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译内核和内核模块操作
Linux系统的Makefile和Kconfig及模块简介
Linux系统的Makefile、Kconfig和模块1Makefile1.1Makefile组织层次Linux的Make体系由如下几部分组成:Ø顶层Makefile顶层Makefile通过读取配置文件,递归编译内核代码树的相关目录,从而产生两个重要的目标文件:vmlinux和模块。
Ø内核相关Makefile位于arch/$(ARCH) 目录下,为顶层Makefile提供与具体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信息。
Ø公共编译规则定义文件。
包括Makefile.build 、Makefile.clean、Makefile.lib、Makefile.host等文件组成。
这些文件位于scripts目录中,定义了编译需要的公共的规则和定义。
Ø内核配置文件 .config通过调用make menuconfig或者make xconfig命令,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配置来生成期望的目标文件。
Ø其他Makefile主要为整个Makefile体系提供各自模块的目标文件定义,上层Makefile根据它所定义的目标来完成各自模块的编译。
1.2Makefile的使用在编译内核之前,用户必须首先完成必要的配置。
Linux内核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功能,支持众多的硬件体系结构,这就需要用户对将要生成的内核进行裁减。
内核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工具来简化内核的配置。
make config,字符界面下命令行工具,这个工具会依次遍历内核所有的配置项,要求用户进行逐项的选择配置。
这个工具会耗费用户太多时间,除非万不得以(你的编译主机不支持其他配置工具)一般不建议使用。
make menuconfig,基于ncurse库编制的图形界面工具,一般台式机使用该工具。
make xconfig,基于X11的图形配置工具,一般用于工作站环境。
当用户完成配置后,配置工具会自动生成.config文件,它被保存在内核代码树的根目录下。
linux、内核源码、内核编译与配置、内核模块开发、内核启动流程
linux、内核源码、内核编译与配置、内核模块开发、内核启动流程(转)linux是如何组成的?答:linux是由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组成的为什么要划分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答:有关CPU体系结构,各处理器可以有多种模式,而LInux这样的划分是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比如X86可以有4种模式RING0~RING3 RING0特权模式给LINUX内核空间RING3给用户空间linux内核是如何组成的?答:linux内核由SCI(System Call Interface)系统调用接口、PM(Process Management)进程管理、MM(Memory Management)内存管理、Arch、VFS(Virtual File Systerm)虚拟文件系统、NS(Network Stack)网络协议栈、DD(Device Drivers)设备驱动linux 内核源代码linux内核源代码是如何组成或目录结构?答:arc目录存放一些与CPU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其中第个CPU子目录以分解boot,mm,kerner等子目录block目录部分块设备驱动代码crypto目录加密、压缩、CRC校验算法documentation 内核文档drivers 设备驱动fs 存放各种文件系统的实现代码include 内核所需要的头文件。
与平台无关的头文件入在include/linux子目录下,与平台相关的头文件则放在相应的子目录中init 内核初始化代码ipc 进程间通信的实现代码kernel Linux大多数关键的核心功能者是在这个目录实现(程序调度,进程控制,模块化)lib 库文件代码mm 与平台无关的内存管理,与平台相关的放在相应的arch/CPU目录net 各种网络协议的实现代码,注意而不是驱动samples 内核编程的范例scripts 配置内核的脚本security SElinux的模块sound 音频设备的驱动程序usr cpip命令实现程序virt 内核虚拟机内核配置与编译一、清除make clean 删除编译文件但保留配置文件make mrproper 删除所有编译文件和配置文件make distclean 删除编译文件、配置文件包括backup备份和patch补丁二、内核配置方式make config 基于文本模式的交互式配置make menuconfig 基于文本模式的菜单配置make oldconfig 使用已有的配置文件(.config),但配置时会询问新增的配置选项make xconfig 图形化配置三、make menuconfig一些说明或技巧在括号中按“y”表示编译进内核,按“m”编译为模块,按“n”不选择,也可以按空格键进行选择注意:内核编译时,编译进内核的“y”,和编译成模块的“m”是分步编译的四、快速配置相应体系结构的内核配置我们可以到arch/$cpu/configs目录下copy相应的处理器型号的配置文件到内核源目录下替换.config文件五、编译内核1.————————————————————————————make zImage 注:zImage只能编译小于512k的内核make bzImage同样我们也可以编译时获取编译信息,可使用make zImage V=1make bzImage V=1编译好的内核位于arch/$cpu/boot/目录下————————————————————————————以上是编译内核make menuconfig时先“m”选项的编译接下来到编译“y”模块,也就是编译模块2.make modules 编译内核模块make modules_install 安装内核模块------>这个选项作用是将编译好的内核模块从内核源代码目录copy至/lib/modules下六、制作init ramdiskmkinitrd initrd-$version $version/**** mkinitrd initrd-$(可改)version $version(不可改,因为这version是寻找/lib/modules/下相应的目录来制作) ****/七、内核安装复制内核到相关目录下再作grub引导也就可以了1.cp arch/$cpu/boot/bzImage /boot/vmlinux-$version2.cp $initrd /boot/3.修改引导器/etc/grub.conf(lio.conf)正确引导即可#incldue <linux/init.h>#include <linux/module.h>static int hello_init(void){printk(KERN_WARNING"Hello,world!\n");return 0;}static void hello_exit(void){printk(KERN_INFO"Good,world!\n");}module_init(hello_init);module_exit(hello_exit);___________hello,world!范例___________________一、必需模块函数1.加载函数module_init(hello_init); 通过module_init宏来指定2.