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与重构——李小龙自塑形象的传播学意义

合集下载

元宇宙视角下李小龙品牌发展新机遇

元宇宙视角下李小龙品牌发展新机遇
在品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发展方式为:品牌 延伸、品牌扩张及品牌交易。[33]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来 临,在科技更新迭代以及信息技术集成的综合赋能下, 元宇宙可为李小龙品牌延伸、扩张及交易等品牌发展 方式提供“新空间、新手段、新主体”,从而描绘出 新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蓝图。 4.1 元宇宙时代李小龙品牌延伸之新空间
品牌延伸是指品牌在新领域的开发与利用,它是 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始于港澳、盛于广东、遍 布全国的李小龙品牌推广,[34] 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 虽形式不一,但从未间断。国内李小龙故居、李小龙 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开发、李小龙影视作品、纪念品 巡回展、功夫赛事等常见报端;而国外李小龙功夫传播、 李小龙截拳道武学研究与纪念活动也时有举行。毋庸 置疑,这些国内外的推广活动对“李小龙”品牌延伸 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纵然如此,诸上推广活动对于“李 小龙”品牌的延伸而言,仍基于自然宇宙的现实领域, 时空仍然受限。而元宇宙时代,虚实结合的新场域则 为品牌延伸开辟了新领域。
最大效率地进行品牌发展?或者说,当李小龙品牌与 元宇宙“不期而遇”,两者之间将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这些应该是我们作为李小龙文化传薪者需要预先思考 与积极探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元宇宙的概念及 其技术本质出发,初步探讨元宇宙赋能李小龙品牌发 展的可行性,藉此抛砖引玉,希冀同仁共同探讨李小 龙元宇宙化的融合发展,借力时代科技东风,实现李 小龙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 元宇宙的概念兴起及其本质
1 前言 李小龙品牌,以其本人在全球武坛不可撼动之地
位,及其功夫电影的巨大国际影响力,而内蕴着巨大 的文化及商业价值。但在李小龙先生已经离开人们数 十年之后的新时代,如何充分发展这一文化品牌,值 得进一步探索深究。目前来看,关于李小龙文化品牌 的商业发展,以线下李小龙主题乐园、纪念馆以及线 上李小龙功夫主题活动、纪念品商城等“O2O”的推广 模式而展开,一定程度上让李小龙功夫文化得到传播, 同时使李小龙品牌得到了开发与利用。然而,这种依 靠现实世界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推广方式,终究存在“人、 场、物”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难以大限度、高效率地 进行李小龙 All Rights Reserved.

“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60“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文/陈义新 杨立平 陈小敏(滨州职业学院..山东滨州..256603)摘要:“乌卡时代”是思政课教师权威面临的全新时代场域,它推动思政课教师权威由借助外力到依托自身威信发挥威望和影响力的转变。

“乌卡时代”的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正在日益消解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权威、知识权威、表达权威、感召权威。

面对思政课教师权威弱化现状,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变革,从以生为本、转变思维、主动融媒、德行塑威等方面,实现自身威信型权威的重构。

关键词:乌卡时代 思政课教师 权威 消解 重构“乌卡时代”意指我们当今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

“乌卡时代”的到来不仅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尺讲台”更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统权力型强制性权威向威信型自觉服从性权威的转型。

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掌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重要意义。

一、“乌卡时代”思政课教师权威的类型“乌卡时代”推动了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引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环境的同步改变,原本建立在一定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上的传统思政课教师权力型强制性权威,逐渐面临失语的困境,而建立在思政课教师自身威信基础上的自觉服从性权威日益被关注,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政治权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1]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为党为国为社会的工作,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

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中构成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天然具有该学科本身的政治属性。

