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邦建国》说课稿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必修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的内容。
现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课后反思等部分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不仅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⑵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评价。
⑶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⑴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出发,设置情境、创设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并发挥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力求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改变学生认为历史枯燥无味的观念,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注重启发式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
⑵通过对宗法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宗法制对我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民族性有深远影响,辩证地认识其利弊。
(三)课程标准与教学重、难点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根据课标,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四)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内容包含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相关史料、板书设计等;本课安排1课时。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有了简单的知识积累,对分封制有一定印象,但对宗法制基本没有接触,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分析理解不够深入。
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岳麓版】
必修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主要讲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两种中国古代早期阶段(先秦)的政治制度。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出现了中央权力,分封制和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此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又具有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有了简单的知识积累,对西周初年分封的史实有一定印象,但对内外服、宗法制、分封制等制度史层面的知识则基本没有接触,理解起来存在困难,且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政治史专门学习和从史实中提炼历史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有待培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基本知识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
2.能力与方法⑴、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⑵、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评价。
⑶、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出发,设置情境、创设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并发挥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力求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⑵、通过对宗法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宗法制对我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民族性有深远影响,辩证地认识其利弊。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
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二、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商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认识夏商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让学生了解西周封建制度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认识西周封建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夏商的起源与夏朝制度1. 夏商的起源2. 夏朝的政治制度3. 夏朝的经济制度4. 夏朝的宗教制度第二章:商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1. 商朝的政治制度2. 商朝的经济制度3. 商朝的宗教制度第三章:西周的封建制度1. 西周的封建制度起源2. 西周的封建制度特点3. 西周的封建制度影响第四章:西周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1. 西周的政治制度2. 西周的经济制度3. 西周的宗教制度第五章: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比较与评价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比较2.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评价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影响。
2.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异同。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在古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教材相关章节。
2. 参考书目: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相关研究著作。
3. 网络资源: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相关资料和论文。
4. 教学课件:制作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相关课件,辅助教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对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制度的理解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历史必修一说课稿{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三)互动方式
我将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课堂提问: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夏商政治制度特点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关系可能让学生感到困惑。
3.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应对措施:
1.针对学生理解不足的问题,我将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深入剖析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2.对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关系,我将采用图解、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能力,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总结规律,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传统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夏商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封建制度的确立。难点在于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中的作用。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 PPT:展示教学内容,呈现历史图片、地图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的背景、特点。
2.视频资料: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历史场景,提高学习兴趣。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历史文献、研究成果等,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提高他们的史料分析能力。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夏商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
商朝内外服制度与西周分封制度之间的关系;分封制体现了中央集权和王权专制的特征;宗法制是维系西周分封制的工具,体现了血缘关系和政治统治相结合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了解夏朝和商朝统治的制度和思想,探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问题教学,通过“设疑——探疑——释疑——解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分封制和宗法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早期政治体制的形成过程,培养运用历史的、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的能力;通过感悟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重新学习政治史和经济史两本教材。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弥补高一所学的不足,有新的收获。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导读部分。
