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编写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主要包括加减法运算和应用题的解决。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数学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分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3个苹果和2个香蕉,问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使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可以使用实物、教学卡片等工具,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二单元的“解决问题”部分。
具体章节包括:1. 比较物体的大小;2. 认识数字4、5;3. 数的组成和分解;4.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认识数字4、5,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认识数字4、5,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主要是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的大小。
2. 例题讲解:我会以数字卡片为例,向学生讲解如何比较数字的大小,以及如何进行数字的组成和分解。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 加减法实际应用:我会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1. 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物体,尝试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2. 数字4、5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家后,用数字卡片进行练习,加深对数字4、5的认识。
3. 数的组成和分解:请同学们回家后,用数字卡片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的练习。
4. 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请同学们回家后,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进行反思,看学生对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数字4、5的认识、数的组成和分解以及加减法的实际应用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4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4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理解问题的意义,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列式计算,解答问题,检查结果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能力,对简单的问题有一定的解决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的数字,缺乏对问题整体的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能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进行列式计算,解答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检查结果的习惯,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意义,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检查结果的习惯,提高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找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展示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进行分享和讨论,巩固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方法应用到更复杂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20页,解决问题例5教学目标:1、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解决含有多与条件的实际问题。
2、经历画一画、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熟悉画图的策略。
3、感受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解决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选择相关的信息。
教学过程(一)回顾经验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师: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看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教师:怎么计算还有几只小鸡?你会解答吗?教师:你解答得正确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全面收集信息,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实际问题1明确条件和问题,理解题意(1)收集信息。
教师出示情境图教师:请你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教师:发线了哪些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问题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信息。
想一想——让学生先想一想:题目中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由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条件?摆一摆——将条件和问题制成的纸条。
让学生把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摆放在一起,不用的条件放在一旁。
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读一读。
教师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是多余条件。
2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1)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明确问题结构,帮助学生进行解答。
教师:你能把用文字表示的条件和问题,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而且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更明白吗?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呈现学生不同的画图策略,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二)》课时教学设计
2.(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小丽做了7道题,对了6道题。小刚和小丽一共做了16道题,小刚做了多少道题?
3、△△△△△△△△△△△
还剩多少个△?
1.摆一摆。
2.画一画。
(1)学生活动。(指定1至2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画)
(2)交流汇报。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就已经学习了大量的“比多少”的问题,摆和画都不会有困难。摆和画的时候要注意一一对应。
借助动手操作和画图活动,复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唤醒学生对于比较两个数多少的记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解决问题(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授课时间:
课型:
课时:第九课时
①情境与问题: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②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③思维与表达:借助画图等策略,帮助学生理解“比多少”问题用减法计算的道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
出示:小雪套中7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内容(一)认识问题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问题的存在;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
(二)分析问题1.分析问题的条件和要求;2.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三)解决问题1.教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构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验证答案1.通过算术运算或图形展示进行验证;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1.列举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注意;2.让学生感受问题带来的困扰和不确定性。
(二)自主探究1.分小组或合作探究;2.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3.总结并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讲授环节1.教授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2.教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四)巩固练习1.创设情境,让学生练习解决实际问题;2.分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和心得。
(五)拓展延伸1.设计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探究;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数学解题思维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问题解决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通过讨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明白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领,并且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研究实际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接下来,我将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8《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8《解决问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2.能够灵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灵活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
1.确定问题的关键信息。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相关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解决问题”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
1.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如加法、减法等。
2.学生通过例题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3. 活动
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讨论。
4.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六、课堂作业
1.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要求学生在家中完成一些解决问题的作业。
七、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
学效果。
八、拓展延伸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九、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以上为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6.8《解决问题》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利用层层提问,引导学生提出本课的问题,这样又针对性,不盲目,避免学生提出求和的问题。
在课堂中融入操作步骤,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找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图对于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及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思想,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这一模型问题的能力。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用减法解决问题
1.揭示课题
师:你们发现了哪些什么数学信息?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不少跟数学有关的信息。那么需要我们求出什么呢?
