------------85 填写工艺过程卡---------------------------------------------------------------------9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序----------------------------------------------------91 工序一下棒料----------------------------------------------92 工序二加一端,车端面,见平即可,钻中心孔B3/7.5------------------93 工序三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车外圆各部---------------------------104 工序四去毛刺---------------------------------------------------------------------115 工序五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半精车,精车各部尺寸,倒角---116 工序六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铣花键------------------------117 工序七热处理:调质处理HRC30 -------------------------------------------128 工序八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磨,精磨---------------------------139 工序九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尺寸及精度------------------------------------1310 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3六夹具的设计-------------------------------------------------14七设计心得体会----------------------------------------------15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任务及要求:1.绘制零件图和毛坯图综合图各1张2.机械加工工艺卡1份3.机械加工工序卡1套4.说明书1份二时间分配: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非配如下:1.熟悉零件画零件毛坯综合图1天2.选择加工方案填写工艺文件 2.5天3.编写说明书 1.5天三原始资料:1.生产类型小批生产2.生产条件车间现有设备四方法与步骤:参考教材课程设计指导书部分五要求交电子版和纸质课程设计(一人有二道工序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任务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2.产品毛坯图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5.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定向 0901 班设计者:李宁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18日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零件的分析包括零件结构及其工艺性分析和零件的技术要求的分析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外圆柱面需要在普通车床上进行车削。

花键轴课程设计

花键轴课程设计

加工工艺工艺课程设计花键轴零件加工工艺教学单位:机电工程系班级:数控加工092班设计:徐胜学号:200902060224 指导:彭京城老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5月7日目录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 (3)第一部分零件工艺分析花键轴介绍 (5)图样分析 (5)第二部分工艺设计毛坯选择 (7)材料及热处理 (8)加工方法 (9)加工顺序 (10)加工方案 (10)走到路线和对刀点选择 (10)零件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10)加工设备 (14)切屑用量的确定(粗车、半精车,粗铳键) (15)工时定额计算(粗车、半精车,粗铳键槽) (16)加工余量的确定及工序尺寸的计算 (17)零件加工工艺卡 (19)机械加工工序卡 (21)第三部分后序感想 (24)参考文献 (25)课程设计任务书(数控加工方向)机电工程系设计课痺名蘇:_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二.指异敘师:一一彭京城一三.设计要求(1)根据所给定的零件,选择合适的加工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合理的进给路线,制定经济高效的工艺方案。

(2)工艺过程及工序卡片的编制。

(3)说明书要求格式完整、内容精简、书写清楚。

所有设计内容不得复印和抄袭。

四.役计依据零件图生产纲领:中批量_ _生产设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参考賽料1、《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顾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岀版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六.设计内戏及工作量1、设计内容(1)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绘制零件图。

(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

(3)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

(4)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工序卡。

(5)对数控加工工序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工步、走刀路线、刃、量具、加工参数。

(6)填写数控加工刀具调整卡.(7)撰写设计说明书。

锻造件课程设计

锻造件课程设计

锻造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锻造件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特点;2. 学生能够掌握锻造工艺的基本流程,了解不同锻造方法的应用;3. 学生能够了解锻造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锻造件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锻造工艺图;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锻造工艺参数的简单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锻造件知识,培养对我国制造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能够关注锻造件行业的发展动态,树立创新意识和绿色制造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锻造件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八年级阶段,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锻造件基本概念:介绍锻造件定义、分类及特点,对应教材第2章;2. 锻造工艺流程:讲解锻造工艺的基本步骤,包括原材料准备、加热、锻造、冷却和后续处理,对应教材第3章;3. 锻造方法:分析不同锻造方法(如模锻、自由锻、热锻、冷锻等)及其应用,对应教材第4章;4. 锻造件应用案例:介绍锻造件在汽车、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对应教材第5章;5. 锻造工艺图绘制:教授如何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简单的锻造工艺图,对应教材第6章;6. 锻造工艺参数计算:讲解并练习锻造工艺参数的简单计算,如锻造力、加热温度等,对应教材第7章;7. 锻造件行业发展:分析锻造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探讨绿色制造和创新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8章。

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内容共安排8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花键轴-机械制造工艺课设

花键轴-机械制造工艺课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花键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2- 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7月08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公差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

