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校教学与管理浅析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学教学初探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管理学教学初探一、对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探求一种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 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 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和比较分析, 我认为乔纳森的建构主义观点对我们“管理学”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技术领域产生过广泛影响, 一直到现在还得到重视和研究,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而形成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得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推崇和应用。
研究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显然, 在这种场合, 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 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 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如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如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工商管理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观。
本文在建构主义理论教学原则与管理学教学特点相结合的基础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上,探讨了如何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管理学教学之中,从而推进管理学的教学实践,提高管理学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建构主义理论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认识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自身的经验能动地建构他对客体的认识,其建构过程包括:(1)对客体认识的“同化”过程,即当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与自身的认知结构相适合时,主体即把所认知的对象整合到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中;(2)当已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容纳”新的对象,即新的认识对象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主体就必须对已有的认识结构进行分化、异动或重组,使之与新客体相适应,这就是所谓的“顺应”。
建构主义理论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观,这种教学观突出表现在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和所发挥作用的重新界定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是认知行为的主体,而教师是行为的主导。
传授怎样的知识和传授多少,不仅要适应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而且要适应他们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不应是从书本上力图准确无误地搬运知识的过程,教师应是知识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由此,众多学者纷纷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原则,可归纳如下: 1.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环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
问题驱动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为了获得正确的答案,而是更多地体现为一个群体在共同探究有关学习任务过程中相互影响,更深入地挖掘问题实质,从而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建构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和理解。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传统的乐理教学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在建构主义的视角下,学生扮演者更加积极的角色。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建构他们自己的理解。
在学习音阶时,教师可以提供音阶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和思考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来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法。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一起解答问题、讨论乐理概念和做音乐分析。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建构主义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来发现和理解乐理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乐曲分析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分析乐曲的和声、节奏和结构等方面来发现和理解相关的乐理知识。
建构主义还可以应用于评价和反馈的过程。
传统的评价方法通常是基于考试和成绩的,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评价和反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听取学生的思考和解释,以及给予及时的反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反思和改进他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以及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本乐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在实践中构建知识的过程,只有当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参与进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从教学目标、课堂过程、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在过程中实践和实践的结果。
在高校基本乐理课程中,教学目标应既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
1.注重认知能力认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整合信息,建立知识结构的能力。
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学目标中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音乐形式的分析、乐曲风格特点的理解等。
教学者应尽力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进程,探究知识,强化知识的整合和应用能力。
2.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不应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和重复,更应具有主动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乐曲演奏、创作等多种方式,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者应鼓励并引导学生探索自身学习经验,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堂过程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应注重交互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等特点,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
1. 注重交互性交互性强调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材之间的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学者应设置交互式的环境,让学生发表看法,与老师、同学交流,促进知识的相互交流和理解。
2. 注重主动性主动性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知识,在其中建构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学者应创设多种课堂活动,如问题解决、课外作业、组织小组讨论等,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学习兴趣。
探究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学者应引导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知识。
例如,当学生学习和弦时,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和弦的组成和特点、尝试弹奏不同的和弦、创作自己的和弦等,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和弦的理解。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高等学校高校教学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课程观,在此基础上得出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学校教学的启示:教学基点需要从教转向学,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共同体。
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
一种强调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理论盛行于西方世界,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传统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强劲的攻势。
了解这一动向,对日常高校教学中实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发生的一场重要革命。
教学活动的认识论基础从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理论”、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以及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等是建构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建构主义思潮的支持者们在回顾20世纪建构主义思潮的渊源时,都十分重视杜威的影响。
