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的“表格数据加工”教学内容拓展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作为信息时代的一名幼儿教师,你是否注意到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应用呢?其中之一就是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
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他们在做题中懂得用数据来进行分析,通过不同的图表来展现数据的属性等。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数据分析与图表制作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分析概念,掌握基本术语。
2.能够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数据,掌握常见的统计工具。
3.培养孩子们的数据分析思维,提高他们统计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让孩子们了解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
究竟什么是数据分析呢?数据分析是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展现数据以及做出决策的整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用到一些基本术语,例如数据源、数据类型、数据值、数据属性等等。
三、教学方法数据分析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实例教学为主。
当孩子们能够看到实例之后,他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幼儿园各班级男女生人数”为例,来详细讲解数据分析的过程。
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我们需要收集数据。
我们将从所有班级中收集数据,包括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的数据。
一般来说,数据采集工具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统计意义,便于整理和收集,且具有可信度。
收集完数据后,我们就需要整理数据了。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让孩子们练习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类。
2.展示数据接着,我们需要用合适的图表来展示已经整理好的数据。
这里我们可以用饼状图、折线图、柱状图、折线图及散点图等。
幼儿园的孩子们一般最容易理解的就是饼状图,我们可以通过饼状图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
3.分析数据我们需要分析已经展示好的数据。
这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
例如:男女生数量比例、各班级男女生数量变化等等。
四、教学建议我们为本教案的参考中给出一些建议:1.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做实际探究,让他们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逐步了解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表格的类型。
2. 培养学生运用表格进行信息整理和加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表格类型。
2. 表格的创建和编辑。
3. 表格数据的输入和修改。
4. 表格的格式设置。
5. 表格信息的排序和筛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格的创建、编辑、格式设置以及信息的排序和筛选。
2. 教学难点:表格数据的输入和修改,表格的格式设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表格信息加工的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表格的创建和编辑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类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表格的创建和编辑方法,演示案例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自行操作,创建和编辑表格,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格信息加工。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表格信息加工的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此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在课堂练习环节,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表格信息加工的熟练程度。
3. 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表格信息加工相关知识的教学PPT,用于课堂讲解和演示。
2.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关于表格信息加工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教学软件:准备一款适合教学的表格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或WPS 表格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类型,学习表格的创建和编辑方法。
表格数据的加工-教学设计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一、导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学生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本节课重要的思想就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学会用数据说话,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针对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高一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第三小节的内容进行的教学设计。
该节内容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和深化,侧重于学生体验,通过前面两小节的学习,学生能从需求着手,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加工信息,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三、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加工数据的操作方法,对数据的加工应该有一定印象,但根据任务需要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和表达还是欠缺的,所以在上课首先还是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进行的巩固。
侧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统计和分析各种数据,并利用恰当的图表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老师】:以上的统计工作还不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发现有数据之间蕴含的关系,excel 中可以用图表的方式将数据信息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3、数据图形化【老师】:请同学们下面三项任务用哪种类型图表更好呈现,完成匹配。
在excel 图表有三种常见的图型,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线形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形图: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其实三种图型都可以使用,但要从中选择最适合的一种图型。
