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声调

合集下载

普通话考试1.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考试1.普通话声调
二、普通话声调
阴平
5高 4半高 3中
上声
阴平:高平,55调。
阳平:中升,35调。 上 声 : 降 升 , 214 调 。 去声:全降,51调。
2半低 1低
高平调——调值是55,特点:声音又高又平。
波 挖 胎 苞 均 钩 潘 刮 夕 椎 欧 纠 摸 砂 沟 边 安 巴 宾 捏 憋 标 爹 摸 君 襟 擦 瞥 江 沾 津 捐 猜
透 腊 录 剑 肺 象 外 破
特 澳 眛 栋 怯 内 俏 魏
暮 誉 锈 块 帕 灭 奥 棍
钓括 捺 锭 册 洽 兑 复 列 特 僻 闭 跃 惯 谬 库 概 密 叩 戴 妙 二 确
堆 貂 驱 梯 礁 官 丢 趋 孵 徽 捐
登 缺 军 剖 薪 优 光 突 花 腔 归
阳平调——调值是35,有音程。字头轻一点,弱一些。 特点:①高起高走②平稳上升③结尾要保持住。
条 虹 勺 霉 甜 酶 来 棚 峦 全 楼 嫡 群 厥 亡 牙 维 昂 俄 杭 儒 遨 簧 搏 陪 源 闻 童 曹 愁 活 雄 谜 牌 膜 国 竭 元 癌 鹅 臀 衡 合 寻 罚 啼 铜 撅 浑 洁 缘 穴 颅 拔 延 弧 橙 瓢 含 渔 乔 窑 蓬 猿 炎 博 疼 袁 淘 悬 伶 踱
巧 伍 底 我 拣 隐
永 耳 壤 苯 返 改
显 响 北 拟 舀 雪
藻 矫 美 软 米 马
去声:
降调——调值是51,声音从最高降到最低。小 特点:又高又短,短促有力。 (如:右手握刀,刺向桌面)
荡 镍 扣 闹 耗 跺 傍
洛 粤 莫 逊 快 袜 雇 备
掉 拒 劣 蟹 量 卦 雾 岸
骗 绪 阅 怯 聚 坏 利 用
上声: 降声调——调值是214,字头低声音由较低慢慢到最低,再快速升高, 结尾保持住。 特点:①低起下降②拐角处圆滑③平稳结尾要保持住。(前短后长、 前轻后重、前低后高、前弱后强)

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声调声调就是一个音节声音高低的变化。

这种音高的变化由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

比如“很鲜”“很咸”“很险”就是因为“鲜”“咸”“险”的声调不同,所以意义也不同。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第一声也叫阴平声,调值是55;第二声也叫阳平声,调值是35;第三声也叫叫上声,调值是214;第四声也叫去声,调值是51。

请看下面声调调值图:1、普通话声调的一些特点:①四个声调的调型有明显的区别,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除阴平外,其他三个声调升降的幅度都比较大,所以普通话听起来抑扬交错,音乐性很强。

②高音成分多,阴、阳、去声都有最高度5,上声末尾也到4,所以普通话语音显得比较高昂。

③四个声调的长度有一定的比例,上声最长,阳平次长,去声最短,阴平次短,在词语中形成和谐的节奏。

调的调值不同;三是方言跟普通话之间各类声调所包含的字不尽相同。

普通话有阴、阳、上、去四种声调,也就四种调类。

这个声调系统是从中古汉语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类声调分合演变而来。

比如吴方言很多方言点完整地保存了中古地八个调类;江淮西北方言五种调类,多了入声;江淮东南区六种调类,入声分阴阳,有的还有七种调类,去声也分阴阳,而北方方言基本相同,所以除去北方方言,江苏方言与普通话在调类上共同差异是入声,至于调值则存有很大差异。

2、声调的感知问题普通话五度制标调是根据听觉的感知来标写的,数值之间是等分的,但如果正好处在两度之间,这时只能参考其他调类的调值情况和感知印象确定应该是5度还是4度。

五度制本来就是根据感知划分的相对标度,是不可能有绝对的数值分界线的。

在声调语言中,声调的数目都比元音和辅音少得多,声调得数目自然也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声调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

