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五合方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验

合集下载

针灸治月经后期

针灸治月经后期

针灸治月经后期
患者为26岁单身女性,月经后期58天未至,无任何不适感。

观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双寸、关弦,双尺脉沉。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

辨证:肾阴亏虚,肝失疏泄,治法:补肾阴、活血通经。

取穴:双侧内关、合谷、太冲、三阴交,关元、中极、水道、归来。

关元穴用温针灸。

得气后采用龙虎交战补泻手法。

第二日复诊,诉乏力、腰酸,考虑四关穴疏泄太过,遂去太冲穴,加双侧太溪、照海以补肾,关元、中极用温针灸。

余穴不变。

第三日复诊,诉乏力、腰酸明显减轻,小腹隐痛。

针刺、温针灸同前,并用双孔艾灸盒灸小腹半小时。

第四日,诉昨日下午月经已至,量不多,可见少量点状瘀血。

继续上述治疗一天予以巩固,之后月经正常,5天而净。

《傅青主女科》有“经本于肾”之论,认为天癸来源于肾,故取肾经太溪、照海。

任脉为阴脉之海,能调节全身经脉之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故取任脉、胃经、大肠经、脾经、肾经诸穴。

据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病多气滞、法用三通”之论,遂用“三通法”之毫针微通、艾灸温通相结合。

采用龙虎交战补泻手法,加强疏通经脉的作用,故而取效。

(刘堂超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龙王中心卫生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月经后期验方5

月经后期验方5

月经后期验方5月经后期二、治疗方法1.温经摄血汤(《傅青主女科》)组成:大熟地(酒蒸)30g,白芍(酒炒)30g,川芎(酒洗)15g,白术(土炒)15g,柴胡1.5g,五味子1g,肉桂(去粗)1.5g,续断3g。

功效:温中补虚。

傅青主谓:此方大补肝、.肾、脾之精与血,以益经血之源,方中肉桂温经散寒,柴胡疏肝解郁,是补中有散而散不耗气,补中有泄而泄不损阴,所以补之有益,而温之收功。

本方针对月经后期基本病机立法,攻补兼施。

倘元气不足加人参3—6g亦可。

2.王大增验方(《全国名医妇科验方集锦》)组成:当归30g,黄芪30g,仙灵脾15g,菟丝子30g,生姜3片,大枣10枚。

功效:益气养血,温补肾阳。

主治:本方按阳生阴长立法,益气以生血,补肾以调经,故适用于病机为黄体功能欠佳的月经后期、量少的病证。

用法:月经净后开始服,可连服10—20剂,连服数月。

阴虚火旺者不宜。

3。

归艾老姜汤(《中医妇科验方选》)组成:当归30g,生艾叶15g,煨老生姜15g,红糖(分2次兑服)60g。

功效:活血通经,温阳散寒。

主治:月经后期,经血过少。

用法:水煎,每日1付,分两次服,每次临用时加红糖30g搅拌后趁热饮服。

宜在行经第l天始服药,连服4帖,服用数月。

[其他疗法]一、针灸疗法1.体针取穴气海、三阴交、血海、归来。

一般多在月经前3—5天开始针刺,连刺3—5天,下次月经来潮前再针。

针刺气海、归来应先排空小便,针尖略斜向会阴部,直刺1—1。

5寸,使针感放散至小腹和会阴部,或大腿内侧。

刺四肢穴位时针尖略偏于上,针感可向上传导,有了针感后均留针,并间歇捻转,使针感持续,针刺手法采用弱刺法。

针刺后可加用悬灸,使热深透于内。

2。

耳针取卵巢、肾、内分泌、子宫等耳穴。

耳针治疗以药籽贴压为好。

先在各穴区探得敏感区,然后对准穴位贴压,并每日重按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3.头针取双侧生殖区。