选择图表就是因为它比数据更直观、更形象,能够一目了然。
究竟要做成什么类型的图表,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重点来定。
任务三:将五次考试各科平均分用图表方式表现出来要进行学科的分数比较用柱形图最为合适。
“表格数据的处理”教学设计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贵阳市民族中学李娟课型:新授课授课年级:高一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数据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基础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三部分内容。
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主要讲解怎样对表格数据进行常用几种函数的计算和简单的分析。
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Excel数据应用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表格处理软件的一些基本理论已有所掌握。
学生在初中时已接触过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高中阶段的该内容学习,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多的表格数据处理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节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问题,而在我们这里就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利用EXCEL处理数据的意义;(2)学会EXCEL常用几个函数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填充手柄复制公式;(3)掌握基本的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等数据分析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实践,完成表格数据的基本处理,学习常用的基本函数、排序、分类汇总、自动筛选分析表格数据的方法,并进一步探究综合应用;(2)通过对学案的自学和探索完成任务一与任务二,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方式去处理信息的信息意识。
(2)培养学生在信息活动中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分析问题、合理组织数据的计算思维。
(3)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增进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熟练操作电子表格软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表格中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4. 培养学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表格的概念和作用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3. 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4. 表格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格的基本概念、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2. 教学难点: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案例分析。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的表格案例,培养学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硬件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2. 软件准备: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
3. 教学资源:表格案例素材、教学PPT、操作指导文档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相关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表格案例,引发学生对表格信息加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表格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表格的重要性。
3.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布局、功能模块及其基本操作方法,如创建表格、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等。
4. 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教授如何从表格中提取有用信息,如数据筛选、排序、汇总等,并进行加工处理。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表格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表格信息的提取和加工。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教学设计《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教学设计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常见图表的作用和意义2、能够理解和分析图表数据所表达的含义3、能够利用常见图表表达自己所要阐述的意图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数据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图表信息的多元化和多义性,从而进一步理解图表用于数据表示的作用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事物的两面性和多义性3、提升学生自信心、调和师生关系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探索,理解分析图表数据所表达的含义2、能够利用常见图表表达自己所要阐述的意图教学环境网络教室、网站教学、任务模式教材分析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是学生在学习完表格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后续内容,是学生对表格数据和图形化表示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加深,因此学好此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前面所学各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日常获取的信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可能多的获取其中包含的各种隐藏信息。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面表格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图形化内容的学习,对于基本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操作均已比较熟悉。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是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导让学生对表格数据所表达的含义和意义进一步加深认识,并能迅速获取表格数据所表达的含义,能够熟练利用图表数据表达和阐述自身意图。
基本思路从学生最密切相关的考试分数着手,谈一个他们并不愿意过多谈及的内容。
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谈及这部分内容呢?换一个角度来谈分数,给出一个虚拟的数据表格,不是从中来指出学生的不足,而是从数据表中让学生来找出自己的优点,让每个同学都对自己有自信心。
