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冲刺高分必备)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化学常见实验总结

化学中考化学常见实验总结

化学中考化学常见实验总结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实验,其中最常见的实验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试剂和器材:酸和碱的试剂、滴定管、滴定管架等。

2. 取一定量的酸和碱试剂。

3. 用滴定管滴加适量的酸或碱试剂到容器中,同时搅拌。

4. 当试液变色时,停止滴定。

5. 记录滴定所用的酸或碱的体积。

该实验的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来测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或者进行酸碱滴定等。

实验二:金属活性序列金属活性序列实验用于判断不同金属的活性,从而确定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性。

实验过程如下:1. 准备试剂和器材:不同金属片、试剂瓶、试管等。

2. 将金属片按照活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3. 逐个将金属片与一定浓度的溶液接触,观察反应情况。

4. 记录每个金属片与溶液接触后的反应情况,如气体的产生、氢气的起泡等。

通过金属活性序列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各种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性,判断它们在电位上的位置,从而预测它们之间是否会发生置换反应。

实验三: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是化学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它可以用于制备某些化合物或者观察气体的性质等。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实验的步骤:1. 准备试剂和器材:反应试剂、反应容器、橡皮塞、漏斗等。

2. 将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试剂放入反应容器中。

3. 在容器上放置橡皮塞和漏斗。

4. 开始加热或滴加活化剂等,观察气体的产生。

5. 将气体通过气体收集装置收集起来。

通过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实验,我们可以制备一些有用的气体,如氧气、氢气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气体的特性和应用。

实验四: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计算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计算是化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该实验,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质量,为后续实验和计算提供依据。

下面是溶液的浓度和质量计算实验的步骤:1. 准备试剂和器材:溶剂、溶质、天平等。

2. 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溶质。

中考化学常考实验现象汇总(高考必背)

中考化学常考实验现象汇总(高考必背)

中考化学常考实验现象汇总(高考必背)1、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2、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3、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4、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5、在加热至沸腾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6、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8、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9、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10、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11、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嗤嗤”声。

12、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13、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15、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16、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17、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18、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19、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20、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21、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22、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23、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24、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25、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26、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27、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实验汇总

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实验汇总

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实验汇总实验一:酸碱中指示剂的选择实验目的:通过测试不同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选择合适的指示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

实验过程:1. 取几滴茶叶水,加入酸性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2. 取几滴茶叶水,加入碱性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3.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其他指示剂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酸性溶液中使用苏丹红指示剂,颜色变红;碱性溶液中使用酚酞指示剂,颜色变红。

因此,在酸碱中和反应中,我们可以选择苏丹红或酚酞作为指示剂。

实验二:金属活动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产生的气体,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过程:1. 将铜片、铁片和锌片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每个试管中加入足够的盐酸,观察反应过程。

3. 记录下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和产生的气体。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铜片与盐酸反应缓慢,没有产生气体;铁片与盐酸反应较快,产生氢气;锌片与盐酸反应最快,产生氢气。

因此,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 > 铁 > 铜。

实验三:酸碱滴定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滴定的方法确定酸碱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实验过程:1. 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2. 使用滴定管将标准酸液滴入酸性溶液中,慢慢搅拌。

3. 当颜色发生变化时,停止滴定,记录下滴定液的用量。

4. 重复以上步骤,将标准碱液滴入碱性溶液中。

实验结果:通过滴定实验可以确定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物质浓度。

根据滴定液用量和颜色变化,可以计算出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以上是大学生化学中考必背的实验汇总,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 初三知识点实验

化学 初三知识点实验

化学初三知识点实验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的颜色变化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酸和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并记录其颜色变化。

实验材料:•蓝色的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盐酸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实验步骤:1.准备四个试管,将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分别倒入其中。

2.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盐酸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3.向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4.向第三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氢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5.向第四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盐酸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红色;碳酸钠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绿色;碳酸氢钠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蓝绿色;硝酸银溶液与蓝色洋葱汁(或紫色葡萄汁)混合后会变成黄色。

实验原理: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不同的酸碱溶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它们在反应中产生的产物具有不同的颜色。

实验意义:通过观察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颜色变化,可以帮助我们分辨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酸碱中和反应的理解。

