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如何追求课程的综合化

合集下载

如何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实施新课程理念

如何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实施新课程理念

如何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实施新课程理念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应该怎样学习与应用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自由空间、营造和谐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扮演着“演员”的角色,主要是采取教师教与学生听这样的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环节。

整个课堂教学设计非常周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机会少,在课堂上充当配角。

记得在小时候上课时老师为了维持好班级课堂纪律,要求我们两手放在台上,坐端正,不许讲话然后开始授课。

太多的限制使我对课堂学习失去兴趣。

今天我已为人师,赶上新课改的好时机,在我三年的教学与研究中,我认为教师课堂上不应该充当“演员”的角色,而应该是一名导演、促进者以及辅导者。

要让学生们能认真而很有兴趣去学习美术,就要有一个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及平等和谐的学习气氛。

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在宽松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有更大联想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常以“开心一刻”的笑话或小品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各种优美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因而在教学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促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传统美术课程以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为主,内容难、繁、偏、旧;由于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学生在生理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学生画出的画面千篇一律,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没能培养学生个性思惟的发展。

新课改指出,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实际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我们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各种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交融、综合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引用音乐、文学、科学、社会与品德等学科进入美术课堂,来丰富美术课堂内容和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美术是视觉艺术,学生能轻松快捷地获取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直观教学理念,通过课件、实物等资料来进行展示,让学生得以感受和体验,从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

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与拓宽

美术课堂教学的整合与拓宽

动 、 体可感 , 具 比老师介绍 海洋生 物有 几大 特征 更直接 、 有 更 效 , 而实现课堂教学效 率的提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
三、 美术 与思 想 品德
《 美术 课程标准》 在谈 及 “ 课程 性质 与价 值 ” 时有 如下 表 述 : 现代社会科学技 术 的调 整发 展 , 要人 的丰 富现时 高 尚 “ 需 的情 感 与 之平 衡 。因 为 情 感 性 是 美 术 的 一 个 基 本 品 质 , 是 也 美术学 习活动的一个基 本特征 , 以美术 课程 陶冶学 生 的高 所 尚情操 , 提高审美能力 , 加对 自然和 生活 的热爱 及 责任感 , 增 并培养他们尊 重和保护 自然环境 的态度 以及 创造美好生 活的 愿望 和能力。… …” 术作 为 重要 的人 文学 科 , 过 美术 教 美 通 学 , 使学生 的审美 情趣 和 能力 不断 提 高 , 将 情操 不 断得 以陶 冶 , 而增强对 自然 和生 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 从 形成 尊重和保 护 生 命 和 自然环 境 的 态 度 , 以及 创 造 美 好 生 活 的愿 望 与 能力 。 例如 : 在教学《 界地 球 日》 世 一课 时 , 以充 分挖 掘社 会 可 资源 , 大胆地与 综合 实践 活 动结 合 , 使学 生从 多途 径获 取 信 息 。在学生对 环境 有了一定 了解 的基 础上 , 让学 生观 看一 组 环保 的画面 , 引发学生讨 论 环保 的重要性 , 学 生懂得 : 境 让 环 保护 , 植树 靠林 , 在必行 , 我做起 , 现在 做起 , 而促 进 势 从 从 从 学生 良好 的环保 意识的形成 。


美 术与 音乐 。
美术特级 教师王竹 曾说 过 : 美 术课 中适 当引入 音乐 , “ 可 在欣赏与创作 活动 中为学 生提供 听觉 的信 息 , 能够 营造 良好 的艺 术 氛 围 , 动 学 生 的积 极 性 、 调 陶冶 学 生 的情 操 ” ? 新 课 程 。 实 施 后 , 此 作 为 姐 妹 学 科 的 美 术 与 音 乐 学 科 被 列 为 艺 术 学 因 科, 在美 术课 堂教学 中, 整合音乐学科 资源 是较为常用 的教学 形式 。现行 的苏 少 版小 学 美术 教 材 中就设 置 了《 音 乐》、 画 《 听音乐 画感 受》 等与音乐 整合 的课程 。实践证 明 : 美术 融合 音乐 , 可以达到图音并茂 、 声色俱全 的立体 效果 。 例如 , 上《 色与 暖色 》 课 时 , 以音 乐 的欣 赏 为引 在 冷 一 我 导, 播放 一段 激昂 的乐 曲让学 生体验 太 阳升腾 、 火雄 雄 、 烈 热 烈奔放 的感觉 , 再让学 生静静 地聆 听一 曲伴 随着 细微 的 海浪 声的幽雅乐 曲 , 想象月亮 、 星星 、 草原 、 海浪交相 辉映 的美 妙景 象 , 受 冷 暖 色 的 不 同 心 理 感 受 , 觉 与 听 觉 艺 术 在 这 种 课 程 感 视 中水到渠成 地融 合 在 了一起 。再如 : 执 教一 年级 的《 在 画音 乐》 , 时 通过节奏舒缓 的乐 曲与旋律 起伏 较大 的乐 曲的 比较 , 引导学生把音乐形象 描绘 下来 , 时启 发每 个学 生用 各 自独 同 特的画面语言去构思表 达同一音乐主题 。 ?这样 , 动 的音 乐 生 使画面具体起来 , 大大加深 了学 生对 画面的理解 。

