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胀辩证施护

合集下载

鼓胀的辨证论治

鼓胀的辨证论治

鼓胀的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缓急鼓胀虽然病程较长,但在缓慢病变过程中又有缓急之分。

若鼓胀在半月至一月之间不断进展为缓中之急,多为阳证、实证;若鼓胀迁延数月,则为缓中之缓,多属阴证、虚证。

2、辨虚实的主次鼓胀虽属虚中夹实,虚实并见,但虚实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一般说来,鼓胀初起,新感外邪,腹满胀痛,腹水壅盛,腹皮青筋暴露显着时,多以实证为主;鼓胀久延,外邪已除,腹水已消,病势趋缓,见肝脾肾亏虚者,多以虚证为主。

3、辨气滞、血瘀、水停的主次以腹部胀满,按压腹部,按之即陷,随手而起,如按气囊,鼓之如鼓等症为主者,多以气滞为主;腹胀大,内有积块疼痛,外有腹壁青筋暴露,面、颈、胸部出现红丝赤缕者,多以血瘀为主;腹部胀大,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或见腹部坚满,腹皮绷急,叩之呈浊音者。

多以水停为主。

以气滞为主者,称为“气鼓”;以血瘀为主者,称为“血鼓”;以水停为主者,称为“水鼓”。

二、治疗原则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并见,故其治疗宜谨据病机,以攻补兼施为原则,实证为主则着重祛邪治标,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用行气、化瘀、健脾利水之剂,若腹水严重,也可酌情暂行攻逐,同时辅以补虚;虚证为主则侧重扶正补虚,视证候之异,分别施以健脾温肾,滋养肝肾等法,同时兼以祛邪。

三、分证论治1、气滞湿阻症状: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利水。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方中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疏肝理气解郁;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水;桂枝辛温通阳,助膀胱之气化而增强利水乏力;苍术、厚朴、陈皮健脾理气除湿。

若苔腻微黄,口干口苦,脉弦数,为气郁化火,可酌加丹皮、栀子;若胁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脉弦涩,为气滞血瘀者,可加延胡索、丹参、莪术;若见头晕失眠,舌质红,脉弦细数者,可加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等。

2、寒湿困脾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则舒,周身困重,畏寒肢肿,面浮或下肢微肿,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水滑,脉弦迟。

鼓胀的辨证施护

鼓胀的辨证施护

鼓胀的辨证施护发表时间:2011-11-28T15:50:07.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倪角角张小仙高锦莲[导读] 臌胀,是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露为特征的病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肝硬化并腹水。

倪角角张小仙高锦莲(甘肃省中医院 730050)【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312-02【摘要】臌胀,是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甚则腹皮青筋暴露为特征的病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肝硬化并腹水。

病位在肝、脾、肾、三焦,其病因病机为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血吸虫感染及其它疾病转变而致,肝、脾、肾三脏器功能失调,气血水瘀积聚腹内,水湿内停而致。

常见症型有:肝郁湿阻证、湿热蕴结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

我科自2007年以来根据不同症型实施辨证施护,取得良好效果,现分述如下。

【关键词】鼓胀辨证施护1 病情观察首先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表情、性格变化,如烦躁不安、嗜睡、两上肢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期症状。

其次观察皮肤、鼻、牙龈、胃肠等有无出血倾向,出现呕血、黑便,则提示上消化有出血,要注意观察呕血、黑便的量、色、性质,做好记录,及时报告医生;再要观察皮肤粘膜及巩膜有无黄染,尿色有无变化,有无发热、腹痛等感染症状,观察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腹水增减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观察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使用利尿药后尿量的变化及有无电解质紊乱,长期使用双氢克尿塞、速尿有无出现低钾、低钠,长期使用安体舒通、氨苯喋啶有无出现高钾。

2 一般护理病室应安静、整洁、舒适、温度适宜,光线充足,空气新鲜。

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勿过饱。

对于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每日30g左右,忌食粗糙过硬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有腹水及水肿者应限制水(每日进水量不超过1000毫升)和盐的摄入(每日3-5g),可常食鲤鱼、鲫鱼、赤小豆汤以助利水。

鼓胀中医辨证 鼓胀饮食要注意什么

鼓胀中医辨证 鼓胀饮食要注意什么

鼓胀中医辨证鼓胀饮食要注意什么鼓胀是指以腹部胀大,崩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的病证。

鼓者外形坚满如鼓,胀者自觉胀急之感,此二字即概括了本病的主要特征。

一、鼓胀中医辨证1.寒湿困脾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怯寒肢肿,脘腹痞胀,头身困重,尿少便溏,苔白腻,脉濡缓或弦迟。

