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的出路

合集下载

中国白酒内外部环境分析及趋势预判

中国白酒内外部环境分析及趋势预判

中国白酒内外部环境分析及趋势预判中国白酒行业是中国传统的特色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中国白酒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

一、内部环境分析1.产品特点:中国白酒以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优质的原材料制成,具有浓郁的风味和独特的香气,深受消费者喜爱。

2.品牌竞争:中国白酒市场竞争激烈,有众多知名白酒品牌,如茅台、五粮液等,在消费者心中有很高的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

3.技术研发:中国白酒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口感,提升企业竞争力。

4.渠道建设:中国白酒企业通过多种销售渠道,如零售、酒吧和餐饮业等,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二、外部环境分析1.政策环境:政府对白酒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加强监管和规范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消费市场: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不断增加,中高端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3.国际市场: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出口量和销售额不断增加。

但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需要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趋势预判1.高品质白酒市场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高端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2.品牌竞争加剧: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品牌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白酒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品牌竞争力。

3.技术创新与环保:随着科技的发展,白酒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

同时,环保成为一个重要关注点,白酒企业需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进可持续发展。

4.国际市场开拓: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白酒企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品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白酒行业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白酒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环保意识,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报告前言2009年,对于中国白酒行业而言,注定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传统行业打破长期封闭的环境,直面国内外环境的双重挑战。

白酒行业作为传统行业的代表,逐渐从传统保守走向风口浪尖的变革时代。

我们处于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我们处于行业变局的大时代,我们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回顾历史,我们需要分析现在,我们更需要展望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因为,我们不要和趋势作对,我们需要洞察和顺应趋势。

中国白酒行业从解放至今共经历了四个重要发展阶段,期间历经传统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向规模化的工业生产转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体制转轨和变迁。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解放后至“文革”结束(1949年——1978年)该时期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整理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白酒行业呈现散、乱、小的三大特征,主要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总产量只有10.8万吨。

为了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在计划经济的调配下,国家通过小企业合并、传统生产工艺的保护以及酿酒机理和白酒香型的科学研究,使白酒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文革”结束时,白酒产量达到144万吨。

第二阶段:快速成长时期: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1996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白酒行业的快速壮大,市场需求被极大的释放。

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大大释放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粮食大获丰收,并出现了大量的过剩粮食,加之白酒行业受利润的驱动,进入的门槛又比较低,对于当地的税收帮助比较大,在20世纪80年代,“当县长,办酒厂”成了当时的潮流,到1996年末,我国的白酒产量达到了801.3万吨的峰值,短短17年间,白酒产量增长了近6倍。

第三阶段:衰退震荡时期:1997年——2004年1996年达到801万吨的产量峰值之后,白酒行业进入衰退震荡阶段。

消费行为和需求的转变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使过度膨胀的白酒行业进入行业整合黎明前的摸索阶段。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一)白酒市场规模发展状况从白酒产量看,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仅为10.8万吨,至1996年发展到顶峰为801.3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其后开始走低。

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自1999年前后白酒进入调整期,经过不断地磨合与洗礼,我国白酒产业于2003年起开始全面复苏。

2003年全国规模以上的白酒企业产量331.3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545.32亿元,同比增长11.79%,实现利税总额134.97亿元,同比增长8.4%,利润总额42.26亿元,同比增长31.45%。

2004年全国白酒总产量312万千升,我国白酒产量到达了10年来的最低点同时也成为了白酒产量的转折点。

销售收入实现530亿元,增长了15.2%。

近60亿元的利润总额不仅创下了38.9%的各行业最高增长,在酿酒行业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也达到了57.6%。

2005年起,中国白酒消费出现恢复性增长,产量达到349.4万千升,同比增长5.04%;销售收入741.07亿元。

2006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970.3亿元,同比增长31.08%;产量达397.1万千升,同比增长18.18 %。