(引导学生共同看导读部分的内容,明确我们本书是讲述人类历史政治史的内容)教师:所谓政治,就是在国家产生以后,为了保障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出现的国家机器的运行,各种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以及相关的各种活动。
由此可见,国家的产生是政治史的开端。
在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生活在氏族之中,就是我们知道的原始氏族社会。
人们根据血缘关系的不同生活在不同的氏族之中,共同生产劳动,共同生活。
由于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阶级压迫,氏族演变为国家。
国家就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统治者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而进行的政权设置就是国家的政治制度。
我们本册书就是学习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
先从我们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说起。
同学们看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讲授新课:教师:夏朝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约公元前2070年出现,建立者是禹或启。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 模板一 - 副本 (2)
历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来展开说课:一、说教材:本节是岳麓版高中教材必修第1册第1单元第1课的内容,在教材中处于统领的重要地位。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开端,也是中国政治文明史的起点。
学习本课对学生了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起着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分封制、宗法制等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特点,了解政治制度对国家形成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分封制、宗法制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四、教法学法:高一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参与意识突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情境体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建议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知识。
五、说教学过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将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发展。
我的教学设计具体流程如下:环节一:激趣启思,导入新课,计划用时3分钟。
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电视剧《封神榜》片段,把学生引入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向学生提问:在武王伐纣灭商胜利之后,仍旧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对新征服的商朝疆土,他如何才能实现稳固的统治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环节二:体验情境,自主探究,计划用时27分钟。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个教学活动:教学活动1:夏商的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先组织学生依据教材自主学习,回顾“大禹治水”的故事,了解王位世袭制的内容;再向学生展示甲骨文图片,引用诗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诗句,让学生结合教材归纳商朝政治制度,强调内外服制度控制力有限和神权王权合一的特点。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我国早期指秦统一六国前的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禹。
关于禹有一个著名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营造:大禹治水相传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首领们都推荐鲧(gǔn)。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他就偷了天上的息壤,那种能自生自长土壤,天帝知道了,大怒,命令火神将鲧处死,鲧临死前嘱咐儿子禹“一定要把水治好”。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填堵式的治水做法,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通过疏导的方式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在治水期间,它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
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
第三次,他妻子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治水事业。
过了十年,洪水终于被制服了,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大禹受到百姓的爱戴,舜把王位禅让给禹,禹成建立了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启,王位禅让制变成了世袭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表明它刚刚从氏族社会组织中脱胎出来,还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如最高统治者称为"后"(当初的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以祖宗的身份来行使统治权力、号令各个部族,2、商朝内外服制度:"服"的本意是指服事天子,内服、外服是指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
这里的所谓内服,是指聚集在国王周围的官吏;外服的指臣服于王朝的地方诸侯。
在某种程度上,"外服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与王朝直接控制的地区共同构成国家的地方政权,这种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称为"服制"。
2018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说课稿: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探讨是否有更好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如对夏商西周时期的概况有所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政治制度概念的理解,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的把握,以及对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的分析。此外,学生可能对政治制度与当时社会关系的理解存在困难,难以充分认识到政治制度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清晰性、简洁性和知识结构的把握。布局上,我会合理安排板书的各个部分,使其有条理、易于学生阅读。主要内容包括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和内在联系等。风格上,我会采用简洁明了的字体和图示,以及适当的颜色标注,增强板书的吸引力和直观性。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强化记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了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会注重板书的规划和设计,尽量简洁明了地表达知识点,并适时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对政治制度概念的理解困难、对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的分析不足等。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学生对政治制度概念的理解困难,我将通过引入生动的故事和案例,以及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制度。
2.对于学生对政治制度演变过程的分析不足,我将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夏商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 精讲点拨
二、西周政治制度:宗法制
1、讲清概念 宗法、嫡长子、宗子、嫡子、大宗、小宗、
宗法:“宗”本义是宗庙,体现了血缘关系。“法”是一 种规范、一种制度。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政治 权力,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嫡子:嫡即正妻,是正妻所生的儿子。
嫡长子:即宗子,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 精讲点拨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代的政治制度 ①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②出现公共权力 ③王位世袭的传子制度
公共权力: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 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 权力。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不是课标所要求的内容,但涉及到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并且它 与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对这一部分略讲,为讲好分封制与宗法制作辅垫。 夏的政治制度,重点强调两点:夏出现公共权力和王位世袭的传子制度。商的制度强调三点:1内外 服制,讲清服的含义。服的本意服事天子,但只是在商王掌握强大的军事力量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 系。2、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3、借助神权来强化王权。内外服制度后来演变成了中央与地 方的关系。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修改了商的内外服制度,实行了分封制。
2、教师点拨:准确理解概念——指导记忆、理 解方法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 精讲点拨
二、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
教师点拨:准确理解概念、指导记忆方法
分封谁?分什么?封什么?为什么要分封?分封在 当时和后来产生了什么结果?
