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编制探讨

合集下载

地理国情监测图集的设计研究

地理国情监测图集的设计研究

3 6 学术 研 究
测 绘 技术装 备
第 1 5卷
2 0 1 3年 第 4期
测 绘技 术 装备
第 l 5卷
2 0 1 3年 第 4期
学 术研 究 3 5
地 理 国情监测 图集 的设计研 究
何建宁 王辉 王 莉莉 谢 飞
( 国家 测绘 地理 信 息局第 一 地理 信息 制 图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要 :通过对陕西省地理 国 ( 省 )情试点项 目 陕西地理省 情监 测系列地 图) ) 在 图集设 计思路 、地 图编制
方法等 方面的探 索 , 总结 出了地理 国情监测成果制 图表达 的基本 流程 , 并以地 图形式直观地展 示地理 国 ( 省) 情监测成 果, 探 索地理 国 ( 省) 情监测要素 的统 计图型设 计,尤其是动态信息的制 图表达方法 , 为后期 的地
理 国情监测 图集的设计 、编制及 图幅 内容编排提供借鉴作用 。 关键词 :地理 国情 监 测图集 设 计 编制 动 态信 息
形 式 尤 其 是动 态 信 息 的制 图表达 进 行研 究 ,在 各 项 测 图组两 部分 组 成 : 专 题 地 图的设 计 上 以数 据 为 依据 适 度采 用 夸 张 的 设 l I基本 地 理省情 普 查 图组 :利用 已有 基础 测绘
计 表 达 方法 , 以地 图 、 图表 、文 字 、 照 片互 相配 合 成果 资 料 和 已获 取 的基 本 省 情数 据 ,对 陕西 省基 本 的方 式 生动 、形 象 、客 观 地 展示 试 点项 目的各项 监 地 理 省 情信 息进 行 制 图表 达 ,主 要 包括 地 理 位置 、 测 成 果 ,反 映 陕西 省基 本 地 理省 情 信 息及 各 专题 监 行 政 区划 、地 形 、地貌 、水 系流 域 等 。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辅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研究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辅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研究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辅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研究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多规合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辅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方案,研究结果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国土空间规划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国土空间规划;地理国情普查;三调1、引言空间规划是引导国家空间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1],推进“多规合一”的战略部署[2],是推动各级政府进行空间治理、用途管制的核心手段[3],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规定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以下简称“三调”数据)为基础底图数据,以地理国情普查、地质环境调查和海洋、矿产等专项自然资源调查为第三方辅助数据,组织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任务。

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辅助于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方案,以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其他国土空间规划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2、“多规合一”中存在的问题2.1规划期限与范围通常情况下,国内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期通常为5年,城乡规划期一般为20年,生态功能区划一般为10年,土地规划通常为期10至15年。

由于这些规划的年限不一致,从而造成中长期规划的步伐不一致,进而妨碍了各种规划的有效开发。

而且,由于上述规划均属不同政府部门管理,因此在规划空间和范围上也容易发生错位,从而使得管控建设与非建设用地的刚性指标和弹性指标无法同步,进而影响规划的执行。

2.2基础资料的数据多源性规划底图是支撑各类空间规划编制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国土空间规划基础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多源性[4]。

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数据采集方法不同以及数据存储格式不同,具体如下:(1)数据的采集方法各不相同,数据收集方式各不相同,比如正射影像图来源于卫星遥感影像或者无人机航空摄影,地图数据则来源于全站仪或者GPS 野外测量等,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导致数据多源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集》的设计编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集》的设计编制

