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_习勇生

合集下载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

高校课题申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

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人才培养质量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是高校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另外,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我国高教领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酝酿出炉——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正在进行转型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开设了经管类专业,尤其在地方本科院校开设比例更大,经管类专业学生人数所占比例也较大。

社会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管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研究问题能力、沟通和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而建立合理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课题界定

本课题是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对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并指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优缺点,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论文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论文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论文

浅谈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发展论文

一、前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 2015 年已达749 万人)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每逢7 月“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但是,企业、公司、工厂等用人单位每年仍会遭遇“用工荒”问题。一边是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另一边则是技术性岗位劳动力的缺乏,尤其是实用性较强的工作。这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后对人才需求升级的客观需要。2012 年3 月教育部印发教高[2012] 4 号文件《关于全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30 个版块的指导意见。教育部提出中国高校需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应用型为主的两种类型院校发展的新思路。同时,将部分学术型院校转型为应用型院校,这些主要的转型对象初步列为全国各地2001 年以后新建的本科院校。与此同时,在2014 年5 月和6 月,国家相关部门分别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 》,这为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要求。

贵州地方经济欠发达的省情决定了其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同时,全省的高校数量总和也较其它省份的少。这其中“新建本科院校数量占全省本科院校总数的比例( 58. 82%) 在全国排名第11。”因此,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确保省内地方院校的顺利转型,这将涉及高校教育机制中招生、培养、就业三大环节的改革。遵义师范学院作为贵州省的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机遇是学校可以借此机会大刀阔斧的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及模式进行改革,挑战是如何改革才能发挥学院自身的办学优势、特点以及符合教育部改革的大政方针。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1. 引言

1.1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在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变得尤为重要。这种转型不仅关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更体现了地方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转型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与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地方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对应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其转型升级将直接影响到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升级。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还在于促进地方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将带动整个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将成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带动其他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模式,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贡

献力量。

1.2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

力量,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面对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迅速,传统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日益凸显。

研究背景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地方本科院校现有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教学理念陈旧、课程设置滞后、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在转型发展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多实践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1.2 研究目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案例,以期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现状,了解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和难题,为后续探讨提供基础。

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明确应用型人才在地方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价值和意义。

然后,分析转型发展的必要性,探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动

因和推动力,引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

接着,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

养的模式创新和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人才培养策略和方案。

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意义

随着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地方高校转型的方向更加明确。其实,地方本科院校、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对于向应用型转型始终是认同的或者说是没有分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是一致的。在办学定位上,地方本科高校就不愿意贴上'应用型''技术技能型'的标签,恐怕被误解为“职业学院”而降低自己的身份。有人认为转型就是转变,没有认识到'型'变的内涵与意义。由于没有认识到转型的现实意义与内涵,所以有些高校的转型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在学校定位的问题上,'地方性''应用型'使用频率最高,而实际的情况是,学校落实的措施还不够得力,或者没有重大行动与战略,尤其是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与学校的定位并不吻合,没有真正解决如何走应用型道路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不仅存在办学定位方面的问题,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缺乏自觉性,不仅在培养方式上不能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能实现教学与应用性研究和技术研发相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大学董事会作用的认识,从而不能通过更多渠道引入办学资金;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不能构建应用性学科体系,不能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取向,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重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在科学研究上,不能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应用性、技术性关键科研难题,没有重视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凸显办学绩效,从而在办学绩效基础上吸引高层次人才。以上问题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且将会成为转型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面对以上问题,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通过具体的路径、实际的行动加以解决。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考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的思考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传统高等教育的同质化模式,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矛盾。本文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型

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的改革方向,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现行的教育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围绕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转变观念,准确定位,认真审视学校的发展战略,选择转型发展路径。

