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教学课资)
地理信息复习资料
![地理信息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c26d656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4.png)
地理信息复习资料地理信息复习资料地理信息是指关于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
在现代社会中,地理信息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因此,对地理信息的学习和掌握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一些地理信息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地理图谱地理图谱是地理信息复习的基础,它包括地球表面的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信息。
通过研究地理图谱,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在复习地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地理图谱进行研究,比如《世界地理图谱》、《中国地理图谱》等,通过对这些图谱的学习,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信息的知识。
二、地理数据地理数据是指通过测量和观测得到的地理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地形高程、气候数据等。
在复习地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气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或者选择一些地形高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地理数据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信息的本质和意义。
三、地理案例地理案例是指通过实际事件和事例来研究地理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在复习地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的本质和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城市规划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城市的规划理念和实践;或者选择一些环境保护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地理案例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信息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四、地理实地考察地理实地考察是指通过实地考察和实地实践来研究地理信息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在复习地理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地理实地考察进行参观和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信息的本质和意义。
【地理国情】讲义 公共基础全套讲义(独家)
![【地理国情】讲义 公共基础全套讲义(独家)](https://img.taocdn.com/s3/m/15c6ee64172ded630b1cb694.png)
目录地球 (1)中国地理 (11)国情 (21)世界地理 (27)地球一、天体1.天体系统:总星系包括河外星系、银河系,银河系包括其他恒星系和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其他行星系和地月系。
2.太阳系八大行星:类地行星:水、金(古称启明、长庚)、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小行星带。
3.天球:为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一个假想的圆球,称为天球。
我们所看到的是天体在这个巨大的圆球的球面上的投影位置。
4.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
国际上把全天分成 88 个星座。
注:北斗七星为大熊星座的主要部分。
【2014-真题】关于天体及其运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天球是为了确定天体位置和运动而假象的圆球B.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C.黄道面是指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D.星座是指在天球上投影位置相近的恒星群落C【真题 2012-单选】北斗七星属于()星座的一部分。
A.大熊B.小熊C.天蝎D.猎户A二、太阳1.气体球:主要成分氢、氦,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外部大气分为光球层(肉眼可见,黑子)、色球层(耀斑)、日冕层(太阳风),厚度逐渐变大、温度变高、亮度变低。
2.太阳直射点(1)黄赤交角:地球自转平面为赤道平面、公转平面为黄道平面,两面夹角为黄赤夹角(23°26′)(2)直射点回归运动:夏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直射赤道,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再次直射赤道。
注:昼夜变化:北半球自春分日至秋分日,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
【真题 2013-单选】从 3 月下旬到 10 月上旬,太阳在地球上直射位置的移动规律是A.赤道→南回归线→赤道B.赤道→北回归线→赤道C.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D.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B【2014-真题】在黄河入海口,下列哪一天白天最长?A.植树节B.劳动节C.教师节D.元旦B(3)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
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1fcbfde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0.png)
地理国情监测地理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国土面积、地理区划、地形地貌、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城市布局与城市化扩张、生产力空间布局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宏观、整体和综合体现。
地理态势监测是对地理态势进行动态测绘、统计、分析和研究,并及时发布地理态势监测报告。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
同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表变化频繁。
充分利用先进测绘技术、数据资源和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真实、可靠、准确、权威的地理国情信息,是测绘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未来测绘工作的重要使命。
一、地理国情是重要和基本的国情1、科学认识地理国情的丰富内涵国情涵盖了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形成的相关信息,是宏观的、整体的、综合的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和地理演化信息。
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可以直观反映在地图、遥感影像等载体上的地理要素分布信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道路交通、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等地理要素的分布信息,属于可以直接观测的对象信息,也是基础测绘最重要的表达内容。
地理信息是指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获得的数据和信息,如土地面积、流域大小、道路长度以及各种地理实体的统计数据或数量信息;地理演变信息是在动态制图的基础上,获取时间序列的地理信息,通过统计和对比分析,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和演变规律,分析预测监测对象未来的发展和演变方向,如城市化、草地退化、荒漠化等重要地理要素形成的趋势信息。
2、地理国情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国情地理信息覆盖面广,综合性强。
它不仅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表特征和地理现象,而且能反映地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已成为制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依据。
