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8-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跟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7课时谁的得分高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
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
2、出示统计表,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 24 30 41笑笑 23 44 29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
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3 0————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53。
在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41,54与41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
结果是95、5 4+ 4 1————9 5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数一数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教学过程,由于从学生喜爱的谜语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与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而使学生对于应用的学习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学习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通过认识数熊猫只数----数方格--数小狗----数苹果等。
同时还通过玩游戏中的各种形式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实际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点乱,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儿童乐园课后反思: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
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全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除法》教后记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除法算式的竖式计算的算理放在首位,整个教学过程都遵循教学的编排意图,首先安排了“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
列举出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在次基础上再介绍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并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的掌握。
接着通过第一次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组织第二次“分苹果”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每盘放6个?”通过操作,学生髮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这两个不能继续分下去,体会到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体验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方面,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老师一边列竖式一边就把每一步的含义都说了,没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导致有部分学生对竖式的不理解,还有到最后列出一半就以为结束了,如25÷4,学生就写出一个商,就想口算一样,没有继续写。
本章另一个难点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发生实际生活中的事例更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他们会更强烈的愿望去学习解决这个问题,更能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本节课我结合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了学生最喜欢的春游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问题:1、有余数的除法,学生在列竖式的时候,格式不是很规範,有学生只列出一半的竖式就以为是好了想些横式一样,只写一个商就停了。
2、出现没有余数的除法也变成有余数的了,3、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
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第2页《分苹果》,这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幺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附教学反思)
一、数一数与乘法单元教学内容:数一数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单元教学目的:1.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
2.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 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单元教学难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单元课时安排:数一数 1课时儿童乐园 1课时有几块积木 1课时动物聚会 1课时机动 1课时数一数课题数一数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有规律的数出物体或图形的个数,并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加法算式,为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过程态度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以局部估测整体的思维方式。
情感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加法的局限性和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通过有序观察列出“几个几连加”的加法算式。
2、难点:理解“几个几连加”的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课外延伸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也能用“几个几连加”的算式来计算。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有多少个熊猫.老师出示大熊猫图片。
师:这是什么?你能给大家简单介绍吗?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全世界也数量不多,所以人们都积极的去保护它们。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动物园去看一看那里的熊猫.老师在黑板上没有规律的贴出15只大熊猫的图片这些大熊猫在动物园里玩的可开心了,你知道老师黑板上有多少只大熊猫吗?师:饲养员阿姨端来了丰盛的早餐。
这时大熊猫都整齐的排好了队(帖出大熊猫图画。
)现在仔细观察这幅图画有什么特点。
(学生会进行前后比较)生:它们站的整齐。
生:它们每排都有5个。
生:竖着看,每行有3个。
师:饲养员阿姨想知道15只大熊猫到齐了吗,你能不能帮她算一算。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紫都台学校安妮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单元学习目标1.在“数一数”活动中,感受相同数连加的特点,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产生的必要性。
2.能根据具体情境或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能借助直观手段和具体情境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与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能结合画图和操作,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学会用数学的验光观察生活。
学情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同的数数方法,学会了列连加运算。
这些知识的学习,都为本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打下了基础。
但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如果要他们描述出规律性想象,是很难的。
可是,这些思维形象,却都是学习乘法所必不可少的。
有多少块糖一、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6-17页。
二、学习目标: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三、学习重难点: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五、学习过程: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糖的个数,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数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数的方法和结果告诉大家?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一块一块地数:1、2、3、两块两块地数:2、4、6、8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予以肯定。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精选1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篇1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
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篇2本节课通过到农场里参加小动物的聚会这一童话式的活动为主线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进来,通过自已的观察、分析、思考,最后轻松自然地获取了知识,同时还在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运用自已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带来的无限快乐。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一、关于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反思。
- 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发现学生对于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较好。
例如,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课堂练习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结果。
但是,当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情境时,如“树上有32只鸟,飞走了15只,又飞来了8只,树上现在有多少只鸟?”有些学生就容易出现混淆运算顺序的情况。
这反映出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能,但在将数学运算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进行逻辑分析方面还存在不足。