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难以突出应用技术型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基本沿袭传统的学术性院校的模式,大众化、普及性、趋同化的教育,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理论体系的系统化与完整性,未考虑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产业特征与行业导向,就会计学专业而言,各层次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趋同性,重点以传统的财务会计方向为主,跨专业、跨领域复合型、通用型的培养很少,如法务会计等会计领域中的应用边缘学科。应用型教育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印证、巩固与感性认知水平,创新性、设计性的课程实践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缺乏是共同面临的问题,师资引进注重高学历,来源渠道单一,教师的成长经历都在学校,缺少专业经验,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实现“双师型”转变较为困难。如会计学专业,教师“双师型”的认定主要是取得社会考试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

背景介绍

本研究对于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03高等教育改革

01

经济转型

02就业市场

增强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打造品牌专业

推进跨学科融合

01

建立产教融合机制0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03推进协同创新

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优化课程体系

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基础知识,突出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

学的比重和含金量,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03

02

0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引进高层次人才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

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

政策支持01

02

03

保障措施

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

增强了服务社会能力

提高了教学质量

取得的成效

01 02 03学科专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服务社会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

存在的问题

多元化发展

地方本科院校将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注重多元化发展,开设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和课程,同时加强与地方产业的融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将更加深入,通过共

建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方式,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审思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审思
教 育科 学文摘
2 0 1 5年第 3期
高等教育
地 方 本 科 院 校 转 型 发 展 审 思
陈 伟
华 南 师范大 学 , 广东 广州 5 1 0 6 3 1
《 现代教育论丛) 2 0 1 5年第 1 期, 约8 0 0 0字
2 0 1 4年 3月 , 教 育部 鲁 昕 副部 长在 中 国发展 高
市场论 主 导的 高等教 育质 量 观 2 0世 纪 8 0年 代 以来 , 世 界 各 国的 高 等 教 育 都 经 历 了程度 不 一 的 “ 市场化” , 即政 府 放 松 管 制 、 肖
便是 真 理 ” 的社会 意识 。
奉行实用主义的市场论者坚持认为 , 高等教育 质 量 的好 坏 可 以交 给 市场 选 择 和 评 判 , 高 校 是 否 按 照市场的要求培养专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根 本所在 , 高校培养 的人才是否“ 有用” 和“ 适销对路 ” 也成为衡量其质量 高下 的一个重要标准 。从 2 0世 纪 末世 界各 国的高 等 教 育质 量 政 策 看 , 高 等 教 育 的 市场化促使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市场系统不断得到 强化 , 在市场化视角下的高等教育 , 出现 了培养 目标 多样化 、 学 术知识 资本 化 、 高校 组织 企业 化等 诸 多特

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 高等教育 质量观 与高校人才培养有着紧密联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 大众 化进 程 的加快 和教 育市 场化 观念 逐步 渗透 到 现 实的办学过程 当中, 当代 的高等教育不仅要关照作 为“ 人” 的学生 的身心发展 , 而且要 传授实用知识 , 对学生及其家长负责, 使大部分接受高等教育 的人 能“ 学有 所 用 ” , 使 其 在 工作 收 入 、 社 会 地 位 和 阶 层 流动的竞争 中获得优势。因此 , 面向市场办学 、 走应 用技术大学之路将成为今后大学发展的一种选择 。