实验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的反应,并记录产生的气体与颜色变化。

实验材料:•锌片或铁钉•硫酸溶液•盐酸溶液•铜片或铝片实验步骤:1.准备三个试管,分别称入适量的硫酸溶液、盐酸溶液和蓝色洋葱汁。

2.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一块锌片或铁钉,观察气体的产生与颜色变化,并记录。

3.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一块铜片或铝片,观察气体的产生与颜色变化,并记录。

4.将第一个试管中的产物与蓝色洋葱汁混合,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5.将第二个试管中的产物与蓝色洋葱汁混合,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锌片(或铁钉)与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并使溶液变灰白色;铜片(或铝片)与盐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并使溶液变绿色;与蓝色洋葱汁反应后,锌片与硫酸溶液产生的产物会使洋葱汁变红色,铜片与盐酸溶液产生的产物会使洋葱汁变绿色。

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

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

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
实验一:制备氧化铜
1.将氢氧化铜加热至100°C,转化成氧化铜。

2.将氧化铜置于干燥器中除去水分。

3.用试管将氧化铜转移至燃烧室中,加热至高温,观察生成的铜氧化合物。

实验二:制备氯化亚铁
1.将亚铁粉末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2.通过结晶提纯氯化亚铁。

3.用滴定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氯化亚铁溶液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实验三:制备硫酸铁(II)
1.将铁粉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II)。

2.用滴定管滴加硫酸铁(II)溶液至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生成的沉淀。

3.加热硫酸铁(II)溶液直至结晶生成硫酸铁(II)固体。

实验四:制备硫酸铜
1.将铜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

2.通过滤纸过滤固体硫酸铜,并用冰水冷却。

3.将硫酸铜溶液置于蒸馏器中蒸馏,收集纯净的硫酸铜固体。

实验五:制备氯化铜
1.将铜粉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

2.通过爆破实验去除余留的氯气,提纯氯化铜。

3.用干燥管将氯化铜气体冷却、凝华,生成氯化铜颗粒。

以上是中招化学36个实验步骤的部分内容,每一个实验都需要严格操作,注意安全第一,实验过程中需谨慎处理化学试剂,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祝实验成功!。

初中化学必背实验大全

初中化学必背实验大全

初中化学必背实验大全一、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初中化学必背实验的大全,供学生们参考和研究。

以下实验都是初中化学课程中常见且重要的实验,对理论知识的研究与实践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实验清单1. 铁的性质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铁的性质,了解铁与水、空气的反应。

- 实验材料:铁丝、试管、水、火柴。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铁丝放入试管中。

- 步骤二:加入适量的水。

- 步骤三:观察铁丝与水的反应。

- 步骤四:用火柴点燃试管口处,观察铁丝与空气的反应。

2. 酸碱中和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反应的特点。

- 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烧杯、试管。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准备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步骤二:将盐酸倒入烧杯中,加入酚酞指示剂。

- 步骤三:逐渐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步骤四:继续添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颜色完全变化。

- 步骤五:记录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量。

3. 燃烧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特点。

- 实验材料:蜡烛、打火机。

- 实验步骤:- 步骤一:将蜡烛点燃。

- 步骤二:观察燃烧现象,包括火焰形状、颜色、燃烧产物等。

- 步骤三:用打火机逐渐靠近蜡烛前方,观察燃烧现象的变化。

三、实验总结以上是初中化学必背的三个实验,分别涉及了铁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以及燃烧的特点。

通过实验的进行,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究并掌握这些实验内容,为化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 注意: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务必遵守实验安全规范,确保操作安全并且得到老师或成人的指导与监督。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

(完整版)初中化学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1. 调制硫酸铜溶液:通过将硫酸铜固体溶解在水中制作一种蓝色溶液,观察其颜色与透明度的变化。

2. 熟悉酸碱反应:利用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观察酸碱中和产生的气体及溶液颜色的变化。

3. 气体的性质:通过将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观察所产生的气体性质,如气体的轻重、燃烧性等。

