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及对策
当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
况研究及对策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从农村到城市,既有别于农村
孩子,又有别于城市儿童,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于外界事物的转换更加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干扰。通过心理的冲击反映到行为的失范,长此以往,又会反作用于心理,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缺失,从而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缺陷和
偏差。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随迁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凸显的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忙得疏于管理子女。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们的子女在认知、情绪、行为、人际交往和躯体方面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情绪方面,会出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焦虑、恐惧等各种不同
的困扰;
行为表现方面,会无所事事,因为缺少足够的监督指导而无心学习、沉迷手
机游戏网络电视;
人际交往变化方面,会产生人际交往范围极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
和欲望都下降、易与家人争吵甚至离家出走等问题;
在躯体化反应方面,可能会因为室外活动锻炼不足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体重失常、失眠多梦等问题,也可能因为对疫情的担忧出现过度关心自己的身体
健康或出现反复洗手等强迫症倾向表现。
二、学校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心理防护的对策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学校作为一个对孩子成长、发展
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也同样起着重要
作用。
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普查。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上是在这一时期形成。所以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
进城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概述及其对策
进 城 民 工 子 女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概 述 及 其 g- - , j 策
赵 丹 王 亚 南
( 京 邮 电大 学 传 媒 与 艺 术学 院 , 南 江苏 南 京 2 0 4 ) 1 0 6
摘 要 : 城 民 工 子 女 作 为 城 市 中 一 个 典 型 经 济 地 位 低 进 下 的 弱 势 群 体 。 们 的 心 理 健 康 存 在 着 不 同程 度 的 问题 。 他 他 们 在 自卑 心 理 、 绪 障碍 、 际 交往 、 格 问题 等 方 面 都 比 城 情 人 性 市 孩子 的 问题 严 重 .外 来 民工 子 女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应 引起 高度
重视 。
关 键 词 :进 城 民工 子女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干预 策略
1引 言 .
ຫໍສະໝຸດ Baidu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和 城 市 化 的 发 展 ,越来 越 多 的农 村 劳 动力 向城 市 转 移 , 民工 这 个 群 体 在 城 市 中不 断 壮 大 , 工 子 女 在 农 民 城 市 化 过 程 中 , 随 父 母 大量 转 移 到城 市 。 也 由于 城 乡 二 元 体 制 的限 制 ,使得 外 来 务工 人 员及 其 子女 不 能 与城 市居 民一 样 享 受 到 应 有 的 城 市生 活待 遇 , 些 外 来 务 工 人 员 子 女 被 称 为 “ 这 社 会 处 境 不 利群 体儿 童 ” 他 们在 长期 情感 缺失 和 巨大 心 理 压 力 , 的 影 响 下 , 往 产 生 自闭 、 会 逆 反 、 独 、 往 社 孤 自卑 等 , 问题 。 t理 t 民工 子 女 , 健康 问题 已成 为无 法 回 避 的社 会 问题 。 目前 有 t理 t 关 外 来 民 工子 女 教 育 问题 的研 究 比较 多 .但 大 多停 留在 就 学 的 基 本 状 况 和人 口特 征 等 层 面 .对 他 们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的关 注 和研究较少。 2 民工 子 女 心 理 健康 状况 . 生 活 的 重 压 , 业 的 挫 折 , 公 平 的 待 遇 , 得 民 工 子 女 学 不 使 过 早 地告 别 了童 年 的 欢 乐 时 光 . 常处 于 紧 张 、 经 困惑 与 迷 茫 之 中 。久 而 久 之 , 他们 长 期 处 于 心理 亚 健 康 状 态 , 要 表 现 在 以 主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矫正对策
极性, 更 不 会有 创造 性 可 言 , 而 是疲 于 名 师来 学 校讲 座 讲课 ;还 可 以派 教 师
应付, 为完成 而 完成 。因 此 , 学 校 的制 度 必须 要 有 人性 化 的 内涵 ,以充 分尊 走 出去 , 去 兄 弟学校 取经 学 习, 互 相 交 流 ,避 免 整 天单调 重 复缺 乏创 新 的 工
是“ 编外 ” 市民, 具 有在 城 市 长 期 居 留 生 活 的意 向和事 实。 进 城 务工 人 员子 女 生理 和 心理 的 成 长 都 面 临 着 许 多 问题 , 对
学 生 在 各类 活动 中 自主参 与机 会 比较 生活 环境 缺 乏稳定 安 全感 。进 城 务 工
少, 从 而 各种体 验 也 比较 少 , 这样 也 影 子 女们 随 父母远 离 自 己的家 乡 ,自 己
以组织 各种 文娱 活 动丰 富 教 师 的业余 生活, 让 老 师 自我 减 压 , 舒展 身心 ; 可
以利 用 校 园 网开 通 “ 心 灵驿 站 ” , 让 老
师 的牢 骚有 释 放 的空 间 ,让 老 师的 心
灵小 憩 一下 :可 以请一 些 成功 人 士和
离 交流 ,从 而 在根 本 上解 除 教 师 的工
主 要是 指 那 些随 着 父母 进城 的、 或者 自小就 在城 市 出生 的进 城务 工 人 员 的 多数 人 不可信 任 , 自以 为是 , 对学 校 的 生 活 不适 应 , 不 习惯 教 师的 教学 方式 ,
关爱进城务工子女措施
关爱进城务工子女措施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其中不乏有子女
随父母一同进城生活。然而,这些进城务工子女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特别是在教育、心理和社会融入等方面。为了关爱和保障这些进城务工子女的权益,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本文将详细介绍关爱进城务工子女的措施以及对其影响的评估。
1. 教育措施
为了保障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权益,我国实施了多项教育措施。首先,实行了
农民工子女就地就近入学政策,保障了他们能够顺利进入当地城市的学校。其次,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特殊情况,设立了“三区三州”示范区,提供了质量较高的教育
资源,为其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此外,还设立了“阳光工程”,推动进城务工子女
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
2. 心理关爱措施
进城务工子女面临着离乡背井、生活环境改变等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需得到
关注。为了关爱他们的心理需求,我国建立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他们提供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此外,还在社区和学校设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增强其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