师:像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分析问题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如果把16根小棒表示16个人,能不能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师:在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踢进了4个”这个信息没用上呀?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小结:本题求的是“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和 “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条件是多余的。以后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找到“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找到要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把不需要的条件给去掉。那么你们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
课堂练习
1.有15只鸭子,其中有9只黑鸭,游走了7只,还剩几只?
2.车上原来有13人,其中7人是男生,到站后下车4人,有多少女生?
3.
小红 ❀❀❀❀❀❀
小明 ❀❀❀❀❀❀❀❀❀❀❀❀❀
(1)小红比小明少几朵?
(2)小明比小红多几朵?
4.拍手
学生读题,然后找出多余的条件,并列出算式求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2.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和讲解。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3.准备教学PPT,用于呈现和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解决一个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实际的运算。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 解决问题 人教版
4 解决问题第1课时解决问题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材第20~21页例5、例6)二、教学目标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
3.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点难点重点:1.能从已知条件中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
2.理解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难点:能够独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4-5=10+10=13-4=15-7-7=12-8=11-6=13-13=16+4-9=13+6=15-7=17-9=4+13-8=13-6=5+7=16+3=-5+5=(2)在里填上“>”“<”或“=”。
16132019717 1619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踢球吗?(喜欢)师:好!下面是小小和他的朋友们进行踢球比赛的情况,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能够帮他们解决吗?是怎样解决的呢?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20页例5。
(课件出示第20页例5情境图)(1)理解题意,明确条件和问题。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很多小朋友在踢球)师: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同桌相互交流,点名学生汇报)学生汇报:①有16人来踢球。
②现在来了9人。
③我们队踢进了4个。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汇报: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2)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求“还有几人没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的?①用学具探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案7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本章内容包括:理解问题的基本成分,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以及评价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直观操作和经验总结的层面,缺乏对问题结构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基本成分,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3.提高学生评价解决方案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评价解决方案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学具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几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成分。
例如:展示一幅图片,图片中有5只小鸟和3只小鸟,问一共有几只小鸟?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解题方法,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同时,让学生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优化解题策略。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教会学生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要素,进行分析和求解。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教学素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3.教学工具:白板、彩色粉笔、玩具道具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自主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根据给定的问题进行探究和解决。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3. 交流展示(15分钟)各小组派代表进行问题解答策略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4. 整合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对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5.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提出类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应用,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七、扩展阅读如果有兴趣,可以阅读学科前沿杂志《数学通讯》,里面有很多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文章,可以进一步拓展你的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说课稿一、教材的背景介绍1.1 教材内容概述《解决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部分。
本册主要内容包括解题方法、应用题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与运算技能。
1.2 教材编写思路《解决问题》教材编写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内容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不同数学技能,并通过大量实际问题的解决训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和应用题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提高运算技能。
2.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通过老师的示范指导,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景教学法:结合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2 教学手段•教学课件:通过PPT展示解题方法和案例分析;•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解题技巧;•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安排5.1 教学步骤1.导入阶段:通过生动的故事或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讲授阶段:老师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学生跟随老师学习;3.练习阶段: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4.讨论和总结阶段:学生展示解题过程,老师指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5.2 教学环节设计1.解题方法展示:老师通过实例展示解题方法;2.小组练习: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并解决问题;3.名师点评:老师对学生练习的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4.课堂分享:学生分享解题心得与体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9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9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构造加法计算表达(1以内)、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加法计算表达(1以内)。
2.简单的加法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构造加法计算表达。
2.难点: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四、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相关的课件,包括加法计算表达的图片和示例。
2.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素材:准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该问题。
2. 学习1.引导学生构造加法计算表达。
2.讲解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示范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自行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加法计算方法。
4. 拓展教师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加法计算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加法计算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构造加法计算表达和进行简单加法计算的方法,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加法计算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八、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确保下次教学有所突破。