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对象:同姓亲族
异姓诸侯(功臣 姻亲、降族、附属国) 权利 物资、土地、武装、人口、爵位 义务 服从 朝觐 纳贡 出征 作用 疆域扩大、天下共主
最新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说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型属于新授课,课时需要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反思)等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说教材地位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该课作为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单元专题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又具有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鉴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夏商与西周早期国家的产生和早期政治制度,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案导学、分组讨论法、比较分析法、问题探究等方法了解并掌握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与影响。
②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突破重难点,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⑵通过对宗法制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为: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突破策略:设计层层递进、贴近学生现实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分组讨论,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热情。
设计依据:以学案导学,学习目标明确,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引导,合作探究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第一篇: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我主要从教材分、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或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本课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该课作为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不仅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启下的作用。
另外,通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教材中重点涉及的早期的王位世袭、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中国政治特色的表现。
这些制度影响着以后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
有些理念甚至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道德文明中。
我国长期形成的尊宗敬祖、尊老爱幼、浓厚的亲情观点甚至民族的凝聚力,都与古代的宗法制等有密切关系,因此学习本课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我国国情。
另外,本课内容也为理解秦汉以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作一合理的铺垫,所以,学好这一课意义重大。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课标是: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⑵理解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⑶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宗法制的评价。
⑷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⑴归纳商代内服、外服制度的内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含义、内容、特点、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人教版历史必修I第1课目录一、教学环境 (3)二、教材分析 (3)三、教学对象 (3)四、教学目标 (3)1.知识与能力 (3)2.过程与方法 (4)3.情感态度价值观 (4)五、教学重点 (4)六、教学难点 (4)七、课时安排 (4)八、教学设计思路 (4)九、教学过程 (5)(一)新课导入 (5)(二)开始新课 (5)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 (5)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7)3、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9)(三)本课小结 (9)十、板书设计 (10)十一、教学反思 (10)十二、教学流程图 (10)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教学环境】本课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任务,主要是师生面对面课堂授课二、【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向大家描述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之前中国所实行的的政治制度。
即家天下、分封制和宗法制。
这些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渊的影响,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该课作为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专题以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不仅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启下的作用。
夏商西周时期年代较为久远,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一些概念上的理解也显得深奥艰涩。
因此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料如小字注释、人物图像、实物图像、示意图等,使学生更形象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以避免单纯地用概念来解释概念,使学生的理解失之于空洞,滞之于表面。
三、【教学对象】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
由于高一学生在初中的中国古代史课程中,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已经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
高中历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高中历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该课作为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单元专题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又具有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而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为: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以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分析、归纳,创设情境,结合有关史料、图片和电影片段,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认识到宗法制对我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观、民族性有深远影响.辩证地认识其利弊。
3、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以及相互关系。
而难点则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对于当今社会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有了简单的知识积累,对分封制有一定印象,但对宗法制基本没有接触,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分析理解不够深入。
三、说教法另外,本课是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在学习之前,学生很可能会以为这段历史太遥远,与现在没有关系。
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将大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综合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情景设置法、小组讨论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安排如下: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化解教材内容由于年代久远而带来的隔膜感,作为导入,我首先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称呼入手,提问:“假如要向陌生人问路,应该怎么称呼对方呢?”在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后,教师再提问这样称呼的用意。
高一历史一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三维目标:【教材分析】中国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过的历史。
我们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早在夏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立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权.到了周朝,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创立了宗法分封制度等近乎理性科学的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制度,并且将“国"和“家”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统一和国民性组成的一部分。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内容“夏商政治制度”、“封邦建国”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第一目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夏商政治制度。