依法操作,针感要求强烈些。

若能体针、耳针、头针综合运用,可提高疗效。

中医如何治疗月经后期

中医如何治疗月经后期

中医如何治疗月经后期的:血虚治法:补血调经方药:胶艾四物汤加味。

陈阿胶9克(烊、冲)艾叶3克 当归12克川芎6克 熟地12克 大白芍10克 鸡血藤12克 山茱萸9克 仙灵脾10克加减:伴气虚者,加黄芪15克、白术10克;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丹参12克;腰酸者,加菟丝子10克;近月经期者,加莪术12克、红花9克、香附12克。

血寒治法:温经散寒调经方药:温经汤加减。

当归9克 川穹6克 大白芍10克 桂心3克 莪术15克川牛膝9克 甘草3克 乌药10克加减:经量多者,去莪术、牛膝;腹痛有血块者,加蒲黄9克(包煎)、五灵脂12克。

气滞治法:理气调经方药:乌药汤加味。

乌药10克 制香附9克 木香9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柴胡9克 八月札9克 炙甘草3克加减:伴血瘀者,加莪术12克、生蒲黄10克(包煎);下腹胀痛者,加延胡索12克;气郁化火者,去木香,加川子9克、丹皮9克、山栀9克。

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疗: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血虚型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血寒型(一)虚寒证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

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晄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疗:温经扶阳,养血调经。

(二)实寒证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黯,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治疗:温经散寒,活血调经。

气滞型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象正常,脉弦。

治疗: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主要证候:经期错后,量少,色淡,质粘,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带下量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滑。

治疗:燥湿化痰,活血调经。

中医治百病——月经后期

中医治百病——月经后期

中医治百病——月经后期月经后期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月经失调中的月经稀发。

诊断依据1、月经周期超过35天,且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但经期基本正常。

2、妇科检查、B超或气腹造影,以排除子宫及卵巢器质性疾病。

鉴别要点1、早孕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未至,均应首先排除妊娠。

早孕者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阳性。

B超探查可见子宫增大,宫腔内有胎囊、胎芽、胎动等。

2、并月、居经主要从行经有无周期规律上来鉴别。

若月经有规律地2个月或3个月1次来潮,属并月、居经。

而月经后期者,其周期常在36到50天之间徘徊。

3、闭经闭经为停经6个月以上,不属生理性停闭者,一次即可诊断。

月经后期者停经时间不超过50天,且须连续2个周期以上方能诊断。

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从月经的量、色、质结合全身症状、舌脉象辨其虚实。

一般量少色淡质稀,兼形体瘦弱,或腹痛绵绵者属虚;量多色黯有块,或有小腹剧痛,胸胁胀满者属实;或量少色黯淡,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者属寒;形体肥胖,经行前后带下量多者属痰湿。

2、治疗原则以调整周期为主,本着虚者补之,实者泄之,寒者温之的原则,虚证以温经养血为主,实证以活血行滞为要。

3、分证论治(1)血虚证【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少寐,小腹绵绵作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调经。

【方药】人参养营汤加减。

黄芪、党参各20g,白芍、当归、陈皮、桂心、白术、炙甘草、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10g,炙远志6g。

(2)血寒证【证候】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块。

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紫暗,苔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方药】温经汤加减。

党参20g,当归、川芎、白芍、桂心、丹皮各10g,牛膝6g,莪术、炒甘草各3g。

(3)虚寒证【证候】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无血块,小腹隐痛,喜温喜按,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阳散寒,养血调经。

名家治闭经妙方

名家治闭经妙方

名家治闭经妙方名家治闭经妙方1四二五合方【来源】?现代·《刘奉五妇科经验》【歌诀】?四二五合是良方,四物汤加子覆盆,五味车前菟丝子,仙茅膝枸仙灵脾。

【组成】?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3克,熟地12克,覆盆子9克,菟丝子9克,五味子9克,车前子9克,牛膝12克,枸杞子15克,仙茅9克,仙灵脾12克。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养血益阴,补肾生精。

【方解】?本方专治血虚肾亏所引起的闭经,或产后大出血所引起的席汉氏综合征。

此类病人表现为精神疲惫、腋毛及**脱落、生殖器官萎缩、闭经、性欲减退、**分泌物减少及乳房萎缩等症状。

根据中医观点认为,此类证候,均为产后大出血伤肾、伤血所引起。

由于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机能,若肾气虚,则毛发脱落,性欲减退;若肾阴虚,则肾精减少;月经闭止,**分泌物减少。