当学生能够从数据表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并表达出来,说明学生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数据,表达意图,那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战胜自我并取得更大进步。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教学案例
—
e T 曼 。 薹 E筑 。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 教学案例
陆红玉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教材内容及设计思 想 本节 是在 学生学习并掌握了数 据 的计算 、 筛选等功能及其图形化表示后
的一节 内容, 针对同一组数 据进行多次 分析, 使学生体验 从不同的角度挖 掘数
分 析 过程 中给予适 当程 度的操作引领 和指导 , 设计的学习任务和学生的实际 情 况密 切相 关, 通过 任务 的完成 , 然 自
意义;家乡 主题 贴近学生, “ ” 以往的处理 都是以电 子板报的形式出 , 现 本课是利用 已 有知识和技能来制 网 上手比较 容 作 页' 易 计算机课具有实践性 , 。 本课也 注 重操 作 方面 在制作网页时, 定学生文字和 , 给
在每一部分的知识学习 给学生 上,
制作 了 学的演示文稿, 学课件。 自 自 学生对 过程和 方法的把 握 直观形象, 具有实际 指导作风 不足之处, 知识拓展部分应该是 点 到为 不应涉及太多 容。 止, 内
分析 。
②用柱状 图表 示的数 据很 容易看
学习任务: ①你站在企业主管的角
度( 关注总金额的增长趋 势)将数据 以 , 图表的形 式分析 , 出什 么结论 ? 得 ②你 站 在工会的角度 ( 重金额增长 比例) 注 , 将 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分析, 出 么结 得 什 论? ③你站在 员工 的角度 ( 个人工 关心 资增 长数量 )将数 据 以图表的形式分 ,
学会 从不同角度挖掘表 格数 据所蕴 含
的信息。 过 程 与方法目标: 教 师 引导 下, 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从不同的角度对 表格数 如何 据进行分 析和加工 ; 能够选用合适的图
《表格数据加工与统计》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加工与统计》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表格数据加工与统计》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创新整合点本教学设计将整堂课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项目中该如何实现数据分析的实例来开展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开展现场的网上调查问卷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获取表格数据,实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项目中来学习和运用本节课的内容,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不知道怎么用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社会科学类的项目实现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该节课程我已经上过一次,在上节课中已经将EXCEL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本节重点讲解“表格数据的加工和统计”。
1、本单元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全面理解一个关系:本单元的内容为“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它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树立一个认识:学好信息技术从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开始……2、本节课在本单元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的能力,本节是在本章第一节文本信息加工之后,是对第一节知识的一次运用与实践,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源泉。
另外,本节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3、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知识点掌握表格处理工具Excel中的有关理论知识点,如:工作簿(表)、行号、列号、单元格及其数值引用;会使用Excel工具对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会生成图表及对数据进行表达。
三、学情分析学情及内容分析:表格信息加工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要进行创新性研究必须会分析数据,因此该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现实生活中极具实用性。
但我通过对历届学生的了解,尽管大部分学生很早就系统学习过有关Excel的基本课程,但由于不知道具体用在何处;长期不巩固复习等原因,学后很快遗忘。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教学设计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教学设计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理解常见图表的作用和意义2、能够理解和分析图表数据所表达的含义3、能够利用常见图表表达自己所要阐述的意图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表数据的阅读和分析,理解图表信息的多元化和多义性,从而进一步理解图表用于数据表示的作用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事物的两面性和多义性3、提升学生自信心、调和师生关系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探索,理解分析图表数据所表达的含义2、能够利用常见图表表达自己所要阐述的意图教学环境网络教室、网站教学、任务模式教材分析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是学生在学习完表格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图形化的后续内容,是学生对表格数据和图形化表示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加深,因此学好此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前面所学各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日常获取的信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可能多的获取其中包含的各种隐藏信息。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面表格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图形化内容的学习,对于基本数据处理的概念和操作均已比较熟悉。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是灌输各种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教师不断地引导让学生对表格数据所表达的含义和意义进一步加深认识,并能迅速获取表格数据所表达的含义,能够熟练利用图表数据表达和阐述自身意图。
基本思路从学生最密切相关的考试分数着手,谈一个他们并不愿意过多谈及的内容。
但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谈及这部分内容呢?换一个角度来谈分数,给出一个虚拟的数据表格,不是从中来指出学生的不足,而是从数据表中让学生来找出自己的优点,让每个同学都对自己有自信心。
当学生能够从数据表中找出自己的优点并表达出来,说明学生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数据,表达意图,那本课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在达到这个目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战胜自我并取得更大进步。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思路:和学生闲谈日常学习和考试的情况,引入分数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表格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表格信息的概念和作用2. Excel的基本操作3. 表格信息的加工技巧4. 实践案例:制作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表格信息的加工技巧。