卸载函数module_exit(hello_exit); 通过module_exit宏来指定编译模块多使用makefile二、可选模块函数1.MODULE_LICENSE("*******"); 许可证申明2.MODULE_AUTHOR("********"); 作者申明3.MODELE_DESCRIPTION("***"); 模块描述4.MODULE_VERSION("V1.0"); 模块版本5.MODULE_ALIAS("*********"); 模块别名三、模块参数通过宏module_param指定模块参数,模块参数用于在加载模块时传递参数模块module_param(neme,type,perm);name是模块参数名称type是参数类型type常见值:boot、int、charp(字符串型)perm是参数访问权限perm常见值:S_IRUGO、S_IWUSRS_IRUGO:任何用户都对sys/module中出现的参数具有读权限S_IWUSR:允许root用户修改/sys/module中出现的参数/*****——————范例————————*******/int a = 3;char *st;module_param(a,int,S_IRUGO);module_param(st,charp,S_IRUGO);/*********————结束——————**********//**********----makefile范例----*************/ifneq ($(KERNELRELFASE),)obj-m := hello.o //这里m值多用obj-(CONFIG_**)代替elseKDIR := /lib/modules/$version/buildall:make -C $(KDIR) M=$(PWD) modulesclean:rm -f *.ko *.o *.mod.o *.mod.c *.symyersendif/*****这里可以扩展多文件makefile 多个obj-m***********end***************//******模块参数*****/#include <linux/init.h>#include <linux/module.h>MODULE_LICENSE("GPL");static char *name = "Junroc Jinx";static int age = 30;module_param(arg,int,S_IRUGO);module_param(name,charp,S_IRUGO);static int hello init(void){printk(KERN_EMERG"Name:%s\n",name);printk(KERN_EMERG"Age:%d\n",age);return 0;}static void hello_exit(void){printk(KERN_INFA"Module Exit\n");}moduleJ_init(hello_init);module_exit(hello_exit);/****************/----------------------------------------------------------------------------/proc/kallsyms 文档记录了内核中所有导出的符号的名字与地址什么是导出?答:导出就是把模块依赖的符号导进内核,以便供给其它模块调用为什么导出?答:不导出依赖关系就解决不了,导入就失败符号导出使用说明:EXPORT_SYMBOL(符号名)EXPORT_SYMBOL_GPL(符号名)其中EXPORT_SYMBOL_GPL只能用于包含GPL许可证的模块模块版本不匹配问题的解决:1、使用modprobe --force-modversion 强行插入2、确保编译内核模块时,所依赖的内核代码版本等同于当前正在运行的内核uname -r ----------------------------------------------------------------------printk内核打印:printk允许根据严重程度,通过附加不同的“优先级”来对消息分类在<linux/kernel.h>定义了8种记录级别。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原理及框架-内核模块入门篇
Linux设备驱动程序原理及框架-内核模块入门篇内核模块介绍应用层加载模块操作过程内核如何支持可安装模块内核提供的接口及作用模块实例内核模块内核模块介绍Linux采用的是整体式的内核结构,这种结构采用的是整体式的内核结构,采用的是整体式的内核结构的内核一般不能动态的增加新的功能。
为此,的内核一般不能动态的增加新的功能。
为此,Linux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制,叫(可安装)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制,可安装)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制模块” )。
利用这个机制“模块”(module)。
利用这个机制,可以)。
利用这个机制,根据需要,根据需要,在不必对内核重新编译链接的条件将可安装模块动态的插入运行中的内核,下,将可安装模块动态的插入运行中的内核,成为内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内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或者从内核移走已经安装的模块。
正是这种机制,走已经安装的模块。
正是这种机制,使得内核的内存映像保持最小,的内存映像保持最小,但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和可扩充性。
内核模块内核模块介绍可安装模块是可以在系统运行时动态地安装和卸载的内核软件。
严格来说,卸载的内核软件。
严格来说,这种软件的作用并不限于设备驱动,并不限于设备驱动,例如有些文件系统就是以可安装模块的形式实现的。
但是,另一方面,可安装模块的形式实现的。
但是,另一方面,它主要用来实现设备驱动程序或者与设备驱动密切相关的部分(如文件系统等)。
密切相关的部分(如文件系统等)。
课程内容内核模块介绍应用层加载模块操作过程内核如何支持可安装模块内核提供的接口及作用模块实例内核模块应用层加载模块操作过程内核引导的过程中,会识别出所有已经安装的硬件设备,内核引导的过程中,会识别出所有已经安装的硬件设备,并且创建好该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列表树:文件系统。
且创建好该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列表树:/sys 文件系统。
(udev 服务就是通过读取该文件系统内容来创建必要的设备文件的。
)。
riscv linux内核编译过程
riscv linux内核编译过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RISC-V(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开源指令集架构,旨在提供更灵活、更适用于现代计算需求的处理器设计。
在RISC-V架构中,Linux内核是最受欢迎的操作系统之一,为RISC-V平台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RISC-V 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帮助您了解如何在RISC-V架构下编译和定制Linux内核。
一、准备编译环境无论您是在本地计算机还是远程服务器上编译RISC-V Linux内核,首先需要安装必要的工具和软件包。
