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试】也叫“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 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 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 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 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 ,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 ,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 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 首,因而别 称鼎元。
明清:科举仅进士一科。试卷以八股文体写
作。
明清科举考试
第一名解元
院试 秀才
第一名会元
会试 殿试 进士
一甲:进士及第
乡试 秋闱 举人
源自文库春闱 贡士
二甲:进士出身
三甲:同进士出身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 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 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 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
夏商周: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选贤任能的客卿制 两汉:察举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科举制
二、科举制度的沿革
隋代:隋炀帝时期开设进士科,用诗赋、 试策进行公开考试,这是科举制确立的重 要标志。 唐代:科举考试种类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 常科每年举行公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 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 明算等50余种。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立的科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