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合集下载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通过阐述脚手架连墙件的定义、作用,将连墙件分成刚柔连接法,预连接法、预埋后连接法和后连接法,与柱、梁、墙、板、洞的连接及保险装置等三大类。分析连墙件的设计计算与布置,阐述连墙件制作和进场的要求与使用前检验的方法,阐述连墙件的安装、安装后检验、标识与拆除的要求,以探清连墙件的现状与研发的方向,掌握现行各类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对连墙件相应的规定,明确连墙件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思路,并提出了制定连墙件安全技术规范的提议与设想。

脚手架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建筑施工行业广泛使用。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脚手架也从木、竹、钢管等材质向强简结合的方向发展。脚手架的出现,解决了纵向高度施工的诸多难题,方便了施工人员高处作业,但脚手架的安全关系到作业人员和工程质量的安危。连墙件是脚手架设计与构造的关键构配件之一,是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是防止架体倾覆、抵抗水平风荷载的必要杆件,同时可以作为脚手架的中间约束,提高承载力,保证其稳定性。连墙件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施工脚手架的使用安全,国内外发生的脚手架倒塌事故,大部分是连墙件设置不足或连墙件被拆除后未及时补设引起的。近几年来,人们对连墙件的改进与研发取得了49项专利发明成果,《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 51210-2016等各类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对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计算、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与最大覆盖面积、布置形式等作出了规定[3-5],但连墙件的材质与设置方法尚无具体规定,而施工现场却又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连墙件。为此,有必要系统地对连墙件的定义、作用、分类、设置方法、标识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指导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

对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

对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

对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

脚手架连墙件是安装脚手架的必要部件,起到固定脚手架的作用,其安装规范包括对一字

形脚手架连墙件和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安装要求。

一字形脚手架连墙件是指将两个脚手架管子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它采用90度交叉弯折

连接,它需要连接脚手架管子和底座,以及脚手架顶杆和中柱,并应确保所连接的节点足

够牢固。对于重要结构,应加压拧紧;对于普通结构,则可以用螺栓来紧固。

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由两个圆柱钢管和连接头组成,两个圆柱钢管交叉安装,连接头将其

固定在一起。除了与脚手架管子和底座或顶杆和中柱的连接外,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还可

用于连接脚手架形成一个工作平台。安装时应注意,两个圆柱钢管之间应有足够的距离,

以保证连接头互相紧固,避免受到拉伸或凸出挠曲等损伤。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足够的检查,确认每个连接头的紧固是否可靠。

以上就是关于一字形、开口形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定,其安装规范始终应符合国家规定,并在安装过程中全面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熟练掌握安装要求,并及时有效地执行。

外脚手架连墙件如何设置?

外脚手架连墙件如何设置?

外脚手架连墙件如何设置?

外脚手架连墙件设置

1、脚手架的连墙杆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高度在24m以下的落地式脚手架,可采用刚性连墙,也可采用柔性连墙;

3、高度在24m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是挑式脚手架,只能采用刚性连墙件;

4、一字型、开口型架体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连墙件示意图1

连墙件示意图2

七、电梯井操作架

1、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电梯井操作架及后续防护方式,均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2、主题结构施工期间,在墙内预留180*180方孔,采用两根16#工字钢作为操作架支撑,搭设分段悬挑,架体高度不大于20m,步距不大于1.6m;

3、在施工层张挂水平网,施工层以下每两层且不大于10m设置一道水平防护。

电梯井操作架

八、电梯井防护

1、电梯井钢平台提升离开后,采用钢管穿墙搭设网格进行防护;

2、在预留孔中穿2根Φ48.3*3.6mm钢管,钢管外端用钢管扣件连接固定,以防滑脱;

3、在钢管平台上铺设50*100木枋,上铺硬质材料进行封闭或张挂安全水平网防护。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

注:h——步距;la——纵距。

6.4.2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6.4.3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6.4.4 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4.5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6.4.6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6.4.7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方式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方式

2023年8月

一、连墙件的作用:

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用于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的构件。采用连墙件实现的附壁联结,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其稳定承载能力和避免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连墙件的设置方式

1、钢丝柔性连墙件如图所示。

图柔性拉接示意图

2、通过预埋件焊接刚性连墙件如图所示。

图钢管焊接刚性连墙杆示意图

3、钢管扣件抱柱或穿墙夹持刚性连墙件如图

图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图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