一般来说,您需要安装以下软件:1.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编译器套件,用于编译C、C++和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
在RISC-V架构下编译Linux内核时,可以使用最新版本的GCC版本。
2. Make:Make是一个构建自动化工具,可以大大简化编译和安装过程。
在编译Linux内核时,Make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3. Git:Git是一个版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您获取和管理源代码。
在编译RISC-V Linux内核时,您需要从GitHub上克隆Linux内核源代码。
4. 软件包:除了以上基本软件外,您还可能需要安装其他依赖软件包,如Flex、Bison等。
二、获取Linux内核源代码```git clone https:///torvalds/linux.git```通过上述命令,您将在当前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linux”的文件夹,其中包含了Linux内核的源代码。
您可以根据需要切换到不同的分支,如稳定的分支或特定版本的分支。
三、配置内核选项在编译RISC-V Linux内核之前,您需要配置内核选项以适应特定的硬件平台或应用需求。
您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入内核配置菜单:```make menuconfig```通过上述命令,将打开一个文本界面,您可以在其中选择不同的内核配置选项。
动手编写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
动手编写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底层、最核心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各种服务和接口供其他应用程序使用。
编写一个操作系统的内核,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提升我们的系统编程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动手编写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
准备工作在开始编写内核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准备工作完成。
首先,我们需要一台能够安装和运行开发工具的计算机。
其次,我们需要一些开发工具,比如C/C++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等。
最后,我们需要一些用于测试和调试的工具,比如模拟器或者虚拟机等。
这里我们推荐使用具备调试功能的模拟器,比如QEMU。
QEMU是一个开源的虚拟机和模拟器,它支持多种处理器架构和操作系统。
通过使用QEMU,我们可以在一个虚拟环境中运行我们的内核,并进行调试。
设计内核的基本架构在开始编写内核之前,我们需要设计内核的基本架构。
一个简单的内核通常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1.引导模块:负责启动内核的加载过程。
2.中断处理模块:负责处理硬件中断。
3.内存管理模块: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
4.进程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和调度进程。
5.文件系统模块:负责管理和操作文件。
不同的操作系统内核可能还包括其他模块,比如设备驱动程序模块、网络模块等,这里我们只介绍一个简单的内核架构。
编写引导模块引导模块负责启动内核的加载过程。
在x86架构的计算机上,引导模块通常被存储在计算机的启动扇区或者硬盘主引导记录中。
我们可以使用汇编语言编写引导模块。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引导模块示例:section .textglobal _start_start:; 这里编写引导模块的代码逻辑引导模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功能取决于操作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编写中断处理模块中断处理模块负责处理硬件中断。
在x86架构的计算机上,中断处理程序通常由汇编语言编写,以便与硬件交互。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中断处理程序示例:section .textglobal interrupt_handlerinterrupt_handler:; 这里编写中断处理程序的代码逻辑中断处理程序的具体实现方式和功能取决于操作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LINUX内核模块编译步骤
LINUX内核模块编译步骤编译Linux内核模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源代码2.配置内核进入源代码目录并运行make menuconfig命令来配置内核。
该命令会打开一个文本菜单,其中包含许多内核选项。
在这里,你可以配置内核以适应特定的硬件要求和预期的功能。
你可以选择启用或禁用各种功能、设备驱动程序和文件系统等。
配置完成后,保存并退出。
3. 编译内核(make)运行make命令开始编译内核。
这将根据你在上一步中进行的配置生成相应的Makefile,然后开始编译内核。
编译的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请耐心等待。
4.安装模块编译完成后,运行make modules_install命令将编译好的模块安装到系统中。
这些模块被安装在/lib/modules/<kernel-version>/目录下。
5.安装内核运行make install命令来安装编译好的内核。
该命令会将内核映像文件(通常位于/arch/<architecture>/boot/目录下)复制到/boot目录,并更新系统引导加载程序(如GRUB)的配置文件。
6.更新GRUB配置文件运行update-grub命令来更新GRUB引导加载程序的配置文件。
这将确保新安装的内核在下次启动时可用。
7.重启系统安装完成后,通过重启系统来加载新的内核和模块。
在系统启动时,GRUB将显示一个菜单,你可以选择要启动的内核版本。
8.加载和卸载内核模块现在,你可以使用insmod命令来加载内核模块。
例如,运行insmod hello.ko命令来加载名为hello.ko的模块。
加载的模块位于/lib/modules/<kernel-version>/目录下。
如果你想卸载一个已加载的内核模块,可以使用rmmod命令。
例如,运行rmmod hello命令来卸载已加载的hello模块。
9.编写和编译模块代码要编写一个内核模块,你需要创建一个C文件,包含必要的模块代码。
LINUX内核模块编程指南
第1章Hello, World如果第一个程序员是一个山顶洞人,它在山洞壁(第一台计算机)上凿出的第一个程序应该是用羚羊图案构成的一个字符串“Hello, Wo r l d”。
罗马的编程教科书也应该是以程序“S a l u t, M u n d i”开始的。