2.湿热内蕴腹大坚满,脘腹绷急,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有面目发黄,小便短赤涩,大便秘结,舌边尖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3.脾肾阳虚腹大胀满,入暮尤甚,面色萎黄或苍白,神疲懒言,脘闷纳呆,怯寒肢冷,浮肿尿少,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4.肝肾阴虚腹大胀满,或见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唇紫口燥,心烦失眠,齿鼻时有衄血,小便短赤,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5.气滞湿阻腹大胀满,按之即起,胁下痞胀或疼痛,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嗳气不适,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

6.肝脾血瘀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刺痛,面色黯黑,或面颈胸臂有红丝赤缕,口燥便黑,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二、鼓胀饮食要注意什么1.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宜高蛋白、低脂肪、低盐或无盐、无碱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进粗糙食物。

2.每天控制摄水量,一般每天进水量应保持在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左右。

3.忌生冷、油腻、煎炸、坚硬、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以防损伤食道血管而致出血。

4.饮食品种要可口并多样化,注意色香味美,宜细嚼慢咽。

5.指导病人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安排合理进餐环境,室内清洁、舒适,以愉快心情促进食欲,对长期嗜烟酒的病人应劝其戒烟酒。

6.但应注意鼓胀晚期病人应忌食高蛋白饮食,以免血氨过高,出现肝昏迷等中毒反应,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三、如何预防鼓胀1.居室洁雅,行住坐卧,生活规律,起居有节,调适寒温。

2.饮食宜低盐或无盐,以防助邪。

合理营养,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

忌酒,对已患过黄疸的病人更应忌饮。

忌辛辣、坚硬之物而防助热伤络。

忌暴食。

3.避免情志所伤和劳欲过度,怡性适怀,安心静养。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

关于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措施摘要:继电保护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以此提高智能电网建设水平。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广域保护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大大增加了我国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实现了电能消费方式的合理转变,为电力企业带来了较高的经济利益以及社会效益,因此为了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应改善传统的继电保护方式,建立健全合理可靠的保护系统,使其符合电网变革的需求,因此本文在此进一步探讨了继电保护的相关问题,实现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1.智能电网的特点具体而言,在智能电网中,最基础的技术是信息化技术,它将电网运行中的所有信息,有效地集成起来,从而为实现信息的共享创造条件,提升资源信息的利用率。

数字化技术在电网中得以应用,促进电网智能化的实现。

智能电网能够定向定量地对电网的特征、形态结构进行描述,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采集和传输电网信息。

实现电网的智能化,还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充分应用起来,以便促进电网的高度智能化,这样公司的技术管理水平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智能电网还能够实现电网、电源以及用户三方之间的互动,使彼此之间协调发展,综合来看,这种电网具有经济高效、稳定可靠以及友好互动的特点等。

2.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构成在电网系统中,继电保护是一项重要的保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措施,在电力系统的测量和控制系统中都会涉及。

应用在智能电网中,首先要借助各种传感器,对系统中的变电和输电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并借助相应的传输通道,传递所需获取的电力信息,让系统的相应部分进行分类和整理,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结合设备的运行状况,对设备进行远程调控,此外,不仅要将与设备的相应信息收集起来,还要将与保护装置相联的设备信息加以收集,即使没有工作人员的现场关注,也能大大降低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

因此,智能电网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应用,不仅能使保护设备正确动作,还能将各种命令传送到保护设备中的各个节点。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
体会 如 下 :
1气 滞 湿 阻 型
施 护要 点 : 绝 对 卧床 休 息 , 卧 以增 加肝 脏 血 流量 , ① 平 大 量 腹 腔积 液 时 , 给予 半 卧 位 , 要 时给予 氧 气 吸人 。 密切 观 必 ②
察 病 情 , 时测 量体 温 、 定 脉搏 、 吸 和血 压 , 呼 注意 意 识 变化 , 如 有嗜睡 、 表情 淡 漠 、 躁 不安 、 觉 等表 现 , 即报 告 医生 , 烦 幻 立 避 免 发 生肝 昏迷 。③ 饮 食 以温 热 为 宜 , 脂 肪 、 盐 、 低 低 高碳 水 化 合 物f 苔厚 腻 者要 少 吃糖)高 蛋 白质 饮 食 ( 肝 昏迷 先 兆者 舌 、 有
达, 络气 痹 阻 , 故胁 下 胀满 疼痛 。 滞 中焦 , 胃运 化失 职 , 气 脾 故
食少 易胀 , 暖气 不食 。 气壅 湿阻 , 水道 不 利 , 小便 短少 。 故 肝郁
湿阻则 见 脉 弦 , 白腻 。治 疗 当行 湿 散 满 , 肝理 气 , 苔 疏 药选 柴
瓜 等 。④ 限 制饮 水 量 及液 体 入 量 , 详 细 记 录 2 量 , 并 4h人 定
使 血 浆清 蛋 白下 降 , 形 成腹 腔 积液 。 应用 利 尿药 时 。 严 更 ⑤ 应 密观 察 可能 引起 的低 血 钾 及 电解 质酸 碱平 衡 失调 。 加强 皮 ⑥
肤 护 理 , 床患 者要 定 时 翻 身 , 肤 瘙痒 者 切 忌抓 挠 , 卧 皮 以防 皮 肤 破 损 引 起感 染 。⑦ 注 意 观 察 出血 倾 向 及 肝 昏迷 的前 驱 症
时 测 量腹 围和 体 重 , 量 腹 腔 积 液 者 可 放 腹 腔 积 液 , 大 每次 不
得超 过 1 0 , 果 放水 过 量 , 钾 降低 可诱 发 肝 昏迷 。每 0ml如 0 血 10 0 0毫 升 腹 腔 积 液 含 蛋 白 1 2g 放 水 过 多 , 失 大 量 蛋 白 ~ , 丢

