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1015

合集下载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河道因为过度开发和污染等问题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

为了保障城市河道生态环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一、生态治理措施生态治理主要是通过改变环境因素而达到调节和控制河道生态系统的目的。

如种植生态复绿带,并适当稳定河道,同时加强生态监测,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

2、水资源管理河道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河道水质、水量及其分布等方面的管理。

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可以有效调节河道生态系统并改善水环境质量。

3、建设生态景观在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过程中,建设生态景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通过土地分割、植被恢复、景观改造和绿化等手段,打造城市生态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加强环境管理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项措施。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河道污染情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保障环境质量。

二、环境修复措施1、土壤修复河道土壤污染的修复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结构和微生物群落,有效控制和减少河道污染问题,实现河道生态环境的修复。

2、植被恢复在城市河道环境修复过程中,植被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种植具有吸收污染物、调节气候、提高景观价值等多重作用的植物,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河道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提高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水平。

3、水生态修复水是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环境修复措施是改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水质、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等手段,有效促进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

总之,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生态治理、水源管理、生态景观建设、环境管理等多重手段,实现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完整,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手册

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手册

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手册生态治理是指通过科学手段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方法。

生态治理常用技术主要有湿地修复技术、生态退化地改良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土地保育技术、水质净化技术等。

养护要求是指生态治理工程完成后的维护管理工作,以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下面是对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的详细介绍。

一、湿地修复技术湿地修复技术是指对退化或受污染的湿地进行改造,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常用技术包括植物修复、人工湿地建设和湿地水处理等。

养护要求包括定期监测湿地水质、植被生长状况等,保持湿地的水体通畅,清理杂草和异物,避免人为破坏。

二、生态退化地改良技术生态退化地改良技术是指对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较低的地区进行改造,提高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率。

常用技术包括土壤改良、植被修复和水土保持等。

养护要求包括定期监测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率等指标,及时补植和修复被破坏的植被,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维护。

三、植被恢复技术植被恢复技术是指通过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恢复土地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常用技术包括选用耐旱、抗逆植物进行种植,进行适时施肥和管理等。

养护要求包括定期疏伐和剪枝,保持植被的健康生长,及时治理病虫害,防止植被退化。

四、土地保育技术土地保育技术是指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

常用技术包括合理农田水利建设、植被覆盖保护等。

养护要求包括定期检查土壤质量和水源水质,采取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加强防护林和植被覆盖的维护,严禁违法建设和破坏土地资源。

五、水质净化技术水质净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改善水质环境。

常用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净化、生态河道修复等。

养护要求包括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对水体进行适时清理和维护,保持水体的通畅和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是保证生态治理工程的有效实施和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关部门和单位在进行生态治理工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并按照养护要求进行维护管理,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促进可持续发展。

河道生态治理及维护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及维护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及维护方案一、问题分析河道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污染: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危害。

2.河岸垃圾乱倒:河岸乱倒垃圾严重破坏了河岸生态环境,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了影响。

3.湿地生态破坏:湿地是河道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过度开发和污染,湿地生态系统严重破坏,湿地的水文、土壤、景观等恢复能力减弱。

4.非法捕捞现象:非法捕捞不仅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对河道的生物多样性和数量造成严重影响。

二、治理方案1.水质治理:(1)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建立健全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对企业进行严格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监督。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科学施肥和农药使用,减少化肥农药流失入河。

(3)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保证排放水质达标。

(4)加强水生植物的修复,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进行河道污水处理,通过植物的吸收、泥沉淀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水质。

2.垃圾治理:(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倡导垃圾分类和定期垃圾清理。

(2)加强城市环卫工作,增加垃圾桶设置数量,定期对河岸进行清理和整治,严禁乱倒垃圾现象。

(3)建立垃圾回收站点,引导居民主动将可回收垃圾分类投放。

3.湿地修复:(1)建立湿地保护区,在湿地保护区内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严防非法的填充和破坏活动。

(2)加大湿地修复的力度,种植恢复湿地植被,建立湿地的生态连通。

(3)加强湿地文化宣传教育,增加市民对湿地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加大湿地生态保护的舆论声势。

