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一卡通”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一卡通”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11-04-21 15:39:27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推广,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正在朝数字化方向改革,以校园网络技术和IC卡技术为平台的高科技产品校园“一卡通”在高校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本文从对“一卡通”的认识出发,对“一卡通”的相关建设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
所谓“一卡通”,是指以一卡为信息载体适用于校园管理和消费的网络系统。在学校内,凡是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身份识别的地方均采用卡来实现。通过将学校各个系统连为一体,动态地掌握持卡人的情况,替代校园传统日常生活所需的学生证、图书证、就餐卡、医疗证、教师工作证等证件和现金交易,实现了餐饮消费、证件、考勤等功能的智能化和电子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改善,校园数字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卡通”逐步深入学校,并在学校的管理、资源和服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一卡通”在校园管理建设中的作用
1.1提高生活与学习的便利
在没有实施校园“一卡通”之前,学生每天需随身携带日常学习生活需要的饭卡、上机卡、图书证、学生证、储蓄卡等证件,不仅携带不便,还会经常丢失。而现在,学生手持一张卡就可以在校园内方便快捷地完成就餐、购物等各种校内消费,还可以实现图书借阅、上机、出入门禁、医疗、自助洗衣、用水用电、自助复印、考试管理、学籍注册、学费缴纳等若干活动,大大提高和改善了学生校园生活的质量。
1.2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一卡通”在方便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为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提升了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整体水平。采用“一卡通”系统能够极大地改善学校依靠传统人工和手工大量作业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信息堵塞和管理漏洞问题,而且可以实现各部门管理信息的全面有效整合,为有效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创造了平台。
1.3节约管理与支出的成本
使用“一卡通”不仅提升学生管理效率,还使得一些棘手的管理问题变得简单,有效地节约管理与支出的成本。第一,防止恶意拖欠学费。 。通过严格审查学生基本情况 (属贫困生和临时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交费的除外), 针对恶意不交学费的学生,控制好该卡每学年投人使用的第一关,不交学费就无法进行学籍注册、成绩登录以及其他活动。第二,节约日常水电费用。通过“一卡通”来控制,可以节约大笔水电费用,没有“一卡通”的人就不能在学校的澡堂洗澡。据了解部分高
校在使用“一卡通”之后,不仅节约了水电资源,而且还有收益。第三,节约人员提高效率。 。“一卡通”一卡多用以及数据共享的特点,免除诸如在办理图书馆借书证、考试证、食堂就餐卡等证件的补发工作,节约了人员编制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办证工本费。 。第四,减少和杜绝“小金库”。使用校园卡的电子支付功能,可以使校园内的现金流量大大减少。这样不使规范了校内收费管理,而且还杜绝可能发生的经办人员挪用公款的漏洞,从而使各个服务机构的收入透明。
1.4增加合作与经营的收入
由于校园“一卡通”具有电子支付功能,校方可以通过招商或与多家运营商进行合作,学校可以通过收取对商户的经营和管理费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服务便利和优惠,如餐厅、超市、商店、电信服务、洗衣店、复印社、书店、礼品店等都是可以合作对象。这样不仅校内食堂、体育场馆、机房、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增加了消费收人,还培养了学生在校内消费的习惯,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将提供有偿服务机构的账户资金集中起来,有利于学校调度这些资金,改善学校资金运作能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5加强学校与家长的互动
对于学生手持的校园卡可以与银行卡通过系统平台与银行后台对接,实现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卡对校园卡进行圈存。这样,一方面可以免除学生在存取现金时的不便,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实现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互动,使得学校的管理显得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学生家长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校园“一卡通”系统,随时查询自己的子女在学校资金使用的详细情况,有效掌握子女消费动态,从而及时通过异地补存款以及纠正子女的一些不良消费习惯。
2.“一卡通”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成熟,校园数字化建设日益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建设已成为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首要的、全新的管理模式。随着各高校校园网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一卡应用技术的成熟也为校园“一卡通”系统建立提供了保障,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切入点,其功能覆盖了学生管理、教学、科研、后勤及校园生活等各方面领域,是将校园综合管理以及金融服务融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系统。校园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已成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3.关于“一卡通”建设的几点思考
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和建设,使高校的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管理的时代,提高了学校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在应用和建设过程中也应注意以下几个
