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 **** 专业 2016 年 ** 月 ** 日实验名称同步技术指导教师 *** 姓名 *** 年级 14级学号 20143012***** 成绩

)看出,虽然前面假设了m(t)中无直流分量,但m2

图19-1 平方变换提取载波

19-1 所示的方框图同样可以提取出载波。由于提取载波的方框图中用了一个二分

图19-2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

科斯塔斯环法

科斯塔斯环又称同相正交环,其原理框图如下:

图19-3 科斯塔斯环原理框图

在科斯塔斯环环路中,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直接供给一路相乘器,供给另一路的则是压控振荡移相后的信号。两路相乘器的输出均包含有调制信号,两者相乘以后可以消除调制信号的影响,经环路滤波器得到仅与压控振荡器输出和理想载波之间相位差有关的控制电压,从而准确地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调整,恢复出原始的载波信号。

现在从理论上对科斯塔斯环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设输入调制信号为,则m(t)cos

经低通滤波器后的输出分别为:

大小与相位误差θ成正比,它就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输出。用

图20-1 开环位同步提取电路框图

跳变沿提取电路的作用是,当产生一个边沿脉冲时,它直接反映了输入信号的真实相位。以它为基准,就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与输入信号同步的时钟。时钟同步的原理就是利用这个边沿脉冲清零计数器,输出反映输入码元相位的一个高精度时钟源周期的短脉冲。图中状态寄存器保证了在接收

图20-2 数字锁相环法位同步提取原理框图

图20-3 新型位同步提取电路框图

图20-4 码元跳变沿脉冲产生电路

通常把这种非周期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称为局部自相关函数。对同步码组的另一个要求是识别器目前已找到的所有巴克码组如表21-1所列。

以七位巴克码组{+++――+-}为例,求出它的自相关函数如下:

实际数字通信系统中,由于采用了数字可编程(FPGA)器件,我们可以设计比效复杂的帧同,从而使漏同步(同步码出错)假同步(信息码中有相同的同步码)的概

图21-1 帧同步判决状态机

基带信号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信源编码与复用模块A3

(2)科斯塔斯环同步范围(950-1050)

1000100010001000 1001100110011001 1011001110001111 0000111100001111

(2). AMI编码观测

15-PN 全“0” 全“1”

(3). 伪随机序列AMI编码位同步信息提取

定时信息提取时钟本地补全的位同步信息

全“0” 全“1”

(5). 修改时钟进行观测

全“0” 全“1”

2. HDB3位同步时钟提取

(1). HDB3编码观测

15-PN 全“0” 全“1”

1111111100000000 1111111111110000

编码位同步信息提取

(3). 设置数据位同步信息提取

全“0” 全“1”

(4). 修改时钟进行观测

全“0” 全“1”

实验三:帧同步实验

(1)帧头数据和帧脉冲观测

(3)前向保护测试

二.实验操作过程

实验一:载波同步实验

1.实验模块在位检查

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情况下,确认下列模块在位:

●基带产生与码型变换模块A2;

●信道编码与频带调制模块A4;

●纠错译码与频带解调模块A5;

2.信号线连接:

用鼠标在液晶上选择“同步技术”中“载波同步与模拟锁相环”实验,按图

3.加电

打开系统电源开关,A2.A4和A5模块右上角红色电源指示灯亮,几秒后

上角绿色运行指示灯开始闪烁,说明模块工作正常。若两个指示灯工作不正常,需关电查找原因。

图19-3 科斯塔斯环原理框图

在科斯塔斯环环路中,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直接供给一路相乘器,供给另一路的则是压控振荡移相后的信号。两路相乘器的输出均包含有调制信号,两者相乘以后可以消除调制信

经低通滤波器后的输出分别为:

是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载波之间的相位误差,当

大小与相位误差θ成正比,它就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输出。用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 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 (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 (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 (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 (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 (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 第二章图形、图像