因此,在思政课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着传达先进思想、时代声音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守护者等多重角色,思政课教师对受教育者的政治性威望和影响力是政治权威的主要体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42卷2020年总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42卷2020年总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第42卷12020年总目录本刊专稿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廖祥忠 2020,42(1) :1论列宁的报刊活动及其历史贡献——写在列宁诞辰150周年之际郑保卫2020,42(3) :1从全球化时代到全球共同体时代李怀亮2020,42(6) :1传媒观察“新四化”:中国传媒发展的未来趋势与关键路径徐立军 2020,42(1) :8智能媒体伦理建构的基点与行动路线图——技术现实、伦理 框架与价值调适耿晓梦喻国明2020,42(1) :12“区块链+ ”:重构传媒生态与未来格局郭全中2020,42 (2):1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刘秀梅朱清2020,42(2) :7网络社会的层级化:现实阶层与虚拟层级的交织彭兰 2020,42(3) :9艰难中突围:2019年韩国电视产业报告[韩]朴由敬 2020,42(3) :165G时代全媒体传播的价值嬗变、关系解构与路径探析 李华君涂文佳2020,42(4):1新闻“移动化”与直播“常态化”:5G技术推动新闻与直播深 度融合卢迪邱子欣2020,42(4):65G时代中国传媒产业的解构与重构刘珊黄升民 2020,42(5) :1垂直整合与供给侧改革:中国电视剧产业趋势观察司若 刁基诺 2020,42(5):7未来图景: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的融合李岭涛2020,42 (6):6区域化融合发展背景下市县媒体的生存之道胡兵 朱剑飞 2020,42(6): 11超越媒体视域: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政治传播学考察 王智丽张涛甫2020,42(7):1“精简精办”:中国电视频道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抉择张国涛 李轩2020,42(7) :7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张举玺王文娟2020,42(8):1论智能媒体的演进逻辑及未来发展——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视角程明程阳2020,42(9) :1基层公共服务精准供给:区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研究——以上海实践为例石力月戴冉2020,42(9) :6内容价值管理产品的发展路径探析吴殿义周艳2020,42(9) :11数据话语权:国际传播的战略性竞争焦点陆小华2020,42(10) :1新闻聊天机器人:新闻生产的机遇与挑战卢长春2020, 42(10) :7我国文化贸易数字化发展的正效应及推进方略方英吴雪纯2020,42(11):1智能传播时代社交机器人的兴起、挑战与反思高山冰汪婧2020,42(11):8中国面临的第二道数字鸿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资 本视角的实证分析刘淼喻国明2020,42(12) :1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主流媒体疫情报道的短视频生产田维钢温莫寒2020,42(12) :9传播文化日韩观众电影接触与偏好对其认知中国的影响——2019年度中国电影日韩地区传播调研报告黄会林李慧研杨卓凡 2020,42(1 ):17当代中国受众视频消费的变迁轨迹与内在规律贾毅 2020,42(1) :24隐私、言论与平台规制——基于扎克伯格听证会的议题分析 与思考马澈2020,42(1) :29制度遗产与农村广场舞兴衰——基于江苏省R县的田野观 察沙垚2020,42(1 ):34数字人文研究:超学科方法论的一种认知与阐释孟建胡学峰 2020,42(2) :11村委会选举的制度与理念认同——以农民文化心态为视角 邱新有黎星2020,42(2):18社群化传播:基于新媒介时间的新传播形态张华韩亮2020,42(2) :25跨文化交流与中华文艺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考逢增玉 2020,42(3) :20徽州祭簿的媒介叙事与乡民记忆建构研究庄曦何修豪2020,42(3) :24智媒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机理、挑战与建构孙江李圆 2020,42(4): 18人工智能的文化转向与全球智能话语体系的构建施旭别君华 2020,42(5) :13高价值言论的法理与哲理纪忠慧2020,42(5) :19文化三题:文化•革命文化•人民文化权益童兵 2020,42(6) : 17从审美动员到社会动员:时尚传播的文化政治指向赵振祥刘国慧 2020,42(6):22“口耳相传”的数字化重建:社交媒介时代的口语文化王媛2020,42(6) :2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中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以新疆为例段鹏2020,42(7):13 图像霸权与文化政策:海外视觉文化的传播实践探析于德山2020,42(7) : 18网络图像传播的社交化生产样态与消费机制崔林朱玺 2020,42(7):24作为文化的传播:人、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形上之思杨柏岭2020,42(8) :9凝视感知情境下“AI 换脸”用户的自我展演行为研究邓秀军刘梦琪 2020,42(8):16论二次元文化的概念流变及其文化消费特征刘书亮朱巧倩 2020,42(8) :22从图案化影像遗存探析我国原始游戏活动中的价值观塑造传播陈月华潘沪生2020,42(9):16论新时代中华“家文化”的内涵价值与传播样态董小玉金圣尧 2020,42(9):22媒体朝圣与空间芭蕾:“网红目的地”的文化形成蒋晓丽郭旭东 2020,42(10): 12北京文化形象的媒体呈现——基于大数据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宋凯 2020,42(10): 18论城市公共空间视觉传播的表征与重构汤筠冰2020,42(1〇):25“后真相”的理论谱系与现实反思刘燕南吴浚诚2020,42(11)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对受众城市认同的影响——基于 新浪微博的实证研究薛可李柔2020,42(11) :19 技术赋能与身体传播:移动短视频戏仿实践的价值重构董玉芝 2020,42(11 ):27争议性事件的民粹化网络话语表达及传媒纾解曾振华袁甲 2020,42(12) :15依恋式守护:“饭圈化”情感的公共价值与实践逻辑袁文丽王浩 2020,42(12):20文化要素跨境流动与中国文化传播力提升胡键2020,42(4) :11融媒体时代音乐文化传播:特征、困境与策略伊丽媛2020,42(12):25新闻学与传播学“讲好中国故事”:国家立场、话语策略与传播战略陈先红 宋发枝 2020,42(1):40政策网络视角下我国农村政策传播的效能问题研究张淑华 2020,42(1) :47蓄力与开蒙:李提摩太在华社会关系网的拓展及其对中国报 业的影响艾红红韩文婷2020,42(1 ):53 论公共传播消解“共识困境”的结构性作用石永军龚晶莹 2020,42(1) :58跨文化传播的视觉化趋向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实践场域 李冰玉孙英春2020,42(1 ):62 唱新闻:浙江传统乡村的声音景观和感官文化李乐 2020,42(1):67建设性新闻:概念溯源、学理反思与中西对话郭毅 2020,42(1):72技术变革视角下5G 融媒体的智能转向与价值思考段鹏文喆徐煜 2020,42(2):29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UGC 生产动机的模式与演进探究杨珊蒋晓丽 2020,42(2) :35主体困境与再生可能:微媒介中的自我镜像孙旭 2020,42(2):41重思“舆情”:平台化时代的舆论姬德强应志慧2020, 42(2) :49再论民国新闻史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的思考倪延年2020, 42(3) :29论三种现代新闻学讲义学术经典化的内涵式嬗演历程 肖燕雄聂晓钰2020,42(3):36科学传播的中国语境:实践的历史与中西对话曹培鑫 梁轩 2020,42(3):42自然灾害情境下青年群体的风险感知与媒介信任——基于对 台风“山竹”的实证研究李春雷陈华2020,42(3):46 以“一”贯之:社会化媒体视野下乡村治理秩序的重构李红艳 韩芸 2020,42(3) :52技术控制担忧之争议及其价值冲突——算法新闻推荐与信 息茧房关系的多元群体再阐释晏齐宏2020,42(3) :59 人是媒介的尺度: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主体性研究薛宝琴 2020,42(3) :66媒介理论范式的兴起:基于不同学派的比较分析胡翼青 王煥超 2020,42(4):24数字媒体新闻伦理研究的新观点、新问题和新趋向季为民 2020,42(4) :31文明理念传播研究:特征、模式、效果及路径杨琳许秦2作为媒介的可穿戴设备:身体的数据化与规训宋美杰 徐生权 2020,42(4) :46VR 新闻的重构特征与伦理风险尤红2020,42(4) :51 论早期中国广播转型中的“媒介融合”实践王文利杨俊彦 2020,42(4):56探索与想象:丨6世纪英国国家记忆中的中国形象王润王玉 2020,42(4) :6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邓杭2020, 42(4) :67意见领袖的跨圈层传播与“回音室效应”—基于深度学习 文本分类及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汤景泰陈秋怡2020, 42(5) :25文化差异、文化基因与谜米表达——以中美体育失利与胜利 报道为例曾庆香吴晓虹2020,42(5) :34促成抗日统一战线:巴黎《全民月刊》抗战话语研究刘继忠 张京京 2020,42(5) :40新“卢德运动”会出现吗?