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控制作业

合集下载

电液伺服试验机简要操作规程

电液伺服试验机简要操作规程

电液伺服试验机操作规程1.首先打开控制柜上的总电源开关和油泵启动开关。

2.打开电脑双击软件图标,打开软件。

3.试验开始前需要消除油缸自重,打开软件点击上升按键,速度选择20mm/min,位移升到5mm左右停止。

4.新建数据版,输入试样信息(参与数据计算的试样信息必须输入如直径等),输入完毕后试验力清零。

5.夹持试样:试样夹持到全部钳口里的80%以上,夹持在试验机主机的上下钳口中进行试验。

先夹持上钳口,再夹持下钳口。

加持完毕后再进行位移和变形清零(这两项软件再带开始后自动清零),夹持完毕后会产生夹持力,这个试验力不需要清零。

6.开始试验:切换到闭环控制,选择位移闭环进行试验控制,在位移闭环中选择5~50mm/min的速度,(这个范围内的速度可根据试样的尺寸选择,试验过程中屈服前的速度必须是恒定的屈服过后可以变换速度快速拉断),选好速度后点击开始按键。

7.试验结束:试样断后软件自动停止,采集数据,自动生成一个新的数据版。

这时不要着急操作软件,先把试样在试验机钳口中取出来,以免拉断的试样互相顶在一起,试样取下来后点击软件复位按键,油缸回落到初始位置,以备继续试验8.报表打印点击左右按键选择所需要打印的报表,点报表输出按键出现打印报表显示框。

在左下角选所需要打印出的报告格式,选好后单击单个报表输出,再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打印。

注:编辑新报表需要详见说明书。

9.变形来源:变形若用引伸计时,请将变形显示框中的“√”选上,不用引伸计时去掉“√”软件默认位移代替变形测量屈服强度。

10. 试验结束;试样全部做完后,切换到油缸调节控制选择下降按键,使油缸回到底部(油缸到最低端时位移显示框内的数会停止不动),关闭油泵、总电源开关,软件、电脑关闭。

注意事项:1.请尽量按上述规程进行操作。

2.先检查工作环境、电源、仪器等工具是否符合试验要求。

3. 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4. 试样断裂后,再操作计算机,进行报告的处理、打印工作。

电液伺服控制器原理

电液伺服控制器原理

电液伺服控制器原理
电液伺服控制器是一种基于电液耦合的控制方法,利用电液系统传递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运动、动力、控制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其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系统
电液伺服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包括输入信号的选择、反馈信号的处理、控制器的逻辑设计等。

其中输入信号的选择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等,反馈信号的处理可以通过测量、比较等方式实现,控制器的逻辑设计则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控制器参数的优化等方式实现。

2. 电液系统
电液系统包括液体、电极、控制系统等。

液体通常采用油、水等介质,电极则通常采用金属导线、电极棒等。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液位控制器、液力耦合器等。

其中控制器主要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识别和处理,液位控制器主要负责测量液位,液力耦合器则将液位控制器的测量信号与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耦合实现对液力的控制。

3. 控制律
电液伺服控制器的控制律通常采用PID控制律。

PID控制律基于三个参数:比例、积分和微分,通过控制这些参数的比值来调节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综上所述,电液伺服控制器的原理主要涉及控制系统、电液系统和控制律三个方面,通过控制器对输入信号进行识别和处理,通过液位控制器和液力耦合器实现对液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对运动、动力、
控制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第七章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7.1 引例图7-1 阀控油缸闭环控制系统原理图此图为采用电液伺服阀控制的液压缸速度闭环控制系统。

这一系统不仅使液压缸速度能任意调节,而且在外界干扰很大(如负载突变)的工况下,仍能使系统的实际输出速度与设定速度十分接近,即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快的响应性能。

工作原理如下:在某一稳定状态下,液压缸速度由测速装置测得(齿条1、齿轮2和测速发电机3)并转换为电压。

这一电压与给定电位计4输入的电压信号进行比较。

其差值经积分放大器放大后,以电流输入给电液伺服阀6。

电液伺服阀按输入电流的大小和方向自动地调节其开口量的大小和移动方向,控制输出油液的流量大小和方向。

对应所输入的电流,电液伺服阀的开口量稳定地维持在相应大小,伺服阀的输出流量一定,液压缸速度保持为恒值。

如果由于干扰的存在引起液压缸速度增大,则测速装置的输出电压改变,而使放大器输出电流减小,电液伺服阀开口量相应减小,使液压缸速度降低,直到液压缸恢复原来的速度时,调节过程结束。