同步技术

同步技术 一、同步技术的定义: 同步技术即调整通信网中的各种信号使之协同工作的技术。诸信号协同工作是通信网正常传输信息的基础。 二、同步技术的分类: 按照同步的功能来分,同步可以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码元同步)、群同步(帧同步)和网同步(通信网中用)等四种。 (一)载波同步 1、定义 当采用同步解调(相干检测,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完成频谱的线性搬移,但为了防止失真,同步检波电路中都必须输入与载波同步的解调载波。)时,接收端需要提供一个与接收信号载波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而这个相干载波的获取就称为载波提取,或称为载波同步。 2-1 2、提取方法 载波同步一般有两类方法:一类是直接提取法(自同步法),一类是插入倒频法(外同步法)。 (1)直接提取法(自同步法) 定义: 是从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中直接(或经变换)提取相干载波,而不需要另外传送载波或其它倒频信号。 基本原理: 有些信号(如DSB信号、2PSK信号等)虽然本身不包含载波分量,但却包含载波信息,对该信号进行某些非线性变换以后,就可以直接从中提取出载波分量来。 提取方法: 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同相正交环法(科斯塔斯环) ①平方变换法和平方环法

图2-2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 图2-2即为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为了改善性能,可以在平方变换法大的基础上,把窄带滤波器用锁相环替代,构成如图2-3所示的方框图,这就是平方环法提取载波。 图2-3平方环法提取载波 由于锁相环具有良好的跟踪、窄带滤波性能,因此平方环法比一般的平方变换法具有更好的性能,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②同相正交环法(科斯塔斯环) 图2-4同相正交环法提取载波 同相正交环法(科斯塔斯环)是利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另一种常用方法,由于加到上下两个相乘器的本地信号分别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和它的正交信号,因此常称这种环路为同相正交环,有时也被称为科斯塔斯环(Costas)环。如图2-4所示。 (2)插入倒频法(外同步法) 定义: 是在发端发送信息码元的同时,再发送一个(或多个)包含载波信息的倒频信号,并且要求这个倒频信号不随传播的信息变换,在接收端根据倒频信号提取载波。即发端除了发送有用信号外,还在适当的位置上插入一个供接收端恢复相干载波之用的正弦波信号(这个信号通常称为导频信号)。

Oracle数据库同步技术

基于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技术大体上可分为两类:Oracle自己提供的数据同步技术和第三方厂商提供的数据同步技术。Oracle自己的同步技术有DataGuard,Streams,Advanced Replication和今年 刚收购的一款叫做GoldenGate的数据同步软件。第三方厂商的数据同步技术有Quest公司的SharePlex 和DSG的RealSync。下面对这些技术逐一进行介绍。 一、DataGuard数据同步技术 DataGuard是Oracle数据库自带的数据同步功能,基本原理是将日志文件从原数据库传输到目标数据库,然后在目标数据库上应用(Apply)这些日志文件,从而使目标数据库与源数据库保持同步。DataGuard 提供了三种日志传输(Redo Transport)方式,分别是ARCH传输、LGWR同步传输和LGWR异步传输。在上述三种日志传输方式的基础上,提供了三种数据保护模式,即最大性能(Maximum Performance Mode)、最大保护(Maximum Protection Mode)和最大可用(Maximum Availability Mode),其中最大保护模式 和最大可用模式要求日志传输必须用LGWR同步传输方式,最大性能模式下可用任何一种日志传输方式。 最大性能模式:这种模式是默认的数据保护模式,在不影响源数据库性能的条件下提供尽可能高的 数据保护等级。在该种模式下,一旦日志数据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事务即可提交,不必等待日 志写到目标数据库,如果网络带宽充足,该种模式可提供类似于最大可用模式的数据保护等级。 最大保护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日志数据必须同时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和至少一个目标库 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事务才能提交。这种模式可确保数据零丢失,但代价是源数据库的可用性,一旦日志数据不能写到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源数据库将会被关闭。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一种可确保数据零丢失的数据同步解决方案。 最大可用模式:这种模式在不牺牲源数据库可用性的条件下提供了尽可能高的数据保护等级。与最 大保护模式一样,日志数据需同时写到源数据库的联机日志文件和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事务才能提交,与最大保护模式不同的是,如果日志数据不能写到至少一个目标库的备用日志文件(standby redo log),源数据库不会被关闭,而是运行在最大性能模式下,待故障解决并将延迟的日志成功应用在目标库上以后,源数据库将会自动回到最大可用模式下。 根据在目标库上日志应用(Log Apply)方式的不同,DataGuard可分为Physical Standby(Redo Apply)和Logical Standby(SQL Apply)两种。 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库通过介质恢复的方式保持与源数据库同步,这种方 式支持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一些对数据库物理结构的操作如数据文件的添加,删除等也可支持。如果需要,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可以只读方式打开,用于报表查询、数据校验等操作,待这些操 作完成后再将数据库置于日志应用模式下。 Logical Standby数据库,在这种方式下,目标库处于打开状态,通过LogMiner挖掘从源数据库传 输过来的日志,构造成SQL语句,然后在目标库上执行这些SQL,使之与源数据库保持同步。由于数据 库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可以在SQL Apply更新数据库的同时将原来在源数据库上执行的一些查询、报表等操作放到目标库上来执行,以减轻源数据库的压力,提高其性能。 DataGuard数据同步技术有以下优势: 1)Oracle数据库自身内置的功能,与每个Oracle新版本的新特性(如ASM)都完全兼容,且不 需要另外付费; 2)配置管理较简单,不需要熟悉其他第三方的软件产品; 3)Physical Standby数据库支持任何类型的数据对象和数据类型;