2、掌握查阅、应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1、根据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绘制零件图;2、选择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零件——毛坯合图);3、拟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计算某一代表工序的工时定额;5、填写工艺文件;6、撰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要求:1、零件CAD图 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3、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4、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注:要求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版各一份)目录一、零件分析 (1)二、确定生产类型 (3)三、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4)四、选择定位基准 (4)五、选择加工方法 (5)六、制订工艺路线 (6)七、确定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7)八、工序设计 (8)九、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 (11)参考资料 (16)一、零件分析1、零件的功用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汽车变速箱中的花键轴。

它直接和驱动轴相连,通过差速器来驱动汽车。

花键轴能使在其上面的滑移齿轮进行轴向移动,而使得不同齿数的齿轮与中间轴进行啮合或者分离,进而能实现变速箱的功能:一、改变传动比;二、在发动机旋转方向不变情况下,使汽车能倒退行驶;三、利用空挡,中断动力传递,以发动机能够起动、怠速,并便于变速器换档或进行动力输出。

2、零件的工艺分析轴通常是由支承轴颈支承在机器的机架或箱体上,实现运动传递和动力传递的功能。

花键轴加工工艺设计范文

花键轴加工工艺设计范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班级: B姓名: 赵连保学号: B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所选择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熟悉了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于洛阳目录2,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节零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花键轴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花键轴课程设计

花键轴课程设计

目录设计任务书------------------------------------------------------------------------------3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4 一零件的分析------------------------------------------------------------------------ 41 零件的作用:----------------------------------------------------------------------- -42 零件的结构特点-------------------------------------------------------------------- 43 确定主要、次要加工表面及其加工方法--------------------------------------4 二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5 三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以及绘制毛坯图----------------------------------5 四拟定工艺路线---------------------------------------------------------------------61 基准的选择---------------------------------------------------------------------------62 决定个表面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余量------------------------------------------73 制定工艺路线------------------------------------------------------------------------74 工艺设备的选择---------------------------------------------------------------------85 填写工艺过程卡---------------------------------------------------------------------9 五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序----------------------------------------------------91 工序一下棒料----------------------------------------------92 工序二加一端,车端面,见平即可,钻中心孔B3/7.5------------------93 工序三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车外圆各部---------------------------104 工序四去毛刺---------------------------------------------------------------------115 工序五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半精车,精车各部尺寸,倒角---116 工序六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精铣花键------------------------117 工序七热处理:调质处理HRC30 -------------------------------------------128 工序八以两中心孔定位装夹工件,粗磨,精磨---------------------------139 工序九按图样要求检查各部尺寸及精度------------------------------------1310 填写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3六夹具的设计-------------------------------------------------14七设计心得体会----------------------------------------------15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任务及要求:1.绘制零件图和毛坯图综合图各1张2.机械加工工艺卡1份3.机械加工工序卡1套4.说明书1份二时间分配: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具体非配如下:1.熟悉零件画零件毛坯综合图1天2.选择加工方案填写工艺文件 2.5天3.编写说明书 1.5天三原始资料:1.生产类型小批生产2.生产条件车间现有设备四方法与步骤:参考教材课程设计指导书部分五要求交电子版和纸质课程设计(一人有二道工序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任务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内容:1.产品零件图2.产品毛坯图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5.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定向0901 班设计者:李宁指导老师:教研室主任:2011年5月18日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并进行结构工艺性审查零件的分析包括零件结构及其工艺性分析和零件的技术要求的分析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外圆柱面需要在普通车床上进行车削。

花键轴叉锻造工艺课程设计

花键轴叉锻造工艺课程设计

花键轴叉锻造工艺设计姓名:XXX指导老师:郑传林学号:100118024班级:10材料日期:2013.6.18目录任务书 (1)一、摘要 (3)二、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设定 (3)1、零件分析 (3)2、确定工艺方案 (3)三、绘制锻件图 (4)1、分模面选择 (4)2、确定模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及公差 (4)3、确定锻件模锻斜度 (5)4、确定锻件圆角半径 (5)5、绘制锻件图及计算锻件基本参数 (5)四、确定变形工艺及锻比 (5)1、确定合适的锻造比 (5)2、确定锻造工序 (5)五、确定坯料质量及尺寸 (6)1、坯料尺寸 (6)2、坯料质量 (6)六、选择锻造设备及吨位 (6)七、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加热冷却及热处理规范 (7)1、确定锻造温度范围 (7)2、确定加热规范及火次 (7)3、确定热处理规范 (7)4、确定冷却方法及冷却规范 (7)八、总结………………………………………………………………………………7参考文献……………………………………………………………………………8一、摘要锻造包括自由锻和模锻。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功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之间产生变形,以获得锻件的方法。