p l i c a t i o n o f g e o g r a p h i c c o n d i t i o n s c e n s u s r e s u l t s , a n d t h e s o c i a l a n d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X i  ̄i a n g .
成 果进行 展现 , 全 面系统地 反映 自治 区第一 次 全 国地理 国
情普查 成果 , 为各 级政府 、 行 政主 管部 门 、 研究 机构 和广 大 企事业 单位 了解所需 区域 国情基本 信息 , 为 自治 区经济 社
会 发展 和生 态文 明建 设提供 可靠 的地理 信 息支 撑 , 编制 成 果 图集 无疑是 一种 十分适宜 的展 现形式 。
第4 0卷 第 7期
2 01 7 年 7 月
测 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 EO MAT I C S& S P AT I AL l NF oR MA Tl o N TE C HNo1 0G Y
Vo 1 . 4 0. No. 7
J u 1 ., 2 0 1 7
《 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第 一次 全 国地 理 国情 普查 成 果 图集》 的设 计 编 制
K e y w o r d s : X i n j i a n g ; a t l a s ; d e s i g n ; c o m p i l a t i o n
0 引 言
新疆 位于 祖 国西 北部 , 面积 1 6 0 余万平方千米, 是我 国陆 地面 积最 大 的省 区 , 周 边 与 蒙古 、 俄罗斯 、 哈 萨 克 斯 坦等 8 国接 壤 , 地域 辽 阔 , 地 貌形态 独特 , 自然景 观千 姿百 态 。北有 阿尔 泰 山 、 南 有 昆仑 山 , 天 山横 亘 中部 , 天 山南 麓 的塔克 拉玛 干盆地 中有 全 国最 大 的沙 漠 塔 克拉 玛 干沙

地理国情监测概要及思考

地理国情监测概要及思考

地理国情监测概要及思考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创造性地提出的新命题,是对时代赋予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新使命,是测绘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

去年5月23日李克强副总理视察测绘创新基地时指出:“要充分利用测绘的先进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地理国情变化监测与统计分析,对重要地理要素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成果和分析报告,为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因此,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测绘部门落实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手段。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涵义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方面指国家的情况,另一方面指国家的社会性质。

具体通过7个方面来反映国情,如环境和资源,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政治等。

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国土疆域、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定量监测,反映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催生阳光行政。

地理国情监测是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是科技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测绘工作深层次服务的取向,是测绘事业价值的新体验,是测绘历史的新变革。

二、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地理国情监测核心是提供科学、准确的成果数据为政府战略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政策分析依据。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基于现实客观情况,借鉴发展成熟国家的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加强政策分析与研究,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基于国家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地理国情监测新命题,将测绘事业发展向更深层次领域拓宽延伸,为新时期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地图集编制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地图集编制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地图集编制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朱艳娟
【期刊名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卷),期】2012(0)S1
【摘要】结合笔者的实践,重点介绍了在地图集编制过程中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如数据的坐标转换、数据格式转换、符号替换、图幅裁切等。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朱艳娟
【作者单位】沈阳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83
【相关文献】
1.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J], 何静
2.地理国情专题地图集编制思路和技术探讨——以《湘潭市地理国情地图集》为例[J], 易弘键
3.供水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J], 孙梅;吕智君
4.内蒙古终于有了一部完整历史沿革地图集——《内蒙古历史沿革地图集》编制寻访 [J], 林溪
5.以江苏省海岛地图集为例探讨我国海岛地图集编制中的若干问题 [J], 苏守德;周维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浅析《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的设计与编制

第35卷第1期2019年3月测绘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Vol.35No.1Mar.2019浅析《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的设计与编制韩西莹蔡红霞(自然资源部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陕西西安710054)Design and Compilation of Atlas for First Geographic Conditions Census of BeijingHAN Xiying CAI Hongxia摘要:《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以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为数据基础编制而成,客观地反映了北京市的基本市情。

结合《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的编制,详细介绍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在当前数字制图环境下编制地理国情专题地图集在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思路以及图集设计与编制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地图集设计;专题地图集编制;地理国情普查中图法分类号:P285《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图集》(简称《图集》)以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叠加了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北京市各专业部门的专题数据资料,融合了北京自然地理、人文社会环境情况,全面展示了北京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图集》编制中对普查对象的空间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深刻挖掘,分析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使用形象易懂的地图语言,结合图2.4样本点符号化设置首先设置点符号样式,然后设置符号化中旋转字段为方位角AZIM。

