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吉勒·勒鲁瓦《美国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识
吉勒·勒鲁瓦《美国三部曲》中的女性意识高洁(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31)作者简介:高洁(1989—),女,汉族,山西临县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2007年,吉勒·勒鲁瓦以《阿拉巴马之歌》斩获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大奖———龚古尔奖的桂冠。
《世界报》评论其用杜拉斯风格的书名,再现了一个美丽又凄惨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以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妻子泽尔达为原型,以“小说虚构+真实史料”的方式展示了泽尔达自由、肆意、残缺和毁灭的一生。
三年后,作者以2005年美国路易安那州“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为灵感,书写了一个拒绝逃离自己家乡、独自和飓风抗争的黑人妇女最后的生命之歌———《左拉·杰克逊》。
又过了三年沉淀,勒鲁瓦将自己对著名爵士名伶妮娜·西蒙的热爱投射到全新的作品《妮娜·西蒙,小说》中,以这位曾经备受推崇又遭遗忘的传奇女性作为他美国三部曲的最终篇,完成了他的美式现代女性画卷。
三部曲的女性形象选择和创造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即为女性正名,为女性代言,书写女性力量。
一、女性形象选择的独特性勒鲁瓦三部曲均以女性为绝对主角,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满、立体、坚强与脆弱、美丽与残缺的并存让其真实又动人。
“我总是被那些备受摧残的灵魂所吸引”,作者在访谈中曾如是说。
的确,不论是泽尔达、还是左拉和妮娜,她们一生充满了冲突、对撞、觉醒和斗争,体现了作者在形象创造上强烈的女性主观意识。
在《阿拉巴马之歌》出版前,泽尔达的身份和标签是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太太,她沉迷于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挥霍无度以至于30年代时经济窘迫,因为承受不了落差而精神失常,勒鲁瓦以第一人称口吻,化身为泽尔达深入她的内心,让她以“泽尔达”之名向世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书中,作者这样解释她的名字“我是一头蝾螈,我穿过大火却不会烧着自己,正因为如此,我才赢得了我的名字”,短短几句,泽尔达飞蛾扑火般的个性跃然纸上。
无法遁逃的精神之旅--《美国牧歌》的精神分析解读
与 道 德 规 范 相悖 的 因素 . 完 成 超 我 对 本 我 的 监督 和制 约 。 弗 洛 伊 德 认 为 人 试 图满 足 本 我 的种 种 欲望 .但 现 实 原 则 强 迫人 服 从 代 表 社 会 整体 利 益 的超 我 约 束 。 “ 在 精 神 健 全 的人 身 上 , 这 三 大 系 统 形 成 统 一 和谐 的组 织 结 构 .它们 密 切 配 合 使 人 能 够 有 效 而 满 意 地 与 外界 环 境 交 往 , 以满 足 人 的 基 本 需要 和欲 望 。 反之 , 三大系统相互冲突 , 人 就 会处 于失 调状 态 。 ” 埘
2 0 1 5年 1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 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经 嗅 到 田 园 的芬 芳 。 他 是 人 人 仰 慕 的 棒 球 明 星, 继承 了家 族 企
能 欲 望 的实 现 。 遵从 “ 至 善 原则 ” 的 超 我 是本 我 的对 立 面 , 代 表 着 由道 德 习 俗 和社 会 法 律 规 范 等 组 成 的 制 约 本 能 欲 望 的 理 性, 是 内心 世 界 的 道德 标 准 , 以 意识 的形 式 支 配 着 个体 精 神 活 动, 通 过 自我 完成 抑制 本 我 欲 望 和 冲 动 。 信守“ 现实原则 ” 的自 我 是 本 我 与超 我 矛 盾 冲 突 的调 停 人 , 二 者妥 协 的产 物 。 自我 立
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悲剧性解读
收 稿 日期 :2 0 1 7 — 0 2 — 1 2 作 者简 介 :夏娇 ( 1 9 8 O —) ,女 ,湖 北 随州人 ,讲 师 ,硕 士 ,主要从 事 比较 文学 与世界 文学 研究 。
一
l 68—
2 0 1 7 # - 第3 期( 2 0 1 7 # - 0 3 月)
激进的性格和妻子多恩 出轨使得塞莫尔的家园想象最终走 向
破 灭 ,女儿 梅 丽逃 亡之 后 ,塞 莫尔 的家庭 已经 开始 逐渐支 离
破碎 ,而他的妻子却 出轨于美 国正统 白人邻 居比尔 ・ 沃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妻子多恩出轨表明了美国当代 主流文化的发展趋势 ,排 斥并破坏着传统犹太 民族文化。
一
、
