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田玉的历史与现状
和田玉在古代的地位有现在这么高吗?古玉玉质一般价值如何?

都知道和田玉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才被人们发现的,而在被发现之间,这和田玉也不过是一块石头。
这种经历千万年的时间流逝之后形成的和田玉依旧是洁白无瑕,温润细腻,而这时这种质感,让和田玉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贴身之物。
古代时,人们用和田玉作为自己文人处事的标杆,虽然刚硬,但是却不尖锐;虽然出身是石头,但是却高洁无瑕,”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也成了人们精神的寄托。
而因为当时的开采条件有限,并不能接触到和田玉的最核心部分,所以相对的和田玉的玉质不是很好,而且数量也不是很多!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田玉也在顺着时代的潮流在发展着,而和田玉也从商周时期的礼制用品慢慢的向文化传播的载体发展,到西汉时转向装饰玉器发展,最后到明清时期,和田玉的开采和制作工艺更加精湛,好多大器都出现在明清时期。
现在和田玉的发展则是和古代的玉器发展是不一样的,现在看和田玉的话,这是一种继承和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物质载体,这种载体有着身后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不可多得的收藏品,好多玩家也是因为这个才对和田玉有了收藏的念头!
而最近几十年来看,和田玉的数量不见少甚至是更多,但是优质的和田玉却是越来越少,人们对和田玉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和田玉的价值也就不断地上涨,现在更是成为了不可多得的投资品!
当代玉器的价值很高,但是古玉因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玩家收藏古玉的时候要注意,明清时期的古玉价值不低,但所示时代更久远的玉的话,因为玉质和雕工的限制,价值不会特别的高涨,玩家在收藏的时候需要注意!。
论和田玉的历史与现状

论和田玉的历史与现状【摘要】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8000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了从生产工具到装饰品、实用品、礼器、祭器的发展过程。
最后被皇宫贵族确定为帝王用玉。
现在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装扮美好生活。
但经过8000年的开采与挖掘,和田玉资源已经慢慢枯竭。
现如今如何保护和田玉资源已经成为重要课题如何让8000年的文化瑰宝得以继续造福后代,让和田玉文化继续流传,让和田玉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影响现状发展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正文2.1和田的玉历史2.2和田玉的影响2.2.1 文化影响2.2.2 政治影响2.3和田玉的现状2.4和田玉的发展第三章结论第四章参考资料第一章绪论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我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我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素有"东方艺术"的美称,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国对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
和田玉是我国玉石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国颜面几千年的玉文化,它包含了我国从古至今的思想、道德、文化乃至国家政治。
我们有必要认识玉文化了解玉文化。
了解它的历史,从而认识到和田玉的可贵,让所有人有保护和田玉的意识,考虑和田玉的发展之道,让载着中国文化的和田玉造福后代。
第二章正文2.1和田的玉历史通过对文献记载的研究及对出土玉器的鉴定,可以将我国古代玉材的使用,归纳为以下4个大的阶段:(1)新石器时代,以内地甚至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
主要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台湾的卑南文化为代表,主要的玉料有石英岩、硅质岩、透闪石岩、蛇纹石岩等。
(2)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新疆产的和田玉和内地产的彩石并存,和田玉的数量渐呈上升趋势。
最迟到商代,玉材的使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等处出土玉器的鉴定得知,已有相当一部分玉料来自新疆和田,这时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千年之久,距今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把玉从新疆运入内地。
和田玉文化历史和简介

和田玉文化历史和简介
和田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珍贵瑰宝,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玉石之一。
和田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和田玉是指产自新疆和田地区的玉石,因其产地而得名。
和田玉的质地细腻,色泽温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和田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和田玉就被视为吉祥之物,被用于制作各种器物和装饰品。
在汉代,和田玉被广泛用于制作玉器,如玉佩、玉璧、玉杯等。
唐代时期,和田玉的制作技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成为了当时玉器制作的代表。
宋代时期,和田玉的制作技艺更加精湛,成为了当时玉器制作的顶峰。
明清时期,和田玉的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了当时玉器制作的代表。
和田玉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选取优质的原料,然后进行切割、打磨、雕刻等工序,最后进行抛光和镶嵌等工序。
和田玉的制作工艺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只有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够掌握这种技艺。