同步技术

武汉大学教学实验报告 电子信息学院 **** 专业 2016 年 ** 月 ** 日实验名称同步技术指导教师 *** 姓名 *** 年级 14级学号 20143012***** 成绩 )看出,虽然前面假设了m(t)中无直流分量,但m2

图19-1 平方变换提取载波 19-1 所示的方框图同样可以提取出载波。由于提取载波的方框图中用了一个二分 图19-2 平方环法提取载波 科斯塔斯环法 科斯塔斯环又称同相正交环,其原理框图如下: 图19-3 科斯塔斯环原理框图 在科斯塔斯环环路中,压控振荡器输出信号直接供给一路相乘器,供给另一路的则是压控振荡移相后的信号。两路相乘器的输出均包含有调制信号,两者相乘以后可以消除调制信号的影响,经环路滤波器得到仅与压控振荡器输出和理想载波之间相位差有关的控制电压,从而准确地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调整,恢复出原始的载波信号。 现在从理论上对科斯塔斯环的工作过程加以说明。设输入调制信号为,则m(t)cos 经低通滤波器后的输出分别为:

大小与相位误差θ成正比,它就相当于一个鉴相器的输出。用

图20-1 开环位同步提取电路框图 跳变沿提取电路的作用是,当产生一个边沿脉冲时,它直接反映了输入信号的真实相位。以它为基准,就可以有效地提取出与输入信号同步的时钟。时钟同步的原理就是利用这个边沿脉冲清零计数器,输出反映输入码元相位的一个高精度时钟源周期的短脉冲。图中状态寄存器保证了在接收 图20-2 数字锁相环法位同步提取原理框图

图20-3 新型位同步提取电路框图 图20-4 码元跳变沿脉冲产生电路 通常把这种非周期序列的自相关函数称为局部自相关函数。对同步码组的另一个要求是识别器目前已找到的所有巴克码组如表21-1所列。