2. 教学难点:表格信息的加工技巧,实践案例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表格信息加工的方法。
2. 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表格信息的作用和加工方法。
2. 讲解:介绍表格信息的概念和作用,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Excel制作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
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制作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
5. 讨论:学生展示成果,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正确理解表格信息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3)能够运用表格信息加工技巧,独立完成实践案例。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表格信息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案例中的操作过程,评价其表格信息加工能力。
(3)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制作的班级成绩统计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七、教学资源1.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2. 班级成绩数据。
3. 教学PPT。
4. 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
2. 教学环节:第1课时:(1)导入(5分钟)(2)讲解表格信息概念和作用,讲解Excel基本操作(15分钟)(3)演示制作班级成绩统计表(20分钟)(4)实践操作(25分钟)(5)讨论与总结(5分钟)第2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2)实践案例:制作其他类型的表格(如学生个人信息表、课程表等)(40分钟)(3)教学评价(20分钟)(4)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九、课后作业1. 巩固Excel的基本操作。
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化的说课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化,首先进行我的说课。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材分析本节是第三章第二节内容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最后一课时,属于拓展应用性知识。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技能,能够用图表这一形象直观的工具来表达数据之间的联系,所以本节的技术不存在问题。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取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是本节的重中之重。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表格数据的计算,能够通过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对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管理,并且能够图形化展示表格数据。
但学生可能对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性分析还不到位,对表格信息加工的完整过程与方法与选择合适的图形化工具表示表格数据,还需要通过实践进行总结。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利用表格软件用图形化表示表格数据。
过程、方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去体会、对比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分析数据,总结归纳,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让学生换位思考。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表格数据与理解表格数据加工的过程。
2、选择合适的手段直观化表达主题,进而进行分析由于这两个重点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通过一则短小的故事导入课堂,启发学生理解多元化的含义,进而对表格数据加工的多元化有初步的理解,为了让学生对表格数据加工有更深入的理解,我通过“网络购物”这一和和学生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分别从买家、卖家和广告商角度,分析各自关注数据,结合图形化表示并分析数据,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方法:讲解法接下来进入本堂课的学习教学过程一个大雪天,秀才、县官、财主在客栈饮酒赏雪,诗兴大发,便提出以瑞雪为题吟诗。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
表格信息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表格整理和展示信息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1. 表格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表格的类型及特点3. 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4. 表格信息的展示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表格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计算机软件(如Excel)在表格信息加工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计算机软件(如Excel)在表格信息加工中的高级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介绍计算机软件(如Excel)在表格信息加工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计算机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表格信息加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表格信息加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表格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特点,介绍计算机软件(如Excel)在表格信息加工中的应用。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操作计算机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表格信息加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表格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检查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运用表格信息加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表格信息加工的应用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在表格信息加工方面的实际需求。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案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学习知识点为“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重点放在“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素养的养成”方面。
