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简答题汇总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1. 请解释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
条件刺激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条件化训练后,能引起特定
反应的刺激。
无条件刺激则是一种能自动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
在
经过条件化训练后,条件刺激会与无条件刺激建立起一种关联,从
而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2. 简要说明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研究过程,其中通过反复将一个无条件刺
激与一个中同时呈现,最终使中能够引起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
这种研究过程主要依赖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建立。
3. 请简述固定比例附近的响应模式。
固定比例附近的响应模式是指在一定比例条件下,产生一定数
量响应的现象。
在此模式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响应之后,会出现一
次强化。
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导致快速响应的行为,但在强化之后可
能会出现短暂的休息期。
4. 请解释负条件刺激的作用。
负条件刺激是指在给予预期的正条件刺激之前,先给予无条件刺激,而无条件刺激会减低正条件刺激的价值。
这种条件刺激可以降低对正条件刺激的期望,从而降低对正条件刺激的反应。
5. 简要说明自传记忆的特点。
自传记忆指的是对自己个人生活经历的回忆和认识。
它具有以下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以时间为轴、持续性和非专门化。
自传记忆是由个人的个体经历所构成,反映了自己的身份和珍贵的过去经历。
以上是心理学常考简答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

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20道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整理!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开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构造5.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确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确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根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学问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展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沟通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缔造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开展的规律1.依次性,个体身心开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洁到困难、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绵不断的开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开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冲突面临着不同的开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开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开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开展得到局部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开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必须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缘由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打算、有组织的造就人的活动。
2.学校有特地负责教育工作的老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限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开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做出社会性标准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开展特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别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精神1.造就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
简答题大全

简答题1、简述关键事件法的定义及优缺点。
(1)关键事件法是指在某些工作领域内,员工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有效和无效的工作行为导致成功或失败不同的结果。
这些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行为被称为“关键事件”,考评者要记录和观察这些关键事件,因为它们通常描述了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工作行为发生的具体情境,这样在评定一个员工的工作行为时,就可以利用关键事件作为衡量的尺度。
(2)优点:①关键事件对事不对人,让事实说话。
②考评者不仅注重对行为本身的评价,还要考虑行为的情景。
缺点:①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观察费时费力②只能作定性分析,不能作定量分析③不能区分员工工作行为的重要性程度④很难使用该方法比较员工在绩效上的差异。
2、在进行工作岗位分析时,应掌握工作岗位的哪些基本特点?(1)岗位的名称是什么?谁从事此工作? (2)岗位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3)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使用什么设备?(4)此任务的目的是什么?此岗位的任务和别的岗位的任务的关系是什么? (5)操作者对班组和设备的责任是什么? (6)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噪音、温湿度、光线等)如何?1、请问绩效管理中有哪些矛盾冲突?应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冲突?(I)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由丁考评者与被考评者烈方在绩效目标上的不同追求,可能产生二种矛盾①员工自我矛盾。
②主管自我矛盾。
③组织目标矛盾。
(2)化解绩效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的措施:④在绩效面谈中,做到以行为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为准绳,以诱导为手段.本着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态度,克服轻视F属锋错误观念,与F属进行沟通交流。
②在绩效考评中,将过去的、当前的以及今后可能的目标适当区分开.将近期绩效考评的目标与远期开发目标严格区分开,采用且体问题凡体分析解决的策略。
③简化科序.适当下放权限,鼓励下属参与。
2、简述影响企业员工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1)影响员1个人薪酬水平的因素:①劳动绩效。
②工作条件。
⑧年龄与工龄。
④职务或岗位。
⑤综合素质与技能。
简答题100题

简答题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高频简答题汇总

高频简答题汇总【2022 上】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对社会作用具有能动性(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口诀】自身能动,继承不平衡2、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1)学校产生: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教育对象: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但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非生产性)(4)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5)教育体制:官私并行(6)组织形式: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口诀】学校对内组方体3、简述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1)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制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口诀】人才结构,龟速组织内防守(2)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决定教育的性质;○2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决定受教育权;○5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口诀】体内两权,目的和性质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2)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3)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4)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口诀】法内价目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启示(1)顺序性,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要求教育应循序渐进,不要压抑学生发展。
(2)阶段性,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要求教育应针对各阶段特点教学,注意各阶段的过渡(3)不平衡性,个体的发展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前进的。
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
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互补性,这种互补既体现在身体机能和身体机能之间,也体现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简答题整理版