若想浏览属性和像片,单击Indentify I具,选中相应样本点,再单击FilePath字段,即可打开像片并查看属性。

效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2种数据叠加后可直观地检查样本的质量。

例如,位置和CC码直接叠加在地表覆盖分类数据LCA面上,可检查地面像片与数据表的地类代码是否一致等;方位角通过有向符号显示;点击Indentify工具,再点击样本点位,直接打开像片,可检查地面像片拍摄主体是否明确,是否有遮表、文字、图片,构建了各种地理国情成果图,从不同维度展现了北京市地理国情信息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变化规律。

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16-05-13。

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设计关键问题研究张 寅1,何建宁1,刘 媛1(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陕西 西安 710054)摘 要:地理国情监测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我国国情国力的一种综合展示,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可以直观地反映我国自然与人文要素的演变规律,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根据表达的要素分为基础性和专题性两类,从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设计的关键问题出发,就国情监测数据分析挖掘、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内容设计、编制等方面进行探索,总结出适合于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表达的技术流程,为后期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理国情;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监测专题图中图分类号:P285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4623(2017)06-0041-03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结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1] 。

 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是直观展示地理国情成果的方式之一,如何将地理国情数据及其分析挖掘的结果在专题图中生动而丰富地表现出来,是地理国情监测专题图制图的关键。

本文以陕西省周至县为研究对象,从资料收集及数据分析挖掘、制图表达的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总结,为后期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提供借鉴。

1 地理国情监测图件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 1.1 地理国情数据数据分析挖掘统计分析是指通过方案设计、资料搜集和整理,运用统计方法及有关的知识,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活动。

本项目利用基本统计方法对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个数、密度、长度、面积及其变化(率)、位置、高程、范围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2],从而反映基本的地理国情现状和变化趋势。