肾虚督脉空虚不能濡养脑髓,故记忆力减退。

精神疲惫。

本方用五子衍宗丸补肾气。

其中菟丝子苦平补肾,益精髓;覆盆子甘酸微温,固肾涩精;枸杞子甘酸化阴,能补肾阴;五味子五味俱备,入五脏大补五脏之气,因其入肾故补肾之力更强;车前子性寒有下降利窍之功,且能泄肾浊补肾阴而生精液,配合仙茅、仙灵脾以补肾壮阳;五子与二仙合用的目的是既补肾阳又补肾阴。

补肾阳能鼓动肾气,补肾阴能增加精液;肾气充实,肾精丰满,则可使毛发生长,**分泌物增多,性欲增加,月经复来。

临床观察本方有促进排卵的功能,且使肾气及精液充足,督脉充盈,脑髓得又濡养,脑健则可使记忆力增强,精力充沛。

另外,与四物汤合方以加强养血益阴之效,再加牛膝,能补肾通经。

本方的功能不在于通而在于补。

肾气充,肾精足,经水有源,则月经自复。

【主治】?血虚肾亏所引起的经闭,或席汉氏综合征。

【加减】?若为产后气血极度虚弱,可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称为参芪四二五合方。

此乃以补气之法,增强补血之效,以气带血,同时又能加强补肾的功能。

2过期饮【来源】?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歌诀】?过期饮中用当归,白芍香附与熟地,桃红川芎蓬莪术,肉桂木通炙甘草。

李氏砭法砭调月经后期

李氏砭法砭调月经后期

李氏砭法砭调月经后期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1周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2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

患者:女,37岁。

主诉:近两年月经3个月左右一行,经量少,色黯,焦虑。

现病史:近两年月经3个月左右一行,经量少,点滴三日即结束,色黯,月经至时手足冷。

面色萎黄,有黄褐斑,眼干、眼涩,咽干,咽痒,口干口渴,耳背、耳鸣,颈肩不舒、左手麻,腰膝酸软,焦虑、抑郁(曾就诊于心理医生,建议服用抗焦虑抑郁药物),胸闷,善太息,夜寐欠佳,便秘,小便正常。

(两年来就医多家医院服用药物)查体:舌质紫暗,苔白腻,舌尖边红,舌下金津玉液暗紫色,左侧较右侧粗大。

诊断:月经后期(肝郁肾虚型)。

治疗后(治疗11次)1、4月24日初诊(月经3-26,5-1,6-9,7-11,10-9,11-17)2、肝血管瘤(去年9mm*11mm,今年10mm*6mm)3、面色佳、面颊处黄褐斑淡;情志尚可(工作、家庭双重压力,目前抗压能力强);夜寐尚可,偶有梦;月经30~40天左右行经一次,月经量尚可,有两天正常量,色鲜红,偶有血块;听力好转,耳鸣无;身体塑形,体重未变化,目视瘦7、8斤的样子;偶有便秘,左手麻偶发。

辨证思路:该患者为素性肝郁体质,肝气郁结,血为气滞,冲任气血运行不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故月经错后,量少;气滞血瘀,故色黯;经脉壅滞,肝失疏泄,精神焦虑抑郁,胸闷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心肝火旺,而致咽干咽痒,眼干眼涩,口干口渴,便秘等;一脏有病,多脏受累,肝肾同源,肝气郁结而肾气不应,而致耳背、耳鸣,颈肩不舒、腰膝酸软,怕冷;胞脉者皆属心,心肝火旺,肾水不足,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而致多梦。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治疗方案:1.手三阴、手三阳经,左心包右尺泽引血下行,解肝气郁、肝血瘀(少海、劳宫、清冷渊、天井、支沟等)腋下极泉,柴胡三线(胆经上的渊液、脾经大包)、京门、章门等。