按照同样原理,当输入给定信号电压连续变化时,液压缸速度也随之连续地按同样规律变化,即输出自动跟踪输入。

通过分析上述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伺服系统的特点如下:(1)反馈系统:把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按一定方式回送到输入端,并和输入信号比较,这就是反馈作用。

在上例中,反馈电压和给定电压是异号的,即反馈信号不断地抵消输入信号,这就是负反馈。

自动控制系统中大多数反馈是负反馈。

(2)靠偏差工作:要使执行元件输出一定的力和速度,伺服阀必须有一定的开口量,因此输入和输出之间必须有偏差信号。

执行元件运动的结果又试图消除这个误差。

但在伺服系统工作的任何时刻都不能完全消除这一偏差,伺服系统正是依靠这一偏差信号进行工作的。

(3)放大系统:执行元件输出的力和功率远远大于输入信号的力和功率。

其输出的能量是液压能源供给的。

7.2 车床液压仿形刀架图7-2 车床液压仿形刀架车削圆锥面时,触销沿样件的圆锥段滑动,使杠杆向上偏摆,从而带动阀芯上移,打开阀口,压力油进入液压缸上腔,推动缸体连同阀体和刀架轴向后退。

电液伺服作动器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作动器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作动器工作原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些机器能够精准地完成复杂的动作?比如,叉车那样的大型设备能够轻松搬运重物,或者是高精度的工程机械能在狭小空间里准确操作,甚至像飞机那样的飞行控制系统也能做到那么精确,令人咋舌。

答案其实都和一个不太显眼,但却非常强大的设备息息相关——电液伺服作动器。

它听起来有点高深,对吧?但其实它就是通过电和液压的“联手合作”,让机器动作灵活又精准。

咱们就来聊聊它是怎么一回事。

电液伺服作动器这名字,乍一听有点儿拗口,不是吗?不过,如果你把它拆开来看,就没那么复杂了。

电指的就是电力,液则代表液压,而伺服呢,就是“服务”的意思,指的是自动调整、控制的过程。

简单来说,这个装置就是通过电力来控制液体(通常是油)在系统中的流动,从而让机器部件完成精确的动作。

说白了,它就是“电”来控制“油”,然后“油”再推动机器动起来。

你知道吗,这种装置其实特别聪明。

它不像普通的电动机那样直接把电转化成机械能,它通过电信号来指挥液压系统,让油在管道里快速流动,产生强大的推力来驱动机械。

就好像是你在开车时踩油门,油门会传递信号给发动机,然后发动机就开始工作,推动车子前进。

不同的是,电液伺服作动器的“油门”特别精确,甚至能做到微小的调整,控制速度、位置,甚至是力量的变化,做到精密操作。

再说它的优势,哎呀,简直是“如虎添翼”!你想想,液压系统本身就具备很大的力量,结合了电控的精确调节,简直就是“扛得住,稳得住”。

就像是拳击手戴上了智能手套,力量和精度兼备,能在对抗中完美发力。

它的控制不仅非常灵敏,而且能在复杂的环境下稳定运行。

比如飞机、航天器、甚至是高端制造设备中,它们都需要这种精确、快速响应的动作来确保安全与效率。

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或危险,而电液伺服作动器就是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展现出它无与伦比的“功夫”。

你可能会想,它是怎么做到这么精确的呢?嗯,这就要说到它的“控制系统”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脑,时时刻刻在观察和调整作动器的动作。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控制液压油流量的大小,通过控制液压通路的开启和关闭来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的精确控制。

电液伺服阀通常由电磁铁、阀芯、阀门和弹簧组成。

当电磁铁通电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吸引阀芯移动,使其与阀门连接。

当阀门连接时,液压油可以通过阀门流过,并进入液压执行元件。

不同类型的伺服阀具有不同的控制方式,但一般来说,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可以影响阀芯的位置。

通过改变电流的强弱和方向,可以控制阀芯的位置,从而控制液压通路的开启和关闭。

当电流逆向流过电磁铁时,磁场的方向相反,会导致阀芯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从而改变液压通路的状态。

这种通过改变电流来控制阀门开启和关闭的方式,可以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所需的运动或力的调节。

总之,电液伺服阀通过控制电磁铁的电流来控制液压通路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液压执行元件的精确控制。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实验