模锻是把热塑性金属坯料放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模模膛内承受冲击功或静压力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介绍了花键轴叉的锻造工艺流程,这是我们在学习了材料成型工艺等专业课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让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

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一个锻件从坯料到成型零件所要经过的各项工序。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查阅有关机械手册、图表的能力,以及增强了自己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掌握,为我们今后的毕业设计以及工作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另外,此次课程设计中由于自己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出现错误还请老师给予指导。

二、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设定1、零件分析零件为轴叉类零件,因此锻造的目的不是侧重于成形、减少加工余量,而是侧重于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

洛阳理工学院花键轴课程设计 精品

洛阳理工学院花键轴课程设计 精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铸、锻、焊、切削加工等各种加工方法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查阅并运用有关设计手册、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的能力,在课程设计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与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二、零件分析2.1.零件名称:花键轴2.2.零件材料:45#钢2.3 零件的作用:传动作用2.4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外圆柱面只需在普通车床上进行车削即可满足要求。

同时它也是花键轴,键槽部分需要用铣床铣出才能达到要求精度与表面粗糙度。

2.5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1)精度分析:花键槽的高度精度很高,需要特殊加工才能满足,如外圆磨削。

其余尺寸用普通车床就可满足。

(2)表面粗糙度要求的分析:花键轴中花键槽、单键槽所在外圆、Φ40的外圆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都比较高,达到0.8,这需要先在普通车床上进行粗车、半精车、精车,最后通过外圆磨削来实现。

(3)热处理要求的分析:这个花键轴的硬度要HRC48~52,这要考虑进行表面淬火处理,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淬火的时机,需要将淬火安排在合适的工序中。

三工艺设计及拟定工艺路线3.1毛坯生产类型:小批量生产3.2毛坯选择并绘制毛坯图1.零件的材料分析:45#钢2.毛坯的获得方法:自由锻4.毛坯尺寸:φ80X205mm5. 毛坯图3.3制定工艺路线1.工艺路线方案:方案一工序1. 粗车工序2 精车工序3 磨削方案二工序1. 粗车工序2 精车工序3 精细车2.工艺路线比较方案一的特点:加工速度快,成本低。

方案二的特点:尺寸精度比方案一高,但是方案二的成本高于方案一。

综合考虑两种方案的经济性和生产率,应该选择方案一。

3.4确定表面的加工方法以及加工余量Φ52的花键槽部分和Φ30的单键槽部分先粗车后半精车(加工余量0.5mm),粗铣和精铣键槽,经调质处理后粗磨、精磨。

花键轴加工工艺的设计说明

花键轴加工工艺的设计说明

花键轴加工工艺的设计说明一、花键轴的定义及用途1. 定义:花键轴是一种传动元件,一般用于机械传动中,是一种能够承受摩擦和转矩的轴。

2. 用途:花键轴在机械传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花键与配套的齿轮或其他零部件相连接,实现转动的传递,常见用于车辆、船舶、机床等机械设备中。

1. 材料的选择花键轴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到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一般可选择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钢。

其中,优质碳素结构钢一般为45#、60#、65Mn等,合金钢一般为40Cr、42CrMo等。

2. 加工设备要求花键轴的加工需要采用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精密机床进行准确加工,以保证其花键嵌合精度和轴的质量要求。

3. 首先完成轴的车削在花键轴加工的过程中,轴身部分是需要首先进行的工艺步骤。

常用的车削加工方法包括内圆车削、外圆车削等,其中内圆车削一般采用刀柄或卡盘进行夹持,而外圆车削一般采用三爪卡盘或四爪卡盘固定。

4. 花键加工花键加工是花键轴加工的关键步骤,通过精密加工将表面的花键凸起,以便嵌合配套零部件。

花键加工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切削加工,即采用直线切割或转辊切割的方式,利用刀具的边缘或转辊的表面将材料切削削掉,形成所需的凸起花纹。