刮治胸腺,膻中、周荣、紫宫、膺窗等。

《魏雅君妇科临床证治》之月经后期典型病例

《魏雅君妇科临床证治》之月经后期典型病例

《魏雅君妇科临床证治》之月经后期典型病例月经后期典型病例1.肝气郁滞、肾阴不足之月经后期王某,女, 24岁,天津人。

初诊:2005年5月17日。

主诉:月经后期、量少1年余。

现病史:该患者未婚,15岁月经来潮,经期3~4天,周期为30~40天,于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月经后延,且经量少。

末次月经为5月13日,量少仅为3天,色淡,质稀,并见情绪低落,腰膝酸软,疲劳乏力,健忘,头晕耳鸣。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

该患者曾服安坤赞育丸2个月,无明显改善,故来本院就诊。

病机治则:肝气郁滞,肾阴不足;治宜疏肝理气,滋补肾阴。

方药:逍遥散、六味地黄丸合八珍汤加减。

柴胡10g 当归12g 白芍15g 熟地黄20g 川芎10g 党参15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生甘草6g 枸杞子20g 山萸肉15g 川断15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桑寄生20g 香附10g 枳壳10g 砂仁6g(后下)10剂,水煎服,日2次,并嘱其保持心情舒畅。

二诊:2005年5月28日。

服上方后诸症均减。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月经未至,治宜养血活血、疏肝补肾。

当归15g 赤芍15g 白芍15g 桃仁6g 红花6g 川芎10g 熟地黄15g 砂仁6g(后下)坤草30g 鸡血藤30g 香附12g 柴胡12g 党参15g 茯苓30g 炒白术15g 石菖蒲10g 远志10g 山萸肉15g 枸杞子15g 菟丝子15g 狗脊15g20剂,水煎服,日2次。

三诊:2005年6月20日。

月经于6月17日来潮,本次延后4天,月经量增多,色红,质转稠,上症均无。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上方去桃仁、红花,加女贞子15g,旱莲草20g,10剂继服。

其后以此方调治1个月,月经正常。

【按】本案患者月经后期伴月经量少,责之于肝气郁滞、肾阴不足,细询得知其近来感情有变,而致肝气不舒,气机失调,气滞则血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应期不至,因成此证。

魏教授以逍遥散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再合六味地黄汤以滋补肝肾,使生化有源,并加八珍汤以益气养血;香附、枳壳以疏肝理气;远志、菖蒲开窍宁神,《神农本草经》载远志“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聪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重庆堂随笔》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配伍川断、桑寄生以补肾强腰膝,共成此方。

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方剂

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方剂

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方剂月经后期是中医的一种说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月经推迟,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方剂有哪些呢?本文是店铺整理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方剂的资料,仅供参考。

治疗月经后期的中药方剂中药处方(一)【辨证】脾虚血少。

【治法】健脾养血。

【方名】加味归芎饮。

【组成】焦白术30克,生地30克,川芎15克,升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医学集成》卷三。

中药处方(二)【辨证】血虚不足。

【治法】生气补血。

【方名】八物汤。

【组成】熟地6克,川芎6克,白芍6克,当归6克,人参4.5克,白术9克,陈皮3克,半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女科切要》卷一。

中药处方(三)【辨证】寒凝血脉。

【治法】温经养血,通络调经。

【方名】姜苓阿胶汤。

【组成】丹皮9克,丹参9克,桂枝9克,茯苓9克,干姜9克,首乌9克,阿胶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四圣心源》。

中药处方(四)【辨证】气滞血瘀,气郁偏寒。

【治法】散寒,调气,活血。

【方名】加味佛手散。

【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台乌药6克,吴茱萸6克,延胡索6克,党参12克,香附12克,桑寄生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治疗学》。

中药处方(五)【辨证】脾胃不足,痰湿内阻。

【治法】补气健脾,化痰利水。

【方名】归芍六君子汤。

【组成】当归身6克,白芍6克,人参4.5克,茯苓4.5克,白术4.5克,陈皮3克,半夏3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剂。