在教学中,第一步:我先用一个生动的视频引入课题——“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和利用,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环节“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呢?”再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分析高一年级文明班级体的评优活动,看看每个班的发展情况如何,哪个班成绩最好,哪个班上升最快最有潜力?”。
第二步:利用几个课堂练习,并穿插讲解Excel操作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对Excel的使用以及对数据的加工。
第三步:学生将课堂练习综合起来,用图表和文字配合的形式,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学习思维,即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
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自主地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最后提升自己个人的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二节,主要讲诉了如何利用图表工具处理表格信息,利用图文排版的方式组织或分析报告,表达意图。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2、用Excel进行图表绘制3、用Excel形成分析报告4、形成综合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通过上机实践和练习活动熟练掌握本章节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个人的信息能力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建立。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根据任务进行分析,并利用Excel对表格数据进行加工,从而完成任务。
2、用图表处理工具Excel加工表格信息的基本过程与方法难点:对信息加工和表达过程的把控和每个环节应该完成的任务的自主安排。
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方法实践法、观摩探究、合作交流、引导法、讲授、任务驱动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教学设计
《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加工与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等基本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数据案例的分析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加工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据加工与维护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数据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加工与维护的操作。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据处理任务。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数据应用实例,如成绩统计、人口普查等,引入数据加工与维护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讲解数据加工与维护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3.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数据案例,如学生成绩数据,让学生进行数据清理、数据转换和数据分析的操作。
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数据案例进行数据加工与维护,并进行小组汇报。
5.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小组合作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数据加工与维护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加工与维护。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数据的应用,如统计自己的消费数据、运动数据等,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小组合作情况。
2.学生对数据加工与维护方法的掌握程度。
3.学生在小组汇报中的表现和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和合作。
3.提醒学生注意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表格数据的处理的教案
表格数据处理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技巧,提高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表格数据处理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表格数据处理的常用技巧。
2. 难点:表格数据处理的复杂操作和高级功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例子讲解表格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Microsoft Excel的操作界面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表格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第二课时:学习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第三课时:掌握表格数据处理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4. 第四课时:通过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第五课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表格数据处理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操练习: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Microsoft Excel时的熟练程度,以及对表格数据处理技巧的掌握情况。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评估学生对表格数据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表格数据处理与应用》2. 软件:Microsoft Excel3. 教学PPT:包含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介绍、表格数据处理的案例分析等内容。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保证教学效果。
2. 在实际操作练习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课程教学大纲引言概述:《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课程是一门涉及数据处理、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数据挖掘的原理和技术,从而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课程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1.1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的技术,从而能够独立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1.2 培养学生的数据挖掘能力。