4.打击非法捕捞:(1)加强巡逻执法力度,增加巡逻频次和巡逻人员数量,对非法捕捞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加强与渔业部门的协调合作,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分享线索并进行联合行动。

(3)加大对非法捕捞行为的宣传力度,增加公众对非法捕捞危害的认识,减少封建愚昧观念的影响。

三、维护方案1.建立长效机制:成立河道生态环境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

河道养护方案和技术措施

河道养护方案和技术措施

河道养护方案和技术措施河道养护是指对河流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以保持其正常运行、预防水患、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等目的。

河道养护方案和技术措施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水文条件、生态系统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达到最佳的维护效果。

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河道养护方案和技术措施,供参考:一、河道巡查与监测:为了及时发现河道问题,建议定期进行巡查和监测。

利用现代技术,包括遥感、卫星图像和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河道的水位、水质、植被状况等,以便迅速响应并解决问题。

二、河道清淤与疏浚:根据河道淤积情况,采用机械清淤、疏浚等手段,确保河床通畅,提高河流输沙能力,防止泥沙淤积导致的水患。

清淤同时有助于提高水体通气性和水质。

三、岸线生态恢复:采用植被恢复和保护工程,加强对河道两岸植被的保护,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以防止河岸侵蚀、改善生态环境,并为水体提供足够的氧气。

四、水土保持工程:在河道周边建设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绿化带等,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同时减少河流中的污染物输入。

五、防洪工程:根据河道水位、流量等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和建设防洪工程,包括堤坝、排水沟渠等设施,以减缓洪水的传播速度,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的影响。

六、水质治理与净化:实施水质治理措施,包括设立水质监测站,加强对污染源的管控,推动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等,以改善河流水质,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七、社会宣传与参与:加强对河道养护的社会宣传,提高公众对河道环境的保护意识,鼓励居民参与河道养护工作,共同维护好河道的生态环境。

在制定和实施河道养护方案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水文、生态条件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注重科学监测和评估效果,以确保河道养护工作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要求与治理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要求与治理措施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要求与治理措施河道整治工程是保护和利用河道资源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提升水域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有必要明确施工要求和治理措施。

本文将从施工环境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和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施工环境准备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环境准备是施工的基础,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彻底的勘测和评估,了解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以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同时,要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二、施工过程管理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过程管理关乎工程质量和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根据施工方案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减少对河道生态系统的干扰。

例如,在河道疏浚工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对水生生物的繁殖和迁移造成妨碍。

其次,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与监督。

施工队伍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安全素质,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事故和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和使用,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三、后期维护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加强对整治工程的后期维护。

维护包括河道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以及对施工工程的养护和修缮。

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对施工工程的养护和修缮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标准,确保工程长期稳定和安全。

四、治理措施为保障河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治理效果,还需要采取一些治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施工方案和设计方案的审查,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要强化对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的管理与监督,严肃违规行为,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另外,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与监管。

以上是关于河道整治工程施工要求和治理措施的论述。

通过施工环境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和后期维护等方面的合理安排和措施,可以确保河道整治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治理效果的持续改善。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与质量要求一、河道整治施工技术1.1 河道整治的目标与意义河道整治是指通过对河道进行改造和整治,以达到保护水环境、预防水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改善沿岸环境等目标。

河道整治施工技术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以达到河道整治的预期效果。

1.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勘测和设计,了解河道的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

针对不同的整治目标,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

同时,还需要保证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的供应,以及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组织。

1.3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河道整治施工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展严密的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合理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并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

(2)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包括挖方、填方、石方的处理,以及草坪的铺设等。

(3)合理使用施工设备,如挖掘机、铲车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和调度,确保施工效率和质量。

(4)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资源,包括使用清水进行洗沙、冲洗工地等,同时合理利用并保护施工现场的水资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5)质量验收和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4 施工后的监测与维护在完成河道整治施工后,需要对整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比较整治前后的水文、水质等指标的变化,以确定整治效果。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整治后的河道进行维护,确保河道保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再次出现河道退化等问题。

二、河道整治质量要求2.1 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河道整治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如砂石料的粒径分布、含泥量等要求,以保证施工后河道的稳定性和水质的改善。