美术课程改革的趋势

美术课程改革的趋势

结构 , 也应重视非知识结构 , 如情态性的结 构、 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 了维持好课堂纪律 , 内容的设计 、 教学 方法 的实施 , 以及教学结果 身体技巧性 的结构 , 从知识 的领域( 知识和智 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 不许讲话 。 其实 , 的评价 , 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仓 造力的培 Ⅱ 慧) 和情感的领域( 术价值观 、 美 审美观 ) 结合 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 养这一重要 目标 。 这已经引起了国内不少专家
知 发 展 为 目标 而 忽 略 了人 的 个 性 全 面 发 展 的 愉快的环境里 , 往往心情舒 畅、 思维活跃 , 容易 无穷乐趣的同时 , 加深我们对 自身和世界的理
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 解 。这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 , 需要 。因此 , 在吸取传统课程优点的基础上 , 今 突发奇想 , 美术教育 后的课程结构不仅要使学生 掌握美术的知识 识的传授者 ,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教学
二 、 步 丰 富课 程 内容 逐
改变课程内容繁 、 、 、 难 偏 旧和偏重书本知 识的现状 ,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 以及 现代社 会、 科技 发展 的联 系 , 注学生 的学 习 关
兴趣和经验, 精选包括信息技术 在内的终身学 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在内容方面还应该

f耐充实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 , 『 扩大美术作 为 宁领 域的 内容 , 牛 绘画 、 工艺和欣赏相互 渗
《 新课程 》
21年5 8 00 月2 日
荚 术 谋 程 改 革 的 趋 势
美 术教 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 学生 的审美 形式多样, 既有 当代气息 , 又有浓郁的民族性 , 术课程必须与其他学科有机渗透 ,才能使其升

2023高中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2023高中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

2023高中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2023高中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教研引领课程改革,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学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综合能力。

争取在美术高考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二、工作重点1、强化学科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2、创新教学手段,发掘学习内涵。

3、丰富学科活动,拓展美术文化。

三、工作要点1、更新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进一步认真学习新课改理论,明确课改方向,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观、教育观、艺术观,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科综合、整合的实践和美术专业技能的训练,使我校美术教育教学水平达到或超过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

2、改进教研方式,做好培训工作。

加强常规教研,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和内容,形式有:组织观看《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录像,学习和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明确课堂美术教学的方向。

上网收集有关__、资料,组织在教研活动前五分钟进行简单学习。

积极参加各类各项培训、学习活动,把信息带回“家”,使组内教师学有所获。

3、立足学校特色,挖掘、培养美术特长生。

注重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学美术的兴趣。

本学年,结合学校艺术特色,因地制宜,举办学科知识讲座、作品展示、外出参观等活动,以多元化的内容,激发、稳定、强化和发展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兴趣。

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发掘美术特长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参与各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机构组织的美术展事、赛事,争取获得优异成绩。

四、工作日程安排九月份1、布置开学工作,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2、艺术楼环境布置3、成立高一年级书法兴趣小组4、成立高二年级美术兴趣小组5、教研活动内容:(校内)组织观看《课堂教学案例与分析》录像6、组织教师作品参加建国60周年书画展十月份1、指导学生参加“楚风杯”学生书法作品比赛2、教研活动内容:组内教师听课、评课3、加强美术课外活动的管理4、高三年级美术史论考生的辅导开始十一月份1、搞好高三年级美术班的考前培训及高考报名工作2、组织好高一高二年级美术期中考试3、教研活动内容:组内优质课评选十二月份1、举办迎元旦全校师生书画展2、组织好高三年级美术生参加美术联考3、认真填写学生评价手册一月份1、组织好高一高二年级美术期末考试2、教研活动内容:组内研究课题阶段性小结3、备课组长检查组内成员的常规工作并进行评价与考核4、完成本学期备课组工作小结和资料汇总三月份1、布置开学工作2、组织好高三年级美术生参加校考3、带高三年级美术史论考生到清华大学参加专业考试4、组织好高三年级美术班学生返校上文化课四月份1、美术教学质量月活动2、教研活动内容:组内教师听课、评课3、高三年级美术班协调会五月份1、举办迎五四全校师生书画展2、组织好高一高二年级美术期中考试3、教研活动内容:组内优质课评选4、搞好高三年级美术班复习备考工作六月份1、组织好高三年级美术生参加高考2、搞好高三年级美术生的志愿填报工作3、组织好高一高二年级美术期末考试七月份1、备课组长检查组内成员的常规工作并进行评价与考核2、完成本学年备课组工作总结和资料汇总2023高中美术备课组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指导与评价,以教研引领课程改革,以评价促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研究