【出处】《笔花医镜》卷二《月经》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方法清热凉血法热邪入血,伤及冲任,热迫血行,血热妄行,临床常可引发月经过多、崩漏、月经先期、经行吐衄,故医者皆书“赶前为热”,“热甚动血”,治宜清热凉血,苦寒清热或甘凉清热。

常用方:先期汤、知柏四物汤、清经散。

常用药:黄芩、黄柏、栀子、丹皮、生地、阿胶、地骨皮、地榆、炒白芍、元参、龟板、赤芍等。

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观察

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观察张慧珍;山书玲;赵纯【摘要】目的:观察四二五舍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时照组用雌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an、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FSH、LH、E2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改良Kupperman及HAMD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2水平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疗效确切.【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09【总页数】3页(P1256-1257,1296)【关键词】抑郁症;围绝经期;中药治疗;补肾养心【作者】张慧珍;山书玲;赵纯【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南阳理工学院张仲景国医学院,河南南阳 473004;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河南南阳 473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围绝经期抑郁是指首次发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女性多在45~55岁[1]。

轻度抑郁的患者容易被误诊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近年来,围绝经期抑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围绝经期妇女中有46.1%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约30%处于中、重度[2],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目前多采用雌激素及抗抑郁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其副作用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

我们研究认为,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生与肾气衰退、心神失养有关,因而采取补肾养心、交通心肾法,用四二五合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病例均来为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南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就诊的门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调经(二)月经后期

调经(二)月经后期

调经(二)月经后期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

产生本病的原因分为血虚和血瘀两类。

一、血虚型血虚后期者由于体质虚弱或因长期失血,或大病,久病,或因产乳过多伤耗阴血,或因脾虚运化失调以致冲任二脉失调血虚,经血不能按时而下。

此类病人出血量很少或一见即无血色淡红,小腹一般不胀不痛,面色萎黄,身体瘦弱,常感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舌质淡无苔,脉细若不无力。

治疗宜补益气血为主。

立方:黄芪30g党参30g熟地15g杜仲15g菟丝子15g龟板胶10g鹿角胶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白术15g山药30g莱菔子10g陈皮10g茯苓10g益母草15g炙甘草10g车前子10g如经量少手足发凉加肉桂10g;小腹痛加小茴香10g香附10g炮姜5g二、血寒型血寒后期者临床又分为实寒和虚寒两种。

实寒证经血量少而且行经不畅,颜色暗红,小腹绞痛。

治疗宜温经散寒、行滞为主。

立方:当归15g川芎15g白芷10g小茵香15g三棱10g莪术10g 桂枝15g炮姜10g丹参30g降香15g党参15g黄芪15g赤芍10g香附15g五灵脂10g生甘草10g陈皮15g腹痛严重者加郁金15g延胡索10g;腹胀加木香15g焦三仙各15g 菜菔子15g虚寒证此类病人经血色淡,血量少或量多如黑豆水样,小腹隐隐作痛,喜暖喜按,腰膝酸软无力,舌质谈,脉沉迟无力。

治疗宜温经、养血、健脾、除湿。

立方: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川芎10g菟丝子15g 巴戟天15g洋火叶20g丹参20g益母草20g小茴香15g香附15g茯苓15g陈皮15g炒麦芽30g山药30g生甘草10g车前子10g三、气滞型由于情志不舒,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滞则血滞,气郁则血郁。

证状表现为经前,经期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情绪急躁,易怒,胸闷不舒,脉象弦或涩。