护士资格证中医护理考点:臌胀的中医辩证施护

护士资格证中医护理考点:臌胀的中医辩证施护

护士资格证中医护理考点:臌胀的中医辩证施护护士资格证中医护理考点:臌胀的中医辩证施护导语:鼓胀,中医病名。

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下面是关于该科辩证施护的相关内容。

臌胀的中医辩证施护:(1)湿热证:①病室应安静、整洁、干燥、凉爽、通风良好。

患者宜卧床休息,若因腹胀挤压胸部而致气短喘急时,可采取斗卧位。

②重点观察患者腹大程度,定时测量腹围,做好记录。

还需注意腹壁皮肤的色泽和脉络显露情况,以及腹部的坚硬度,从而判断病势的轻重和趋向。

③重病患者腹大如鼓,床上活动困难,生活起居皆需细心照料,定时协助翻身。

长期卧订的患者,要保持病床单位整洁松软干燥,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伴背部及阴囊水肿的患者,要注意保护局面部皮肤,防止损伤、感染。

④饮食宜偏凉为宜,可选用有滑利渗湿清热之品,如黄瓜、西瓜、冬瓜、黄花菜、鲤鱼、鲫鱼、赤小豆、慈菇、芹菜等。

⑤便秘者,可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或选用蜂蜜水、麻仁丸口服,外用开塞露等方法,避免因腑气不通诱发神昏。

但应禁忌用碱性液体如肥皂水灌肠通便。

⑥若病情允许可以活动时,应避免过劳和外感。

⑦需要放腹水时,应协助医生行腹腔穿刺术,并注意观察病情,警惕发生昏迷、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穿刺前先让患者排尿,并做好解释工作。

穿刺放液过程要注意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脉数、血压下降等表现,如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放液,并协助医生紧急处理。

放液速度不过快,每次放液量一般不超过3000毫升,防止诱发昏迷和腹水迅速生长。

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感染。

穿刺后以多头腹带裹紧腹部,以免腹压骤然降低而发生休克。

术后穿刺如有漏液,应及时处理,防止伤口感染。

放液后仍需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昏迷等并发症。

(2)寒湿证:①病室宜温暖干燥,多曝晒,阴雨潮湿时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

②患者因身体沉重,懒言少动,活动过少,反致气血不畅,水湿难除。

鼓胀辩证施护

鼓胀辩证施护

鼓胀(肝硬化失代偿)辩证施护一、一般护理:1、环境: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声,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起居:起居有时,劳逸有节,适寒温,防外感.3、饮食:给予清淡食物、多食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等高蛋白食物,给予柑橘、扶手、瓜萎、丝瓜、菠菜、茄子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品,少食甜食、糖类,忌辛热、生冷、油腻、煎炸、硬固及刺激食品。

4、情志:嘱患者不操劳,怡养精神,消除忧郁、紧张、激动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怡情悦性以利康复。

5、限水限盐,每天予食钠量在250~500mg,入水量在1000—1500ml/日.6、用消鼓舒腹敖脐以助逐水消胀。

每日1次.7、用药:合理,告诫病人不应随意服药,以免服药不当而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二、辩证施护1、气滞湿阻证辩证: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胀叩之如鼓,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

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理气利水、祛淤通络、软坚散结。

施护:(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病室湿度保持在50~60%.(2)中药汤剂宜偏温服.2、脾肾阳虚证辩证:腹大坚满,下肢水肿或肢冷,面色恍白或萎黄,神倦怯寒,脘闷纳呆,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紫,舌苔厚腻或白滑脉沉细弦.治疗:温阳健脾、益气利水、祛淤软坚。