另一种则是压花加工,常常采用模具来完成,通常使用压力使之成型,减少了切削工具的磨损等问题。

在工艺的选择时,应根据加工设备和工件材料的特点,综合考虑来进行选择。

5. 热处理花键轴的热处理是保证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的关键。

一般应采用淬火和回火的方式,以提高其硬度、强度和韧性。

1. 花键的设计应符合工艺要求,以便能够满足嵌合精度的要求。

2. 加工机床的选型应符合工件要求,以便保证加工精度和质量。

3.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切削刀具的刃口锋利,以便减少刀具磨损和花键质量的提高。

4. 热处理工艺应根据工件材料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和温度,以便保证花键轴的性能和质量。

5. 加工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花键轴达到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

任务书——花键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任务书——花键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院系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教授
从事
专业
机械设计
是否外聘

题目名称
花键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一、设计目的、意义
花键轴通常应用于飞机、汽车、拖拉机、机床制造业、农业机械及一般机械传动等装置。由于矩形花键轴多齿工作,所以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导向性不错,而其齿根较浅的特点可以使其应力集中小。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为小径定心,即外花键和内花键的小径为配合面。其特点是定心精度高,定心的稳定性好,能用磨削的方法消除热处理引起的变形。矩形花键联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花键联接。应用广泛。如航空发动机、汽车、燃气轮机、机床、工程机械、拖拉机、农业机械及一般机械传动装置等。
[8]孙丽嫒.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S].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9]于骏一.典型零件制造工艺探究[J].冶金工程,2009.
六、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系部主任签字:
年月日
二、设计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设计内容:
1花键轴工艺规程设计。
2花键轴车床夹具设计。
3花键轴磨床夹具设计。
4其他内容设计
技术要求:
外圆尺寸精度:φ30k6、φ30f7两节
φ25k6、φ20h6及M24X1.5的螺纹
外圆形状位置精度:要求φ30f7两轴节相对φ30k6,
φ20h6,φ25k6需高频淬火。
外圆表面质量:φ30k6、φ30f7两节,φ25k6、φ20h6的表面质量要求Ra均为0.8um
其余均为12.5um
三、设计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计算说明部分:
毕业设计论文,1.5万字以上。

花键轴加工工艺设计

花键轴加工工艺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班级: B110234姓名: 赵连保学号: B11023429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即以所选择的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中小型机械零件为对象,编制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对其中某一工序进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我熟悉了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夹具设计的训练,应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图表及数据库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于洛阳目录前言 (2)第1节零件的工艺分析 (6)1.1花键轴介绍 (6)1.2零件结构分析 (7)1.3零件的工艺分析 (7)1.3.1技术要求 (8)1.3.2零件技术要求分析 (8)第2节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10)2.1毛坯选择 (10)2.2毛坯的确定 (12)2.3毛坯余量确定 (12)2.4确定锻件毛坯尺寸 (13)2.5设计毛坯图 (15)2.6确定毛坯的热处理方式 (15)第三节加工方法的选择及工艺路线的制定 (16)3.1定位基准的选择 (16)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7)设计感悟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名称:设计“花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二、设计要求:1、零件图一张2、毛坯图一张3、工艺过程卡一份4、工序卡若干5、设计说明书一份6、零件批量为成批或大批7、工艺过程卡中一般要求机械加工工序达到8道以上,包含的不同类型的的机械加工机床达到四种以上。

传动轴花键轴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传动轴花键轴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传动轴花键轴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传动轴花键轴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械加工工艺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本课程设计主要探讨传动轴花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以确保其精确度和耐用性。

在传动轴花键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选择。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材和合金钢,它们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花键轴的工作条件和要求,例如载荷、转速和环境温度等因素。

在确定了材料后,我们开始进行毛坯的制作。

毛坯的制作可以采用铸造、锻造和焊接等方式。

铸造毛坯具有尺寸稳定、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锻造毛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高要求的应用;焊接毛坯则适用于结构复杂或大型零件的制作。

在毛坯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毛坯进行粗加工。

粗加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多余的金属,使毛坯达到初步的形状和尺寸。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铣削、车削和钻孔等加工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毛坯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粗加工完成后,我们进入半精加工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对花键轴的齿形进行加工,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滚齿、插齿和铣齿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花键轴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半精加工完成后,我们进行精加工阶段。

精加工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花键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常用的加工方法包括磨削、珩磨和研磨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花键轴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

在精加工完成后,我们需要对花键轴进行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花键轴的精度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和平衡检测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花键轴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