治疗宜开郁行气、散结、化瘀。

立方: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郁金15g香附15g三棱10g莪术10g木香15g青皮15g橘核15g益母草20g大贝10g茯苓15g丹参20g焦三仙各15g菜菔子15g生甘草10g。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产史, 症见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头晕气短、记忆力减 退、性欲减退、失眠多梦、舌淡、苔薄、脉沉细, 属血虚 肾亏证; 病史加 6 个症状中具有两个以上, 加舌象、 脉象即可诊断。
( 3) 纳入标准: 根据诊断标准与临床经验, 将正 常月经周期建立后, 在正常绝经年龄前, 因流产导致 月经停止来潮 3 个月以上者均可纳入。 1.3 排除标准
( 1)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 理 局 制 定 的 《中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2]有 关 闭 经的诊断标准。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 在正常绝经年 龄前, 月经停止来潮 3 个月以上者。
( 2) 中医辨证标准( 自拟) : 有自然流产或人工流
作者单位: 1.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中医科 2.100037, 北京百万庄中医门诊部
入工作, 无法得到足够的调养; 对于流产后的保养重 视不够, 认为无需调养; 还有部分女性避孕知识匮 乏, 以致多次流产, 从而直接损伤气血肾脉。本文观
作 者 简 介 : 张 焱 , 女 , 39 岁 , 主 治 医 师 , 大 学 本 科。研究方向: 妇科病、内分泌的中医治疗。
察的病例中有 15 例有两次以上流产史。正如刘老所 说, 妇人( 流) 产后气血骤虚, 以致肾气不足; 流产后
北京中医药2008年10月10期beiji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eptember2008vol27no10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周期已经建立而又出现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期以上者其约占闭经总数的95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流产造成的
·804·
参考文献 [ 1] 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四二五合方加减临床证治体会

四二五合方加减临床证治体会

7天 , 丹 参 1g 鸡 血 藤 1g以养 血 活 血 调 经 ; 口 加 2, 5 若
渴, 舌质 红 , 薄 黄欠 津 , 仙 茅 加 知母 1g 丹 皮 1 g 苔 去 0, 2 以养 阴清热 。每 1 1 , 3 剂 水煎 分 二次 服 , 次 20 l经 一 0m, 期停 服 。服药 1 7剂 , 经来 潮 , 量 不 多 , 月 经 经期 4天 。
期 ( 酸雌 二醇 与安 宫黄 体酮 序贯 疗 法 ) 疗 3月月 经 戊 治 正常, 但停 药 后 病 情 反 复 , 值 高 考 复 习 未 能 坚 持 治 时 疗 , 自行 间断 服用 乌 鸡 白凤 丸 、 芍 调 经 片 、 母 草 后 归 益 冲剂 、 胎 膏 等 药 效 果 不 明 显 。 现 月 经 周 期 为 2 鹿 —5 月 , 月经量 逐渐 减 少 , 伴 月经期 轻 微乳 胀 。发病 以来 体
内膜 厚 双 层 0 4 c 未 见 成 熟 卵 泡 形 成 。于 上 午 1 .0m, 0 点空 腹抽 血查 性 腺六 项 , 雌二 醇水 平 为 3 .5 g m ( 9 3 p/ l参
11 1 月 经后期 张某 , ,1岁 , 婚 ,0 6年 8月 .. 女 2 未 20
1 71 3初诊 。月 经 周 期 错 后 2年余 。 曾 用 西 药 人 工 周
重逐渐 增加 。平 时无 特殊 不适 。舌质 淡黯 , 薄黄 , 苔 脉 弦细 略滑 。 既往 月 经 初 潮 1 6岁 ,~6 2~ 3 4 / 6 1天 , 、 量 色、 质正 常 , 度 痛 经 , 次月 经 2 0 轻 末 0 6年 5月 3 1—5 3
考值 : 泡 期 3 — 19 g r , 卵 期 9 - 5 8 g m , 卵 9 8 p/n 排 l 4 0 p/ l黄 体期 4 - 39 g m , 下 同 ) 卵 泡 刺激 素 与黄 体 生 成 8 0 p/ l 以 , 素之 I 小 于 2 : 匕 。行 宫 腔 探 查 未 发 现 宫 颈 、 腔 粘 连 。 宫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表 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例( %) ]
衰, 故出现性欲减退、腰酸、畏寒肢冷; 肾通于脑, 肾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
治疗组 43 31( 72.09) 7( 16.28) 5( 11.63)
88.37
对照组 21 5( 23.81) 12( 57.14) 4( 19.05)
·804·
北京中医药 2008 年 10 月 第 27 卷 第 10 期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ptember, 2008. Vol. 27,No.10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观察
张 焱 1 袁洪波 2
【摘要】 目的 观察已故临床妇科专家刘奉五先生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继发性闭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4 例患者随 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3 例, 对照组 21 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治疗, 对照组给予西医人工周期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72.09 %, 对 照组为 23.81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四二五合方治疗流产后闭经具有明显优势。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来潮的情况, 采用统一 表格测基础体温; 两组均以 3 个月为 1 个疗程, 疗程 结束后观察疗效。每个病例均随访 3 个月以上。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1.0 统计学软件, 对计数资料进行 卡方检验, 对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关键词】 闭经; 补肾养血通经; 四二五合方
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周期已经建立而又出现停 止 6 个月, 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 3 个周 期以上者, 其约占闭经总数的 95 %[1], 其中很大一部 分是因流产造成的。我们在临床应用四二五合方观 察了流产后继发性闭经 43 例,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月经后期中医秘验方