地方新升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困境

地方新升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困境
层 面 的 全 国重 点大 学 有 1 3 0多 个 , 剩余 约 2 4 0 0所大 学为 省 属 院 校 。 在省属院校序 列中, 介于传统 省属重点大学 和高职 ( 专科) 院校之 间。 有相 当大 一 部分院校为近些年新 晋升本科 院校 。 该类地方 新升本科 院校无 论在院校数量 、 招生数量、 在校生总人数和 增长幅度等方面, 还是在为地方
通高校 4 4 4所) : 成人 高等学校 2 9 6所 ( 包括 民办成人高校 1 所) m 。从 2 O世 纪9 O年代至今, 国家 先后开始实施“ 2 1 1 工程” 、 “ 9 8 5工程” 、 “ 1 1 1计划” 、 “ 卓 越计划 ” 等项 目, 以重点支持实施 高校或其部分重 点学科建设, 相应于 国家
状满 意度、 离职率 等指标) : 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二、 地 方新升本科 院校转型发展路径 2 0 1 4年 2月 , 国家 做 出 了“ 引 导 一 批 普 通 本 科 高 校 向 应 用 技 术 型 高 校 转型” 的重大部署, 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院校 的转型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 。目 标是走校企结合、 产结融合 、 突 出实战和应用 的办学路子 , 依托企业、 贴近需 求, 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 点、 教练型的师资队伍目 。 这一针对数量和 规模庞大 的 地 方 高校 发 展 部 署 意义 重 大 , 为 地 方 高 校战 略 规 划 提 供 了重 要 依 据 。 两年来 , 关于地 方新升本科 院校转型发展得 到了社会广泛 关注 , 诸多 政府机关和学界人士从分析我国地 方新升本科 院校面临的困境入手 , 参考 国 内外成功经验 ( 尤 其是美 国和德 国) , 取得 了许 多研 究成果 , 为 地方新升 本 科 院 校 转 型 发 展 提 出 了建 议 。 研 究 成 果 一 般 从 学 校 类 型 和 结 构 层 次 定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2013年11月

课题组成员:孙诚、卢彩晨、杜云英、赵晶晶、张智、尹玉辉

目录:

一(转型发展的背景

二(转型发展的优势

三(转型发展的难度

四(欧洲发展的经验

五(转型发展的建议

一、转型发展的背景

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中国技能人才状况、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世界职教发展规律

,一,世界经济发展背景

趋势一:经济重心回归实体经济

1、欧美的“再工业化”

20实际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个“去工业化”过程~劳动力迅速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比重持续降低~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的虚拟经济的国家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打击~市场大幅萎缩。重归实体经济~推进“再工业化”战略被发达国家提到产业结构调整的议事日程上来。”再工业化”着重发展高端制造

业~谋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2、东南亚国家占低端制造业市场

越南、印尼、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制造业要素中~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远低于中国~2011年吸引外资直接投资达1170亿美元。服装鞋帽等低端制造业正加快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案例:耐克工厂从中国“转战”越南~1980年时耐克公司把它在韩国、中国台湾省的工厂移至中国大陆。2000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40%的耐克鞋~居全球首位。2010年~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耐克鞋生产国。

趋势二:经济格局变动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未来20年~是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成长、发育期~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世界地缘格局重组关键期~也是改变国际竞争规则与产业重新洗牌的重要时期。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地

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既面向区域经济

发展的需要,又要顺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期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

会发展等重要任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学术研究水平相对较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地

方本科院校的发展,也制约了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要明确自己的使命与定位。地方本科院校的使命是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经

济社会发展,为地方需求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自身的特点。要注重实践教学,使

学生能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要突出专业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要与企业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

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要通过一系列的路径和措施来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要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吸取国外先进理念和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要加强校企

合作,引进企业资源,将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相结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加大教学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式研究

一、本文概述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地方本科高校在面临生源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等挑战的也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重新审视并调整其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由传统学术型向应用型的转变。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文将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实施路径。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地方本科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地方本科高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的新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

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校分类管理的逐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已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认识到,只有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立足。因此,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纷纷调整办学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与地方产业、行业、企业等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创新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创新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创新研究

[摘要]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此过程中,需要努力提高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着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产学研合作不深入、现有师资结构及管理模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抓住机遇,建立校内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地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协同创新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成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就是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布局和前景,以及自身发展的基础,立足地方、明确定位、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社会,大幅提升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在此过程中,努力提高地方本科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激活高等教育对经济的服务功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同样十分重要。