2007年全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242亿元;产量达491万千升。

2008年白酒产量 569.34万千升,同比增长15.79%,销售收入1574.85亿元,同比增长27.79%。

其中高档酒的销售额为180亿元-200亿元。

2009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08.1亿元。

2010年,全国白酒行业规模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661.14亿元,同比增长35.17%。

我国的白酒生产企业,在1995-1997年高峰时,数量高达4万多家,但大多是工艺技术落后、粮食能源损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

截至09年底,我国白酒生气企业为1.8万家。

图一:我国白酒产量变化趋势我国白酒产量变化趋势图二:2005年-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增长率图三:2005年-2009年我国白酒销售数据变化情况0%5%10%15%20%25%2005~2008年白酒产量增长率2005—2009年销售数据变化情况表一:2005年-2009年我国白酒利润率变化情况预计未来三至五年,我国白酒销量将仍以年均15%的增长率上升;利润会以高于15%的年均利润率有所提高。

白酒技术的发展趋势

白酒技术的发展趋势

白酒技术的发展趋势白酒作为一种传统的酒类产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特色酒文化的代表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进步的发展,白酒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提升。

以下是白酒技术发展的几个趋势。

1. 高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白酒行业也开始借助高科技手段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利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技术,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原料检测、发酵控制、酒质评估等,可以保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 酿造工艺改进: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较为复杂,需要长时间的发酵、蒸馏和陈酿。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人们对于白酒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工艺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白酒行业开始探索和引入新的酿造工艺,如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时间的缩短,蒸馏技术的改进等。

这些改进可以提高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同时还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3. 新型原料的应用:传统的白酒原料主要是粮食,如高粱、小麦、大米等。

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一些新型原料开始被应用于白酒的生产。

例如,在一些地方已经尝试使用葡萄、苹果、薯类等其他植物原料来酿造白酒,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产品种类,还可以改善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

4. 品牌文化的重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播对于提升产品竞争力至关重要。

因此,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并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来提升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

例如,一些白酒企业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故事和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

5. 家庭化、个性化: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

白酒行业也开始呈现出家庭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一方面,一些白酒企业开始推出小包装、小瓶装的产品,以满足个体和小家庭的需求。

另一方面,一些高端白酒企业开始推出个性化定制的产品,通过不同的酒款、酒龄、包装等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口味。

酒业经理人的十大出路

酒业经理人的十大出路

酒业经理人的十大出路年年岁岁花相似,又到一年跳槽时。

行业的景气度尽管只是名酒的狂欢,但生活总要继续的,新的一年对职业经理人来说有些什么好的出路?我们不妨梳理一下。

一、更上层楼,忙于跳槽想拿高薪,想有更高的职业位置,这是入行不久的白酒经理人最质朴的想法,无可厚非。

但入行不久的职业经理人资历尚浅,就算在自己的公司要想出人头地前面还排着大堆的老人,难以逾越,怎么办?如果你确实有两把刷子,跳槽是个不错的选择。

新公司请人一般是英雄不问出处、只看能力,你当真有能力胜任新公司的工作,你的高薪就不再是水中花、镜中月。

只不过,新人能够有行业人士推介,到新公司工作的机会会更好,因为这就相当于背景背书,给自己的能力加分。

二、内部换岗,调整心态在一个位置干久了心生厌倦是人之常情,尤其是业绩得不到明显的增长、市场起色不大时更是激情不再、万念俱灰。

就算这样,你觉得公司有发展前途又或者你习惯了公司的环境不想离开公司,这个时候激活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想办法调离现有岗位去到一个新的岗位,换个环境可能有战斗力的你就回来了。

换岗位要敢于跟自己的领导提出,平调最好,哪怕就是比现有岗位更低一点也无所谓,因为你的目的是激活自己,不是升职。

通俗点说就是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更有力!三、适应潮流,做加盟店有很多职业经理人对自己的家乡很有感情,职业经理人在外漂泊时间长了总想回到家乡,但公司也有自己的难处,不可能满足每个经理人在自己家乡工作的愿望。