以上是本节课《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计算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解决问题课(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解决问题课(1)∣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本教案中,我将详细阐述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解决问题课 (1)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2单元,主要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1. 认识加减法;2. 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3. 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学习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图,其中有3个苹果,然后又加入了2个苹果,让学生思考一共有几个苹果。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例如,讲解2+3=5,32=1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例如,一组有5个苹果,另一组有3个苹果,让学生计算两组一共有几个苹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题目: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解决问题课 (1)2. 板书内容:加法:2+3=5减法:32=1实际问题:一组有5个苹果,另一组有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 4+2=6,一共有6个苹果。
2. 73=4,还剩下4个橘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让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的概念。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提高课堂氛围。
2.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一系列练习题,包括整数加减法运算和实际问题求解。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技巧。
-学生互相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重点,梳理难点。
2.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过程: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要求运用整数加减法进行求解。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整数加减法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强调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则。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练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加深理解。
-教师展示更多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加减法进行求解,如购物找零、计算物品数量等。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组讨论整数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6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0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认识人民币,简单的几何图形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零钱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等途径,自主地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如购物、计算零钱等。
2.学生准备: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模拟购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零钱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用加减法解决这些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实际问题可以用加减法解决?让学生发挥想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生活中。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二单元解决问题教案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练习二1~3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今天老师领你们去公园玩一玩好吗??(出示例3在公园游戏的情境图可以制成生动的动态画面,并有声音出示图中提供的文字信息。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内容丰富的动态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1、组织学生解决第一幅图中的问题①出示放大的第一幅图。
师:让我们先来解决“捉迷藏”图中的问题吧!怎样解决藏起来几个人的问题呢?②组织学生分组学习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2、组织学生解决第二幅图中的问题。
①出示放大的第二幅图。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丢手绢”这幅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②组织学生分组学习。
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组织学生解决第三幅图中的问题。
①出示放大的第三幅图。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踢足球”这幅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②组织学生分组学习。
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了问题的产生、发展及解决的全过程。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方法应用1、出示做一做情境图。
学生观察画面中,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①15只小鹿,跑了9只,还有几只?②共有15只小鹿,小河边有6只,跑了几只?③树上有17只小鸟,树上还剩7只,飞走了几只?选择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学生在投影上展示解答过程。
2、练习四第一题①投影出示第一题。
师:你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自己解答这道题吗?②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解决问题(例5)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教学准备课件电化手段多媒体教学导学过程教师个性化意见一、温故复查。
1.口算。
12—8 7+9 17—8l6—7 15—5 11+22.★★★★★★★★●●●●●★和●一共有多少个?3、△△△△△△△△△△△还剩多少个△?二、设问导读。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
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三、合作探究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想一想,摆一摆,读一读.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介绍多余条件。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
(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四、自我检测。
1.完成“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巩固训练.完成练习五第4题.师:观察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的图,用哪两个信息可以求出”藏起来几个人?”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身边的问题,谁能说一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什么好方法?板书设计:解决问题例5:有16人来踢,已经来了9人,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提出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第20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具体情景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能够分清给出的已知条件中,哪些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哪些已知条件是多余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想一想,算一算。
6+5= 7+8= 8+4= 11-5= 15-7= 12-8=看到这些题,你想到什么?
2. 独立完成
13-9= 16-7= 17-6= 12-6=
15-9= 14-7= 18-9= 12-5=
11-4= 16-8= 13-6= 17-8=
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体育节目?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热爱体育运动,一谈起体育运动,大多数同学都兴奋不已。
今天我们再次到运动会上去看一下比赛最激烈的足球比赛怎么样?
出示20页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还有几人没来?
二、探究新知。
1. 解决问题:还有几人没来?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还没有用上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这道题怎样列式呐?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用减法16-9.
师:那么你怎样计算呢?
先想一想,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利用学具摆的,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到展台展示。
2. 操作交流,解决问题。
方法1:从总数16中一个一个地圈,一共圈去9个,还剩7个,所以16-9=7.
方法2:把16分成10和6,10-9=1,1+6=7
方法3:……
方法4:……
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小结:在解决这类题时,首先要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发现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找要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把有用的留下,最后列式解答。
三、巩固训练
1. 做游戏。
先摆出11~18等数字卡片,表示几位小朋友分别拥有的图书本数,四个同学分贝拿一张“-9”、“-8”、“-7”、“-6”的卡片,任意在某个数的前面停下,表示借9本书,同桌列式回答。
2. 2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把题目认真读一读,从中找出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再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所需的条件,最后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用什么方法?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