施护:(1)安置患者于在向阳温暖病室,病室温度保持在20℃以上,病室适度保持在60%以上.(2)中药汤剂浓煎前热服。

3、肝脾血瘀证辩证: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不欲饮,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疗:祛淤通络、软坚利水。

施护:(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病室湿度保持在50~60%。

(2)嘱安心静养,适当活动,以助气血流通.(3)中药汤剂宜温服。

4、湿热蕴结型辩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身目发黄,发热口渴,心烦,口干而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鼓胀的病情观察及临证护理

鼓胀的病情观察及临证护理

鼓胀的病情观察及临证护理摘要:鼓胀是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病位在肝、脾、肾,多见于现代医学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引起的腹水阶段,鼓胀病程较长,是一个慢性发展、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做好病情的观察及临证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治愈患者的重要措施,我院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鼓胀患者,强调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鼓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中医治疗鼓胀的方法根据病因病机而不同,必要时可暂时采用峻剂逐水。

而正确的掌握证候分型,合理地使用中药是治疗本病的手段。

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和加强护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结果患者全部治愈、好转出院。

结论中医治疗及护理是治疗鼓胀患者的一个有效手段。

关键词:鼓胀;病情观察;临证护理鼓胀最早见于《灵枢·水胀》《素问·腹中论》,对其病名,症状,治疗法则等有了概括的认识。

汉代《金匮要略》论述颇为详细。

鼓胀系因肝脾受损,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

病位在肝、脾,久则伤及肾。

病因病机为情志所伤,酒食不节,劳欲过度,脾虚食积,感染血吸虫,黄疸,积聚失治。

西医的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者可参照本证护理。

现将鼓胀的病情观察及临证护理护理归纳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0岁,平均年龄38岁。

其中脾肾阳虚型3例,肝肾阴虚型4例,肝脾血瘀型9例,湿热蕴藉型5例,寒湿困脾型8例,气滞湿阻型1例,腹腔少量积液5例,中等量积液19例,大量积液6例,每人的征候不同则治疗及护理也各异。

2 病情观察与临证护理2. 1 肝脾失调、水邪内停所致的腹胀尿少者应卧床休息。

因祖国医学认为:“肝藏血……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提出休息能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恢复,因此临床上,强调休息是我们治疗膨胀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卧床休息可使肝脏血流量增加40%,有利于肝脏修复,也可增加肾排钠及利尿,而站立或坐位时有效血容量降低,刺激肾上腺—肾素系统,出现水钠潴留,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加重腹水,如腹水较多或并发胸水影响呼吸时可取半卧位,腹水量少者,可适当下床活动,腹水消退后,适当锻炼,以增加体质,调和气血,并应生活规律,睡眠充足,脾胃阳虚者宜住向阳病室,并注意保暖。

鼓胀(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鼓胀(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方案.总结

鼓胀(肝硬化腹水)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郁湿阻证: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作胀,嗳气后稍减,或下肢微肿,舌苔白腻,脉弦。

(二)湿热蕴结证:腹大坚满,脘腹绷急,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有面目肌肤发黄,舌尖边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数。

(三)肝肾阴虚证:腹大坚满,甚则腹部青筋暴露,形体反见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口燥咽干,心烦少寐,齿鼻时或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四)脾肾阳虚证:腹大胀满,面色苍黄,胸闷纳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舌体胖边有齿痕,苔厚滑腻,脉沉弱。

(五)瘀血阻络证: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等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色黑,肌肤甲错,口干饮水不欲下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鼓胀1.密切观察鼓胀程度及伴随症状。

2.保持卧床休息,多取半卧位。

3.腹大、胀满难忍者可用皮硝 100g,布包外敷于腹部,以助消水。

4.腹胀小便不利者,可隔姜灸足三里、三枢、中脘等穴,必要时热敷。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

(二)纳呆1.观察患者饮食状况,口腔气味,口中感觉,伴随症状及舌质舌苔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

2.定期测量体重,监测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指导患者少食多餐,宜进高热量,高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肥甘厚味,煎炸之品。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穴 : 足三里,内关,丰隆,合谷,中脘,阳陵泉等。

5.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脾,胃,肝,小肠,心,交感等穴位。

(三)呕血、便血1.出血期间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清淡少渣、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

2.呕血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平卧。

3.加强情志护理,消除紧张情绪。

4.肝火犯胃者血止后可予绿豆百合汤、三七藕蛋羹以凉血止血,宜温凉服,针刺风池、神门用泻法;气血衰脱者室温宜偏暖,方药选独参汤以益气摄血回阳固脱,昏迷者鼻饲温服,针刺百会、水沟、关元。

中医辨证治疗鼓胀1例

中医辨证治疗鼓胀1例

中医辨证治疗鼓胀1例鼓胀亦称“水蛊”、“蜘蛛蛊”或“单腹胀”[1],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为古代“四大顽疾”之一。

