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沂市棋盘镇小冲小学朱红波
一、课题的界定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大多只重视学习那薄薄的一本教科书,知识面窄,阅读和写作水平较低。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研究》是指围绕一个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写作练习,实际上,它就是“小练笔”,小练笔是减缓作文坡度的阶梯,是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必要练习。通过长期系统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一旦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从而分解作文的难度。
二、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的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可以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这样的练习还可以使长期沉淀在头脑中的感知、记忆得以复苏,或喜或怒,尽情表达,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练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激发学生浓厚的读写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3、把握好读写的结合点,有效组织学生“围绕中心句或一个重点”进行练笔。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2、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写”,有话就是有素材。素材丰富,他们就会跃跃欲试,习作就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3、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顺畅,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2008年,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研究》,立项之后,我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首先对本班30名学生进行了习作能力的调研。借助情境,我设计了这样的习作命题:以“春天,花园里真美啊!”为中心句写一段话。结果显示,学生只知道写这朵花美,那朵花美,很笼统。后来,我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这样一些反馈信息:
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他们更多的只是把习作看作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按时完成。他们不能体会到习作真正的意义是在于内心情感的倾吐,是自己与别人文字交流的平台。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一件事,如果有了兴趣,做事者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要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更好地服务于课题研究,我积极阅读一些教育专著——《面向未来的母语教育》、《给教师的建议》、《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语文课程新探》等,帮助我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使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指导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认真研读了习作教学策略,结合“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每当学到课文中有中心句的,我总是不放过让学生练笔的机会,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自主拟题,找到适合的话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由说到写,哪怕只是几句话,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感悟的过程,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是行之有效的:
1、从仿到写,范文引路。语文教科书的每一次习作,都有一篇范文,儿童习作有模仿的印记。古人主张写作从仿写开始,正所谓“读写结合”。比较阅读与作文,总能找到它们的对应关系,学生读了这些文章,就能从中学习写作,这也是习作的一个过程。
2、注重实效,不拘形式。教学中选用哪种形式,应根据儿童年龄、学段、教材、实际情况等。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低年级以写话训练为重点,中年级以片断训练为重点,高年级以篇章训练为重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能写一句话到几句话、一段完整的话,中年级能写简短的书信便条,高年级学写读书笔记、常见应用文。低年级不提文体要求,到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整个小学阶段,从“放胆文”开始,到逐步写“小心文”,既可以客观描写,记叙,又可以想象,幻想,可以写日记,看图写话等各种训练形式和手段,注重的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在学习过程中,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教学时,我借鉴“构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的教学模式体系。这一教学模式的体系结构是: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热情——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
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必须有良好的氛围环境。教学时,我采取生活再现、表演展示、实物演示等手段,用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诱发学生创新的热情,让学生进入“我要写”的精神状态。刚开始,我提供几种作文的范围,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选材,立意,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的作文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他们也不会出现害怕作文的心里。也许有的老师认为:没有约束,学生会天马行空,乱写一气,其实,当学生刚进入写作状态,教师用过多的框框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写作时要写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生活,教师的指导理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进行,而且,指导时还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交流合作,可以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在班级里,我根据学生的习作程度给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组长,学生互评互改,收到一定的效果。教师适时的鼓励,会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产生自信,促使自己的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在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总是尽量找学生的优点,评语也总是写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实践证明,这样做,能让学生树立“我能写”、“我能写好”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使作文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学生作文是一个自我积累、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因此,指导学生作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围绕一个知识点、情感点发散开去,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化虚为实,化简为详。拓展空间,拓宽背景,从而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当我感悟到了这些,就进一步钻研文本,寻找读写训练点,创设情境,并有效落实到课堂,课题研究也就自然而然地融进了课堂教学。我也因此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一边总结,课题研究的日子充实而忙碌。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课堂、课外的小练笔搭建了读写结合的平台,学生树立了写作的自信心,真正做到了“要我写”为“我要写”,增强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产生追求完美的愿望,使创新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每学习一篇有中心句的文章,我都不放过让学生练笔的机会。在我的精心指导下,学生都能按自己的体会写出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学生的作文思路越来越开阔,作文教学也从封闭的个体中解脱出来,体现出对话的过程,学生能说出对问题的看法,对事物的理解,对现象的分析,他们相互促进,启迪,沟通,更好地学会语言表达。平时,我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随时记录下来,因此,我围绕课题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奖。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
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管是理论方面还是实际操作层面,但这并不意味着课题研究的结束。只要教学在继续,课题就在继续,它将为我们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