一、协同创新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协同创新已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的新趋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MIT Sloan’s Center for Collective Intelligence)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认为,协同创新就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1]传统的创新往往处于一定的封闭范围之内,在某一系统、区域内完成,无法汇集不同领域的资源、技术和成果。而协同创新能够突破学科、系统、行业的壁垒,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使创新要素不断相互集聚,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与原始创新的协调合作方式不同,也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形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第32卷第24期总第262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V0 32. N。. 24(G=. N。. 262) 2019年12月(下)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 Dec.(last half)2019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祁贵国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现代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不应局限于传统教育体制环境。应立足于未来阶段高校多元化教育体系构建,开展多层次高校转型发展研究。尤其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更应紧抓高校转型发展时代机遇,根据自身发展条件不断 进行体系化完善,以期积累丰富转型发展经验,加速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教育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11X(2019)24-0023-02

doi:10. 3969/j.issn.2096-711X.2019. 24. 011 [本刊网址]

现今,高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工作推进 的核心关键。如何结合地方产业化发展,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将是未来阶段,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为此,必 须从理论层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发展方向等,做 进一步分析研究,通过总结各地区高校转型经验,为未来阶段 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部分理论参考。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意义

(一) 务实高校教育基础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推动教育行业的稳步前行。但由于受社会阶级固化影响,我国新增人口数量逐年下滑,高 校学生生源总数随之下降,从而,造成高校出现教育资源过剩,以至于产生地方高校教育资源浪费问题。长此以往,不断的教 育资源消耗,必然导致高校教育根基不稳,影响高校教育工作 的长效化推进。对此,高校应发展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开发教 育发展新路径,结合当地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环境,弥补高校 发展的功能性不足,使高校在提高综合教育能力的同时,可以 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另外,经济因素,也是现代高校必 须积极进行发展转型的要素,只有保障高校教育发展经济的良 性循环,方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进而,确保教育工作 的进。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正逐步向着不同的方向转型发展。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不单单是一所院校实施综合改革和谋划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因此,有必要将高校的内涵体现在办学定位和特色上,形成高校自身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风格,不断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一、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逐步凸显,迫切需要引导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院校转型发展就是要从不同维度,积极适应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调适,以形成新的结构、形态及运行模式。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种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实施,改革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只有实现从原本单纯的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国家和部分省市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分类转型发展,不断强化内涵和特色,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在此背景下,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化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必要通过落实分类管理,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不断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类型及规格,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严重失衡问题。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地方应用型本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困境与突破

随着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国家对本科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

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和

挑战。

首先,办学资源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位于经济相对落后、

教育投入不足的地区,资金、师资、科研、教学资源等条件相对较为匮乏,办学水平不高,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其次,传统学科设置单一,学科交叉不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一

般以应用型、职业教育为主,传统学科设置单一、缺乏交叉、配合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

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再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质量参差不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

校吸纳了大量来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学生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造成教学难度和教学质量不稳定。此外,师资队伍质量和数量也存在瓶颈,长期以来,地

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重复建设、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依赖校内师资,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面对这些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坚持从自身定位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

学经验,以转型创新为契机,积极实施新的发展战略。

首先,要调整学科布局,注重学科交叉和协调。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再依赖传统

学科单一的培养模式,应该增加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环境科学、社

会服务等领域发展先进学科,扩大专业覆盖面,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多样性。

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大引进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发展研究2015.13-14

决策参考

摘要: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转型的关键

在于选择与政策网络相匹配的政策工具。根据政策网络内部成员之间的

“相互关联性”和“连贯性”,可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网络划分为政策社群、专业网络、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五种类型,不同政策网络之间也存在着权责分配不当、合作与抗衡等冲突与矛盾。为避免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政策网络在政府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异质性三个结构性变量的特征,据此形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包并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工具;政策网络

习勇生/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成都

611130)

当前,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趋势倒逼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结构性调整,推动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从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这也是继2000年前后“专升本”合并升格后,地方院校在中央政府政策引导下的

“二次转型”。笔者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后发现,学界有关地方本科院校“为什么转”的研究成果颇多,而关于