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于腹有关”,病情错综复杂。

若久治不愈,晚期可见吐血、便血、昏迷等危重症。

1.典型病例患者,男,62岁,2016年7月24日初诊。

因“间断性腹胀3个月,伴双下肢浮肿7日”就诊。

该患者3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腹胀,遂到当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在该院住院治疗,病情时轻时重。

7天前该患者腹胀明显增加,并出现双下肢浮肿,遂来我院就医。

刻诊:腹胀,身黄,目黄,小便黄,气短,乏力,纳差,恶心,大便干燥,5日1行;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腻,脉沉弦。

查体:面色晦暗,巩膜黄染,腹胀大如鼓,未见腹部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中度浮肿。

肝功能:ALT 146IU/L,AST 68IU/L,TBIL 68.7μmol/L,DBIL 38.2μmol/L,IBIL 30.5μmol/L;血常规:WBC 3.8×109/L,RBC 3.6×1012/L,PLT 72×109/L;彩超示:肝硬化,脾大(厚5.6cm,肋下1.0cm),门静脉增宽(1.6cm),大量腹水(侧卧位最大直径11.8cm),胆囊壁厚粗糙。

西医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慢性胆囊炎。

中医诊断:鼓胀(肝脾湿热证),治疗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利水消鼓。

处方:自拟七消饮、茵陈蒿汤合逍遥散加减,方药如下:芦根30g,白茅根50g,猪苓20g,泽泻20g,丹参30g,土茯苓30g,大腹皮30g,茵陈30g,栀子15g生大黄10g,藿香15g,竹茹15g,当归15g,白芍15g,柴胡15g,茯苓20g,白术15g。

7剂,水煎取汁,分2次口服。

同时给予螺内酯片20mg/,次,2次/d口服,呋塞米片20mg/次,1次/d口服。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

各型鼓胀的辨证施护体会作者:王爱菊李俊华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04期[关键词] 鼓胀;辨证;施护[中图分类号]R256.4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09)02(a)-141-02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系因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所致。

临床以腹大胀满,皮急如鼓,脉络显露为其主要特征。

该病起病缓慢,病程缠绵,患者心理负担重,需要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使患者具有自我护理的知识和能力,合理地休养和营养,疏肝理气,除湿消满,使其恢复健康或延长生存时间。

针对我院多年来收治的各型鼓胀患者的辨证施护,取得了优良效果,体会如下:1 气滞湿阻型本证多因恼怒忿闷,忧哀悲泣等情志抑郁所致。

由于肝气郁滞,脾运不健,湿阻中焦,浊气充塞,故腹胀不坚。

肝失条达,络气痹阻,故胁下胀满疼痛。

气滞中焦,脾胃运化失职,故食少易胀,嗳气不食。

气壅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

肝郁湿阻则见脉弦,苔白腻。

治疗当行湿散满,疏肝理气,药选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煎服。

施护要点:①加强情志护理。

本病反复发作,预后不良,患者常因久治不愈而烦恼痛苦,若兼七情刺激更加重病状,故慎护调摄,宽缓情性,气机达顺,可理气消胀,生活起居多协助减其不变,言语多体贴,语声轻柔,缓其不良情绪。

增强信心,合理治疗尚可带病延年。

②给予低盐、低脂肪、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类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易疏利,勿过饱。

限制进水量,常食青菜、豆腐、赤小豆、白菜、冬瓜等,忌食狗肉、羊肉等温补之品及辛辣。

2 肝肾阴虚型肝肾阴虚,津液不能输布,水液停聚中焦,血瘀不行,故腹满胀不舒,甚者青筋显露或暴露,小便短少,面色晦滞。

阴虚火旺,扰乱心神,热伤阻络,则见心烦,失眠,衄血。

阴虚津液不能上承则口燥。

肝肾阴血亏损不足,则见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治疗当滋养肝肾,凉血化瘀,选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猪苓汤。

施护要点:①情志护理。

避免愤怒生气,因气有余便是火,火盛则阴(津液)伤,津伤则诸证加重。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施护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施护

2012年8月*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肝胆内科(646000)2012年6月22日收稿摘要: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108例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在护理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证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同时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我们对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使用辨证施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辨证施护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6-0155-02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中医辨证施护陶英*廖琴*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腹部膨隆如鼓,皮肤绷紧,扣之如鼓,有移动性浊音。

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鼻衄血,或在颈胸壁等处出现红痣血缕及手掌赤痕,或四肢瘦削、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瘀斑等症状。

