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干预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合集下载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放疗的影响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中出现的不同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患有恶性肿瘤并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资料。

结果:在接受放射治疗及护理干预之后,1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原发病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没有出现并发症,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有效率达92.5%,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护士的精心护理也全部治愈。

结论:对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施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并减少放疗过程带来的多种毒副作用,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标签:恶性肿瘤;放疗;护理干预放疗是利用放射线的辐射来治疗各种疾病,特别针对恶性肿瘤,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细胞,同时保存正常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在放疗期间患者极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所以对放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十分重要。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人140例,男性90例,女性50例,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61.5岁。

其中肺癌45例,食管癌39例,乳腺癌14例,鼻咽癌16例,肝癌3例,宫颈癌9例,恶性淋巴瘤2例,皮肤癌3例,直肠癌2例,胰腺癌2例,骨转移瘤3例。

脑胶质瘤2例。

1.2 方法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放疗方法和三维适行放疗方法进行治疗。

2 结果经随访,140例病人中129人健在,其中处于无瘤生存状态的有90例,占69.7%,带瘤生存患者39例,占30.3%,带瘤生存者的肿瘤直径缩小50%以上者有70例,占54.26%,已死亡病人有11例,其中因并发症引发死亡的有3例,因肿瘤多发转移而造成死亡的有6例,因自身体质原因以及经济条件而放弃治疗的有2例。

3 护理3.1 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护理干预在患者接受放疗的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地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以及病情变化,和接受放疗后出现的各种反应等,及时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意见、建议等,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地反馈给技术工作人员或主治医生,确保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1]。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放疗前、中和后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如遵医行为指导、做好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有关护理知识及疾病知识宣教工作等,选用问卷测评方法对两组生活质量予以评定。

结果: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身体功能得分相比于对照组,均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举措,可实现其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护理干预;头颈部肿瘤;生活质量放疗作为一种对头颈部肿瘤予以治疗的重要方法,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在治疗中常伴随有程度差异的副作用,比如皮肤反应、口腔炎、呕吐及乏力等,基于治疗副作用及疾病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患者在心理及生理方面均承受着沉重压力,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至此,我院通过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分别于放疗前、中、后对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促使其放疗过程的顺利完成,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为23例,年龄区间为34~66岁,平均为(41.2±3.4)岁,其中扁桃体癌为2例,舌癌为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21例,上颌癌5例,鼻咽癌25例。

将患者依据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为28例,两组在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指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于放疗前、中和后实施全程护理干预1.2.1 放疗前干预(1)评估。

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对其家庭支持情况、营养、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心理状态及精神等实施全面评估,从中获取有关患者的一手资料,以此为后续更好开展个性化护理提供便利。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宋平徐颖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宋平徐颖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宋平徐颖发布时间:2023-07-03T08:50:24.847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7期作者:宋平徐颖[导读]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徐州市中心医院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本院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结果:对比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头颈部肿瘤;放疗治疗;生活质量前言:头颈部肿瘤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肿瘤疾病之一,主要发病类型包括颈部肿瘤、耳鼻喉肿瘤与口腔颌面肿瘤。

头颈部肿瘤由于发病原因较复杂、且病灶部位类型多样,因此,始终占据全身肿瘤的首位。

头颈部肿瘤患者如果发病早期能够及时得到妥善救治,那么患者通常是可以治愈的,不过,由于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所以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效果。

有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针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优质、高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效果[1]。

本文,针对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深入探究,为临床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而奠定夯实的参考依据。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影响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临床治疗、医疗护理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需要解决。

肿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的心理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对于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而言。

心理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类患者的紧张、恐惧之感,也可以促进患者的治愈。

因此,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多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影响就成为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心理护理;影响一、实验数据分析1.1实验相关数据抽样分析我院从2010年到2018年接收的100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存档资料。

其中男性7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0岁~48岁,平均年龄为36.76岁;患病时长1~3年,平均患病时长1.02年。

依据给予的护理服务种类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类,实验组为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对照组为没有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

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实验分组完全依据随机分配得到,符合统计学规律,具有研究意义。

1.2风险因素分析对实验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处理分析。

通过比较以上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投诉率,可以看出实验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分别为:1.6%,9.8%;对照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分别为:3.4%,10.2%)。

二、心理护理要点分析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在如上数据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在临床中,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可以总结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往往存在着恐惧、焦虑、悲观心理。

