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快乐作文教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语文快乐作文教学法

作文是什么?可以打一个比方,它就像给自己心灵打开的一扇窗户,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见识。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即“自己选材、自主拟题、自由表达、自我修改,使学生在快乐中写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小学语文快乐作文的一些探讨。

一、联系生活实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语文,生活即作文。叶圣陶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让学生走入生活,去说去写生活,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样学生才会使学生感到习作是有实用的东西,从而对作文产生好感,产生趣味,利用习作这个载体,去生活中进行解读,这是习作的始点,也是习作的终点。教师要走出教材,用活教材,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建立通道。

1、自主求真的写作思维

自主作文还要保障学生在写作空间上的自由。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说出了做人的真谛。作文的要以人为本,让学生“我手写我口”,心口如一,真诚作文,想写什么,不想写什么,完全是学生

自己的事。如:在习作《xxx,我想对你说》时,我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事,去写身边的事,去写身边的人。先让他们补题,孩子们非常高兴,说出了许多题目,能在本上拟出10个题目么?在愉悦中完成了命题的创新,写熟悉感兴趣的见闻及生活中的苦恼和欢乐。一个学生命题《妈妈,我想对你说》,文中写出了妈妈爱打麻将,家里边阴云密布,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我每天放学回家总是面对清锅冷灶,爸爸也不愿意回家,多么希望找回过去一家和和美美的日子啊!后来,我把这篇作文给她妈妈看了,她妈妈竟然泪流满面,说孩子大了,懂事了。自己再也不打麻将了。作文挽救了一个家庭啊!

2、自由求实的写作空间

自由性首先体现在写作时间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时限量的作文会使每个人感到畏惧,因为每个人的写作冲动不是恒定不变的,有些东西稍纵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会学生捕捉这些不期而遇的真实感受,日记、读书笔记等应是学生练习用的,挥洒即就。语文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自然,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品格。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去欣赏充满泥土气息的春天,金黄色的秋天,陶冶情感捕捉丰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培养思维的独特性,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小学生的作文必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写作文也必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二、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情感是实践体验的产物,有丰富的生活,自然会有喜、怒、哀、乐的情感。作文教学应注重把生活体验的触角向家庭延伸。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以此唤起学生投入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的情感波澜,激发兴趣,写自己的童真、童趣和童情。今年的“母亲节”前夕,我布置了特殊的作业: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妈妈洗一次头,然后把洗头的过程和心理感受写下来。开始学生似觉奇怪,随即我把一个人的成长、母亲的含辛茹苦极其不易的经历进行了说明,学生明白:教师是借用一种方式让我们向妈妈表达一份孝心。作文交上来了,我翻看了孩子们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被深深的打动了。我仿佛在读着他们一颗颗跳动的爱心。

1、快乐地展示心灵

快乐作文的理念,就是激发孩子的兴奋点,让孩子兴趣盎然,自然有感而发。作文一定是“个性化的”,最重要的是创意和思想,要包容学生,不束缚他们,才能产生真正的奇思妙想,才能妙笔生花。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好的作文是学生心灵感应。”成功的作文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扇窗户,通过这扇窗户可以看到学生真实的内心和生命活动状态。如举办故事会、主题活动来再现生活场景,营造特定的作文情景,让学生行走在时空的隧道,如入其境。

2、快乐地分享真情

分享乐成是快乐作文的最大奥秘。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重视作文能力的差异。千万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有进步要及时鼓励。不要指望他们一口吃个胖子,要慢慢培植他们作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对作文的兴趣,才能挖掘自身的潜能,发挥写作的主动性。达到下笔为文,情动于衷,佳作自成。

总之,快乐作文能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能快乐地表达生活,能体会到一种自由和快乐,凭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围的事物。信心十足地传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颂扬。

[作者单位: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福建 36210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