——人工智能与工作/后工作世界 的未来姚建华徐锶繍2020,42(5) :45 冲突叙事、纠偏干预与舆情反转结果——对43个媒介事件 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廖梦夏2020,42(5) :51正面报道:中国特色新闻实践的制度机理与策略选择张斯琦 2020,42(5) :57性别对合成语音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研究——基于行为与 EEG 效果测定喻国明王文轩冯菲修利超2020, 42(6) :32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 究连水兴邓丹2020,42(6) :37主流媒体内容生产:逻辑、空间及其内在张力——以新华通 讯社防疫抗疫报道为例张毓强张开扬2020,42(6) :43 从“外显自尊”到“真实自豪”:新时代青年群体的爱国情感表 征与价值认同生成徐明华李丹妮2020,42(6) :51 数据库、信息崇拜与新闻话语生产的转变周旭2020, 42(6) :58多重话语冲突下的跨国危机传播——以三起周边领事危机 事件为例彭修彬2020,42(6) :63论列宁新闻思想的特色、内涵及启迪意义丁柏铨2020, 42(7) :31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评价体系的构建王锡苓 谢诗琦 2020,42(7) :39区块链与个人数据保护模式的转型邹军吕智姻 2020,42(7) :46中国文化软实力:国际评价、传播影响与提升策略陶建杰 尹子伊 2020,42(7) :51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特征张傅2020,42(7):562020,42(4) :38数据新闻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未来危机——基于国内三家数据新闻媒体栏目的分析郭嘉良2020,42(7) :()1 场景化时空:一种理解当今社会的结构性视角刘宏 周婷 2020,42(8) :27海外科学传播的概念、议题与模式研究——基于期刊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的分析王炎龙吴艺琳 2020,42(8) :33近五年网络流行语的青年身份认同与话语实践李继东 吴茜 2020,42(8) :39政府信息发布升级: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中央厨房”模式分析 刘哲峰苏婧2020,42(8) :44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五四纪念文章中的抗日话语探析 尹志兵 2020,42(8) :48沟通弥合与患者感知: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线上医患交流效果研究曹博林王一帆2020,42(8) :54全媒体服务的效果与影响因素研究——以省级广电媒体为例高慧军黄华津2020,42(9) :27科技平台论的悖谬: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公共责任及其实现路径王丽刘建勋2020,42(9) :36新时代党的新闻出版理论创新成果的结构体系、产生背景与重要意义刘建华2020,42(9) :42身体和远程存在:论手机屏幕的具身性黄华2020,42(9) :46规训、惩戒与救赎:PUA 情感传播中的“斯德哥尔摩效应” 陈時 2020,42(9) :52第四消费时代的现代性反叛与田园想象——以李子柒海外走红为案例的分析刘朝霞2020,42(9) :60公共协商中的平等与胜任胡百精安若辰 2020,42(10) :31互联网新闻制作失范:表现、原因与规范进路李良荣 戴前柏 2020,42(10) :38话语•故事•价值:国际传播视阈下抗战电影的叙事维度 姜小凌张昆2020,42(10) :43议题凸显与关联构建:Twitt er社交机器人对新冠疫情讨论的 建构师文陈昌凤2020,42(10) :50动员、信任与破解:网络谣言的圈子化传播逻辑研究陈华明 刘效禹 2020,42(10) :58论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形成背景、历史贡献及当代启示——为 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而作郑保卫王青2020,42(11) :3370年来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三种范式及特征郭可 梁文慧 2020,42(11 ):41范式转换抑或东西合流?—探析欧美建设性新闻运动的 理论身份与价值刘自雄2020,42(11 ):46 唤醒、愉悦与支配:情感作用下的推特政治传播路径重构 周庆安宁雨奇2020,42(11 ):53符号学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贵州茶的观察 杨懿2020,42(11):60意义建构与权力再生产: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新闻观念黄典林 2020,42(11 ):64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下的新闻报道——1910—1911年肺鼠疫 期间哈尔滨和上海的媒体考察孙慧谢建明2020,42 (11) :70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建设者”范式陈作平2020,42 (12) :29作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重访韦伯与帕克 白红义 2020,42(12) :34论现代传媒监管制度建构的理念与路径李丹林2〇2〇,42 (12) :42在地化呈现与跨文化阐释:南非媒体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道研究郭石磊孙有中2020,42(12) :47话语空间与叙事建构:论突发事件国际舆论场域中的中国话 语权赵贺鞠惠冰2020,42(12) :51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社交媒体想象的互动陈阳张睿丽 2020,42(12) :56公众新闻生产如何改变新闻业:基于新闻规范、观念与文化 的分析陈鹏2020,42(12) :63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前沿中国智库传播力的评价与提升——以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 金会为例胡钰赵平广2020,42(丨):78汉语纳人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之方略探索李宝贵 庄瑶瑶 2020,42(1 ):84传媒技术赋权与人类传播理念的演变骆正林2020,42 (2):55媒介使用与民众政治支持:面向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证分析 王菁2020,42(2) :64公众心理视阈下涉检网络舆情与传播疏导孟威2020, 42(3) :71隐私声明评估指标体系与网纟各应用文本分析石婧潘雅2020,42(3):76论中国政治传播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和作 用荆学民宁志垚2020,42(4) :73大数据中的隐私流动与个人信息保护林爱捃蔡牧2020,42(4) :79跨文化视野下中国游牧服饰之媒介功能与意义李楠张焱2020,42(5) :84论货币即信息刘瑾鸿2020,42(5) :89新媒体场域媒介生态与主体身份延异李有军2020,42 (6):69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评价:概念、重点与指标张春河 张查2020,42(6) :74算法传播的信息地缘政治与全球风险治理罗昕张梦 2020,42(7) :68疫情期间乡村媒介动员的双重结构——中部A村的田野考 察刘庆华吕艳丹2020,42(7) :73基于现代治理一公众参与视角的舆论研究:内涵与启示贺春兰2020,42(8) :64共意动员:农村抗疫“硬核标语”的话语框架与建构逻辑刘国强粟晖钦2020,42(8) :69技术中介化系统:移动智能媒介实践的隐私悖论溯源杜丹 2020,42(9) :68网络闲话与群际偏见生产:微博话题的批评话语分析石晋阳 2020,42(9):73再东方化:欧洲高级时尚对中国形象的意义生产及传播研究 (1968—2018)陈雅莉 2020,42(10) :64从感性直观到情动感性:“情感劳动”的哲学谱系研究林磊 2020,42(10) :71人工智能时代算法权力的渗透与个人信息的监控许天颖 顾理平 2020,42(11 ):78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时代语境、实践基础和根本要义方提尹韵公 2020,42(11 ):83社交媒体时代“后政治心理”的特征、风险与优化张爱军孙玉寻 2020,42(12) :68作为冲突的调节者:《人民日报》(1978—2018)医患报道的内容分析陈娟李金旭2020,42(12) :74专题研究新媒体与新传播“夸夸群身份焦虑、夸赞泛滥与群体伪饰蒋建国赵艺颖 2020,42(2) :70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洪杰文 段梦蓉 2020,42(2):76场景消解:女性网络自拍中的后区迷失陈琦2020,42 (2):82疫情中的媒介与传播论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的信息甄别责任——基于对新冠肺 炎疫情期间新闻报道的研究王志贾媛媛2020,42 (5):61场域重构与主流再塑:疫情中的用户媒介信息接触、认知与传播曾祥敏张子璇2020,42(5) :65突发事件信息治理制度构建研究胡剑2020,42(5) :75疫情期的谣言传播与治理王四新徐菱駿2020,42(5): 79传媒艺术论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基于媒介社会 学框架之再梳理欧阳宏生朱婧雯2020,42( 1):89新中国70年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演进轨迹覃榕覃信刚2020,42(1) :97“电影眼”的新启示:吉尔•德勒兹之“纯粹感知电影”的创造 逻辑徐辉2020,42(1):104本真与失真:论国产喜剧电影的“非现实性”表达熊芳2020,42(1) :111从“御宅族”到“正气少年”:弹幕互动中的亚文化资本汇集与 认同构建王润吴飞2020,42(2):86网络时代影视文化女性消费主义倾向新论向芝谊陆地 2020,42(2) :91超级英雄电影符号构建的“当代神话”庄琦春2020,42 (2) :96论近年来综艺节目的现实主义转向:生态、叙事与资本陈一2020,42(2) :100宇宙遐想•超级变体•审美移情:科幻电影中外星人形象的 建构逻辑魏晨捷2020,42( 2): 104与时间共振:双重视角下新媒介艺术的创作演进曹凯中刘欣怡 2020,42(2) :109刀锋之美:艺术媒介视域下的战争美学建构张晶石宕川 2020,42(3) :83消解电影原罪的叙事策略:视觉禁忌的诗性表达——兼论中 国电影学派的影像伦理表征刘永宁2020,42(3) :91信息传播中互动机制的建构与意义生成——基于中美气象 频道节目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尹素伟姚喜双2020,42 (3) :96西方三大通讯社的中国主题摄影作品:视觉修辞的视角黄晓勇薛翔2020,42(3): 101景观消费与媒介凝视:美国动画电影的他者文化演绎宗伟刚 段晓的2020,42(3) :107创意驱动•市场拉动•技术推动:论中国电影工业体系建构的新态势范志忠仇璜2020,42(4) :84论当代中国网络文艺的文学性兼容取向耿文婷2020,42 (4) :89实体与空间:现代艺术传播范式的流变与哲思邓尚金妹2020,42(4) :95论人工智能的话语实践与艺术美学反思吴文瀚2020,42 (4) :100伪存在、时间消费与分离效果:网络游戏的景观性特征温彩云2020,42(4)」06论电影“想象力消费”的意义、功能及其实现陈旭光张明浩 2020,42(5) :93“本真性”塑造:垂直类音乐综艺节目符号与意义的文化生产 杨盈龙冯应谦2020,42(5) :99元素发散与风险规避:综艺“大时代”的节目策划理念创新 刘俊2020,42(5):105媒介进化论视角下网络自制剧的海外输出:技术、叙事与形中国网络文学新业态的诞生、迭代与模型:商业与艺术吴亮芳 2020,42(5) :118超越功能主义范式的短视频传播新路径连冰玉2020,42 (5):123论工业化进程中国产电影审美价值体系的构建基础贾秀清 齐翊帆2020,42(6) :79泛化与淡化: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嬗变孔令顺王明玉 