2.2 施工工艺的质量要求施工工艺是河道整治的关键,需要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并符合质量要求。

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一、前言河道整治工程是为了改善河道水质、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改善河道防洪能力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进行的工程。

为了保持河道整治工程的长期效益,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工作。

本文将就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养护内容1. 河道水质监测对于整治后的河道,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监测,以及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有毒物质的监测。

一旦发现水质指标异常,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 河道生态环境监测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可能会进行植被的修复和种植工作,需要定期监测修复植被的生长情况,包括植被覆盖率、植物种类、生长状态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生态环境中的鱼类、昆虫等生物种群的繁衍情况。

3. 河道防洪设施养护河道整治工程可能会涉及到修建或改造防洪设施,如护岸、堤防、泄洪渠等。

这些设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巡查和养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保障防洪能力。

4. 河道清淤和清理工作河道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淤积和污物的堆积,需要定期进行清淤和清理工作,确保河道的通畅。

特别是在雨季来临之前,需要对河道进行清淤工作,防止因为淤积造成的内涝问题。

5. 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河道可能会遭受到各种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对于这些污染,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修复工作,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

三、养护频次1. 水质监测对于河道水质的监测,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

在特殊情况下,如污染事件的发生,需要及时进行紧急监测和处理。

2. 生态环境监测河道生态环境监测的频次取决于河道整治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情况。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生态环境监测。

3. 防洪设施养护防洪设施的养护需要每月进行一次巡查和检测,确保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4. 清淤和清理工作清淤和清理工作的频次取决于河道的淤积和污物堆积情况,一般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淤和清理工作。

5. 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修复需要根据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但一般需要定期进行监测和修复工作。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河道的存在,河道在城市中承担着排水、供水、运输等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河道的环境状况却变得愈发糟糕,水质恶化、湿地流失、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修复措施。

一、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措施1. 河道水质治理:城市河道的水质受到各种污染物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质。

包括加强排污口管理,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强水域监测等措施,确保河道水质得到恢复和改善。

2. 湿地保护与恢复:湿地是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净化和调蓄水功能。

保护和恢复城市河道的湿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湿地保护区的设立、湿地的人工修复和植被恢复等。

3. 河道生态景观规划: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景观价值。

通过绿化、景观建设、生态公园的建设等手段,打造出宜居、宜游、宜散步、宜休闲的河道生态景观。

4. 河道生态修复技术:采用水生植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等手段,对城市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善。

5. 河道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定期对城市河道的水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掌握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生态治理措施。

二、城市河道环境修复措施1. 河道水体修复:针对城市河道的水体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如人工曝气、水体深层通气等手段,通过氧化、沉淀、吸附等过程将水中污染物去除,恢复水体的清洁和透明。

2. 河道湿地修复:城市河道湿地的生态系统常常受到破坏,需要进行湿地修复。

包括通过植被种植、地形调整等手段,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水文环境,改善湿地功能。

3. 河道岸线修复:城市河道的岸线常常受到侵蚀和污染,需要进行岸线修复。

可以采取加固工程、植被恢复、岸线绿化等手段,保护河岸,减少岸线退化和土壤侵蚀。

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的技术与方法

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的技术与方法
技术与方法三:河道环境监测和评估
河道环境监测和评估是保障河道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监测和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河道生态环境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河道环境监测和评估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如实地调查、无人机遥感、大数据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河道生态环境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技术与方法二:河道生态经济发展
河道生态经济是一种有利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护和节约。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考虑河道生态环境的价值,如水资源、生态效益等,并且需要依据这些价值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同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也需要有一些保障措施,如立法、监管、惩罚等,以确保河道生态经济的实现。
结语
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必要手段。在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的工作中,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技术与方法,如河道水质恢复技术、河道生态经济发展、河道环境监测和评估等。这些技术与方法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河道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从而为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好的质量和保障。
河道生态环境改善的技术与方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道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加突出。为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技术与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技术与方法,以期能够给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河道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河道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河道生态环境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化、人类活动等。这些影响导致了河道水质恶化、水文分布不均、水生态系统减弱等问题,同时也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采用多种技术与方法,这些技术与方法需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及养护要求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及养护要求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及养护要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常用技术主要有三类:(1)物理方法,如人工曝气、疏挖底泥、配水等,但存在暂时性、不稳定性及治标不治本等缺点;(2)化学方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等去除水体中污染物。