若嗳气、矢气则舒,腹部按之空空然,如按气囊,鼓之如鼓,多为气鼓;若腹部坚满,按如蛙腹,振动有水声,按之如囊裹水,多为水鼓;若内有癥积,按之胀满疼痛,腹上青筋暴露,面、颈、胸部出现红缕赤痕,多为血鼓。

1临床资料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鼓胀病(肝硬化腹水)的病人108例,其中男89例,女19例,男女之比约5∶1;年龄20~70岁,其中20~30岁2例,31~40岁16例,41~50岁37例,51~70岁53例。

湿热蕴结,水湿内停证46例;脾气虚血瘀证25例;肝肾阴虚血瘀证27例;其他分型10例。

2一般护理2.1情志调护2.1.1中医认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1]。

七情不可为过,过激会损伤脏器,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鼓胀的中医理论及预防调护

鼓胀的中医理论及预防调护

04
预防调护
预防调护
宜进清淡、富有营养而且易于消化之食物。生冷寒凉不洁食物易损 伤脾阳,辛辣油腻食物易蕴生湿热,粗硬食物易损络动血,故应禁 止食用。食盐有凝涩水湿之弊,一般鼓胀患者宜进低盐饮食;下肢 肿甚,小便量少时,则应忌盐。
抑郁忿怒,情志失调,易于损肝碍脾,加重病情。气火伤络,甚则 引起呕血、便血等危重症。因此,本病患者宜调节情志,怡情养性, 安心休养,避免过劳。
病因病机
由于鼓胀病情易于反复,预后一般较差,故属于中医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一,因气、血、水互结,邪 盛而正衰,治疗较为棘手。若病在早期,正虚不著,经适当调治,腹水可以消失,病情可趋缓解。如延至晚 期,邪实正虚,则预后较差,腹水反复发生,病情不易稳定。若饮食不节,或服药不当,或劳倦过度,或正 虚感邪,病情可致恶化。如阴虚血热,络脉瘀损,可致鼻衄、齿衄,甚或大量呕血、便血;或肝肾阴虚,邪 从热化,蒸液生痰,内蒙心窍,引动肝风,则见神昏谵语、痉厥等严重征象;如脾肾阳虚,湿浊内蒙,蒙蔽 心窍,亦可导致神糊昏厥之变,终至邪陷正虚,气阴耗竭,由闭转脱,病情极为险恶。
03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STEP1 STEP2 STEP3
初起院腹作胀,食后尤甚,继而腹部胀大如鼓,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 起。
常伴乏力、纳差、尿少及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 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胁痛、瘢积等病史。
02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鼓胀病因比较复杂,概言 之,有酒食不节、情志刺 激、虫毒感染、病后续发 四个方面。形成本病的机 理,主要在于肝脾肾受损, 气滞血结,水停腹中。

中医关于“鼓胀”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鼓胀”及其防控措施小结

中医关于“鼓胀”及其防控措施小结一、鼓胀1. 鼓胀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症。

2.鼓胀病因复杂,主要与酒食不节、虫毒感染、他病继发转化、情志刺激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机为肝、脾、肾三脏受损,气滞、瘀、水停腹中。

二、治疗原则本病常属虚实错杂,临床辨证时,需根据虚实偏盛不同,采取不同治法。

1.偏实以疏肝运脾为原则,根据气、血、水三者的偏盛,采用理气、活血、行水等法。

2.偏虚者以补虚为要,根据阳虚与阴虚的不同,采用温阳利水和养阴利水之法。

3.注意虚实之间的错杂与转化,重调理脾胃,把扶正和祛邪有机结合起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鼓胀病情易于反复,预后般较差。

因此,本病后期伴见F热、出血、昏迷等危候时,要予以退热、止血、开窍醒神等法积极治疗,以防阴阳虚脱之象。

三、鼓胀的日常保健防控措施1.平时应增强体质,同时避免与血吸虫疫水接触。

注重保护胃气,避免饮酒、食用生冷寒凉伤胃之品。

2.调节情志,怡情养性,安心休养,避免过劳。

起居有常,顺应四时,以养身心。

清·沈金在《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中说:“先令却盐味,厚衣裳,断妄想,禁愤怒。