2020,42(6) :85“和合”思想:中国影视剧对外传播的价值核心邱凌2020,42(6) :90基于关系传播结构模型的电视剧官方微博传播力研究苏美妮 2020,42(6):95区域视角与情感框架:中国影视文化在韩国传播的框架分析 阴艳付妍妍2020,42(6): 101社群化、人格化、陌生化:戏曲新媒体传播的内容生产策略 赵晓亮 2020,42(6):110新时代电视综艺节目评价体系探究游洁彭宇瀬2020,42(7) :78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录音技术变革及其美学意义探赜赫铁龙姚国强 2020,42(7):84从知觉空间改变到意义生成再造:剧场、视听与社交媒体中 的京剧传播张梅赵蓂2020,42(7) :90动漫卷入度对青少年身份资本获取之影响研究何建平王会芳 2020,42(7):96论网感化语境下青少年受众对影视明星人设的期待结构刘怡2020,42(7):103方式、观念与权力变迁:个人摄影的自我镜像表达甘险峰 赵鹏2020,42(8) :75论影视艺术的创新性国际传播潘可武马荟晖2020,42 (8):82表情符号使用动机及其在不同人际关系中对使用行为的影 响——基于混合研究方法刘丽群刘玺辰2020,42(8): 88历史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通俗文学传受兴衰——基于《玉梨 魂》的探析李宗刚钱瑶瑶2020,42(8):95论新媒介的形式与规则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秦兴华 2020,42(8) :102论狄德罗“理想的范本”对电影海报设计的启示袁筱蓉 2020,42(8) :107融合性与流动化:主持人的主体身份与职业认同王宇 2020,42(8) :112艺术训练论张晶2020,42(9):79“以歌爱国”活动中的“青春”展演及其国家想象——基于教育 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的358个视频王玉玮阳志标2020,42(9) :86态尤达2020,42(5):112中国电影的域外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谭政2020,42(9):93数字时代博物馆叙事逻辑的重构:基于场景理论的视角张允张梦心2020,42(9) :99重塑与融合:新媒体艺术传播中的算法视域及其文化生态白晓晴 2020,42(9) :104瓦解、重塑与升华:国产影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研究徐芳依 2020,42(9) :109文化嵌人与社会回响:1949一2019年外国电影在中国的传播 袁庆丰严玲2020,42(10) :76类型拓展、个人意识、象征隐喻:十年来中国电影跨界导演创 作回溯陈晓伟2020,42(10) :85“观察者”回归与人的偏向:互动剧的解读与反思黄洪珍 陈泰旭 2020,42(10) :91新媒体视阈下戏剧影视评论价值判断的四个面向夏波 2020,42(10):97论“看脸时代”的青年审美迷失战迪2020,42(10) :101需求与认同的逻辑:论电视艺术审美认同的发生机制周建新 2020,42(10):108都市摩登与衣冠修辞:电影的服饰文化研究——基于桑弧导 演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为示例张语洋王宜文2020, 42(11) :86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中国与北非影视协作发展策略研究 齐林泉张德祥2020,42(11 ):92中国电视综艺的二律背反(1997—2017):基于政治经济与社 会转型的视角吴畅畅2020,42(11 ):98“浸人”真实:影像内容新媒体化生存的路径转向李群 2020,42(11):105新感性的重构:当代中国文学“欲望书写”的电影改编陶賦雯 2020,42(11):110论主旋律电视剧的网络接受困境及其应对策略李胜利李子佳 2020,42(12): 80宣传•组织•指路:长征标语口号的产制、修辞和社会动员 许加彪张宇然 2020,42(12) :86观察类真人秀的共情效应及其触发机制赵瑜沈心怡 2020,42(12):92乡愁共振与寓居想象:乡村综艺的双重侨寓陈接蜂翼铮 2020,42(12):98“新女性”在批评论战和行业纠纷中前行——兼评20世纪30 年代进步电影的女性话语徐红2020,42(12) :104演艺生产、院团性质与“后改革”时代国有文艺院团效率 胡慧源李书琴2020,42(12) :110个案研究《澳门二十年》评析姿态•语态•情态:《澳门二十年》的创作与表达创新胡智锋共享•共情•共鸣:《澳门二十年》的献礼纪录片创作观探索 尹鸿史哲宇2020,42(3) :114政论文献纪录片的“功能”论:基于《澳门二十年》何苏六 韩飞2020,42(3) :117庆典类纪录片的政治站位与家国情怀:评《澳门二十年》时统宇吕强2020,42(3): 119徐梁2020,42(3) :112纪录片研究揭示、间离、反思:细论反身模式纪录片的观念和手法唐俊 2020,42(1) :117从360全景到CGI情境再建构:VR纪录片创作源流论张宁郭艳民2020,42(1 ):122从本质真实到体验真实:论数字时代纪实文化的流变常江 2020,42(2) :113先锋、陌生化与诗意书写:科技流变中实验性纪录片的颠覆 与沿袭牛光夏成亚生2020,42(2):丨18影像正义:论纪录片生产与传播中的伦理规制顾亚奇 2020,42(4) :111论纪录片“他塑”中国形象的共情叙事与共情传播——基于 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美国工厂》的分析邵鹏2020,42 (4):116国家形象多重塑造中的信誉与情感证明——基于中外合拍 片英语评论的语义网分析张梓轩商俊2020,42(5): 127全景深描与情境构建:都市民族志纪录片的范式更新花晖 2020,42(6) :115史实再现与媒介形象:BBC—战历史纪录片的社会历史分析 刘言武 2020,42(6) :1192019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张同道2020,42(7): 109传统村落形象的建构:以影像记录的身份为视角兰东兴 2020,42(7) :114俯拍主轴与辅助性策略: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叙事建构 苟博宋航2020,42(9): 115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获奖影片的题材倾向、主题流变及 审美价值戴剑平王櫻洁2020,42(10)」13纪实真实与艺术真实: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非虚构元素研究 潘桦孙一2020,42(11):116“记忆作为方舟”:论文博类纪录片形塑集体记忆的媒介功能 曾丽红 2020,42(11):120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历史路径与当下迷思韩飞 何苏六 2020,42(12) :116虚实、气蕴、鉴今:论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中华美学与文化精 神马池珠刘春晓2020,42(12) :121传媒经营与管理从意识沉浸到知觉沉浸:智能时代广告的具身性转向姚曦 任文姣 2020,42(1):128美国信息流广告的规制框架及其借鉴意义黄玉波杨金莲 2020,42(1) :133基于空间维度视角的品牌传播策略演化张慧子2020,42 (0:138广告市场的数字化、社会性、适应性辨析杜国清方贤洁2020,42(2) :124融媒体广告的品牌传播取向甘世勇舒咏平2020,42 (2):133互动的商品化:付费机制引入知识问答平台的影响及其意义 刘忠博史滢晖2020,42(2): 137传媒要素理论视角的传媒经济实现研究王雪野冯婷 2020,42(3) :122论我国新闻侵犯名誉权“合理审查义务”抗辩的确立与完 善——兼评民法典分则草案历次审议稿中两条抗辩条款 王伟亮刘逸帆2020,42(3):129论数字经济的定义与测算——兼论数字经济与数字传媒的 关系崔保国刘金河2020,42(4): 120IP剧吸附性文化品牌构建研究赵楠张海韵2020,42 (4):128从生活展示到产业的转型: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价值 李安余俊雯2020,42(4) :134重塑新闻商业模式:The Correspondent的创新与实践张建中 2020,42(5):132数据驱动下广告产业的智能化发展马二伟2020,42(5): 138知识问答社区答主形象对用户付费意愿的影响机理——以微博问答为例董开栋2020,42(5) :144场景•符号•权力:电商直播的视觉景观与价值反思燕道成 李菲2020,42(6):1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的特征及治理何勇杨映瑜 2020,42(6) :130传媒企业并购行为及商誉对绩效的影响梅楠戴超2020,42(6) :136论新闻推荐算法的管理匡文波张一虹2020,42(7): 120中国智能广告模型研究顾明毅2020,42(7):125用户需求、算法推荐与场景匹配:智能广告的理论逻辑与实 践思考段淳林宋成2020,42(8) :119规制俘虏理论视角中的网红经济发展路径及对策陈清 吴联俊 2020,42(8) :129入场、转场与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政府新闻发布机制创新侯迎忠杜明曦2020,42(9) :119媒介化新闻:形成机制、生产模式与基本特征——以“脆皮安全帽”事件为例陈逸君贺才钊2020,42(9) :125后疫情时代体育传播营销的场景转型王鸣捷王婉婷 2020,42(9) :132“微传播”环境下警情通报在涉法舆情演变中的作用姚广宜王栋2020,42(10): 118叠聚与辐散:数字化浪潮中的社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雪睿杨怡情2020,42(10): 123风险社会下短视频媒体软法规制的三重变奏刘京2020,42(10):128中小制片企业融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姚德权戴烊 2020,42(11) :124瑜伽时尚的构建:基于广告的批评话语分析刘书博李珍晖 2020,42(11) :131中医药品牌传播创新模型研究孔清溪赵怡晨2020,42 (11):136内需体系构建中振兴制造业的传媒要素效能研究张崇杰 王珏2020,42(12): 126上市公司绿色金融的社会化监督研究王积龙邓雅楠 2020,42(12) :131法治视角的网络社会治理探究雷承锋2020,42(12): 138新媒体研究网络传播研究述略:从本体研究到规范研究胡泳陈磊 2020,42(1) :143军事维度阐释网络安全规则大国话语权力博弈刘小燕 崔远航 2020,42(1) :153风险感知与网络舆情的微博传播模型研究袁媛严宇桥 2020,42(1) :158我国消弭数字鸿沟的新机遇与新路径探析彭波严峰 2020,42(2) :142现实与游戏伦理道德互动关系探究——基于沉浸水平与游 戏动机的中介效应分析崔蕴芳张自中2020,42(2): 148致敬互联网50年,面向下一个50年——全球互联网纪念活 动深度解析与启示金文恺方兴东彭筱军2020,42 (3) :136流水线下的网络低语:珠三角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自媒体赋权 演变考察高传智2020,42(3) :143新媒体时代权威、秩序的媒介重构:一种历史视角的思考 李书藏 2020,42(3):149新闻聚合平台的算法规制与隐私保护张文祥杨林2020,42(4) :140算法新闻用户的数字鸿沟:表现及影响杨洸佘佳玲 2020,42(4) :145儿童观众动画观看动机研究蒋莹莹陈世红2020,42 (4) :155技术、平台、政府: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多维考察。