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研究

美术教育中的跨学科整合研究在当今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教育环境中,跨学科整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也在不断探索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叉。

这种跨学科整合不仅能够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

一、跨学科整合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在教育领域,单一学科的教学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期待。

跨学科整合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融合与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跨学科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让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去理解和欣赏艺术。

例如,通过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与社会背景的关系;与科学学科的整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科学插图和科学可视化。

其次,跨学科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美术创作中时,他们往往能够产生独特的创意和表现形式。

此外,跨学科整合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美术与学生熟悉的其他学科相结合时,他们会感到更加亲切和有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途径1、美术与语文语文是一门注重语言表达和文学创作的学科,与美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美术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学作品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图像来表达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让学生为童话故事绘制插图,或者根据诗歌的意境创作绘画作品。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的美术作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2、美术与数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比例、对称等概念在美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美术课程与实施方案

美术课程与实施方案

美术课程与实施方案美术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美术课程实施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美术课程的实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名家作品、参观美术馆、举办美术展览等形式,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存在,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感悟。

其次,美术课程的实施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学科,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美术比赛、举办创意作品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表达自我,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和鼓励,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此外,美术课程的实施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美术特长班、举办美术社团活动等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情感、意志、品格等方面的素养。

综上所述,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美术课程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和老师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美术课程的育人目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保障。

美术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美术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美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如今我结合自己五年的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经历再学习《美术课程标准》又有了许多新的体会,下面总结如下:一、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分学段系统化设计教学任务及难度。

因为之前有机会教过小学和初中的美术课程,所以我了解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并理清了各个学段美术学科知识的基本脉络。

如今结合《美术课程标准》的学习这一认知变得更加地明确与系统化。

就美术课程学习方式来划分,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这四个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紧密相关,分别从美术造型表现、基础设计知识、美术欣赏及表达和综合运用等方面有侧重地划分美术教学重点。

明确了课程的设计重点才能正确合理科学地设计安排好一堂美术课。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美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门关于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表现、创造的艺术,美术的教学内容不止于课本中简单的几幅图片、范画,他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视觉形象来支撑这就给了美术教师很大的教学空间。

随着现在教学手段设备现代化的发展,我们能够利用这些手段为孩子们收集展示更多素材资源,但这一切的前提都要基于对课程目标的精准把握。

吃透教学重点合理选择美术教学的素材内容,才能使每一节美术课的内容都丰富高效。

在掌握美术课程横向的教学重点的同时,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纵向的培养也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美术课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这四个学段在教学内容安排及在教学难度设计时应注意依次递进、前后衔接,从而适应孩子不同阶段发展的要求。

例如在低年级阶段我们设计教学重难点时就要侧重学生基本美术习惯的培养及养成(正确安全的使用美术工具、认识基本的颜色、分辨基本的图形等);中高年级时开始渗透点线面、色彩等美术基础知识;高年级之后能掌握运用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造型语言。

高职院校美术课教学内容综合化改革与探索

高职院校美术课教学内容综合化改革与探索
告) 源于实 际, 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 。 改革理论 与实践 [ 、 M] 武汉 : 武汉 大学 出版社 ,0 2 6 20 ..
5 以职 业技 能 培 训 为 基础 , 高 学 生获 取 执 业 资格 证 [ ] 提 2 李孟顺 , 杜永明 . 用型本科教 育工程环境 建设 研 究初 探 [] 应 J.
不但 要求 职业教育课程充实人 文、 社科 、 环保等方面的 内容 , 而且 把所有相关学科 的内容全部集 合在一起 , 综合 的越多越 成功。这 必须进行综合化处理 , 使学生 掌握从 事各类 职业所 必备 、 通用 的 种看法势必会导致综合课 内容庞杂 、 琐碎 , 中心 、 系统。从 另 无 无 知识和技 能, 具备 良好的教育基础 , 为可培训的人 , 成 而不是培训
实验 室研 究与改革 ,0 4 1 )51 . 2 0 ( 1 :—1 职业技能培训 旨在培养学生 动手 生产的能力 , 是培养施工 工 [ ] 3 曾冬梅 , 国勋 . 黄 从教 育的内外部 关 系规律 看高校 的人才培养 人 、 术人员 的途径 , 技 但要求较 低 , 因此 , 文中建议在 强调职业 技 模 式改革 [] 山西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 ,04 1 )56 J, 2 0 (0 :— .
关键词 : 综合 课 程 , 综合 度 , 织形 式 组 中 图分 类 号 : 一5 TU 8 文 献标 识 码 : A
职业教育 的特殊性在于它终究是就业 教育 , 它培养的是与 2 的教学对教师及教材将有怎样的要求 , 1 下面就此进行叙述。 世纪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 相适应 的, 有全面素质 和综 1 建筑 艺术 类美术 课程 的综合 度 具 合职业能力的 , 在生产 、 服务 、 技术 和管理第 一线工 作的劳动者和 1 1 综合课 程 的综合度 .