和田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高,被誉为“玉中之王”。
和田玉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和田玉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历史,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田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珍贵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
收藏价值。
和田玉的文化历史和制作工艺,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和田玉首饰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和田玉首饰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和田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热爱和追捧。
和田玉首饰是和田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
本文将对和田玉首饰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揭示其市场表现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市场概述和田玉首饰市场是中国玉石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田玉首饰的特点是纹理优美、色泽温润、造型精美,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和田玉首饰的种类繁多,包括项链、手链、手镯、耳环等,各具特色,适应不同消费需求。
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中国和田玉首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独特的文化品牌,和田玉首饰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据统计,中国和田玉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超过数十亿人民币,市场潜力巨大。
2. 消费升级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艺术价值的追求,和田玉首饰市场正在经历消费升级的过程。
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玉石饰品,而是越来越注重产品的设计、工艺和文化内涵。
高端的和田玉首饰开始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市场呈现出向高端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3. 市场竞争激烈和田玉首饰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
国内外众多玉石品牌纷纷进入和田玉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各品牌都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
发展趋势1. 文化价值的发掘和田玉首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发掘和田玉的文化价值。
除了传统的纹饰,更多的设计将注重表达和田玉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更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 科技与艺术的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D打印、激光雕刻等新技术被应用于和田玉首饰的制作过程中。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首饰的制作更加精密、细腻,同时也可以开发出更多独特的设计。
3. 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的和田玉首饰市场将更注重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包括不同的款式、颜色、材质等,迎合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和田玉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现状(1)

和田玉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现状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玉石与人性相融的国家,古人在《诗经》中就有所涉及,也就有了后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这种说法。
在古人眼中“君子比德与玉”也是在说明玉石与人性相融的理念。
从古至今,更是有很多关于“玉德”的说法。
众多玉石之中,和田玉作为我国最传统的玉石品种,其发展与中国的文化发展休戚相关,而且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一部分人就将玉石作为收藏品进行收藏,同时也是作为理财的一部分。
在众多收藏品中和田玉可以说是具备极大的优越感。
由此可见,和田玉的原产地新疆市场自此也开辟了一条发展道路。
随着人们对玉石的需求,玉石交易市场在再逐渐扩大规模,特别是高档的和田玉更是较为难求,和田玉的市场前景也是一片大好。
关键词:和田玉文化内涵市场现状历史发展影响前景Abstract: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 integrates jade with human nature. The ancient people mentioned it in the book o f songs, which led to the saying that "a gentleman is a man of words, who is like a jade". In the eyes of the ancients, "the superior man is better than the jade" is also to illustrate th e concept of the integration of jade and human nature. Since anc ient times, there are a lot of "jade DE". Among many kinds of jade, hetian jade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variety of jade in Chi na.