巧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活”起来

巧用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9-07-19T11:10:37.8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3期作者:陈春莹 [导读] 陈春莹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檀圩镇中心小学 535413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244-01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教育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化、信息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以它生动具体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等独特的优势,势不可挡地走进了课堂,成为教师得力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成长的好伙伴。教学的现代化改变了之前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贴纸条到放幻灯和录音机……尽管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绞尽脑汁,但教学效果仍然欠佳,这些教辅工具非常单调呆板,要么有形无声,要么枯燥无趣,直至现在应运而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博采众长,将大容量的信息与极强的交互性给我们呈现出一种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枯燥的数字文字活起来,多媒体教学开始成为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源头活水。 一、多媒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源头”。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节课的初始阶段如果教师能恰当的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活泼、生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将课堂教学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那一定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如:在教学一年级《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这课时,一上课,我就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吃桃”小朋友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接着说:“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熟了,桔子,葡萄、苹果、梨……总之,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水果。小猴子可开心了,这一天,猴妈妈带着小猴下山摘桃子了。”小朋友正听得津津有味,课件里配着音乐就形象地展示出了小猴和妈妈摘桃的情景。(当然,图画非常生动美丽。)小朋友的兴趣一下就来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接下去的故事,我很顺利地就把学生引进了新课。 二、多媒体,让现实的生活情境成为数学的“泉”。 生活是思维的源泉,新数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密切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所以,数学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不会有一种突兀的陌生感,反之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例如,在讲“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便利用课件创设了一幅车站下车时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相应的信息,感受生活中存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实际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这一场景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生活现象要用减法来计算,从而展开计算方法的讨论引出了新知;接着从学生熟悉的“拍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实际场景,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明白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计算,发展数学意识。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特别是要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将数学融入生活,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多媒体,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抽象的事物还不是很理解,但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多媒体,让学生思维“活”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探索则发现真理。因此,问题是推动创新、培养学习兴趣的原动力。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提的问题要用词准确,具有趣味性,语言要简练,表达要清晰,多使用儿童语言。最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又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已看到的告诉小朋友,开始了热烈地讨论。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是特别强烈。我们正是要利用这一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多媒体,让学生个性展示的平台。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勇气,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个性教育对教育者而言,就是承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独立、进取的品质和积极主动创新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个性在有利于自身发展,又不妨碍他人发展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经常会出现怕说不好而丢面子,学生的冒险精神被自我扼杀,刚点燃的创新火花被自己熄灭的现象。因此,除了采用分层次教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的辅导答疑轮流监控等功能,教师可以只在终端机前与学生建立反馈联系,借助信息传输网络及时地与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帮助其解决困难。由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其他同学听不见,因此,怕说不好丢面子的同学的个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尊重和保护,同时,学有余力或有独创见解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有利于个性特长发展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和教师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六、多媒体,让学生作业批改也精彩。 有时候学生作业做错了,由于老师的批改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印象不深。对于传统的学生做老师改,学生感到厌烦,兴趣不高,效果自然不佳。多媒体手段运用到作业批改环节中,使学生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减少了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我先布置2~3道题,要求学生解答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抽取他们的答案放到投影仪下。把一个学生的答案投出来后,我不急于评价,又投出另一个或更多的答案,让学生共同评价、修改。在反复的修改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生讲完以后,我针对学生中各种错误的做法一一指出错误的原因,最后再补充、完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数学潜力,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对课堂教

多媒体技术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填空(共30分,每空2分) 1.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1)、(2)和(3)三个方面,其中(4)将向用户提供更加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5)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1),(2),(3),(4),(5)(A)信息载体的多样性(B)交互性 (C)实时性(D)集成性 ABDBD 2.MPEG-I视频压缩算法中包含两种基本技术:用于减少帧序列时域冗余的(1)和用于减少帧序列空域冗余的(2)。其中(3)是利用反映运动的位移信息和前面某时刻的图像,预测出当前的图像。MPEG运动补偿单元选择(4)的宏块。利用运动位移信息与前面某时刻的图像对当前画面图像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5)。ACACB (1),(2),(3)(A)运动补偿算法(B)DPCM (C)DCT (D)Huffman (4)(A)4×4 (B)8×8 (C)16×16 (D)32×32 (5)(A)帧内预测(B)前向预测 (C)后向预测(D)平均预测 3.多媒体人机界面设计的原则包括( D)。 (1)面向用户的原则(2)一致性原则(3)简洁性原则(4)适当性原则(5)顺序性原则(6)结构性原则(7)合理选择文本和图形(8)使用彩色 (A)(1)(2)(3)(6)(7)(8)(B)(1)(2)(3)(4)(5)(6) (C)(2)(4)(5)(6)(7)(8)(D)全部 4.涉及包括采集、传输和表现在时间限制下完成的同步过程属于(C )。 (A)应用同步(B)合成同步 (C)现场同步(D)系统同步 5.数据压缩技术的性能指标包括(B )。 (1)压缩比(2)图像质量(3)压缩与解压缩速度(4)信噪比 (A)(1)(2)(B)(1)(2)(3) (C)(1)(4)(D)全部 6.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哪些?B (1)数据模型技术

多媒体技术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多媒体技术》第1 章至第 3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 A.表示媒体 B. 感觉媒体 C.存储媒体 D. 传输媒体 2.以下关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集成性 B. 交互性 C.循序性存取 D. 非纸张输出格式 3.静止图像压缩广泛采用的方法是。 A.JPEG B. MPEG C.DVI D. H. 261 4.有些图像从大域上看存在着非常强的纹理结构,这种冗余称为。 A.空间冗余 B。时间冗余 C.结构冗余 D。知识冗余 5.下列属于无损压缩编码 (可逆编码) 种类的是。 A. 行程编码 B. 霍夫曼编码 C. 子带编码 D. 混合编码 二、填空题 1.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压缩及编码技术、多媒体同步技术和多媒体网络和通信技术等,其中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技术是。 2.数据压缩算法分为无损压缩算法和。 3.在数字视频中,数据速率和图像质量以及所占磁盘空间的关系是:数据速率越,图像质量越好,同时文件所占磁盘空间越。 4.MPEG-1视频压缩技术是以两个基本技术为基础的,一是、二是。