有这种冲突的经理人就只能离开公司才可能满足自己守在家乡的愿望。

离开后怎么办?这几年全国性的连锁加盟店风生水起,譬如华致酒库、1919等,职业经理人不妨以此为突破口,做自己的生意。

而做加盟店主要是规避前期开新店没有客流的风险,华致酒库这类店可以给到刚刚开店的你很好的引流作用。

有了积累,你就可以开设自己的同城连锁,这是一个方向,也是很多职业经理人的选择。

四、变换身份,做合伙人苗国春不做职业经理人加盟1919后,其实更大的身份是1919的河南合伙人。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中国白酒源远流长,是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传统酒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白酒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如今,中国白酒已成为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高端酒品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国白酒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白酒的概述中国白酒是一种高度发酵的酒类,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等为原料,通过传统的酿造工艺制成。

中国白酒的特点是香气浓郁、口感柔和、回味悠长,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常见的中国白酒有五粮液、茅台、洋河等。

二、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白酒市场规模达到8788亿元,同比增长14.3%。

中国白酒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和海外市场的开拓。

2.品牌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的扩大,中国白酒市场的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

五粮液、茅台、洋河等老牌白酒品牌一直处于市场的领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

品牌竞争的激烈,也促进了中国白酒市场的发展。

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近年来,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的需求不断提高。

这也促使中国白酒市场朝着高端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品牌价值,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打造高端白酒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1.高端化趋势明显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明显,中国白酒市场也开始走向高端化。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高品质和品牌价值,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打造高端白酒产品。

高端化趋势的发展,将推动中国白酒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2.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中国白酒市场的国际化步伐也越来越快。

五粮液、茅台等老牌白酒品牌已经在海外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向海外市场进军。

品牌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将促进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3.科技创新成为发展新动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白酒行业也开始注重科技创新。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白酒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一、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庞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酒消费市场,白酒行业一直是中国酒类市场的主导力量。

2024年,全国范围内实现白酒总产量超过1000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以上。

2.白酒种类繁多:中国白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品种体系,包括郎酒、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多个有影响力的品牌,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味。

3.品质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不断加大品质提升和研发创新力度,推出高端白酒产品,提高品牌附加值和市场议价能力。

这使得中国白酒的品质得到了全球认可,出口量不断增加。

4.品牌竞争激烈:白酒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上,各大品牌争相推出新品、新规格、新口味,通过广告、营销等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发展分析:1.消费升级导向: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不断改变。

白酒行业应顺应消费升级的趋势,加大对高品质白酒的生产和销售力度,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互联网+白酒模式兴起:互联网+白酒模式的兴起为中国白酒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互联网平台,白酒企业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销售,缩小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3.品牌国际化提升:中国白酒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出口量逐年增加。

通过加大品牌建设、产品宣传和市场推广,中国白酒企业可以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绿色可持续发展:白酒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强生产环节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白酒企业还应加大对农户和供应商的帮扶力度,促进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白酒行业作为庞大而复杂的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不断增长,品质不断提升,品牌竞争激烈。

然而,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白酒行业需要加大品质提升力度,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保持行业的良性发展和长久的竞争力。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白酒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引言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酒市场也逐渐壮大。

本文将对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二、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现状1. 产业规模我国白酒产业是全球最大的白酒生产和消费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白酒产量达到XX万千升,销售额超过XX亿元。

2. 品牌数量我国白酒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白酒品牌,其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合资企业等。

知名的白酒品牌有茅台、五粮液、洋河等,这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区域分布我国白酒产业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江苏等地。

其中,四川茅台镇和贵州茅台镇被誉为中国白酒的两个重要产区。

这些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为白酒的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白酒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消费者对于白酒的品质、口感和文化内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端白酒的需求逐渐增加。

三、我国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1.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白酒企业需要加大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2. 市场细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白酒市场将趋向于细分化。

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白酒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定位和推广。

高端白酒市场和中低端白酒市场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3. 健康饮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白酒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性和营养价值。