月经后期中医秘验方

月经后期中医秘验方月经推迟的原因-虚证(肾虚、血虚)实证(气滞、实寒、血瘀)血虚肾虚等可能造成月经迟来月经推迟的原因是很多女士想知道的原因,这个问题充满很多的问号,有的女性甚至40-50天一次,如果这种情况连续出现两个周期,那么你要注意了,以下是月经推迟的原因。

(一) 血虚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稀全身: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甚则小腹隐痛,绵绵不止而喜欢按揉,唇舌淡,苔薄白。

(二)肾虚月经:经期后延,经量少而质薄,经色黑或黯淡。

全身:腰骶酸痛,夜尿多,白带多,质稀色淡,或有头晕耳鸣,舌质淡,苔薄白。

还有一些也是月经推迟的原因。

(三)血寒这种寒分外感得实寒和先天体质引起的虚寒。

实寒: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伤了阳气而造成的月经:经期后延,量少,色黯红有块。

全身:小腹冷痛,得热减轻,或面色青白,畏寒肢冷,舌苔白。

虚寒:先天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月经: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地稀无块。

(三)血寒这种寒分外感得实寒和先天体质引起的虚寒。

实寒: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伤了阳气而造成的月经:经期后延,量少,色黯红有块。

全身:小腹冷痛,得热减轻,或面色青白,畏寒肢冷,舌苔白。

虚寒:先天阳气不足,阴寒内盛。

月经:经期延后,量少,色淡红,质地稀无块。

全身:小腹隐痛,喜温喜暖,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全身:小腹隐痛,喜温喜暖,腰酸无力,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四)气郁情志所伤月经:月经延后,经量偏少,色正常或黯红有块,排出不畅。

以上就是月经推迟的原因,如果女性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发现这个问题,建议您服用君山阿胶黄精丸效果好,安全性更高,而且没有副作用,及时调理也可以避免以后有什么疾病的发生。

月经后期的中医辨证论治——实证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延后”、“月经落后”、“经迟”。

一般认为需出现两个周期以上,若每次仅延后三五天,或偶然延后一次,下次仍如期来潮者,均不作月经后期论。

四二五合方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四二五合方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四二五合方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许红英; 李慧; 唐玲玲; 司勤【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26【总页数】4页(P139-142)【关键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肾虚血瘀证; 四二五合方; AMH; FSH; LH; 疗效分析【作者】许红英; 李慧; 唐玲玲; 司勤【作者单位】荆州市中医医院妇科湖北荆州 434000; 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药事管理办公室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育龄期妇女在40 岁之前出现了卵巢功能的减退,主要为月经的异常,如月经稀发、闭经、月经频发,在月经异常的同时伴随激素水平的异常:促卵泡生成素升高且大于25 U/L,伴随雌二醇的下降[1]。

POI 是一种多病因所致的卵巢功能低下,多数患者病因并不明确[2],可能与免疫学因素、环境和感染因素、遗传学因素、医源性因素、先天性酶缺陷以及心理因素等有关[3]。

近年来,POI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且逐渐向低龄化发展。

西医治疗多采用激素代替疗法、辅助生殖技术、诱导排卵、基因疗法、免疫疗法等,治疗效果欠佳,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及副作用[4]。