以李小龙电影为例分析武术在好莱坞中的形象应用

以李小龙电影为例分析武术在好莱坞中的形象应用

以李小龙电影为例分析武术在好莱坞中的形象应用作者:张云飞曹庆华来源:《武术研究》2017年第06期摘要: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向多元化趋势发展。

在文化艺术中,电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途径和交流的工具,其中好莱坞电影代表了西方国家电影的价值观。

在好莱坞动作电影中国功夫的演绎也越来越白热化,而此时就不得不提及功夫巨星——李小龙。

他是动作电影在好莱坞以及世界影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同样在全球影视界当中,他也为中国武术搭建起推向全世界的桥梁与广阔的舞台,让全世界认识中国武术,了解中国功夫并且深深地爱上了中国功夫。

关键词:好莱坞中国功夫李小龙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6—0033—04在影视界,是李小龙将中国武术推上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使更多世界各国爱好功夫的人认识了中国的功夫。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是李小龙在好莱坞的功夫电影让全世界掀起武术旋风,让众人喜爱的功夫将近痴迷四十年之久,至今任然备受关注。

中国功夫能够打进好莱坞电影市场,我们都知道李小龙的功劳功不可没。

如果你问外国友人喜欢中国的什么,我想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Chinese Kong Fu可见中国功夫在世界的文化传播舞台中影响有多大,李小龙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动作电影中对功夫动作片的虚幻。

他是中国进军好莱坞的第一人,并且是截拳道的开创人,截拳道的创立促使西方人更加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功夫。

理论意义:李小龙对功夫起到的作用已经达到了人们的共识,众所周知,他的功夫影视已经传播到全世界,为武术在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一个中流砥柱的作用。

实践意义:李小龙在好莱坞中的动作影片中带来创新尤其是动作电影的创新以及武术及动作思想的扩展,在好莱坞的动作打斗中有很多中国传统武术里面的精髓,譬如——咏春拳(师承与叶问),然而通过影视媒体起到了传播武术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给西方国家的体育思想也带来改变,因此,中国功夫的发展成为一个主要问题。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

原创成果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的身体叙事及时代价值尹永佩1,连亚菲2,刘福根1,姜传银3(1.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2. 沈阳体育学院武术与舞蹈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3. 上海体育大学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李小龙“以影释武”的身体叙事和时代价值进行解读。

认为:无法无执、动静中和、无我无限是李小龙武道哲学的核心内涵;李小龙电影以身体为叙事语言和媒介,分别从“以身演事、以身行事、以身成事”3个层面,完成了对“艺术的身体”、“武道的身体”和“哲学的身体”的身体叙事和文化建构;李小龙尚武求真的武学理念和开放包容的精神境界,对构建中国武术话语体系和唤醒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阐发李小龙现象的文化内涵,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力量”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以影释武;李小龙;武道哲学;身体叙事;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 G8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498(2024)04-0058-12DOI:10.16099/j.sus.2023.05.14.0003纵览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标志性的精英人士不胜枚举,然而,在各领风骚数百年之后皆湮没于历史红尘之中,散见于史料的武学典故也因局限于相对狭窄的领域而影响有限。

唯独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的时代精英—李小龙,不仅在武术界书写了不朽的传奇,而且在影视、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强劲而持久的国际影响力。

李小龙能够在短暂的生命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并产生深远的影响,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

如果仅从武学造诣和武学成就来看,李小龙或许不足以与其他同样推动武术变革、开宗立派的武术家们相提并论,但是李小龙以电影为媒介传递武学理念、传播中国功夫、弘扬中国文化,并把复杂的武学思想和隐晦的哲学内涵以身体叙事的方式进行直观呈现,可谓独树一帜。

中国龙形象的银幕塑造与国际传播

中国龙形象的银幕塑造与国际传播

①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都对中国龙在新闻媒体上的形象进行了整理,如施爱东学者曾在《辫子龙:19世纪西方漫画的中国元素》一文中总结了19世纪西方漫画中的中国龙形象;中国传媒大学的刘园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龙的符号解读—以<经济学人>周刊漫画插图为例》一文中搜集了2010年和2011年在《经济学人》上刊登的中国龙符号。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它涵容化用‘百物’特点,奠立了后世龙形象的基本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协和万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1]当前,国内学界对中国龙的媒介形象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的新闻漫画①,鲜见对国内外银幕上的中国龙符号进行系统梳理。

相较于新闻漫画,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对中国龙的符号书写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文化感知,凸显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同时,中国龙作为“被编码的电影语言”[2]承载着创作者的思想观点及政治立场,观众可以从中“洞察到在别处看不见的被隐藏起来的社会方面”[3],尤其是广泛存在的文化惯性和认知偏见。

文章力图通过对国内外电影作品的梳理,系统总结并比较中外电影对中国龙形象塑造的特点与差异,反思存在的问题及根由,最后结合当下中国形象国际传播的需求,提出中国龙银幕形象塑造的趋向。

一、国产电影里中国龙形象的拘守与承续尽管“符号只是标记,具有随意性,符号与存在之间并无直接关系。

”[4]但在人为建构与群体认同的作用下,“中国龙”仍是具有广泛认知度的,在国内是与精神权威相联系的符号指代。

一般认为,中国龙有动物源流、自然现象和图腾综合三种起源说,其符号作为部落图腾、祭祀神物、皇权符号被广泛使用。

从符号生成的历史语境来看,无论是史实记载还是留存文物,都见证了“龙”自古与皇权的关联非常紧密,这也是当下影视作品不断重复和强化的主要向度。

然而,代表皇权并具有鲜活形象的中国龙在银幕上并不多见。

如在影片《狄仁杰之四大天王》(2018)中,朝堂上出现过一条红须金身的幻像之龙,使得满朝文武大臣大惊失色,唯独假装“不明真相”的唐高宗(盛鉴饰)将其与“吉兆”“金龙复生”“大唐出圣人”等相联系,以此强化皇权天授的话语叙述。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适应性重构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适应性重构

2023/12上管理平台队伍论坛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与适应性重构阴范力丹穆柳秀摘要: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业态、传播生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重新审视新闻专业主义,生产主体泛化、行业专业壁垒被打破、公共性式微、行业自律弱化等成为新闻专业主义消解的主要表现。

为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作为传统媒体时代的职业理念———新闻专业主义,需从真实性到真实度、从客观性向透明性转向,媒体从业者从把关人向引导者转向,从客观报道向交往理性转向。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消解重构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度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新媒体背景下西藏文化对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2022087)阶段性研究成果。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学的一个经典理论,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点。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着来自机器人新闻、智能化新闻编辑和算法式新闻分发等冲击,面对新媒体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和机遇,新闻专业主义应该何去何从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

新闻专业主义概述新闻专业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政党报刊衰落,商业化报纸逐渐成熟。

报刊在摆脱了政党控制后,在内容方面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也更加重视吸引读者。

于是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由普利策和赫斯特掀起的黄色新闻大战,性、犯罪等刺激性元素成为报刊吸引读者的利器,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美国新闻业又出现了“扒粪运动”,揭露了社会的许多阴暗面,包括政府的腐败行为等。

这不仅推动了社会的改良,更是把新闻舆论监督的观念深入到人心,建立起了新闻业的话语权。

进入20世纪后,客观性的理念逐渐为大多数媒体所认同,新闻专业主义初见雏形。

20世纪中期,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发布A FREE AND RESPON 原SIBLE PRESS(《自由和负责任的媒体》),标志着社会责任论的提出,新闻专业主义正式形成。