例如,普通话有22个声母,不过只有四个声调,如果某一个声母读得不准确,并不一定很快就被听得人觉察出来,因为另外还有21个声母也在话语中持续出现,各声母的出现率都不会很高。

普通话声调——精选推荐

普通话声调——精选推荐

普通话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声调的划分和运用。

通常,标准的普通话共分为4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统称四声,也就是平、升、曲、降,同时还有轻声。

阴平:调值:55 叫高平调——起音很高,收音也很高,声音始终高而平。

例如:妈。

阳平:调值:35 叫中升值——起音稍低,渐渐上升,升到和阴平一样高。

例如:麻。

上声:调值:214 叫升降调——起音半低,稍往下降,然后升到半高。

例如:马。

去声:调值:51 叫全降调——起音很高,一直往下降到最低。

例如:骂。

轻声在普通话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正确的使用轻声,才能正确地表达词义和话意。

(1)轻声的运用①虚助词多读轻声。

例如:结构助词:的、地、得。

时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呀、吗、吧。

②词中的辅助成分多读轻声。

例如:绳子、石头、同志们、伙伴们③名词、动词、后边表示方位、取向的成分多读轻声例如:桌子上、柜子上、跑过去、做出来④大部分量词要读轻声例如:七个人、六匹马、八十克。

⑤大部分单纯词后读轻声例如:葫芦、玻璃、葡萄、狐狸。

⑥叠字名词和重叠式动词,后一节多读轻声例如:弟弟、哥哥、爸爸、妈妈、叔叔⑦副陪衬性词尾、词头的,多读轻声例如:眼睛、耳朵、眉毛、月亮、太阳、商量(2)轻声的作用①轻声不仅是一种音变现象,而且还能区分词意。

例一:大意——指:粗心。

大意——指:大概意思例二:生气——指:有朝气。

生气——指:愤怒②轻声还有课区分一部分词性例一:他以报告给首长了。

(动词)例二:我们下午听报告。

(名词)㈠上声的变调在普通话中,上声的调值是214,单读或者处于词句末时读原调,其他情况往往要变调。

①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像阳平。

例如:米粉、粉笔、底稿、辅导、处理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变得像阳平。

例如:展览馆、演讲稿、纸老虎、好领导③多个上声相连,按语气、语意、两个一节、三个一节划分,照上述变调发音。

例如:你把水桶给我。

小李买五本稿纸④“一、七、八、不”的变调“一、七、八”的本调为阴平,“不”的本调为去声,但在实际应用上,要由后一音节的声调决定他们的变化。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 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1.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 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 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 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 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 到最高。例如: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 犁田 圆形循环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 注意听啊(tīngnga)!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2.注意事项
(1)阴平应防止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不能达到调值55 的高度;二是出现前后高低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即 忽高忽低,音高不稳定。发音要高,平稳。 练习阴平时,可在前加阳平辅助练习。 例词:长期 兰花 崇高 集中 阳光 研究
(2)阳平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升调带曲势,即“拐 弯”,二是为避免“拐弯”而发音急促,影响了普 通话应有的舒展语感。发音要干脆。两个阳平字相 连,不要将调值越读越高。 练习阳平时,可在后加阴平辅助练习。 例词:良师 迎接 情操 国家 胡说 繁多
练习上声时,可在前加去声辅助练习。
(4)去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音高概念,不是从最高降 到最低,而是加大音强并读成调值31或53。降的速 度要快,要降到底,干脆。
练习去声时,可在前加阴平辅助练习。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一、概述汉语方言是指汉族人所使用的不同地区口音和语言的总称,根据声调的不同,可以将汉语方言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声调是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改变词的意义。

不同的方言区域有着不同的声调系统,下面是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

二、普通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入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三、粤语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高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高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低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低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四、四川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去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五、湖南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六、福建话声调对照表1. 第一声:阴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爸爸”、“妈妈”。