电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实验

减小Ki
正常参数
Ki减小为40
Ki变小,ωc=1.53<2.78, ωh=14.8不变,Kg=24.5>19.1
增大Kd1
正常参数
Kd1变大为35
Kd1变大,ωc=2.1<2.78, ωh=17.1>14.8 ,Kg=21.8>19.1
减小Kd1
正常参数
Kd1减小为20
Kd1变小,ωc=3.45>2.78, ωh=12.9<14.8 ,Kg=16.8<19.1
2)阀控缸微分方程
负载流量线性化方程 流量连续性方程
忽略阀腔和管道总容积,油液的压缩性影响忽略
液压缸活塞的动力学平衡方程
3)缸输出位移对伺服阀输入电信号的传递函数 或写成:
2 伪微分反馈控制算法
对输出信号C 微分的积分仍是C,这就说明没有必要对C 进行微分
2
微分反馈控制方框图
伪微分反馈控制方框图
增大Kd2
正常参数
Kd2变大为3.3
Kd2变大,ωc=2.78不变, ωh=14.8不变,Kg=20.4>19.1
减小Kd2
正常参数
Kd2减小为0.6
Kd2变小,ωc=2.95基本不变, ωh=14.8不变,Kg=7.51<19.1
斜坡输入1
正弦输入
正弦输入,幅值5,频率1
正弦输入,幅值5,频率2.95
为能量输出单元在线 性范围内的最大值
为输入信号在线性范 围内的最大值
2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代入系数得到
正常参数时的ωc=2.78, ωh=14.8,Kg=19.1
增大Ki
正常参数
Ki变大为120
Ki变大,ωc=4.39>2.78, ωh=14.8不变,Kg=15<19.1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1. 引言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的系统,它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执行器的输出来实现对机械运动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2. 电液伺服系统的概述电液伺服系统由液压执行器、电液伺服阀、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液压执行器负责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液伺服阀负责控制液压执行器的动作,传感器用于反馈系统状态信息,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对电液伺服阀进行控制。

3.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建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对于电液伺服系统也是不可或缺的。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既可以基于理论模型,也可以基于实验数据进行。

3.1 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建模中,我们需要考虑液压执行器、电液伺服阀和控制器的动态特性。

液压执行器的动态特性可以用惯性、摩擦、密封等参数来描述。

电液伺服阀的动态特性可以用阀门的流量-压力特性和阀门饱和现象来描述。

控制器的动态特性通常可以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进行建模。

3.2 实验模型在实验模型建模中,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和传递函数,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这种方法对于实际系统的建模更加准确,但也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较高的技术要求。

4. 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控制是电液伺服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常用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方法有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等。

4.1 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是电液伺服系统中最基本的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电液伺服阀的输出来控制液压执行器的位置。

传感器将执行器的位置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节,使得系统实现期望的位置跟踪。

4.2 速度控制速度控制是电液伺服系统中常用的控制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电液伺服阀的输出来控制液压执行器的速度。

传感器将执行器的速度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节,使得系统实现期望的速度跟踪。

4.3 力控制力控制是电液伺服系统中一种高级的控制方法。

电液伺服控制器原理

电液伺服控制器原理

电液伺服控制器原理
电液伺服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设备,它通过调节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流量和压力,使得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输入的信号。

该控制器通常由电气元件和液压元件组成,其中电气元件负责接收、处理和输出控制信号,液压元件则负责将电气信号转化为液压控制信号,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电液伺服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反馈控制的。

当系统接收到输入信号后,电气元件会对信号进行解析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输出给液压元件。

液压元件则会根据输出的电气信号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阀门和油泵,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控制。

同时,液压元件还会收集系统反馈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气信号反馈给电气元件。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控制,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响应输入信号,并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运动控制。

电液伺服控制器广泛应用于机床、船舶、航空、冶金、化工等领域,在自动化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液伺服控制器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于控制精度、速度、可靠性等方面的不断追求。

电液伺服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电液伺服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电液伺服控制器使用说明书电液伺服控制器使用说明书一、产品概述1.1 产品介绍本文档是电液伺服控制器的使用说明书,旨在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操作指导。

1.2 产品特点本电液伺服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 高精度: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高精度控制。

- 高效能:具备优化的运动学算法,提高运动控制效率。

- 稳定性强:采用高品质的元器件和稳定的控制系统,保证系统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 易于使用:配备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指南,方便用户进行参数设置和操作。

二、产品安装与接线2.1 产品安装准备在进行产品安装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材料:- 螺丝刀- 螺丝- 螺母- 接线端子- 电缆2.2 产品安装步骤步骤1:准备好安装位置,确保其平整和稳定。

步骤2:将电液伺服控制器放置在安装位置,并使用螺丝固定。

步骤3:根据产品规格书和接线图,将相关电缆连接到控制器的接线端子上。

步骤4: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

三、产品参数配置3.1 参数说明电液伺服控制器具有多种参数可供用户进行配置,包括但不限于:- 控制模式选择: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矩控制等。

- 响应速度调整: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 限位设置:设置运动范围的限位,避免超出运动范围造成损坏。