尔 自己认为是犹太传统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沟通的桥梁 】 。 塞莫尔的家园想象中代表其向往传统犹太 民族文化 与美 著名小说 《 美国牧歌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学作家菲利 普 ・ 罗斯所创作 的经典佳作 。该部小说 的背景是在大萧条 国主流文化相融合 ,但梦想终归是梦想 ,很快就结束 了塞莫 至2 0 世纪末时期 ,重点叙述的是主人公美好梦想破灭的经历 尔短暂而虚幻的家园想象。渴望做犹太文化和美 国文化之 间 与人生境遇。主人公塞莫尔 ・ 利沃夫在作 品中是知名的棒球 的沟通桥梁 ,因此 ,通过不懈的努力想要将拥有不同宗教信 明星,塞莫尔的性格较为传统和保守 ,因此 ,当塞莫尔毕业 仰的家人能够和谐相处 ,而最终却发现其父亲传统的犹太人 后就毅然决然地拒绝 了球探的挖掘和邀请 ,其更乐意于做一 和基督教妻子家族之间的宗教矛盾 已经形成 ,即使再怎么努 个安安稳稳的规矩人,对塞莫尔来说最好 的人生无非是读完 力也依然无法调和两个宗教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而女儿梅丽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修改
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修改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伦理悲剧的本质探讨【摘要】美国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著名小说《美国牧歌》1998年获得了普利策奖,菲利普·罗斯20年的创作生涯中,《美国牧歌》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详细解读该作品,深入分析作品中展现的犹太家庭文化冲突,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同民族的美国人在美国这个民族混杂的社会中所遇到的困惑与挣扎,他们追逐梦想又遭遇梦想幻灭,在爱与恨、希望与绝望中构建了一个意义非凡的世界。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美国梦1998年,菲利普·罗斯凭借他的著名小说《美国牧歌》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殊荣,这部创作并发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说,刻画的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半个多世纪的美国社会,越战时期的美国社会是这部小说刻画的重点。
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几乎每十年就会有一个大的文化变迁,首先是爵士时代,然后到全美经济大萧条,二战中美国争得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头衔,但是二战后垮掉的一代让美国变成了一个充满荒淫和颓废的社会,紧接着,60年代疯狂叛逆而又暴动的社会又让美国陷入了迷茫中。
小说讲述的犹太家庭利沃夫一家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里,小说共描写了利沃夫家族三代人的生活,讲述了他们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各自的梦想追求以及实现这些梦想的方式:娄希望能通过犹太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美国梦想,而塞莫尔则希望能通过美国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梅丽则两者都不想要,她希望通过激进或者暴力的方式,通过受压迫和剥削者的自由解放运动来实现梦想。
一、美国梦的破灭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每一代人追求梦想、实现理想和塑造性格的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梅丽为代表的暴力与激进开始登上了美国历史的舞台,从60年代开始,利沃夫一家开始汇聚到一起,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家庭矛盾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空前交错的家庭矛盾映射了那个**年代中的美国社会。
《美国牧歌》中“代沟”母题的叙事功能研究
《美国牧歌》中“代沟”母题的叙事功能研究
严宁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菲利普·罗斯的小说《美国牧歌》讲述了利沃夫一家三代犹太人的变迁史,反映了”瑞典佬”利沃夫战后一代的盲目乐观,揭示了以利沃夫女儿为代表的社会动荡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被主流文化同化而丧失民族渊源后的迷失和叛逆.在小说中“代沟”母题贯穿始终,彰显了三代人之间的父子冲突、父女冲突以及传统和现代的冲突.该文从叙事母题的角度出发,研究小说中“代沟”母题的运用及其母题构架下叙事策略的功能性.