新闻专业主义要求新闻报道秉持客观、中立和真实,追求新闻自由与独立,以实现服务于公众的核心目的。

当代影像艺术语境下叙述性摄影的消解与重组

当代影像艺术语境下叙述性摄影的消解与重组

影视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film and television art 175当代影像艺术语境下叙述性摄影的消解与重组王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1331)摘要:摄影艺术是艺术中的摄影,是通过塑造视觉形象达到审美需求的一种造型艺术。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基于叙事性的基础上,力求创造出逻辑上的合理性,这就延伸出新叙述摄影的出现,虽然形式多样,日渐频繁地出现,但仍有不可规避的问题和缺陷,本文从当代影视艺术的阐述困境角度剖析新媒体语境下的摄影艺术。

关键词:摄影艺术;当代影像艺术;新媒体一、叙述性摄影在当代影像艺术语境下的存在危机与双重失语(一)叙述性存在感的丧失—消解与重构影像艺术的叙事性特点是伴随着它的产生而产生的,这就导致了其自身的写实性特征。

中国的当代影像是不满足叙事性所带来的情感满足的,其试图割断叙事性而寻求一种新的建构,以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创造出逻辑上的合理性。

叙事性的消解使一种新的语言取代固有的语言,产生的新逻辑是否合理就需要密码的破译,解读的重要性就被凸显出来,从而使影像取得其他艺术品同等的地位,即非大众性。

当中国当代影像遭遇普通观众时便使观众的评价系统紊乱,处于一种失语状态。

同时,作品本身的密码没有得到破译时其自身同样是失语的,即作品与观众之间由于叙事性的消解而缺失了交流的平台。

(二)新叙述摄影—另一种观念摄影的延续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观念摄影是新叙述摄影的源流,摄影技术这时开始受到艺术家的青睐,摄影出现在各种激进的艺术实践中,同时,艺术批评实践也开始关注摄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不论是叙述幻想还是构建形象,都是用摄影的方式去记录一个被抽离或者重造的表象,是对摄影记录性特征的否定,是通过视觉控制创造出的新图像。

重新叙述摄影虚构的幻想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种是着眼于当下,通过对眼前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造,探讨生活的感悟与体验。

比如,格利高里·克鲁德逊(GregoryCrewdson)精心搭建了美国城市郊区的现实场景,来营造一种超现实的图像;另一种是放眼未来,通过拟造的未来世界,来思考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语文知识教学中个体精神自由的消解与重构

语文知识教学中个体精神自由的消解与重构

语文知识教学中个体精神自由的消解与重构摘要: 语文知识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在知识与能力这一传统的思维范式中无法彻底解决语文知识教学的问题。

只有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新的视阈中才能充分显示语文知识的价值。

传统的哲学认识论、语文工具观、封闭的知识呈现方式以及知识权威等,从不同方面消解了学生的精神自由。

确立动态生成的语文知识观,设计境域化的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精神的自由生长。

关键词:语文知识教学;个体精神自由;消解;重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

一石激起千重浪,语文教育界围绕着语文知识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并形成了不同的语文知识观。

但是,无论哪种语文知识观都是围绕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展开的,仍然没有跳出传统的“知识—能力”的思维范式。

而“知识—能力”思维范式下的语文知识是外在于人的精神的,知识成为外在于人的精神的工具。

要彻底解决语文知识及其教学的问题,就必须跳出这一传统的思维范式,在语文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这一新的视阈中来理解语文知识,设计合理的知识呈现方式,组织有利于学生个体精神自由生长的语文知识教学。

一、个体精神自由:语文知识观的新视角从内涵来看,语文知识主要包括语言知识、言语知识和语文文化知识。

这是一种广义的语文知识观。

以广义的知识观支撑语文课程,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1] 。

这种广义的语文知识观特别强调语言知识的实践意义,在自由的言语实践中领会语文知识的意义, 理解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从而丰富个体的精神,使个体的精神由自在自发走向自由。

从整体上看,语文是以母语为载体的,它是通过对母语的学习以及与其他国家语言的比较学习,来达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递与发展。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必须建立在自己语言的基础上,语言凝聚着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文化特性,在这个意义上,语言就是民族的化身。

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海外成功传播的文化要素分析

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海外成功传播的文化要素分析

电视剧《李小龙传奇》海外成功传播的文化要素分析作者:汤仙月来源:《对外大传播》2010年第01期2008年10月12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50集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掀起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又一次收视热潮。

与此同时,该剧还远销欧洲、北美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书写了中国电视剧走向海外市场最光辉的一笔。

《李小龙传奇》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引起了关于如何通过推广流行文化来建构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即电视剧如何在走出国门、实现市场价值的同时又能承担起特别的文化使命、传播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加强电视剧作品的文化阐释力文化阐释力,是从文化属性上看文化作品如何体现文化价值、文化意义及文化正确性的能力,其实质是指行使对国家历史、民族命运及文化意义的阐释权与话语权问题。

也就是说,在国际上传播的文化作品不只是表现民族艺术风格,还应确立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生活进行表述与阐释的文化立场。

这种“文化立场”,是构筑“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内核。

这就要求,在文化创作中要以提升文化含量作为核心命题,突出文化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贯穿着对文化精神和文化意义的读解、阐释和分析。

《李小龙传奇》电视剧超越了一般的武打片,具有浓厚的文化精神。

它在剧本的各个创作环节中都融入了人物的精神气节,成功地使文化精神注入到电视剧的具体叙事之中。

1突出“我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对《李小龙传奇》叙事情节的读解,我们可以发现,该剧在对李小龙坎坷成长道路和人生经历的叙事中,贯穿着“我是中国人”的核心精神,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诠释武术文化中“以和为贵”的精髓。

李小龙师从叶问师傅时就开始不仅习武,还习心、磨练心智。

到了美国,李小龙在创新中发展与传播“国术”的同时,还学哲学,通过“悟”融会贯通东西方哲学,再融入武术中。

李小龙用哲学阐释武术,用武术实践哲学,在不断反复中开始崇尚和平,珍重生命。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学教师权威的消解与重构

模式 , 教师在课 堂中存在绝对的话 语霸权 , 甚至是 “ } 一 人数字图书馆等等, 帮助中学教师的知识权威在多元 言堂 ”学生 只能 附和教师 。而随着 网络时代 的到来 ,l , 的信息传播时代里重构。
在 网络界 中的民主、 自由的生活空间及互 动学习模 式 l
3 . 感召权威在 自 中重建 律 传统意义上教 师感 召权威 的获得依 靠丰 富的阅 民主意识 , 更追求 自由 、 民主和人权 , 吁信 任 、 呼 理解 历、 l 扎实的知识 、 积极的人生态度 、 高尚的道德品质 和尊重 , 在父母 和教师看来是中学生叛逆的行为正在 等, j 并由此形成教师个人持久的魅力。 但针对作为“ 社 I 教 中学 教 成为历史 的必然 , 也使得传统教师的法 理权 威逐 渐被 会 道德代 言人 ” 师的感召权威遭 遇的挑战 ,
先 中学生通 过教师获得 的信息和知识 现在可 以很方
颖)
49 ・
《 教学与管理》
21 年 1 0 1 0月 2 0日
后喻文化背景下中 学教师权威的消 解与重构
◎ 四川 绵 阳师范学院 郑 艳 吕 京
后喻文化背景下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征 f RA 克利夫顿与 Lw・ 臼。 -・ ・ 罗伯兹提出的最具有代表 “ 三喻文化” 理论是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利特・ l 米 性的论述四层面权威说也只是将韦伯所提出的法理
取信息 的途径多元 化及市场经济 带来 的功 利主义倾 且 只有通过社会 的信任 、 : 支持才能得 以持久存在 。所 向在教 育领域 的影 响促使教师重新 审视 自己的传统 以社会应通过立法等形式提升教师 的地位 , I 通过 网络 权威 , 促使 教师 的传统权威迈 向师生平等化 。后 喻时 等媒体宣传提升教师 的社会影响力 , 从而为重构教 师

基于互联网公共事件分析公共领域中网络民粹的消解与共识的重构

基于互联网公共事件分析公共领域中网络民粹的消解与共识的重构

建起八项规定实施前后各社会阶层的生活图景,从而实现“八项规定改变你我,行于日常非同寻常”的所指意义的传达。

《八项规定改变你我》叙事符号建构的总结与反思公益短视频《八项规定改变你我》将影视作品片段与后期拍摄内容混合剪辑,通过时间顺序线串联故事情节,试图对“八项规定”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行具象化呈现,表征出当下社会的作风问题不断改进的意涵。