国情地理信息反映了国家自然资源与其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是科学规划自然资源消费空间布局的重要支撑。
地理复习资料(实用5篇)
![地理复习资料(实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1878d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c5.png)
地理复习资料(实用5篇)1.地理复习资料第1篇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
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叫欧元。
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活动题p58,读欧盟成员国之间密切联系图,读欧盟国家分布图)2、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也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了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区。
3、发达的畜牧业:本区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大西洋东岸,北冰洋南岸,地中海北岸),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多汁牧草,草场广布,本区的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
荷兰、丹麦是的乳畜大国。
4、读图,找出主要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多瑙河下游平原)、河流(莱茵河、多瑙河)、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亚平宁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岛屿(大不列颠岛)、半岛(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海及海峡(黑海、土耳其海峡、爱琴海、亚得里亚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比斯开湾、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
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
5、本区绝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内陆及伊比利亚半岛内部为温带大陆气候,阿尔卑斯山脉为高原山地气候。
(图)6、欧洲西部的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夏季阳光明媚,海滨沙滩风景优美;北部有曲折、幽深的峡湾;中部阿尔卑斯山脉是登山和滑雪的好地方。
读图,知道本区有哪些旅游资源。
2.地理复习资料第2篇厄尔尼诺(ELNINO)⒈概念:“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圣婴”的意思。
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
地理国情(常识部份)
![地理国情(常识部份)](https://img.taocdn.com/s3/m/84020ae2aeaad1f346933fd8.png)
地理国情(常识部份)一、地理环境(一)地理现象1、太阳风暴太阳风是从恒星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
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
太阳风是一种连续存在,来自太阳并以200-800km/s的速度运动的等离子体流。
这种物质虽然与地球上的空气不同,不是由气体的分子组成,而是由更简单的比原子还小一个层次的基本粒子——质子和电子等组成,但它们流动时所产生的效应与空气流动十分相似,所以称它为太阳风。
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
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些的危害。
2、极光在地球上,极光是带电粒子沿着地球磁场线进入大气层形成的奇特现象。
目前,天文学家发现该图像中土星北极和南极极光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其中包含在北极光中的明亮椭圆形状区域比南极光区域略小,并且光线更强烈一些。
这暗示着土星的磁场分布并不均匀,由于北极磁场更强一些,当太阳粒子穿过北极大气层时被加速形成能量较高的粒子流。
3、日食和月食日食: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当太阳、月球、地球正好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月球的影可以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本影延长线区域)三部分。
观察者在半影内则见到太阳部分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偏食;在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全部被月球遮住,称为日全食;月亮距地球较远时,在伪本影范围看到太阳周边剩下一个光环,称为日环食。
月食:当太阳、地球、月球运行成一条直线时,月球运行到地球阴影内,则会形成月食。
依地球遮蔽阳光直射到月面的多少,可分为月偏食和月全食。
注意:没有月环食。
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
(因地球的直径是月球的4倍,即使在月球轨道上,地球的本影直径仍为月球的2.5倍。
地理国情监测课程设计
![地理国情监测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f5e1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b.png)
地理国情监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我国地理国情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了解地理国情监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兴趣和责任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我国地理国情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理解地理国情监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地理国情监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能够阅读和分析地理国情监测的相关数据和图表;•能够撰写简单的地理国情监测报告。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我国地理国情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地理国情监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介绍地理国情监测的定义、目的、任务和基本方法,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
2.我国地理国情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分析我国的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3.地理国情监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地理国情监测在农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地理国情监测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理国情监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我国地理国情特点和变化趋势的理解和看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地理国情监测实验,如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地图制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地理国情监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4d3236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e.png)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地理复习资料地理是一个进入初中就开始学习的学科,这个学科只学习两年,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地理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一、中国地形图(所有的山脉和地形区及所在的大致经纬度)二、中国经纬网地图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0E)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1350E)东西长5000多千米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540N)最南端:曾母暗沙(40N)南北长5500多千米要求:记住900E、1000E、1100E、1200E、1400E所经过的山脉、地形区200N、300N、400N所经过的山脉、地形区北京(400N,1160E)邻国:陆上朝俄蒙哈吉与塔阿巴印尼锡和丹缅甸老挝和越南隔海相望六国家东有韩国和日本南有马文和印尼东南有个菲律宾三、中国政区图(34个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简称、部分省区的形状,可简单绘制个别特殊省份的轮阔图)简称“三字经” 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渝台港澳我祖国好河山在地理考试中,我们如果遇到了有关中国地理的试题,那大家就不用害怕什么了。