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王晔
【期刊名称】《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集是经济建设、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和旅游的必备品.本文在制作《锦州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集》《大连金普新区地理国情与监测图集》专题地图集的工作实践基础上,对专题地图集设计编制的特点和应注意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总页数】3页(P216-217,221)
【作者】王晔
【作者单位】辽宁省基础测绘院,辽宁锦州12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83
【相关文献】
1.以《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图集》的设计与实现为例探讨专题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J], 赵计环
2.浅谈《黑龙江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地图集》内容结构与编制特点 [J], 孙冠国;范丽娜;王传文
3.《山西省农业地图集》(2012年版)的设计与编制特点 [J], 王晓琴
4.浅析《山西省政区沿革地图集》的编制特点 [J], 郭茂基
5.现代专题地图集编制特点与出版模式探讨 [J], 高晓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1
内容分项
基础资料
专题资料
基本地理 省情
包括《四川省地图》数据,该数据数学基础好,地理 包括:(1)《四川省领导工作用图》,
要素完整,缩编后适合作为图集基本地理省情图组中 作为基本地理省情图组中的部分
的四川省行政区域、四川省自然地理位置、四川省地 专题数据资料。(2)《四川省土地
形地貌、四川省气候、四川省水系流域、四川省资源、 利用地图集》,作为基本地理省情
1 引言
地理省情监测是一项服务保障区域宏观调控、促 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如何将海量有用的地理省 情信息进行制图表达,以地图和地图集的形式向社会 提供成果服务,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是目前 地理省情成果应用的首要思考问题。
本文围绕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这一主题,以基础 地理信息数据为载体,集成地理省情监测成果专题信 息,通过数据整合处理,利用现代数字制图技术进行 专题制图设计和地图可视化表达,编制一部内容翔 实、资料权威的地理省情专题地图集。图集采用地图、 影像、图片、图表及文字相结合的编排方式,以地图 为载体系统地反映四川省基本地理省情状况和地理 省情监测成果,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空间 分布规律,为政府宏观决策、行业专业应用提供地理 省情信息服务,促进四川省国土空间优化开发和生态 文明建设。
2 图集总体设计
2.1 图集设计思想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主要以四川
省地理省情监测的监测成果和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数据集、图形数据、统计数据、影 像数据、技术文档等进行深入的整理、分析,从研究 地理国情监测图件编制方法的角度对成果数据进行 合理的分类,对监测对象的制图表达形式尤其是动态 信息的制图表达进行研究,在各项专题地图的设计上
四川省人口、四川省交通、四川省旅游、四川省经济 图组中的部分专题数据参考资料。
区域等的公共地理底图数据(统一做好不同比例尺的 (3)《四川省统计年鉴》,用于专
[文章编号] 1674-5019(2019)02-0081-05
The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and Mapmaking of Atlas of Geographic Province Conditions Monitoring
ZHANG Wen-long PAN Xing
了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制图表达的基本流程,并以地图形式直观地展示地理省情监测成果。探索了地理国情监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果图集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尤其是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方案,为开展地理国情、省情监测等综合地图图集的
设计、编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地理省情监测;地图集;数字制图;图面表达
[中图分类号] P285
[文献标识码] B
测绘第 42 卷第 2 期 2019 年 4 月
81
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编制探讨
张文龙 1 潘星 2
(1.成都地图出版社,四川 成都 610100;2.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技术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摘要]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在图集设计思路、地图编制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总结出
图集。具体技术路线如图 2 所示。 3.1 资料收集
根据《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设计要 求,收集了基础资料和专题资料,具体资料情况如表 2 所示。
图 2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设计制作技术路线
测绘第 42 卷第 2 期 2019 年 4 月
83
表 2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资料说明
根据地理国情普查与地理国情监测的表达内
测绘第 42 卷第 2 期 2019 年 4 月
容,参考《GB/T20257.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2 部分: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2]和《GB/T 20257.3 国 家 基 本 比 例 尺 地 图 图 式 第 3 部 分 : 1:25000 1:50000 1:100000 地形图图式》[3],在 Corel Draw10、Font Creator 和 ARCGIS 软件中设计与制作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的符号与注记 (部分图式见图 1)。
表 1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主要内容说明
序号 内容分项
主要内容
行政区划、自然地理、地形地貌、
1 基本地理省情 气候、水系流域、自然资源、人口
民族、交通、旅游、经济区域
历史沿革及主 2
要城市变化
历史沿革、市(州)城市变化
重要地理省情
3
市(州)地表覆盖、主体功能区规划
监测
典型地理省情 重点区域地表变形、天府新区发展
4
监测
变化
行政区划、城镇化进程、安县植被、
汶川地震核心 地质灾害、基础设施分布、道路分 5
灾区监测 布、人口与经济、水资源分布、卫
生教育、地表变形
2.3 图面表达设计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图面表达包
括:(1)要素普色专题图;(2)要素叠加遥感影像专
题图;(3)要素叠加地形地貌晕渲专题图;(4)要素
图 1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部分图式
3 技术路线
附图附表制作等,编制反映四川省地理省情的专题地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编制利用四 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和权威性 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结合专业资料,综合运用 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制图技术等, 进行数据整理、图面符号设计、制图编辑、整饰制作、
普色(或影像)+统计图表;(5)要素普色(或影像)
+实地照片。以多样化的形式表达四川省地理省情监
82
测丰富的成果。 2.4 符号设计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反映的内容 多,软件系统符号库不能满足该图集的制图需要。因此, 重新设计了符号系统库,并经过多次试验与成图效果检 查,不断优化与调整,最终形成了全新的符号系统库。
以数据为依据适度采用夸张的设计表达方法,以地 图、图表、文字、图片、影像互相配合的方式生动、 形象、客观地展示各项监测成果。 2.2 图集主要内容
《四川省地理省情监测成果地图集》设计为 8 开,成品尺寸为 420mm×297mm,包括基本地理省情、 历史沿革及主要城市变化、重要地理省情监测、典型 地理省情监测和汶川地震核心灾区监测五个部分内 容,具体如表 1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