5.RGB颜色空间中的R、G、B分别代表色、色、色。 三、简答题 1.简述算术编码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过程。 2.简述MPEG-1标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目标。 四.JPEG标准的基本系统中压缩过程有哪几步每步是如何工作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CACA 二、填空题 1、数据压缩及编码技术 2、有损压缩算法 3、高,大 4、基于DCT变换的ADCT技术,基于块的运动补偿技术 5、红,绿,蓝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数据库实时同步技术解决方案 一、前言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异构软、硬件平台,形成了分布式异构数据源。当企业各应用系统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流时,其效率及准确性、及时性必然受到影响。为了便于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及综合利用,保障各业务部门的业务需求及协调工作,常常涉及到相关数据库数据实时同步处理。基于数据库的各类应用系统层出不穷,可能涉及到包括ACCESS、SQLSERVER、ORACLE、DB2、MYSQL等数据库。目前国内外几家大型的数据库厂商提出的异构数据库复制方案主要有:Oracle的透明网关技术,IBM的CCD表(一致变化数据表)方案,微软公司的出版者/订阅等方案。但由于上述系统致力于解决异构数据库间复杂的交互操作,过于大而全而且费用较高,并不符合一些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 本文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实践经验,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给出了相应的数据库实时同步应用的具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1) SQLSERVER 到SQLSERVER 同步方案 (2) ORACLE 到SQLSERVER 同步方案 (3) ACCESS 到SQLSERVER/ORACLE 同步方案

二、异构数据库 异构数据库系统是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每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系统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拥有自己的DMBS。异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异构数据库的异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异构 各数据库可以分别运行在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PC嵌入式系统中。 2、基础操作系统的异构 各个数据库系统的基础操作系统可以是Unix、Windows NT、Linux等。 3、DMBS本身的异构 可以是同为关系型数据库系统的Oracle、SQL Server等,也可以是不同数据模型的数据库,如关系、模式、层次、网络、面向对象,函数型数据库共同组成一个异构数据库系统。 三、数据库同步技术

时钟同步技术概述

作为数字通信网的基础支撑技术,时钟同步技术的发展演进始终受到通信网技术发展的驱动。在网络方面,通信网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TDM网络为主发展到以分组网络为主;在业务方面,从以TDM话音业务为主发展到以分组业务为主的多业务模式,从固定话音业务为主发展到以固定和移动话音业务并重,从窄带业务发展到宽带业务等等。在与同步网相关性非常紧密的传输技术方面,从同轴传输发展到PDH,SDH,WDM和DWDM,以及最新的OTN和PTN技术。随着通信新业务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同步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钟源、锁相环等基本时钟技术经历了多次更新换代,同步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时间同步技术更是当前业界关注的焦点。 2、时钟技术发展历程 时钟同步涉及的最基本技术包括钟源技术和锁相环技术,随着应 用需求的不断提高,技术、工艺的不断改进,钟源技术和锁相环 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演进和发展。 (1) 钟源技术

时钟振荡器是所有数字通信设备的基本部件,按照应用时间的先后,钟源技术可分为普通晶体钟、具有恒温槽的高稳晶振、原子钟、芯片级原子钟。 一般晶体振荡器精度在nE-5~nE-7之间,由于具有价格便宜、尺寸小、功耗低等诸多优点,晶体振荡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普通晶体钟一般受环境温度影响非常大,因此,后来出现了具有恒温槽的晶体钟,甚至具有双恒温槽的高稳晶体钟,其性能得到很大改善。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时钟精度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体钟源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原子钟技术开始得到应用,铷钟和铯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原子钟。一般来说,铷钟的精度能达到或优于nE-10的量级,而铯钟则能达到或优于1E-12的量级。 然而,由于尺寸大、功耗高、寿命短,限制了原子钟在一些领域的应用,芯片级原子钟有望解决这个难题。目前民用的芯片级原子钟基本上处于试验阶段,其尺寸只有立方厘米量级,耗电只有百毫瓦量级,不消耗原子,延长了使用寿命,时钟精度在nE-10量级以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芯片级原子钟将在通信、交通、电力、金融、国防、航空航天以及精密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锁相环技术 锁相环技术是一种使输出信号在频率和相位上与输入信号同步的电路技术,即当系统利用锁相环技术进入锁定状态或同步状态后,系统的震荡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相差为零,或者保持为常数。锁相环路技术是时钟同步的核心技术,它经历了模拟锁相环