杜威强调学生学习体验的组织,主张将学习与蕴涵“问题”的未知情境联系在一起,进而发展学生的体验。
杜威指出,教育就是学生经验的生成和组织,学生在经验中产生问题,问题又促使他们去探索,产生一系列新概念。
前苏联基础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是十分重要的。
维果茨基及其研究人员十分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即个体的学习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即要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来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在社会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去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
皮亚杰则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而奠定了其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经过不同的认识阶段,逐步建构起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个体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探索和建构知识的方式来学习。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深层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设计。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演奏和表演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将学习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音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合唱、合奏等方式体验和感受不同音程的音色和和谐效果,从而加深对音程的理解和记忆。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和设计学习任务,并通过合作讨论和交流来解决问题。
在学习调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作品的调性特点和情感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建构主义注重知识的建构和重建。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绘制、课堂讨论和实践演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在学习音阶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将不同音阶的音程关系绘制成概念图,再通过唱、弹等方式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实际中积极构建和重建知识,从而加深对音阶的理解和掌握。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评价和反思。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例如学生作品展示、课堂表演和个人反思等,帮助学生总结和反思学习成果,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在学习和弦进行时,可以让学生编写一首简单的乐曲,并在课堂上进行演奏和互评,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调整和提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析及对教学的影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评析及对教学的影响及对教学得启示建构主义教学得目得就是培养新世纪善于学习得终身学习者,使她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与评价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得知识观,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使教学得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传统得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与教师观。
建构主义得知识观:1.知识不就是对现实得纯粹客观得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得符号系统也不就是绝对真实得表征。
它只不过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得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就是她对客观世界得心理体验,它不就是问题得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得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与改写,随之出现新得解释与假设。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自然与社会得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都适用得解决方法。
在具体得问题解决中,就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得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得。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得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得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遍得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得理解。
真正得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得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得学习活动过程。
否则,就不叫理解,而就是被动得复制式得学习,学生掌握得所谓“知识”只就是一些抽象得、无意义得符号。
3.课本知识,只就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得较为可靠得解释或假设,并不就是解释现实世界得“绝对参照”。
某一社会发展阶段得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得发展,将会有更真实得解释。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就是没有什么意义得,也无权威性可言。
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得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得理解方式作为让学生接收得理由,用社会性得权威去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得接收,只能由她自己来建构完成,应以她们自己得经验为背景,来分析、判断知识得合理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来说,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一直是一个难题。
传统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教师的主导,而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则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的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基本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体,他们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与环境进行互动和探索,从而逐步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基本原则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是传授知识。
(2)知识的积累和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被传授和吸收,而是一种主动的构建过程。
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和探索,逐渐建立起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进一步积累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建构主义学习理念重视学习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学生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而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和文化环境。
2. 在高等教育中,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应用实践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1)创设情境和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任务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对于商科专业的学生,可以模拟一个市场环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逐步了解市场营销策略等相关知识。
(2)引导和提供支持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提供支持的方式,帮助学生愉悦地学习。
教师的支持包括解答问题、提供参考资料和反思引导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
(3)强调互动和协作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队任务等方式,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和协作,形成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鼓励探究和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认为,学习应该是探究和创新的过程。
建构主义与高校教学-最新资料
建构主义与高校教学有提法说:建构主义的产生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它正在取代传统教育领域中占支配地位的客观主义,成为教育领域的基本理念,然而也有对它能否作为指导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提出歧异的,虽然对建构主义理论还有许多争议,但无论如何,它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教学思想和具体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使之具备二十一世纪所需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这已达成当前教育界的基本共识。