学生将学习数据挖掘的原理和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构建和模型评估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够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1.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学生将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2.1 数据分析基础知识。
包括数据类型、数据采集和数据清洗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2.2 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
学生将学习数据处理的技术,包括数据转换、数据集成和数据规约等方面的方法,同时还将学习数据可视化的原理和技术,从而能够通过可视化手段更好地理解和展示数据。
2.3 数据挖掘算法。
学生将学习数据挖掘的基本算法,包括聚类分析、分类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等方法,同时还将学习数据挖掘的应用案例,从而能够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
教师将通过讲解课件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理论知识。
3.2 实践操作。
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和数据挖掘等实践操作,从而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3.3 课堂讨论。
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实际案例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评估方式:4.1 课堂作业。
学生将完成一系列的课堂作业,包括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实践操作和理论题目,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11——12(上)《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针(王)
《表格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年级(必修)第三章第二课内容,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统计和分析数据,并利用恰当的报表或图表等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需求分析,借用表格信息加工工具(Excel软件)加工原始信息,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并完美的表现出来。
(2)能够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从不同的角度采集和分析数据,通过选用适当的图表类型,发现有价值的规律以便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
学会表格数据的多元化加工。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信息需求,确定研究计划和方法。
(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选择并采用合适的信息加工方式来组织和表达信息。
(3)能归纳出如何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工具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整理、挖掘、提炼和分析数据的信息活动中,逻辑清析地表达意图,增强信息意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有着促进作用。
(2)激发主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热情,积极地在社会活动中运用数据加工与分析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如何利用公式、图表等信息加工手段,对表格中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以恰当的呈现方式(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表达意图,在实践应用中归纳表格信息加工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难点:通过公式、函数的灵活应用,对在研究任务中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为图表的创建提供原始信息。
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合理地选择数据,通过恰当的图表类型,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对一个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分析或小组协作找到解决的一般途径。
新课程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数据分析的“表格数据加工”教学内容拓展作者:谢伟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20期目前,在国内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表格数据加工”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单元。
其内容主要围绕某电子表格软件(Excel或WPS表格),让学生掌握统计与处理表格数据的基本方法。
从教材内容与教学实践看,该单元的教学往往在图表之后就结束了。
但笔者总有“意犹未尽”之感,觉得如果能在该单元的末尾部分加上“数据综合分析”性质的内容,则能更好地体现课程的核心思想,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习“表格数据加工”可以让学生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建立利用数据解决问题、辅助决策的意识。
这些虽然可以考虑在本单元各部分教学内容中渗透,但限于课时与知识内容,在单元最后进行总结与强化将更能凸显其意义。
表格数据加工的目的与意义在于为接下来的数据分析提供方法与基础。
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搜集来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结论并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1]这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问题解决”的重要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电子表格数据可以从单表与多表数据分析两个层面开展,并结合“数据透视表”与“合并计算”两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下文中的案例均以WPS表格为工具)。
● 单表数据分析面对电子表格中单张工作表中的数据,人们常常会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排序、筛选、汇总、图形化等手段,深入分析这些数据。
有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工作表中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如果将每种需求的分析结果都制成新的工作表则比较麻烦,这时可以使用“数据透视表”来解决。
1.单表深入分析与案例通过对单张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与深入分析可以得到某种结论,并因此生成新的应用需求,或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
例如,体育老师为了挑选篮球兴趣小组成员,分析了“学生信息表”中的数据,并特别关注了全班学生的“身高”与“体重”两项数据(如表1)。
笔者让学生从“体育老师”的角度去观察数据并思考(观察“身高”与“体重”数据是为了挑选篮球队员),看有没有其他发现?从表中信息,笔者联想到了“BMI指数”,即常用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国际标准。
于是,笔者统计了全班的“BMI指数”,并分析了全班学生的体质状况。
结果发现,全班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有体重超标的现象(如下页图1)。
据此,笔者建议班主任要鼓励与组织相关学生多进行有氧运动,以减轻体重。