- 反馈信号调整:根据实际运动需求,调整反馈信号的增益和灵敏度。

3.2 参数配置步骤步骤1:打开电液伺服控制器的电源,确保电源供应正常。

步骤2:通过控制器上的界面或软件,进入参数配置界面。

步骤3:根据实际需求,逐步配置各项参数,保存并应用配置。

四、产品操作指南4.1 控制器启停步骤1:按下控制器上的启动按钮,控制器开始运行。

步骤2:按下停止按钮,控制器停止运行。

4.2 控制模式切换步骤1:进入参数配置界面。

步骤2:选择控制模式选项。

步骤3:保存并应用配置。

4.3 运动指令输入步骤1:选择所需的运动指令类型(位置、速度、力矩等)。

步骤2:通过控制器上的界面或软件,输入运动指令。

电液伺服控制及应用

电液伺服控制及应用

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及应用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采用电液伺服机构,根据液压传动原理建立起来的自动控制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执行元件的运动随着控制信号的改变而改变。

2.1 电液伺服阀伺服阀通过改变输入信号,连续的、成比例地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或压力。

电液伺服阀输入信号功率很小(通常仅有几十毫瓦),功率放大系数高;能够对输出流量和压力进行连续双向控制。

其突出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直线性好、动态响应好、死区小、精度高,符合高精度伺服控制系统的要求。

电液伺服阀是现代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用于诸如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加速度控制、力控制等各方面。

因此,伺服阀在各种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2.1.1 工作原理及组成1 基本组成与控制机理电液伺服阀是一种自动控制阀,它既是电液转换组件,又是功率放大组件,其功用是将小功率的模拟量电信号输入转换为随电信号大小和极性变化、且快速响应的大功率液压能[流量(或)和压力]输出,从而实现对液压执行器位移(或转速)、速度(或角速度)、加速度(或角加速度)和力(或转矩)的控制。

电液伺服阀通常是由电气一机械转换器、液压放大器(先导级阀和功率级主阀)和检测反馈机构组成的(见图2-1)。

图2-1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2 电气—机械转换器电气—机械转换器包括电流—力转换和力—位移转换两个功能。

典型的电气—机械转换器为力马达或力矩马达。

力马达是一种直线运动电气一机械转换器,而力矩马达则是旋转运动的电气—机械转换器。

力马达和力矩马达的功用是将输入的控制电流信号转换为与电流成比例的输出力或力矩,再经弹性组件(弹簧管、弹簧片等)转换为驱动先导级阀运动的直线位移或转角,使先导级阀定位、回零。

通常力马达的输入电流为150~300mA,输出力为3~5N。

力矩马达的输入电流为10~30mA,输出力矩为0.02~0.06N·m。

伺服阀中所用的电气一机械转换器有动圈式和动铁式两种结构。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设计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设计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液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 掌握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了解其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3. 学会分析电液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了解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4. 掌握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了解不同控制算法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数学建模;2. 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并进行性能分析;3. 能够运用仿真软件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4. 能够对实际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提高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4. 增强学生对我国液压事业的认同感,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展开。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1. 电液伺服系统原理及组成部分- 液压基础知识回顾- 电液伺服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主要组成部分(液压泵、液压缸、伺服阀、传感器等)及其功能2. 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建模- 系统的动态方程建立- 系统的稳态方程建立- 模型参数的识别与验证3. 电液伺服系统性能分析- 系统稳定性分析- 系统快速性分析- 系统精确性分析4. 电液伺服控制策略- 常用控制算法(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优化5. 电液伺服系统仿真与实验- 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 搭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 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6. 电液伺服系统调试与优化- 系统调试方法与技巧-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系统性能优化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教材章节,分阶段进行教学,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电液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系统工作原理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通过电气信号控制液压执行机构的系统。

它利用电液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为液压能,并通过液压传动将能量传递到执行机构上,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信号处理、电液转换、液压传动和执行机构四个部分。

信号处理部分将控制信号转换为电压或电流信号,经过调节后送至电液转换部分。

电液转换部分由电液转换器和液压放大器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并放大转换后的液压信号,以便驱动液压执行机构。

液压传动部分是电液伺服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液压传动装置将液压能量传递到执行机构上。

液压传动装置通常由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组成。

液压泵负责产生压力油液,液压阀用于控制液压油液的流动方向和流量,液压缸则是执行机构的核心部件,它根据液压信号产生的压力油液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实现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执行机构接收液压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动作。

执行机构通常由液压马达、液压缸或液压伺服阀等组成,它们根据液压信号产生的力或位移来控制机械装置的运动。

总的来说,电液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控制信号转换为液压信号,并通过液压传动装置将液压能量传递到执行机构上,从而实现对机械装置的运动控制。