【总页数】2页(P601-602)
【作者】严宁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二战后美国犹太文学中的“历史母题”及其社会功能研究 [J], 张军
2.中外叙事文学中的"后母/继子乱伦"叙事——"乱伦"母题与中外叙事文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J], 古大勇
3.论《美国牧歌》中的反田园叙事 [J], 程海萍
4.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父与子"母题及其社会功能研究——以索尔·贝娄的《勿失良
辰》为例 [J], 张军;吴建兰
5.《美国牧歌》中的叙事反讽艺术 [J], 黄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张莹波;张树娟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西方评论界大都认为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的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是一个因其自身美德而受罚的完美男人,而文章认为小说
中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声音在抵抗并颠覆男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叙述者内森·朱克
曼甚至作者菲利普·罗斯等构成的多重男性主导性话语,小说中的女性人物能勇敢
面对强势的男权意识形态,以自己的方式挑战男性权威,努力展示自我,重新确立自己的女性身份,寻找新的归宿和出路。
尽管她们的方式不甚可取,她们的结局也不够圆满,但我们看到了小说家罗斯对性别平等所做的主观努力。
【总页数】6页(P28-33)
【作者】张莹波;张树娟
【作者单位】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2;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 21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感性牧歌对两性冲突的消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2.《美国牧歌》的女性主义解读
3.田园荒秽牧歌哀:菲利普·罗斯小说《美国牧歌》解
读4.权力场域下犹太人身份的存在结构解读——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的身份研究5.历史观照下的美国梦与犹太身份文化变迁——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失衡的家庭——《美国牧歌》的精神解读
第 23卷 第 4期 2 0 0 9年 7月
长 沙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身份逾越后的伦理悲剧——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Ethical Tragedy and Identity Transformation in
American Pastoral
作者: 袁雪生[1]
作者机构: [1]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当代外国文学
页码: 89-9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美国牧歌》;身份;伦理悲剧
摘要:�美国牧歌》是菲利普·罗斯晚期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该小说以蒙太奇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利沃夫一家从大萧条到20世纪末的遭遇。
利沃夫在梦想与现实的交替、历史与政治的交融、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中发生了伦理身份的逾越与转变,违背了伦理禁忌,导致乌托邦式的田园梦想的破灭和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罗斯在该作品中不仅呈现了一个家庭的、时代的、种族的悲剧,也展示了一出伦理的悲剧。
本文试从小说主人公伦理身份的逾越出发,探寻利沃夫因违反伦理禁忌而遭遇的悲剧命运,阐释伦理悲剧的本质。
论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反讽艺术
论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反讽艺术20世纪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是一位严苛的观察家,也是一位对社会有着极强使命感的知识分子。
在《美国牧歌》中,罗斯将犹太身份认同与美国历史文化融于一体,塑造典型的当代美国犹太人形象,展现美国梦幻灭的悲剧,反讽手法则依然是他借以反思现实、剖析人物命运的一把利器。