中医药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改善卵巢功能,疗效确切[5]。

四二五合方为我院国家名老中医刘云鹏老先生的临床验方,常用于治疗月经后期、闭经、月经过少、不孕症等疾病,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四二五合方可影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AMH、FSH、LH、E2,有效改善卵巢功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例选取时间:2017 年2 月—2018 年11 月。

病例来源:本院妇科门诊的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证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 例,实验组:年龄27~38 岁,平均年龄(35.34±6.32)岁,病程3~18 月,平均病程(11.34±3.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二五合方治疗月经后期的临床验
发表时间:2017-02-16T16:53:54.6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作者:马文文刘文琼[导读] 四二五合方是已故中医妇科专家刘奉五先生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经验方。

1.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级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四二五合方是已故中医妇科专家刘奉五先生治疗席汉氏综合征的经验方。

笔者的老师在临床上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在治疗月经后期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四二五合方;月经后期;典型病案
月经后期[1]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 5个月一行,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

本病又被称为“月经错后”、“经水后期”、“经迟”等。

本病首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温经汤条下谓“至期不来”。

本病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别,虚者多因肾虚、血虚、虚寒导致精血不足,血海不能按时满溢而经迟,实者多因血寒、气滞等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血海不能如期满盈而经期延后。

本病辩证,应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及全身证候,结合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本病治疗应重在平时以调整月经周期为主,按“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原则分别施治。

四二五合方由四物汤、二仙汤、五子衍宗丸加减组成,本方以养血益阴,补肾填精为治疗大法,主要治疗血虚肾亏导致月经后期,组方如下:熟地12g,炒白芍12g,当归12g,川芎12g,覆盆子9g,枸杞子15g,菟丝子12g,制五味子9g,川牛膝12g,淫羊藿12g,仙茅9g。

方中熟地、白芍滋阴养血,当归、川芎活血调经,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补肾益精,淫羊藿、仙茅温肾阳补肾精,川牛膝引血下行。

临床上导师灵活运用四二五合方治疗月经后期的患者得到显著疗效。

典型病案
2016.8.12初诊,李某,38岁,停经2月余,无不适,末次月经:2016.6.2(距上次月经周期50天),7天净,量偏少,日巾2片,色暗,有少量血块,经期伴腹痛,腰酸。

既往月经:5-7/30-50天,量中,色红,少块,微腹痛,余无明显不适。

白带无异,G1P1L1A0,纳眠可,二便调。

舌苔淡白,脉沉细。

今日本院查尿HCG(-)。

治疗:(1)给予四二五合方加党参15g,柴胡9g,炒枳壳9g益母草15g,盐知母12g,7付,日一剂,水煎服。

(2)暖宫七味丸
2016.8.30二诊,服药后月经来潮,末次月经:2016.8.22,7天净,量中,色可,少块,经期腹痛减轻,腰酸,余无明显不适,现MC:9天。

纳眠可,二便调。

舌苔淡白,脉沉细。

治疗(1)上方加续断12g,元胡15g。

14付,日一剂,水煎服。

(2)暖宫七味丸(经前一周开始按说明服用)。

2016.10.2三诊,服药平妥,末次月经:2016.9.25(距上次月经周期35天),7天净,量中,色红,少块,经期轻微腹部不适感,余无不适。

纳眠可,二便调。

舌苔淡白,脉沉。

治疗上:上方继服7付,日一剂,水煎服。

按:患者2月月经未至,尿HCG(-),故给予四二五合方加减,方中加益母草活血调经,党参补气养血,柴胡,枳壳行气理气,知母养阴生津。

患者经期腹痛,故给予暖宫七味丸温经止痛。

二诊患者腰酸未减轻,故加续断温补肾阳,加元胡活血行气止痛。

三诊,患者服药后月经周期35日一行,属正常范围之内,但月经是需要机体自身形成一个正常范围内的周期,不能得到好的效果就停止服药,一般需要病人调理3个月,自身建立正常周期以后再停药,故上方继服,因患者经期不适已无大碍,治疗上未给予暖宫七味丸。

参考文献
[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