这种系统具有快速、准确、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电液伺服机构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电液伺服机构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电液伺服机构运动控制算法研究电液伺服机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过程控制的机构,其通过控制电液伺服电机和伺服阀的开闭来实现对机构运动的精密控制。

在这种机构中,运动控制算法的优劣对机构的动态特性、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电液伺服机构运动控制算法的研究一直是控制理论和应用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一、传统电液伺服机构的控制算法在传统电液伺服机构的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

其中,PID控制是最为常见和简单的一种控制算法,其通过测量系统输出的误差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和微分运算,得到控制量来控制电液伺服机构的运动。

虽然PID控制通常能够满足大部分的运动控制需求,但是在复杂的控制任务下,其存在控制精度低、控制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控制方法,其本质是在传统PID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模糊推理单元,通过模糊规则库来匹配控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模糊控制相对于PID控制来说,能够提供更强的鲁棒性和鲁棒性,但是其实现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

因此,模糊控制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被广泛采用。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动态调整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

其通过在控制器中增加自适应系统,实时地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自适应控制相对于PID和模糊控制来说,能够更好地应对系统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但是其实现难度也比较大。

二、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机构运动控制算法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算法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在电液伺服机构的运动控制中,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也开始应用起来。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数学模型,通过训练来学习系统非线性运动规律,并且在实时控制中进行预测、测试和修正。

神经网络算法与传统控制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对系统的非线性、时变和不确定性进行建模和优化,并且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性能。

目前常用的基于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机构运动控制算法主要包括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和循环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

《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

《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一、引言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Pump-Controlled Electro-hydraulic Position Servo System)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具有高效、精准的控制特性,是现代化机械自动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随着对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要求的日益提高,传统的控制方法逐渐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需求。

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作为一种非线性控制方法,其能够在系统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下保持稳定的控制性能,因此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以期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二、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概述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执行机构、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控制系统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反馈信号并输出控制指令,以实现对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

然而,由于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如液压泵的泄漏、执行机构的摩擦力等,使得系统的控制变得复杂。

因此,研究有效的控制方法,提高系统的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滑模控制方法原理及特点滑模控制是一种变结构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系统当前的状态,有目的地进行系统结构的改变,使得系统状态轨迹在特定设计的滑模面上滑动。

由于滑模控制对参数变化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非线性系统中。

在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中,滑模控制能够有效地处理系统中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四、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滑模控制方法研究针对泵控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控制方法。

首先,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明确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然后,设计适当的滑模面,使得系统状态能够在该滑模面上滑动,达到稳定状态。

在滑模面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因素,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以适应系统参数的变化和外部扰动。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利用电液转换器将电气信号转化为液压驱动力控制机械系统的方法。

它在机械系统精密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和控制方法。

1. 电液伺服系统的模型建立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是在液压部分和电气部分的模型之上进行的。

液压部分的模型通常包括油液系统和液压执行元件,如液压缸、液压马达等。

电气部分则包括电气控制器、电机和传感器。

1.1 液压系统的模型液压系统的模型可以包括两级建模,即液体动力学和液压执行元件建模。

液体动力学建模通常根据爬升法或容积法,对压力、流量、速度等参数进行建模分析。

其中,爬升法可用于建立高精度弱非线性的流体动力学模型,容积法适用于建立低精度强非线性的流体动力学模型。

液压执行元件建模是通过分析液压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对其液压特性进行数学建模。

例如,液压缸的模型可以根据柱塞面积、活塞活动范围、缸筒面积等参数构建。

1.2 电气系统的模型电气系统的模型涵盖了电气控制器、电机和传感器等部分。

电气控制器以闭环控制方式实现伺服控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常将电动机哈密顿模型建立为一阶两端静差模型。

同时也可以采用Pade逼近方法将电机模型转换为有理分式模型,从而更加准确的描述电机动态。

传感器的模型建立依据其工作原理,例如,位置传感器的模型可以建立为位移与输出电压的函数关系。

在系统建模中,通常采用理想模型、一阶惯性模型等来建立传感器的模型。

2. 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电液伺服系统中,我们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进行伺服控制。

PID控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控制方法的强建模控制方法,对于线性和线性近似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输出结果的精确控制。

在反馈信号的加入后,控制信号将通过电液转换器驱动液压执行元件实现力、运动的控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自适应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方法、神经网络控制方法等先进控制技术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不同的控制要求。

电液伺服控制

电液伺服控制

电液伺服控制1. 引言电液伺服控制是一种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广泛应用的控制技术,通过控制电液伺服系统的输出来实现对机械装置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电液伺服控制的基本原理、控制策略和应用领域。