美术教学理念集锦简短

美术教学理念集锦简短

美术教学理念集锦简短1.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扩展资料: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

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

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

试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综合化倾向

试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内容综合化倾向

段, 更注重 培养 和提高 学生的审美能力 和文化 素养 。 在成长 的过程 中 , 们在潜意识 中把所有关 于社会和 自然界知 人
识融合起 来 ,形成人 的内在精神和外在 表达。Sh l 和 H b r a eer e ae s m
分别把这种统摄性 的知识分为如下几种【: l 】 表 1统摄性知识 的分 类

组织在 {1 2 世纪 的高 等教育 ・ 望和行 动宣言 》 展 中也提 出:高等教 “ 育必须 教育大学生 成为知识 丰富 和有远大报 负的公 民 , 他们 能够
以批判精 神进行 思考 , 学会 分析 问题 。” 而审美艺 术可 以帮 助我们 获得一种批判 精神 ,这种批 判的思维 方式能够使 我们在灾难 来临
在一个越来越 重视美的 时代 , 审美教育 的价 值也越 来越 引人 注意。
它丰 富了人 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 审美意 识融入其 中 , 将 为我 们带来
无 穷乐趣的 同时, 加深我们对 自身和 世界的理解。本文探讨 了高校
公共课程的重要性 以及对高校美 术课程 与教学体系进 行探索 。 出 提 课程综合化是 2 世 纪课程改革 的重要趋势 , l 高校 公共美术 课程 的 综合化是美术课程发展 的必由之路 。
家教育委员会规定 在高校开设艺术欣 赏( 欣赏 、 乐欣赏) 修 美术 音 必
的能力; 将三维信息转换为二维的能力 ; 造大脑意象然后再改造意 创
象 的能力 ; 以及 “ 从不同角度中辨认 事物相 似度的潜在能力” “ ; 对空 间、 时间反应出各种不 同感受性” H w r G d e所提 出的空间智 o a a nr d r
关键词
高校
公共美术课程 综合 化
1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 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学校组织我们系统学习了《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现把这次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感受总结如下:1、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2、课程标准不具备强制性,使教材编写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如果条件不允许,学生不需要,可以不采纳。

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同样的内容标准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样,充分考虑了教师、学生的需要心理,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给予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程标准与生活紧密相连,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课程标准没有为所有学生制定一个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而是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既重视结果激励,更重视过程激励。

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要。

5、课程标准为学生创设宽松、多样、活泼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多样化,丰富化,从而产生新颖感、增强趣味感。

学习中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以增强学生兴趣,更好地满足其成就需要;让学习具有挑战性,使学生学习后能获得一种从事创造性劳动产生的满足感;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独立自主地处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满足。

6、课程标准摆脱了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使美术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降低了知识、技能难度,使学习具挑战性的同时,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进步,都有成功的体验。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摆脱了单纯传授技能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写实性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注重生活与艺术联系,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大胆创作,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科综合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科综合教学的必要性
知 识贯 穿 到美 术 欣 赏 教学 中, 让学 生 既 复 习历 史 知 识 , 又 习更为 主 动 ,探 究欲 望 更为 强烈 。
掌握 美术 知识 。 如在 欣 赏冯发 杞 的 《 胡兰就 义 》时, 刘 让学
在 高 中 美 术 鉴 赏 课 程 内 进 行 各 学 习领 域 间 的综 合
术 相 对 分 工 的界 限 更趋 融合 , 内容更 趋 综 合 ,形 成 你 中 综 合 化 体现 在 课 程 的整 合 ,突 破传 统 的学 科教 育 模 式 , 合 ,构 建美 术 鉴 赏 综合 知 识 教 学过 程 ,将 多种 学 科 中关
欣 赏 “建 筑 ” 一 课 时 , 结 合 各 地 的 地 理 特 点 讲 解 上 ,促 使美 术 教 学 内容 中 的人 文 、地 理 、 音 乐 、信 息技 土 地 肥 沃 , 自然 景 观 秀丽 ,到 处 都 是杨 柳 垂 岸 , 小桥 流 有 我 、 我 中有 你 的 综合 趋 向 。在 学科 之 间 ,美 术 教 育 的 北 方 地 区 石 山峥 嵘 , 蓝 天 下 一 望 无 垠 的 土 地 , 气 候 寒 走 出 “ 美术 鉴 赏 ”的 小天 地 ,加 快 学 科 的横 向有 机 结 纯
生 自己讨 论 并分 析 —下 我 国解 放 战 争 的历史背 景 , 后再 教 学 实 验 ,研 究 表 明:在 美 术 课程 与 其 他 课程 之 间进 行 然 结合有 关 解放 战争 的 视频 , 学生 内心所 受 到 的触 动 、 受 跨 学 科 渗透 教学 是 可 行且 非 常 必要 的 。在 学 科 内 ,美 术 所
溪 桥 柳 细 …… 平 芜 尽处 是 春 山, 行人 更 在 春 山 外 。 ”诗 善 ,培养 学 生 科 学 的探 索 精 神及 综 合 应 用 能力 。教 学要 中 “ 地 ”不 仅 是 一 个 空 间 的概 念 ,也 蕴 含 一 种 时 问 的 从美术鉴赏课程 内容出发 ,向其他学科延伸,然后还要 天