2. 第二声:阳平声,声调符号为“/”,如“爷爷”、“奶奶”。

3. 第三声:阴上声,声调符号为“\”,如“哥哥”、“姐姐”。

4. 第四声:阳上声,声调符号为“|”,如“狗狗”、“猫猫”。

七、总结汉语方言声调对照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方言之间的声调差异。

第四节 普通话声调及辨正

第四节 普通话声调及辨正

昼 鸣 宫 靴 瓜 槐 皇 炒 鳖 司

邋 饨 妯 忱 饶 蛲 莜 笊 纂 珐 俘
邋遢(l ā · ā ) t 馄饨(h ú n · ú n) t 妯娌(zh ó u · ) 热忱(chén) lǐ 富饶(r áo) 蛲虫(n áo) 铙钹 (n áob ó ) 莜麦(y ó u) 笊篱(zh à o) 篡夺(cu àn) 编纂(zuǎn) 珐琅(f à) 砝 码(fǎ) 俘虏(f ú ) 俘获

为了把调形和调值描写得具体形象,一般用“五 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 为5。作为比较线,在它的左边用横线、斜线、折 线表示变化的范围。【图示】
【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 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 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其中含双音节 词语45个,音节词语2个,4音节词语1个) 取得 阳台 儿童 名牌儿 混淆 衰落 分析 防御 沙丘 管理 此外 便宜 光环 塑料 扭转 加油 队伍 挖潜 女士 科学 手指 策略 抢劫 森林 侨眷 模特儿 港口 没准儿 干净 日用 紧张 炽热 群众 板凳儿 沉醉 快乐 窗户 财富 应当 生字 奔跑 晚上 卑劣 包装 洒脱 现代化 委员会 轻描淡写
一、普通话声调及作 用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 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音高是语音的四要素之一,是指 声音音调的高低) 在汉语里,声调是音节结构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同声母、 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题材——体裁 联系——练习 保卫——包围 实施——事实
普通话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 声和去声 。
阴平:55; 【常见问题:偏低,为44;33】 【今天是阴天 山海关】 阳平:35; 【常见问题:上扬不够,为34;】 【起点偏低,为13.】 上声:214; 【常见问题:不注意上声变调。】 【读全值时,后半部分上扬力度不够,为212,或 213.】 去声:51. 【常见问题:起点不够高,为31;下降不够完全, 为53.】

关于普通话的声调问题

关于普通话的声调问题

关于普通话的声调问题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下⾯是百分⽹店铺分享的⼀些相关资料,供⼤家参考。

具体描写如下: 1.阴平。

⾼⽽平,叫⾼平调。

发⾳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升到⾼⾳,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毒、荚、贤、铜。

3.上声。

由半低⾳降到低⾳再升到半⾼⾳,叫降升调。

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

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

由⾼⾳降到低⾳,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的表: 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 阴平 55 ⾼平 - 例:咪mī,⾝shēn 阳平 35 中升 / 例:迷mí,神shén 上声 214 降升 √ 例:⽶mǐ,审shěn 去声 51 全降 \ 例:密mì,慎shèn (⼆) 变调 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个⼀个⾳节连在⼀起发⾳的。

⾳节和⾳节相连时,有的⾳节的调值会发⽣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节的调值影响前⾯⾳节的调值。

下⾯我们介绍普通话⾥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两个⾳节相连,前⼀个⾳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节声调的影响发⽣变调。

规律是: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

例如:买⽶、好酒、⼟改、检举、冷⽔。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和“不”的变调。

“⼀”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第⼀。

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变调,改读为51去声。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在声调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

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

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第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第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音变一、变调(一)上声变调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

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

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

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

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

如: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上。

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

如: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二)“一”和“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

如: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

《普通话的声调》课件

《普通话的声调》课件

声调训练的实践与技巧
听辨与模仿
多听标准普通话发音,注意区分不同声调的 差异,然后模仿标准发音进行练习。
节奏与语速
掌握正确的语速和节奏,避免因为语速过快 或节奏不当而影响声调的准确性。
对比与纠正
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找出差 异并纠正错误。
练习与巩固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正确的声调习惯,如 朗读文章、练习绕口令等。
普通话声调的特点
01
02
03
04
平缓
普通话的平声调相对较平缓, 起伏较小,发音时声音较为平
稳。
上升
上声调的起点较低,上升到一 定高度后逐渐下降,形成一个
拱形。
下降
去声调的起点较高,然后迅速 下降,形成一个较大的坡度。
入声
入声调是一个短促的发音,声 音较为集中,有一定的闭塞感

