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阶段质量检测(二)环境污染与防治(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阶段质量检测(二)环境污染与防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读下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地表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Ⅰ类水质B.Ⅱ类水质C.Ⅲ类水质D.Ⅴ类水质2.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 )A.会刺激皮肤B.会腐蚀下水道C.会引起白色污染D.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解析:1。
B 2.D 第1题,直接读图可知Ⅱ类水质占30。
7%,所占比例最大。
第2题,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含有的氮、磷等会造成水体内营养元素过量,使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错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 错误!。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错误!和PO错误!的浓度数据。
读表回答3~4题.河流NO错误!/(μmol/dm3)PO错误!/(μmol/dm3)①32。
9 0。
6②78。
5 1.6③17.5 0.2④121。
0 0。
43A.① B.②C.③ D.④4.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错误!和PO错误!的浓度() A.均显著增加B.均不会增加C.NO错误!减少,PO错误!增加D.NO错误!增加,PO错误!减少解析:3。
C 4。
B 第3题,比较四条河流,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工农业生产落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最少,农业化肥使用量也最少,因而河水中的NO错误!和PO 错误!浓度最低,对应表中的河流③,故选C.第4题,黄河下游以“地上河”闻名,河床高于两岸,两岸地表径流难以汇入黄河,因此,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后,NO错误!和PO错误!的浓度均不会增加,故选B。
联合湖位于美国西雅图市,19世纪中叶以前湖岸森林绵延,景色优美。
1872年,运河修成,联合湖与海湾相通.此后,湖岸成为了工业发展重地。
20世纪初,在湖北岸岬角建立了西雅图煤气厂。
1956年,因天然气的全面推广,该煤气厂停产。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综合练习新人教选修6
第二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综合练习一、知识结构二、典型例题例l、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C.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生活无关的自然现象(2)下列水域中最易发生赤潮的是 (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答案] (1)D (2)D[研析]本题考查的知识内容虽然有一定的难度,所涉及的生物、化学、地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相当一部分是学生未学过的,包括浮游生物的繁殖,赤潮形成的原因,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水体的富营养化及其危害,我国近海主要海湾的地理条件等。
但由于设问条件是选择否定性答案,因此本题难度就大为降低。
通过关注有关的新闻报道,大家基本上都意识到了赤潮的发生是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D项则把这种现象完全解释为一种自然现象,因此是不正确的。
赤潮是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形成的自然现象。
(1)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等浮游生物,在无机盐和有机质等富营养物质充足条件下,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赤潮。
(2)从化学因素看:氮、磷的大量存在,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从环境因素看,工业、农业(施肥)、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湖泊,最终汇入大海.近海中磷含量增加。
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
(4)从地理因素看,雨过天晴,风和日丽,洋流缓慢,水温较高的封闭海湾更易发生,这是外因。
珠江口与其他三个海湾相比.气候闷热潮湿,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衍;此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带,城市繁多,工农业生产发达,各种污染物基本上都汇入了珠江口,赤潮生物营养源丰富,所以珠江口更易发生赤潮。
例2、食品的过度包装。
是导致城市垃圾排放量增长的原因之一。
如有的中秋月饼,包装过于华丽复杂,既耗费了大量纸材或金属,又会产生大量的城市垃圾。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人类的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从而破坏水体环境。
下图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
据此完成第1~3题。
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 26 27 29 31 32 34/℃8.15 8.00 7.85 7.65 7.43 7.30 7.20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 )A. B. C. D.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含量的饱和度约为( )A.50%B.60%C. 70%D.80%3.午后,该河水DO出现过饱和,如在18:00,DO饱和度可高达110%,其主要原因是( )①水温增高②水的饱和值下降③光合作用增强④河水中DO含量下降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出现在3月份,大约为30 m3/s,最高值出现在7、10月份,约为130 m3/s,它们的比值约为1/4。
第2题,凌晨5时河水的水温约为26 ℃,对应的DO饱和值为8 mg/L,而此时河水的DO值约为5.75 mg/L,据此可得出此时河水的DO含量的饱和度约为71.9%。
第3题,造成午后河水中DO出现过饱和的原因为水温升高,水的饱和值下降,另一方面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此时河水中的DO含量呈上升趋势。
答案:1.C 2.C 3.B如今,波罗的海的海洋生物正面临巨大威胁:海洋中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威胁到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藻类还在波罗的海地区创造出了一片片面积巨大的海洋“死亡地带”,并有逐渐扩散的趋势,使得欧洲渔民日日空手而归。
据此完成第4~5题。
4.造成波罗的海“死亡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近海城市倾倒的生活垃圾B.全球气候变暖C.工农业生产向海中排放了大量含磷和氮的废水D.石油及石油制成品的注入5.下列措施有利于减缓波罗的海“死亡地带”发展趋势的是( )①减少工业、农业用水向海洋中排放②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③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④将藻类捞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4题,由材料可知波罗的海的“死亡地带”就是一种水体富营养化,与周边地区排入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有关。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提升训练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二)及答案
章末过关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1~2题。
1.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固体废弃物D.泄露的石油2.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解析:第1题,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