2. 电液伺服系统结构电液伺服系统由执行机构、传感器、控制器和液压装置等组成。

执行机构一般由液压缸和阀门组成,传感器用于对执行机构的运动状态进行反馈,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进行计算和决策,液压装置则负责产生并传递液压能量。

3. 电液伺服控制原理电液伺服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来实现对执行机构的运动控制。

控制器根据预定的信号和传感器反馈的信息计算出对应的控制指令,然后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

4. 电液伺服控制策略电液伺服控制有多种控制策略,常见的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力控制。

位置控制是通过对液压缸的运动位置进行控制,实现对机械装置位置的精确控制。

速度控制则是控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实现对机械装置运动速度的精确控制。

力控制则是控制液压系统的输出力,实现对机械装置施加的力的精确控制。

5. 电液伺服控制的特点电液伺服控制具有以下特点:•高精度:电液伺服控制可以实现对机械装置位置、速度和力的精确控制,满足工业自动化对精度的要求。

•响应快: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实现快速而准确的控制。

•高可靠性:电液伺服系统采用液压传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适应性强:电液伺服控制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和负载情况下的控制需求。

6. 电液伺服控制的应用领域电液伺服控制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包括机床、起重机械、注塑机、机器人等。

在机床行业中,电液伺服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切削加工;在起重机械领域,电液伺服控制可以实现大力矩的精确控制,提高起重机械的工作效率;在注塑机和机器人领域,电液伺服控制可以实现高速、灵活的动作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7. 总结电液伺服控制是一种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的控制技术,通过控制液压系统的输出来实现对机械装置的精确控制。

电液伺服阀使用方法说明书

电液伺服阀使用方法说明书

电液伺服阀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电液伺服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装置,通过电流信号控制阀芯的运动,从而精确地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电液伺服阀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安装1.确认电源:确保电源电压与电液伺服阀的额定电压相符。

2.安装定位:将电液伺服阀安装在与液压系统相连的位置,并确保其位置固定稳定。

3.连接管路:根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正确连接电液伺服阀的进、出口管路。

4.接线操作:根据电液伺服阀的接线图,正确连接电源线和控制信号线。

三、调试1.启动液压系统:确保液压系统的操作条件正常,启动系统并确保润滑液正常供给。

2.检查电液伺服阀: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工作状态,确认其是否正常。

3.调节参数:通过液压系统的控制设备,调节电液伺服阀的参数,包括压力、流量等,以达到系统的要求。

4.试运行:在调试过程中,进行试运行以测试电液伺服阀的工作效果,并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使用注意事项1.操作要求:在使用电液伺服阀时,请按照相应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切勿过度使用或反复启动停止。

2.温度控制:请确保电液伺服阀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避免过高的温度对其产生影响。

3.保护措施:在长时间停用电液伺服阀时,请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加装防尘罩、定期保养等。

4.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工作状态,及时清洁阀体和阀芯,并检查相关零部件是否磨损或需要更换。

五、故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请检查并排除故障:1.阀芯无法运动或运动不灵敏:请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液伺服阀是否正常供电。

2.液压系统无法调节:请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液压系统的其他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频繁泄漏:请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是否需要更换。

六、维修与保养1.保养周期:请按照电液伺服阀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和保养计划。

2.防尘处理:定期清洁电液伺服阀的外部表面,并加装防尘罩以避免灰尘对其产生影响。

机械工程中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与优化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与优化研究

机械工程中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与优化研究引言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关键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将电气控制和液压传动相结合,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和高稳定性的运动控制。

本文将探讨电液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其在机械工程中的优化研究。

电液伺服系统的基本原理电液伺服系统由电动机、泵、液压阀、测量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组成。

在该系统中,电动机提供驱动力,泵通过输送流体提供工作压力,液压阀调节流体的流量和压力,测量传感器用于检测系统的动态性能,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信号控制液压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对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力的控制。

基于位置控制的优化研究通过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位置控制的优化研究,可以提高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一种常见的优化方法是采用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和模型计算来确定合适的PID参数。

除了PID控制器,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化方法被应用在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中,例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训练,能够在不同工况下自动调整控制参数,适应系统的动态变化。

基于速度控制的优化研究在某些应用中,对电液伺服系统的速度进行控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速度控制优化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以及减小速度误差。

在速度控制中,通常使用了类似于位置控制的控制方法,如PID控制器。

不同之处在于,速度控制中需要考虑加速度和惯性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如大功率、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控制,还可以采用场向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等先进的控制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建模和预测,能够实现更高级别的控制和优化。

基于力控制的优化研究基于力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在工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如机械加工、材料测试等。