02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55。
上声的调值为214,但有些考 生发音时调值不准确,比如 读成212或者314。纠正方法 :多听多模仿,掌握正确的
上声调值。
去声的调值为51,但有些考 生发音时调值不完整,比如 读成类似阴平的降升调。纠 正方法:适当加强下降力度
,使调值达到51。
入声是一个短促的声调,但 有些考生发音时不够短促, 听起来不够明显。纠正方法 :注意入声发音的特点,适
去声
01
去声调值
普通话中的去声调值为51,发音时声带从紧张状态突然放松,声音从高
处迅速下降到低处。
02
去声发音特点
去声发音时,声音高亢、有力,具有明显的降调特点。在语流中,去声
常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和语气,如感叹、强调等。
03
去声的应用
去声在普通话中应用广泛,常用于表达肯定、强调、感叹等情感。在不

解普通话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声调变化规律

解普通话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声调变化规律

解普通话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声调变化规律普通话是中国的国家语言,也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变化规律是学好普通话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普通话中声调的基本规律和实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

一、普通话声调的基本规律普通话中的声调可以分为平声、仄声、上声、去声和轻声五个基本调型。

每个汉字或词语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词的意义。

1. 平声:平声又称第一声,音调平稳,没有上升和下降。

例如:“妈妈”、“哈哈”。

2. 仄声:仄声又称第二声,音调有一定的上扬。

例如:“爸爸”、“呵呵”。

3. 上声:上声又称第三声,音调由低往高上升。

例如:“姐姐”、“喔喔”。

4. 去声:去声又称第四声,音调由高往低下降。

例如:“学习”、“人民”。

5. 轻声:轻声又称第五声,没有明显的声调变化。

例如:“吃饭”、“睡觉”。

二、掌握普通话声调的方法要正确地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变化规律,下面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1. 学习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声调的基础。

通过学习拼音的音调标注,可以准确地理解每个汉字或词语的声调。

记住每个声调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2. 多听、多模仿:多听普通话的正式发音,尤其是来自专业的语音教材或者标准的普通话播音员的发音。

在模仿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标准发音的声调变化,并努力模仿。

通过反复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声调。

3. 强调语境:普通话的声调变化也受语境的影响。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声调。

因此,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句子的语境,强调语音语调的连贯性。

4. 刻意练习:通过有意识地练习声调的变化,可以加深对声调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选择一些有关声调的练习材料,跟随录音或者教材进行练习。

同时,利用语音软件或者在线课程进行自主练习,不断提升对声调的掌握能力。

5. 规范发音:正确掌握声调不能忽视规范的发音。

发音准确、清晰有力,可以更好地表达意思。

每一个汉字或词语都有其独特的读音和声调,要注重修炼口腔肌肉,掌握准确的发音技巧。

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

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

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汉语的声调及连读变调简介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第一声也叫阴平声,调值是55;第二声也叫阳平声,调值是35;第三声也叫上声,调值是214;第四声也叫去声,调值是51。

阴平:【55】,如“妈、灰、妻”阳平:【35】,如“麻、回、奇”上声:【214】,如“马、悔、起”去声:【51】,如“骂、会、器”汉语许多方言还有所谓轻声音节,这种音节读得短而轻,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例如普通话fángzi(房子)、dōngxi(东西)、zǒule(走了),第2个音节都要读轻声。

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时,音节的高低升降往往发生变化,与单念时的调值不同了,这种现象称为"连读变调"。

例如,普通话两个上声音节连读时,前一个要变读成阳平,yǒujǐng(有井)和yóujǐng(油井)变成了同音。

普通话中的连读变调有以下几种:上声变调、“一、不”变调、重叠式形容词变调、去声变调。

上声变调上声单念或在词语末尾的时候,读单字调,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变调:1.上声在上声音节前,前一个上声音节调值一般由[214]变为[35](阳平):野草了解演讲友好领导上声音节的这种变调,实际上是异化音变。