探讨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与其内容综合化倾向

探讨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与其内容综合化倾向

探讨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与其内容综合化倾向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美在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人们把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使生活丰富起来。

这也就是说人们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让人们能在美术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本文就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与其内容综合化倾向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高职公共美术课程内容综合化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美术教育内容综合化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我国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好人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而由于高职院校专业领域划分过细,导致大部分学生只掌握自己专业的知识,其他知识不够了解,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美术教育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创造性思维逐渐形成,我国很多科学家以及教育家都一致认为,如果一个人既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又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那么这个人一定也有较强的科学创新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国家的伟人都对不同领域的知识感兴趣并熟知,同时也受到音乐和美术等艺术的熏陶,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

比如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他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这得益于他的夫人,他夫人蒋英是一名歌唱家,经常介绍一些音乐给他,他在音乐中体验到了很多情感以及对人生的热爱和理解,使他学会了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科学,使自己的思维更加宽广。

当然美术与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妙,美术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宽广,使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科学和世界。

实际上美术教育的作用还有很多,它能使学生的直觉能力得到强化;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启发;能够使学生的理性和直觉达到统一的境界;帮助学生正确判断美术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审美艺术使学生获得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的思维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灾难来临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可见高职公共美术课程的重要性。

二、高职公共美术课程内容综合化倾向各国教育学家都在积极探索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方法,其中,美国美术教育学家提出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理论,将美术与历史、科学、文学、服装、工业等学科联系起来作为基础教学内容,提倡将美术课程内容综合化。

加强学科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

加强学科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

加强学科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作者:于飞来源:《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08期《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

”通过对艺术课程标准的解读,为贯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重视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提倡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的整合,在此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自古以来,美术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一直都与社会历史、文化、政治、地理等学科深度融合。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很多美术作品(绘画、雕塑、建筑)都与人文学科有直接的关联。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家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一些机械化、重复化、简单化的职业正受到冲击,许多工作都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趋势。

现在的教育观和知识观已经从掌握书本知识转向了解决现实生活的复杂问题和终身学习。

这使得分科学习的弊端和局限性日益凸显,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跨学科学习的研究高潮。

跨学科要以美术为主体,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力争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

我们设置的跨学科学习原则并不是几门学科简单的罗列和机械的叠加,也不是围绕主题将不同的学科无条理、无章法的罗列,而是通过学科整合出新的理解,形成深度学习。

是否深度运用学科思維是检验美术学科学习质量的一个标准。

关于跨学科融合的路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美术各学科领域的相互融合。

美术学科内的综合是融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与欣赏评述为一体的,要把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比如综合材料课程既有设计,又有绘画,还有制作。

这是美术学科内部的跨学科领域的学习。

第二个方面,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比如美术与音乐或体育的融合,通过多学科的融合综合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还有美术与德育的融合、与科技的融合等;第三个方面,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上午王大根教授也讲到了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是一种超越学科的融合方式,这是面向社会的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的活动。

小学美术工艺课综合化教学初探

小学美术工艺课综合化教学初探
化教学。


小学 1 艺课采用单元教学法 ,可使 教学重 二 心 由 以教 师 为 中 心 的 “ ” 转 向 以学 生 为 中心 教 ,
的 “ ”鼓 励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活 动 , 过 实 践 活 动 学 , 通
探索解决问题 , 进行创造性学习。小学美术工艺 课在走 向探究型 、 综合型过程中 , 能发挥培养学
学 生 应 在课 业 中探 索 多种 答 案 。 ( )将 单 元 课题 内 容 与 其 他 艺 术 形 式 相 结 3
二、 实施 工艺课 综合化 教学的具体措施
综合化教学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 表现 自己 的聪 明才 智 ,有 空 间探 索 材 料 的 特 点 和 进行各种技法 的尝试 。工艺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 通, 它能给群众生活带来方便 , 高生 活质量 , 提 促 进社会文明发展 , 同时还可 以带来经济效益 。因而学生要深 入生活, 以激发创新 的欲望 。综合化教学需要各科丰 富的知 识 。美术教师要提高 自身素质 , 改革 旧的以一节课制作一件

合, 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组织学生对传统文化进
行 调查 , 然后 组 织 教 学 。
学生所掌握工艺美术知识 和技 能的体现 。作业是 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 ,通过综合化教学可以培养
学 生 的研 究 、 索 、 新 和 学会 学 习 能 力 。 探 创
() 2让学生探索课业 的多种解决方法。把培 养学生主动精神 、 独立思考放在重要地位。知识 的获得需要 自己通过实践 、 索 、 探 发现来 发展 ,
教学在线
X OUSI I J OH I XE D ‘I SI A HA A
接着 以模仿性练 习了解制作工具 、材料 以及操 作、 步骤 ; 再分别进行不 同材料 的尝试创作练习 或深入加 工;在个人创作基础上开展小组主题 性创作活动 ; 最后是评讲 、 交流或写体会来巩 固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怎么写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怎么写