我们需要对花键轴进行涂装或喷漆处理,以保护其表面不受腐蚀和磨损。

涂装或喷漆的处理需要根据花键轴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传动轴花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和多道检测才能完成。

花键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花键轴工艺设计说明书

工艺设计说明书一、分析零件图(如图)1、零件名称:花键轴;2、材料:38CrMoAlA;3、质量:15.19kg;4、产量:100件;5、技术要求:1)1:20锥度接触面积不少于80%;2)φ50mm部分氮化层深度为0.2-0.3mm,硬度62-65HRC。

二、锻造工艺性分析1、加工目的、环境及锻后现象分析零件为轴类零件,因此锻造的目的不是侧重于成形、减少加工余量,而是侧重于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

结合现代工厂设备、技术力量和加工能力,选用自由手工锻造。

锻后零件性能可能变化的趋势有坯料端部弯曲并带毛刺和脱碳等。

2、零件结构形状对锻造适应性的分析即锻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该零件为简单的阶梯轴类零件,可通过手工自由锻造来完成初步成型。

因锻造而产生的缺陷可以通过锻造后的热处理和切削加工来改善。

三、绘制锻件图锻件图是根据零件图绘制的。

自由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考虑了加工余量、锻造公差、工艺余块等参数后绘制而成的。

根据以下步骤绘制锻件图(如图):(1)确定锻件形状。

(2)用红线绘出锻件图。

(3)计算尺寸,查公差并注于图上。

四、参数选择1、工艺参数首先选择工艺余块以简化锻件外形,然后确定加工余量和公差。

2、选择依据选择参数应考虑锻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现有设备、生产批量等因素。

3、确定方法查有关标准进行分析,并与同类件比较,选择的公差余量可依下列条件确定:(1)锻件数量。

数量多,其值取小些,否则取大些。

(2)锻件材料。

一般材料其值取小些,特殊钢取大些。

(3)表面质量。

原材料的表面质量好,其值取小些,否则取大些。

(4)锻件形状尺寸。

锻件形状简单,长度短,其值取小些,否则取大些。

(5)锻工技术水平。

锻工技术水平高,其值取小些,否则取大些。

(6)工具和设备情况、企业工艺习惯等其它因素。

4、数据处理对于大型锻件尾数圆整为5或0;中小型锻件按四舍五入原则处理成整数。

最后确定的工艺参数如锻件图所示。

五、确定坯料质量和锻件尺寸1、确定坯料质量坯料质量包括锻件本身的质量、加热时氧化烧损、切头时的损失及冲孔时的芯料损失等。

锻造实训课程设计

锻造实训课程设计

锻造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锻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适用范围。

2. 使学生了解锻造过程中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

3. 引导学生认识锻造设备及其操作要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简单锻造件的工艺设计和编制能力。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锻造设备的能力,熟练掌握锻造基本技能。

3. 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锻造质量检测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工匠精神的情感态度。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认识到锻造工艺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产业报国的价值观。

本课程旨在通过锻造实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锻造基本概念:介绍锻造的定义、分类、特点及应用。

2. 锻造工艺:讲解锻造工艺流程、锻造方法、锻造设备及其操作要点。

- 热锻造- 冷锻造- 模锻- 自由锻3. 锻造变形规律:分析金属在锻造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应力应变状态及其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4. 锻造工艺设计:学习锻造工艺参数的选取、工艺方案设计、锻造工艺卡片的编制。

5. 锻造质量控制:介绍锻造过程中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了解锻造质量检测方法。

6. 锻造安全与防护:强调锻造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个人防护及设备维护。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编排。

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实例分析、现场演示、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锻造工艺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设计(论文)-花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键槽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花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键槽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花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夹具设计目录1. 引言 (1)2工艺规程设计 (2)2.1 零件的分析 (2)2.1.1 零件的作用 (2)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2.2 工艺规程设计 (4)2.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2.2.2零件生产类型的选择 (4)2.3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 (7)2.2.2 基面的选择 (7)2.2.3 制定工艺路线 (8)2.2.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2)2.2.5 确定切削用量 (12)3 夹具设计 (18)3.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8)3.2 定位方案确定 (18)3.3 定位元件确定 (18)3.4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9)3.5夹紧方案及元件确定 (20)3.6 夹具总装草图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6)1 引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后的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学生应当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3]全套设计请加197216396或4013398282 工艺规程设计本零件,假设年产量为5000件,每台机器需要该零件1个,备品率为19%,废品率为0.25%,每日工作班次为1班。