4、钢管扣件与预埋短钢管连接刚性连墙件如图所示。

图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5、钢管扣件在外墙洞口处刚性连墙件如图所示。

图钢管扣件刚性连墙杆示意图

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脚手架搭设规范要求
①脚手板应满铺、铺实、铺稳。脚手板应设置在三根水平杆上。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应设置在两根水平杆上。脚手板两端与水平杆必 须可靠固定。 ②脚手板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或搭接铺。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应设置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应取130~150mm。 ③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和≤300mm。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应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 200mm,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100mm 。 ④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的两端均应固定在支撑杆件上。
①作业层外侧应设置栏杆和挡脚板。 ②栏杆和挡脚板均搭设在外立杆内侧。上杆高度应为1.2m,中杆高度应为0.6m。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③立杆顶端栏杆应高出女儿墙顶端1m,高出平屋面或者斜屋面檐口上端1.5m。
①外脚手架应设置上下走人斜道,附着搭设在脚手架外侧。高度小于6m的,可采用一字型斜道,高度大于6m的,采用Z字型斜道。 ②斜道坡度不应大于1:3,宽度不小于1m.斜道立杆应单独设置,不得使用脚手架立杆。并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每隔一步或一个纵距 设置一个连接。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5m,斜道坡度不应大于1:6。 ③Z字型斜道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④斜道两侧和转角平台外侧均应设置0.5~0.6m中间拉杆和不小于18cm的挡脚板,并用合格的密目网封闭。 ⑤斜道侧面和平台外侧应设置剪刀撑。 ⑥斜道脚手板应横铺,每隔20cm~30cm设置一道防滑条,木条厚度20~30mm,并固定牢固。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是建筑工地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具,那么大家对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及方法有所了解吗?下面长沙景安建筑小编和大家分享下脚手架连墙

件设置要求及方法。

1、拉撑结合方法

拉撑结合方法通常是用在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24m的底层、多层建筑,使用预埋钢筋和脚手架拉结,然后加水平钢管撑住主体结构,或者是使用预埋钢筋和短钢管焊接之后,再用扣件连接水平钢管和脚手架连接为一体。

拉撑结合成本比较低、并且不需要砌体补洞,所以在多层建筑中使用比较多。

不足之处就是横向刚度相比刚性连接比较弱,起拉撑作用的钢管不能和脚手架以及主体结构紧密连接,导致脚手架容易晃动,并且在外墙粉刷的时候容易被拆除,产生隐患。

2、预埋钢管

预埋钢管是现在最常用的连墙件方法,能起到刚性连接的作用。预埋钢管是在砼浇筑前用竖向短钢管埋在梁内大约20cm,露出梁背大约20cm,等砼浇筑完成之后,用水平长钢管链接立杆和竖向短钢管就行。

优点是刚性好,埋设的位置准确。

缺点是成本比较高,并且拆的时候很麻烦,必须对砌体留下的洞口进行补洞。

预埋钢管方法相比其他方法使用的钢管和扣件数量比较多,所以成本也要高一些。同时这种方法必须在墙上留下洞口,等施工完成之后还要进行封堵,封堵如果不密实,就会给外墙防水留下隐患,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多雨地区要注意。

3、后锚固方法

这是针对预埋钢管的不足而改进的。施工时在梁的侧面钻孔,安装膨胀锚栓或者是化学锚栓,然后用事先和钢管焊接成一体的锚板连接就行。优点是刚性好,没有补洞工序,也没有渗水隐患。

不过施工非常麻烦,尤其是钻孔特别麻烦。通常使用2颗膨胀锚栓,承载能力不高,并且还容易松动,不能承受反复荷载。施工完成之后锚栓也就报废了,不能重复使用,所以成本也很高。

悬挑式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规范

悬挑式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规范

悬挑式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规范

随着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结构日趋复杂,脚手架、模板工程、基坑、塔吊等工程在搭设、施工、使用中作业危险因素多,极易发生伤亡事故。

脚手架搭设是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

工作。高层或超高层使用的悬挑式脚手架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使用,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

悬挑式脚手架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在高度不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或高耸构筑物上使用的悬

挑式脚手架,每道型钢支承架上部的脚手架高度不宜大于24m。(其

中JGJ130-2011规定,不宜大于20m)

悬挑脚手架可分

1.搁置固定于主体结构层上的形式(悬臂钢梁);