但化学药剂易造成二次污染,且治理费用较高;(3)生态方法,通过强化自然界的自净能力治理和修复被污染水体。

生态治理基于生态原理,是采用生态工程开展水域(包括水体、岸坡、河床)生态修复的一种可持续的治理方式。

生态治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并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常用的河道生态治理单项技术主要有:1、生态护岸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河槽修复和生态型护岸建设两方面。

河槽修复是指对渠道化、硬质化的河槽进行自然化修复,恢复河槽的自然地貌形态和自然断面形态,大多采用如抛石、丁字坝、粗柴沉床等技术。

生态型护岸的类型主要有植被型护岸、石材型护岸(堆石、抛石、框架和石笼)、木材型护岸(沉梢、木栅栏)、纤维型护岸(天然植物纤维垫、人造织物纤维垫)、土工格栅护岸、土壤固化剂护岸、生态混凝土护岸等。

2、曝气增氧缺氧是污染水体较普遍的特征,黑臭型水体尤其如此。

恢复水体耗氧/复氧平衡、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是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恢复的首要目标。

水体增氧有多种方法,如植物光合作用增氧、水力增氧、投加化学药剂增氧和机械曝气增氧等。

其中,机械曝气能快速提高水体溶解氧、氧化水体污染物,还兼具造流、景观、底泥修复和抑藻作用,是水体增氧的主要方法。

河道生态治理常用曝气增氧形式主要有射流式、造流式、叶轮式及转刷式等。

3、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是指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型藻类和微型动物)附着在固体表面生长后形成的黏泥状薄膜。

生物膜技术即为水体有益微生物生长提供附着载体,提高生物量,使其不易在水中流失,保持其世代连续性;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加以吸收、同化,因此对水体中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

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

河道整治工程养护方案1. 引言河道整治工程的养护是确保河道长期维持良好状态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划合理的养护方案,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维护河岸稳定,预防洪灾,促进河道水质改善等多方面的效益。

本文将重点介绍河道整治工程的养护方案。

2. 养护目标河道整治工程的养护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河道的水流畅通,预防河道堵塞和泥沙淤积;•维护河道的航道功能,确保船舶通行安全;•防止河段的岸坡塌方和坡面侵蚀;•保护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的繁衍和生长;•提升河道水质,改善水环境。

3. 养护措施3.1 定期清淤由于河道中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定期清淤是必要的养护措施之一。

清淤可以使用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进行,根据河段的实际情况和清淤需求,进行适时的清淤工作。

清淤后的泥沙可以通过合理处理,例如填埋或再利用,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3.2 河段整治对于有岸坡塌方或坡面侵蚀问题的河段,需要进行河道整治工作。

河道整治包括整治河段的岸坡,采取保护措施,例如加固岸坡、铺设护岸材料等,以防止岸坡塌方和侵蚀的发生。

同时,对于坡面侵蚀较为严重的河段,可以采取植被加固的方式,利用植被的根系来稳定坡面。

3.3 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河道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对于入河口的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有害物质的输入。

其次,通过增加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数量,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

最后,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限制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水资源,保持合理的水位和水流,有利于水质的改善。

3.4 河岸生态修复河岸生态修复是保护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河岸景观设计,可以增加河道的生物多样性,改善生境质量。

同时,还可以增强河道的抗洪能力,减轻洪水对河岸的冲击。

4. 养护管理养护工作需要进行规范的管理,以确保养护方案的有效实施和河道的良好状态。

4.1 养护计划制定养护计划是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

养护计划应根据河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和需要,明确养护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养护的时间和周期,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河道生态治理措施

河道生态治理措施

河道生态治理措施一、前言河道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和自然因素等原因,河道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环境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河道生态治理措施。

二、水质治理1. 加强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是导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强污染源控制是改善水质的重要手段。

对于工业企业和城市排放口等污染源进行监管,严格执行废水排放标准,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2. 推广植物净化技术植物净化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质治理技术。

通过种植具有吸收、降解、转化能力的植物来净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还可以增加沿岸景观价值。