3. 社会融入措施
进城务工子女在城市生活中要面对着新的环境和社交圈子,为了帮助他们更好
地融入城市社会,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社会融入措施。首先,建立了社区志愿者团队,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社会陪伴和帮助。此外,还加强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他们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条件,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4. 影响评估
上述关爱进城务工子女的措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在教育
进城务工子女
进城务工子女
进城务工子女是指农村从事城市工作的父母为了生活和未来,把
孩子留在农村,而自己在城市打工的一类特殊人群。这些孩子在农村
长大,但由于父母工作的特殊性,他们长期处于缺乏亲子关爱和教育
资源匮乏的环境中。进城务工子女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进城务工子女问题首先存在教育方面的困境。由于留守儿童的父
母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工作,无法亲自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导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留
守儿童在学校中也常常受到歧视和欺负。他们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
这加剧了贫困与城乡之间的差距。
进城务工子女问题还存在健康和心理方面的挑战。由于父母长期
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他们通
常在家中独自生活,没有人监督他们的饮食健康和生活习惯,导致一
些健康问题的出现。此外,心理问题也是他们面临的一大挑战。缺乏
关爱的环境容易使留守儿童感到失落和无助,心理上产生焦虑、抑郁
等问题。
为了解决进城务工子女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
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
使留守儿童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其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留守儿
童关爱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保护,同时加强对他们心理健
康的关注。此外,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提供更
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同时,留守儿童的父母也应该增加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虽然他
们不能时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可以通过电话、通信等方式与孩子保
持联系,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可以亲自回乡探亲,给孩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前言: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者带着自己的子女到城市生活,但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一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子女也面临着心理问题。本文将
针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情感孤独
许多进城务工子女离开家乡、家庭,到陌生的环境中生活,他们很难适应这种环境,
面对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他们感到了空虚和颓废。最重要的是,他们缺少亲情的关怀和
同龄人的交流,情感孤独常常会让孩子们失去信心和自尊心,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自闭情绪。
2、适应性不良
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环境、教育方式与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环境完全不同,这样的环
境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业成绩。而且,进城务工子女的进城原
因多数是因为家庭的经济条件不稳定,这样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孩子的家长,也会使得
孩子的适应性出现问题。
3、自我认同感缺乏
进城务工子女在面对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异时,产生了自我认同感缺乏的问题。这种
问题具体表现为:孩子们常常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感到困惑,他们的心理状态常常处于焦
虑状态,在群体交往中表现出自卑、依赖等情况。
4、行为问题
进城务工子女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和教育,长期处于孤独状态,带来了一些不良的行
为问题。例如:旷课、逃学、打架斗殴等等。
1、增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为了避免进城务工子女的情感孤独感和适应难度,家长需要更好地利用周末或节假日
陪伴孩子,打造一个更温暖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减少孩子的个人情感障碍,培养孩子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近年来,我国进城务工人数逐渐增多,许多务工人员会随家人一起搬迁到城市,使得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进城务工子女。这些孩子和父母一样,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帮助。本文将从心理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心理问题
1. 适应问题
进城务工子女通常来自农村,他们需要适应城市生活和城市学校的环境。在家庭中,他们可能更多的依赖父母,而在城市中,他们需要面对更多的独立生活和学习。这种转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困惑。
2. 学业问题
进城务工子女通常会就读于城市中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可能与他们在农村的学校有所不同。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可能会面临学习上的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
3. 家庭问题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进城务工子女可能会缺乏家庭的关爱和陪伴。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需要更多的家庭关怀和支持。
4. 社交问题
进城务工子女可能会因为来自农村、文化背景不同等原因,与城市中的同龄人存在一定的隔阂,导致他们在社交方面面临困难。
二、解决策略
1. 政府关注
政府需要关注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关政策,增加对这些子女的关爱和支持。可以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2. 学校支持
学校应该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的关注和支持,在教学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融入学校生活。
3. 家庭关爱
父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可以在家庭中进行一些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孩子克服孤独感。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在城市中打拼,为了