2.与主体结构面上的预埋件焊接形式(附着钢三角架)。

3.搁置加斜支撑或加上张拉与预埋件连接(以上二种形式的结合,注意: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点这免费下载施工技术资料

外架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外架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外架连墙件的设置要求

外架连墙件是指在建筑外墙上用来固定悬挑脚手架或悬挑篷房的重要构件。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外架连墙件的设置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 强度要求:外架连墙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施工作业员的重量以及外墙施工时的荷载。其选择应根据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来确定,确保其能够承受额外的荷载,并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

2. 稳定性要求:外架连墙件的设置必须稳定可靠,能够承受外力的影响而不会发生倾斜或脱落。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和连接方式,确保外架连墙件与建筑物牢固结合,不会因为震动、风力或其他外力而松动或变形。

3. 安全要求:外架连墙件的设置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在安装外架连墙件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其质量和可靠性,确保没有任何缺陷或损坏。同时,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安装和检验外架连墙件,避免人为失误或疏忽导致事故发生。

4. 界面要求:外架连墙件与建筑物之间的界面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墙体表面必须清理干净,确保外架连墙件与墙体之间的紧密贴合,避免孔洞或缝隙的存在。在安装期间,应注意保护墙体表面,避免划伤或损坏。

5. 安装要求:在安装外架连墙件时,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安装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安装说明,确保外架连墙件的正确安装。在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外架连墙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外架连墙件的设置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才能有效保障施工的安全,保证工程质量。

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1、搭设脚手架全部采用48mm,壁厚3.5mm的钢管,挑型钢采用16#工字钢,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

2、脚手架钢管的尺寸、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m,其它杆最大长度为6.5m,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小于25KG.

3、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

4、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在使用前先涂刷防锈漆。

5、扣件材质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1)新扣件具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对扣件质量怀疑时,按现行国家规定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抽样检测。对不合格品禁止使用。

(2)旧扣件使用前,先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拴进行更换处理。

(3)撙、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6、脚手片用毛竹,无发霉、腐蚀。

7、密目式安全网必须有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产品。

地基与基础

1、脚手架地基与基础的施工,根据脚手搭设高度,原土或填土必须事先进行夯实,(地基能承受0.8Kg/c㎡的压力)后用C20砼浇筑厚

度大于10CM硬化,2m平面沿杆基础周边位置,基础和能承受澡结构荷载。

2、脚手架底面标高高于自然地坪50mm

3、立杆基础外侧设置20cm*20cm的排水沟。

脚手架设计尺寸

1、脚手架底步距为2M,其余每步为1.8。

2、立杆纵距为1.5M,横距为1.2M。

3、踢脚杆、防护杆从第二步起设置分别为0.3M和平共处2M,顶排防护栏不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0.9M,1.3M。

4、剪刀撑设置为间距为9M(6距)一排前嫌撑。

脚手架的一般规定构造和设置要求

脚手架的一般规定构造和设置要求

脚手架的一般规定构造和设置要求脚手架的构架设计应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要求、使用环境、各种实施条件和因素.并符合以下各项规定

1、构架尺寸规定

(1)双排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和平杆步距应≤2.0m.

(2)外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宽度不应小于75Omm.里脚手架不小于500mm o

2、连墙点设置规定

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门式钢管脚手架:应进行计算确定连墙点设置间距,并且满足表1要求:

连墙件最大间距或最大覆盖面积表1

序号脚手架搭设方式脚手架高度连墙件间距(m)每根连墙件覆盖血积

m2

(m)

竖向水平向

1

≤403h3L≤40

落地、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22h3L≤27

3>40

4悬挑、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403h3L<40

5

2h3L≤27

40〜60

6>602h2L≤20

注:1.序号4~6为架体位于地面上高度;

2 .按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选择连墙件设置时.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6m;

3 .表中h为步距.L为跨距。

(2)其他落地(或底支托)式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大于40m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大于30m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4m0

(3)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o

(4)单片或非连续的脚手架两端连墙点应加密设置。

(5)架体高度≤20m时,连墙件必须采用可同时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架体高度>20m时,连墙件必须采用刚性构造形式。

(6)当设计位置及其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他可行的刚性拉结措施予以弥补。3.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规定

连墙件设置原则

连墙件设置原则

连墙件设置原则

连墙件是脚手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位置和数量:连墙件的位置和数量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来确定。通常可以布置为三步三跨、两步三跨以及两步两跨等,一般每个连墙件覆盖面积在20-40平方米。