两个上声相连,读起来拗口、不方便,因此前一个上声异化,调值读成[35]。

2.在非上声声调之前,上声音节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如:首都祖国海报解放上声的调型是降升调,有两个阶段,先降后升,过程较长。

在阴平、阳平、去声之前,由于连读和语速的影响,上声只降不升。

实际上只是读出了上声的前一个阶段。

3.在轻声音节前,上声有两种变调现象:(1)上声在非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半上。

例如:我的怎么仿佛两个尾巴里头(2)上声在上声转化来的轻声前念阳平或念半上。

例如:小鬼可以水里手脚等等(念阳平)老子耳朵椅子嫂嫂马虎(念半上)上声在轻声音节前的变调大致可以看成是由上声在非上声前的变调规律派生出来的。

普通话的声调

普通话的声调

(二)普通话声调的训练
1、按阴阳上去的顺序念语句。



中华有志 zhōng huá yǒu zhì 坚持改进 jiān chí gǎi jì n 中华伟大 zhōng huá wěi dà 千锤百炼 qiān chuí bǎi liàn 光明磊落 guāng mí ng lěi luò 花红柳绿 huā hóng liǔ lǜ
有些词语的每个音节都是由阴平调组成的,如;青春 光辉 春天 花开 公司 通知 新屋 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
高。中升到高,“高声调”。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 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 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小屋里。不久,他 们送来了吃的,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本不想吃, 可肚子不答应,勉强吃了一点儿,不甜不咸,不酸 不辣,说不出是什么味儿。这样过了几天,每天不 是听海浪的呼啸,就是遥望大海,不仅没人能够交 谈,也不敢随便走动。
(四)“啊”的语音变化。
(1)a、o、e、ê、i、ü+a (2)u(包括ao、iao)+a (3)-i(后)和er +a (4)-i(前) +a (5)前鼻音韵母后 +a (6)后鼻音韵母后 +a
ya呀 wa哇 ra [za] na哪 nga

A 千万注意啊!(ya) C 身上这么多土啊!(wa) E 他在写字啊。(za) B 这里的条件真好啊!(wa) D 这是一件大事啊!(ra) F 大家加油干啊!(na)
G 她的歌声多好听啊!(nga)
H 同志们,冲啊!(nga)

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 -回复

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 -回复

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回复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是学习普通话语调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表达语音的上升和下降,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优雅自然。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逐步解释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并通过例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普通话有一声、二声、三声和四声。

一声是平调,在发音时声调保持平稳不变。

二声是上升调,在发音时声调从低音向高音逐渐上升。

三声是上升-下降调,在发音时声调先从低音向高音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音向低音逐渐下降。

四声是下降调,在发音时声调从高音向低音逐渐下降。

接下来,让我们来学习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

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可以用以下口诀记忆:“变一二四,不变三声”,即一声、二声和四声有变调规则,而三声没有变调规则。