-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教具,如小木棒来演示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这有助于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数的变化。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实例和一对一的指导。
以后在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解题思路,这样可以加深他们对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
- 乘法概念的引入是一个关键环节。
我通过展示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实例,如3 + 3+3 + 3+3 = 15,然后引出乘法算式3×5 = 15,让学生理解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但是在记忆乘法口诀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有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口诀,而没有真正理解口诀背后的乘法意义。
-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制作口诀卡片进行游戏、对口诀等。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去发现乘法口诀中的规律,例如,相邻的口诀之间的差值与乘数的关系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记忆口诀,而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
二、关于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反思。
- 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如墙角、桌角等,然后抽象出角的图形。
学生对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学生存在一些误解。
很多学生认为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决定的,而不是边的长度。
- 在纠正这一错误观念时,我使用了活动角的教具,让学生亲自操作,改变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从而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变化。
【强烈推荐】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与反思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与反思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上。
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加与减课题谁的得分高(第 1 课时)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 1. 口算练习 50+70= 30+600= 30+300= 90+20= 40+50= 0+500= 2. 求 38 加 25 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 ,而不是5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二、导学释疑 1. 自学: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 研究:小组讨论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1/ 3少分?到底谁获胜? 3.展示。
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交流算法。
三、巩固提升、检测反馈(1) 25+17+31 46+19+12 37+29+19 26+19+41 请 4 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同桌合作,一人两题。
(2)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四、小结。
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 )教学反思课题谁的得分高(第 2 课时)总课时 2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加与减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本节课是《加与减》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一开始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要点,并进行灵活运用,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得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梳理,让学生试着归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数学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而服务,最重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2课时秋游本节课的设计结合具体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循序渐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时会出现在计算时十位退一后,忘记把十位减一的情况,教学时应加强培养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强调相同数位对齐的同时,不要忘记退位减法的正确计算。
第3节星星合唱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星星合唱队》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教学中,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解决日常生活中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根据孩子的思维特点,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探索,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情境,比较轻松地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学生对加法、减法的计算已经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从而领悟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和运算规律,突破教学重点,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单元购物第1节买文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体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其实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随家长一起或单独购物的经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在教学一段时间后,我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反思。
通过这次反思,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找到了一些解决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我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科书,过于呆板地根据书本内容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 passivity。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决定在教学中引入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比如游戏、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我还计划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课、演示、实践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发现我在有限的时间内,往往无法对所有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
尤其是一些抽象概念和难题,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迷惑和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将课堂上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提前预习,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消化。
同时,我还准备增加一些课外辅导活动,帮助那些对数学较困难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再次,在学生参与度方面,我发现在课堂上很多学生都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或者是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计划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感到课堂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我会鼓励学生多多提问,尽量回答每一个问题,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最后,我还准备采取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和分享,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后,在评价方法上,我发现我的评价过于依赖笔试,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方法。
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决定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
除了传统的笔试,我还准备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评价,如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口头评价和个别辅导等。
同时,我还希望能够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进步和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与反思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教案与反思一、概览课程总体目标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等。