随后,笔者指导学生总结:通过对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体重超标的现象,并以此为依据预测相关同学发生相关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这就是开展预测。
班主任在体育老师的建议下,开展相应的活动,倡导学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这就产生了新的应用。
当然,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数据,看能否有新的发现或想法,开拓其思维并提供实践的机会。
只要学生提出的猜想与假设是合理的,都应给予鼓励,帮助他们建立利用数据的意识。
2.数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式的表格。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析目标,动态地安排行、列、数据以及页区域的内容,从而轻松实现数据的多角度分析与需求。
例如,对“班费使用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多角度分析(如表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来自由安排行、列项,从而实现对相同数据的多样性分析,如可以分析不同班委使用班费的总额,或某月所有班委使用班费的总额等。
如果分别建立工作表进行分析统计会比较麻烦,而使用“数据透视表”则更高效。
首先,创建针对“班费使用记录表”工作表中数据的数据透视表。
具体步骤如下:①选择工作表中A1∶F22单元格;②单击“数据”菜单下的“数据透视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新工作表”,将创建的数据透视表放置在新工作表中;③单击“确定”,完成创建。
接着,在创建好的数据透视表上,根据需求将字段列表区中的字段拖放到数据透视表中的行区域、列区域、数据区域与页区域中,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结果会直接呈现在工作表中。
例如,想了解各班委使用班费的总额,可以将“负责人”字段拖至“行区域”,将“金额”字段拖至“数据区域”,结果会在工作表中显示(如图2)。
如果用“分类汇总”方法也可以完成这一任务,但用数据透视表来实现更为方便。
另外,放在页区域中的字段,也可以作为透视表中已有数据的筛选条件。
例如,将“月份”字段放置在页区域,则可以通过下拉菜单选择具体月份,对下面的所有数据进行筛选。
● 多表数据分析在使用和处理数据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多个工作表中的数据联合起来综合分析,即多表联合分析。
有时还需要将多张工作表,甚至是不同工作簿中的工作表中的数据联合起来统计,此时,可以运用电子表格中的“合并计算”来完成操作。
1.多表联合分析与案例数据统计后,发现、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通过分析与之关联的数据寻求答案或解决方案。
例如,班主任在统计了班费使用金额后,发现总花费超出了预算。
在不减少活动次数又不超出总预算的情况下,如何调整班费使用方案呢?此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对多张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展开如下分析。
首先,了解各月班费使用情况的比例,发现11月份的花费最高;其次,分析11月份各项活动的具体花费情况,发现生日礼物花费最高;最后,围绕生日礼物花费分析并横向比较,发现11月份在生日礼物上的花费是整个学期中最高的。
为了寻找原因,可以将“学生信息表”与“班费使用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发现11月份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若想削减班费开支,可以考虑降低生日礼物人均费用标准。
本例中,既有对单个工作表单字段数据的比例分析与多字段数据的横向比较,又有对多张工作表关联数据的联合分析。
将“学生信息表”与“班费使用记录表”中多个字段的数据联系起来分析、寻找11月份班费使用较多的原因(如上页图3)。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将不同工作表中数据联系起来分析的重要性,从而建立数据是有关系与结构的意识。
2.合并计算合并计算可以将多表中的数据,以单行(单列)为条件进行统计汇总。
合并计算,首先需要选定结果存放的位置(新工作表或某源数据所在的工作表);其次确定汇总选项(求和、平均值等);再次分别选定需要合并统计的数据源;最后确定合并条件完成合并计算。
例如,了解一学期各班委经手的费用情况(除了班费外还有班级图书馆活动中产生的相关费用,如表3)。
要完成此任务,学生必须将班委在不同表中各自经手的费用进行统计并相加,这无疑是比较繁琐的,从而自然引出“合并计算”。
因此,可以将“班级管理”工作簿中“班费使用记录表”工作表中的“负责人”“金额”数据,与“班级图书角管理”工作簿中“班级购书信息”工作表中的“购买人”“金额”数据进行合并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①分别打开“班级管理”工作簿和“班级图书角管理”工作簿;②打开“班级管理”工作簿中的“合并统计”工作表,选定A2单元格;③单击“数据”菜单下的“合并计算”(如图4)。
在合并计算对话框中确定“函数”为“求和”。
在“引用位置”通过点击按钮,选择“班级管理”工作簿中“班费使用记录表”工作表中的B2∶C22单元格,返回后再用“添加”按钮添加至“所有引用位置”。
用类似的方法,也可以将“班级图书角管理”工作簿中“班级购书信息”工作表中的C2∶D9单元格数据添加至“所有引用位置”。
勾选对话框中的“最左列”,单击确定,完成合并计算(如上页图5)。
合并计算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合并的数据源结构必须相同,本例中的“负责人”“金额”与“购买人”“金额”的数据结构是相同的;二是要明确合并条件,如果选择“首行”表示按第一行的内容进行分类合并计算,选择“最左列”表示按第一列的内容进行分类合并计算。
合并计算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建立将数据结合起来分析统计的意识。
● 课程内容建设的两点思考“表格数据加工”单元中单表的深入分析与多表的联合分析,以及数据透视表与合并计算知识点的引入,都属于课程内容一个具体方面的建设与拓展。
关于课程内容的建设,笔者有以下两点思考。
1.课程内容建设应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挖掘一线教师应当摆脱已有教学经验的束缚,不断思考课程的核心价值与教育意义,并结合学生的发展目标,尝试提炼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同时,在已有专家的研究结果上努力开展教学实践。
在“表格数据加工”单元中,笔者尝试从单纯软件工具的教学向“数据分析”教学内涵的推进,进一步思考数据之间的关系与结构,并上升到数据管理的思想层面。
这其实可以归类在“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框架”的主题中。
[2]站在学科思维的高度,教师可以从对象管理的角度,对“表格数据加工”单元进行整体的设计与安排,如在“数据录入与修改”部分介绍“对象”“属性”的概念,在“规划表格”部分强调“对象”与“属性”的应用,在“公式、函数、筛选、排序、图表”的案例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入数据的关系与结构。
强调数据的应用实际上也是引导学生关注关系与结构的问题。
从对象管理的主线出发,安排数据管理的内容,不仅可以与小学阶段的“文件管理”相关内容衔接,还可以为高中阶段数据库的学习奠定基础。
2.课程内容建设应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是否增加教学内容与相关知识点应看其是否有助于说明或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
本文中的“数据透视表”与“合并计算”,都曾经出现在苏科版的教材中,但因一线教师普遍反映内容“太难”而删除,笔者也曾是其中一员。
但经过学习与思考,笔者发现这两个知识点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有效把握单表内数据与多表间数据的关系与结构。
如果教学中缺失,学生对关系与结构的理解会大打折扣,也无法为将来高中数据库的学习夯实根基。
但也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以电子表格的函数为例,其种类众多且每个函数都有其应用的价值,若每个函数都列入教学知识点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要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功能与使用方法即可。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与课程思想提炼的浪潮方兴未艾,需要每一位学科教师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