第二目则介绍了西周的分封制,让学生明确先秦中国就有了较为科学的巩固国家统一的制度,在分析此目的时候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第三目则阐明了宗法制,这一目学生掌握起来较有难度,里面涉及到很多新的概念“嫡长子继承”、“大宗小宗"和“贵族等级序列”等概念。
这一目应该作为难点进行处理。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依然是感性思维占主体,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在平时生活和初中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因此需要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去理解先秦的政治制度。
本课能搜集的史料相对较多,也更为生动。
因此,可以多元化的开发各种立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资料、图片材料、视频资料等,运用史料分析,回顾历史等方法让学生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
以此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从而增加学生对祖国统一的自信心。
难点:理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宗小宗的相对关系,以及宗法制对历史的影响.处理方法:运动角色扮演、实例体会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宗法制的运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教学方法】1、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学生为中心”的方针,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情感体验、师生互动。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夏商周三朝的兴起、强盛和衰落有着重要影响。
本节课分三个部分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产生、内容特点和影响进行了阐述。
第一目“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讲述王位世袭制的产生、夏商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影响;第二目“西周的分封制”则着重阐明分封制的产生、内容、作用以及后来被破坏的情况;第三目“西周的宗法制”主要是介绍宗法制的来源、特点、内容和作用。
此外,教材还通过“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对学生理解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提供了一些详细史料。
2.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强盛和衰落的影响。
(3)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探究它对中国社会深远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2)通过辩论赛和历史短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古人高超的政治智慧,进一步确立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理念。
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说学情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
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对策:加强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培养。
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阅读思考、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生成性。
四、说教法通过图表和资料,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点。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教案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第1课,作为高中历史教材的开篇,是整个整个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主要讲诉了古代中国早期阶段的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不仅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和地域特色,而且其兴衰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本单元内容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即:一、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分封制向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转变;二、中央集权和专制皇制权的不断强化。
其中第1课主要进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两种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一目重点介绍商朝以“服”为核心的“内外服联盟”政治制度的建立;第二目“封邦建国”,讲西周在商朝“服”,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封制度”;第三目“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讲西周以血缘为纽带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的宗法制度。
二、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学情分析本课程是在高一年级开设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相关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思维活跃,表现欲强。
但对模块式教学比较生疏,对问题的探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对问题的理解有时容易偏激。
四、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与特点;识记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和西周分封制及宗法制的基本内容;理解商朝内外服制度的特点和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与作用;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和评价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这一历史过程中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内在规律。
2.过程与方法对“内外服联盟”与“封邦建国”的共性与差别展开比较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从内外服制度到分封制、宗法制,古人的制度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以此增强学生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民族自豪感。
高一历史一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案2)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外服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过程与方法(1)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2)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台,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2)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早期的政治文明,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周礼与周朝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教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张图片显示的什么地方?学生讨论作答。
没错,就是“涂山望夫石”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是大禹治水会诸侯之地,古称“涂山氏国",涂山望夫石相传是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所化,日夜盼望着夫婿回来.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有关“望夫石"的诗歌,唐代诗人王建曾作诗:“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苏轼也曾留下《登涂山》。
那么,十三年后,“行人归来",行人归来后又有哪些作为呢?夏商周是如何传承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学习】【板书】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板书】1.夏朝展示图片《夏代疆域图》、夏启图、夏桀图通过这些图片以及课本,我们可以得出: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说课稿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型属于新授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一说,教材分析:从两个角度说教材地位从教材的空间角度讲,本课占据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是新教材的开篇,是整个单元专题及政治文明史的起点,具有统领和示范作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课是走进历史殿堂的第一道门。
从高考的时间角度讲,本课在高考历史中占有重要位置。
具体说来,从题型上来说,本课的高考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只在福建、浙江、北京等高考题中出现过,而且主要是分封制与郡县制作比较。
从题量上来说,从07年至今全国各地共考了20道题目,其中上海和广东是常客,分别考了4年和3年,但是山东似乎不太感冒,只在09年考过一次。
从难度上来说,逐年在增加难度,以上海为例,在07年直接问“封邦建国,以藩屏周”是什么意思,而到了12年则是借助《左传》中关于鼎的描述文字考察礼乐制度,难度明显加大。