一、建构主义的形成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最早提出来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人的认知发展依靠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在个人能力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对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在此基础上,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在人心理发展上的作用,特别是“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突出作用。
上世纪70年代末,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将维果斯基的思想引进美国后,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它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近些年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又为建构主义提倡的理想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使建构主义思想得以进入的课堂。
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当今建构主义有六种不同倾向的学派: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尽管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但它们都强调知识是由人来建构的,即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他们以不同的心理结构和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对人的学习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总体来说:第一,人的心理表征与外部世界同样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本源的外部世界决定人的心理表征;第二,知识不是外在于客观世界供人的个体接受的东西,而是由人的个体主动去建构,内化于心灵的东西;第三,像人类其它活动一样,学习是一种有创造意义的活动,它与参与者的个性有关;第四,学习不依靠权威或经过操纵产生,它具有社会性,依赖于协商与合作。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近年来,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运用。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同样可以得到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活动,对现实世界建立自己的理解和知识。
因此,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
下面,将从教学建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建构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教师应该通过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主动地建构音乐理论知识,形成自己的概念体系。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
首先,教师应该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可以有所思考和探求。
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现象,讨论和构思方案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和技能。
其次,教师应该运用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来积累知识。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经验和技能。
第三,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导图和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认知结构,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
学生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形成对音乐理论的自我认知结构,融入他们的学习之中。
教学策略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多样性。
在此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创设多样化的乐理活动来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知识世界,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探究所学内容。
学生可以组织音乐学术报告会、参加音乐会、谈及作曲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对话、协作等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和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来实现的。
它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通过实践和交互来共同建构知识。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
传统的基本乐理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在被动的学习中容易失去兴趣,学习效果也有限。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师可以创设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和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与探索来理解和应用基本乐理知识。
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经验和背景。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音乐经验和知识背景,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也不尽相同。
传统的基本乐理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和发展他们的个体经验和创造力。
通过了解学生的音乐经验和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基本乐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传统的基本乐理教学往往以教师的评价和考核为导向,学生只关注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让学生追求短期的成绩,而忽略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掌握。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和制定学习计划,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和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促进他们的持续学习和进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和合作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通过互相借鉴和讨论来建构知识。
传统的基本乐理教学往往只注重个体学习,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中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第一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概述建构主义是一种以人类认知建构为核心的教育理论,它认为人的认知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建构而成,学习就是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而不是被知识注入的过程。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结构和建构模式,教育者应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以便培养学生的新陈代谢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运用2.1 课程设计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互动构建知识,高校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背景设计课程内容,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环境。
课程主题应当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参与实践,并获得经验和思维慣用方式,并且与他人交流,建构共享的知识。
2.2 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的学习方式是基于个体、互动和反思的。
高校教育者应该尝试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和项目制学习等,并与学生互动交流,以创造积极学习的环境。
教育者应通过反思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反馈,改变学习目标和计划,借助评估来更好的支持学生的学习。
2.3 评估方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个体认知建构的过程,评估应当是关注学生学习进程和反思的过程,而不只是监督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校教育者应该使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例如学生自我评估、小组评估或者口头评估等,并注意记录学生的反思和成长的过程。
第三章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案例3.1 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在各种学科中应用。
物理学是通常不被视为建构主义教育的学科之一。
一个成功的例子是由一个物理学教师进行的研究,她利用自主实验室和小组讨论等建构主义方法来创造一个具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以鼓励学生有效的学习物理学。
这些实验室和小组讨论采用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和实验性思维。
3.2 小组项目制学习在一所高等科技职业教育学院,提出结合“项目制”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作为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维护等教学活动的方案。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自己知识的学习理论,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基本理论,培养其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探讨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和与他人交流来建构自己的知识。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反思来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建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