4. 颜料色素的分离:通过纸层析法将黑墨水中的色素分离出来,观察不同颜色的色素在纸上的移动距离。

5. 金属活性的研究:使用锌粉与铜硫酸溶液反应,观察金属活性以及反应产物的变化。

6. 合成蓝色颜料:通过将亚甲基蓝溶解在水中制作一种蓝色溶液,观察蓝色溶液的特性及稳定性。

7. 饱和溶液的制备:研究饱和溶液的制备方法,以饱和氯化钠溶液为例,观察饱和溶液的性质与溶解度的关系。

8. 气体溶解度的研究:研究不同温度对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9. 水的净化方法:使用过滤纸和活性炭等材料对水进行净化,观察不同净化方法对水质的影响。

10. 电化学反应:研究铜与锌在盐桥中的电化学反应,观察电系电流的流动及反应产物的变化。

11. 酸碱指示剂的鉴定:通过将酸碱指示剂溶解在酒精中,观察不同指示剂对酸碱溶液的颜色反应。

12. 气体的比重:利用氢气和氧气的比重差异,观察气体的相对密度及燃烧性质。

13. 溶液的颜色:研究不同物质的溶液颜色,观察溶质浓度与溶液颜色的关系。

14.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不同温度对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5. 金属腐蚀:研究不同金属在酸溶液中的腐蚀程度,观察金属腐蚀的速度及产物。

16. 燃烧反应:研究不同材料的燃烧反应,观察燃烧产物的颜色及火焰表现形式。

17. 酸碱滴定:通过滴定法研究酸碱浓度的测定,观察滴定终点的变化及滴定曲线的形状。

18. 化学分解反应:研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观察分解反应速率的变化及产生的气体性质。

19. 溶解度的测试:研究不同温度对硫酸钙溶解度的影响,观察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中考化学科目中重要的一部分,实验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分数。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实验技巧。

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实验材料:酸、碱、酚酞指示剂、量筒、试管、滴管等。

•实验步骤:1.使用量筒分别量取一定体积的酸和碱溶液。

2.将酸溶液倒入试管中。

3.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溶液变成了粉红色。

4.使用滴管逐滴加入碱溶液,同时轻轻摇晃试管。

5.当溶液颜色变成橙黄色时停止加入碱溶液,并记录用量。

•注意事项:–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酸碱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加碱溶液时要小心慢慢滴加,并注意试管顶部,防止溶液溢出。

2. 金属活动性实验金属活动性实验是用来测定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

在进行金属活动性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实验材料:锌、铁、铜等金属片、盐酸、硫酸铜溶液、试管、橡胶塞等。

•实验步骤:1.将锌片放入试管中。

2.加入少量盐酸,观察反应。

3.将铁片放入另一个试管中。

4.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反应。

5.使用橡胶塞将试管封闭。

6.观察反应后的现象和变化,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注意事项:–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酸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实验后要将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

3. 分离混合物实验分离混合物实验是用来将混合物分离成纯净物质的实验。

在进行分离混合物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操作:•实验材料:沙子、石头、水、过滤纸、漏斗等。

•实验步骤:1.将沙子和石头混合在一起。

2.将混合物放入漏斗中。

3.加入适量的水,让水通过过滤纸滤出。

4.沙子被过滤出来,石头留在过滤纸上。

•注意事项:–操作时要小心,防止被漏斗刺伤。

–滤液要放在容器中妥善保存或进行后续实验。

以上是几个常见的中考化学实验操作,希望对大家在备考中考化学科目有所帮助。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

中考化学的十二个实验

中考化学的十二个实验

中考化学的十二个实验一、分析汞的卤化物实验目的:分析汞的卤化物,了解其变化过程。

实验原理:用硝酸银和硝酸钾溶液将汞的卤化物溶化,通过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的浓度,汞集成到溶液中,查看其变化过程,从而分析汞的卤化物。

实验步骤:1.准备:称取10cm3硝酸银和硝酸钾溶液;准备一定量的汞的卤化物溶解样品;2.装入容器:将硝酸银和硝酸钾溶液分别倒入容器,将汞的卤化物溶解样品加入容器中搅拌;3.测定溶液的浓度:用吸收光谱法测定容器中溶液的浓度;4.查看变化情况:比较汞的卤化物在容器中变化情况;5.记录实验结果:记录溶液比较前后的浓度变化情况。

二、鉴别有机溶剂实验目的:鉴别有机溶剂,了解性质特征。

实验原理: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浸泡有机溶剂,当遇到不同环境状态时,有机溶剂的溶解度会有不同的变化,从而鉴别有机溶剂的性质特征。