一、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如图中D 0曲线上点a 到点b 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如图中D 0到D 1、、、D 2的移动。
二、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1)购买欲望。
如果购买欲望强,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高,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购买欲望弱,意味着该商品对消费者满足程度低,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
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替代品之间越相近,则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少,替代品差别大,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
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一种商品用途较少时,则需求弹性小,因为该商品降价后也不可能有其他用途,需求量不会增长很多。
(4)使用时间。
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较大:反之,使用寿命短的商品,其价格需求弹性就小。
上述是影响价格需求弹性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同时,还应综合分析上述因素的作用。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 ÷△P/P3、需求价格弹性的图形如下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1)商品的需求程度;需求程度小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需求程度大的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商品的替代商品越多,需求弹性大,商品的替代商品越少,需求弹性小。
(3)用途的广泛性;商品的用途越广,弹性越大,用途越窄,弹性越小。
简答题 汇总

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论述题(共10分)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并联系实例来说明其中的一个观点。
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
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品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
(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
简述德育过程的结构。
答:1、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教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
2、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
德育内容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3、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促使受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的变化。
3病生常见简答题

病生常见简答题(1)1. 失血性休克合并休克肺时,会出现那种类型缺氧?为什么?2. 碱中毒对机体有哪些影响?3. 试述心力衰竭时心率加快的机制、代偿意义与不利影响。
4. 试述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5. 急性肾小管坏死少尿期最危险的变化时什么?发生原因是什么?6. 急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的原因?7. 休克病人发生DIC的机制?8. 简述休克1期(缺血缺氧期)微循环的变化及机制?9. 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衰的机制?10. 引起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有哪些?为什么?11. 试述体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引起水肿的机制?12. 试述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意义?13. 患儿一岁半,水样泻1~7次/日,可能发生何种类型脱水?怎样处理?14. 高钾血症并发酸碱紊乱时,尿Ph有何变化?为什么?15. 何谓休克肺?简述其发生机制?16. 动脉血压高低是否可作为判断休克有无的指标?为什么?17. 何谓肾性骨营养不良?18. II型呼衰病人吸氧应注意什么?为什么?19. 何谓反常星酸性尿?简述其发生机制?20. DIC患者为何易引起出血?简述其发生机制?21. 试述低渗性脱水时,机体的主要表现及其机制?22. 肝性脑病患者伴有水肿,能使用速尿、利尿酸吗?为什么?23. 试述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病生常见简答题(2)1。
休克2期的特点和机制2。
心衰时能量的代谢3。
DIC引起出血的机制1/哪些酸碱平衡紊乱能引起PaCO2增高,机制2/钙超载引起机体损伤的机制3/通气和血流量失衡引起的血气改变1 肺性脑病的发病机制2 心衰时心肌的兴奋偶联机制失常原因3 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和代偿机制1。
出血性坏死的条件并举例说明2。
肉芽肿的概念并举例说明3。
病毒性肝炎的病变特点1.低张性缺氧时,肺血管收缩的机制2.DIC中发生休克的机制3.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1、在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时,心肌传导性的变化有何异同?其机制如何?2、试述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简答题大全

中考简答题大全1. 在游泳池边向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答: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要发生折射,人从空气看河底,实际看到的是河底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实际河底的位置浅。
2. 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3. 当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你会发现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请你用初中物理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答:往玻璃杯中倒入半杯开水时,开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高温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内壁就液化成小水珠,并附在玻璃内壁上,所以杯子的上半部模糊不清。
4.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答:那是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从壶嘴出来的是水蒸气,而水蒸气是肉眼看不到的。
而那些看得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了,成了液态的小水珠,所以看得见。
5. 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答: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6. 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答:先用大火可以将水迅速烧开,达到相对最高的温度沸点,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变,但是要保持水持续沸腾,要持续加热,调小火,是为了维持水沸腾,让水温保持最高,及可以使食物熟得快,也可以节能。
7. 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为什么?答: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上遇冷而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使平面镜成像模糊。
中学科目二必背简答题