3. 建设生态滤池生态滤池是一种集水、沉淀、过滤、净化为一体的生态工程。

通过搭建生物膜和植物根系,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等优点,已经在许多地方得到推广应用。

三、水量治理1. 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对河流水资源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保证河流中的最低流量。

同时,要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监管,防止过度开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2. 拓宽河道断面河道断面是指在一定宽度范围内,垂直于河流方向所截得的图形。

拓宽河道断面可以增加河道容积,提高洪峰通过能力。

此外,在建设拦蓄洪区时要避免占用原有湿地和农田资源。

3. 建设人工增雨系统人工增雨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向云层中注入云结晶剂或冷凝核来促进云滴的凝结和降雨。

该技术可以增加河流径流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但是,人工增雨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到环境影响和经济成本等问题。

四、生态保护1. 恢复湿地生态湿地是河道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恢复湿地生态可以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促进水质改善。

对于已经被破坏的湿地区域,要进行适当的修复和保护。

2. 保护水生动物资源水生动物是河道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理措施,旨在提高城市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河道的生态功能,保护河道的生态系统。

该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是河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对污水的处理。

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

还可以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措施,如建设湿地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等,以净化污水。

第二,禁止非法排污。

城市河道环境修复的关键是防止非法排污。

需要加强对各类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监管,禁止任意排污行为。

在城市河道周边设置监测设施,对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加大对非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河道水质得到保护。

保护河道生态系统。

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是水质和环境修复的关键。

需要保护和恢复湿地、植被等生物多样性。

可以进行湿地生态修复,恢复湿地的自然水文条件,提供栖息地和食物供给,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还需要进行植被恢复,种植适应性强的水生植物,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第四,加强水资源管理。

城市河道的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可以建立河道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水位、水质等指标,分析水资源变化趋势,合理调度水资源的利用。

与此也需要加强对违法用水行为的监管,保护河道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五,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

可以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宣传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性,增强公众参与治理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组织河道生态保护志愿者,清理垃圾和水草,宣传环保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是城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禁止非法排污、保护河道生态系统、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城市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建立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水生态系统。

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分析

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分析

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6T06:30:08.216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黄连能[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黄连能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广西贵港 310000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河道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既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构成,又是城市用水的主要来源,同时还影响着城市的整体面貌。

因此,对河道水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要。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河道水环境逐渐受到污染和破坏,所以加强对河道水环境的生态治理势在必行。

对此,本文分析了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原则和河道水环境生态现状,着重研究了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希望对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引言河道是城市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水资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质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河道治理也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人类日常生活等原因,使河道水质恶化,河道问题迅速增多,经过了多方面的多次治理,仍存在水质问题并且有恶化的趋势。

于是,治理河道工作迫在眉睫。

1河道水环境的治理基本原则河道治理首先要遵循以下原则,尊重自然,人与自然要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所以在治理河道的过程中,要以保证自然环境作为基础,运用生态方式,恢复河道最初的生态环境;第二要以多目标为原则,以此来保证城市河道具有排水、抗洪、排涝等多功能性;第三在治理河道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河道的上下游,沿岸的生态系统等需要整体进行考虑,立体地进行系统修复;第四需要在治理完成后进行管理,保证治理的效果,确保河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进行综合的利用,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2河道水环境生态现状2.1生态环境脆弱由于水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其平衡越来越容易被打破以及改变,并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质生态环境变得脆弱,进而发生整体的结构变化。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原则及技术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原则及技术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河道整治原则及技术措施一、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原则1.增加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的原则如果一个地区充斥着单一的小生物的环境,那么这个地区的生物量就会很少。

反之,如果这个地区的生物环境内的空间异质性越高,那么就会创造出更多的小生物的环境,生物的多样性自然而然就会增加,生物的密度也会提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更加完善。

21世纪是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的时期,因此许多大规模、持续时间长的治理河流的工程就产生了。

但是这些频繁的人类活动对河流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河流生境的多样性减少,变得单一枯燥。

许多自然的河流出现渠道化的现象以及非持续化的现象加重。

这些问题使得河流的生态系统遇到不同程度的退化问题。

而生态水利工程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为了提高河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恢复周围的环境。