中国地理记忆口诀我国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我国之最面积最小的省是澳门,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纬度最高的省是黑龙江,纬度最低的省是海南跨经度最广的省是内蒙古,跨纬度最广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门。
中国铁矿:我国铁矿有八家,内蒙白云湖北大。
辽宁鞍山和本溪,河北迁安安徽马。
海南铁矿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我国七大古都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阳和开封,安阳殷墟史料重。
西安大小两雁塔,骊山华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桥,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双十景,灵隐寺与飞来峰。
洛阳龙门石窟精,白马少林寺著名。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国情国力高频考点之国土概况一 (1)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国情国力高频考点之国土概况一 (1)](https://img.taocdn.com/s3/m/64a8a59977232f60dccca18c.png)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国情国力高频考点之国土概况一国情国力一直是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的重点,下面我们整理了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国情国力高频考点知识,这部分要求掌握我国国情、国力的基本情况,今天将着重对我国的国土概况知识进行详细的梳理,助大家顺利备考。
考点一:我国的国土概况之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东南面对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我国的陆地边界全长约2.28万千米。
东邻朝鲜,南连越南、老挝、缅甸,西南和西部与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接壤,东北、正北有俄罗斯、蒙古,西北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
除了广阔的陆地以外,尚有宽阔的海域和众多的岛屿。
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如把沿海岛屿的海岸线也计算在内,则长度超过3.2万千米。
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文莱等国,与我国隔海相望。
1.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着特征。
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样例5)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样例5)](https://img.taocdn.com/s3/m/c28f5ae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f.png)
中国地理复习资料(样例5)第一篇:中国地理复习资料中国地理复习资料1.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土地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风景旅游资源的概念:风景旅游资源是对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会现象和因素的统称,即是指客观存在的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尚未开发利用的,能够吸引人们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自然存在、人类活动,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种产物的总称。
2.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物质生产部门;它起着联结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交通运输业在沟通各地区联系、发展国民经济方面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邮电通信业指通过交通线路、电报、电话、传真、电视、广播等方式传递语言、文字、图像、数据、函件进行邮件和信息传递的产业部门,包括电话、电报、函件、报刊发行、用户传真、无线寻呼、特快专递等。
3.旅游业是利用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旅游资源以及各种旅游设施,为旅行者、游览者提供服务的一个独特的经济部门。
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内的综合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民间外交的一个方面。
4.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5.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多种多样活有机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的总称。
6.经济区:经济区是以综合性大中城市为中心组织起来的,具全国性专门化职能的经济活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空间组合单元。
它是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商品经济相当发达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的必然产物,具有客观性、阶段性、过渡性和综合性特征。
填空、选择1.地表结构: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态势,形成我国地貌总轮廓的显著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专题资料收集清单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专题资料收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9c2cbdff3b3567ec112d8a0c.png)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数据
名称、范围、类型等
高标准农田建设
名称、范围、类型等
耕地轮作休耕数据
名称、范围、类型等
耕地种植类型数据
名称、范围、种植类型等
文化
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
新增遗产分布范围、名称、类型、等级
旅游景区
分布范围、名称、等级、类型等况
卫生
医院
医院名称、等级、类别等
铁路
铁路和站点
编码、名称、类型、位置、等级
安监
尾矿库
分布范围、名称等相关资料
林草
自然保护地、国有林牧场
分布范围、名称、等级、类型等
退耕还林、还草数据
分布范围、名称等
附件3
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专题资料收集清单
部门
资料类别
资料内容
发改
重大项目清单
名称、相关介绍
教育
全日制教育大中小学校
名称、类型、等级
民政
行政区划设置
名称、代码
城区道路命名资料
名称、起止点和相关说明
自然
资源
国土空间规划数据
分布类型、范围、名称
三调数据
分布类型、范围、名称
城镇地籍数据
分布类型、范围、名称、权属
光伏、风力发电用地审批数据
分布范围、名称、时间等
住建
居住小区
分布范围、名称、住房性质、建筑年代
名胜古迹
分布范围、名称、类型
垃圾处理厂
分布范围路及附属设施数据
名称、范围、编号、等级、类型、车道数等
水利
河道划界确权数据
名称、范围、类型等
农业
农村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数据
02-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李建松)
![02-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与技术(李建松)](https://img.taocdn.com/s3/m/d48ce1fdba0d4a7302763a68.png)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报告人:李建松 2012年10月
主要内容
1 2 3 4 5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地理国情监测的技术 地理国情监测的案例 对策与建议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什么是国情?