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音乐作品分析和创作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在实践中发现和理解音乐的基本规律和结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内化。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建构音乐理论知识。
可以利用互动软件和多媒体技术设计交互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点击、拖拽和演奏等方式来实践和体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教师可以设计真实情境和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实践需要注重教师的引导和评估。
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水平,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拓展思路和加深理解。
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笔记、作业和表演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鼓励学生继续积极参与和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颁发者,而是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通过设定问题、激发兴趣和提供资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高校基本乐理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并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乐理问题的能力。
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建构和重构中来。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乐理知识,并且为以后的乐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学生需要相互讨论和交流,合作完成一些乐理分析、乐曲赏析等任务。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彼此的特长,互相帮助,而且可以从小组的讨论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自身竞争力。
最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和构建符合问题要求的答案,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对以前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估和总结,这同样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因此,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想象力。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视学生体验和活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地位,注重他们的参与和交互,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特点建构主义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体验和活动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2.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创造过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3.学生在构造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意义上的建构和重新建构,使得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入,更加全面。
4.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中心,以探究为主要手段。
基本乐理课程作为音乐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音乐基础、节奏、调性、和声、曲式等。
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教学可以运用到以下环节:1.授课方式的改变建构主义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希望学生通过参与和交互,积极地体验和建构知识。
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为老师主导的传统授课模式与学生主导的团队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2.课程内容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课程内容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调整。
比如,对于初学者,可以采用连贯、简单的课程内容来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对于进阶者可以采用一些情境化教学活动,比如将孔子学堂中的乐器分配给学生自主演奏。
3.学生作品的展示学生作品的展示可以通过小组展示、课堂演讲等形式进行。
学生在作品展示过程中生动展示了其对乐理知识的掌握和使用能力。
同时,学生的作品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4.课外活动的安排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专业,应该加强音乐类社团或其他相关活动的推广。
建构主义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其在音乐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大的满足和成就感。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评析一、概述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在知识构建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而是个体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步建构起来的内部心理表征。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
它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时,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还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反思,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反思,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反思的教学方式。
它旨在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引入建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念在深入评析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建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念。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非外在于个体,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而成的。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接受,更是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认知结构以及社会环境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知识的相对性、学习的社会性、学生的中心性以及情境的重要性。
这些理念为我们理解和评价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并分析其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0年23期教改新论高教学刊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左冬梅(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绵阳621000)引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管理学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产生了质的改变,很多高校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在针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管理学中的理论和社会实际案例有机综合在一起,管理学可以同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心理学有机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全新的教学分支。
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管理学属于核心课程,基于此,高校有必要对管理学的内容进行改革,并在建构主义的帮助下不断提高管理学教学水平,加大管理学改革力度。
一、管理学的概念界定管理学作为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是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内核,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高校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将管理学和其他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方面可以了解到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实际内涵,另一方面可以系统性的掌握管理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从而将知识内化,将管理学理论和实际案例结合在一起。
然而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可知,部分管理学专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提高管理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高校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管理学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二、建构主义概念界定何为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英文名为Const ructivism,建构主义原属于心理学中一个分支学派,建构主义学派认为: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同时,学生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提升独立学习能力。