开发低度、低糖、低卡路里的白酒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4. 国际市场开拓我国白酒企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参加国际酒展、开展跨国合作等方式,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四、结论我国白酒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全球白酒市场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白酒的出路目前,中国白酒厂家大概在38000左右,其竞争可想而知,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讲,那就是“竞争呈白热化态势”,对于业界人士都知道的情况,我就不多说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白酒行业,可以说是没有竞争,是一片蓝海。

为什么这么说?请往下看......首先,白酒卖什么。

不管中国白酒业现状是如何,有多少酒企啊、竞争白热化啦,不管它。

我们先来讨论下白酒到底卖什么?很多人都会说,当然卖文化了,因为喝的是文化,好,那么白酒的文化是什么?白酒卖的是酒文化,这个概念太广泛了,以至于大家都不能很好的去理解,酒的历史是文化,酿造是文化,品法、作用、服务、消费、什么酒用什么杯子喝等等等等,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统统属于文化的范畴;那么你的酒到底卖的是哪一种文化?再说终端销售,我们所看到的白酒的销售是怎样达成的?基本上我们看到的是广告拉动销售,促销带动销售(商超里的买一赠一,买酒返现金;酒店里的瓶盖费等),基本上没有多少文化可言。

消费者买了你的酒能感觉到什么?能不能感受到你所传播的文化?如果感受到了,那么消费者对这种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再者,很多酒企一谈到酒文化,就说它的历史,“公元某某年就有这个酒了,要么就是和某君王有什么关系,留下什么故事,传说;要么就是某位著名诗人怎么怎么的,流传至今的一段佳话”。

比如,安徽台每天广告的文王贡酒,我在网上看它的文化,就是周文王过60寿辰,他的儿子献文王酒这么段历史。

这些历史不管真假,可是它和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有一些酒水企业也做出了一些文化,而且做的也不错,可我还是想说刚才的一句话,你的酒文化和消费者有多大的关系呢?我个人认为,在中国企业界,“企业文化”没有主观上的好与不好之分,哪怕你所传播的文化再烂,只要能让消费者产生共振,共鸣;从而使你的产品大卖,这就是好的文化;反之,你的文化再好,传播再有效,消费者就是不买产品,那也只能说是失败的文化,失败的传播,失败的营销策略。

分析:中国白酒界总体上没做出什么文化,只是打了一个“文化”的口号而已,没什么实质内容,还是在就产品卖产品第二:浅谈“营销”。

大家都知道营销的妈妈是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营销,这毋庸置疑;那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呢?如果没弄清楚营销的本质是什么,那营销策略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做出来的结果又是如何呢?我个人认为:营销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沟通,一种互动,和消费者沟通、互动。

就像做销售一样,学过销售的人一定学过沟通的课程;你去见客户,目的是达成交易,想让客户购买你的产品;那么整个过程就是你和客户沟通的过程,如果沟通不到位,双方没有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你相信客户会购买你的产品吗?一样的道理,营销就是把你的观点,你的认识,你的价值观表达出来;那么认同你观点、价值的消费者都是你的客户,你的顾客,产品只是一种载体而已。

营销就是让你的文化、你的价值观和消费者的某种情结或是利益产生一种对接。

那眼下咱们白酒的营销是什么情况?怎么做的?现在酒水广告遍地皆是,大家自己去感觉吧。

顺便说下广告,我个人认为:广告不仅仅是广而告之,不仅仅是告诉大家,让大家知道一个新的产品问世了;更重要的是传播一种价值观,一种内涵和其他能让产品流动性增强的内容(我说的不全面,仅仅是个人看法);比如:“利群”香烟的广告个人认为做的就很好。

大家可以看看利群的广告,它传播的内容和烟草本身有什么关系。

企业经营的应该是一种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至于产品的销售所得到的利润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副产品,所赚到的钱只是用来实现价值的一种工具而已。