巧妙运用多媒体

巧妙运用多媒体,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给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和全新的活力,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视听说相结合的全新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尺度,找准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巧妙、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经其事,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精彩纷呈,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更加精彩、更加高效。 1 形象导入,激情引趣 上课开始,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这样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 如教学《黄山奇石》一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黄山奇石的奇妙景致,请学生看图想象景物,试着说说:这些奇石像什么?让学生发挥想象与联想,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再结合图片讲述课文,深入学习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文最后,再播放其它黄山奇石的图片,让学生依照课文的写法,用表演的方式作为一名导游来为同学们讲解黄山某一景致的特点,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描写片的断印象。.

再如小学课文中《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充满了儿童情趣,融知识于童话之中。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机播放精心设计好的动画(小蝌蚪三次找妈妈的情境),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充满童趣的儿童语音,一下子吸引着双双求知的目光,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调动起来了,急于弄明白:“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多媒体课件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形象的动画,使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和生动性,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点燃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从文中找到答案。一种自主乐学的氛围为教学奠定了基础。 2 妙用音频,强化听觉感受 如果说视觉是一种景象美,那么听觉便是一种语言美。朗朗上口的文字和幽雅动听的音乐会使学生陶醉于文本的意境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听觉的海洋,因为音乐是开启人们情感闸门的钥匙。 如在教学《雨》一文时,可以先播放音频,那轰隆隆、哗啦拉、噼噼啪啪的雷雨声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紧张而又惊异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都集中起来。紧接着出示一幅幅图片,学生随着教师的配乐朗读:“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学生入情入境,很快知道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象,刚才还是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鸣;一会儿狂风大作,雷雨交加,窗外什么都看不清;一阵雷雨过后,太阳出来了,彩虹挂.

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

第6章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 第一节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 一、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PCM各次群的话路数及数码率(欧洲、中国) P123表5.1 二、PCM复用和数字复接 形成二以上的高次群的方法 PCM复用——概念 P125(高次群的形成一般不用——原因) 数字复接——概念 P125 三、数字复接的实现 按位复接——优缺点 按字复接——优缺点 P126 PDH大多采用按位复接。 四、数字复接的同步 数字复接要解决两个问题: ·同步——不同步的后果:几个低次群复接后的数码就会产生重叠和错位。 ·复接 五、数字复接的方法及系统构成 数字复接的方法 ·同步复接——概念 P127 ·异步复接——概念 PDH大多采用异步复接 数字复接系统的构成框图 P127图5.5 第二节同步复接与异步复接 一、同步复接(需要码速变换) 码速变换的概念 P128 二、异步复接(需要码速调整) 1、码速调整与恢复 码速调整方法——插入一些码元将各一次群的速率由2048kbit/s左右统一调整成 2112kbit/s。 码速恢复方法——通过去掉插入的码元,将各一次群的速率由2112kbit/s还原成 2048kbit/s左右。 码速调整和码速变换的区别 P132 2、异步复接二次群帧结构 异步复接二次群的帧周期为100.38μs

帧长度为848bit 4×205=820bit (最少)为信息码 28bit 的插入码(最多) 28bit 插入码具体安排 P133表5.2 各一次群在s 38.100内插入码及信息码分配情况 各一次群(支路): 码速调整之前(速率2048kbit /s 左右)100.38μs 内约有205~206个码元 应插入6~7个码元 码速调整之后(速率为2112kbit /s )100.38μs 内应有212个码元(bit ) 第一个基群支路插入码及信息码分配情况如图 5.11(a)所示。 其它基群支路插入码及信息码分配情况类似。 帧结构图 P133图5.11(b) 一次群码速调整后100.38μs 内插入码有6~7个 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有0~1个(最多 1 个)插入标志码有3个 二次群1帧内插入码有24~28个(最多28个) 码速调整用的插入码有0~4个(最多4个) 插入标志码有12个 信息码最少为820个 插入标志码的作用 P134 每个支路采用三位插入标志码的目的 P134 例1、计算二次群中一个二进制码元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解:因为二次群的数码率为s kbit /8448所以一个二进制码元的时间间隔为 s f t B B 118.0 1084481 13例2、画出第3个基群支路插入码及信息码分配情况。 解: 例3、异步复接二次群帧结构中帧同步码和插入标志码的容量(速率)分别为多少?解:帧同步码的容量(速率)为 s kbit s bit /621.99/996211038.10010 6插入标志码的容量(速率)为