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6、水文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水文机构应 当加强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发现被监测水体的水量、 水质等情况发生变化可能危及用水安全的,应当加强跟踪 监测和调查,及时将监测、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报所在地 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负责全国水文水 资源动态监测工作,已经建立覆盖5000多条中小河流、 2058个县水文监测站的动态监测预警体系。
1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什么是监测? 监测就是对关注的对象进行监视和测量。 什么是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航空航天遥感、地理 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人文、社会经济科学调查技术, 综合各时期档案和调查成果,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 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空 间化的持续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 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 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 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
7、海洋监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海 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 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国家海洋局 按照国家制定的环境监测、监视信息管理制度,负责管 理海洋综合信息系统,为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服 务。国家海洋局直属四个海洋分局、全国100多个海洋科 学与工程单位从事海洋综合调查、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 源综合调查工作。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bf09d1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1.png)
...wd...第0章绪论1、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根本情况和特点。
2、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国情信息。
3、监测: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监管和检测。
4、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理相关的国情进展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
〔概念本质:是地理监测在国家尺度上的一种变化监测〕5、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特点:海量性、多维性、异构性、多源性〔位置、属性和时间〕6、监测的最终目的:获取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信息的合理性7、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系统集成性、动态变化性、主动服务性、准确可靠性、过程完整性。
8、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开展趋势:随着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表达方法等开展,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开展。
技术集成开展、数据源的多样性、更科学的时效性监测、监测成果的共享服务、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多部门协同监测。
9、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及过程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调查与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气象监测10、地理国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国情信息普查、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建模。
11、地理国情监测活动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GIS技术〔时空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第1章地理国情普查1、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根本情况的根基性工作。
2、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3、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范围〕:地表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人文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4、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根基,满足经济社会开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
![地理国情监测学习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a0dc8e7aa26925c52cc5bf6e.png)
一、地理国情监测定义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文化历史传统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情况的总和,也是指某一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基本情况,是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依据,也是执行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客观基础。
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涵盖包括了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境界、水文气象等基本地理环境要素,土地利用与地表覆被、城镇布局与生产力空间分布、江河湖泊与生态环境状况等地理复合特征要素,以及地缘格局情势等统计与分析信息。
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多种地理环境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根据各种地理单元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和研究报告等。
(出自国家测绘局《地理国情监测总体设计》)二、世界地理国情现状美国依托测绘部门,于2008年6月发布了地理信息动态监测和分析的五年规划(GAM),利用数字地形图、卫星影像及其他遥感数据,结合计算机建模和野外调查等技术手段,开展了全美和全球重点地区的以地表覆盖、地表变化过程的分析与模拟为主要内容的地理国情监测,并积极筹备构建全球30米分辨率和世界主要城市更高分辨率的地表覆盖数据库,为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预防、气候变化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GAM已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规划之一。
同时,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类似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经济效益显著。
三、我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一是党和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的迫切需要。
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8f8171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f.png)
地理国情监测地理国情监测是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方法,对国家或特定区域的地理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
它可以帮助政府、决策者和研究人员了解国家或特定区域的地理状况,包括地形、水资源、土地利用、气候、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情况。
地理国情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促进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地理国情监测需要收集和整理大量的地理数据,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地理统计数据、环境监测数据等。
这些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以生成各种地理信息产品和专题图。
利用这些地理信息产品和专题图,可以对国家或特定区域的地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从而得出有关地理国情的结论。
例如,在土地利用方面,地理国情监测可以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程度、土地变化趋势等指标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国家或特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并进一步评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潜力。
这对于制定土地管理政策、优化耕地利用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气候方面,地理国情监测可以通过收集气象观测数据、气候模型模拟结果等,了解国家或特定区域的气候特征、气候变化趋势等情况。