虽然影视演员的出镜和生动表演增强了短视频的表现力,但从叙事符号建构的视角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符号叙事不够明晰、完整。

比如演员陈建斌打视频电话给自己的“妻子”说:“老婆,我这边完事儿了,晚上回家吃饭吧”,这个事件中的“陈建斌”缺少身份的交代,其话语表达既与前文没有关联,也缺少必要的背景内容补充,难以调动受众对话语的理解与联想;二是符号叙事不够全面。

虽然短视频从日常生活出发对“八项规定”进行了符号呈现,但并未充分展现“八项规定”的各方面转变,实际上,很多“八项规定”在落实上还是有不少问题的,这也会影响受众对短视频宣传意旨的认知。

应该说,《八项规定改变你我》用当下最重要、最火爆的短视频进行“八项规定”的宣传,值得其他政府部门学习,不过其符号建构的方法及问题,也需要其他政府部门进行公益短视频创作时注意。

首先,短视频表现形态创新要与叙事逻辑连贯相结合。

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平台传播公益理念,是政府部门顺应短视频发展态势和网络传播生态做出的有益尝试。

然而,公益短视频的内容制作首先要符合受众的认知特点,不能为了故事表现而堆砌、拼贴符号,而应该把叙事逻辑的连贯性放在第一位,做好前后内容的衔接,这样才能促进受众对意义的理解和接受。

其次,短视频生动的视觉图像要与清晰的话语表达相结合。

视觉图像能够生动直观地传递信息,但其多义性也容易造成表意的模糊与含混,这时语言符号和声音符号就能对图像起到补充和阐释的锚定作用,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符号叙事的完整意义。

公益短视频创作要运用好画面图像和语言音响,使其互为补充,为意指实践服务。

李小龙的哲学思想

李小龙的哲学思想

李小龙的哲学思想李小龙哲学思想百科名片李小龙,著名武术家,电影明星。

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对于哲学,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他的哲学吸收了老子、周易、禅宗、尼采、克里希那穆提等的思想精华并批判继承,变成了自己的独特哲学体系。

同时也正是因为其完善的哲学观念推动了他对于武术的认识,使他创立了著名的截拳道。

前言李小龙宗师能创立截拳道,开宗立派,在于他独一无二的哲学思想。

受美国社会氛围影响,李小龙的哲学思想,海纳百川。

他对老子、周易、禅宗、尼采、克里希那穆提等的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取精去渣,化为己用。

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据自己的性情、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发展,以哲引武,由武入道。

李小龙哲学思想简单一点,可作如下概括:突破传统与形式,不迷信权威,将思想从既定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让它自由的流动,认识自我,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认真刻苦地锻炼完善自我,真实地表达自我,在奋斗中实现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要大胆的去发挥,及其锻炼自己的长处来完善自己,并迫使自己创新。

与老子比较老子之“道”与李小龙截拳道之“道”可以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性,试举几例。

李小龙:“什么是截拳道?我(李小龙)第一个承认:要把截拳道具体化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与其费力去解释截拳道‘是’什么,还不如从反面来证明截拳道‘不是’什么那就比较清楚了”;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往往不说道是什么,而说道不是什么,而事实上还是在说道是什么,只是直接是说不容易,这和李小龙是一样的。

李小龙:“人应该同自然规律保持一致,而不能违抗,这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都应顺其自然而不可强求,不要任何情况都强力去做。

比如庖丁解牛,他一把刀用了二十年而不换,就是源于他掌握了规律,并顺应规律。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5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51章)”,二都讲究顺应自然。

自然是“道”终极本质和最高原则,“道”就是要不违背自然规律,不破坏自然(妄作)。

“他塑”与“自塑”好莱坞电影中华人男性形象构建的类型及启示

“他塑”与“自塑”好莱坞电影中华人男性形象构建的类型及启示

人文科技西方对中国人的凝视与想象由来已久,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可以称为西方利用电影媒介塑造华人形象的主要阵地。

好莱坞电影的创作者从不同形式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利用新兴的电影语言实现对华人形象的建构[1],以此传达对中国社会的看法[2]。

人物形象是电影中极其重要的元素[3],纵观20世纪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男性形象,具有代表性和深远影响力的当属傅满洲、陈查理和李小龙三位。

1 二元结构语境下华人男性形象的嬗变1.1 对华人男性祛魅的二元结构1.1.1 “黄祸论”的代表:傅满洲20世纪初,傅满洲以类似撒旦的形象随着小说《神秘的傅满洲博士》的发表迈进了西方世界。

作为一个被妖魔化的负面形象,银幕中的傅满洲极其脸谱化:高高瘦瘦、穿着清朝服饰并留着长辫子和长指甲。

在容易捕捉和记忆的特征中,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刻板思维逐渐形成,同时他们认为中国和中国人就类似傅满洲,聪明又邪恶,即使年老体衰仍有着强大攻击力,而他们则成了惴惴不安的弱者和反抗侵略的正义者。

傅满洲的出现符合19世纪末的“黄祸论”,作为“黄祸论”的代表,他也的确凭借14部电影的陆续问世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

1.1.2 “模范移民”:陈查理在傅满洲风靡西方一段时间后,反对的声音显露头角,厄尔·比格斯曾说:“视中国人为罪恶之徒的观点早已过时了。

”[4]随后,他便创造了一个与傅满洲大相径庭的华人男性——陈查理。

陈查理个子不高、身材肥胖且性情温和,更关键的是他是为西方服务的侦探。

陈查理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对穷凶极恶的华人形象的纠正,其实他是被美国文化同化并重新塑造的模范移民。

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涌入大批移民,好莱坞试图以他为榜样来规范其他移民,原因是陈查理仆人式的角色完全符合美国对温良恭顺的移民的需要。

1.1.3 二元对立结构的同一指向傅满洲和陈查理虽然在形象上大相径庭,但有着不可忽视的共同点:都是被好莱坞祛魅的华人男性形象,是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

好莱坞塑造的这两个被阉割的华人男性形象,一则褒一则贬,以二元对立的结构操纵着华人形象,利用影像传播的溢出效应[5],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话语策略,以此来维护西方人的优越地位。

“主体性”的澄明、消解与重构

“主体性”的澄明、消解与重构

文化多元
消解主体性有助于推动文化多样 性的发展,尊重不同文化和思想 的差异,促进全球文化的多元化 。
社会责任
消解主体性有助于强化个人在社 会中的责任意识,认识到自身行 为对社会的影响,积极参与社会 建设和公益事业。
03
“主体性”的重构
重构的必要性
理论背景
随着现代哲学的发展, 主体性哲学的局限性逐 渐显现,需要重新审视 和重构。
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育领域
在教育领域中,“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为学生应该具备的素 质和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自主决策、自我管理等。然而, 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应试教育、家庭教育等,学生 的“主体性”常常受到限制或忽视。
职场领域
在职场中,“主体性”不仅表现为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还涉 及到与他人的合作关系、自我定位等方面。在竞争激烈的环 境下,如何保持和提升自己的“主体性”成为职场成功的重 要因素之一。
要点二
注重实证研究
加强对主体性的实证研究,以更准确 地揭示主体性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 理论创新提供支持。
要点三
推动全球化视野下的 研究
鼓励跨国界、跨文化的研究合作,以 推动主体性理论的全球适用性和影响 力。同时,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主体性差异,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05
“主体性”的相关问题探讨
与其他概念的关系
现实需要
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 和变化,我们需要重新 认识和塑造主体性,以 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学术价值
对主体性进行重构,有 助于深化我们对人类思 维和存在的理解,推动 哲学的发展。
重构的方式
超越形而上学
要摆脱传统哲学对主体性的束缚,需要超越形而上学的思维模 式,寻求新的哲学范式。