实验步骤:1.准备:将一定量的有机溶剂放入烧杯中;准备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2.浸泡:将溶液分别浸泡在有机溶剂中;3.查看变化:查看不同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溶解度;4.记录结果:记录不同溶液中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三、鉴别无机氯化物实验目的:鉴别无机氯化物,了解其特征。

实验原理:将无机氯化物溶解于水中,添加适量不同的碱性显色剂,根据溶液的颜色来鉴别无机氯化物,变化的颜色可以反映氯化物的种类及其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称取无机氯化物;准备适量碱性显色剂;2.溶解:将无机氯化物和水混合溶解;3.添加:添加适量的碱性显色剂;4.观察颜色:观察混合溶液的颜色;5.记录结果:记录混合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四、鉴别氨基酸实验目的:鉴别氨基酸,了解其性质特征。

实验原理:将氨基酸溶解于酸性溶液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以偏光显微镜观察溶液的状态,查看溶液的褐化情况,根据变化来鉴别氨基酸的性质特征。

实验步骤:1.准备:拆封氨基酸样品,并将其溶解于酸性溶液中;准备适量的葡萄糖;2.添加:将葡萄糖适量添加到溶液中;3.观察溶液: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溶液的状态;4.褐化:查看溶液的褐化情况;5.记录结果:记录溶液的褐化情况。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大全及答案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大全及答案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大全及答案作为一门实验类科目,化学实验在初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中考中常见的考点。

本文将为大家综合搜集各学校和教材中较为常见的初中化学实验,并提供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实验1.1 红蓝变色实验实验材料•活性炭•硝酸铜•香蕉水实验方法1.取一个试管,插入一小块活性炭;2.用滴管加入少量的硝酸铜溶液,使活性炭充分湿润;3.活性炭表面将出现淡蓝色的液体,在室温下反应5~10分钟;4.用滴管加入香蕉水,观察试管内的变化。

实验结果试管内的淡蓝色液体将转变为红色或紫色。

实验说明活性炭表面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二氧化碳,使溶液中的铜离子转化为Cu(OH)2沉淀。

随着碳的消耗,pH值下降,铜离子转化为Cu2+,在香蕉水的作用下,表现为紫色或红色化学反应。

1.2 化学分离混合物实验实验材料•砂子、食盐、铁粉、过滤纸、蒸馏水、盛水烧杯、漏斗、烧杯等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1.在烧杯中加入混合物(砂子、食盐、铁粉)并搅拌均匀;2.加入蒸馏水,并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混合溶液;3.将混合溶液倒入漏斗中,先用过滤纸将铁粉分离出来,得到过滤液;4.将过滤液倒入盛水烧杯中,用小火烧开水,将盐分离出来;5.关火,凉至室温下,即可得到分离出的盐。

实验结果经过分离后,可以得到砂子、铁粉和盐三种物质。

实验说明本实验中的混合物是由砂子、食盐和铁粉组成的,通过将混合液倒入漏斗中后,用过滤纸将铁粉分离出来,再将过滤液加热,使盐分析出来,最终可以得到三种纯净的物质。

二、化学反应实验2.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验材料•盐酸•氢氧化钠•酚红指示剂实验方法1.取两个试管分别注入等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2.分别加入一滴酚红指示剂,观察液体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当加入酚红指示剂后,盐酸呈现出红色,氢氧化钠呈现出黄色。

实验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弱碱性物质,而盐酸溶液则属于强酸性物质,因此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中考必考的化学试验有哪些-化学

中考必考的化学试验有哪些-化学

中考必考的化学实验有哪些-化学中考必考的化学实验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一除杂质装置一干燥装置一气体收集装置一尾气处理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2)碱性干燥剂(NaOH)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2、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 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3、实验注意的地方: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 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用碱液吸收。

初中化学中考的7个实验

初中化学中考的7个实验

初中化学中考的7个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3.实验结论: 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4.注意事项:@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要冷却完全二、高锰酸钾制氧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3.实验结论:利用高酸钾可以制氧4.注意事项: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B.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C.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D.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E.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酸钾粉末进入导管F.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G.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H.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三、电解水1.操作步骤: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直流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观察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2。