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他们经常会将孩子留在家乡或是将孩子带到城市,但是这种情
况下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进城务工子女心
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1.安全感问题:进城务工子女往往无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很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受到质疑,这会让他们的自信心受到
打击,产生不安全感。
2.成就感问题:进城务工子女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他们的学业不一定能与城市里的
孩子相比,这会降低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们缺乏成就感和动力。
3.社交问题:由于进城务工子女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他们的社交能
力可能不如城市里的孩子。这也可能导致他们对周围人的不信任感和排斥感。
1.建立安全感:家庭是进城务工子女最重要的依靠,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父母一定要经常和孩子联系并回家看望。家庭之外,学校老师和同学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支
持系统,他们要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增加互信。
2.建立成就感:父母和老师不能只看到孩子的弱点,要重视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为他
们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情,并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3.培养社交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与老师、同学交流。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校外的兴趣班、社团等,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促进人际关系
的建立。
总之,解决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家长、老师和社会应该共同
简述班主任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简述班主任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纷纷进入城市工作,并把自己的子女留
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朋友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由于家庭关系的疏离、教育资源
的匮乏等原因,面临着较多的成长问题。作为留守儿童在城市中学校的班主任,如何有效
地帮助这些儿童解决成长问题,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下面就简述班主任对进城务工人员
子女教育的有效策略。
班主任需要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和问题有深入的了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
父母的长期离家工作,缺少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他们往往在心理上会有焦虑、孤独、自
卑等问题;在学习上可能存在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在生活上可能存在生
活自理能力差、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问题。了解了这些问题,班主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
采取措施帮助这些留守儿童。
班主任需要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针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焦虑、孤独、自卑等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情感交流等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班主任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及
时发现和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班主任需要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
庭教育和父母的关爱,往往在学习上存在很多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开展丰
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班主任
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班主任需要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教育探究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教育探究
发布时间:2021-05-06T14:54:25.43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3期作者:陈绮桦[导读]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摆在眼前,需要方方面面的解决,现在就心理教育这一块进行探讨,学校如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关怀,相信会对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能量和较好的学习心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带来利好影响。
陈绮桦
广东省茂名市愉园小学,525011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摆在眼前,需要方方面面的解决,现在就心理教育这一块进行探讨,学校如果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采取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关怀,相信会对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的正能量和较好的学习心理,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成长带来利好影响。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心理教育、探究
20世纪后半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社会流动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人口流入城市。相应地,随父母一起进城的随迁子女也在逐年增加,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据推算,全国14周岁及以下的流动儿童规模已达到1834万人。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流动人口增长过快,其素质却得不到相应地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已成为社会流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隐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面对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孩子们的教育,确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 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作者:范保雄