这对于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策略,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另外,地理国情监测还可以用于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
通过对地质构造、地震活动、洪水灾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演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地理国情监测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规划和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为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他们了解国家或特定区域的地理潜力和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
此外,地理国情监测还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农业决策、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
因此,加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推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749bb4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c.png)
地理国情监测一.简答:1.简述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和外延。
2.简述地理国情监测和地理国情普查的区别。
1) 地理国情调查与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的信息可以很好地融合,形成更为广泛的国情信息,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 地理国情监测则是针对地理国情要素的变化监测,是一种针对特定对象(地理国情要素)开展的专项地理监测,其关注点则是地理国情要素的时空变化,据此分析评估地理国情时空特征及其变化发展趋势,形成权威、标准的地理国情监测产品。
3.简述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尺度问题。
4.简述常用的遥感数据源特征(分别举例说明低分辨率、中高分辨率、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特征) 。
SPOT4 SPOT5 SPOT6太阳同步卫星太阳同步卫星平均 832 公里 695 公里60 公里(正向扫描) 80 公里(侧向扫描)26 天 5 天 x1:100 000 全色影像: 10m 多光谱影像:20m属于低分辨率610-680nm1:10 000全色影像: 2.5m多光谱影像: 10m属于中分辨率490-690nm绿 430-470nm1:10 000全色影像:1.5m多光谱影像:6m属于高分辨率卫星名称轨道形式轨道高度影像幅宽重访周期影像成图比例空间分辨率全色波谱范围多光谱5.简述免费 DEM 特征及获取方法。
SRTM :分辨率 90MASTER GDEM :分辨率 30M ,投影 :UTM/WGS846.简述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数学基础。
①平面坐标系: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 1985 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坐标单位:米投影与分带:分幅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 6 ゜分带;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平移 500 千米后的点为投影带坐标原点 平面坐标单位:米按政区建立的本底数据库数据不分带, 采用地理坐标, 十进制度为单位, 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
7.简述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 12 个一级类) 。
地理国情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https://img.taocdn.com/s3/m/6e064d0ec5da50e2524d7f65.png)
目录1. 绪论 (5)1.1课题背景 (5)1.2地理国情监测发展概况 (5)1.2.1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理分析和动态监测计划” (5)1.2.2 日本地理信息局开展灾害监测 (6)1.2.3 对我国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启示 (6)1.3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6)1.3.1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 (7)1.3.2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8)1.3.3 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迫切需要 (8)2. 地理国情监测概述 (9)2.1 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9)2.1.1 地理国情的含义 (9)2.1.2地理国情与地理信息 (10)2.1.3地理国情监测 (12)2.2 测绘技术与地理国情监测 (14)2.2.1 地理国情监测是依法测绘的组成部分 (14)2.2.2 测绘部门实施地理国情监测的可行性 (15)2.2.3 与专业部门的监测信息互相检核互为补充 (15)3 地理国情监测的研究内容与工作目标 (16)3.1 地理国情监测的研究内容 (16)3.1.1 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监测 (18)3.1.2 资源生态环境监测 (19)3.1.3 灾害动态监测 (20)3.1.4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21)3.1.5 城镇建设管理监测 (21)3.1.6 农林水利监测 (22)3.1.7 地面沉降监测 (23)3.1.8 其他领域监测 (23)3.2 地理国情监测的工作目标 (25)3.2.1 总体目标 (25)3.2.2 阶段性目标 (25)4 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 (29)4.1 地理国情监测的含义 (29)4.2 地理国情监测的对象 (30)4.2.1 自然环境要素 (30)4.2.2 社会人文要素 (30)4.2.3 产业经济要素 (30)4.3 地理国情监测的方法 (31)4.3.1 主要方法 (31)4.3.1 地理要素信息的动态获取技术 (34)4.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技术 (38)4.3.3 产品生产与发布技术 (40)4.4 地理国情监测的成果 (41)4.4.1 数据成果 (41)4.4.2 管理制度成果 (43)摘要通过对地理国情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基本问题与关键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采用综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法,初步提出甘肃省地理国情监测的体系框架。
地理国家质量检测复习计划
![地理国家质量检测复习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e919f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e.png)
地理国家质量检测复习计划地理国家质量检测复习计划篇一一、地理复习计划如下:1、强调各单元,各地区的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2、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3、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综合复习4、精选习题,加强模拟训练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5周:新课:中国地理--交通、商业。
(2课时)16周:新课:中国地理--工业、农业、北方地区(3课时)17周:新课:中国地理--南方地区、西北青藏地区。
复习中国地理。
18周:中国地理复习及世界地理复习。
19周:区域地理总复习及地球地图复习。
总之,面对本次期末考试,要求在保证先上完新课的同时,把期末复习工作落到实处。
课后复习以针对性练习相辅,落实区域地理及地球地图重要的知识点,提炼典型练习,并做好辅导讲解。
让学生在课后加强复习,任课老师则利用晚自修等时间下班辅导,为学生答疑。
遇到学生大面积存在问题的知识点加强集体辅导。
地理国家质量检测复习计划篇二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
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如何搞好高三地理的学习与复习,是学生们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是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中心就是主干。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地理国情试题及答案
![地理国情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1de0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1.png)
地理国情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青海湖D. 太湖答案:C2.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A. 曾母暗沙B. 黄岩岛C. 南沙群岛D. 钓鱼岛答案:A3. 我国最大的沙漠是:A. 塔克拉玛干沙漠B.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 巴丹吉林沙漠D. 腾格里沙漠答案:A4.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雅鲁藏布江答案:A5.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崇明岛D. 舟山岛答案:A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A. 鄱阳湖B. 洞庭湖C. 青海湖D. 太湖答案:A7. 我国最大的盆地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答案:A8. 我国最大的高原是: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云贵高原答案:A9. 我国最大的平原是:A. 东北平原B. 华北平原C. 长江中下游平原D. 珠江三角洲答案:A10. 我国最大的半岛是:A. 山东半岛B. 辽东半岛C. 雷州半岛D. 舟山群岛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_______。