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②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四、木炭还原氧化铜1操作步骤:把刚烘千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中考重点化学实验与实验方法

中考重点化学实验与实验方法

中考重点化学实验与实验方法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中考重点化学实验与实验方法的内容涵盖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常用实验设备等方面。

下面将重点讨论一些中考常考的化学实验和实验方法。

一、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中考中经常考查的实验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滴定法确定酸、碱的浓度或化学方程式中量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试剂和玻璃仪器,包括酸、碱溶液、指示剂、滴定管、烧杯等;2. 将酸或碱溶液倒入一个烧杯中;3. 加入适量的指示剂;4. 使用滴定管滴加另一种溶液,每次滴加一滴,同时轻轻搅拌烧杯中的溶液;5. 当出现颜色变化时,停止滴定,记录滴定液的体积;6. 重复滴定几次,取平均值计算出酸、碱的浓度。

二、气体收集实验气体收集实验常用于制取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试剂和玻璃仪器,包括反应烧瓶、导管、净水瓶、水槽等;2. 将反应烧瓶中的试剂与产生气体的物质进行反应;3. 将一端浸入盛有水的净水瓶内,另一端连接到水槽中;4. 观察产生的气泡通过水柱进入净水瓶中;5. 当净水瓶中的气体完全替代了水,断开连接,将气体收集瓶密封。

三、离心法分离混合物离心法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试剂和离心机等仪器;2. 将混合物溶液倒入离心管中;3.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启动离心机;4. 通过旋转和离心力的作用,使固体颗粒沉淀到离心管底部;5. 当沉淀完成后,将上清液倒出。

四、过滤法分离混合物过滤法常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试剂和滤纸、漏斗等仪器;2. 将混合物溶液倒入漏斗中,置于干净的容器上;3. 在漏斗内放置滤纸,使其完全贴合漏斗内壁;4. 缓慢倒入混合物,让液体通过滤纸,固体颗粒留在滤纸上;5. 当过滤结束后,取出滤纸上的固体物质。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学习化学实验报告范本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学习化学实验报告范本

初三重点冲刺阶段学习化学实验报告范本实验名称:测定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相关性研究实验目的: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与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饮用水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实验器材:1. 浓硫酸2. 高锰酸钾溶液3. 硫酸亚铁溶液4. 表面积相同的3个容器5. 滴定管、试管、玻璃棒等常用实验仪器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准备3个容器,表面积相同,经过反应物质洗净消毒,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以确保无杂质残留。

b. 用滴定管分别向3个容器中加入相同量的饮用水样本。

2. 实验操作:a. 将容器1放在室温下,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

b. 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到容器2中,与水样充分混合,并置于室温下。

c. 向容器3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与水样充分混合,并置于室温下。

3. 实验观测:a. 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容器内溶解氧含量,并用滴定管取出少量水样,加入硫酸亚铁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记录每次观测时容器内的溶解氧含量以及出现的颜色变化。

4. 实验数据处理:a. 将每次观测的溶解氧含量和对应的颜色变化记录到数据表中。

b. 统计三个容器内溶解氧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在图表中展示出来。

c. 分析三个容器的实验结果,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对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处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容器2中加入浓硫酸的组样本在反应后溶解氧含量显著减少,颜色变化较为明显。

2. 容器3中加入高锰酸钾的组样本在反应后溶解氧含量也略有减少,但颜色变化不明显。

3. 对照组样本在反应后溶解氧含量没有显著变化,颜色也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浓硫酸对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具有明显的消耗作用,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

2. 高锰酸钾对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也有一定的消耗作用,但相比于浓硫酸,其作用较弱。

3. 没有加入任何处理剂的对照组溶解氧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酸碱度、气压等条件对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影响。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必备重难点知识清单04 教材重点实验(默写版)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必备重难点知识清单04 教材重点实验(默写版)

知识清单04教材重点实验教材重点实验实验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物质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使密闭容器中压强减小,由于压强差,烧杯中的水被大气压压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约等于反应消耗O 2的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药品及装置3.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放出热量。

(2)燃烧结束,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约占原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5.误差分析结果原因分析测定结果偏小①红磷的量,导致装置中的氧气未被消耗完;②装置,导致外界空气进入装置内;③没有,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大①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沿着导管逸出;②燃烧匙伸入过慢,使装置内的部分气体受热逸出6.红磷替代品的选择(1)药品在空气中易点燃。