重金属盐毒性高,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
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收。
泄露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第2题,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1B 2下图是近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主要河流污染状况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Ⅰ类水质B.Ⅱ类水质.Ⅲ类水质D.Ⅴ类水质4.下列我国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A.珠江B.海河.塔里木河D.松花江5.下列河流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 )A.淮河B.海河.辽河D.长江解析:本题组以我国河流污染状况图为切入点,考查生的读图能力及有关水污染和水体自净能力的知识。
从图形可以看出Ⅲ类水质所占的面积最大。
河流的污染状况一是看排放污染物的多少,二是看河流的自净能力的大小。
海河流经地区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加之海河水量小,相对其他河流,海河污染最严重;长江水量最大,故自净能力最强。
答案:3 4B 5D中国的城市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
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空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焚烧发电,废渣制砖,余热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链,有效地改变了过去传统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严重影响。
2020_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单元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单元素养评价(二)(第二章)(90分钟100分)1.(2020·某某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6分)三沙湾位于某某省某某市东南部,为我国典型的近封闭型港湾。
湾内有某某市以及周边省市部分县市共计约8700km2流域面积的多条溪流注入,承纳着200多万人口生产、生活污水。
三沙湾是我国多种水产动物的繁育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
目前,三沙湾内已普遍富营养化,为此,三沙湾建立赤潮监控区,形成有效的赤潮监测、监视网络及预警、减灾系统。
推测三沙湾海域需要高频率、高密度布点监测赤潮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解析】赤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海洋受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积累,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而阳光强烈,水温升高,海水停滞,海面上空气流稳定,又是有利于赤潮生物集结的自然条件。
夏秋季节水温高,有利于藻类的生长繁殖;长江中下游夏季的伏旱天气,加剧繁殖;人为原因主要是农业和生活排放污水以及海湾地区的网箱养殖,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更加严重。
因此夏秋季节赤潮发生的风险加剧,需要高频次、高密度布点监测。
答案:夏秋季节。
夏秋季节水温高,利于藻类繁殖;夏秋季节易发生伏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入湾河流水量减少,湾区水质易下降;夏秋季节,陆上的农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放量大; 夏秋季节,养殖鱼类生长旺盛,由于网箱养殖密度大,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夏秋季节赤潮发生的风险加剧,需要高频次、高密度布点监测。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分)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主要有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和钢铁厂冷却系统排出的废热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纸等工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含有的大量废热气。
这些废热除了可直接导致周围水体和空气升温外,还会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巨大浪费。
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所排放的冷却用水达4.5亿立方米,接近全国用水量的1/3;废热水含热量约2500亿千卡,足够2.5亿立方米水的水温升高1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测试题
章末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相同②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实现的③水体的自净能力只与水量有关④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自净能力越强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解析污水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这与水体的运动、循环特点有一定关系。
答案 B2.伦敦燃烧煤所产生的SO2,会在挪威和瑞典降下酸雨,原因是()。
A.挪威和瑞典位于西风带内B.挪威和瑞典受副高控制C.挪威和瑞典距伦敦太近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解析挪威和瑞典在英国伦敦的东北部,燃烧煤所产生的SO2气体,受西风的吹拂飘向北欧地区,容易形成酸雨。
答案 A3.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A.禁止燃烧矿物燃料B.严格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D.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解析防治酸雨的途径有:法律法规的制定,能源的控制与调整,尾气的净化等。
虽然控制酸雨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最主要是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
答案 C4.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B.吸入大量颗粒物或颗粒物中含有有毒成分时,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C.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D.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能引起恶性病变解析吸入大量颗粒物或颗粒物中含有有毒成分时,可能造成免疫功能障碍、引发传染病、尘粒大量沉积肺部,易患“尘肺病”,重者引起恶性病变。
答案 A5.下列属于防治酸雨的措施的是()。
①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②调整能源结构③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④植树造林⑤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环境管理A.①②③B.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解析防治酸雨措施从减排酸性气体入手,可通过制定防治酸雨的法令;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使用低硫燃料;限制烟囱高度;控制与净化汽车排气;安装排烟脱硫脱氮装置;加强监测和研究等。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大气污染B.噪声污染C.水土流失D.生态破坏2.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答案:1~2.1.D 2.D第1题,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而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
第2题,生态破坏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现象。