力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系统施加在被控对象上的力,以达到一定的力反馈效果。

力控制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紧固、压合等操作,提高加工工艺的可控性和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常,负载的阻尼系数 Bp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6)式可以简化成
(6)
6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大作业胡少鹏
21125090 机械电子工程
K q mt 2 ( s 1) K ce K PL A2 XV Vt mt m Vt s3 t s 2 ( p )s 1 4 e K ce K K K ce K 4e K ce
d 2 θm dt 2 1
+ Bm
d θm dt
+ Gθm + TL
(4)
式中 Jt ——液压马达和折算到马达轴上的总惯量 Bm ——液压马达和负载粘性阻尼系数 G——负载的扭转弹簧刚度 TL ——作用在液压马达上的任意外负载力矩 2. 拉氏变换 对(1)、(2)、(3)、(4)式进行拉氏变换如下: Xv =
d θm dt
(2)
+ Ctm pL +
V t dp L 4 βe dt
(3)
式中 Dm ——液压马达排量 Ctm ——液压马达的总泄露系数,Ctm = Ccm + 2 Cem ,Ccm 、 Cem 分别为内外泄露系数 Vt ——液压马达两腔及连接管道总容积 βe ——有效体积弹性模量 d. 液压马达和负载的力平衡方程 pL Dm = Jt
K 0GSV ( s)(
s2
1)
(9)
式中
K0 ——负载的固有频率,
7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大作业胡少鹏
21125090 机械电子工程
K0 Ka K XV
Kq Kce
K fF ;
(10)
如果伺服阀的固有频率远大于 m 和 0 ,可以将其看成比例环节。此时,系统的开环 伯德图如下图所示。
在 GSV (s) 1时,从传递函数式(9)和上图所示德伯德图可以看出,系统德最大相位滞后 为 90 ,因此只考虑液压缸和负载的动态特性时,系统不会不稳定。但是,考虑到反馈传感 器、伺服放大器及伺服阀的相位滞后时,系统有可能变为不稳定。为了保证系统稳定,应使
s2
(8)
r
0
0
式中
m ——负载的固有频率, m
K ; mt
r r ——液压弹簧于负载弹簧串联偶合的刚度与阻尼系数之比,
K h ——液压弹簧刚度, K h
2 4e Ap
Kce 1 1 /( ) ; 2 Ap Kh K
Vt

0 ——液压弹簧与负载弹簧并联偶合的刚度与负载质量形成的固有频率,
t 2π
(������������ − ������������ )
(5) (6)
Vt 4βe
Q L = K q X v − K c PL Q L = Dm s������������ + Ctm PL + sPL
(7)
PL Dm = Jt ������������ ������������ + Bm s������������ + G������������ + TL (8) 3.方块图与传递函数 由(6)、(7)、(8)式消去中间变量可得阀芯位移到输出转角的关系式为
0 h 1
0 ——阻尼比, 0
K K m 1 h ; Kh K
4e Kce 1 ; 20 Vt 1 ( K / Kh )
Kq / Kce ——总压力增益。
根据式(8) ,上图的方块图简化后可以得到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m G( s) H ( s) s s 2 2 0 ( 1)( 2 s 1) r 0 0
������+
G K ce D2 m
(9)
式中 K ce ——总流量—压力系数,K ce = K c + Ctm 。 对传递函数进行简化,本题中,G=0,且 θm =
Kq Vt K X − ce (1+ s)T L Dm v D2 4 βe K ce m s 2 2ε s( 2 + h s+1) ωh ωh
答: 1. 系统模型 a. 液压扭矩放大器输入转角θv 、输出转角θm 和滑阀阀芯位移xv 之间的关系为 xv = 式中 t—螺杆导程。 b.滑阀的流量方程
2
t 2π
(θv − θm )(1)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大作业胡少鹏
21125090 机械电子工程
q L = K q x v − K c pL 式中 q L ——负载流量 K q ——滑阀流量系数 K c ——滑阀流量—压力系数 pL ——负载压力 c. 液压马达流量连续性方程 q L = Dm
如果再满足条件
������������������ ������������ ������ ������ 2 ������ 1+������ ������ℎ 2
(7)
≪1
则式(7)可以近似写成
PL XV
( 2 1) K ce m s s 2 2 ( 1)( 2 0 s 1)
Kq
1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大作业胡少鹏
21125090 机械电子工程
滤无需把伺服阀解体,只需把伺服阀油路切断,利用简单的工具,在现场即可更换。而其他 的伺服阀油滤更换需把伺服阀解体, 用专用的工具更换, 伺服阀经试验台调整后, 方可使用; ②该伺服阀主阀芯有安全复位弹簧, 保证伺服阀断电或失去控制油压时使阀芯处于一端, 关 闭汽门,保证机组安全。而其他伺服阀要靠人为调节大的零偏实现此功能,并且一旦油压消 失,该功能将不起作用;③该伺服阀靠弹簧反馈而非小球连杆反馈,弹簧刚度较低,力矩马 达的磁刚度较低,外界磁场对其影响较小,所以抗磁干扰能力较强。其他伺服阀一般都靠小 球连杆反馈,为达到较好的反馈效果,需要较大的磁刚度,受外界干扰较大,并且在磁刚度 降低同等程度时, 靠小球连杆反馈的伺服阀易产生振动; ④该伺服阀反馈连接采用无间隙连 接,使其调节定位迅速、准确,零偏稳定。靠小球反馈的伺服阀灵敏度较高,但随着小球的 磨损,零偏将不稳定,伺服阀双向调节时的零偏差值将增大;⑤该伺服阀射流管较粗,抗污 染能力特别强, 而且主阀芯行程及直径较大, 提高了主阀的驱动力, 增大了主阀抗污染能力, 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喷嘴挡板处的间隙很小,极易堵塞,对油质的要求相对高,其喷嘴挡板 间隙小,使其产生的压差不可能很大,这样同等规格的伺服阀相比,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主 阀芯不能太大,其抗污染能力较差;⑥该阀先导级为射流管式,磨损较小,且对称,不会引 起零漂, 而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阻尼孔为对称配对。 由于伺服阀双向工作时间不可能完全相 同,其喷嘴处的磨损将不对称,再加上阻尼孔的不同程度的局部堵塞,伺服阀易产生零漂。 3.写出 P78 页图 4-12 的机液伺服转矩放大器的传递函数(输入转角与输出转角)