我不知道如果打破这个传统会带来什么后果,至少我还没有勇气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内核模块至少必须有两个函数:i n i t_m o d u l e和c l e a n u p_m o d u l e。
第一个函数是在把模块插入内核时调用的;第二个函数则在删除该模块时调用。
一般来说,i n i t_m o d u l e可以为内核的某些东西注册一个处理程序,或者也可以用自身的代码来取代某个内核函数(通常是先干点别的什么事,然后再调用原来的函数)。
函数c l e a n u p_m o d u l e的任务是清除掉i n i t_m o d u l e所做的一切,这样,这个模块就可以安全地卸载了。
1.1 内核模块的Makefiles 文件内核模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可执行文件,而是一个对象文件,在运行时内核模块被链接到内核中。
因此,应该使用- c 命令参数来编译它们。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编译所有内核模块时,都将需要定义好某些特定的符号。
• _ _KERNEL_ _—这个符号告诉头文件:这个程序代码将在内核模式下运行,而不要作为用户进程的一部分来执行。
• MODULE —这个符号告诉头文件向内核模块提供正确的定义。
• L I N U X —从技术的角度讲,这个符号不是必需的。
然而,如果程序员想要编写一个重要的内核模块,而且这个内核模块需要在多个操作系统上编译,在这种情况下,程序员将会很高兴自己定义了L I N U X 这个符号。
这样一来,在那些依赖于操作系统的部分,这个符号就可以提供条件编译了。
还有其它的一些符号,是否包含它们要取决于在编译内核时使用了哪些命令参数。
内核编译的步骤
内核编译的步骤以内核编译的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概述内核编译是将操作系统内核的源代码转换为可以在特定硬件平台上运行的机器代码的过程。
通过编译内核,可以定制操作系统,优化性能,添加新的功能等。
二、准备工作1. 获取内核源代码:可以从官方网站或版本控制系统中获取内核源代码。
2. 安装编译工具链:需要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以便在主机上编译生成目标平台上的可执行文件。
3. 配置编译环境:设置编译选项,选择适合的配置文件,配置内核参数。
三、配置内核1. 进入内核源代码目录:在命令行中切换到内核源代码目录。
2. 启动配置界面:运行命令“make menuconfig”或“make config”启动配置界面。
3. 配置选项:在配置界面中,可以选择内核所支持的功能和驱动程序,根据需求进行配置。
例如,选择硬件平台、文件系统、网络协议等。
4. 保存配置:保存配置并退出配置界面。
四、编译内核1. 清理编译环境:运行命令“make clean”清理编译环境,删除之前的编译结果。
2. 开始编译:运行命令“make”开始编译内核。
编译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取决于硬件性能和代码规模。
3. 生成内核镜像:编译完成后,将生成内核镜像文件,通常为“vmlinuz”或“bzImage”。
4. 安装内核模块:运行命令“make modules_install”安装内核模块到指定目录。
五、安装内核1. 备份原始内核:在安装新内核之前,建议备份原始内核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 安装内核镜像:将生成的内核镜像文件复制到引导目录,通常为“/boot”。
3. 配置引导程序:根据使用的引导程序(如GRUB或LILO),更新引导配置文件,添加新内核的启动项。
4. 重启系统:重启计算机,并选择新内核启动。
六、验证内核1. 登录系统:使用新内核启动系统后,使用合法的用户凭证登录系统。
2. 检查内核版本:运行命令“uname -r”可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内核版本。
Linux内核模块
⼯作模式⼯作性质层次权限影响竞态运⾏⽅式应⽤程序USR 模式策略性⽤户层低局部局部主动内核模块SVC 模式功能性内核层⾼全局全局被挡Linux 内核模块1、什么是内核模块?内核模块是Linux 提供的⼀种机制,允许在内核运⾏时动态加载进内核中,具有两个特点: 1)内核模块本⾝不编译⼊内核映像,有效控制缩减内核镜像⼤⼩ 2)内核模块⼀旦被加载,他就和内核中的其他部分完全⼀样2、为什么需要内核模块?如果在内核编译时把所有的功能都编译进去,就会导致内核很⼤,⽽且要往内核中添加或删除功能时必须重新编译内核⽐如在Ubuntu 在通⽤PC 平台上,预先⽆法知道需要什么设备,就不知道预先编译什么驱动。
3、内核模块和应⽤程序的区别4、内核模块的基本构成|——两个函数(⼀般需要)| |——模块初始化(加载)函数:当内核模块加载进内核的时候,做⼀些准备⼯作| |——模块卸载函数:回收、清理资源||——授权(许可证声明)(必须):Linux 内核受GPL (General Public License )授权约束|——模块参数(可选):模块被加载时可以被传递给它的值,本⾝对应模块内的全局变量|——模块导出符号(可选)|——模块信息说明(可选)5、模块加载(初始化)函数⼀般以 __init 标识声明函数命名规则 xxx_init xxx 设备名 init 功能名(初始化)函数形式:static ini __init xxx_init(void ){/* 初始化代码* 返回值: 成功:0 失败:负数,绝对值是错误码* 应⽤层得到的返回值是-1,错误码保存到errno (每个进程有⼀个); 标准化errno.h 已经明确定义linux/errno.h */}注册⽅式: module_init(x); x 为模块初始化函数的⾸地址 6、模块卸载函数⼀般以 __exit 标识声明函数命名规则 xxx_exit xxx 设备名 exit 功能名(卸载)static ini __exit xxx_exit(void ){/* 释放代码 */}注册⽅式: module_exit(x); x为模块卸载函数的⾸地址7、模块许可证声明MODULE_LICENSE(_license) //_license就是授权名称的字符串//"GPL" [GNU Public License v2 or later]//"GPL v2" [GNU Public License v2]//"GPL and additional rights" [GNU Public License v2 rights and more]//"Dual BSD/GPL" [GNU Public License v2 or BSD license choice]//"Dual MIT/GPL" [GNU Public License v2 or MIT license choice]//"Dual MPL/GPL" [GNU Public License v2 or Mozilla license choice]8、模块声明与描述在Linux内核模块中,我们可以⽤MODULE_AUTHOR、MODULE_DESCRIPTION、MODULE_VERSION、MODULE_DEVICE_TABLE、MODULE_ALIAS分别来声明模块的作者、描述、版本、设备表和别名,例如:MODULE_AUTHOR(author);MODULE_DESCRIPTION(description);MODULE_VERSION(version_string);MODULE_DEVICE_TABLE(table_info);MODULE_ALIAS(alternate_name);对于USB、PCI等设备驱动,通常会创建⼀个MODULE_DEVICE_TABLE,表明该驱动模块⽀持的设备,如:/* 