在教学内容上,以新教材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观察思考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程评估方面,除了传统的作业和考试外,我还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进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确保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适宜性。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强、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注意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图形时,结合美术课中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反思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感收获良多。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注意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对某些教学理念的把握还不够深入,对某些教学技巧的运用还不够熟练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将继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此外我还将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 介绍使用的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学期我负责教授的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该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考虑数学知识的积累,又兼顾技能的培养。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基本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应用问题。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全册教案每课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全册教案每课教学反思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2019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编写,体现了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学段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现形式。
为同行们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下面结合本册教材的编排内容,作一些分析、说明。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1)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學反思兒童樂園課後反思:1.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の課程理念。
創設學生熟悉のの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用連加算式解決這類問題相對煩瑣,激起學生學習乘法の願望,進而感受學習乘法の必要性。
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運算の意義之後,讓他們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表示,體會乘法與生活の密切聯繫。
2.把解決問題與學習乘法運算意義の過程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已有の用連加算式解決問題の經驗,進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從中體會乘法運算の意義。
在列乘法算式時,“4個2”中の4,“6個4”中の6和“3個3”中の第一個3是教學の關鍵,而對此學生往往容易疏忽。
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列式過程中の想法,特別是從哪兒找到“4”“6”和“3”の,由學生講給學生聽,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另外,引發對“1+2+3=6(人)”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の討論,進一步強化對乘法運算意義の體驗。
總之,本節課の設計,能自始至終給學生創造出寬鬆の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大量の生活情境中去體會、感悟和發現,真正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の樂趣,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の願望。
動物聚會教學反思本節課通過到農場裏參加小動物の聚會這一童話式の活動為主線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由於從學生喜愛の童話故事為切入點,抓住了學生の心理年齡の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の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の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の基礎。
每一個環節學生都能主動の參與進來,通過自已の觀察、分析、思考,最後輕鬆自然地獲取了知識,同時還在各種形式の節目中運用自已所學の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新課標“玩中學”帶來の無限快樂。
當然,本節課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學生の觀察不夠仔細,而且教師在問問題時,說得不夠具體,孩子們表達自已の觀點時有困難;尤其是在送禮物の那個環節中,許多孩子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導致後面の課堂紀律有點混亂,看來對於培養學生認真傾聽の好習慣還有待加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全册教案全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教学目的:1、通过回忆一年学习数学的体会,总结学习数学的方法。
2、谈谈在假期中遇到的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3、明确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理解相同加数的加法的意义,体会在生活中存在大量相同的加数连加的问题,初步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CAI 课件和图片教学目标:1、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及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和图片教学目标:1、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CAI课件和图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巩固对乘法意义的认识,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判断能力。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可表示不同的意义。
教学准备:挂图和操作学具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会运用口诀的优越性,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探索5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记忆5的口诀。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如:五环旗、手指等)教学重点:掌握5的乘法口诀,回会运用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会乘法口诀的优越性和探索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准备:五环旗的图片。
教学目标:1、巩固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2、通过对比辨析区别乘法和加法的含义,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3、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运用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册教案教师:米晓莉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一个学年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两个班总的来说,基础是差不多的,班的尖子生和班差不多,不过,后进生方面,二班多了好几个两个班的学习习惯都较好,本这个学期的教学重点还是要放在良好听课习惯的养成上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另外,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加与减”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第二单元“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2.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第六单元“测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3.综合与实践: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措施: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创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的含义,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学习能力5.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6.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鼓励算法多样化五、课时安排:总65课时1.加与减----------------------------------7课时2.购物------------------------------------4课时3.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4.图形的变化------------------------------2课时—5的乘法口诀------------------------8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 6.测量------------------------------------7课时7.分一分与除法-----------------------------12课时—9的乘法口数学好玩----------------------------------3课时9.除法------------------------------------5课时总复习------------------------------------5课时第一单元加与减单元学习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单元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学习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课时安排:7课时第1课时谁的得分高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3学习目标: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讨论,自主发言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讨论,汇报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百以内数的连加24+30+41=()第2课时谁的得分高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3学习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汇总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计算:37+29+1742+19+2536+18+3529+50+1132+27+4339+27+33二、导学释疑1.