来源:《少男少女·教育管理》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文章分析了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且剖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教师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进城务工人员要多关爱子女,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进城务工人员群体,而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身处城市但又是“编外”市民,他们的心理问题大多是对周围城市环境的不适应导致的。教师要对此进行深入剖析,确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疏导,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态,乐观、健康地成长。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容易自卑和逃避现实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虽然身处城市,但作为外来人口被社会边缘化,并且被视为弱势群体,导致他们对城市没有归属感,难以适应周边的环境。深究其原因,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融入城市生活;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能适应城市的语言交流习惯,他们的学习会暂时落后,最终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选择逃避现实中的问题。
(二)内心敏感,不善于交际,容易厌学和封闭自我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心理教育刍议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心理教育刍议
◆徐守宾
(甘肃省会宁县桃林中学
)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心理教育,一直都是大众所关注的焦点。这些特殊的孩子们大多还在人格、个性形成或者完善的时期,由
于他们的特殊生活背景,导致他们比一些同龄孩子面临更多的挑战以及心理问题,对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法
。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心理教育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教育现状
早在2003年,我国就为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制定并颁布了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从法律角度来说,极大的保证了我国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权利,但是由于一些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这些进城务工子女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比如,与同学之间的相处自卑、学习基础薄弱、焦虑、浮躁等,这些情绪严重的影响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
据调查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启蒙教育薄弱,导致他们在学校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成绩较差。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自身的生活背景,容易产生自卑或者封闭心理,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出现逃学,甚至厌学的现象。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多习惯讲方言,就算在说普通话时,也会带有一股浓厚的方言气息,导致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与人交流时,自卑或者不愿与人交流的现象。由于同学之间缺乏交流,导致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对同学,老师感情薄弱。另外,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自身经济状况不佳,才会选择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由于自身认知,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产生边缘化、排斥性等心理特点。
二、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社会因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这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一个人一旦离开自己之前所熟悉的环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生活,一定会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这种时候,我们需要不断的去调整心态,积极适应新环境。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从小生长环境差、成长经历坎坷、生活水平不高,生活质量没有保障等情况,导致他们不善于人际沟通、交流,加上他们性格孤僻、容易自卑,使得他们的心理变化比一些同龄孩子要更加活跃。对环境的陌生感,心理的不适应感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产生巨大心理变动的影响因素。
点燃生命之灯,照亮希望之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点燃生命之灯,照亮希望之路——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文|姚来芳
一、个案来源
初见来访者小A是在晚上七点钟。一个瘦瘦的、面容清秀的女孩,眼含泪水,情绪非常低落。她是通过班主任老师找到我的。根据班主任的描述,我感觉她的情况比较严重。
小A流着泪说她曾在五年级时得过抑郁症,有过自残行为。说着她扬起手,我看到她白皙的手背上有道一寸左右长的疤痕,虽已愈合但依然清晰可见。她喜欢舞蹈,但上了六年级,外出务工的父母不赞成她学舞蹈,要么对她恶语相向,要么不闻不问。就在去年寒假,她无意中听到父母说了重男轻女之类的话,感到很气愤,就和父母吵了几句。生气的父母让她辍学,这彻底激化了她和父母之间的矛盾,冷战就此开始了。开学不久,她因感冒严重向父亲打电话要钱,却被母亲臭骂了一顿。加之她的成绩也退步了,不仅被老师批评,同学们也开始疏远她。她难过至极,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二、分析原因
这是个在父母冷眼里长大的孩子,遇到有着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对她打击、嘲讽,甚至谩骂,却不曾意识到,语言暴力虽不攻身,却能攻心,会让孩子受到很大的伤害。她一直用顺从、微笑面对父母的冷漠打击,长期隐藏着自己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形成了懦弱自卑型人格。她以为自己这样做能改变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最后却只有失望。她变得十分敏感、脆弱,一旦遇到压力,累积的负面情绪过多时,她可能就会采用极端的方式处理,如自残或轻生。
她原本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舞蹈老师,却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内心充满了失落和无助,这更加重了她的焦虑情绪。
三、干预过程
(一)商讨辅导方案
对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对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
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
农民工涌向城市务工,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陌生的城市,这就给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