分析:中国白酒界的营销不够深入,没有和消费者融为一体,互动的太少,出现了断层现象;结果是,你做你的广告,我买我的酒第三:任何成功都有它背后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表象。

我也举一个万人举过的例子,麦当劳卖什么?表面上看卖的是产品,汉堡之类的玩意,大家都知道麦当劳是美国的,可是连美国人自己都说麦当劳是垃圾食品,那为什么在全球还那么火?其实麦当劳卖的根本不是产品,它卖的是“温馨+快乐”在最开始它瞄准的是儿童市场,由于部分家庭父母的争吵让孩子感觉家不是那么的温暖,所以麦当劳提供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就餐环境,大家看看麦当劳的装修设计;所以儿童都喜欢去麦当劳,儿童去了你大人不跟着去?由于联动效应现在麦当劳的大人比孩子还多。

这也是“汉堡王”无论是在环境、服务、餐点味道上都超过麦当劳,却做不过麦当劳的原因。

再比如奔驰,表面上卖车,背后的内涵是“卖成功,卖身份”;“万宝路”香烟卖的是“男人的感觉”,“利群”香烟卖的是“人生过程论”,“可口可乐”卖的是“快乐”,“海底捞”火锅卖的是“上帝的感觉”,就包括“蒙牛”也不仅仅是在卖牛奶,他是使命发生了改变,他不是卖牛奶赚钱的,他是带领老百姓发家致富的,蒙牛有一个口号是什么?---“百年蒙牛,强乳兴农”所以能在6年内跑出火箭的速度。

等等事例,不胜枚举,所以,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有它背后的内涵;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成功的产品,也就是可以持续反复消费的、代代相传的产品都是有灵魂的---品牌,也就是说品牌一定有灵魂相附,也就是内涵。

那有人说了,你说的那都是大企业,人家资金雄厚,咱们比不了,离你说的太远。

那好,咱就说说咱们身边的小事,读者可以在“百度”搜索“国足臭豆腐”事件;说的是一个卖臭豆腐的,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卖臭豆腐的,也没什么名气,赚点平均利润,也许这个老板热爱足球,在加上他脑子灵活,就把他的臭豆腐摊的招牌加上俩字,改为“国足臭豆腐”,这下子火了,排着队购买,读者可以看看这个视频,看人消费者怎么说的?消费者说“与其说是吃臭豆腐,不如说吃的是对中国足球的无奈,对中国足球的愤恨”。

这是什么?这小伙子卖的仅仅是臭豆腐吗?还有,不知大家最近有没有看“中国达人秀”栏目,评委就是周立波,伊能静,高晓松三人;读者仍然可以在百度搜索“落魄千万富翁”事件,讲的是安徽合肥的一位叫“高逸峰”的男人,他从小喜欢文艺,爱唱歌,在舞台上唱了一曲《从头再来》,感动了评委和观众,他晋级了;请问是什么让他晋级了?是他唱的这首歌吗?他唱的真的很动听吗?高晓松作为一个评委为什么喊了他一声“哥”?为什么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人生豪迈”?看了这个视频的人都知道,高逸峰晋级了不是因为他唱的这首歌,而是!用一曲《从头再来》把他这一生,从一个千万富翁落魄到了包子铺老板的坎坷经历表达的淋漓尽致,感动了所有人。

所以,要想成功,不管企业大还是小,强还是弱,资金多还是少,这都不是核心问题,重要的是仅仅在表面做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背后的内涵所在,也就是说要有品牌概念。

分析:中国白酒几乎没有内涵,也就是说没有品牌,但有名牌,像茅五剑,水井坊,泸州老窖,酒鬼酒等等不少名牌产品,但只有品牌才具有忠诚性,才具有反复性消费,持续性消费;操作起来才能不累。

第四:讨论。

像白酒业龙头五粮液,它的酒文化是什么?喝五粮液什么感觉?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五粮液的酒文化,如果让我说喝五粮液的感觉,那就是有面子,当然了,喝茅台,剑南春,水井坊,酒鬼酒等酒都有面子。