”强调了生活调摄的重要性。

3.注意鼓胀早期的诊治,积极治疗黄疸和积聚等原发病,防止病邪传变。

4.本病患者应多注意卧床休息,腹水较多者,可取半卧位。

腹水明显而小便少者,宜忌盐。

寒湿证应忌生冷,阳虚证可子腹部热敷。

5.可适当配合外治法,亦可配合针灸等进行治疗。

鼓胀后期兼见F热、大出血甚至昏迷者,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防止正虚邪袭。

50例鼓胀患者辨证施护体会

50例鼓胀患者辨证施护体会

鳖 甲海藻 汤等。中药汤 剂宜饭前 温服 , 注意观察 中医学理论 中的鼓胀 系肝 脾 肾三脏 受损 , 气、 血、 水 瘀积 腹 七芡实甲鱼汤 , 内, 临床 以腹 部胀大如鼓 、 皮色 苍黄 、 脉络暴露为特 征 , 或有胁 下 病人呕吐物及粪便 的颜 色 , 警惕消化道出血。 . 2 . 2 湿热蕴结证 腹 大坚满 , 烦 热 口苦 , 渴不 欲饮 , 小便 赤涩 , 或腹部痞块 , 四肢枯瘦等表现 的病证。西医学的肝硬化腹 水及 其 3
辨 证 施 护 组 明 显优 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 结 论 临床 上 结 合 辨 证 施 护 治 疗 鼓 胀 , 可 以 明显 提 高 临床 疗 效 。
关 键词 : 鼓胀; 辨证施护
D O I 标识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0 6 . 1 0 3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8 . 1 文献标 识码 : C 文章编 号 : 1 0 0 8 - 0 8 0 5 ( 2 0 1 3 ) 0 6 — 1 5 0 4 01 -
3 辨 证 施 护
治疗肝俞 、 足三里。汤剂 宜饭前热服 。
4 疗 效 标 准
4 . 1 显效 1 2 h内患者有舒适感 , 腹胀 明显减轻 , 有肠蠕动 , 肠 鸣 3 . 1 对照组给予肝病科常规护理 3 . 1 . 1 生活起 居护理 ① 以卧床 为主 , 不 宜卧 软床 , 防坠床 。② 音增 加 , 肛 门排气恢 复或增多。 . 2 有效 患者腹胀减轻 , 有肠蠕动感 。 勤换衣被 , 多翻身 , 皮肤瘙痒者忌搔抓 。③保持 口腔清洁 , 病房 注 4 意通风 消毒 , 预 防医院感染 。④ 记 录 2 4 h尿量 、 腹 围、 体 重。⑤ 4 . 3 无效 未呈现相关效果 。

鼓胀

鼓胀
气滞湿阻



1.主证 腹胀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适, 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 2.施护 (1)病室宜温暖干燥。 (2)病情允许,可适当活动,促进气血运行,久卧宜经常变换体位, 防止压疮发生。 (3)中药浓煎温服。 (4)用大蒜头、车前草各15克,捣烂贴脐,日1剂。 (5)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低盐低脂,勿过饱,宜少量多餐,限制水量, 常有青菜、豆腐、赤小豆等。




湿热蕴结
1.主证 腹大坚满,脘腹撑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溏垢或 秘结,舌边尖红,苔黄腻灰黑,脉弦数,或有面目皮肤发黄。 2.施护 (1)患者宜卧床休息,若因腹胀挤压胸部而致气短喘急时,可取半卧 位,若病情允许可适当活动,避免过劳和外感等诱发因素。 (2)中药温凉后服用。 (3)观察皮肤、面目有无黄疸、齿鼻有无出血,如有呕血症状应立即 急救处理。 (4)饮食以偏凉为宜,可选用有滑利渗湿清热之品,如冬瓜、鲤鱼、 赤小豆等。便秘者,多食新鲜水果蔬菜或选用蜂蜜水、外用开塞露等方 法,避免因腑气不通诱发神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寒湿困脾
1.主证 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甚则颜面微浮,下肢浮肿,脘腹痞胀,得热稍舒, 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苔白腻,脉缓。 2.施护 (1)病室宜温暖干燥,多暴晒,阴雨潮寒时要提高室温以驱散潮气。 (2)患者因身体沉重,活动过少,反致气血不畅,水湿难除。若病情允许,鼓 励患者多在阳光下活动,以不疲劳为度。 (3)中药宜温热服。 (4)腹胀重时用艾灸神阙、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或用松节油热敷腹部及其他 温热疗法,可温化寒湿,理气消胀。必要时用肛管排导法行气消胀,减轻痛苦。 (5)饮食宜温热,多食健脾温阳利湿之品,如山药、薏米仁、芸豆等。忌生冷、 粘腻之物,多用葱姜蒜做调料可驱逐体内寒湿之邪。

鼓胀中医护理常规

鼓胀中医护理常规

鼓胀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鼓胀因肝脾受伤,疏运失常,气血交阻,水气内停所致。

以腹满胀大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肝、脾,久则及肾。

1、一般护理1)、按中医脾胃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疑是传染性疾病者,执行消化道隔离。

3)、重症患者宜卧床休养;因腹胀而致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

轻者可适当活动。

4)、脾肾阳虚者,宜住向阳病房。

5)、对长期卧床和重症行动不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

(6)、每日记录出入量、腹围、体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观察神志、腹部形态、尿量及喘促、出血、呼吸、气味等情况。