罗斯在《美国牧歌》中成功地运用了反讽艺术,首先表现在语言层面。
罗斯将反讽贯穿到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中,以言语反讽为一种修辞手法,进行细致而清晰的刻画。
这种言语反讽艺术在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主题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人物塑造上,罗斯通过语言表层意义和真实含义的相悖,凸显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人物命运中的悲剧因素。
其次,《美国牧歌》的反讽艺术还表现为情境反讽,即将语言层面的反讽扩展到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情节与场景中,追求在某个具体情境中的整体化反讽效果。
罗斯正是通过情节发展与读者预想相悖逆、人物期望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这两种形式,展现出小说人物命运发展的过程,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批判、忧虑和思考。
戏拟,是《美国牧歌》反讽艺术的另一种更加宏观的形式。
罗斯借用《圣经·创世记》和史诗《失乐园》这种宏伟崇高的结构形式,来叙述普通的美国犹太人失去乐园的故事,使现代的叙述内容与传统的叙述形式之间构成一种张力。
同时,他还拉开了神话与现实的距离,表达对犹太人、当代的美国或者说整个人类的生存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在他笔下,美丽的爱情表象之下,婚姻关系往往处于难以协调、难以融洽的不和谐状态。
罗斯描绘了现代的“亚当”(瑞典佬)、“夏娃”(多恩)的爱情困境,由此揭示:传统中神圣而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在当代美国社会早已变得面目全非。
与此同时,罗斯还通过对田园牧歌母题的戏拟,使《美国牧歌》成为绝妙的反田园叙事版本,在对理想与堕落、“田园”和“反田园”的对比和思考中,寄予了他对种族、个人命运的关切和不懈探索,及对时代历史文化的尖锐批判和深刻反思。
《美国牧歌》中主人公塞莫尔·利沃夫人物分析
二、 塞 莫 尔 的 政 治 立场
主人公 的父亲娄 ・ 利沃夫是传统 的犹太人 。在小说文本
中, 2 0 世纪 3 0 — 4 0年代 , 美 国本土文化和犹 太民族历史文化 背景的冲突矛盾中 , 娄・ 利沃夫象 征着犹太 身份 。在 日常生 活中 , 他保持着犹太人 的生活 习惯 , 教 育理 念。塞莫尔 的妻 子多恩 ・ 德威尔 , 则是一位虔 诚的天主教徒 。这位爱尔兰人
虽 然 生 长在 犹 太 家 庭 , 没有 表 达 出支 持 父 亲 的 意愿 。他 虽 然
立夫 , 一个极端的反战分子炸毁了邮局和百货商店。这颗炸 弹彻底毁掉 了赛莫尔完美的生活 。在女儿离家 出走之后 , 表 面平静的家里又出现了问题 。塞莫尔发现 他的新泽西小姐 妻子和当地乡绅在偷 隋。这一切颠 覆性 的改变无从征兆 , 一 个个让赛莫尔感到无助。为什么谦 和 , 隐忍 , 妥协 , 努力 的塞 莫尔没能让生活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 本 文认为 , 塞莫 尔的悲 剧人生取决于他没有明确的立场。无论 在宗教 , 政治还是人 际关 系上塞莫尔都显得 中立 , 甚 至妥协 , 毫无 自己的立场 可 言。当意料之外的事情萌芽阶段时 , 正发生时 , 塞莫尔 的态 度总是无助地面对 , 从不 曾想过要依 照 自己的意愿 改变 , 只
、
在 宗 教 和 身份 问题 上 的 态 度
塞莫尔 的身边有这两种不 同种族和宗教信仰 的人 。一 个是犹 太人 , 他的父亲娄 ・ 利沃夫 , 另一个是他的妻子 , 爱尔 兰人后裔 , 是 一个天主教徒。塞莫尔的父亲和妻子各 自恪守 本教 教规并且对 自己的种族身份很确定。
美国田园梦的悲喜剧性破灭——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美国田园梦的悲喜剧性破灭——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王文婧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3(0)05Z
【摘要】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小说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美国牧歌》讲述
了犹太移民瑞典佬,其美国田园梦的悲剧性破灭。
小说是一首罗斯式的挽歌,罗斯在
嘲讽对美国梦的伤感怀念和人们面对瑞典佬崩溃时的无能为力时,将笑声与痛苦,喜
剧与致命严肃结合了起来。
【总页数】2页(P31-32)
【关键词】《美国牧歌》;田园梦;悲喜剧性
【作者】王文婧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伊甸园中的噩梦——试论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美国梦的主题变奏 [J], 崔