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 ese cultur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 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some people collect jade as a collection and also as a par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numerous collections and tian jade can be said to have a great sense of superiority. Thus, the origin of jade xi njiang market has since opened up a development path. With the d emand for jade, jade trading marketKey words:hetian jade culture connotation .market present situation histor ical development influence prospect目录和田玉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现状 (1)摘要 (2)一、和田玉的文化内涵 (6)1、发展历史 (6)2,赋予寄托的赏玉文化 (7)3,五“玉德” (8)4,玉石文化的影响 (9)(1)玉石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9)(2)和田玉文化对中国思想道德的影响 (10)(3)玉石文化对世系英雄的影响 (10)(4)玉石文化对玉图腾的影响 (10)5,和田玉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11)(1)和田玉文化促进文明社会的生产 (11)(2)和田玉的原始意识慢慢演化成国家意识 (11)(3)和田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 (11)(4)和田玉推动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 (12)(5)玉石文化影响着古代国家的政治理论 (12)二、和田玉的市场现状 (12)1、和田玉发展历史 (12)2、和田玉的现状 (13)(1)和田玉的价值和性质 (13)(2)和田玉行业发展繁荣 (13)(3)和田玉交易行业水太深 (14)3、地州销售市场的现状 (14)4、和田玉发展投资前景 (15)(1)投资和田玉的优点 (15)(2)投资和田玉的风险 (15)总结: (16)参考文献: (17)一,前言1.1选题背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国家,中国文化中玉石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最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在国内外都享有声誉,和田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茶文化以及丝绸文化,世界上没有那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和玉石结下如此良缘,同时国人对于和田玉的喜爱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和田玉发展历程

和田玉发展历程和田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石之一,被誉为“玉石之王”。
它以其独特的色泽、纹理和历史价值成为收藏家和玉石爱好者追逐的对象。
和田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一直延续至今。
和田玉最早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当时被赞誉为“天山之玉”。
新疆和田地区位于中国西部,边界近邻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因此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地,成为了玉石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而和田玉也因为产地的特殊性而闻名。
在中国历史上,和田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帝王用于佩戴的玉石,还是中式园林中常见的装饰品。
在古代,人们相信和田玉具有神秘的力量和灵性,可以保佑人们远离邪气和疾病。
随着玉石文化的传承和演变,和田玉的种类和用途也逐渐扩展。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和田玉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当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文化学者开始对中国文物和工艺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发现了和田玉的独特之处,并在欧美展示了这种宝石的美丽。
此后,和田玉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轰动,成为了收藏家们的热门收藏品。
然而,由于和田玉的稀缺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的和田玉。
为了保护和田玉的品牌和市场形象,中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从2002年开始,中国市场对国内和进口的和田玉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制度。
目前,和田玉已经成为中国玉石市场中的中流砥柱。
它以其高品质、精湛的工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和田玉的价格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不断攀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进展,和田玉的加工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雕刻、雕琢和琢磨等手工艺术依然在使用,但现代的设备和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和田玉的加工过程中。
这使得和田玉的制作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