对应此驱动的设备列表 */static struct usb_device_id skel_table [ ] = {{USB_DEVICE(USB_SKEL_VENDOR_ID, USB_SKEL_PRODUCT_ID) }, { } /* 表结束 */}};MODULE_DEVICE_TABLE (usb, skel_table);9、模块参数:在加载模块时,可以给模块传参头⽂件 linux/moduleparam.hA、传递普通变量module_param(name, type, perm);声明内核模块参数/*name - 接收参数的变量名type - 变量类型 Standard types are: byte, short, ushort, int, uint, long, ulong charp: a character pointer bool: a bool, values 0/1, y/n, Y/N. invbool: the above, only sense-reversed (N = true)perm - 权限 头⽂件 linux/stat.h #define S_IRWXUGO (S_IRWXU|S_IRWXG|S_IRWXO) #define S_IALLUGO (S_ISUID|S_ISGID|S_ISVTX|S_IRWXUGO) #define S_IRUGO (S_IRUSR|S_IRGRP|S_IROTH) #define S_IWUGO (S_IWUSR|S_IWGRP|S_IWOTH) #define S_IXUGO (S_IXUSR|S_IXGRP|S_IXOTH)*/范例:int i = 0;module_param(i, int, 0644);运⾏:# insmod xxx.ko i=10B、传递数组参数module_param_array(name, type, nump, perm)/*声明内核模块数组参数name - 数组名type - 数组成员类型nump – ⼀个指向保存数组长度的整型变量的指针perm - 权限*/范例:int arr[] = {1,2,3,4,5,6};int len=0;module_param(arr, int, &len, 0644);运⾏:# insmod xxx.ko arr=1,2,3,4,5C、传递字符串参数module_param_string(name, string, len, perm)/*声明内核模块字符串参数name - 字符串缓存的外部名(传⼊变量名)string - 字符串缓存的内部名nump - 数组的数量perm - 权限*/范例:char insidestr[] = "hello world";module_param(extstr, insidestr, szieof(insidestr), 0644);运⾏:# insmod xxx.ko extstr="hello"10、编译内核模块如果⼀个内核模块要加载到某个内核中运⾏,则这个模块必须使⽤编译该内核镜像的源码进⾏编译,否则运⾏时会出错A、头⽂件(语法问题)B、编译结果(最主要影响)编译时符号表(只在编译时使⽤)运⾏时内核符号表# cat /proc/kallsyms 运⾏时内核符号表C、编译系统⽰例Makefile:# 内核模块的Makefile(模块源码在内核源码外,且内核先编译)# 1、找内核的Makefile# 2、内核的Makefile找内核模块的Makeifle内核模块的Makeifle定义要编译对象ifneq ($(KERNELRELEASE),)#要编译对象表⽰把demo.c编译成demo.ko obj-m = demo.oelse#内核源码⽬录KERNEL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PWD := $(shell pwd)modules: $(MAKE) -C $(KERNELDIR) M=$(PWD) modulesendifclean: rm -rf .tmp_versions Module.symvers modules.order .tmp_versions .*.cmd *.o *.ko *.mod.cKERNELRELEASE 是在内核源码的顶层Makefile中定义的⼀个变量,在第⼀次读取执⾏此Makefile时,KERNELRELEASE没有被定义,所以make将读取执⾏else之后的内容。
编译Linux内核
编译Linux内核实验目的学习重新编译Linux内核,理解、掌握Linux内核和发行版本的区别。
实验内容重新编译内核是一件比你想像的还要简单的事情,它甚至不需要你对内核有任何的了解,只要你具备一些基本的Linux操作系统的知识就可以进行。
本次实验,要求你在RedHat Fedora Core 5的Linux系统里,下载并重新编译其内核源代码(版本号KERNEL-2.6.15-1.2054);然后,配置GNU的启动引导工具grub,成功运行你刚刚编译成功的Linux内核。
实验提示Linux是当今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
由于其源码的开放性,现代操作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技术能够不断运用于它的新版本中。
因此,读懂并修改Linux内核源代码无疑是学习操作系统设计技术的有效方法。
本实验首先介绍Linux内核的特点、源码结构和重新编译内核的方法,讲述如何通过Linux系统所提供的/proc虚拟文件系统了解操作系统运行状况的方法。
最后,对Linux编程环境中的常用工具也有简单介绍。
1.1查找并且下载一份内核源代码我们知道,Linux受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保护,其内核源代码是完全开放的。
现在很多Linux的网站都提供内核代码的下载。
推荐你使用Linux的官方网站: ,如图1-1。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的内核版本。
图1-1 Linux的官方网站由于作者安装的Fedora Core 5并不附带内核源代码,第一步首先想办法获取合适版本的Linux内核代码。
通过命令# uname –r2.6.15-1.2054_FC5这就是说,RedHat Fedora Core 5采用的内核版本是2.6.15-1.2054_FC5。
但是,官方网站/pub/linux/kernel/找不到对应版本。
请别着急,既然它是RedHat发布的,RedHat的官方网站总有吧。
浏览/pub/fedora/linux/core/5/source/SRPMS,我们发现果然有文件kernel-2.6.15-1.2054_FC5.src.rpm,这个rpm文件就是2.6.15-1.2054_FC5版的内核源代码了。
Android Kernel Development Part 1
本文主要讲解开发Android平台下的LKM(Linux Kernel Module)的步骤,以及如何使用Android Emulator调试LKM。
一、编译android内核1.首先运行模拟器(emulator命令所在目录为androidsdk/tools/,可将其添加至系统环境变量PATH中)emulator -avd android4注意:本人使用的是android4的版本,android2.x的版本也可使用2.goldfish内核下载git clone /kernel/goldfish.git3.从模拟器中将/proc/config.gz文件复制到goldfish(即kernel)目录cd goldfish/adb pull /proc/config.gz .4.将config.zg解压gunzip config.gzmv config .config5.进行编译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eabi- -j4注意:本人所用arm toolchain为NDKr5c版本,NDKr7所用的gcc 4.4.3版本编译后的模块在加载时会出问题,切莫使用。