“如何转”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笔者认为,“如何转”不仅要关注转型过程中学科如何发展、专业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应用型课程如何设置、师资队伍如何转型等中观和微观层面的改革举措,更应聚焦于中观和宏观教育政策的执行层面,研究在复杂的政策环境下如何选择和设计与政策网络这种现实政策背景相匹配的政策工具。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选择政策工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要建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加快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

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纲要》指导下,政府着手筹划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和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为了贯彻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等六部委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中更加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

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拟定的《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则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做了顶层设计,并阐述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以及工作推进机制等内容。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后,2014年和2015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皆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上议事和行动日程,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院校加强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进入执行阶段,而政策执行的核心和关键在于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以实现政策目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

笮习勇生

DOI:10.14121/ki.1008-3855.2015.z1.003

标和改善政策执行效果。

政策工具是“被决策者以及实践者所采用,或者在潜在意义上可能采用来实现一个或者更多政策目标的手段”。[1]这种界定方法“将政策工具限定在实现政策目标或结果这一特性上”,[2]强调每种政策工具的功能都承载着政府政策目标的内涵,以及政策工具在拉近政策目标愿景与政策实践效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政府机构及其人员在政策执行中的正当角色和职责功能比较重视,而在如何选择合理的工具来执行政策以有效达成公共目标方面则较少关注。[3]公共政策专家则为“在试图确定某一项公共政策有没有可能有效时,政策分析家们不仅仅关切政策的主要目的,以及这些目的有没有实现;而且还要关注可采取的政策实施技术,以及这些政策实施技术是否适合于政策的有效实施”。[4]基于此,我们在判断政策实施技术(此处也可理解为政策工具)是否有效时,最根本的是衡量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适切度以及对政策目标的达成度,而最直接的方法是对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传统的政策工具途径崇尚“工具至上”,政策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往往基于惯性思维、传统做法、主观经验,甚至基于领导意志选择政策工具,其结果是很少或几乎不关注工具选择和应用的背景。经过修正的政策工具研究方法综合考察了工具的特征以及应用环境,认为政策工具的选择并非毫无限制地从工具箱中挑选,而是“通过对所需效果与环境的仔细考察,在这个政策工具箱中作理性的挑选”。[5]

本文采用修正的政策工具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首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网络类型;其次,对政策工具自身属性进行本体性研究,描述政策工具自身的属性和特征,设计出一套政策工具包;最后,结合政策网络、政策工具属性以及目标群体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在政策工具包中选择有效的政策工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简化政策工具选择模型中政策环境这一复杂而且不易控制的外生变量,本文运用政策网络分析方法近似替代政策环境研究。因为政策网络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具有操作性的概念,而政策工具选择的首要问题就是政策工具是否符合网络般的政策背景,并据此建构以政策网络为中心的分析影响工具选择的概念框架。[6]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网络类型

按照英国学者罗茨(Rhodes)和马奇(Marsh)的观点,[7]政策网络是个表现形态不一的光谱,其特征与网络中成员关系的强弱程度、目标是否高度一致有关。前者可用“相互关联性”来表示,后者通常用“连贯性”来表示。根据网络成员关系的这两个维度,可将政策网络划分为政策社群、专业网络、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五种类型。每种政策网络可表现出“强连贯性和强相关互联性”、“强连贯性和弱相关互联性”、“弱连贯性和强相关互联性”、“弱连贯性和弱相关互联性”四种特征之一。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过程涉及中央及地方政府部门、地方本科院校、专家学者、媒体、普通民众等多个行动主体。但在实际过程中,“政策执行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府为中心的行政机构,以有效增进公共利益为目标,选择一种或多种政策工具,去解决公共问题的过程”。[8]因此,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理应成为政策工具选择的主体,其它利益主体参与政策过程并影响政策工具的挑选和实施,也可视为政策工具作用的目标群体。依据不同政策参与者的价值取向、资源禀赋以及结构特征等情况,结合罗茨和马奇关于政策网络的模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政策网络可分为政策社群、府际网络、专业网络、生产者网络和议题网络五种类型(如表1所示)。

表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网络类型及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