在建构主义背景下,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构建者,而教师主要负责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指导。
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不能将所有的学习任务全部放在学生身上,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运用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建构主义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教学理论。
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和建构知识,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发现来理解和学习知识。
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的理论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和运用,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一门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学习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建构主义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
一、建构主义在基本乐理教学中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沟通和合作来学习,并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的知识建立联系。
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教学的角色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非常适合的。
基本乐理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涉及到音乐的元素、符号、结构、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而建构主义正是强调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发现来学习知识。
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乐理知识的练习和探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性。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项目任务,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和合作完成乐理练习或者分析乐曲的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和讨论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环境相关联的,因此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比如音乐作品、乐谱、录音等。
学生可以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进行分析和练习,通过真实的音乐素材来建构自己的乐理知识体系。
3. 强调学生的反思和评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反思和评价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乐理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作业、测验和项目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2024年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颇具影响力的学习理论,它起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经过科恩伯格、斯滕伯格等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积极的知识建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的过程。
在高等教育领域,建构主义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建构主义理论提醒我们,高等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探索性,通过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和提供适当的支持,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发展。
二、教学改革中的学生中心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这意味着教学设计应该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展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风格。
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创设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反思能力,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和合作的过程。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知识的建构至关重要。
在高等教育中,应该创设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形式,学生可以相互分享知识、经验和观点,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互动中,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方法。
四、情境教学与实践应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教学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 。研 究 过 程 中 , 文将 情 境 设 计 、 义 建 构 作 为论 述 的 重点 。 论 意
工作为主 , 以管 理 工 作 为 辅 。但 是 , 学生 管 理 工 作 又 是 教学 为 ,情 境 ’ ‘ 作 ’ ‘ 话 ’ ‘ 义 建 构 ’ 学 习 环 境 中 的 ‘ 、协 、会 和 意 是
工 作 能 否 有 效 实 施 的 前 提 , 重 要 性 来 看 , 者 不 分 伯 仲 。 四大 要 素 或 四 大 属 性 。1 ’ 从 两 [, ] 由此 可 见 , 为 学 习 活 动 直 接 组 作 对于 这 两 方 面 的 工作 , 于 一 线 的 直 接 实 施 者 一 般 为 教 师 织 者 的 教 师 要着 力进 行 的 是 创 设 有 利 的 学 习 环 境 , 关 于 处 而 和辅 导 员 。在 教 师组 织 教 学 与 辅 导 员 管理 服 务 教 学 两 个 方 学 习 环 境 的 定义 不仅 仅 理 解 为 狭 义 的 课 堂 环 境 。“ 境 ” 环 在
能 够 高 效 率 地运 作 , 生 才 能 在 有 限 的时 间 内 以 最 佳 的状 情 境 即 社会 文化 背 景 下 , 助 其 他 人 的帮 助 即 通 过 人 际 间 学 借
态 获 得 更 加 有 用 的 知 识 。在 两 者 的地 位 上 , 中 又 以 教 学 的 协 作 活 动 而实 现 的意 义 建 构 过 程 。建 构 主 义学 习理 论 认 其
中学 生处 在 中心 地 位 。首 先 学 习环 境 的创 造 应该 注意 四方 过 程 中 如何 为 学 生 创 造 获 得相 关 信 息 的条 件 和环 境 呢 ? 面的因素 : 是情景 , 一 即学 生 能 够 主 动获 得 知 识 和 相关 信 息 的条 件 和环 境 , 境 设 计 是 教 学 设 计 的 重 要 内 容 ; 是 协 情 二
面需 要 协 调 一 致 , 两 者 就 本 质 上来 看 , 目标 应 该 是 一 致 教 学 中指 教 师组 织 的一 切 相 倚 性 联 系 。这 里 的相 倚性 联 系 这 其
的 。本 文 试 图从 以 下 方 面进 行 探 讨 : 目标 一致 的推 动 下 , 是 为 了提 高 学生 成绩 的 , 仅 是 指 控 制 课 堂 上 的行 为 , 是 在 不 更 2 ] 本 从 学 校 教 学 与 学 生 管 理 两 方 面 , 讨 在 建 构 主 义 视 角 下 是 控 制 和 预 测 课 堂 以 外 的行 为[ 。 基 于 此 种 认 识 , 文 认 为 探
关 键 词 图式 ; 景 ; 情 意义建构 ; 建构主义 中 图 分 类 号 : 6 G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13 (090-03- 0 10- 0320 )3 36 3
教 学 与 管理 是 高校 日常工 作 中 密不 可分 的两 个 重 要 环 这 一 框 架 又是 以基 本 的学 习 环 境 为 基 础 的 , 以环 境 的 创 所 节 。教 学 工 作 与 学生 日常 管 理 工 作 两 者 协 调 得 当 , 校 才 建 对 于 学 习 的成 败 有 至 关 重 要 的 作 用 。“ 习 是 在 一 定 的 学 学
20 0 9年 第 3期 ( 总第 5 5期)
桂林航 天工 业高等 专科 学校学 报 J U N LO U LN C L E EO E O P C E H O O Y O R A FG II O L G FA R S A ET C N L G
高校 管理
建构 主义 理论 下 的 高校 教 学 与管 理 浅析
否存 在 教 学 与 管 理 的 和谐 共 存 ?以 建 构 主义 学 习 理 论 为 指 应 从 教 学 与 管理 两个 方 面 出 发 来 建 构 学 习 环 境 , 常 我 们 通
导 , 在 怎样 的教 学 与 管 理 体 系 ? 存 将 这 一 环 境 用 较 为科 学 的 术 语 来 表 述 , 就 是 教 学 与 管 理 那
的学 习环 境 下 , 用 必 要 的学 习 资 料 , 过 他 人 的 帮助 获 取 严 重 打击 了学 生 的学 习愿 望 , 习 的 目的 变 得极 具 功利 性 , 利 通 学
知 识 , 最终 通 过 意义 建 构 的方 式 以 图 式 的形 式 而 获 得 , 并 其 学 习 兴趣 不 能 在 学 习 过程 中起 主 导作 用 。那 么 在 情 景设 计
体 系。
1 建构 主 义 的观 点
“ 构 主 义” 词 最 早 是 由瑞 士 认 知 心理 景设 计
苏 霍 姆 林 斯 基说 :学 习 愿 望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重 要 动 因 、 “
出 的 , 译作 结 构 主义 。后 来 经 过科 尔 伯 格 、 国斯 基 等 人 又 维
陈 洁 h 马 建 森
, 桂 林 航 天 工 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1 \ 桂 林 航 天 工 业 高等 专科 学校 2 电子 工 程 系, 西 广 桂林 5 10 404 、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西 桂林 广 510/ 4 0 4
摘 要
论文基于建 构主义 的学习理论探讨高校教学与 E常管理的辩 证关 系, t 通过分析 与求证提 出两个 图式 和一个框
在 理 论方 面的 补 充 与 发 展 , 终 为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应 用 于 教 心 灵 的活 力 , 果 教 师 善 于 激 发 学 生 创 造 性 学 习 的愿 望 , 最 如 那
学 创 造 了条 件 。根 据 建 构 主 义理 论 的 观 点 , 习 是 在 一 定 么 学 校 里 将 不 会 有 一个 平 庸 的学 生 ” 学 。一 直 以来 , 应试 教 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