也可自己编译arm toolchain6.通过emulator运行刚刚编译好的kernelemulator -kernel /Volumes/Software/Android/kernel/goldfish/arch/arm/boot/zImage -avd android47.通过"About phone",可以查看当前内核信息提示:也可使用如下命令查看内核版本cat /proc/version二、编译"Hello World!"模块,源码详见helloworld.zip1.解压并进入到helloworld目录unzip helloworld.zipcd helloworld2.编译hello模块,编译成功之会将得到hello.komake注意:如果编译时出现下述错误error: variable '__this_module' has initializer but incomplete type需要配置内核选项,首先执行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eabi- menuconfig进入内核配置界面,勾选下列选项[*] Enable loadable module support ---> (选中这一项,按空格即可) [*] Forced module loading(选中上述一项,按回车即可看到此项) [*] Module unloading[*] Forced module unloading注意:修改内核选项后要重新编译内核3.加载编译好的hello.ko模块1)将hello_m.ko复制到模拟器中adb push hello.ko /sdcard/3)加载hello.ko模块adb shellinsmod /sdcard/hello.ko4)通过下述命令打印内核信息,看到"Hello, World!",表示模块加载成功。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
Linux的内核编译和内核模块的管理一、内核的介绍内核室操作系统的最重要的组件,用来管理计算机的所有软硬件资源,以及提供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RED hatenterpriselinux的许多功能,比如软磁盘整列,lvm,磁盘配额等都是由内核来提供。
1.1内核的版本与软件一样内核也会定义版本的信息,以便让用户可以清楚的辨认你用得是哪个内核的一个版本,linux内核以以下的的语法定义版本的信息MAJOR.MINOR.RELEASE[-CUSTOME]MAJOR:主要的版本号MINOR:内核的次版本号,如果是奇数,表示正在开发中的版本,如果是偶数,表示稳定的版本RELEASE:修正号,代表这个事第几次修正的内核CUSTOME 这个是由linux产品商做定义的版本编号。
如果想要查看内核的版本使用uname 来查看语法#uname [选项]-r --kernel-release 只查看目前的内核版本号码-s --kernel-name 支持看内核名称、-n --nodename 查看当前主机名字-v --kernel-version 查看当前内核的版本编译时间-m --machine 查看内核机器平台名称-p --processor 查看处理器信息-I --hard-platform 查看硬件平台信息-o --operating-system 查看操作系统的名称-a 查看所有1.2内核的组件内核通常会以镜像文件的类型来存储在REDHAT ENTERPRISE LINUX 中,当你启动装有REDHAT ENTERPRISE linux的系统的计算机时,启动加载器bootloader 程序会将内核镜像文件直接加载到程序当中,已启动内核与整个操作系统一般来说,REDHAT ENTERPRISE LINUX 会把内核镜像文件存储在/boot/目录中,文件名称vmlinuz-version或者vmlinux-version 其中version就是内的版本号内核模块组成linux内核的第二部分是内核模块,或者单独成为内核模块。
linux内核模块及内核编译过程
Linux内核模块及内核编译过程一、引言Linux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内核模块是一种动态加载到内核中的代码,用于扩展和添加新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Linux内核模块的概念、编写方法以及内核编译过程。
二、Linux内核模块内核模块是一种动态加载到内核中的代码,用于扩展和添加新的功能。
它是一种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可以在不重新编译整个内核的情况下添加或删除功能。
内核模块可以使用内核提供的API,以实现与内核其他部分的交互。
编写内核模块需要了解内核的内部结构和API。
通常,内核模块是用C语言编写的,因为C语言与汇编语言有良好的交互性,并且内核本身也是用C语言编写的。
编写内核模块的基本步骤如下:1.编写模块的源代码:使用C语言编写模块的源代码,并确保遵循内核的编码风格和约定。
2.编译模块:使用内核提供的工具和方法将源代码编译成模块。
3.加载和卸载模块:使用insmod命令将模块加载到内核中,使用rmmod命令卸载模块。
三、内核编译过程内核编译是将源代码转换成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二进制代码的过程。
Linux内核的编译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配置内核:使用make menuconfig或make xconfig等工具,根据需要选择要包含在内核中的功能和选项。
2.生成Makefile:根据配置结果生成Makefile文件,该文件用于指导make命令如何编译内核。
3.编译内核:使用make命令根据Makefile编译内核。
这个过程包括编译源代码、生成目标文件、链接目标文件等步骤。
4.安装内核:将编译好的内核映像安装到系统中,以便在启动时加载。
5.配置引导加载程序:将引导加载程序配置为加载新编译的内核映像。
四、总结本文介绍了Linux内核模块的概念、编写方法以及内核编译过程。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内部原理,并根据需要定制和优化系统的功能。
linux内核编译与裁剪
Linux内核编译内幕详解内核,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
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网络系统,决定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Linux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其源代码的公开性,所有的内核源程序都可以在/usr/src/l inux下找到,大部分应用软件也都是遵循GPL而设计的,你都可以获取相应的源程序代码。
全世界任何一个软件工程师都可以将自己认为优秀的代码加入到其中,由此引发的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Linux修补漏洞的快速以及对最新软件技术的利用。
而Linux的内核则是这些特点的最直接的代表。