多媒体技术复习资料

1、多媒体:指的是一个很大的领域,指的是信息和信息有关的所有技术与方法进一步发展的领域。 2、多媒体技术: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有机的逻辑关系,即成为一个系统并能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3、MIDI:是指乐器数字接口,是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任何电子乐器,只要有处理MIDI 消息的微处理器,并有合适的硬件接口,都可以成为一个MIDI设备。MIDI消息识乐谱的一种数字是描述。 4、MPG:是PC上的全屏幕活动视频标准文件格式,它使用MPEG方法进行压缩。 5、视频点播:从电信运营商角度看,把交互视频服务看成是一种在IP网络上的宽带服务,称为视频点播VDO,用户端既可以是电视机加机顶盒,也可以是一台个人计算机。 6、什么是多媒体创著作工具?为什么要使用多媒体著作工具? 答:所谓多媒体著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多媒体信息,是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工具软件。使用多媒体创作程序的目的就是简化多媒体的创作,使得创作者可以不必关心有关的多媒体程序的各个细节而创作多媒体的一些对象、一个系列以至整个应用程序。 7、空域相关:指一幅画面由若干像素组成,每一帧相邻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很大,有很大的信息冗余 8、16*16的定义:利用运动位移信息与前面某时刻图像对当前图像的预测方法 9、什么是同步?有几种同步形式?它们各自表示的重点是什么? 答:系统对各个媒体对象按照这个关系进行的控制过程,就是同步(Synchronization)。 它分为应用同步、合成同步、现场同步、系统同步四类。其中: 1)应用同步是从用户应用的角度出发而进行的同步,重点在于表现与交互。 2)合成同步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媒体数据,侧重于它们在合成表现时的时间关系描述。 3)现场同步则是要表现出同一个应用中数据源方与表现方之间存在的实际同步关系, 也既端—端之间的同步关系 4)系统同步,又称“媒体内部的同步”(Intra-media Synchronization)。这里“系统”指的 是该层同步如何根据各种输入媒体对应的实际硬件系统(设备)的性能参数来协调 实现其上层合成同步所描述的各对象间的时序关系。 10、流媒体:指的是在intener/intran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如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 11、交互电视新闻:把大量采访到的新闻组织成新闻视频库,并与内容细节联系起来,用于交互检索和观看感兴趣的新闻。 12声音数字化定义:在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都是以数字来表示。声音信号也是由一系列的数字来表示。 13、什么是超媒体?什么是超文本?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超媒体: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在信息浏览环境下的结合。它是对超文本的扩展,除了具有超文本的全部功能以外,还能够处理多媒体和流媒体信息。 超文本:是一种信息管理技术,它以基点作为基本单位。这种基点要比字符高出一层次。抽象的说它可以是一个信息块,可以是某一字符文本集合,屏幕中某一大小的显示区。 特点: 14、压缩标准MPEG: 是运动图像专家组的英文缩写,是可用于数字存储介质上的视频及其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

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技术研究 作者:李娜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01期 摘要:同步技术是跳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之一。针对跳频通信系统中同步的要求,采用同步字头与时间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跳频同步。首先研究了跳频同步方法、同步信息格式和初始同步等问题,最后对同步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跳频通信系统的同步时间短、捕获概率高、虚警概率低。 关键词:跳频通信;同步字头; 时间信息TOD; 同步方案;同步性能 中图分类号:TN914.4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1)01-0095-02 Technology of Synchronization in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LI Na (Beijing HAIGE SHENZHOU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s Group,Beij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Synchroniz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FH communication. The synchronization of frequency hopping is achieved by adopting synchronization head and time of da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FH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method of frequency-hopping synchronization, the format of synchronization information and the capture of synchronization are studi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synchronization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H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synchronization time, high capture probability and low false probability. Keywords: frequency-hopping communication; synchronization head; TOD; synchronization scheme; synchronization performance 0 引言 跳频通信是现代通信领域中一种有效的抗干扰通信手段,其独特的抗干扰性能使其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定时时钟相对误差、传输信道的多普勒频移等因素,跳频通信系统存在时间和频率的不确定性,为保证正常工作,建立和实现准确的跳频同步是关键[1]。 1 跳频同步方法的研究

