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科举制度简介
科举制度简介科举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被誉为下层贤能之士进身仕途的敲门砖。
科举制起源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历经唐、宋、元、明,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历时1300多年,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考试制度,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俗乃至民族性格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唐以前,我国选拔人才基本上采取选举制,专掌此事的官员往往注重门第,轻视德才,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科举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与开凿大运河同时实行的另一项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它不分出身和民族,凭能力选拔官员。
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将科举制推广和普及,希望通过这一制度,解决江南人的不满情绪,给中下层读书人提供入仕之途。
又因为隋炀帝喜文学,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他始设的“进士科”后来成了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科。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我国科举史上新的篇章。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唐朝建立后,逐步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考试科目分常科制科和武举三种。
古代科举制度是怎么来的
古代科举制度是怎么来的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奠定了科举制的雏形。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科举制度,唐太宗时期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期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宋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防止作弊行为。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僵化,考试内容被限制在八股文内,形成了八股取士的制度。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封建经济发展和地主阶级中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因此需要一种新的选官制度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机会进入官场,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
总的来说,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2011-09-29 19:14:08)一、我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的兴衰隋朝建立伊始,便将运行了700余年之久的察举制承继过来,建立了科举制度。
经历了唐代的勃兴、宋代的改革、明代的极盛,科举到清末走向了衰亡。
(一)科举选官的兴起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但此时的进士科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增加什么特别的含义,和秀才、明经等没有根本差别。
真正的进士科的重要性是唐以后迅速发展并取代其他科目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
表现在:一是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
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
二是武则天时,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
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
“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
三是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但总的说来,科技选官从录取的数量上来看在唐初的选官制度中还是很低的。
统治者出于稳定政权的需要,必须任用一批贵族官僚和地主出身者。
(二)科举选官成熟:制定成式经过唐代的奠基,科举制在宋代、元代进入改革和发展时期,明代制定成式后,科举尽显成熟的魅力,其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终至鼎盛。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
古代文化常识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文化制度,存在的时间跨度非常长,影响深远,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有关科举的一些常识。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由唐朝正式推行,并延续至清朝结束。
科举制度的实施初衷是通过选拔人才,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确保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科举考试的种类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府试、省试和殿试。
府试由地方官员主持,考察主要是文词和官吏能力;省试由地方官员和中央官员联合主持,考察主要是政治观点和辩论能力;殿试为皇帝亲自主持,考察主要是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以经义和政治问题为主。
其中经义主要指儒家经典,如《孝经》、《论语》等,考察考生对经典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政治问题主要是对时政的观点和辩论,考察考生的政治觉悟和智慧。
四、科举考试的标准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多种多样,既有知识的考查,也有德行、品行的考量。
但总的来说,科举考试主要注重对经典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执政能力的检验。
五、科举考试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并影响了中国的教育系统。
科举制度的存在也使得官员选拔不再由出身决定,而是通过考试选拔,为贤才提供了一个发展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六、科举制度的限制科举制度对于考生来说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只有男子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而女性则没有这个机会。
同时,考试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儒家经典和政治问题上,对其他学派和学问内容的关注较少。
七、科举制度的弊端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科举制度对世族子弟的优待使得社会阶级固化。
其次,科举考试过于强调记忆和应试技巧,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影响有限。
此外,科举制度还存在贪污舞弊等问题。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文化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选拔人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弊端。
中国科举考试介绍
中国科举考试介绍目录一、科举考试概述二、童试县试府试院试三、乡试四、会试五、殿试六、考场(贡院)科举考试概述返回目录先来了解一下科举考试晋升路线:童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通过者分别称为:童生(县试→府试通过后)→生员(秀才)(院试通过后)→举人(乡试通过后)→贡士(会试通过后)→进士(殿试通过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唐代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
士子门读书考试有四个阶段,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过了童试就是“秀才”,过了乡试就是“举人”,过了会试就是“贡士”,过了殿试就是“进士”。
童试返回目录童试,即童子试、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俗称“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通过者方可进入官学和正式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是读书士子的走向仕途的开始。
童试不是一次考试,而是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返回目录县试,亦称县考,为童试考试中的第一场,在各县进行,一般由知县主持,试期多在每年二月,内容有八股文、诗赋、策论等。
本县考生要有同考者“五人互结”,并且有本县“廪(lǐn)生作保”,才能参加考试(“廪生”是“秀才”的最高等级)。
考试合格后才可参加府试。
考生要办理严格的报名手续才能参加考试。
一是填写履历。
除了要填写本身的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外,同时还要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m ò)履历,过继的人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
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高中历史 科举制的演变
高中历史科举制的演变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产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改革于宋朝,中断于元朝,鼎盛于明朝,于明清,废止于清末。
其历史演变如下:
- 隋朝:隋文帝有感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创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 唐朝:唐太宗扩大了进士科录取的比例,进士科录取的第一名开始有了状元的称号。
武则天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
- 宋朝:科举制度进一步改革,考试内容更加丰富,考试程序更加规范,还增加了科举考试的频次。
- 元朝:科举制曾一度中断,但后来恢复并进行了一些改革,例如规定蒙古人和色目人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 明朝:科举制度达到鼎盛,考试内容更加严格,考试程序更加复杂,考试难度也进一步增加。
- 清朝: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落,考试内容和形式逐渐僵化,作弊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清末,科举制度被废除。
中国科举制度概况