想象一下,拥有了内核的源程序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可以了解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通读源代码,我们就可以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这在Windows下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次,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量体裁衣,定制适合自己的系统,这样就需要重新编译内核。
在Windows下是什么情况呢?相信很多人都被越来越庞大的Windows整得莫名其妙过。
再次,我们可以对内核进行修改,以符合自己的需要。
这意味着什么?没错,相当于自己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但是大部分的工作已经做好了,你所要做的就是要增加并实现自己需要的功能。
在Windows下,除非你是微软的核心技术人员,否则就不用痴心妄想了。
内核版本号由于Linux的源程序是完全公开的,任何人只要遵循GPL,就可以对内核加以修改并发布给他人使用。
Linux的开发采用的是集市模型(bazaar,与cathedral--教堂模型--对应),为了确保这些无序的开发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Linux采用了双树系统。
一个树是稳定树(stable tree),另一个树是非稳定树(unstable tree)或者开发树(d evelopment tree)。
一些新特性、实验性改进等都将首先在开发树中进行。
如果在开发树中所做的改进也可以应用于稳定树,那么在开发树中经过测试以后,在稳定树中将进行相同的改进。
buildroot 编译顺序
buildroot 编译顺序(最新版)目录1.介绍 Buildroot2.Buildroot 的编译顺序3.编译顺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结论正文1.介绍 BuildrootBuildroot 是一个用于构建 Linux 系统的工具,它允许用户从源代码构建一个完整的 Linux 系统。
Buildroot 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的组件、驱动程序和库,以满足特定的硬件和应用需求。
通过使用 Buildroot,用户可以轻松地创建一个定制的 Linux 发行版,适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和系统。
2.Buildroot 的编译顺序在使用 Buildroot 进行编译时,有一个基本的编译顺序需要遵循。
这个顺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编译内核:内核是 Linux 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系统的资源和与硬件进行交互。
在编译内核时,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选择合适的内核源码和驱动程序。
- 编译驱动程序:驱动程序是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之间的桥梁,负责实现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在编译驱动程序时,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驱动程序源码。
- 编译库和工具:库和工具是 Linux 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各种功能和接口,方便用户进行开发和应用。
在编译库和工具时,需要根据目标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库和工具源码。
- 编译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是 Linux 系统的基本文件系统,包含了系统启动所需的各种文件和配置。
在编译根文件系统时,需要根据目标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文件系统和配置。
- 编译引导程序:引导程序是 Linux 系统启动时的第一个程序,负责加载内核和根文件系统。
在编译引导程序时,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引导程序源码。
3.编译顺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编译顺序对 Linux 系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合理的编译顺序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而不合理的编译顺序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在编译内核时,需要根据目标硬件平台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核源码和驱动程序。
嵌入式Linux内核模块的配置与编译
嵌入式Linux内核模块的配置与编译一、简介随着 Linux操作系统在嵌入式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到这方面的开发中来。
但是,面对庞大的Linux内核源代码,开发者如何开始自己的开发工作,在完成自己的代码后,该如何编译测试,以及如何将自己的代码编译进内核中,所有的这些问题都直接和Linux的驱动的编译以及Linux的内核配置系统相关。
内核模块是一些在操作系统内核需要时载入和执行的代码,它们扩展了操作系统内核的功能却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在不需要时可以被操作系统卸载,又节约了系统的资源占用。
设备驱动程序模块就是一种内核模块,它们可以用来让操作系统正确识别和使用使用安装在系统上的硬件设备。
Linux内核是由分布在全球的Linux爱好者共同开发的,为了方便开发者修改内核,Linux的内核采用了模块化的内核配置系统,从而保证内核扩展的简单与方便。
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首先介绍了如何在Linux下编译出一个内核模块,然后介绍了Linux内核中的配置系统,讲述了如何将一个自定义的模块作为系统源码的一部分编译出新的操作系统,注意,在这里我们介绍的内容均在内核2.6.13.2(也是笔者的开发平台的版本)上编译运行通过,在2.6.*的版本上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
二、单独编译内核模块首先,我们先来写一个最简单的内核模块:#include <linux/module.h>#include <linux/kernel.h>#include <linux/errno.h>#define DRIVER_VERSION "v1.0"#define DRIVER_AUTHOR "RF"#define DRIVER_DESC "just for test"MODULE_AUTHOR(DRIVER_AUTHOR);MODULE_DESCRIPTION(DRIVER_DESC);MODULE_LICENSE("GPL");staticintrfmodule_init(void){printk("hello,world:modele_init");return 0;}static void rfmodule_exit(void){printk("hello,world:modele_exit");}module_init (rfmodule_init);module_exit (rfmodule_exit);这个内核模块除了在载入和卸载的时候打印2条信息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功能,不过,对于我们这个编译的例子来讲,已经足够了。