但很多人都认为“面子”不能算是一种内涵,不能算是一种品牌诉求,因为中国人都要面子,这太笼统了。

换一种酒,喝威士忌什么感觉?喝轩尼诗什么感觉?大家仔细想一想。

再看另一个问题,中国人是怎么买酒的?是不是先看价格!就算在酒店消费,如果没有面子的影响,比如是几个哥们在一起喝酒,服务员推荐了一款酒,我们通常会怎么做?是不是会问,多少钱一瓶?所以我的经历让我感觉到,中国人买白酒,都是先看价格再选酒。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中国白酒的酒文化应该围绕着什么主题来做。

比如说,有的产品是围绕着“实惠”像洗衣粉等;有的产品围绕着品质,像奶粉等;有的产品会围绕着功能,效果;像药、美容品等。

白酒应该围绕着什么主题来做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围绕着“精神感受”来做。

很多产品是要打精神感受的,不仅仅是酒,包括上述已举例的,烟、车,甚至是某些功能性产品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围绕着“精神感受”来做。

分析:白酒卖“酒文化”太笼统,像红酒卖“品味”很清晰,啤酒卖“激情”很清晰(尽管我本人不太认同,但是主题很清楚);中国白酒营销策略应该围绕着“精神感受”这一主题来做,而不应该停留在品质,产品本身。

第五:遐想。

酒水营销要打“精神感受”这一主题,应该怎么做?男人最注重的是事业,是个男人都想成功,要想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有很多;这也给我们酒水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了很多思路,比如说,要想成功必须要具备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具备刚强,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精神等等。

当然,也可以不说成功,说友情,真情等。

比如喝了某一款酒,让我感觉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我喝的不是酒,是一种情怀,就像人说的“哥抽的不是烟,而是寂寞”一样,或者说喝的是一种“孤独”等等,要有背后的那种感觉,内涵所在。

虚拟一下;假如一款酒,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W酒”;它可以围绕着这一感受来做:“男人就要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方向对了,就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成功一定是你的,W酒”那么这款W酒的竞争对手是谁呢?它并没有传播“纯粮酿造,几百种工艺等高品质酒”这种概念;其他的酒卖的都是品质、面子,而W酒卖的是什么?W酒宣导的文化是什么?当这一文化内容传播到消费者脑海里的时候,那消费者喝W酒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是不是能产生一种自我激励的感觉?每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想放弃的时候,你喝了W酒,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那W酒公司还是不是一个就产品卖产品的企业...第六:思考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

在这里,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明星们,还有电影、电视剧,以及流行歌曲。

大家回忆一下,周润发是怎么成名的?是不是自从《英雄本色》系列电影后出名的,在这之前周润发也拍电影,但都不温不火,为什么《英雄本色》成就了他?周润发在《英雄本色》里打的什么牌?是不是“兄弟之间的情义”?这背后的内涵是什么?还有很多电视剧、流行歌曲都大火,譬如电视剧:《奋斗》《蜗居》等;流行歌曲《爱情买卖》《偏爱》等等。

为什么观众那么喜欢看这些电影、电视剧,那么喜欢听这些流行歌曲?是不是当观众看这些电视剧的时候,就感觉这部电视剧是在写自己的?就感觉自己和剧中的主人公是同一个人。

是不是当听到这些流行歌曲的时候,就感觉这首歌是为了自己而作的?这些剧作者、词作者也不知道学没学过“营销学”...最后:总结中国白酒应该做一个有内涵的酒,应该做有品牌的酒,应该划分出你的消费者,谁是你的顾客?要有“定位”。

而不应该是只管把酒造出来,卖就是了,不管是谁,只要有钱就都是我的顾客;不要希望把产品卖给所有人,因为这样你会很累,也很难成功。

如果把中国白酒的“酒文化”应该如何打造弄清楚了,营销本质搞透彻了,把根基打牢固了;那么剩下的招商、铺货、渠道、终端等市场运作就是我们的强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