新知:投飞镖比赛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本节课通过到农场里参加小动物的聚会这一童话式的活动为主线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进来,通过自已的观察、分析、思考,最后轻松自然地获取了知识,同时还在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运用自已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带来的无限快乐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而且教师在问问题时,说得不够具体,孩子们表达自已的观点时有困难;尤其是在送礼物的那个环节中,许多孩子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导致后面的课堂纪律有点混乱,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32页“分桃子”主要是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含义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分一分的活动,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训练场1、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请你帮助猴妈妈分桃子——分一分”这样的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数的分解,找到了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生长点,改变了传统的概念教学“复习——引入——新课——练习——巩固”的模式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讲述分桃子的故事,引出只有分的“同样多”两个猴宝宝才满意,适时渗透数学文化思想,使学生数学思考从这里“开始”2、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中提升数学思考——平均分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传授和输出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情景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如果说以往的概念教学,教师侧重于直观演示,通过举例证明理解概念的含义,那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堂教学要有“质”的变化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媒介”,它对教学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学中,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我大胆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怎样分桃子、分鱼、分智慧星??还设计了变式练习,辨析“平均分”和不是“平均分”的练习,在小组练习“分智慧星”的活动中,引出了有余数除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由“分一分”——平均分——有余数除法3、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数学概念是生活现象的“数学化”,是由具体到抽象的“升华”针对低年级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没有把现成的除法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后,及时设计了一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摆一摆、分一分”,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体验“平均分”让学生在做中学,抓住不同物体的“平均分”,既培养了数感,又强化了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课堂教学看似淡化了“除法的概念”教学,实际上却在“核心”处加以“引导”,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教师真正成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课堂教学这个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运动场”,使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到“有序”,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引导开始起“跑”——有目标的进行跑————最后水到渠成,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一节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方的处理临时发生了变化,可能是因为时间关系怕完整的教学结构无法展示给听课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被淡化,关注学生的地方自然少了些,相当多的孩子在学乘法口诀的时候,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在设计课的时候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也想给学生一个机会展示自己,教育学生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知道光会背乘法口诀而不知道其意义和来源是不行的,应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在5的口诀教学中是从算式入手来编制口诀,在这里想打破前一课时的教学顺序让孩子觉得新颖,或者是想让听课的老师也感觉有点新意吧,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按照顺序并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原本打算在学生全部列出乘法算式后,对照算式和口诀有什么关系的时候,会恍然大悟,口诀原来于此处编制的对于这种教学思路我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遗憾的是在引导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问了一句你知道这些算式和口诀的关系吗?当学生还在愕然中便如蜻蜓点水般草草收场,此环节的教学在我的拉拽下学生一句一句的找到了口诀所对应的算式,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不算轻松而且也没有出现我想要的“大悟”李老师说的没有错:知道自己要达到一种什么目的,思考透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在这一环节上虽然知道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但是根本没有想清楚通过怎么样做怎样引导才能达到这种目的,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事实上在一节课上关键地方的成功与否也是如此如果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感受的话,在此时完全可以多花费一点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口诀和其对应的算式的相同与不同,比如算式只是比口诀多了一个乘号,算式是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口诀是中文大写,如果把算式中的乘号盖住的话就能得到其对应的乘法口诀,那么口诀的来源也显而易见了想要学生的“恍然大悟”也由不得学生“不悟”了在这节课中顾及过多,想展示的也过多,反而顾此失彼,一些传统教学中的优点也给忽略了这节课学生掌得不错,记忆方法也能掌握口诀大部分同学能在课堂上背出来应用方面还有欠缺通过本次教学,让我从中收获了不少对此谈谈自己的想法课开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丰富多彩,把枯燥的计算练习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情景的有趣能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较好地完成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但记忆口诀时学生容易出错的口诀是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和四九三十六,这三句口诀特别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和多练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观念:1.创设学习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数学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伊始设计成观察主题图、听录音故事、想数学问题等活动,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喜爱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主动地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2.剖析学生情况,灵活调节学习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平时学生从练习与作业中反映出来的不善于用完整数学语言整理信息的现象,设计有价值的思维活动,积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动笔在练习本上写出想提出的问题这一环节,就是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后,能用通顺、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既充分培养初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又整合了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知识联系点3.优化合作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而且,合作精神是时代对人的基本要求,真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得以实现所以,在教学活动中,着力优化合作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营造合作氛围,提供合作机会如:在听故事后,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想提出什么问题,而后再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评价,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在愉悦、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缩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激发起合作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合作活动中去拓展合作时空,注重应用实践,提升数学素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人在教学设计时特别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与他人交流和分析探索的结果,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掌握数学方法如:教学训练安排学生和父母或好朋友观察家中物品或上学路上的景物,寻找数学信息,试着提出并记录5个数学问题,进行相互提问并解答的游戏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活动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我在本节课教学中,力求营造一个充满“灵性”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帮助学生“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从引导开始起“跑”——有目标的进行跑————最后水到渠成,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的平均分,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的现象知道学习除法的必要性,了解除法分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理解除法含义这节课,我对自己的教学,做了一些回顾与思考,反思如下;1运用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课堂教学开始时,我让学生猜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从而引出分糖果的课题在具体的生活中,使数学生活化2.