李小龙客体关系听课笔记

李小龙客体关系听课笔记

李小龙客体关系经典精分1,潜意识2,自我,本我,超我自我联想咨询师均匀悬浮式注意倾听,对所有的陈述保佑同等的关注,价值,来访者如果真的是能够进入其中,可以暂时抛开对他的构成限制的东西十九世纪工业化,倾听,医生和来访者之间人性的东西恢复阻抗的意识化精分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帮来访者克服阻抗,洞悉自己的潜意识,发现自己知道但没有觉察的事,拓展个人的空间,丰富生命,创造力阻抗:妨碍我们的潜意识意识化的东西守卫超我派来的,压抑不好的东西规范外部世界植入我们内心的东西丈夫不爱的女人鼓励她自我功能变强大,提升自己独立感界限感不用原始防御安娜儿童心理学自我心理学一个好妈妈能按孩子接受的程度给与适当的刺激经典精分镜映自我功能的评定认知,智商1,刺激屏蔽的能力不被淹没的专注力。

情商2.冲动的控制,延时满足吸毒妈妈的爱,安全感相信妈妈自我功能好:欣赏,生活工作人际3.能容纳某些初级的幻想来自于非意识到浓缩的象征,奇思怪想,不会丧失现实感4.能承受挫折感愿望得不到满足自身和环境给的压力小5.能在防御不瓦解的情况下承受强烈情感6.痛苦承受力躯体疾病躯体化7.能承受紧张能在不激惹得情况下承受冲动,良知现实之间的冲突,协调能力8.发展升华通道把口腔,性,攻击的冲动转化为建设性的行动9.以幻想作为预行为10.阻止力比多和自我退行不致做出幼稚的行为11.精神作用超过自我宣泄12. 要允许自我的释放类型写文章13.驱力和情感释放管理愤怒,享受性经典和后现代界限经典:针对神经症,界限感好后现代: 共生---个体界限重要否则不成熟依赖中国人家族观念重,界限不清教子用成人方式对待,完全占用孩子自我发展的空间,五四运动,文化反击有空间成长自我才能社会化超我与养育者超我压抑是精神症的根源客体关系投射垮掉的一代,空虚,无聊,有对社会抱有希望一个孩子痛苦,有对妈妈充满希望《城堡》对社会幻灭前俄与俄期三岁前,时间提前,情景相似结构模式缺损模式人格神经症,毛坯房移情内部世界弗: 摇摆于内外,诱惑理论客体:一个人情感指向灌注的对象一个主观的对象可以是人,物地观点等区分两种关系,人和客体的关系人作为客体倾诉—对方接受部分或完全---怎样反应接受状态---反过来对对方---形成影响—关系物,布熊,为信念献身讲话投射倾诉的单向客体:倾注的情感,存在对象:物品的客观存在,不被投射污染,真实本然存在越把这个人当成我的客体他越失真对象化程度越高,客体越低1.按事物本来的样子去认识了解,不加个人偏见,把这个物作为对象2.不管你本来的什么样,我想成为什么样什客体化的极端就是精神病人的妄想部分客体和整体客体婴儿生下来,眼里只有乳房逐渐把乳房和妈妈整合为一体,两种区别1.物品的空间存在2.属性的区别好坏外部客体与内部客体-自身拥有课题的方式,心里想的客体的样子,情感的投注,课题的表征,失真表象:感知觉基础上综合的描述一个真实的外在自身存在,本然的样子自体:一个人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特质自我:内心的人格结构,每个人都有,功能不一样自体包含自我比昂评克莱因,很多人都有天分,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格力量来支撑,她独特的性格,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强烈的进取心与他的天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顺逆能持之以恒地去做事,把天才发挥到极致分析师天分热情可以支撑的人格力量自身的人格厚实能做到什么程度,病人有可能到什么程度克莱因老弗比较1.本能克莱因认为人有本能,接近弗爱的本能:整合死亡的本能:老弗,肉易坏,石头,无知越简单,稳定性越高,物质回归克莱因:破坏性能力,分解2.克莱因:重视幻想,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东西,即内心现实,不必纠缠于真实,背后要说什么奥特曼对应内心的东西,触动内心世界3.本能和客体克莱因进了一步把二者联系起来老弗在个体范围内谈4.内外部客体5.分裂克莱因: 婴儿生下来没有整合能力时,他必须把不同属性的东西分开把人心的状态区分为两个位向偏执分裂位向:1-6个月抑郁位向:6至12个月两者反复纠缠业余,专业治疗师的区别:持续。

1000度近视,却成为武术奇才,李小龙的人生哲学

1000度近视,却成为武术奇才,李小龙的人生哲学

1000度近视,却成为武术奇才,李小龙的人生哲学1.人不了解自己时是最糟糕的。

2.所有形式的知识最终意味着自我的认知。

3.自觉与自知是截拳道之根本,它的功能效用不惟在个人武术造诣的成就上,更可使其生存做为一个真正的生存的人。

4.学习技巧之当时亦同时在智慧上增长自己,且更要学习和理解禅学和截拳道的哲理为何。

5.一切均需求真,一切皆是空的。

6.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联系的过程。

必须打破与外界相隔离的壳,从中走出来去寻找真相就是要直接与外界联系,我既不盲从于你,也不去影响你。

所以不要认定,‘这就是这’,‘那就是那’。

如果你从现实起开始研究每一件事,我会更满足。

7.我无法教你,只能帮助你研究你自己。

没有什么特别的。

8.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加以运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

9.重要的是教一个人去做他能做的事,只是做他自己……我反对将某一风格强加于某人。

这是一种艺术,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

10.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人物也和普通人一样会死去,会慢慢地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

而我们还活着。

我们不得不去领悟自我,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11.保持空灵之心,无形,无法,就像水一样。

水倒入杯中就成了杯子的形状,倒入瓶中就成为瓶子的形状,倒入茶壶中就成为茶壶的形状。

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像水一样吧,我的朋友。

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

12.一位真正的老师,一位真正的授武者,从来就不应是一位真理的施舍者,他应该是一位领路人,一位通向真理之路的引导者,而真理则必须由学生们自己来发现。

13.在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就能感到自己身体成长。

多年后的今天我终天明白了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幻想自我实现之间的区别。

经过我的观察,我确信,只有本着诚恳的态度认真地研究自已,才能真正达到自我实现。

14.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真正达到自我实现,而不是幻想的自我实现。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诚恳地找到真我。

15.这是一个巨烈变动的时代,一个激情奔放的时代!我们永远无法适应全新的事物,但我们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肯定我的存在,无时无日不是如此16.在雕刻塑像的时候,雕塑者不能在塑像上增砖添瓦。

中西电影文化融合下的李小龙

中西电影文化融合下的李小龙

中西电影文化融合下的李小龙【摘要】李小龙作为中西电影文化融合的先驱,通过他的成名经历和塑造的武打电影风格将东西方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

他的武术哲学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展现了一种跨文化的影响力。

李小龙不仅在电影领域有着重大影响,更是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传奇故事见证了中西电影文化的融合之美,并将持续推动中西电影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在中西电影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李小龙的遗产将继续影响世界电影产业,以及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李小龙不仅仅是一位武打明星,更是一个将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先驱者,他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

【关键词】关键词:李小龙、中西电影文化融合、武打电影、武术哲学、跨文化影响力、传奇故事、遗产、发展、世界电影产业1. 引言1.1 李小龙及其对中西电影文化融合的影响李小龙是一位传奇的武术家、演员和导演,他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电影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中西电影文化融合的先驱者。

李小龙的作品不仅在东方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西方掀起了一股武打电影热潮,将中国功夫带到了世界舞台上。

李小龙的出生和成长经历深深影响了他对中西文化融合的理解和追求。

出生在美国,成长在香港的他,早年接受了中西文化的双重熏陶,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让李小龙在电影创作中呈现出了独特的视角和风格,不断探索如何将东方传统武术与西方电影元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电影语言。

李小龙的作品不仅在技艺上展现了令人惊叹的功夫,更在思想和文化上引领了一股潮流。

他倡导的“以无招胜有招”的武术哲学,不仅深受东方观众喜爱,也在西方引起了强烈共鸣。

这种融合了东方哲学和西方理念的武术风格,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架起了一座桥梁。

李小龙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才华,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广受尊敬和欣赏的影视艺术家。

他不仅在武打电影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还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小龙的影响力不仅仅止步于自己的时代,而是持续影响着后人,推动着中西电影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