同步七进制加法计数器——数字电子技术,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计数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2) 3.计数器设计过程 (2) 4.序列脉冲设计的总体框图 (5) 5.脉冲序列设计过程 (5) 6.设计的仿真电路图 (10) 7.设计的芯片原理图 (11) 8.实验仪器 (12) 9.总结与体会 (12) 10.参考文献 (13)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正是理论的正确性。 2.学习自行设计一定难度并有用途的计数器、加法器、寄存器等。 3.检测自己的数字电子技术掌握能力。 2.计数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下图为同步七进制加法计数器示意框图 图 1 3.计数器设计过程 七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无效态为:111 ①根据题意可画出该计数器状态图: 000 001 010 011 110 101 100 图 2 ②选择触发器,求时钟方程,画出卡诺图。 a.触发器:JK 边沿触发器三个 b.时钟方程:由于是同步计数器,故CP 0=CP 1=CP 2= CP c.卡诺图如下:

七进制同步加法计数器次态卡诺图: Q 图 3 次态Q n 12 +的卡诺图 n n 图 4 次态Q n 1 1+的卡诺图 n n 图 5

次态 Q n 10 +的卡诺图 Q 图 6 ③根据卡诺图写出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 Q n+1 2= Q n 2Q n 1+Q n 2Q n 1Q n 0 Q n+1 1 = Q n 1Q n 0+ Q n 2Q n 1Q n Q n+1 0 = Q n 1Q n 0+ Q n 2Q n 0 ④求驱动方程: JK 触发器特性方程为:1n n n Q JQ KQ +=+ 由此可以得出驱动方程: J 2=Q n 1Q n 0 K 2=Q n 1 J 1=Q n 0 K 1= Q n 2Q n J 0=Q n 1 Q n 2 K 0=1 ⑤检查电路能否自启动: 将无效态(111)代入状态方程、输出方程进行计算,

巧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

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1-09-15T16:20:05.027Z 来源:《数学大世界(教育新导向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卓坚 [导读]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使数学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刘卓坚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使数学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直观、形象、增强生动性、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08(2011)02-004-01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全新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使数学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引情激趣,营造氛围,活跃气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我这样创设情境引入:给学生播放一段动画,大意是:小狗、小羊、小猫分别开着圆形、方形、椭圆形的小汽车来比赛谁的车跑得快,结果是小狗的车走得既平稳,又快捷,第一个就冲到了终点,而小羊、小猫坐在车上,颠簸不平,甚至还颠离座位,慢得很。看完后,我就让学生各抒已见,提出他们想要知道的问题,教师这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了“圆的认识”这节课,你们所提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新颖有趣地引入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识铺就了平坦大道。 二、变静为动,突破难点,启迪思维。 学生学习数学时,许多抽象的知识往往很难以直观感受,而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具体、逼真、生动、声情并茂的效果,如果能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把教材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能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在的规律,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计算机则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达到突破难点,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运用了两辆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的直观动态演示,显现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通过几次演示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弄清了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路程之间的关系。这样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轻易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而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紧密相联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增加密度,深化训练,增强自信。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借助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练习中,由于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黑板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增加了练习密度,能多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突出重难点,使学生在气氛活跃的有限时间内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新颖活泼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四、模拟现实,实践感知,解决问题 课本中有些要求实践的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从而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进行整合教学,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学会在信息学习环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主动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二年级学生比较难掌握的学习内容。我校在实践活动一课中,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超市情境。“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分为学习用品区、生活用品区、儿童玩具区、食品区等。这些都让学生兴奋不已,极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欲望,迫不急待地想在网络中做“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可以自己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秤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出金额。也可以是“顾客”,自由地去花钱购物,将手中的钱计划着去用,学习热情空前高潮。其间,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得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自然地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通过信息技术紧密地整合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但如何真正运用好,发挥它的真正的辅助功能,还有待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发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