美术课程实施方案怎么写一、课程目标美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1. 素描:通过学习素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构图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基本功。

2. 水彩:通过学习水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3. 速写:通过速写训练,培养学生的绘画速度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4. 手工制作: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手工艺术水平。

5. 艺术鉴赏:通过艺术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观摩学习: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 示范教学:老师进行实际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和方法。

3.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绘画训练,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表现力。

4. 个性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长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绘画指导,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四、教学手段1. 教学工具:准备素描纸、水彩纸、速写纸、绘画工具等必要的教学工具。

2.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艺术作品,帮助学生进行艺术鉴赏和学习。

3. 实物展示:准备艺术作品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摩和学习。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绘画表现和参与度。

2.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技巧、表现力和创意。

3. 考试测验:定期进行绘画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考试测验。

六、课程实施步骤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

2.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进行素描、水彩、速写和手工制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训练。

3. 教学评价:根据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展示和考试测验进行评价。

4. 教学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做出调整和改进。

课程整合:如何将美术教案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课程整合:如何将美术教案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

课程整合:如何将美术教案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如何将美术教案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课程整合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执教的重要任务。

传统教育模式的单一学科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而多学科整合则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美术教案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就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美术教案和其他学科的结合形式1.配合语文教学,如在语文课中引入绘画或素描描写,增加学习兴趣;2.配合科技教学,如在科技课中通过制作手工模型、3D打印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3.配合体育教学,如在体育课中通过肢体训练、场地设计等方式,进行术创作;4.配合历史教学,如在历史课中通过绘画、雕塑、建筑等作品,反映历史文化情境。

二、如何促进美术教案和其他学科的整合1.教师跨领域学习与合作。

教师需要主动融入跨学科组合,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以期有效整合多学科内容。

跨学科学习需要具备跨界思维,挖掘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点,进而深入探究整合效果。

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师需要注重多样性,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

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应适当创新,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增强知识点的记忆,达到深度的学习效果。

3.学生参与和互动。

学生参与是教学重点之一,而互动则是学习的关键。

在整合教学中,学生不但要参与其中,还需要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并增强对美术加深理解的热情。

4.组织学科节日和活动。

学科节日和活动对于促进多学科整合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集中多个学科的知识,通过活动的形式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优势与挑战1.多学科整合的优势美术教育通过多学科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多学科整合还可以打破学科路径的单一性,形成更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多学科整合的挑战多学科整合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跨界学习和合作的能力不强;(2)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协作能力较差;(3)多学科整合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的指标来评价整合效果。

美术课程“综合_探索”学习领域之探究

美术课程“综合_探索”学习领域之探究

美术课程“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之探究美术课程改革,要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改革和弥补现有美术学科课程的不足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 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美术各个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这一领域的提出有着明显的时代意义。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总体特征为:拓展性、探究性、创造性。

“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开展“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同时又保持美术教学本身的学科性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教学中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美术学科教学越来越呈现出美术课容的丰富与教学课时的稀少,教学形式的多彩与教学方法的单调等种种矛盾,需要我们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使美术教学真正达到短时高效、丰富多彩。

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资源,并尝试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美术教学,进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情景之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能为学生创设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教学《鱼儿游游》这一课时,我播放了一段动画《海底总动员》片段,精彩的动画片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动画片中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和鱼儿们之间精彩有趣的故事。

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海里的主角,你喜欢它么?喜欢它的什么?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绘画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浅谈综合性课程中的美术设计》

《浅谈综合性课程中的美术设计》

《浅谈综合性课程中的美术设计》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综合性课程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将美术教育的目标从技能型转向审美型。

教师在幼儿园中创造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及创造美的机会。

因此,教师必须以美术的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活动。

美术教育的内容设计必须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注意主题内容的丰富性,题材的多样性,情节的趣味性,形象的鲜明性、可感性。

在长期的幼儿园实践中我们发现,美术教育之所以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功能,原因就在于对美术教育的实质缺乏清晰的认识。

往往把美术的内容与形式的理解相分离。

如有的教师在美术形式的训练上不得法,以临摹一些成人设计的简单形象为主要手段,造成了儿童画过早地步入模式化的局面。

我认为,美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审美教育,教师应从提高幼儿的美术素质入手,以美术要素为纲,系统地、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使幼儿的审美能力稳步提高。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必须把线、形、色、购图等最基本的要素作为美术教育的核心,培养幼儿对形的知觉,对色和设计构思表现的法则的了解和体验。