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课堂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通过两次“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分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分的结果是相同的3让学生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他们会说,但不一定会填,这时,我在示范后又设计了同桌合作,看看别人的记录表,你知道他是怎么分的吗?学生通过合作既学会了记录,又体验了分法的多样性4在解决分50块糖果的问题时,在活动前我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明确分工,在活动时又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时,一次分不完,可以分步分,可以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每次不必一块一块地分,边分边根据剩下的数量来确定下次分多少更合适在课堂中注重让学生自己感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5.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在每次动手分糖果时都设计了一个较好的小环节“观察估计糖果的块数”特别是第二次估计一大包糖果有多少块时,引导学生把它与20块糖果进行对比,培养学生有依据地进行估计活动,创设了一次提高估计意识、增强数感的机会上完课后,我感觉到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策略,学生感知得还是不够,特别是每次分多少,可以怎么分也许是时间的关系,最后有些匆忙在分50块糖果时,我是否可以这样提问:“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每人大约可以分到多少块?”因为学生具有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应该能够说出“至少10块”真希望听过此节课的同仁们,给我一些意见1.让学生从“分一分”的活动人手,引出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明白,“除”就相当于把某物体或某个数进行分割,可以是等分,也可以是不等分,不等分就产生剩余数2.通过具体的情景设置,鼓励学生进行除法算式的探讨活动,与学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单元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这既是对以前学习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生已经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计算。
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继续运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计算。
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1.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会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4.培养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充分利用情境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境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适用性。
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且以前学习的一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更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1 谁的得分高1课时2 秋游1课时3 星星合唱队1课时4 练习一 1课时.谁的得分高。
(教材第2、3页)1.掌握连加运算的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养成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养成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有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有两次的得分超过了笑笑,真细心!【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
虽然他的确是有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
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
生2:笑笑说得很有道理。
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比笑笑共多2分,而笑笑却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
估算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法。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
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得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算法:(1)20+30+40=904+1=590+5=95(2)2 4+ 3 05 45 4+ 4 19 5(3)2 43 0+ 4 19 5(4)2 4+ 3 05 4+ 4 19 5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算式的基本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时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了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同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体验算法多样化。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
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谁的得分高24+30+41=95(分)2 43 0+ 4 19 523+44+29=96(分)2 34 4+ 2 99 6答:淘气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
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
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算法的优化。
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做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实现算法的优化。
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
.A类填空。
4 8+ 2 4( )+ 1 8( )3 7+ 2 6( )( )3 2+ 1 5( )+ 2 7( )(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B类笔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连加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进行连加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4 8+ 2 4(72)+ 1 8(90)3 7+ 2 6(63)+ 2 53 2+ 1 5(47)+ 2 7(74)B类:78 99 78教材习题.第3页“练一练”:1.(1)第一次奇思比妙想得分少,或妙想的得分两次超过了奇思。
(答案不唯一)(2)奇思获胜。
因为第1次妙想比奇思多5分,第2次妙想比奇思多3分,两次一共比奇思多8分,而奇思第3次比妙想多10分,这样奇思就比妙想多2分,奇思获胜。
(3)奇思:35+23+30=88(分)妙想:40+26+20=86(分)2. 17+36+11=64(人)3. 67 98 85 874.(1)28+16+15=59(枚) (2)51+21+28=100(枚)(3)2012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38+27+23=88(枚)(答案不唯一)秋游。
(教材第4、5页)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课件。
师: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看!同学们出去秋游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生1:一共有多少人?生2:船上能坐得下这两队人吗?生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组织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
如果没有出现教材中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设计意图:用学生生活中喜欢秋游的话题引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数学信息,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准备。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们觉得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1:可以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生2:可以先求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再从90个座位中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列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算法。
师: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我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90-45=45(个),45-2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也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但是我的算式是90-25=65(个),65-4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是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然后用90一次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的空座位数:45+25=70(人),90-70=20(个),所以船上也是还有20个空座位。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算法得出了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
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师:从90中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可以写成一个算式为90-45-25=20(个)或90-25-45=20(个),这样的算式叫连减算式,计算连减算式一般从左往右计算,竖式的写法:9 0- 4 54 5- 2 52 0或9 0- 2 56 5- 4 52 0【设计意图:不同算法的交流,使学生认识算法的多样化。
竖式计算是大数计算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
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