正确地认识患者的这些心理,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手段,是护理人员重要的职责。

2.1消除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肿瘤患者易见的一种心理状态。

患者的恐惧心理往往来自于对肿瘤的未知,他们认为,肿瘤是恶性的,是不可被治愈的,就算可以被治愈,也要面对放疗、手术,治疗完也可能复发……面对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当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可以对患者介绍与肿瘤相关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肿瘤并非全部是恶性,临床中被治愈的案例也很多,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疾病就会有被治愈的可能。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理 干预措 施 , 比较 患者 接受 护理 后 的生 活质量 评 分 。结 果 观察 组 患 者 的 唾液 黏 稠 、 进 食 困难 、 疼 痛、 听力 下 降 、 感觉 问题 等评 分 显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且 相 对 应 项 目评 分 的差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巴瘤 I 5例 , 舌癌 1 2例 。学历 : 大 学及 以上 1 4例 , 高
中3 7人 , 初中 2 4人 , 小学 及 以下 9例 。将 8 4例 患 者 随机 分为 观 察 组 和 对 照 组 各 4 2例 , 两 组 患 者 性 别、 年龄 、 疾病类 型、 学 历 及 护 理 前 生 活 质量 VAS
青岛医药卫生 2 O 1 5年 第 4 7卷 第 5 期

临 床 护 理 ・
护 理 干 预 对 头 颈 部 肿 瘤 放 疗 患 者 生 活质 量 的影 响
琼士 胃
( 佛 山市 第一人 民医院 头颈放 疗科 , 广东佛山 5 2 8 0 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 析护理 干 预对 头颈 部肿 瘤放 疗 患者 生 活 质量 的影 响 。方 法 将 接 受 头颈 部 肿 瘤放 疗 患者 8 4例 随机 分 为观察 组 和对 照组各 4 2例 , 对照 组患 者采 用 常规护 理 , 观察组 患者 接受 护
镇痛 法进 行 护 理 , 根据 患者的疼痛情况 给予药物。 ( 4 ) 心理 护理 。针 对化 疗 出现 的恶心 、 呕吐、 目眩 、 脱 发等 全身 性反 应 , 及 时给 予 患 者安 慰 和 支 持 。尽 可 能解 决患 者 的心理 问题 和满 足患 者 的需求 。做好 患
者家 属 的工作 , 让 家属 给予 患者 最大 的支 持 , 让 患者

系统干预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系统干预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协 和 医科 大 学 出 版 社 , 0 0 20.
[ ] 邓 卓 霞 , 红 叶 , 富玲 , . 咽 癌 患 者 及 家 属 同期 健 康 8 杨 周 等 鼻
教 育 对 患 者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I ] 护 理 学 杂 志 ,0 7 2 - . J 2 0 ,2
( 21): — . 62 64
T et n fCa crQu ly o i et n ar- rame to ne ai fLf Qusi n i H& N3 t e o e 5
I]JCi O cl19 ,7 3 :0811 . - . l no,9 91 ( )10—0 9 J n
r] I ) 5 (RDAI K,DeGRAEFF A ,F AYERS P M ,e 1A ta.
1 o nr i ds u yo h (RTC QIQ— 0 ( eso c u tyfl td ft eE ) 2 e C3 v r in
3 .0) a d t e n h he d nd a a ne k c nc r p ii m odu e c a e s ecfc l
M ,e 1 Qu l yo i n h a n ek cn e ains ta. ai flei ed a d n c a crp t t : t f e
v ld to t e aia in of h Eu o e n r p a Or a z t f r g nia i on o Re e r h nd s a c a
[] 黄 荣 瑜 , 巧 霞 . 康 教 育在 鼻 咽 癌 放 射 治 疗 患 者 中 的应 7 李 健
用 [] 中 国健 康 教 育 ,0 1 1 ( )4 44 5 J. 2 0 ,7 7 :2—2 .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5.77±2.15
3.81
0.016
四、 讨论
临床上在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治
疗是最为常见的手段,但是,由于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特
殊性,为了进一步避免患者的癌细胞扩散,手术结束之后患
者往往还需要继续接受放疗治疗。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部分
患者在传统认知方式的影响之下,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无法
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 结果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负性现情绪评分情况( 分)
组别
例数( n)
焦虑情绪评分
抑郁情绪评分
观察组
48
3.69±2.47
3.28±2.12
对照组
t值
P值
48
5.59±2.83
2.63
0.019
疗过程中的恐惧感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安慰。 患者在结束放
疗之后,护理人员可以尝试组织在本院接受放疗治疗的患者
参加病友交流会,针对放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沟通,一
方面使患者看到病情逐渐好转的病友,治疗的信心能够得到
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由于病友之间往往有着相同的经历,
他们的沟通也更加顺畅,相比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以及
情绪的影响价值。
二、 资料与方法
( 一)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包含患者 48 例,对照组包含 20 例
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 30 岁,最大 88 岁,
平均年龄(44.9±3.8) 岁。 观察组包含 22 例男性患者,26 例
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最小 29 岁,最大 87 岁,平均年龄( 45.1±