而A、B、C三项是由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4.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渤海湾B.温州湾C.胶州湾D.珠江口答案:3~4.3.D 4.D第3题,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海水呈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
第4题,在四个选项中,珠江口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生物活动强盛,最易出现赤潮。
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域污染,称为非点源污染。
1985年,美国总长约290万千米的河流中,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总长约26.6万千米,其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类型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高中地理 第2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6(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1.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图示地区,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3分)(2)地下水污染产生的影响有哪些?(3分)(3)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
请你就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碧水”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解析】第(1)题,题目要求回答的是“空间分布特点”,直接读图从不同角度(污染程度、主要污染源等)分析.第(2)题,影响从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角度分析。
第(3)题,从“防"与“治”两方面提合理化建议。
【答案】(1)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北方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2)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3)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污染;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2016年1月2~4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雾霾天气预报,其中江苏属雾霾严重区,PM2.5指数连续5天在600以上。
PM2.5粒径小,活性强,多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致呼吸道疾病;雾霾导致大气能见度极低,京沪等数条高速公路被迫间断性封闭.材料二江苏的火力发电量全国第一,水泥产量全国第一,钢铁产量全国第二。
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2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2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解析:垃圾通过不同的途径,会对大气、水体造成污染,进而对植物、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不仅使水体受到污染,而且使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答案:B2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性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了垃圾占用的人类生活空间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A。
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⑥C。
①③⑤⑥ﻩD。
①②③④答案:A城市垃圾有多种类型,一般可分为普通垃圾、食品垃圾、建筑垃圾、清扫垃圾和危险垃圾.据此完成第 3~5题。
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2021学年)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教材第28页图2.18图表分析:本图是以中国省区地图为底图,指出了我国酸雨的分布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尤其是浙江、江西、湖南一带燃煤较多,硫氧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酸雨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达,酸雨也很严重,是重酸雨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原因与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缺少这样的中和.(二)教材第29页案例案例分析:20世纪末期,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
作为我国首个投巨资治理大气环境的城市,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和主要污染源,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体现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如下表.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自然条件影响防治措施效果煤燃烧、汽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自然降尘可吸入颗粒物气候较干旱,自然降尘较多,大风天气减少,逆温天气增多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颁布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扩大绿化面积,减少裸露地面;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空气质量改善2.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二)新人教版选修6(2021学年)
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二)新人教版选修6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二)新人教版选修6)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二)新人教版选修6的全部内容。
章末过关检测卷(二)(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一艘载有4 000多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遭遇暴风雨后发生断裂,导致至少1 300吨重油流入黑海和亚速海之间的刻赤海峡。
这一地区的海洋生物将面临严重的威胁,要恢复刻赤海峡的生态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据此,完成1~2题.1.若重油污染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重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流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解析:第1题,若重油污染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说明油膜覆盖海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或者海水受到严重污染,鱼类中毒死亡。
第2题,处理海洋重油污染,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利用吸油毡、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答案:1.C2。
B下图是近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回答3~5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6
同步检测三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A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据此完成1~2题。