对形的知觉的把握,始终是幼儿期需要不断练习掌握的。

幼儿从涂鸦开始,由画杂乱无序的线条到逐渐意识到线条的上下长短,知道粗细疏密以及线条之间相互交叉所产生的变化。

幼儿在练习中往往是无意识的,但作为教师则应有意识地把线条美的因素贯穿到为幼儿设计的美术活动中去。

如让幼儿逐渐了解线条的种类,线条的方向,线条的质感长度和变化等。

作为艺术作品的形不全是几何图形,它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有空心的,也有实心的等。

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幼儿设计美术活动时,必须让幼儿通过练习,培养他们对形的清楚辨认,培养幼儿对形的精确观察能力。

了解颜色感觉的规律性对幼儿教师至关重要。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认识颜色的能力,有助于审美趣味的培养和造就一双敏感的、善于发现的眼睛。

初中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途径

初中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途径

初中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途径2023年,初中美术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践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一直是美术教师们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本着不断探索、创新的态度,尝试将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营造出一个更加有趣、丰富和有意义的课堂,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一、建立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理念作为一名初中美术教师,我的首要任务是教授好美术课程,但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可能会让学生们产生厌学和无聊的感觉。

因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将美术课程和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增加美术教育的可用性和趣味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建立了“跨学科融合教育”的理念,通过多个学科的结合和互相渗透,使美术教育更全面、有趣。

通过为学生提供“周边的推推”和多元课程的提升,鼓励他们全面发展自己的思维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二、拓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我采取了多种方式来拓宽跨学科融合教育的实施方式,其中一些方式是:1.直接融合美术和其它学科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我设计了不同主题的美术活动,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绘画、物理中的力学原理实验表现、语文中的形象识记等,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多角度、多层次、多元素地学习。

2.设计跨学科课程在不同学科内容中,我运用创新的方法设计了一些整合课程,例如物理与美术课程的合并,让学生感受一下物理实验的美,同时以美术的视觉方式来观察物理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

3.创建多元学习环境在实际操作中,我还创建了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通过众多合作活动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实质性技能,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的优势通过探索跨学科融合教育,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领导力、社交能力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学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因此,美术教学也将进入一个“新常态”。

所谓的“小课题”是指美术课本中的某一课;所谓的“大课堂”是指把“小课题”知识与技能的外围扩大,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化教学过程。

核心素养取向的美术教学,尤其强调这种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是未来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课程之间相互兼容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中学美术核心素养教学方法一、研究的目的我国现行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它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把原本内在统一的科学、艺术与道德割裂开;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其实,学科的分类是人思维的结果,然而世界却并非像思维那样分界崭然,而是犬牙交错、你中有我。

核心素养取向的学习方式尤其强调综合性。

综合性在教学中的一种表现就是跨学科综合。

这种跨学科综合不仅包括内容综合,还包括方法综合。

通过跨学科综合,学生能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中提到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

我认为,这种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的最有效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中选择和运用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选择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与技能,追求课程的综合化,将会成为教师今后最重要的美术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标准》“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的目标设定中有这样的阐述:“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

”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与探索课程,充分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因此,我以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设计生活标志》为课例,将其作为小学美术学科“小课题,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蓝本,对美术教材进行了二次研发与整合,进行了探究与思考。

二、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1.研究方法(1)知识前置法:指导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媒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整合资料。

(2)调查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法,了解学生对生活标志的态度和感受。

(3)观察法:通过定期观察和追踪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发展状况。

(4)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对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做出正确判断。

(5)案例研究法:对教学成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方向。

2.研究过程《设计生活标志》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课本中“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够根据主题来设计标志。

在教学中我发现,在小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中有关于生活标志的调查与研究的课程;小学思想与品德学科教学中也涉及社会公德及生活标志的认知这方面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学习撰写调查报告的授课要求。

根据多学美术学科如何追求课程的综合化辽宁省大连格致中学肖健︙︙(下转24页科的教学内容中有交错叠加和相互渗透的现象,我对《设计生活标志》这一课进行了二次研发与整合。

研发是把本课原有的“设计与应用”这一学习领域,开发为“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整合是把多学科教学内容互相渗透和叠加的部分,整合为多种学科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开启美术学科牵头的“小课题,大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这种研究活动有利于模糊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分为四个阶段:(1)动员与计划阶段:由思想与品德学科教师完成。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生活标志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树立社会公德心,动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组成研究小组,明确活动的步骤与过程。

(2)资料搜集与整合阶段:由综合实践学科教师完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公共设施、查找资料、上网下载等方式,搜集大量的生活标志资料及图片;通过小组内的资源共享和整合分析,提炼观点;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生活标志的分类、形式、用处、特点;班级汇报交流后,提出本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3)设计与应用阶段:由美术教师完成。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表现有主题的标志设计,完成设计创想。

(4)书写报告阶段:由语文学科教师负责。

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写作思路,初步掌握书写调查报告的方法与步骤。

三、结果与分析1.结果(1)学生通过思想与品德课的学习,了解了标志的作用,树立了社会公德心。

(2)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学会了查找资料、筛选资料及运用调查问卷的方法,了解了生活标志的分类、形式、特点等。