综合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影响研究

综合干预对颈椎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抑郁影响研究
种 病 理 生 理 变 化 的 源 头 。它 是 细 菌 生 长 繁 殖 并 发 生 感 染 的 温
气、 物 品表 面 以及 医 护 人 员 手 等 都 需 要 进 行 生 物 学 监 控 , 严 格 把关 监 测 质 量 , 及 时处理 患者 医源 性感 染 , 达 到 控 制 感 染 发 生 并 且 蔓 延 的 目的 。此 外 , 医 院全 体 人 员 都 应 加 强 《 医 院 感 染 管 理办法》 和《 消毒 管理 办法 》 的学 习 , 提 高 工 作 技 能 。要 求 专 门 进 行 清理 创 面 换 药 的 医 护 人 员 在 工 作 时 勤 洗 手 、 及 时 处 理 患 者
膜, 引发 感 染 。 3 . 2 . 3 加强病区管理
步 深入 研究 。
总之 , 加 强 对 医 院疾 病 区 的 环 境 管 理 , 保 持卫 生, 正 确 处 理 患者创面 ,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 注重 患者饮食 营养 , 适 时 对 患 者 进行心理疏导 , 能 够有效 提高 患者 机体 免疫 力 , 控制烧 伤 面 的 大 范 围感 染 。
产 生 的 医 疗废 物 。
3 . 2 . 4 科 学 管 理 静 脉 输 液 通 道 由 于 静 脉 输 液 是 手 术 、 烧 伤 治疗 以及 患者 休 克 期 复 苏 的 必 要 环 节 , 对 烧 伤 患 者 实 施 深 静 脉 置管 输 液 或 者 静 脉 留 置 针 是 首 选 治 疗 手 段 。在 对 患 者 进 行 顺
利穿 刺后 , 对 患 者局 部 采 用无 菌 透 明敷 贴覆 盖 , 以便 观察[ 5 ] 。 输 液管理妥当意味着 患者 创 面无 红、 肿、 痛 以 及 发 热 现 象 。 在 护理 交 接 班 时 , 应 该 仔 细 检 查 患 者 深 静 脉 管 置 周 围 皮 肤 有 无 红 胀、 肿 热 情 况 发 生 。观 察 留 置 针 或 者 深 静 脉 导 管 外 部 留 出 长 度, 简要评估患者病情 , 询问患者有无 疼痛症 状 , 倾 听患者对 自 身病情的讲述 , 及 时对 患 者 实 施 心 理 指 导 。一 旦 发 现 异 常 应 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1] 刘玉猛,陈秋燕,洪明晃.鼻咽癌综合治疗进展[J ].广东医学,2002,23(4):3392341.[2]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 ].3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 陈金莲,何曙云,文朝阳,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6,8(6):1062107.[4]BJORDAL K,HAMMERL ID E ,A HLNER 2ELMG VISTM ,et al.Quality of life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va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 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2H &N35[J ].J Clin Oncol ,1999,17(3):100821019.[5] BJ ORDAL K ,De GRA EFF A ,FA YERS P M ,et al.A12country filed study of the EOR TC QL Q 2C30(version 3.0)and the head and neck cancer specific module (EORTC QL Q 2H &N35)in head and neck patients.EOR TC Quality of Life Group [J ].Eur J Cancer ,2000,36(14):179621807.[6] SH ERMAN A C ,SIMON TON S ,ADAMS D C ,et al.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cross 2va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EORTC )Quality ofLife Head and Neck module (QL Q 2H &N35)[J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0,126(4):4592467.[7] 黄荣瑜,李巧霞.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7):4242425.[8] 邓卓霞,杨红叶,周富玲,等.鼻咽癌患者及家属同期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7,22(21):62264.[9] 温盛霖,顾华英,韩自力.鼻咽癌患者的心理症状及特点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0,8(2):76278.[10]王建平,林文娟,崔俊南.心理干预在放疗患者中的应用[J ].应用心理学,2001,7(3):13217.[11]张国娇,吴燕萍,郑春美,等.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 ].护理学杂志,1998,13(2):67239.[12]谢忠,黄钢,银正民,等.音乐治疗放松内心意象法对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62178.[13]Van WEG B ER G B ,L IEN HARD A ,ANDREY M.Dosea p sychosocial group intervention progrom alter the qua 2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J ].Schweiz Med Wochens 2chr ,2000,130(6):1772185.(本文编辑 宋春燕)系统干预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吴兰华,郭晓丽E ffect of Nursing I ntervention on U ncertainty in Illness of H ead and N eck C ancer P atients U ndergoing R adiotherapy ∥W U L anhua ,GUO X iaoli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干预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方法将确诊面颈部肿瘤行根治性放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护理干预流程表实施系统护理干预。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 IS )分别在患者入院第2天、出院前1d 进行调查。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对面颈部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系统干预,能明显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面颈部肿瘤; 放疗; 疾病不确定感;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4152(2008)1720035202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学院1.肿瘤中心二病区2.普通综合外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吴兰华(19702),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收稿:2008205213;修回:2008206214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