中学科目二必背简答题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教育与教育学:简述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发展关系。
2. 教育目的:简述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其作用。
3. 教学:简述教学的概念、任务和基本环节。
4. 德育:简述德育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内容。
5. 班级管理:简述班级管理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
6. 教师:简述教师的职业特点、角色和职责。
7. 学生:简述学生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8. 课程:简述课程的含义、特点、类型和编制原则。
9. 课堂教学:简述课堂教学的概念、任务和基本环节。
10. 教育研究方法:简述教育研究的概念、方法和意义。
八年级物理下册 常见简答题解答

初二物理下册常见简答题解答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前进,这是为什么?答:因为用手和脚向后划水,即人对水施加向后的作用力,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人施加向前的作用力,所以人就前进二、压力压强请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P=F/S,可得F=PS,这是它们的联系。
2.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要磨一磨?答:根据P=F/S,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大的力可增大压强。
3.背书包为什么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答:根据,背同一书包,肩膀受到的压力一样大,用扁而宽的带子背书包,肩膀受力面积较大,因而受到的压强就较小,比较舒服,所以背书包要用扁而宽的带,而不用细绳。
4.用履带的推土机比一般的汽车都重得多,但推土机在泥地里能自由行驶,不会陷进泥地里,为什么?答:根据,在压力一定时,用履带增大了受力面积,压强减小,所以推土机不会深陷在泥土里,在泥地里能自由行驶。
5.铁路的钢轨为什么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答:因为地面能承受的压强是有一定限度的,钢轨铺在枕木上增大了受力面积.根据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6.为了方便盲人的行走,在不少街道的人行道上铺设有凹凸刻纹的忙道。
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答:人走在凹凸刻纹的盲道,脚的受力面积变小,在压力一定时,根据P=F/s可知,人的脚受到的压强变大,人会有明显的感觉,是否偏离盲道,盲人会根据感觉做出判断,所以盲人道不用盲杖也能在盲道上像正常人一样行走。
7.载重汽车一般都装有较多的轮子,为什么?为预防汽车压坏路面,交通部规定汽车不能超载,这是什么原因?答:因为路面能承受的压强是有限度的,根据,载重汽车装有较多的轮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不致压坏路面。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产生供应了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别,为学校供应了特地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 )文字的产生和传达文化的工具达到了必然水平。
(3 )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张开供应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足的教育内容。
(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特地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 )等级性:不同样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样。
(3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4 )刻板性:授课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少灵便性。
(5 )道统性:教育反响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 )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统(桶)象。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盛行。
( 2 )初等义务教育的宽泛推行(德国最早)。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别)。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4 、简述20 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1 )教育的平生化(保罗·朗格朗“平生教育之父” )。
(2 )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 )教育的民主化(同样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4 )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一致性的否定)。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样版本教材表现不同样,做多项选择题时候注意变通)。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 献 > 、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1 )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见解,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一些分子生物学的简答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其简洁的答案:
1. DNA是什么?DNA是什么?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的分子,它携带了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蓝图。
2. DNA的组成单位是什么?DNA的组成单位是什么?
DNA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每个核苷酸由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氮碱基组成。
3. DNA复制是什么过程?DNA复制是什么过程?
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双链被解开,然后通过配对规则合成两个全新的DNA分子的过程。
4. 什么是基因?什么是基因?
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它携带了编码特定蛋白质的信息。
5. 什么是转录?什么是转录?
转录是指在细胞中,DNA的信息被转录成RNA的过程。
RNA 分子可以携带基因的信息进入细胞质。
6. 什么是翻译?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指在细胞中,RNA的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是细胞中许多生化反应和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7. RNA和DNA有什么区别?RNA和DNA有什么区别?
DNA是双链螺旋结构,而RNA是单链结构。
此外,DNA中的碱基酸配对规则是A对T,C对G,而RNA中是A对U,C对G。
8. 什么是突变?什么是突变?
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或功能异常。
以上是一些分子生物学的简洁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更多问题或需要深入了解,请随时告诉我。
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利用好现有草场);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根本是植被的恢复)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或春旱没有华北严重?)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30道常考简答题与答案赶紧背,莫丢分!