如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的原因是。

(2)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如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的原因是镁条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会使得测量的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3)尽可能选择与氧气反应只生成固体的药品,若选择的药品与氧气反应有气体生成,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完全吸收生成的气体。

如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是;若用硫粉代替红磷时,应选用溶液吸收生成的SO2。

7.实验装置的改进(1)改进原因:①实验时在容器外点燃红磷,燃烧产物会,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膨胀逸出,会使得测量结果(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因此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②集气瓶的刻度读数较粗略,且会有部分水残留在导管中,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改进思路:①点燃方式的改进: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装置始终,如图①、②所示。

图①图②②测量方式的改进:利用量筒或注射器等测量仪器,减小实验误差,使测定结果,如图③所示。

图③图④图⑤优点:为减小实验误差,可利用铁锈蚀(如图④)、加热铜丝(如图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冲刺高分必备)专题一化学实验(一)一、实验常用仪器1.常用化学仪器的分类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反应容器加热间接——烧杯、锥形瓶、烧瓶不能加热——量筒、水槽称质量——托盘天平计算仪器量体温——量筒测温度——温度计漏斗分离仪器洗气瓶、干燥管仪药匙、镊子器取用试剂胶头滴管的取用存放仪器固体——广口瓶分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类气体——集气瓶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辅助仪器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初中化学仪器中常用仪器虽然有20多种,但根据大纲要求,应该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

对以上仪器主要掌握它们的用途、用法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不能尝药品的味道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品方法的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取固体(托盘天平)——一调、二放、三回零用一定量药品的取用液体(量筒)——一平、二看、三读数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浓酸浓碱的使用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2.物质的加热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火焰:外焰、内焰、焰心酒精灯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使用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物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的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加注意事项定在有药品的部位热液体:一量: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溶剂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3.溶解溶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解振荡:腕动臂不动方法搅拌:不可碰壁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4.过滤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过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操二低作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要上烧杯紧靠玻璃棒点三靠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5.蒸发⑴仪器: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⑵操作方法:放好酒精灯,调节铁圈的高度;放好蒸发皿、倒入待蒸发液体;加热、搅拌,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

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验⑴装配顺序:从下往上、从左到右⑵气密性检查操作:管端入水—使容器内气体受热—出现气泡—冷却—出现水柱7.仪器的洗涤⑴方法:注水半,振荡。

用试管刷柔力刷洗⑵难溶物的洗涤:A 油脂:热的纯碱或洗涤剂 B 难溶氧化物、碱或碳酸盐:加稀盐酸⑶洗净的标志:水膜均匀,不成滴不成股8.溶液的配制⑴计算:准确计算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

⑵称量或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⑶溶解:在烧杯内进行,用玻璃棒搅拌。

9.常见酸碱指示剂的使用⑴石蕊指示剂的颜色:“酸里红、碱里蓝、中性紫”。

⑵酚酞指示剂的颜色:“本身无色、遇酸不变、遇碱变红”。

10、固体物质的溶解固体物质溶解时,先把块状固体用研钵压碎并研细。

为加快溶质在溶剂里的溶解,常采用加热、搅拌、振荡等方法。

试管里所盛的溶质和溶剂总量较少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就用振荡的方法。

用右手的拇、食、中三指握持试管上端,无名指和小指弯向掌心,用适当大小的腕力来回甩动试管,振荡时,不能上下振荡,更不能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烧杯里溶解物质时,用玻璃棒在烧杯中绕圈搅动,搅动时不要使玻璃棒和器壁撞击,以防止容器破裂。

烧杯底部的固体不能用玻璃棒捣碎,以防止杵破玻璃。

为防止搅拌时玻璃棒碰撞烧杯,可在玻璃棒一端套上一小段(1cm~2cm)橡皮管,使玻璃棒的顶端不露出。

烧瓶溶解物质时,当溶液不超过烧瓶容积1/2时,也可用振荡方法加速溶质的溶解。

11、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容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热,它的密度又大于水。