一般人们会对生态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误区,比如认为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在河流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将周围进行一定程度的绿化。

或者是简单的认为引进一些鱼类和鸟类到河流的生态区。

其实,生态水利工程并非只是提高生物的多样性,而是重点放在河流异质性的提高上。

只有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才会更加符合自然河流的地理学原理,才能为生物的多样性创造更好的条件。

2.景观的尺度和整体规划原则对于生态水利工程,不论是规划还是管理都应该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大景观的尺度,长期的保持可持续性。

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一定不要在小范围、小尺度以及时期短的基础上进行,同时也应该避免零星的规划和布局。

高效率是在进行大景观规划时应该注意的原则。

对于一些小范围的生态修复,它的工作效率是很低下的,同时成功的概率也很小。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很重要,整体性一般比较注重结构和功能,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控整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修复河流整体的综合办法。

关于河道生态系统的治理要从整体出发,要将河道水文的修复问题考虑在内,不要盲目的认为河流生态的治理就是保护单一的动物或者是将河流的植被进行修复。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

城市河道⽣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国内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地区的河道过⽔⾯积在逐渐的缩⼩,⽔质量降低的问题不断加重。

城市地区的河道除了有基本功能之外,⽽且有着⾃动净化城市⽔质、改善城市⽣态环境、承载着城市地区的⽂化底蕴与历史等。

⼈类与⽔和谐共存的理念在逐渐的重视,城市地区的河道治理在不断向优美环境、舒适体验、城市⽂化与⽣活休闲多功能于⼀体河道⽣态治理与修复模式。

城市地区的河道在满⾜排洪⽔、⾏洪的基础上,遵循河道环境的⾃然演变规律,对河道进⾏适当的环境修复与治理,维护河道⽣态环境系统的正常循环。

1.河道⽣态治理及环境修复1.1 基本内涵城市地区河道⽣态环境的治理需要遵循⽣态环境系统的原理和⽣态学的原理,城市河道在达到⾏洪功能、排洪功能的基本要求时,为城市⽔流系统设计⼈⼯治理改造与⾃然⽣态规律有机结合的科学⽔流通道。

此项治理⼯作应该以河道环境系统的改善为任务重点,严格控制河道区域的侵占以及污染物对河道的排放问题。

利⽤河道本⾝的⽣态系统进⾏⽔体的⾃动净化与环境治理修复,建设良好的河道⽣态环境系统。

1.2 基本原则1.2.1 以修复河道功能为原则城市地区的河道综合性治理要对⽣态环境⽤⽔与城市⽤⽔进⾏合理的配置,要合理确保河道的排涝功能、防洪⽔功能、航运通⾏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等,并且要确保河流有着较好的⽣态服务功能,将城市地区河道⽣态治理与修复的综合效益进⾏合理发挥。

1.2.2 以提升⽣物多样性为原则城市地区河道⽔空间与陆地空间之间的存异性越⼤,⾯积越⼤,河道⽣活的⽣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河道⽣态系统的稳定性则越好,产⽣的服务价值则越⾼。

因此,可采⽤拓宽河道⽔域⾯积、加⼤河道两岸区域的⾯积等合理办法,维持河道⽔域上游、下游以及两岸区域⽣物群落良好的⽣存空间。

此外,可以在岸坡与河道⽔域之间修建合理宽度的过渡绿化地带。

植物种植应当选择适宜当地⽓候和⼟质⽣长的植物,在岸坡的坡顶区域可选择种植适宜⽣长的⽔果树⽊或其他经济作物作为绿化植物,不但有着良好的绿化作⽤⽽且可得到经济效益,在河岸线区域应当种植⾼度较低的灌⽊植物,可作为野⽣动物适合⽣存的环境。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1015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1015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1015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手册编制说明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浙江农林大学二〇一二年十月前言杭州市区河道众多,河网纵横交错,近年来,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部分河道水质已明显改善,然而由于河道整治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城市河道仍存在诸多问题,河道水质总体不乐观,劣Ⅴ类水河道仍占50%以上,部分河道黑臭现象仍较严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退化,水体生态服务和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等。