化
2.田园荒秽牧歌哀:菲利普·罗斯小说《美国牧歌》解读 [J], 林崴
3.试论菲利普·罗斯笔下犹太人破碎的“美国梦”——以《美国牧歌》为例 [J], 张
兴国;
4.菲利普·罗斯小说《美国牧歌》中的美国梦主题解析 [J], 赵冬勤
5.一曲飘散的美国牧歌——菲利普·罗斯的精神创伤观和美国梦 [J], 朱雪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存的困境——《美国牧歌》中利沃夫伦理身份的解读
在菲利普·罗斯的“朱克曼系列”第六部小说———《美国牧歌》中,他将叙述视角指向了美国犹太人的生存困境。
小说主人公的身份问题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从导致伦理混乱的两个因素:伦理身份和伦理秩序的改变对利沃夫进行解读,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析导致利沃夫悲剧的原因。
一、第一次主导伦理身份的改变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推动了公民权利法案的通过,从而为美国的少数族裔人群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美国犹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完成彻底的同化,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去弱化犹太传统在身上的印记,不再穿戴传统服饰,不再严格地遵守犹太饮食、节庆规定与礼仪,由犹太人聚集区搬迁出去。
[1]102利沃夫出生在这个“美国梦”盛行的年代,他的运动天赋在纽瓦克一带已是大名鼎鼎。
由于他的存在,人们开始关注自我,关注世界的幻觉,即一种各地球迷共有的幻觉:几乎像基督徒那样。
[2]3作为犹太人出生在美国,并拥有了新的伦理身份,这是利沃夫占据主导地位伦理身份的第一次改变。
伦理身份是作为伦理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标签,同一伦理主体往往拥有多重伦理身份,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伦理身份将对伦理主体的行为产生导向性作用。
在小说中,利沃夫的主导伦理身份伴随着伦理秩序的变化而变化,这双重变化将利沃夫置于伦理混乱的境地,从而导致了他的生存困境。
在此时,利沃夫的生存困境体现为一个犹太裔美国人的生存困境。
利沃夫成长于二战始末,二战期间全美汹涌的爱国热情和战后的富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犹太人与新教徒之间的摩擦。
这种宽容而自由的社会氛围极大地鼓励了美国犹太人去改造自我,尝试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当中去,追求更符合个人意愿的生活理想。
[3]116利沃夫在实现伦理身份转变后所遇到的伦理秩序的改变,就是如何用一个犹太裔美国人身份在美国生存。
这种新的秩序使他的伦理环境变得混乱,伦理选择更加复杂。
犹太人既想融入社会、又想独立开来,[2]20但这种互相矛盾的犹太人欲望马上又被他平息下去,他慢慢地融入美国社会,并试着摒弃他的犹太乔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湖北武汉430074)。
一位独行者的时代书写和文化批评——重读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丈学与$!化&'一位独行者的时代书写和文化批评**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FWW009)阶段性成果。
① Baym, Nina.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 merican Literature , Vol. E, Sixth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2003, p. 2276.②Bloom, Harold. Dumbing down American Readers. The Boston Globe , 24 Sept. 2003. ./news/globe/editorial_opinion/oped/articles/2003/09/24/dumbing_down_american_readers/12/18/2018.③ 林莉:《论〈美国牧歌〉的多重主题》,《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1期,第75页。
——重读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郝蕴志内容提要:不同于许多美国少数族裔作家,菲利普•罗斯从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价值观的立场展现少数族裔与主流社会之间的张力和矛盾,虽然其作品中显现出的犹太性不容置疑,但其中的美国性则应被视为主导立场。