若将水注入酸中,水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使硫酸向四周飞溅,发生事故。

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

12、气体的溶解根据气体在水或吸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吸收气体使之溶解。

在水中极易溶解的气体如氨、氯化氢、溴化氢等应采用B法,装置特点是导气管连接了一个倒扣的漏斗,漏斗边缘浸入水中约1mm~2mm。

它的优点是可防止水倒流入气体发生装置,又可增大吸收面积,利于气体充分溶解。

它有自动调节气体发生装置内外压力趋于平衡的作用。

即有自控倒吸作用。

如气体的溶解度不太大,如氯气、硫化氢等应采取A法。

三、实验中安全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③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④万一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盖灭。

⑤浓酸洒在桌上时,应立即用适量的碳酸钠溶液中和;浓碱液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布擦干。

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布擦去,再用水洗,然后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

⑥对于实验中的有毒气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风排毒,保证人体的健康,防止环境的污染。

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先试验它的纯度。

四、药品的存放白磷:因易氧化且能自燃,但它不与水反应,所以应放在水中存放。

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因它们易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腐蚀试剂瓶瓶口,所以应放在用胶塞密封的试剂瓶内。

浓硝酸:因具有挥发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应在低温处的棕色瓶内存放。

氨水:因易挥发,所以应放在低温处,密封在试剂瓶内。

氨水对多种金属有腐蚀作用,在运输和贮存氨水时,一般要用橡皮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等耐腐蚀的容器。

金属钾、钠、钙:因它们易氧化、易跟水反应,但它们不和煤油或石蜡油反应,所以应在煤油或石蜡油里存放。

硝酸银:因见光受热易分解,所以应在低温处棕色瓶内存放。

浓硫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浓盐酸易挥发,应放入试剂瓶里用磨口塞盖严专题一化学实验(二)———综合实验的复习一、气体的制取、净化和除杂初中化学中的实验组合题一般以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大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或迁移应用其原理和性质的实验为主线,将许多仪器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实验装置图,再根据要求进行实验。

1.气体制取的仪器组合顺序制备纯净干燥气体的步骤是: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⑴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物理性质;B 反应条件⑵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C气体的毒性⑶除杂质的试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实验室制取的气体常常有酸雾或水份。

酸雾可用水、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或饱和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水份可用干燥剂如: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等除去(1)酸性干燥剂(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2)碱性干燥剂(NaOH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除杂的方法:A 水吸收法: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用水吸收。

(如HCl)、HCl。

)B 酸碱吸收法:酸性气体杂质用碱性试剂吸收。

(如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C 沉淀法:将杂质气体转变为沉淀除去。

(如用澄清石灰水除CO)2用灼热的氧化铜)D 固化法:将杂质气体与固体试剂反应生成固体而除去。

(如除去O2E 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所需气体。

(如除去CO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炽热的炭粉)2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质量,不引进新的杂质。

气体除杂的注意事项:A 选择除杂试剂:一般只能跟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净化的气体反应。

B 除杂务尽:选择除杂试剂要注意反应进行的程度。

(如除去CO时用氢氧化钠溶液比用澄清石灰水要好。

因为氢2氧化钠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钙要大很多,因此其溶质质量分数较大。

)C 有许多杂质要除去时,要注意除杂的顺序。

一般来说,杂质中有许多酸性杂质时,先除酸性较强的杂质;而水蒸气要放在最后除去除去杂质和干燥的装置一般用洗气瓶或干燥管。

在洗气瓶中导气管一般是长进短出,在干燥管中一般是大进小出。

除杂和干燥一般是先除杂后干燥。

⑷处理装置:一般有三种,一是用溶液吸收;二是点燃尾气;三是回收。

2.制取气体的操作顺序要制取气体需要经过仪器连接、气密性检查、装入药品、仪器拆洗等步骤。

空气的比较 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物。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其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验满或验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焰移开手指,若为“噗”的一声,说明已纯。

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收集满。

实验装置4、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 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 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 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 2)、NaOH 溶液、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AgNO 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NaOH 溶液、KOH 溶液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5、实验注意的地方: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 、CH 4)或用CO 、H 2还原CuO 、Fe 2O 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 、SO 2、NO 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 点燃烧掉;SO 2、NO 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6、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 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 )、生石灰、无水CuSO 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除HCl 气体的试剂:AgNO 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7、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 2,有则先除掉)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