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形象上,目前城市河道尚不能满足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目标要求,与“生态型城市”、“安居乐业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生优先”、“环境立市”战略,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了“杭州城市河道清洁水体行动方案”,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现象,已整治的城市主要河道水质达到Ⅴ类水质标准。

为实现清洁水体的工作目标,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等有关单位将采取“截污、清淤、配水、生态治理、长效养护”等综合措施,开展城市河道水质改善工作。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等部门自2009年以来陆续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试点项目,在不同的河道分别采取曝气、人工水草、生物格栅、生态浮床等多种技术工艺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现有的生态治理技术及相关设备,推广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因河而异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采用实用、适用的河道生态治理工艺技术,有效指导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作,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及养护技术要求的研究工作。

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要点及养护技术要求”。

目录第一章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概况 (3)1.1 城市河道水文地理概况 (3)1.2 河道水资源概况 (3)1.3 河道整治历史概况 (3)1.4 城市河道截污纳管及引配水现状 (4)1.5 河道类型划分 (4)第二章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常用技术 (9)2.1 生态护岸 (9)2.2 曝气增氧 (9)2.3 生物膜技术 (9)2.4 水生动植物修复 (10)2.5 生态浮岛 (10)2.6生态治理技术应用情况 (10)第三章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主要产品及适用条件 (13)3.1 曝气增氧机 (13)3.2 生态浮岛 (25)3.3 人工水草 (28)3.4 生物制剂 (32)3.5 水生植物 (32)3.6 水生动物 (38)第四章杭州城区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40)4.1 轻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40)4.2 中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43)4.3 重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47)第五章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设施养护要求 (52)5.1 曝气增氧机养护要求 (52)5.2 生态浮岛养护要求 (53)5.3 人工水草养护要求 (53)5.4 挺水植物养护要求 (53)5.5 浮水植物养护要求 (54)5.6 沉水植物养护要求 (54)5.7 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 (55)5.8 人员及器具配置 (56)5.9 生态治理设施养护费用测算 (57)第六章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方案设计规范要求 (59)第一章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概况1.1 城市河道水文地理概况杭州市区河道纵横交织,河网密布,绕城公路内共有520条河(段)、共计1008.9公里,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1公里以上河道291条。

河道生态治理及维护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及维护方案

河道生态治理及维护方案目前,国内外对河流富营养化治理与维护的方法大致可以归类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生态法等。

一、物理法1、截污截污是河流治理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目前国内受污染河流,无不源于外来污染物远远超出湖泊自身的净化能力而导致水质恶化、生态破坏,而截污则基本能够解决河流的污染之源,防止水体进一步恶化。

截污作为一项有效的措施被广泛认可。

但是,河流截污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包括大量管网铺设、污水厂建设、人员动迁、河流周边生态修复、工厂企业排污控制等,其巨额的工程投资、漫长的工期与复杂的工程实施,使众多的河流主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无力承担,而进展缓慢,因而当前的截污工作更多的体现为相关主管部门量力而行的治河措施之一,通常会结合其他的治理方法实施。

2、清淤由于常年自然沉积,河流底部聚积了大量淤泥,富含可观的营养盐类,其释放也可能形成河流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

将底泥从河体中移出,可减少积累在表层底泥中的营养盐,减少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是减少内源污染的直接有效措施。

在工程施工时,要密闭机械工作面,对淤泥要安全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但是,清淤后水质只能暂时性地得到改善,随着污染的输入,河流很快又淤积回去,而且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

河流清淤的成功范例还鲜有报道,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是否清淤及清淤厚度正进行细致而周密的论证。

3、曝气复氧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由于耗氧量大于水体的自然复氧量,溶解氧很低,甚至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

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道进行人工充氧(此过程称为河道曝气复氧),可以增强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或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

因此,向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的河流中进行曝气复氧可以补充河流中过量消耗的溶解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有助于加快黑臭、感官性差等状态的河流恢复到正常的水生态系统。

由于河流曝气复氧工程的良好效果和相对较低的投资与运行成本费用,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葡萄牙、澳大利亚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中国香港在中小型污染水体乃至港湾和河流水体污染治理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 州 市 城 市 河 道 生态治理常用技术要点及养护要求手册 编制说明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 二〇一二年十月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前