0 处的谐振峰值不超过零分贝线,并使增益裕量大于 6dB。
如图所示为某种射流管式伺服阀的结构原理图,主要由阀体、力矩马达、衔铁组件、射 流管、主阀芯、油滤、反馈杆组成,是专为汽轮机调节设计制造。其工作原理为:当伺 服阀线圈无电流时,射流管处于中间位臵,射流管喷入到主阀芯两端油量相同, 阀芯 两端的油压相等,油液作用到主阀芯的作用力相等。但该伺服阀的主阀芯的一端有安全 复位弹簧,在弹簧力作用下,主阀芯处于非中间位臵,使某一控制油口与回油腔相通, 从而使执行机构处于过关状态;当线圈中有电流时,与其他种类动铁式伺服阀相似,衔 铁产生偏转,主阀芯在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向一方运动,同时在反馈杆的作用下,主阀芯 处于新的平衡位臵,从而达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 该型伺服阀结构上有几个特点:①该种伺服阀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特别是更换油
B m K ce D2 m
<<1,(9)可简化为
(10)
式中 ωh =
4βe D 2 m V t Jt
3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大作业胡少鹏
21125090 机械电子工程
εh =
K ce Dm
βe Jt Vt
液压马达轴的转角对阀芯位移的传递函数为
θm Xv
=
Kq Dm
s(
s 2 2εh s+1) 2+ ωh ωh
电液伺服控制课程大作业胡少鹏
21125090 机械电子工程
1. 增加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哪些? 答:增加系统阻尼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臵旁路泄漏通道。在液压缸两个工作腔之间设臵旁路通道增加泄漏系数Ctp 。缺点 是增大了功率损失, 降低了系统的总压力增益和系统的刚度, 增加外负载力引起的误差。 另外,系统性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2)在活塞上打一小孔,适当增加两腔之间的泄漏。 3)采用正开口阀,正开口阀的K co 值大,可以增加阻尼,但也要是系统刚度降低,而且 零位泄漏量引起的功率损失比第一种办法还要大。另外正开口阀还要带来非线性流量增 益、稳态液动力变化等问题。 4)增加负载的粘性阻尼。需要另外设臵阻尼器,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 5)机-液瞬态压力反馈网络。 6)附加压力反馈伺服阀。 7)附加动压反馈伺服阀。 8)适当选择油液,增大油液粘性阻尼。 9)适当增加阀的正阻尼长度,增大油液的瞬态液动力系数 Bf。 10)在系统中附加电的压力反馈或压力微分反馈网络。 2.设计一只电液伺服阀,并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K q K mt 2 Bp ( s s 1) Ap 2 K K PL VB K B Vt mt 3 K ce mt VK K K XV s ( t p 2 ) s 2 (1 ce 2 p t 2 ) s ce 2 2 2 4 e Ap Ap 4 e Ap Ap 4 e Ap Ap
(11)
由式(1)和(11)式可画出转矩放大器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
v
+ -
t 2
Xv
K q / Dm s( s
2 2 n


2 h
m
s 1)
h
根据方块图课写出液压转矩放大器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H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