(3)学生通过美术课学习,学会了生活标志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作品设计。

(4)学生通过语文课学习,能够书写一份调查报告。

2.分析(1)在四个不同学科的学习阶段中,虽然每一阶段都由不同学科的教师负责,但学科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2)各学科的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组与提升。

(3)在不同学科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所获得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各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得到拓展加深。

(4)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也学会了如何整合知和运用知识。

四、结论与建议1.结论(1)跨学科综合的美术学习,第一,要经过学习讨明确共同任务;第二,以讨论和布置的方式理解不同学各自的任务;第三,美术学科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其他学科的工作团队沟通协调,使各学科既相对独立,协同工作;第四,完成美术学科的任务并嵌入整体成中;第五,在整体框架中反思和评价美术学科工作,并以完善。

(2)跨学科的组织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美术学科中心的组织方式、不同学科平行的组织方式和以其科为中心的组织方式。

但不管是哪种组织方式,各学科应该既“向前看”,也“向左向右看”,而且各个学科成效也应该放在解决问题的整体中加以评价。

2.建议(1)美术教师在学科综合化的整合教学中,不能推引领与指导的责任。

(2)就指导的方式而言,跨学科综合化教学应通过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倡导团体指导协同教学。

(3)各学科教师不能放任学生,而应引导学生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并与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美术教学应全面融入综合性与跨学科、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批判性思维等思想和方法。

“小题,大课堂”跨学科综合教学的方式将成为未来教育改的一个趋势,也是课程之间相互兼容的一个典型案例。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1.中学课程资源ZHONGXUE KECHENG ZIYUAN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附:学生的调查报告《生活标志》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标志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对它有所了解。

几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分别给我们上了《生活标志》这一课,让我们对生活标志充满了好奇,我也想为自己设计一个。

二、调查时间、方法为了能把标志调查得更加清楚、详细,我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

我在周末去上课的路上留心观察,每当看到一种新的标志,就会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等到了学校后再画下来。

我还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图书馆去寻找,有了不小的收获。

三、调查收获通过本次调查,我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我不仅找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标志,还对它们的颜色、图案有了更加完整的理解。

现在,我通过自己的调查把标志分成三类:第一类是警告标志;第二类是警令标志,第三类则是指示标志。

通常,警告标志以黄色为底色,图案是黑色的;警令标志以红色为底色,有黑色的花边和图案;指示标志则以蓝色为底色,字或图案是用白色画的。

这三种标志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普遍。

为了更加具有大众性,标志设计者所画的图案也非常简易。

比如,“注意儿童”的标志,上面就画了两个小孩子;“注意行人”的标志,上面画了一个要过马路的行人;“反向弯路”的标志,上面画了一个“Z”字。

这样,人们就很容易理解了。

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我学会了自己设计标志。

比如,我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于是我就在自己的写字台上设计了这样一个标志,上面画了一双流泪的眼睛,旁边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了”。

它随时提醒我要注意用眼卫生,不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四、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研究标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标志总是集中在市中心的一些繁华地段,而许多本应该设立标志的地方,却因为地方太小而被疏忽了。

比如,机场后面那条车站附近的马路,没有任何标志,车辆总是飞驰而过,十分危险,已经发生好几起车祸了。

我希望可以加大标志的普及率,让市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三、丰富储备,教学相长,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斗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

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引导者,还是参与者。

“斗联”要想顺利进行,教师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准确把握,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对课堂节奏进行合理设计,甚至要主动参与“斗联”。

教师的“下水作文”对语文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正如“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中提出的: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在学习过程中相机进行指导点拨,组织并平等参与问题讨论,创造更多展示交流学生作品的机会或平台,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成就感。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引路人,要进一步做好古诗文教学工作。

教师既要熟知格律,也应积累一定的诗歌创作经验,还可以加入诗歌爱好者群进行“斗联”“斗诗”的实践,有了这种经验,就有了与学生平等交流、“不怕露拙”的底气。

此外,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教师都可以“下水”和学生进行“斗联”互动。

教师亲身参与,与学生一起斟字酌句,校对格律,开动大脑,充分释放学习和创作潜力,这是一种最有效的示范和激励。

四、实践式诗歌学习的成效和局限性“斗联”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次教学模式实验。

“斗联”进入课堂,有效提升了课时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斗联”过程中,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和创作的效率也很高。

经过几轮“斗联”,一些学生已经能写出合律的绝句和律诗。

当然,“斗联”只是诗歌的入门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学生真正精熟运用格律,教师还要引导他们多记、多背,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写。

现在的学生,语文基础都比较扎实,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抒怀吟诵时不至于只能背几句古诗或凑几句“打油诗”,这就需要教师多研究一些引导方法。

同时,因为“斗联”斗的是学生的积淀,发展的是学生的特长,所以这种模式可能更适合应用在选修课和兴趣班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王力.诗词格律概要[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上接3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