该零件材料为45,考虑到零件在工作时有很多的要求,所以选择铸造。

花键轴叉加工工艺

花键轴叉加工工艺

花键轴叉加工工艺花键轴叉是一种常用于机械设备中的零件,它能够传递动力和扭矩,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制造过程中,花键轴叉需要经历多个工艺步骤,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花键轴叉的加工工艺,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制造花键轴叉的第一步是材料的选择和准备。

常见的花键轴叉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花键轴叉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接下来,是花键轴叉的外形设计。

花键轴叉的外形设计需要考虑到其功能和安装要求。

一般来说,花键轴叉的外形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承受工作时的力和扭矩。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与其他零件的连接方式,以确保其能够正确地传递动力。

在外形设计完成后,就需要进行下料和粗加工。

下料是指将原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适当的尺寸和形状。

粗加工则是指对下料后的工件进行一些基本的加工操作,如车削、铣削和钻孔等。

这些加工操作可以使花键轴叉的表面光滑,并且能够满足其精度要求。

接下来是花键和轴叉的加工。

花键的加工通常采用铣削或拉削的方法。

铣削是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旋转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将花键的形状切削出来。

拉削则是通过将工件固定在拉削机上,然后通过刀具的运动,将花键的形状拉削出来。

轴叉的加工主要是通过车削和镗削等加工方法进行,以使其具有所需的尺寸和精度。

在花键和轴叉的加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是为了改善材料的性能,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和正火等。

表面处理则是为了提高花键轴叉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锌、镀铬和喷涂等。

经过以上的工艺步骤,花键轴叉的制造就完成了。

在实际制造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以确保花键轴叉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尺寸测量、硬度测量和力学性能测试等。

花键轴叉的加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只有在每个步骤都严格控制和精确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制造出质量优良的花键轴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键轴叉锻造工艺设计姓名:XXX指导老师:***学号:*********班级:10材料日期:2013.6.18目录任务书 (1)一、摘要 (3)二、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设定 (3)1、零件分析 (3)2、确定工艺方案 (3)三、绘制锻件图 (4)1、分模面选择 (4)2、确定模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及公差 (4)3、确定锻件模锻斜度 (5)4、确定锻件圆角半径 (5)5、绘制锻件图及计算锻件基本参数 (5)四、确定变形工艺及锻比 (5)1、确定合适的锻造比 (5)2、确定锻造工序 (5)五、确定坯料质量及尺寸 (6)1、坯料尺寸 (6)2、坯料质量 (6)六、选择锻造设备及吨位 (6)七、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加热冷却及热处理规范 (7)1、确定锻造温度范围 (7)2、确定加热规范及火次 (7)3、确定热处理规范 (7)4、确定冷却方法及冷却规范 (7)八、总结………………………………………………………………………………7参考文献……………………………………………………………………………8一、摘要锻造包括自由锻和模锻。

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功或压力使金属在上、下砧之间产生变形,以获得锻件的方法。

模锻是把热塑性金属坯料放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模模膛内承受冲击功或静压力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锻件的加工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介绍了花键轴叉的锻造工艺流程,这是我们在学习了材料成型工艺等专业课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让我们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一个更加清晰地认识。

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掌握了一个锻件从坯料到成型零件所要经过的各项工序。

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查阅有关机械手册、图表的能力,以及增强了自己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掌握,为我们今后的毕业设计以及工作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另外,此次课程设计中由于自己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出现错误还请老师给予指导。

二、零件分析及工艺方案设定1、零件分析零件为轴叉类零件,因此锻造的目的不是侧重于成形、减少加工余量,而是侧重于提高锻件的力学性能。

同时对零件整体分析,结合零件表面粗糙度,该零件材料选用45钢,材料性能稳定。

2、确定工艺方案该零件是带有叉形的长轴类锻件,而且属于中小型锻件,结合生产批量要求,生产设备,制模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决定采用锤上模锻进行锻造。