作为罗斯《美国三部曲》之一的《美国牧歌》反映 了他鲜明的白人主流文化价值观,特别是个人主义信仰。
重读这部作品于 了罗斯特立 的政治立场和文化 ,同 于 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以来美国文化变迁有一个更全面的了 。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美国性美国中产阶级种族暴乱一引言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 )是美国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犹太作家之一,被称为“描述犹太中产阶级 生活的天才”i ①他是唯一一位有生之年全部作品便被收入“美国文库”的作家,被已故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 )视作当代四位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
从拉康心理学角度分析《美国牧歌》中利沃夫父女的悲剧命运
732016年第11期总第168期No.11. 2016Sum 168哲学文史研究从拉康心理学角度分析《美国牧歌》中利沃夫父女的悲剧命运王柏力(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00)摘要:在《美国牧歌》中利沃夫父女的悲剧命运常被学者认为是“美国梦”幻灭的例证。
在著名犹太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作品《美国牧歌》中,其主要描述了美国犹太移民所遭受的困惑和挫折,而本文将从拉康心理学角度,对《美国牧歌》中利沃夫父女的悲剧命运进行具体研究,希望能够对这一作品中的伦理悲剧本质进行探寻。
关键词:拉康心理学;《美国牧歌》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11-000073-01作者简介:王柏力(1989-),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2014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前言法国思想家和心理学家雅克·拉康所不断提出的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本文就作品《美国牧歌》中利沃夫父女的悲剧命运运用拉康心理学中的无意识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透彻《美国牧歌》中主人公父女的悲剧命运本质。
一、作品《美国牧歌》中所描写时代的无意识在作品《美国牧歌》中,讲述了主人公利沃夫从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的命运起伏,在这一段时期中,利沃夫从享受着美国的物质繁荣到自己的妻子出轨、工厂倒闭,这既是时代的悲剧,也是《美国牧歌》作品中所流露出的美国那个年代所带来的悲剧。
在《美国牧歌》作品所描绘的这一段时期中,美国经历了古巴导弹危机、黑人游行、越南战争、反战游行、中美建交等一系列影响美国国运的大事,在这一时代中,美国民众在各式各样的思想熏陶下,陷入了对自身生活与国家发展的深深迷茫之中。
拉康说过:“我不在我不在的地方思考”,这种无意识的理论,与作品《美国牧歌》所描绘的时代有着惊人地契合。
在当时,美国的主流思想与犹太人的思想有着不少的冲突,这种冲突虽然在犹太人与美国社会的不断融合中被稀释淡化,但这种文化交替也使得很多犹太人失去了信仰和精神的支撑,利沃夫父女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遭遇了种种悲剧[1]。
移民乐园的悲歌——评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
A Sad Melody for the Paradise of the Immigrant——
On Philip Roth’s American Pastoral 作者: 陈才
作者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出版物刊名: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67-6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1期
主题词: 犹太裔美国人 美国梦 身份 他者
摘要:美国被视为移民的天堂,一代又一代的犹太裔美国人在这里痛苦抉择,艰辛劳作,追逐着
美国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在白人主导文化之下,犹太裔美国人始终是他者,受到排斥与压迫。
对于身份情结浓厚的犹太裔美国人来说,移民乐园为他们奏响的闭幕曲是一曲悲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 国牧歌》 可 以被视 为对第二次女 性主义浪 潮的
的蔑视 显而易见 , 多恩也十 分憎恶玛 莎 , 两人 的矛盾尖 锐 ,
无 法 调 和 。玛 莎 ・ 乌 玛 诺 夫 在 利 沃 夫 家 中的 一 次 宴 席上 再 次
反 思之作 。罗斯对选美 、 家庭 、 身份认 同等女性主义议题进