首先,我们来看一声的变调规则。

当一声在后接一个二声、三声或四声的音节时,它会变成二声。

例如,“阳光”中的“阳”字是一声,而“光”字是二声,所以在念“阳光”时,“阳”字的声调会变成二声。

“阳光”中的“阳”字变成了二声,所以整个词的声调是二声。

接下来,让我们看二声的变调规则。

当二声在后接一个一声或四声的音节时,它会变成一声。

例如,“大小”中的“大”字是二声,而“小”字是一声,所以在念“大小”时,“大”字的声调会变成一声。

“大小”中的“大”字变成了一声,所以整个词的声调是一声。

然后,让我们来看四声的变调规则。

当四声在后接一个一声、二声或三声的音节时,它会变成一声。

例如,“中国”中的“中”字是四声,而“国”字是一声,所以在念“中国”时,“中”字的声调会变成一声。

“中国”中的“中”字变成了一声,所以整个词的声调是一声。

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普通话变调规则口诀中所说的“不变三声”。

在普通话中,三声没有变调规则。

它的声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不变。

例如,“北京”中的“北”字是三声,而“京”字是一声,所以在念“北京”时,“北”字的声调不会发生变化,仍然是三声。

“北京”中的“北”字的声调保持不变,所以整个词的声调是三声。

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声调

五度标记法
画一条竖线,分成 四格五个调域,自下 而上用1、2、3、4、 5代表低、半低、中、 半高、高五度;
在竖线的左侧,自左向右画一条 线把音高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描画 出来。这条线的高低曲折反映的就 是声调的调值。
三、普通话声调分析
•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分别是阴平、阳平、上 声、去声,简称四声。 (一平二升三曲四降) • ►普通话四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 三曲、四降”,调型差别大,区别明显。
3、四音节练习 • • • • • • • • 四字同调 丰收归仓 美好理想 四字顺序 花红柳绿 光明磊落 四字逆调 破釜沉舟 袖手旁观 四声组合 百花齐放 赤手空拳 严格执行 废物利用 风调雨顺 千锤百炼 救死扶伤 弄巧成拙 别有用心 举足轻重
5、对比辨音
• • • • • •
按时——暗示——安适 边界——变节——辩解 餐具——残局——惨剧 穿通——传统——串通 声称——生成——省城 仙境——险境——陷井
赵元任《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 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 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 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 十狮尸实石狮尸。试释是事。
6、绕口令
• 1、珍珍绣锦枕,绣枕用金针,双蝶枕 上争,珍珍的锦枕赠亲人.
• 2、铜钉和铜板,铜钉钉铜板,铜板钉 铜钉,钉钉铜,铜钉钉。
3、 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伯伯磨墨, 墨破,伯伯摸墨;姥姥烙酪,酪老,姥姥捞 酪;舅舅救鸠,鸠飞,舅舅揪鸠。
4、老师老是叫老史去捞石,老史老是让老石 去捞石,老石老是看老史不捞石,老师老是 说老史不老实。
上声:先降然后再扬起(214) 5高 4半高 3中 2半低 1低

普通话中一声和三声

普通话中一声和三声

普通话中一声和三声汉语普通话发音中,一声和三声是两个最基本的声调。

其中,一声(声调高度固定,声调起点低,绝大多数的汉语字和词都可带一声),也称阴平,是最普遍的声调,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所有的汉字和词语都可以以一声发音,是汉语发音中最常用的声调。

而三声(声调高度逐渐升高,声调起点低),也称阳平,属于变调,它一般出现在特定的词汇后及其前面有助词“了”、“着”、“过”三个字时,这三个字带有状态、行为的概念,它们有时可以置于句末,有时也可以置于句中,以表示行为的完成程度。

以一声为例,张华的父亲买了一辆新车,到家后张华父亲就开着新车到处转了转,这里的buy,drive都是一声发音。

至于三声,在汉语普通话中,它大多出现在颇具特色的词汇后,诸如“看”、“做”、“说”、“问”等等,只有在这些动词后,才有可能出现三声,在其他一般的词语或语句里是不可能出现三声的,比如说:老李昨天去买苹果,就不会出现三声,只有老李去买了苹果或去买苹果了,才会出现三声。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容易忽视的词语,这些词语在发音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发音,并注意它们的发音与前一个声调的差别,比如说“吗”就是一个重要的词语,在普通话中,它要以三声发音,而不仅仅是一声,只有这样,才能与前一个普通话词语形成语义上的衔接,表示否定等等。

可以说,要想学好汉语普通话,那么一声和三声就必须要掌握,然后才可以掌握汉语发音中的其他声调,来表达更多的意思,才能说流利的汉语普通话。

要精准地掌握一声和三声,就必须要熟练掌握它们的发音特点,尤其是要注意它们的发音方法、音高、音量、音节等。

这样,不仅可以使汉语普通话发音更加流畅,也可以避免错误发音,从而做到真正的表达准确,从而使自己用汉语普通话更加流畅。

综上所述,一声和三声是汉语普通话发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声调。

要想掌握好汉语普通话的发音,就必须要做到准确的一声和三声,并且要熟练掌握它们的发音特点,并且要注意它们发音的方法、音高、音量、音节等,这样,才可以说流利的汉语普通话。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之前有家长在群里问我有关声调的知识,特别是变调的疑惑,今天在“百度”中找了些资料,感觉好用,发在空间内,家长们便于了解。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