2. 靠近主节点:连墙件的布置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3. 优先菱形布置: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两端设置: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5. 水平设置: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

6. 刚性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

7. 防倾覆措施: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8. 抗上升翻流作用: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确保连墙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要求一:双排脚手架连墙件间距设置

在设置连墙件时,应遵循以下规定:

1.连墙件应靠近主节点设置,距离不应超过300mm。

2.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如果该处设置有困难,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对于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必须在两端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也不应大于4m (2步)。

要求二:高度要求

对于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建议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也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但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对于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应水平设置。如果不能水平设置,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而不是上斜连接。

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如果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为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4.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要求三: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计算

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N1 = Nlw + No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连墙件布设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连墙件布设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连墙件布设

说明

1、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

2、连墙杆应与墙面垂直,不准向上倾斜,向下倾斜角不得超过15°。

3、连墙件必须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拉压复合应力不得低于10KN。

4、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 (两步)。

09连墙件的搭设标准

09连墙件的搭设标准

连墙件的搭设标准:

连墙件是防止脚手架横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它是用来抵抗风荷载,防止因风荷载而发生的向内或向外倾翻事故,同时可以作为架体的中间约束,减少立杆的计算长度,提高承载能力,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目前许多工程使用时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为:连墙件在建筑物结构便于设置的地方多设,不便设置的地方少设或不设,造成了局部设置不足,使得此部分立杆容易变形;再者就是连墙件设置不合规范要求或连墙件拆掉而未及时恢复等。

连墙件使用的一般形式主要有四种,抱柱子形式、拉窗口形式和预埋钢筋形式、拉筋配合顶承的柔性拉结。

1、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50m以下三步三跨单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大于40㎡:50m以上二步三跨单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不大于27㎡;

2、连墙件宜靠近主接点设置,偏离主接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3、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4、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5、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6、对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也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对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

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7、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宜呈水平放置,当不能水平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盘扣脚手架连墙件使用说明

盘扣脚手架连墙件使用说明

盘扣脚手架连墙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连墙件与盘扣式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宜大于300mm。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盘扣节点旁,连接点至盘扣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采用钢管扣件做连墙杆时,宜采用直角扣件与盘扣立杆连接。

使用说明如下:

1、盘扣脚手架的连墙杆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盘扣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下,可采用刚性连墙,也可采用柔性连墙;

3、盘扣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上,是挑式脚手架,只能采用刚性连墙件;

4、一字型、开口型架体两端须设置连墙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手架连墙件设置要求

要求一:双排脚手架的连墙固定件间距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 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 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要求二:高度要求

6.4.3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6.4.4 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6.4.5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 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6.4.6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

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6.4.7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要求三:连墙件设置

1)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N1=Nlw+No式中 Nl——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

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按本规范第5.4.2条的规定计算。No——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单排架取3,双排架取5。

2)扣件连墙件的连接扣件应按本规范5.2.5条的规定验算抗滑承载力。

3)螺栓、焊接连墙件与预埋件的设计承载力应大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4)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Nlw=1.4·wk·Aw式中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

1、脚手架:脚手架(scaffold) 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说白了就是搭架子,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

2、《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是现代建筑工程中较普通的结构形式之一。中国是最早用铁制造承重结构的国家,远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46-219年),就已经用铁做简单的承重结构,而西方国家在17世纪才开始使用金属承重结构。公元3-6世纪,

聪明勤劳的中国人民就用铁链修建铁索悬桥,著名的四川泸定大渡河铁索桥,云南的元江桥和贵州的盘江桥等都是中国早期铁体承重结构的例子。

要求四:双排外脚手架连墙件的设置规则

24M以下可以用柔性连墙件,但必须用顶撑;24及以上的必须用刚性连墙件,24~50m的两步三跨,50m及以上两步两跨。

要求五:双排脚手架连墙件的间距要求

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里的‘构造要求’内。有两种:两步三跨、三步三跨。“步”就是你采用的横杆步距;“跨”就是你采用的纵横杆的跨度。

以下是根据规范而节选的一段关于连墙件的设置,因为钢管脚手架搭设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必须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6.4 连墙件

6.4.1 连墙件数量的设置除应满足本规范第5.3节、第5.4.1、5.4.2条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6.1的规定。

6.4.2 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2步)。

6.4.3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6.4.4 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6.4.5 连墙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

(2)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的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6.4.6 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6.4.7 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