1.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大气污染B.噪声污染C.水土流失D.生态破坏2.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大气中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答案:1~2.1.D 2.D第1题,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而产生的生态破坏问题。
第2题,生态破坏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现象。
而A、B、C三项是由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而导致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4.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A.渤海湾B.温州湾C.胶州湾D.珠江口答案:3~4.3.D 4.D第3题,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海水呈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
第4题,在四个选项中,珠江口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生物活动强盛,最易出现赤潮。
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外,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域污染,称为非点源污染。
1985年,美国总长约290万千米的河流中,受非点源污染的河流总长约26.6万千米,其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类型见下图,据此完成5~6题。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2环境污染与防治练习(选修6)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 2环境污染与防治练习(选修6)1.(xx年豫东、豫北十所名校联考)下图表示我国xx年有连续监测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统计数据。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分析xx年我国地下水水质的特点,并提出改善地下水水质的合理措施。
解析:读左图分析,我国地下水水质总体质量较差;右图中显示,xx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呈变好与变差趋势的比例相当。
要改善地下水的水质,应加强水环境的监测,控制污水的排放,加强污水的处理。
答案:特点:我国地下水水质总体质量较差,xx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呈变好与变差趋势的比例相当。
措施:控制生产与生活污水的排放;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立健全法规;加强水质监测;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
2.(xx年合肥一模)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
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xx年较xx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
(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
解析:第(1)题,对比表格xx年和xx年数据,先从整体上概括,然后再进行局部描述。
第(2)题,环境监测点越多,越能获得城市真实声环境实况。
答案:(1)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类功能区昼与夜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有提高,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仍偏低。
(2)监测数据更为客观全面,为城市声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据。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4年1月11日开始,受雾霾天气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
下图为此时段我国大气中度污染及以上城市分布示意图。
(1)与南方相比,为什么我国北方雾霾重、酸雨少?(2)从生产、生活的角度,说出减少雾霾天气出现的主要举措。
2021-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1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选修6
第2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1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经过两年多的综合整治,曾被济南市民称为“小黑河〞的小清河又碧波重现,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完美回归。
据此完成1~2题。
1.该市排入小清河的污水来源是( )A.工业和消费废水及地面污水B.上游来水C.海水倒灌D.地下泉水2.引水补源,对小清河水质改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增强了河水的自净才能B.对污水起到了稀释作用C.将污水带到了河流下游D.加速了水中重金属的富集【解析】第1题,水中的污染物多种多样,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第2题,引水补源一方面对污水起到了稀释作用,另一方面将污水带到了河流下游,同时增强了河水的自净才能,但无法加速水中重金属的富集,且富集会造成更大的环境问题。
【答案】 1.A 2.D2011年6月4日,位于渤海中南部海域的蓬莱19-3油田连续发生溢油事故。
截至9月6日,溢油导致累计5 500多平方公里的海水受到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消费造成严重影响。
据此答复3~4题。
3.假设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那么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④石油比拟黏稠,鱼类难以游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4.以下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C.直接用燃烧法去除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解析】第3题,石油污染造成鱼类迅速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鱼类中毒和缺氧窒息两方面。
第4题,将石油从海水中取走是最好、最环保的方法。
【答案】 3.C 4.B5.读我国南海海域水质分布图,完成以下问题。
(1)南海水质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地理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章末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选修6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解析: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海水呈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D)A.渤海湾 B.温州湾C.胶州湾 D.珠江口解析:在四个选项中,珠江口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生物活动强盛,最易出现赤潮。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C)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解析:横轴代表月份(季节),纵轴为出现霾的日数,对照图例可直接判断。
4.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D)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解析:图中显示河北省霾日数冬季多,与冬季燃煤取暖有关,春秋季人为排放少,且多大风,霾日数少。
下图是某年东亚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日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C.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北京D.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解析:直接读图可得出结论:日本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但总量不是最大。