(2)、骤然大量吐血、便血或神昏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血烦躁失眠或静卧嗜睡、语无伦次、神昏谵语等肝昏迷之先兆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呈现腹大如瓮、脉络怒张、脐心凸起、下痢频繁、四肢消瘦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皮肤瘙痒者忌搔抓,防止抓破皮肤引发感染3、给药护理1)、中药汤剂浓煎温服,寒湿困脾者趁热服用,温热蕴结者凉服,服药后观察效果和反应。

2)、服攻陷逐水药前,应向患者解释服药方法、作用、服药后大概呈现的回响反映及注意事项。

3)、食管静脉曲张者,药丸研碎后服用。

4、饮食护理1)、饮食以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为宜。

2)、厌食者,饮食宜清淡可口并多样化,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煎炸、刺激性或硬固食物。

限制钠盐的摄入。

3)、高血氨是禁用高蛋白饮食。

4)、气滞湿阻者,可多食理气健脾之品;脾肾阳虚者,可食健脾益肾之品;寒湿困脾者,可食健脾利水之品。

5、情志护理加强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

6、临证(症)施护1)以卧床为主,不宜卧软床,防坠床。

2)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3)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促进气血运行;饮食宜少食多餐,多食理气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莱菔、佛手、薏仁等,不宜吃过咸的食物,腹胀者应饭后散步,按摩腹部,忌食产气食品若胀满过甚,胸闷气短者,可取半卧位,出现黑便,可遵医嘱给予白芨粉、三七粉各1.5克,温水调服(4)枣丸:攻逐水饮5)甲煎丸:活血化瘀,软坚散结6)蓬膏:活血化瘀,消胀利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鼓胀(肝硬化失代偿)辩证施护
一般护理:
1环境:病室保持安静,避免噪声,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起居:起居有时,劳逸有节,适寒温,防外感。

3饮食:给予清淡食物、多食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等高蛋白食物,给予柑橘、扶手、瓜萎、丝瓜、菠菜、茄子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品,少食甜食、糖类,忌辛热、生冷、油腻、煎炸、硬固及刺激食品。

4情志:嘱患者不操劳,怡养精神,消除忧郁、紧张、激动等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怡情悦性以利康复。

5限水限盐,每天予食钠量在250~500mg,入水量在1000-1500ml/日。

6用消鼓舒腹敖脐以助逐水消胀。

每日1次。

7用药:合理,告诫病人不应随意服药,以免服药不当而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辩证施护
□气滞湿阻证
辩证: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胀叩之如鼓,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

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疗:理气利水、祛淤通络、软坚散结。

施护:(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病室湿度保持在50~60%。

(2)中药汤剂宜偏温服。

□脾肾阳虚证
辩证:腹大坚满,下肢水肿或肢冷,面色恍白或萎黄,神倦怯寒,脘闷纳呆,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紫,舌苔厚腻或白滑脉沉细弦。

治疗:温阳健脾、益气利水、祛淤软坚。

施护:(1)安置患者于在向阳温暖病室,病室温度保持在20℃以上,病室适度保持在60%以上。

(2)中药汤剂浓煎前热服。

□肝脾血瘀证
辩证: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不欲饮,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疗:祛淤通络、软坚利水。

施护:(1)病室温度保持在18~20℃,病室湿度保持在50~60%。

(2)嘱安心静养,适当活动,以助气血流通。

(3)中药汤剂宜温服。

□湿热蕴结型。

辩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身目发黄,发热口渴,心烦,口干而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疗:清热解毒、利湿消胀。

施护:(1)安置患者于在向阴凉爽病室,病室温度保持在18℃以下,病室适度保持在50%以下。

(2)中药汤剂偏凉服。

□肝肾阴虚证
辩证:腹大胀满不舒,早宽暮急,腰痛或腰酸腿软,胁肋隐痛,无心烦热,或低热,耳鸣,头晕,口干舌燥,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治疗:养阴利水、祛淤通络软坚。

施护:(1)安置患者于在向阴凉爽病室,病室温度保持在18℃以下,病室适度保持60%以上。

(2)中药汤剂浓煎空腹温服。

对症施护:
□便秘者;用神农通腑消胀灌肠,1日1次,或生理盐水加食醋保留灌肠,1日1次。

□腹胀甚者
□实胀:给予水鼓灸法,于腹部以脐为中心呈十字形灸,即上下左右艾灸穴位30min以行气消胀除满。

1日1次。

□虚胀:给予水鼓灸法,取艾灸关节,神阙,中极穴以理气消胀;予腹部热熬法以消胀。

□服利尿剂时,予柑橘、橘汁等含钾物质补钾。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予以禁食,血止3天后,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