三、绘制锻件图1、分模面选择分模面是锻件上、下两部分的分界面。

分模面的位置和形状选择正确与否,会影响到锻件成形、锻件出模、锻件质量、材料利用率和锻模、切边模制造的复杂程度等。

且锻件分模面的选择原则有如下:1)选择最大水平投影面;2)具有良好的冲填成形效果,金属流动阻力小;3)可使锻件容易从模膛中取出;4)上、下模膛内坯料力求对称分布;5)深度大致相同,且模膛最浅。

锤锻模一般只设一个分模面。

根据此零件的结构分析,该零件的分模面选择如下图:2、确定模锻件机械加工余量及公差1)、初步确定锻件重量及尺寸:由零件估算此锻件质量为20KG。

该锻件选用45号钢。

计算锻件外包容体质量Gb=121×424×190×7.8≈76.03㎏;所以根据公式S=Gd /Gb=20/76.03≈0.26。

查教材表7-1得锻件形状复杂在0.16~0.32之间,形状复杂程度为比较复杂,级别为Ⅲ级.2)、选择锻件材质系数M查教材材质系数分为2级,M1为最高含碳量小于0.65%的碳钢或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3.0%的合金纲,此锻件的材料为45号钢,所以材质系数为M1级。

锻件的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与锻件形状的复杂程度、成品零件的精度要求、锻件的材质、模锻的设备、工艺条件、热处理的变形量、校正的难易程度、机械加工的工序设计等许多因素有关,不能笼统的说多大的余量最适合。

机械加工余量也并不是越小越好,为了将锻件的脱碳层和表面的细小裂纹去掉,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是有必要的。

3)、公差模锻件公差代表模锻件要求达到的精度。

就尺寸而言,是锻件工程尺寸允许的偏差值。

对公称尺寸所允许的增大值叫做正公差,对公称尺寸允许的减小值叫做负偏差。

钢质模锻件公差在GB/T12362—2003中已有规定。

主要的公差项目有:长度、宽度、高度公差、错差、残留飞边公差、厚度公差、直线度、平面度公差等。

由上考虑锻件要求查表GB/T12362-2003确定锻件锻件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在水平方向单边余量为3mm,高度方向锻件的单边余量为3mm,锻件的内径单边余量为3mm. 水平方向锻件公差为5.0+3.3-1.7在高度方向锻件的公差为3.6+2.4-1.2+1.5 -0.7;锻件的内径公差为-2.2+1.5 -0.7。

3、确定锻件模锻斜度为使锻件成形后顺利地自模膛中取出,锻件侧表面上必须带有斜度,称为模锻斜度。

模锻斜度可以是锻件侧表面上附加的斜度,也可以是侧表面上的自然斜度。

锻件外壁上的斜度称为外模锻斜度(α);锻件内壁上的斜度称为内模锻斜度(β)。

而且模锻斜度(α)越大,取出力F就越小。

α大到一定值后锻件会自行从模膛中脱开。

但是由于α的加大会增加金属的消耗和机械加工余量,同时,模锻时金属所受的模壁阻力也越大,使金属充填困难。

因此,在保证锻件顺利取出的前提下,模锻斜度应尽可能取小值。

钢质模锻件的模锻斜度可按GB/T12361—2003“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确定。

因此,此花键轴叉锻件的内模锻斜度为7,外模锻斜度为5。

4、确定锻件圆角半径模锻时,为了利于金属在膛腔内流动,增加锻件强度,并避免锻件被撕裂或纤维组织被拉断,以减少模具的磨损和裂纹,锻件上所有面与面的相交处,均必须采用圆角过渡形式,不允许呈尖角状。

且内圆角半径R应比外圆角半径r小,一般可取R=(2~3)r,而外圆角半径r=加工余量+零件圆角半径(或倒角)。

对于刚模锻件的外圆角半径r约取1.5~12mm,并随模膛深度增加,r值增加。

通常为了便于选用标准刀具,外圆角半径r应按下列标准选定:1,1.5,2,3,4,5,6,8,10,12,15,20,25,30.圆角半径与锻件形状和尺寸有关。

锻件高度尺寸大,圆度半径也应增大,其值可按GB/T12361—2003“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确定。

另为保证锻件凸角处的最小余量,有倒角时,取r=余量+零件的倒角值;无倒角时,取r=余量。

因此,对此锻件,外圆角半径r取3mm,内圆角半径R=(2~3)r=6mm。

5、绘制锻件图及计算锻件基本参数锻件图是在零件图的基础上,加上机械加工余量、余块或其它特殊留量后绘制的图形。

图中锻件外形用粗实线表示,零件外形用双点划线表示,以便区别各处的加工余量是否满足要求。

锻件的公称尺寸与公差标注在尺寸线的上面,而零件的尺寸标注在尺寸线下面的括号内。

锻件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S为37087.45mm2; 锻件的周边长度1273.30mm;锻件的体积V=2754088mm3;质量M=21.5kg,锻件的长度L为430mm。