杭州市区河道众多,河网纵横交错,近年来,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整治工作,部分河 道水质已明显改善,然而由于河道整治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城市河道仍存在诸多问题, 河道水质总体不乐观,劣Ⅴ类水河道仍占 50%以上,部分河道黑臭现象仍较严重;城市河 流生态系统退化,水体生态服务和自净功能减弱甚至丧失等。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形象上, 目前城市河道尚不能满足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打造东方品质之城, 建设幸福和谐杭州” 目标要求,与“生态型城市” 、 “安居乐业示范区”建设标准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生优先” 、 “环境立市”战略,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 部门编制了“杭州城市河道清洁水体行动方案” ,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消除城市河道黑 臭现象,已整治的城市主要河道水质达到Ⅴ类水质标准。为实现清洁水体的工作目标,杭 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等有关单位将采取“截污、清淤、配水、生态治理、长效养护”等 综合措施,开展城市河道水质改善工作。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等部门自 2009 年以来 陆续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工程试点项目,在不同的河道分别采取曝气、人工水草、生物格栅、 生态浮床等多种技术工艺实施河道生态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现 有的生态治理技术及相关设备,推广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因河而异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采用实用、适用的河道生态治理工艺技术,有效指导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作, 杭州市市区河道监管中心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了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要点及养护技 术要求的研究工作。经反复讨论修改,形成“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要点及养护技术要 求” 。
2
第一章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概况
1.1 城市河道水文地理概况
杭州市区河道纵横交织,河网密布,绕城公路内共有 520 条河(段) 、共计 1008.9 公 里,水域面积 26 平方公里,其中 1 公里以上河道 291 条。包括钱塘江和运河两大水系, 划分为运河片(运东片、运南片、运西片) 、上塘河片、上泗片、江南片和下沙片 5 个片 区。其中上城区共有城市河道(段)58 条,总长约 20.03 km;下城区 23 条,总长约 46.67 km;江干区 53 条,总长约 100.16 km;西湖区 87 条,总长约 131.04 km;拱墅区 56 条, 总长约 84.03 km。
1
目 录
第一章 杭州城市河道水环境概况 ............................................................................................... 3 1.1 城市河道水文地理概况 ................................................................................................... 3 1.2 河道水资源概况 ............................................................................................................... 3 1.3 河道整治历史概况 ........................................................................................................... 3 1.4 城市河道截污纳管及引配水现状 ................................................................................... 4 1.5 河道类型划分 ................................................................................................................... 4 第二章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常用技术 ........................................................................................... 9 2.1 生态护岸 ........................................................................................................................... 9 2.2 曝气增氧 ........................................................................................................................... 9 2.3 生物膜技术 ....................................................................................................................... 9 2.4 水生动植物修复 ............................................................................................................. 10 2.5 生态浮岛 ......................................................................................................................... 10 2.6 生态治理技术应用情况 .................................................................................................. 10 第三章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主要产品及适用条件 ..................................................................... 13 3.1 曝气增氧机 ..................................................................................................................... 13 3.2 生态浮岛 ......................................................................................................................... 25 3.3 人工水草 ......................................................................................................................... 28 3.4 生物制剂 ......................................................................................................................... 32 3.5 水生植物 ......................................................................................................................... 32 3.6 水生动物 ......................................................................................................................... 38 第四章 杭州城区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 40 4.1 轻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 40 4.2 中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 43 4.3 重度污染河道生态治理模式推荐 ................................................................................. 47 第五章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设施养护要求 ................................................................................. 52 5.1 曝气增氧机养护要求 ..................................................................................................... 52 5.2 生态浮岛养护要求 ......................................................................................................... 53 5.3 人工水草养护要求 ......................................................................................................... 53 5.4 挺水植物养护要求 ......................................................................................................... 53 5.5 浮水植物养护要求 ......................................................................................................... 54 5.6 沉水植物养护要求 ......................................................................................................... 54 5.7 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 ..................................................................................................... 55 5.8 人员及器具配置 ............................................................................................................. 56 5.9 生态治理设施养护费用测算 ......................................................................................... 57 第六章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方案设计规范要求 ......................................................................... 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