中国的科举制度概况广东佛山赵国清编著我国的科举取士方法,古已有之,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据记载始于汉代。
以后各代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或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从隋代开始正式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辛丑岁)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练了约一千三百年的历史积厚。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丁卯岁)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任用官吏。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考试的主要内容为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还未正式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揭开了中国选拔官吏史上新的一页。
唐玄宗时的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按一定时间间隔(如每年、每三年)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字、明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
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作用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作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历经几个朝代的发展和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社会、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经过唐代的发展逐渐完善,最终在宋代被确定,并持续沿用至清朝结束。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人才,使得具备一定才能和学识的人能够跻身官僚阶层。
在科举制度的初期,考试范围主要涵盖经义和音律,通过文采和谈吐考察考生的才华。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考试内容逐渐扩大,包括了经史、政治、法律等多个领域。
科举考试的级别也逐渐增多,从进士、举人、贡士到会试、殿试等。
二、科举制度的作用1.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才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得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能。
依靠科举制度,有才能的人无论出身如何,都有机会进入官场,为国家服务。
这种选拔制度在古代社会起到了公正公平的作用,有效地避免了拜把子、世袭等不公平现象。
2.促进社会稳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人们对官员产生了普遍的信任。
由于科举制度给了每个人通过努力获取官职的机会,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加,降低了静止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冲突和不满情绪。
3.倡导文化教育科举制度对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考生们不得不倾力投入到文化教育的学习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使得教育更加公平。
4.推动文化繁荣科举制度导致了文化领域的繁荣。
为了取得好成绩,考生们纷纷争相求学,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举制度鼓励人们研究文化经典和古代著作,培养了大量的文人学士,促进了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的繁荣。
5.塑造官僚文化科举制度对于形成和塑造官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官员们在接受科举考试培训和官场实践中,不仅得到了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训练,还需要遵守官场的规范和礼仪。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选士制度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的制度之一,选士制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
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
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
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
汉代察举的科目,是由少到多不断增加的;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
这些科目,划一由皇帝确定。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
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
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
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
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
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
“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
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
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 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 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 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 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 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 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 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 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 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 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 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 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于隋代。隋朝统一 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 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 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 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 王制》篇,其本义 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 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 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 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 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 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 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 秋住,乌聚云合。"
唐承隋制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 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代,考试 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 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
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
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
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科举制度考试
【摘要】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中国当前的考试制度提供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制度选贤任能中国古代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
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
这批“居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和“国家代表”,就是官吏。
官吏是行政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没有官吏,行政权力无法行使,行政制度无法实施,行政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各朝官吏的设置与沿革情况,还包括中国古代官吏的选举、任用、考核、奖惩、监察、待遇、致仕等管理方面的内容。
在行政制度运用过程中,有关官员的人品、才能和作风,必然直接关系着制度执行的公正和效率,并且影响着行政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社会效果,决定着这一制度的成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施行了1300多年(公元606年—1905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对我国的官制、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科举制的历史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在其1300多年的发展中,以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渐由兴盛走向衰朽,以至不得不被废止。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弟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身份低微但有真正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的兴盛与宋朝文化繁荣