而09年的山东题更是秒杀很多人,难度很大,容易出现误选。
从考察内容上来说,夏商制度只有上海考察过1次,因为上海使用的是通史教材,分封制10次、宗法制6次、礼乐制3次,以上数据很好的反映了本课的重难点。
而内容的考察仍然是建立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的,比如浙江的12年高考题,是一道新情景题目,材料说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如果能够记住课本上的地图,这道题就完全能够迎刃而解。
综上,高考题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才是硬道理。
接下来,根据刚才时空角度的教材分析,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方面:需要学生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及其演变过程;
(2)掌握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学习重点。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知识点全面、条理清晰;
2.在课堂上适时更新板书,与学生互动,确保板书内容与讲解同步;
3.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重点和难点,增强视觉冲击力,便于学生记忆。
(二)教学反思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模拟古代政治决策过程,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政治制度的特点,增强历史感悟。
3.课后习题: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让学生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课后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辅导,确保学习效果。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学生课堂表现的记录,分析课堂互动的有效性;
3.学生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意见建议。
反思和改进措施:
1.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中;
2.多媒体资源:PPT展示重要知识点,视频资料呈现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邦建国》说课讲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上午(下午)好!我来自昌乐一中。
在19年的历史教学生涯中,我始终坚持这样的精神追求,那就是:努力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以追求更完美的教学境界!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夏商制度与西周封邦建国》(板书),具体我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效果预测五个方面进行汇报:首先进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一单元第1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学好本课将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便于工作于与接下来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进行衔接与比较,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其开篇地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二、学情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于打破了原来的编年体的编排顺序,时间和空间有较大的跳跃性。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有了简单的知识积累,对分封制有一定印象,但对宗法制基本没有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历史结论、历史观点的分析理解不够深入。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维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与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归纳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作用与影响,初步了解阅读与归纳历史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夏、商、周三个朝代政治体制的变化情况,认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政治体制的变革。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2.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
2.问题导学法;
贯彻落实潍坊市教科院深入探索实施的“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当中,我尝试探索了“226”课堂教学流程,所谓的“226”是指整个教学过程分课前、课堂两个阶段;课堂新授过程分导入、落实新知两个步骤;具体的“师生互动,落实新知”过程又分6个环节。
具体教学思路我是这样设计的:
五、教学设计:
整体教学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课前探究;二是课堂教学过程。
【课前探究部分】
1.预习本课,结合下发的导学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基础过关。
2.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相应的指导,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搞好学习分工,包括资料的搜集整理、问题探究要点的整理,以及课堂上学习成果展示与点评等等。
3.组织学生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分封制、宗法制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课堂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境导入:
展示《模拟清皇帝祭祖》、《全球华人宝鸡祭祖》、《全球华人西安祭祖》3幅2004年以来全球华人祭祖现象的图片,设置导语:
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宗法情结”,来源于我国古代西周的宗法制,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去感受先辈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
设置意图:利用图片,渲染气氛,开门见山,简洁明了的导入,明确了本课所学的重点内容。
第二步:师生互动,落实新知(课堂教学活动主体部分,包括6个教学环节)1.自主交流,基础过关
以学习小组为单元,交流自主预习情况,并就导学案中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中归类汇总,以备课堂中进行重点探究。
学生活动期间,我参与其中,对出现的共性的基础性的问题我当场予以阐释讲解,不留知识性的尾巴。
2.转化学习方式,完成知识树构建
设计知识树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学生建构起知识体系,从而宏观地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直观、形象的影像,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本节课我组织3人到黑板前展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示意图”,然后让参展同学根据自己构建的知识树对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史实进行阐述,不足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进行修正补充,在互动合作中完成对本课主体知识的构建。
3.情境设置,多元并举,突破重难点
为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措施:
一、西周的分封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初中时对此已有初步的认知。
我把教
材的标题“封邦建国”改成“西周的分封制”,然后通过设问,组织学生再进一步熟知课文,解决西周分封制的4个相关问题,即:
1.为什么分?
2.分给谁?
3.分什么?
4.怎么分?
同时我借助多媒体展示《西周疆域及主要诸侯国图》以及《周代分封制度图》,让学生对分封制有了一个全面准确清晰地了解。
二、设置活动,感悟历史,能力训练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则有关西周诸侯王的继承案例,设置“你来当法官”活动,据此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宗法制的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的内涵。
4.教师讲解,升华提高
自主性探究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并不否定与排除教师的讲解。
对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一课标要求内容,我采取师生共同探讨的方法,在学生探讨、回答的前提下,由老师进行补充、总结与点拨,得出最终的结论。
5.当堂检测,巩固新知(略)
6.课堂小结
由学科班长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包括知识总结和学习行为效果总结。
其中学习行为总结包括: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同学们的表现,优秀小组和个人等等。
同时指出本节课学习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学习需要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六、效果预测
1.加强了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深化了基础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化。
2.能把教师的宏观指导与学生的主动探究结合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互动。
3.本节课涉及的政治制度的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枯燥,西周的宗法制尤其难以理解,估计一部分没有预习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跟不上。
伴随着2004年高中新课改,我一路走来,其间,我品味着苦涩与甘甜,感受着艰辛,也享受着那份不断“充电”后的充实。
面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我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用自己的智慧与投入,争取更优异的成绩,我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