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康复进程和远期存活率。

以往对疾病不确定感的研究多为调查研究,缺乏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实证依据。

鉴此,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面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行放疗的80例面颈部肿瘤患者,男48例、女32例,年龄18~65岁。

鼻咽癌28例,舌癌8例,颊黏膜癌10例,牙龈癌8例,上颌窦癌11例,其他15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6000~7000c Gy 的放疗,均在放疗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和口腔黏膜反应。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放疗剂量、不良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 >0.05)。

1.2 方法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放疗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及随机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及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干预内容主要依据Mishel 设计的疾病不确定感理论[1],在专家的指导下将护理干预时间、内容、方法制成流程表,见表1。

由经过培训的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的主管护师负责患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53・护理学杂志2008年9月第23卷第17期(综合版)表1 护理干预流程表干预阶段干预时间干预内容方法第一阶段 入院时指导患者及家属阅读相关制度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

讲解各项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图表,“一对一”讲解为主。

第二阶段 放疗前1d讲解面颈部肿瘤的特点、临床症状、治疗及放射治疗的重要性。

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图表,“一对一”讲解为主。

第三阶段 放疗中讲解放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解答疑虑;指导其如何排除疑虑,如何与医务人员沟通;指导家属如何给患者心理支持。

安排治疗成功的范例现身说法,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纠正不良行为,保持心情舒畅。

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图表,“一对一”讲解为主,采用鼓励、安慰、暗示、讨论等方法。

第四阶段 放疗结束 至出院讲解放疗后的康复功能锻炼及其重要性;指导出院后饮食、服药,告知患者何时复诊,什么情况下来医院就诊等。

结合健康教育小册子、图片、图表,“一对一”讲解为主,采用鼓励、安慰、暗示、讨论等方法。

1.2.2 评价方法 两组均于患者入院第2天及出院前1d,由患者或主要照顾者填写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 IS)[1],该量表由33个条目组成,分为4个维度,即不明确性13个条目、复杂性8个条目、与疾病相关的信息缺乏或不一致性7个条目、疾病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

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5分计分法,分值范围32~160分,分值越高,不确定感水平越高。

32.0~74.7为低水平,74.8~117.4为中等水平, 117.5~160.0为高水平。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3.1软件行t检验。

2 结果两组不同时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及下降幅度比较,见表2表2 两组不同时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及下降幅度比较分,x±s 组别例数入院第2天出院前1d下降幅度对照组4091.38±10.0366.08±7.7525.30±11.52观察组4092.43±8.6654.65±10.3837.78±12.44统计量t1=12.62t2=17.63t3=4.65 P<0.01<0.01<0.01 注:t1、t2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比较,t3为两组下降幅度比较。

3 讨论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以下4个方面:不明确疾病的诊断,复杂的治疗和护理,缺乏与疾病诊断和严重程度相关的信息,不可预测的疾病预后[2]。

它属于认识范畴。

Mishel在疾病不确定感理论中将与疾病有关的事物定义为刺激框架,它具有明确性、相似性和一致性3个特性[2]。

当与疾病有关的事物具有这3个特征时,疾病不确定感降低。

同时疾病不确定感也受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帮助者的影响,当患者依赖这些帮助者对与疾病有关的事物进行分析和解答时,帮助者可直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癌症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多数患者在入院时缺乏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不了解疾病的进程和预后,因此,疾病不确定感较严重。

表2中入院第2天的数据亦印证上述观点。

由于患者在出院前已充分经历了各种治疗,疾病得到了控制,从医务人员处得到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与入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相比,两组患者出院前1d的疾病不确定感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均P<0.01),说明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这一结果也支持Hughes[3]提出的观点,即当患者面对新的治疗方法时存在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随着治疗的不断进行,疾病不确定感也会逐步降低。

表2亦显示,观察组疾病不确定感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分析原因可能为,对照组患者只接受护士提供的常规健康指导,未建立有效的刺激框架。

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不仅提供与患者单独交谈的机会,给患者情感方面的支持;还安排同病放疗后患者现身说法,讲述放疗中的体验,使观察组患者熟悉将要发生的事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