家带着有色 眼镜看她 ,只注意她 的美 貌和前新泽西小姐 头 衔, 忽视 她的才 能 。与此 同时 , 比赛组 织者训练 多恩 “ 如何
坐, 如何 站 , 甚至如何 听” , 还将 她送到 一家模特 机构 “ 学 习
如何走 ” 。( R o t h 1 9 9 7 : 1 8 0 ) 他们的要求包括 : 摆 臂 幅度 不 得
妇加母亲” 。( 弗里丹 1 9 8 8 : 4 1 ) 《 美国牧歌》 中的西摩尔 和多
探讨 , 但他 并没 有简单地 赞美女性 , 颠覆男性 话语 , 而是借
总第 3 1 0期
2 0 1 5年 4月 ( 上)
| | r 段 l ‘
Th e Sc i e nc e Ed uc mi o n Ar t i c l e Co ne c t s
To t a 1 . 3 1 0
A p i r l 2 0 1 5 ( A)
样) , 只会伤害女性主义运动本身。
2 家庭
家庭主妇一直是 女性主义关注 的焦点 。整个 5 0年代 , 美 国社会对 于理想女 性“ 只存 在唯一 的一种定义 , 那就是 主
为, 《 美 国牧歌 》可 以被视为对第 二次女性主义 浪潮的反思 之作 。罗斯对 选美 、 家庭 、 身份认 同等女性主义议 题进行 了
《 美国牧歌》 的女性主义解读
陈 辉
( 沭 阳县 东关 实验 小学 江 苏 ・ 宿迁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4 摘 要 文献标 识码 : A
2 2 3 6 0 0 )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5) 1 0 — 0 1 5 1 — 0 2
行 了探 讨 ,但 他 并 没 有 简 单 地 宣 扬 女 性 运 动 ,颠 覆 男 性 话
பைடு நூலகம்
挑起争端。她为充斥着色情镜头的电影《 深喉》 辩护 , 矛头直
语 ,而是 借助各种视角 的冲 突和对立来 凸显女性及女 性主
义 运 动所 面 临 的 困境 。
指多恩 ,指 出多 恩为了奖学金脱下衣 服与演员为 了色情 电
1 9 9 7年 出版 以来 , 好评如潮。 《 美 国牧歌》 以2 0世纪 5 0年代
至7 0年代初的美 国社会 为背景 , 透过利沃夫一 家的 曲折经
历, 对2 0世 纪 中 叶 的 美 国社 会 进 行 了 深 刻 的反 思 。笔 者 认
施所言 , 将选美参赛者作 为批 判对象( 像 乌玛诺夫所做 的那
t h e c o n l f i c t a n d c o n f r o n t a t i o n o f d i fe r e n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
Ke y wo r d s” Ame i r c a n Pa s t o r l” a ; P h i l i p Ro t h ; f e mi n i s m; b e a u t y p a g e nt a ; f m i a l y ; i d e n t i t y
whi c h wo me n a nd f e mi n i s t mo v e me n t a r e f a c e d wi t h b y me a ns f o
她通话 时 , 能感受到她 因为美 国小姐选美 的决赛而 有着“ 纯
粹 的快乐” 。( R o h t 1 9 9 7 : 1 8 1 ) 另一方面 , 她感到 困扰 , 因为大
影脱下衣服并无区别。
关键词
庭
《 美国牧歌》 菲利 普・ 罗斯
女性主义
选美
家
事实上 ,多恩 的窘境也揭示 了女性 对待选美 比赛 的矛
盾 态 度 。一 方 面 , 多 恩渴 望 成 为 美 国小 姐 , 西摩 尔 ・ 利 沃 夫 与
身份认 同
A Fe mi n i s t Re a d i n g o f” Ame r i c a n P a s t o r a l ”/ / Ch e n Hu i Ab s t r a c t” Ame ic r a n P a s t o r a l ”i s o n e o f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w o r k s o f t h e s e c o n d w a v e o f f e mi n i s m. P h i l i p R o t h e x a mi n e s f e mi n i s m, b e a u t y p a g e nt a , f a mi l y a n d i d e n t i t y . I n s t e a d f o p r o mo t i n g f e mi n i s t mo v e me n t o r r e v e r s i n g ma le ’ S a u t h o r i t y , h e e x p o s e s t h e d i l e mma
过大 , 但也不要将手臂僵硬地 收在身体两侧 ; 走路 时不要脚
跟先落地 , 而是脚掌 心。这些繁琐 的要求让多恩不胜其烦 。 总体上 , 罗斯采取保守 和中庸的姿态 , 并没有全盘 否定 选美 , 也对激进女性 主义 的态度 进行 了潜在批驳 , 正如 哈尼
犹太 裔美 国作家 菲利 普 ・ 罗斯 的小 说 《 美 国牧 歌》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