总的来说,和田玉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了玉石文化中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田玉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成为了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

和田玉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田玉自发现,便与华夏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昆仑山采出美玉,沿着一条极其漫长的道路运至中原。
人们对玉的理解,从原始的崇敬,到谦谦君子的品性,对玉的追求成为了对精神境界的探求。
玉被视为品德和身份的象征,至于朝堂,国之重器;至于民间,赏玩名德。
玉不琢不成器,玉雕工艺也随之绵绵不绝的延续了几千年,与中华文明同步发展繁荣,玉雕流派百家争鸣,件件作品都默默无言的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段故事,百世流芳。
中国玉文化八千年,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玉器最早可追溯到古石器时代,当时主要以制作成工具为主,因为技术水平有限和经验不足,因此人们制作的玉器外形都非常简单,没有过多的装饰,艺术价值也不高。
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楼兰遗址,新疆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玉斧,是用和田羊脂白玉制成,有的玉斧用和田青玉制成,形如铁斧一般大,玉质细润光滑。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顶峰时代,这个时代人们使用玉石制成了大量的玉器,作为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东至中原,西至西亚、欧洲等地,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到了夏商周时期,和田玉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为了一种礼器,成为了宫廷用玉的主题,象征着政治地位与权贵,因此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它的工艺也得到了升华,考古出土这时候的玉器都有龙纹,凤纹,云纹等等的图案。
周王朝时期,和田玉成了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论祭祀、各种礼仪,朝见皇帝,都必须用玉,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规定。
这时候经过历史沉淀,中国的玉文化已经基本定型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渐渐的演变成了儒家思想文化的载体,管子、孔子以和田玉的物理性质比附于道德,赋予玉“仁、义、智、勇、洁、礼、忠”等品德。
儒家思想的介入,使和田玉从原始宗教活动的法器、礼器,发展为贵族阶层用以表示身份、地位、品德的配饰。
制作手法及用途也多了很多,比如玉璧、玉佩、玉琮、玉圭、玉管、玉珠等等,三十多个品种。
2024年和田玉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和田玉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和田玉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
和田玉作为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收藏价值。
我们将在本报告中对和田玉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鉴别与评估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概况和田玉市场是中国玉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市场之一。
在过去几年中,和田玉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增长,逐渐成为国内外藏家、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热门选择。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和田玉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3. 市场分析3.1 市场规模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和田玉市场的规模庞大且逐年增加。
市场上涌现出了众多玉石商店、玉石交易市场和在线平台等销售渠道。
和田玉的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手镯、吊坠、挂件等,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3.2 市场主要参与者在和田玉市场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玉石商家、玉石收藏家、投资者和消费者等。
玉石商家是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进行销售。
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和田玉作为一种投资品种,对其价值进行投资。
3.3 市场趋势根据市场数据和专家预测,和田玉市场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首先,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品的需求增加,和田玉作为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
其次,和田玉的稀缺性也使其成为稀缺资源,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最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销售平台将进一步拓展和田玉市场的销售渠道。
4. 鉴别与评估4.1 鉴别方法在和田玉市场中,正确鉴别和田玉的真伪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观察、触摸、听声等。
观察玉石的颜色、纹理、透光性等特征;通过触摸玉石的手感、温度等判断其真伪;根据玉石敲击产生的声音判断其品质等。
4.2 评估价值在和田玉市场中,玉石的价值评估主要依据其品质、稀缺性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玉石的品质包括颜色、纹理、透光性等方面的评估;稀缺性即和田玉的产地比较稀有,限量供应;市场需求则是根据消费者对和田玉的需求和收藏者的评价来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和田玉的历史与现状【摘要】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8000年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经历了从生产工具到装饰品、实用品、礼器、祭器的发展过程。