6.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无关的是(B)A.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大B.青藏高原地区的雪线下降C.日本的樱花开放季节提前到来D.南极地区生物种类减少解析: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全球气候变暖,由此使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增加,水稻等水田农业的种植面积扩大;青藏高原地区的冰雪融化,雪线会升高;南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日本的樱花开放季节提前。
7.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向城市垃圾不分类开罚单,推动垃圾分类,以此实现减量、减害和资源化。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符合这一理念的是(D)A. 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远郊堆放,自然降解C.露天焚烧 D.焚烧发电读xx年北京a、b、c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各月污染指数变化情况示意图(图中污染物的污染指数越大,空气的质量越差),完成8~9题。
8.如果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下列四种,则据图判断其首要污染物是(D)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解析:看图推出首要污染物是c,污染指数在春季最高,联系到在春季北京经常发生扬沙、沙尘暴等现象,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9.据上题题意,下列关于造成这种污染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B.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C.发达国家把污染转嫁于发展中国家D.近年来工程建筑较多,工地扬起大量的沙尘解析: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很广,如沙漠的沙尘,汽车尾气的烟(固体),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这些可吸入颗粒物并不是来自于发达国家。
10.根据下图判断,北京四日气温垂直分布状况图中,近地面空气质量问题最严重的是(B)A.T1日 B.T2日 C.T3日 D.T4日解析:考查“逆温”现象。
逆温出现的时候,近地面容易遭到更严重的污染。
逆温就是上热下冷的空气状态,T2、T3都是。
注意左图中烟囱的高度,T3逆温到烟囱的高度就消失了,所以不会造成烟向下吹污染近地面的状况。
T2中,烟囱完全位于逆温层内。
11.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
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C)A.饮用水质量好B.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C.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解析: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原生因素和次生因素。
水源、气候、空气属于原生因素,其质量的好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次生因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污染,对人体的损害很大。
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与人体寿命基本没有关系。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6分)12.(28分)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1)xx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2)xx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4分)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并运用相关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题,分析图甲可知,xx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的概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略有波动。
第(2)题,分析图乙可知,xx年以后,该地区不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排放量明显增加。
此外,赤潮现象的发生,也与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有关。
海水养殖过程中,往往投放的饵料较多,造成水中营养物质过多,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生物的快速繁殖生长。
第(3)(4)题应结合该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和图示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BDE(3)大气污染、酸雨危害严重;水污染严重原因:①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②生活污水大量排放造成严重污染;③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13.(14分)根据河流水质状况可以把水质分饮用水(Ⅰ类、Ⅱ类、Ⅲ类)、污水(Ⅳ类、Ⅴ类)、无用脏水类(劣Ⅴ类)。
读我国2011年十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图,完成(1)~(2)题。
(1)分析我国河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点。
(6分)(2)试分析海河比珠江污染严重的原因。
(8分)解析:(1)根据图中不同水系水质污染类别比例和对应水系分布情况,可知我国河流污染总体南北方差异大,北方比南方污染重。
淮河、海河污染最重,内陆地区和西南地区污染最轻。
(2)海河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海河水量比降水量大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珠江小得多,海河流域重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多,黄淮海地区为我国粮棉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所以海河比珠江污染严重。
答案:(1)总体南北方差异大,北方比南方污染重,淮河、海河污染最重,内陆地区和西南地区污染最轻。
(北方地区污染程度最严重,西南地区和内陆地区河流污染程度较低。
)(2)海河流域重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的企业较多;黄淮海地区为我国粮棉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海河水量比珠江小得多,同样排污量,污染更严重。
14.(14分)有报道说:“某年3月28日11时左右,N市出现了光化学烟雾。
”为此,环保部门展开了调查,确定是否出现了光化学烟雾。
根据下述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其表现之一是对眼睛有明显刺激。
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①有较高浓度的一次污染物(如NO2等);②有强烈太阳光和较长时间的日照。
日照时数在3月。
有关气象资料见下表。
材料四对市民身体健康影响情况抽样调查结果见下表。
(1)3月24—28日N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均呈现________趋势,最主要的污染物是________。
(4分)(2)此次污染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2分)A.眼睛 B.上呼吸道C.身体疲劳 D.没有影响(3)综合上述分析,是否可以确定这次污染就是光化学烟雾污染?请说明理由。
(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地理图表信息的能力和运用地理原理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对探究问题完整过程的了解。
答案:(1)上升总悬浮微粒(2)B(3)否。
理由:①NO2(或NO x)浓度不高;②日照时数短,不利于光化学烟雾的发生;③3月28日11时左右没有日照,光化学烟雾污染发生的可能性更小。
D|25037 61CD 懍35307 89EB 觫28778 706A 灪24229 5EA5 庥23782 5CE6 峦 40749 9F2D 鼭X22527 57FF 埿sz34945 8881 袁26823 68C7 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