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具体描写如下: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

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

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

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

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阴平55 高平- 例:咪mī,身shēn阳平35 中升/ 例:迷mí,神shén上声214 降升√ 例:米mǐ,审shěn去声51 全降\ 例:密mì,慎shèn(二)变调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

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

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调。

规律是: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

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一、第一。

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声调
一、普通话声调介绍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

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

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象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例如:
青春光辉春天花开公司通知新屋出租
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 5 。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例如:
人民银行连年和平农民犁田圆形循环
3、上( shǎng )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例如:
彼此理解理想美满永远友好管理很好
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

例如:
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
二、上声的变调
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例如:
每天m þitiü n每年m þ i niá n 每月m þ iyu â
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 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

调值由214变成24或35。

例如:
美好mþihǎo厂长chǎngzhǎng领导lǐngdǎo
音变(一)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2、“一”、“不”的变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å (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ãnggà ([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ã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 ([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å (词组。

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音变(二)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

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

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

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

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
信(信件)--信儿(消息)
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
③、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小曲儿、来玩儿、大婶儿、慢慢儿走
④、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
3、儿化韵的发音:
①、韵母为a、o、e、u的音节,儿化后主要元音基本不变,后面直接加上表示卷舌动作的“r”:
号码儿hǎomǎr 山坡儿shünpōr 饭盒儿fành ãr 水珠儿shuǐzhūr
②、韵母iaua、ao、ou、uo和iao、iou等,儿化后主要元音或韵尾基本不变,直接加“r”:
一下儿yÿxiàr 鲜花儿xiünhuür 手稿儿shǒugǎor 封口儿fýngkǒur
知了儿zhÿliǎor 小牛儿xiǎoni úr 小说儿xiǎoshuōr
③、韵母i、û儿化后在原韵母之后加上er 、 i、û仍保留:
小米儿xiǎomǐr读作xiǎomiþr
有趣儿yǒuqùr读作yǒuquâr
④ 、韵母-i (前、后)儿化后失去原韵母,加er:
戏词儿xåcær读作xåcer
果汁儿guǒzhÿr读作guǒzher
⑤、以i或n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后面加r:
一块儿yÿkuàir 读作yÿkuàr
树根儿shùgýnr读作shùgýr
饭馆儿fànguǎnr读作fànguǎr
冰棍儿bÿnggùnr读作bÿnggùr
⑥、以ng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鼻化,同时在鼻化元音后加上r:
瓜瓤儿guürángr读作guürár
板凳儿bǎndângr读作bǎndâr
⑦、韵母in 、ûn儿化后,丢掉韵尾n,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加上er;韵母ing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另上鼻化的er:
手印儿shǒuyånr读作shǒuyier
花裙儿huüqúnr读作huüquer
花瓶儿huüpængr读作huüpier
音变(三)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啊”附着在句子的末尾是语气助词。

由于跟前一个音节连读而受其末尾音素的合音影响,常常发生音变现象。

“啊”是音变是一种增音现象(包括同化增音和异化增音)。

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啊”的读音有不同的变化形式。

另外“啊”的不同读音,可用相应的汉字来表示。

1、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a、o、e、i、û、ä的,读作“呀”(ya)。

快去找他啊(tüya)!
你去说啊(shuōyq)!
今天好热啊(râya)!
你可要拿定主意啊(yåya)!
我来买些鱼啊(yúya)!
赶紧向他道谢啊(xiâya)!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包括ao、iao)的,读作“哇”(wa)。

你在哪里住啊(zhùwa)?
他人挺好啊(hǎowa)!
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ÿnna)!
多好的人啊(rã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
注意听啊(tÿngnga)!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5、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i(前)的,读作“啊”(za);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后)的,读作“啊”(ra)。

今天来回几次啊(cåza)!
你有什么事啊(shåra)!
你怎么撕了一地纸啊(zhǐra)!
掌握“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一一硬记,只要将前一个音节顺势连读“a”(像念声母与韵母拼音一样,其间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a”的变音来。

用汉语拼音拼写音节时,“啊”仍写作a,不必写出音变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