最后被皇宫贵族确定为帝王用玉。
现在又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为人们装扮美好生活。
但经过8000年的开采与挖掘,和田玉资源已经慢慢枯竭。
现如今如何保护和田玉资源已经成为重要课题如何让8000年的文化瑰宝得以继续造福后代,让和田玉文化继续流传,让和田玉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影响现状发展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正文2.1和田的玉历史2.2和田玉的影响2.2.1 文化影响2.2.2 政治影响2.3和田玉的现状2.4和田玉的发展第三章结论第四章参考资料第一章绪论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我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我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素有"东方艺术"的美称,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国对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
和田玉是我国玉石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国颜面几千年的玉文化,它包含了我国从古至今的思想、道德、文化乃至国家政治。
我们有必要认识玉文化了解玉文化。
了解它的历史,从而认识到和田玉的可贵,让所有人有保护和田玉的意识,考虑和田玉的发展之道,让载着中国文化的和田玉造福后代。
第二章正文2.1和田的玉历史通过对文献记载的研究及对出土玉器的鉴定,可以将我国古代玉材的使用,归纳为以下4个大的阶段:(1)新石器时代,以内地甚至本地产彩石作为玉器原料。
主要以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台湾的卑南文化为代表,主要的玉料有石英岩、硅质岩、透闪石岩、蛇纹石岩等。
(2)从商代晚期到战国时期,新疆产的和田玉和内地产的彩石并存,和田玉的数量渐呈上升趋势。
最迟到商代,玉材的使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商代大墓等处出土玉器的鉴定得知,已有相当一部分玉料来自新疆和田,这时距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还有千年之久,距今3000多年以前就开始把玉从新疆运入内地。
有学者推测,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就已经有一条由新疆向内地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
(3)汉代到明代,玉材以和田玉为主。
到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畅通无阻,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进内地。
在各种玉材中,和田玉的质地、颜色都是其他彩石所无法比拟的,所以自从和田玉进入内地后,不但渐渐排挤了彩石,并且在各种玉石中惟我独尊。
汉代的诸侯王墓中出土的许多玉器如河北满城刘胜墓、安徽淮南王墓等,据鉴定多为和田玉。
而民间用玉则大部分为独山玉和岫玉。
从秦汉以后几大玉材产量比较来看,就质量而言,和田玉最好,其次是独山玉;而就产量而言,情况刚好相反,和田玉最少,这也是其珍贵的原因所在。
(4)清代和田玉占垄断地位。
器重和田玉的风气一直延续到清代,尤其乾隆皇帝不惜巨资从新疆购进和田玉到内地琢制玉器,如现藏于故宫乐寿堂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就是从新疆运往扬州进行琢制后又运回京城的玉器珍品。
直到清末,翡翠的大量涌入,和田玉才渐渐变少。
目前和田玉仍是现代玉器的重要原料,优质白玉料仍是供不应求。
现在,国家正在有组织和有计划地进行和田玉的开发。
新疆设立了管理玉石的机构,在于田、且末、玛纳斯等地规划了玉石矿山,在和田、喀什、且末等地设置了玉石收购站,使和田玉产量扩大。
玉石在全国十几个省市销售。
2.2 和田玉的影响玉在中国起源之久,可能在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的。
据考证,全世界最早认识石头,对它作出分类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早把石头中具有最美的一类叫玉的,也是我们中华民族。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它曾影响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了一大批文学、历史等著作。
中国古玉器世代单件作品的产出与积累,与日俱进的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我们不但要欣赏它们的工艺价值,更要研究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
而作为古玉中的佼佼者,和田玉一直以其温润柔和的质地被中国人看做“国石”,是玉中的代表。
2.2.1 文化影响我们知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同样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以玉器为主要内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中华民族先民对美的原始追求:与旧石器时期的玉器相比,我国新石器时代玉石器既经过了打磨,又经过了穿孔,这样既保留了原有的实用价值,又具有美观的效果。
如果说,拣取自然的石块,进行石打石的处理,说明古人类已经学会了制造和使用工具,那么,磨光和穿孔则意味着中华古代先民不仅已经能够制造高一级的工具,而且在思维当中产生了带有观念形态的内容。
尽管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还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工艺,可祖先们竟为之实实在在奋斗了几十万年之久。
从史学的观点看,这构成了划时代的标志。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祖先们把那些色泽晶莹的“美石”,经过耐心细致的打磨,制成带有一定意义的形状,并钻上一个小孔,甚至还穿上自己捻的小绳,将它套在颈项上或挂在胸前,这是一幅多么美妙动人的情景,它说明古人在进行美的追求,标志着人的思想中有了信仰和寄托。
玉石具有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硬,无比的价值,它与上古先民思想中至上的祖先、至上的自然力、至上的鬼神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古代护身符一类的东西正是循着这一自然过程而产生的。