答案:黑龙江省漠河县2.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_______。
答案:黑龙江省抚远县3. 我国领土最西端位于_______。
答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4. 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_______。
答案: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5.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答案:鄱阳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答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 请简述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答案: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3. 请简述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答案: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4. 请简述我国河流的主要特征。
2020教师专题资料国情地理
![2020教师专题资料国情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0ff993e518964bce847cc9.png)
【考点1】天体系统(一)天体和太阳系1.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2.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本身能发光和热的天体。
是人们肉眼可见的大多数天体。
3.彗星,我国民间称之为扫帚星。
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4.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但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云”。
5.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小行星带:太阳系介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
7.八大行星特点:1 页共7 页(二)太阳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
2.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3.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
4.日凌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太阳穿过赤道。
由于通讯卫星多定点在赤道上空运行,太阳、通信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天线恰巧又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太阳强大的电磁辐射会对卫星下行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三)地球1.地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约为24小时•地理意义: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周期:约为365天•地理意义:四季更替、五带划分、近日点与远日点2.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东、西各12个时区)。
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
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
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线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四)月亮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
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的光。
地球海洋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月球引力的作用。
2.月相变化的周期:3.月食分类: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单选)地球是一颗:A.卫星B.恒星C.行星D.流星【答案】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章绪论
1、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国情信息。
3、监测: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监管和检测。
4、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理相关的国情进行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
(概念本质:是地理监测在国家尺度上的一种变化监测)
5、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特点:海量性、多维性、异构性、多源性(位置、属性和时间)
6、监测的最终目的:获取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信息的合理性
7、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系统集成性、动态变化性、主动服务性、准确可靠性、过程完整性。
8、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表达方法等发展,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技术集成发展、数据源的多样性、更科学的时效性监测、监测成果的共享服务、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多部门协同监测。
9、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及过程
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调查与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气象监测
10、地理国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国情信息普查、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建模。
11、地理国情监测活动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
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GIS技术(时空数据管理、
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
第1章地理国情普查
1、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2、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3、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范围):
地表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
人文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
4、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5、地理国情普查的任务: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6、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时点: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
需利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果。
第2章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获取
1、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是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空间数据。
2、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监测变化数据、地理环境实时监测数据。
3、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技术特点:多传感器集成、高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4、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要求:高可靠性、高时效性、准确性、覆盖范围广、灵活性。
5、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遥感(航天卫星、航空、低空、地面等)、GNSS、数字测图、无线传感器、专业监测站网、地理统计调查、众源地理空间数据。
6、众源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OSM)的应用:道路网变化监测与更新、兴趣点动态更新、应急地图制作。
第3章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处理
1、影像的几何畸变:原始影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与在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2、影像的几何纠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影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从而建立影像上的像元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并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3、几何校正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4、遥感数据的类型:有两种类型:。