一、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二、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三、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两再一新”)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四、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七、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八、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简答题汇总

1、生活中戴近视眼镜的同学掀开滚烫火锅盖时,他闻到了香味,视线却有点模糊。
请你对上述生活现象加以解释。
(分子运动论的扩散现象。
液化的形成过程。
注意是空气里的水蒸气)2、白天你在房间里,要想通过拿在手中的平面镜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的脸,是脸朝向窗户好,还是平面镜的镜面朝向窗户好?为什么?(3、在游泳池边向水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光的折射的原因。
水下的物体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成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
)4、某村一用户,在安装家庭用电线路时,漏装了电路保险装置。
在使用时,因电流过大,导致电线绝缘皮烧毁,引发火灾。
请概括说出引起电流过大的两种情况是什么?并解释导线烧毁的原因?(电流过大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电路有短路或使用的家用电器太多。
会引起输电线的电流过大,在短时间内导线产生很多的热量烧毁导线)5、长期使用的黑板,某处会“反光”。
对能否看清在反光处所写的粉笔字,坐在不同位置的同学说法不同。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6、小明家住在星海公园附近,南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他家所住的地方,夏天经常吹南风,为什么?(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大,白天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海水的升温高,热空气上升,海水的冷空气过来补充)7、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较大的,请你各举一个实际的例子,说明水的比热容大的好处和不足。
(暖气里用水循环散热,汽车的水散热系统。
北方的稻田晚上灌水白天把水放掉。
)8、夏天在家里打开空调时,发现室内的灯光变暗了一些。
解释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打开空调总功率增大,干路电流变大,导线电压变大,到达用户的电压变小,灯的实际功率变小,灯变暗。
)9、火车站台上都设有安全线,火车进站时,人若越过安全线就会发生危险。
请说明发生危险的原因。
(火车快速进站,人与车间的气体流速变大,大气压强变小,人的两侧大气压的不同产生压力差,把人推向车产生危险)10、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热。
职业卫生常见问题简答题

一、化学性肺水肿吸入高浓度刺激性气体后,所引起得以肺间质及肺泡腔内液体过多聚集为特征得疾病。
最终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就是刺激性气体所致最严重得危害与职业病常见得急症之一。
发展过程分为四期:刺激期、潜伏期、肺水肿期、恢复期。
常见得窒息气体有:一氧化碳CO 、硫化氢H S 、氰化氢HCN 、甲烷CH⑴单纯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甲烷等;⑵化学窒息性气体:①血液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苯胺;②细胞窒息性气体:如硫化氢、氰化氢。
三、化学窒息性气体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得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得能力或组织利用氧得能力发生障碍,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得气体。
四、职业流调主要包括:接触水平得观察与估计、工人健康状况、人口统计资料等三项内容。
五、含尘气流进入呼吸道后,主要通过撞击、布朗运动、重力沉积、静电沉积、截留而沉降。
六、赫恩小体(Heinz body):赫恩小体:苯得氨基硝基化合物代谢产物,(除作用于血红蛋白得铁原子与红细胞得还原型古胱甘肽(GSH)外,还可)直接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得巯基,使珠蛋白变性而沉积在红细胞内,使红细胞内出现包涵体,即称为赫恩小体。
八、影响矽肺病发生得主要因素有哪些?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触者得个体状况等因素。
十、在生产性有害因素中,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⑴绝大多数自然存在;①具有特定得物理参数,危害与否及程度均由参数决定;①来源明确;①空间分布不均匀;①存在状态不同,有连续与脉冲之分。
①对人体得危害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
十二、结合中毒表现说说一氧化碳与氰化氢毒作用机制得异同点。
相同点:二者都可以与细胞色素结合,使之失去递电子能力,阻断呼吸链,导致细胞窒息;不同点:一氧化碳主要得毒作用机制就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之失去携氧能力,此过程就是氧得运输障碍;氰化氢则主要就是阻断呼吸链,此过程就是氧得利用障碍,此时静脉血与动脉血同样呈鲜红色,中毒者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简答题汇总
一、小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
1.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但仍带有较大的具体性;
2.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3.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
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教材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2.改进教学的方法;
①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③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各种思维方法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
④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水平。
⑤提高元认知能力,教会学生思维策略。
四、想象力的培养
1.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3.想象力训练
4.引导学生积极幻想
(记忆技巧:训练表象,幻想知识)
五、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理解性记忆)(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
2.情绪和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
3.高级情感进一步发展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
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
3.对异性的情感
六、情绪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感染力;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会学生调节情绪;
(记忆技巧:教师积极调节情绪)
七、情绪情感的培养
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到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调节能力。
(关键词记忆吧!)
八、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3.学习程度。
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记忆技巧:自学成才的程序)
九、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3.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4.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
)
十、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资料来源:贵州大树旺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杨欣老师整理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