四、确定变形工艺及锻比1、确定合适的锻造比锻造比是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锻造比以金属变形前后的横断面积的比值来表示。

由于锻造比大小可反映锻造对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因此在制订变形工艺时,选择适当的锻造比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钢材或钢坯等轧材为坯料的锻件,锻比Y≥1~1.3;而采用钢锭为坯料的大型锻件,则锻比通常取Y=2.5~5。

对于该花键轴叉的锻比为1.2.2、确定锻造工序1、备料工序 根据锻件规格尺寸要求将原材料切割成单件的原毛坯。

2、加热工序 根据变形工序要求的加热温度,加热原毛坯或中间坯料。

3、变形工序 对于该花键轴叉长轴部分可以通过拔长、滚圆以及切料头等工序;而对于头部的叉形可以通过劈料台劈料成形。

4、锻后工序 包括切边、热处理、校正、表面清理、磨残余毛刺、精压等5、检验工序 对最终的锻件进行锻件几何形状尺寸、表面质量、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检验等五、确定坯料质量及尺寸1、坯料尺寸根据坯料的制坯工步采用圆形坯料。

该锻件属于长轴类锻件,根据《材料成形工艺设计》一书中介绍长轴类锻件尺寸计算方法。

通常用锻件最大截面积S 锻max 并考虑锻比Y 、修正量等选取坯料尺寸,即:S 坯≥Y *S 锻max=1.2×12667.69=15201.22mm ²式中 :Y ——锻比;S 坯——钢锭小头截面积,圆料直径D=1.13坯S ;S 锻max ——锻件的最大截面积(mm ²)。

初步计算其直径D=139.32mm ²,根据《材料成形工艺设计》一书中表(3—11)取标准直径坯D =140mm 。

查表取烧损率 =2%,在室内煤气炉中加热。

钳头长度钳L =1/3×坯D =47mm所以坯料长度坯L =V 坯/S 坯=212mm 。

2、坯料质量根据《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一书中对坯料质量的计算:m 坯料=m 锻+m 烧+m 头 由任务书中锻件烧损质量为锻件质量的2.0%;V 头=SL=3.14×(140/2)2×47=723142mm 3 ;M 头=ρV=7.8×723.142=5.64kg计算的m 坯料=21.5+21.5×2.0%+5.64=27.57kg六、 选择锻造设备及吨位选用适当的模锻设备时获得优质锻件、节省能量和保证正常生产的重要条件。

锤上模锻所用的设备有空气锤、蒸汽——空气锤、无砧座锤和高速锤等,该锻件属于中小型锻件,无其它特殊要求,故该模锻锤选用空气锤。

模锻吨位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模锻变形过程所需要的力能。

但是模锻变形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在生产上多采用经验公式或近似的理论公式来确定设备吨位。

根据《模锻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中经验公式G=(3.5~6.3)kS 件式中 S 件——锻件在分模面上的投影面积,cm 2K ——材料钢种系数,k=0.9~1.5,高强度钢材选用大系数;3.5~6.3——生产率要求不高或锻件形状简单的锻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该锻件S=37131.9mm2 ,k取1.2,(3.5~6.3)取5。

代入公式求得:G=5×1.2S=2227.99kg根据计算结果可选用3t模锻锤。

七、确定锻造温度范围、加热冷却及热处理规范。

1、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确定锻造温度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金属材料在锻造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能力,能锻出优质锻件。

并且确定的锻造温度范围较宽,使坯料加热次数较少,以获得较高的锻造生产率。

根据《金属成形工艺设计》一书中查表(3-16)该锻件为45钢,可知该锻件的始端温度为1200℃,终端温度800℃,锻造温度范围为600~400℃。

2、确定加热规范及火次确定加热过程不同时期的加热炉温、升温速度和加热时间时,首先考虑钢材断面尺寸,其次考虑钢的成分及有关性能,如塑性、强度、导热及膨胀系数、组织特点和加热变化,以及坯料的原始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