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进城务工子女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足。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全
面照顾子女的教育需求,因此进城务工子女常常得不到足够的教育资源。他们可能没有机
会上一流的学校,没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发展机会。
进城务工子女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适应困难。他们来自农村,对城市的环境、生活方
式和教育体制都不够熟悉,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很多进城务工子女可
能面临着和同龄人的差距,这将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进城务工子女在社交方面也存在问题。他们由于来自农村,和城市孩子的生活经验和
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与城市孩子交往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他们可能面临着
被排斥、歧视或欺负的情况,这将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状况。政府应
加大对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补贴,确保他们享有平等接受教
育的机会。学校应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更好的适应环境和学习条件。教师也应接受相关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进城务工子女的理解和关注。
家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应该积极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我们也应该鼓励进城务工子女主动融入城市生活,参加各种社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心理问题及解决策略
进城务工子女是指父母由农村迁移到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的一批儿童群体。由
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进城务工子女心
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进城务工子女常面临着孤独感和情感困境。由于父母不能随时陪伴在身边,这些孩子
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安全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缺乏家人的支持,容易产
生情感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是建立起良好的家庭联系。父母应定期与孩子保持联系,通
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父母还可以借助网络
技术,与孩子进行视频通话,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政府、学校和社区等可以组织一
些活动,使孩子有机会与其他同样处境的孩子进行互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进城务工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教育困难。由于父母不能在身边进行教育引导,
这些孩子往往缺乏规范和规划,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他们可能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
较差,甚至产生逃学行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加强教育支持。政府可以建立进城务工子女教育援助体系,给
予这些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在学校方面,教师应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他
们更多的关怀和激励。也可以通过开展家长学校、志愿者教育等活动,提高父母的教育意
识和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孩子的教育。
进城务工子女还可能面临着情绪问题和自尊心低下的困扰。长期处于异地环境,他们
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压力,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缺乏父母的关爱和认可,他们
的自尊心可能受到伤害。
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是提供心理支持。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 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教育策略
【摘要】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如适应困难、家庭关系
紧张、自我认同困惑等。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育资
源不足、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
建立家庭教育支持系统、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以及提供社会支持与
帮扶措施等教育策略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群体
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教育策
略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展望未来,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这
一群体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支持系统,
学校心理辅导,社会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教育策略,未来展
望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进行务工,
他们中的许多人带着自己的子女一同来到城市。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
女在城市的成长环境中往往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孤独、适应困难、
自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对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与城市中的孩子们有着明显的差异。缺乏父母陪伴、缺乏安全感、缺乏社会支持等因素都会导致他们心理健康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教育策略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引起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6-05-06T09:56:43.6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7期作者:杨全红
[导读]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作为一群特殊的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热点。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730913