科举制度的兴盛与宋朝文化繁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人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宋朝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一次昌盛的时期,同时也对宋朝文化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影响以及科举制度对宋朝文化的繁荣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当时的隋炀帝开始采用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随着唐朝的建立,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得到推广。
而在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影响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才能,会试则是在省级考官面前进行答辩,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对考试成绩进行最终评定。
科举考试通过选拔优秀的人才,为朝廷提供了稳定的官员来源。
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士子们获得了爬上社会阶层的机会,为社会上流动性的增加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
三、科举制度对宋朝文化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兴盛也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科举考试的实施,督促了士人们学习文化知识,对文化的推崇和重视也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文人士大夫成为社会的主要精英阶层,他们倾向于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
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因此得以蓬勃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宋代文化。
同时,科举制度也带来了对儒家经典的持续解读和研究,使得儒家思想在宋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宋朝社会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对科举制度的反思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局限性。
它过于强调功利性和文化的单一标准,对其他形式的才华和个人能力很难充分考量。
而且科举制度也有一些腐败问题,如买官卖官现象的存在。
总结总体来说,科举制度的兴盛推动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它通过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官员和士人,为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成为后来中国选人制度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历史趣闻中国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特点 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特点科举制度的演变导语: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它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唐代科举特点:科目繁多重诗词歌赋唐代科举的一个非常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
进士科考试在唐代趋向于以诗赋为主,不仅如此,应进士科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求得他们赏识推荐,以提高知名度和及第机会,这种习尚称为行卷。
宋代科举特点:轻视诗词重视实际能力殿试策论因时间限制等原因,多数情况下文采一般。
但它作为文学体裁,其中也不乏佳作。
由于宋代文官政治的实行,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他们不仅在政治上有发言权,在文坛上也是左右风气的领袖人物。
因此,宋代文人多为官僚、学者、文士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远比汉唐广博宏大。
明清科举特点: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八股文为主要内容。
八股文的字数每多变化,明《四书》的题目规定要写二百字以上,《五经》的题目规定要写三百字以上。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现代影响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现代影响科举制度,又称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一种。
它始于隋朝,成熟于唐代,最终在清朝废除。
科举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演进,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并在其中一种程度上还对现代中国的教育和招聘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些国家开始用才能及格与否来选拔官员。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度在隋朝建立后开始发展。
隋代的科举制度被称为“科舉始祖”,它的基本框架在唐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代的科举制度包括进士科和明经科,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合格者可以成为官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稳定的阶段。
宋代时,科举制度经过一系列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选拔官员的效率和公正性。
明清两代,科举制度更加完善,考试科目也更加广泛,选拔官员的范围更加广泛,社会阶层流动性也有所提高。
科举制度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发展。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大量的学校和学院在全国各地建立。
这些学校不仅为准备考试的学生提供了教育资源,还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才。
其次,科举制度通过选拔官员的能力而非出身,提高了社会的流动性。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许多贫苦家庭的子弟通过努力学习和考试,得以迈入官场,从而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
此外,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进步,通过这种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在政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国家的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一些官员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但实际工作中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科举制度过于重视经典和儒家思想,对其他学派的思想和学问进行了排斥,限制了学术的多样性和思想的自由。
最后,科举制度存在腐败和贿赂现象。
由于科举考试的重要性,许多富人和权贵通过贿赂考官,为自己的子弟谋取一张功名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唐代,考试的科目分常科(每年分期举行)和制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两类。
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都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即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和墨义(即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所以进士科得第很难,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流传。
武科创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由兵部负责考试,武进士中第待遇同文进士,前三甲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中武举的考生按成绩的高低入军界担任相应职务。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但在考试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又称为宰相科。
宋代,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乡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法。
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
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元代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
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
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
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
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
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
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虽然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1905年,溥仪取消科举制。
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
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
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并且对于朝鲜、日本、越南的选官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其次,科举制将以往分散的选任官吏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设专门机构负责考试及调配任用,防止任人唯亲、个人说了算,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同时,科举考试具有学风的导向性,其对文学诗赋的偏重,对“唐诗”、“宋词”的繁荣起到潜在的推波助澜作用。
但是,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促使读书人从根本上忽视实际才能的培养,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形成不务实际的社会风气。
同时,科举考试的程序过于繁琐,且应试者难以一次性通过考试,往往需复考多次,累以十余年、数十年计。
这样,无数知识分子一声沉浸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之中,成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