在此后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更产生了许许多多和玉紧密关联的神话和传说,这都表明在古时候人们的思维想象当中,一块美玉,它对天地四方、对列祖列宗、对电闪雷鸣、对万物生灵都有说不尽的联系和影响力量,这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飞跃。
大量古代的文字记载和大量的出土文物,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史实:一块玉、一件件小小的饰物、一点最原始的审美意识和一种最早的信念和虔诚,都不断地被赋于了新的含义,发生着新的作用,并终于孕育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
(2)玉图腾与中国玉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曾有一个被称为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也的确有许多这方面的记载,例如《拾遗记》卷一《少昊》记载,少昊的母亲皇娥在少女的时候,白天乘木筏在苍茫的大海上漫游,有一天她到了西海之滨的穷桑之地,那里生产一种叫孤桑的大树,高达千寻,吃了此树果实会长生不老。
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童“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她与这位童子同乘木筏,嬉戏于海上,他们用桂树的树干作旗杆,将董茅草结于杆上作旗帜,用玉石雕刻成鸠鸟的形态,装饰在旗杆顶上,即“刻玉为鸠,置于表端”。
后来皇娥生下了少昊,称号叫“穷桑氏”,也叫“凤鸟氏”。
而且属少昊的各族有元鸟氏、青鸟氏、丹鸟氏,祝鸠氏、鸣鸠氏、鹘鸠氏,这是以玉鸟为图腾的最好体现。
玉石是当时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
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
(3)世系英雄与玉文化:我国关于古代英雄的神话故事很多。
这些人战功赫赫,智慧超人,为推动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神话故事在叙述这些伟大人物时,也将玉融合了进去,例如,传说炎帝时曾“有石磷之玉,号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
其实这是一种磷光效应,但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和炎帝神农的圣德联系在一起,似乎天地为贤人的圣德所感,以致于玉石都显了灵;轩辕黄帝传说是他最早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典章制度的,国人至今仍以作为炎黄子孙而自豪。
《拾遗记?轩辕黄帝》中记载他曾“诏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先列诡玉于兰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沈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
”,这说明黄帝时代已建立了圭玉制度;唐尧是圣德之主,传说他得到了块雕刻着“天地之形”的玉版,说明唐尧圣世,功绩卓著,与其得玉版受天意和知识有关;夏禹治水,奏万古奇功,皆因他得到“蛇身之神”传授玉简的结果。
所有这些描述将玉的神格化作用与世系英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强烈地表现了古人对玉的狂热宗教情绪。
(4)玉振之声与文学艺术:巫术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礼天祈福,祭祀祖先等等,《周礼?春官宗伯第三》曰:“若国大旱,则师巫而舞”。
就是证明,巫术活动的一般形式是巫师带领一群人边唱边舞边敲。
而历史记载和分析表明,敲打的东西就是玉石,《尚书?舜典》曰:“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描述了古人进行巫术活动的情景,即敲击玉石发出有节奏的音响,人们模仿着百兽的动作,开始狂热地舞蹈。
玉是当时制作乐器的最好材料,古人把这一特征作为衡量玉石的标准,及“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
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活动在原始社会还是混为一体的,但到了阶级社会,便开始一分为二,发展成社会上层建筑的两个独立的部分,原始歌舞演变成“乐”,巫术礼仪演变成“礼”。
一是文学艺术,一是行政典章。
玉从参与歌舞,巫术礼仪活动而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开端之一。
(5)思想道德与玉文化:道德赋予玉文化从产生之时,就用玉赋予了道德观,所谓"君子比德于玉,君子佩玉"等都是对玉进行人格化。
玉的道德内涵在西周初年就已产生,从那时起,发展了一整套用玉道德观,将其理念化、系统化是在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以后,儒家的用玉观一直贯穿了整个我国封建社会,深深根植于人们的头脑中。
儒家道德以其涵盖仁、义、礼、智、信而著称。
玉道德便以其为本,象征着伦理观念中高尚品德和情操。
在这当中,就有很多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与玉有关的字,多表示美好、崇高的意思。
例如,经常有人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比喻某人高尚的情操和凛然气节。
中华民族对玉的偏爱、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都加以利用。
玉的道德和人格化,广泛被民众所接受,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6)不同时期的文学与玉文化:先秦时期,《山海经》、《诗经》、《离骚》等文学著作中就有了对玉的描述和赞美。
萧史弄玉的传说更是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
唐代王翰的《凉州词》中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里提到的“夜光杯”就是用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的杯壁极薄的酒杯,诗人李商隐也有“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
元末明初的一曲脍炙人口的杂剧《玉梳记》,明代剧作家高濂的《玉簪记》,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所作的《紫钗记》,以及《荆钗记》都是通过玉器来串联起来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