摘要:在城里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是一群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生活、学习,心灵承受着难以承受的负担,形成了自卑、孤僻、逆反、封闭、偏激、厌学、自暴自弃等不健康心理。本文主要分析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健康的心理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研究在学校教育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心理教育办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巨大需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往城市涌现,在为了方便照顾子女或者希望能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的目的下,越来越多进城务工人员将其子女带入城市中。
作为一群特殊的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热点。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主要问题
1.家长文化程度低,缺乏良好教育环境。
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大部分家长本身没有受到多少良好的教育,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工作忙碌,缺乏时间和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很少关心他们的学习。许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抱着“放养”的想法把孩子送到学校,许多他们的孩子也抱着“放羊”的态度到学校来,学习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这种状况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产生了怨恨和不满,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就走上了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消极反抗之路。
2.不停地变换学习环境,形成孤僻的性格。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远离家乡,学习、生活环境不停地变换,在新的环境中,不容易与同学和老师沟通,形成了内向的性格。由于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差异,他们与城里的孩子存在着心理隔阂,在同龄的城里人那里难以得到友谊。在与城里老师的交往中还多了代沟等问题。在父母那里也得不到理解、安慰和帮助,因为父母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生计而忙碌,无暇顾及孩子心里的感受。于是,心理上作茧自缚,行为上自我孤立,使他们渐渐退缩到集体的暖阳照不到的角落,形成了孤僻的性情。
3.感情脆弱,容易受到伤害。
一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长期处于被冷淡和受歧视的环境中,挫折感很强,从而造成了自身自卑、孤僻、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感情上较为脆弱,极易受到伤害。但是这些孩子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时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遇到问题常不易转弯,死盯住不放,也不易接受别人劝说,做事莽撞,不顾后果,常做出一些违反社会规范的傻事、蠢事。
4.成绩偏低,不喜欢上学。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对务工人员子女学习情况的调查来看,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他们中只有20%的成绩优秀和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70%!鉴于此,厌学心理在进城务工子女身上表现得较为普遍。他们学习困难既有他们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缺乏远大的理想、自身注意力不集中、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等是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主观原因;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经常性的转学难以适应新环境等是导致他们学业不理想的客观原因。
二、针对以上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化解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改善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教育环境入手。当然,对于改善学生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这些方面,学校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但学校可以发挥主导作用。
1.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活动。
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应在观察、研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心理辅导目标,组织一些有效的心理辅导活动,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确认识自我,纠正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自卑倾向;可以协助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走出自我封闭的环境,树立城市公民意识,提升对所在城市的全面认识和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和主动的行动,融入社会和面对生活。
2.唱好家校合作大戏,促进务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教在学校,育在家庭,只有唱好家校合作大戏,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功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长。对家庭教育缺失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更需要学校多做工作。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联系、沟通、指导工作,让家长认识并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并配合学校的工作,改善家庭教育。可以开办家长学校,举行专家讲座或家长论坛,编辑家教小册,成立家庭互助组等,也可以建立走访、信访和召开家长会的制度。家校双方要经常联系,互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共同研究有效的教育办法。
3.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平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社区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方面,学校要与有关社区管理部门沟通合作、搭建平台,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外地读书,人地生疏、课余生活不丰富的特点,可开展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对于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无心向学等问题,学校除了直接给予必要的帮助外,还可以加强与社区的联系,让社区内高校学生、专家、学者、关工委、老革命以及其他成功人士参与帮扶活动,使他们融入社区,化解他们的心理问题,维护并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是温家宝在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题词,也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让我们携手合作,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了社会稳定、万家和谐和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建设者而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