计算机取证大作业
Android内存取证报告一概述Android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专门为移动设备打造的操作系统。
2005年谷歌收购Android Inc公司后,于2007年研发了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Android。
2008年,T-Moblie与HTC公司共同研发了第一款手机----HTC G1.Android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据统计,Android系统手机市场占有率接近80%。
对许多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常伴,不仅仅是因为其传统电话功能,而是因为它的智能特性。
这些包括管理与一个日历应用程序时间表,浏览网页,或者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
总之,智能手机管理着大量的个人数据。
在这种背景下,在犯罪份子手中,智能手机很可能存储着关键信息。
调查人员通过对手机的内存储数据进行证据采集。
这个证据可以作为长久数据存储在SD 卡存储或动态的存储在系统的运行内存。
在SD卡存储数据可通过直接查看,或调取DB文件获取,同时也可能会被犯罪份子主动删除,在本文章中不作详细描述。
运行内存中的数据可能含有用户的一些操作痕迹,比如应用的账户密码信息,对获取犯罪证据有直接意义。
不过,此快动态内存信息会随着电池电源的关闭而消失,使其难以恢复。
因此,调查人员需要适当的手段从一个移动智能手机设备恢复这些数据。
这一取证也称作动态内存取证。
本文将主要分为3个部分进行论述:Android平台介绍、内存获取的2种方法。
二Android平台框架概述图1Android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由底向上依次为Linux内核、核心类库和虚拟机、应用框架、应用。
1)Linux内核:Android依赖Linux 2.6版,提供核心系统服务:安全、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组、驱动模型。
内核部分还相当于一个介于硬件层和系统中其他软件组之间的一个抽象层次。
2)核心类库、虚拟机:Android的核心类库提供Java类库所提供的绝大部分功能。
每个Android应用都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上,享有Dalvik虚拟机为它分配的专有实例。
openwrt内核编译流程
openwrt内核编译流程
OpenWRT内核编译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编译host工具:这是编译过程的第一步,包括一些必要的开发工具和库。
2. 编译交叉工具链:交叉工具链是用于在目标系统上编译源代码的工具集合。
3. 编译内核模块:这是针对特定硬件平台的内核模块的编译过程。
4. 编译ipk:ipk是OpenWRT软件包的标准格式,这一步骤会将源代码编译成ipk包。
5. 安装ipk到文件系统:将编译好的ipk包安装到文件系统中,以便在目标设备上使用。
6. 编译内核:在完成ipk编译之后,将会编译内核,压缩内核。
同时使用mkimage工具,在内核前面生成一个用于uboot识别的头部。
7. 合成:在最后一步,将文件系统和内核连接在一起,即生成了目标二进制镜像文件。
以上就是OpenWRT内核的编译流程,如需更多信息,建议访问信息技术
论坛或开发者社区获取。
操作系统实验---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实验题目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
所在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计算机
任课教师:
实验项目名称
在Ubuntu16.04上配置和编译Linux内核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按照提供的连接认真准备实验。
2.提前了解Linux内核的特点以及编译方法。
3.熟悉相关的指令代码并知道其作用。
4.编译完成可使用的内核,内核以姓名和学号命名,请勿直接拷贝其他同学的内核。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
计算机一台
Linux操作系统
三、实验方法(原理、流程图)
1、构建内核源码树
1)下载安装包
2)解压到内核源码目录下
2、编译内核
1)安装基本工具软件
2)在终端进入你的解压的内核源码的目录
3)依次执行相对应的命令
七、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教师签字:
年月日
八、备注:
(4)依次执行以下命令
$ cd linux-3.19.0
$ cp /boot/config-$(uname -r) .config
$ make menuconfig
$ kg clean
$ fakeroot make-kpkg--initrd--revision166003566.001--append-to-version--20160906 kernel_image kernel_headers
3.编译完成可使用的内核
得到最终文件
四、实验过程、步骤及内容
五、编译内核
(1)安装基本的工具软件。
(2)我是在这里下载的源码包:https:///pub/linux/kernel/v3.x/,我下载的源码包是linux-3.19.0.tar.xz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未留,以下内容纯属自娱自乐。
练习升级Linux内核操作。
操作系统为xUbuntu 14.04 x86_64,升级方法与RHEL、CentOS完全一样。
【步骤0】查看系统当前版本,并准备好新内核。
内核来源:https:///
内核版本:4.13 Latest Stable Kernel
【步骤1】解压内核源码包。
【步骤2】配置内核编译参数,生成内核参数配置文件。
启用NTFS写支持,选择File systems → DOS/FAT/NT Filesystems → NTFS write support,选择可按回车键,勾选则使用空格键。
勾选后,按TAB键将光标定位至最下方< Save >,并按回车保存。
然后,即可生成.config配置文件。
可通过vim编辑器对.config文件进行编辑。
搜索NTFS关键字,CONFIG_NTFS_RW=y(NTFS写支持已生效)。
【步骤3】编译内核。
该步骤用时相对较长,取决于硬件性能。
【步骤4】编译驱动模块。
此操作用时也相对较长。
【步骤5】安装模块。
【步骤6】安装系统内核。
【可选步骤】查看或修改GRUB菜单(/boot/grub/grub.conf)。
【步骤7】重启系统后查看内核版本。
大功告成,一切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