方面的内容。
3.1统筹规划工程和拓展应用功能
和建设其他大型信息平台一样,校园一卡通的工程建设应做到整体规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和规范管理。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论证,制定出“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还要考虑相关资金的投入以及目前学校相关管理系统现状,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上实行分期实现和逐步到位。院校要将工作需求作为出发点,实现“一卡通”系统校园本土化,对系统的使用功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考虑部门工作实施的具体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针对软件存在的问题,逐步改进并彻底解决,以期系统更加符合学校管理和发展的目标。
3.2选择合适模式和加强沟通协作
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和应用有多种模式,如开发模式、资金筹集模式、网络建设模式、用卡模式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人比较和研究的,如在开发模式上,就有“校银企”和“银校合作”两种模式选择,前者分别对银行和集成商招标,受银行限制不大,后者一般先对银行进行招标,再由中标银行选择集成商开发;再如网络建设模式和用卡模式,有的院校会专门铺设“一卡通”专网,而有的则利用校园网,使用专用网可使系统运行可靠和更安全,易操作易维护,且方便保证数据完整性,但专用网络铺设成本相对较高;在用卡上又有些学校采用“物理分离,逻辑统一”(即银行卡与校园卡物理上分开,但逻辑上统一且有机结合),有些实现“一卡合并”(银行金融卡和校园IC卡合二为一)。两种方案又是各有利弊,各种模式的选择都需要学校进行深入斟酌,都需要和银行以及集成商之间做好沟通工作,注意处理好学校与银行和集成商的关系。
3.3完善管理制度和加强行政统一
“一卡通”的正常运营需要严格规范的管理体制和相应的工作岗位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管理制度,建立“一卡通”中心管理体制,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加强行政的统一协调,理顺各项操作规范要求和建立执行制度。同时,适度考虑学校有关部门的利益,适当调整学校原有政策和制度,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期减少校园“一卡通”建设过程中的阻力,从而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对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情况,相关责任人要做好监普工作,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并总结经验。
3.4规范数字信息和确保稳定安全
“一卡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身份识别,因此必须保证每张卡信息对应的唯一性和准确性,规范各子系统使用部门的相关数字信息。由于信息是校内多
部门之间共同使用,特别是第三方软件的接入,因此要对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十分严格,按照金融级的安全标准,采用规范统一的标准来建立信息源。另外,校园“一卡通”系统规模较大,网络接点多,因此对“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网络安全问题等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确保校园网络的畅通和信息安全,确保师生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失和工作、生活秩序不受影响。
3.5统一品牌形象和营造社会效应
“一卡通”各个系统运行流程设计体现出学校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章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体系。这种刚性化管理特征打破了传统的人工处理事务的主观因素,为优化学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盘活办学资源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学校可将自身品牌形象要素充分渗透到学校各个部门以至每位师生员工行为当中,使其在长期熏陶感染下行为得到规范,素质不断提高,也促使高校能够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并产生良好的品牌效应。一方面学校对外可以更加地吸引生源、社会资金、优秀师资甚至获得政府的政策倾斜,从而增强办学资源和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对内可以增强师生员工自豪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学校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发展、提升和优化,从而营造出更大的社会效应。
综上所述,校园“一卡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逐步形成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是促进管理改革、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高校数字化生活的重要媒介。通过校园“一卡通”的建设,不仅可以为学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提供极大便利,而且也会极大地提升学校的管理服务和科学决策水平,成为学校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志。这就需要我们以此为契机,通过不断探索,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拓展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从而将高校的管理水平再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春雁,朱文英.2004-2005校园卡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下)[J].教育信息化,2005,(5).
[2]杨子云,罗洪泽.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金卡工程,2007,(1).
[3]李帅军.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
[4]王学敏.基于数字化校园的一卡通系统的安全性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